88教案网

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全册教学案(有答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全册教学案(有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二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析原子和分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能举例说出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理解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②正确理解分子是原子通过各种化学键形成的。
2、能力目标:能根据水和无机盐的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3、德育目标:认同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难点: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细胞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引入新课。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生物体的元素:
[引导与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页第2—3段,回答以下问题:
(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主要有哪些?
元素玉米人
O44.4314.62
C43.5755.99
H6.247.46
N1.469.33
K0.921.09
Ca0.234.67
P0.203.11
Mg0.180.16
S0.170.78
(2)不同生物体内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有无差别?
(3)生物体和非生物界的元素相同吗?
(4)举例说明生物体缺乏必需元素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分析与讨论]:阅读右表,并分析讨论:
(所含元素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结论:
[总结与拓展]:
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一)大量元素: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98%)。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
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氧(O)(占65%)
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碳(C)(55.99%)

(二)微量元素:Fe、Mn、B、Cl、Zn、Mo、Cu、Ni

2、生物缺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
如:人体缺硒可能导致病
人体缺铁可能导致病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种类相同)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jAB88.COm

(二)原子:
[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页第4段—P13页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的基本单位都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什么是原子的质量数和价电子?
(2)原子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据图分析什么是离子键?什么是共价键?
(三)分子:
[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页第3—4段,回答以下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分子?
(2)水分子之间还可形成什么键?有什么意义?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一)水
 [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4页第1段—5段,回答以下问题:
(1)水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何?
(2)细胞中水分子有哪两种存在形式?
(3)什么是自由水?自由水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4)什么是结合水?结合水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5)两种水在生物体中分布有何特点?
(6)无机盐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及含量?
举例说明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有哪些功能?
 [总结与巩固]
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和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
是活细胞中含量是的物质。
(2)形式:、
自由水:
(1)定义:自由水是以形式存在,可以的水。
(2)自由水的作用:①;
②;
③;
④。
(3)自由水的特点:在代谢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
(1)定义:结合水是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的水。
(2)结合水的作用:是组成的重要成分。
(3)结合水的特点: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增强。
在条件下的植物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
(二)无机盐
 [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5页第1段—2段,回答以下问题:
(1)无机盐有的存在形式?
(2)无机盐有哪些功能?
 [总结与巩固]
(1)存在形式:细胞中的大多无机盐数以形式存在。
如:
(2)无机盐的作用:
①参与细胞的。
许多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Ca2+浓度过低导致、过高;
番茄缺少Ca2+果实,缺少K+老叶

②许多无机盐与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的成分、
PO43-是合成原料、
Fe2+是构成的成分、
I-是构成的成分。
③某些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如:
[例题]
1、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A.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B、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D、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会不变。
2、人的红细胞必须在含有0.9%的NaCl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过多而涨破,在浓盐水中会因为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这说明()
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细胞的特性造成;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课本P15页:完成评价指南。
[继续探究]通过网络或期刊收集细胞中某些微量元素和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如Fe、Mn、Cu、Zn、Mo等)。
校本作业
(基础题)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是生物必需的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中,正确的是(C)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高?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D.②③④⑤⑥
4.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D)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冬季来临过程中,自由水明显减少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B.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C.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量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
D.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6.在正常人的一生中,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P随年龄变化的曲线是(D)

离子培养液浓度/molL-1
K+1
Na+1
Mg2+0.25
Ca2+1
NO-32
H2PO-41
SO2-30.25
Zn2+1
(提高题)
7、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C)
A.Ca2+B.SO2-3C.Zn2+D.H2PO-4
8.2009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④B.①③C.③④D.②④
9.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OSiCNH
地壳48.6026.300.0870.030.76
细胞65.0极少18.03.0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的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
答案(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精选阅读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1全册导学案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江河的生平简历及其创作风格;了解现代诗的特点,训练提高诵读诗歌的能力。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独特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味其瞬间感受,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知识链接:
二.作者简介
江河(1949一),原名于友浑,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有诗集《从这里开始》《江河诗选》等。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他与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召唤()憎恨()栖息()倔强()耸起()
欢跃()诞生()
【自主学习】
1.如何理解诗歌第三部分的诗行排列和诗歌表现的内容?
这部分写“我们”与英雄对话,抒写朋友间的友谊,为了暗示朋友间的友谊如岩石般坚固,诗人把诗行排列成叠加的岩石状。这样在形式上直观地表现了友谊的淳厚、实在。另外作者也注重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深厚的朋友情,如“用大海翡翠的语言交谈/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选取了大海中珍贵的“翡翠”来写友谊的可贵,用“坦白得像沙滩一样的语言”来写朋友之间的坦诚,朋友之间的友谊纯洁得如人与自然的融合,如“雪花似的水鸟栖息在我们的肩头”。诗句中还有许多这种朴素的语言,作者正是以这些语言表述朋友间坚固的友谊的。

【合作探究】
1.探究一探究全诗四个诗章的基本内容。(学生诵读、讨论)
2.探究二请同学们试着自己理解以下几句话。
A.当喷吐在和鲜红火焰的果子……为了在今天唱歌。
B.让我们一起走吧……献上更多的花朵。

探究三每位同学任选一章,谈谈对该段意思的理解。

【巩固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他屡出新招,颇多权术,真称得上是改革大潮中的“智多星”。
B.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止,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C.不管是工作中的事情,或是朋友托付的事情,甚至街坊邻里找他办的事情,他总是千方百计尽心尽力地办好。
D.这次我区高三“一模”语文成绩虽然不够理想,但是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难免不是一件好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为了达到自己竞选厂长的目的,对竞争对手造谣中伤,其丑行被揭露后,职工们都对他嗤之以鼻。
B.诉讼当事人在法庭上所陈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实,都必须有根有据,绝不能言而无信。
C.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收缴了大批的赌具赌资。
D.“五一”期间,许多报纸都对劳动模范的事迹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极大地鼓舞、教育了广大读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同志画的那张简图经过长途跋涉找到了位于深山中的生态调查站。
B.一些银行案件频繁发生是自身管理体制不完善、基本制度执行不力以及对机构负责人管控不到位造成的。
C.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D.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历不可能非常全面地看待客观事物,因此我们更应该虚心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导学案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导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的组成: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体液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
○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组成:
_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________(约10%)
_______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1定义:
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
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二)预习自测
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组织液B.内环境C.血浆D.淋巴
2.(1997年上海)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3.(2004年上海)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A.淋巴液B.组织液C.血浆D.唾液
4.手脚皮肤磨出的水泡,其中浅黄色的液体是______,它来源于______。()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D.血清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十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0
C.纤维蛋白原、Ca2十、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6.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D.血浆中得到
7.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D.③②①③
8.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A.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提示:不同点从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所含的化学成分来比较)

3.阅读课本P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4.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5.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二.课堂巩固:见学案的第三页
三.学后记: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堂巩固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乙酰胆碱
2.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A.38.5C.6D.10
3.(2005年江苏)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B.碳酸C.三磷酸腺苷D.钾离子
4.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5.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B液为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D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
(2)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__病的发生。

必修一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6.1细胞的增殖学案1

1.学习目标:
①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②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重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难点: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看”—知识经纬
“导”—自主预习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________的比限制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2.________与它控制的细胞质的比也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
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________。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1)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前期:①逐渐解体,逐渐消失;②螺旋化成为
③发出纺锤丝,形成。
(3)中期:整齐地排列在。
(4)后期:①分裂;②分开并分别。
(5)末期:①重新出现;②消失;③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④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由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
“学”—互动探究
探究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通过计算说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并概述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假设细胞为标准的球形,物质跨膜运输的扩散速率是恒定的设为0.1r/min,物质扩散运输10min,在半径为r、2r、3r情况下细胞的体积、表面积、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物质扩散的深度、物质扩散的体积占细胞体积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细胞半径表面积体积表面积/体积物质扩散深度物质扩散体积/细胞体积
r4πr24/3πr33/rr100%
2r16πr232/3πr33/2rr87.5%
3r36πr236πr31/rr66.7%
由上表可知,细胞越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是因为:
①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相对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越小,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②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一个细胞核内所含的DNA量是一定的,控制细胞活动也就有一定的限度
③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受到细胞体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过大,影响物质流动速度,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的控制与调节。
高等动物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细胞体积的大小B.细胞数量的多少
C.细胞体积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D.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别
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成该器官的细胞数目的多少,同种生物个体的细胞大小一般相同。
B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不包括
A.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B.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
C.受生物种类的影响D.受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控制
探究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有丝分裂过程各个时期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比较:
比较时期分裂图像主要特点
间期①细胞内DNA复制(S期)——DNA加倍
②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①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并由一个着丝点相连
②出现纺锤体③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中期①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最便于研究)
②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均排于赤道板上
后期①着丝点分裂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②分开的子染色体逐渐向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伸展重新变为染色质②核膜重新出现
③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植物细胞)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植物(2N=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模式图。其中表示正确的图示是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是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由题意可知,该植物是二倍体,所以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有四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模式图中,不同颜色的染色体代表来自不同的亲本,1、4来自一个亲本,而2、3来自另一个亲本,由于是有丝分裂过程,可见A细胞中没有“大的黑色的”染色体和“小的白色的”染色体,如果补上上述染色体,则不再是二倍体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了。
B
2.下列有关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
B.分裂完成后两个正常子细胞的DNA序列相同
C.分裂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D.间期发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变式训练参考答案:1C2A
“思”—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账人。
收获内容
疑点内容
“练”—课堂自测
1.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细胞分化则一定使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B.有丝分裂存在于整个生命进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C.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不完全相同,但细胞的全能性相同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与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2.下图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
B.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的加倍
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
D.观察和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E
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内的体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分裂期过程比较复杂,经历时间较长
4.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最主要区别是()
A.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B.无染色体和DNA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小D.形成的子细胞大小形态不同
5.下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参考答案:1D2D3C4A5C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全册学案(附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
一、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包括物质分类法、胶体、电解质与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四部分内容。
把物质分类法作为化学知识单独来教,在中学化学教学历史上是首次,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精神——学科教学不再单为学科发展服务,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胶体是从混合物(分散系)的分类切入的。其实大家都清楚,胶体这部分知识相对比较独立,历史上教材编写者曾经分别尝试把它“掺杂”在元素化学(硅、胶体)中、置于高中化学最后(第3册选修中单独成为一个单元)。现在又尝试把它置于高中化学的起始位置,努力实现尽快地与初中化学溶液部分的对接,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学习分类法后,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的具体应用。
二、本章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在学科内容方面是同学们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1.与初中的衔接作用
与第1章相比,本章知识的衔接意义更大。本章知识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在初中化学中找到它的“根”。如前所述,有的是运用和巩固初中基础知识(元素与物质分类);有的属于对初中知识体系的补充(胶体对分散系概念的补充完善);有的属于初中知识的延伸发展(电解质是在电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有的属于对初中基础概念的深入发展、提升、统一。
2.基础性、工具性作用
物质分类法属于进一步学习化学的方法性工具;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属于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科工具,是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性知识。
3.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习本章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于对比,通过分析熟悉的物质,逐渐认识到有限的因素与庞大的物质家族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注意知识的迁移与和运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及化学反应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新概念的思路和方法。
(1)物质分类法属于方法性工具,就不要把它本身当做死的知识来学习和训练。而要以其为线索,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对所学化学元素、物质、反应等进行多角度的分类,借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的认识。
(2)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电解质)两部分内容,在中学阶段的确是重点知识,但绝不意味着此处的教学要“一步到位”。而这里所说的不要“一步到位”,也不意味着在概念教学方面随意降低要求。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础概念的教学要务求扎实。而这个扎实需要的是学生的主动思考、记忆、联想和教师科学设计和安排的必要训练。
对于示范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可考虑介绍弱电解质的概念及其在水溶液里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的事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关于电解质的完整概念;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教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三、在高考中的地位及常见题型
本章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点是高考中的重点热点,是必考内容之一,需要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分类是记忆的基础,高考试题往往会综合考查物质的分类;对于胶体知识的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考查内容一般是将胶体知识与科技生活生产相结合的问题;离子反应的考查一般涉及的题型是选择和填空以及有关离子共存的综合判断;离子共存的命题发展趋势是:(1)增加限制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颜色遇到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以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等;(2)定性中有定量,一般和水的电离溶液的PH有关。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从考查上内容及历届的高考试题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而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或漏掉部分反应等等;(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20%左右;(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往往多次重复出现,例如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等等。
考查离子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还会保留。离子反应的问题除保持传统题型外,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的简单计算、析出沉淀物或微溶物的计算也会出现。随着环境污染已成为社会问题,污水中的离子反应担负着变废为宝的重担,必将在综合考试中担任重要角色。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极为广泛,它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考点涉及基本概念、配平简单计算以及关系式计算,还有强弱规律的应用。在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及题型有:(1)从氧化还原反映的角度来分析反应类型;(2)判断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反应产物;(4)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5)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近几年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与物质的分析推断结合在一起,或已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之比,通过计算后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新题型。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考查面广,能出较有深度的考题,有较高的区分度。该部分知识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今后的高考命题出继续从上面进行综合考查以为,还可能推出新的题型和新的设问方式,特别是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紧密结合。
考纲解读
一、本章的课标要求是:
1.认识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本章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区分溶液、胶体和浊液,了解丁达尔效应。
(3)了解电解质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够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
(4)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能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6)能识别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
(2)通过对丁达尔效应、溶液的导电性、离子反应等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体会从实验现象分析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理性思维过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92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