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热搜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篇七)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每位教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搜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篇七)”,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体会并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美,理解关键句子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思想内容,感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重点: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子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愉人的写作特色。

教学突破:抓住本文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结合还说实际说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教学方法:

1、深情诵读法。本文是一首散文诗,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所以应用反复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2、点拨提示法: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即可。

3、比较阅读法:编者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来学。除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爱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外。还有一点用意:《金色花》重点表现的是孩子在沐浴着母爱的同时,也想着怎样回报母爱。《荷叶母亲》重点突出的是孩子得到无私的母爱,母爱永远保护着我们,伴我们一生。所以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得到母爱的同时,更应该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片断,让一位朗读水平好的学生深情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后教师激情导入: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更是永恒的。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冰心又是如何写母爱的呢?让我们走进《荷叶母亲》,再次感受母爱的温馨。

二、熟悉作者,积累词语。

1、简介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词语的积累要主意辨析字形字音和字意,并主意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姊妹(zimei)菡萏(handan),荷花。

欹斜(qi),倾斜、歪斜。荫蔽(yin)遮盖、遮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标明字音、注意节奏,掌握重音语气,把握情感等。

2、学生朗读:用个人读齐读的方式进行。个人读能发挥学生的优点;齐读可以读出整齐的韵律,增强感染力。

3、学生谈读后对课文的感受。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四、自主合作,研讨课文

1、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

讨论后交流明确:课文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2、文中描写观看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情景时,时如何描写风雨的?又是如何描写红莲的?作者的心绪随着红莲命运的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

讨论后交流明确:文章写了三次看红莲的经过。

一看红莲浓阴的天――亭亭立者――烦闷

二看红莲雷作雨大――左右欹斜――不适意

三看红莲雨势不减――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3、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能以荷叶护红莲喻母亲保护子女?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讨论后交流明确: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是一种借物愉人的写法。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五、深入探讨,重点研读。

1、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作者重点描写了红莲,但在写红莲之前为什么要写那个白莲?

3、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是让学生明白写作中前后铺垫的作用。祖父说的开了三蒂莲,家中添了三姐妹,就把花与人联系起来,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问题二,是让学生更细致的研读课文,养成发现问题,主动钻研的好习惯。写白莲被风吹雨打的惨像,是为了和红莲在荷叶的呵护下安然无恙的情态作对比,可以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中心。

问题三,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作者对母爱深深的赞美之情。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写母爱,主题一样,但角度有所不同,你能说出来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明确:《荷叶母亲》重点是写孩子如何得到母爱的呵护。而《金色花》在写孩子得到母爱的同时,更想到怎样回报母爱。

2、仿写句子。仿照“母亲啊!如果我是园中的花草,你就是那日夜辛勤为我浇灌的园丁。”写出三句赞美母爱的句子。

3、欣赏下面的一首小诗,说出读后的感受。“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七、再次朗读布置作业

1、采用齐读,朗读比赛的方式,反复品味,加深理解。

2、布置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中有关歌颂母爱的诗篇。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

一看红莲浓阴的天――亭亭立者――烦闷

二看红莲雷作雨大――左右欹斜――不适意}触景生情

三看红莲雨势不减――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荷叶喻母亲

}以花喻人赞美母爱

红莲喻孩子

小编推荐

[热搜教案] 《老王》教案(篇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作好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热搜教案] 《老王》教案(篇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学目标:

1、感受善良的人性

2、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目标1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有很多小人物,他们虽然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善良的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老王》中的人物就是这样。

二、朗读课文

1、范读,正字音

2、自读,初步感受

三、形象分析

1、自读课文,试用一个词概括老王给你留下的印象,并根据课文内容做一点说明。

孤苦(亲人很少),凄凉(身体不好,生活条件差),老实厚道(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善良……

2、着重分析老王“善良”的表现

提示:找出能表现老王“善良”的地方,说说自己的感受

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对老王的形象做小结:

老王一辈子很苦。起初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算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但是他做生意从来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3、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中的“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钱。

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三轮改成了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的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四、情感体验

1、怎么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在作者看来,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我”和老王的交往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要有平等的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

要关爱弱势群体。知道老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儿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车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3、你周围有类似于老王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学完这篇课文之后,你觉得你今后又将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他们?

五、语言品味

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1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1、⑴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⑵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2、⑴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⑵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3、⑴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⑵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本题揣摩语言,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1、⑴ 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⑴ 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⑴ 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六、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本题就文取材,进行练笔,借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范文:

(一)最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吃药也不管用,我想我的日子快走到头了.

这几天,总是睡不着,脑子里像走马灯似的,变换着一个个人影,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还在,有的早走了,好像一辈子就这么几天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最后,我想起了钱先生和他的太太。他们是好人,可这个世道……

……

我站在钱先生家门口,拎着用最后的钱换来的香油和鸡蛋,反正我也用不着什么钱了。身子的确是不行了,走了不远的路就好像干了一天的活似的,腿肚子直颤。我想敲敲门,没想到整个人就扑在了门上,我挣扎着立好,站好。

门开了,开门的是钱太太,她先是愣了愣,然后眼里分明地露出害怕。我不由有点害怕,她会不会认不出我了呢?会不会赶我走呢?

这时她说话了:“啊呀,老王,你好些了么?”

我放心了,看来她还认得我,我一高兴,就进了屋,随即又有些后悔,明知道自己的样子吓人,干吗还要进屋呢?我把手上的东西一递:

“这些……给你的……你和钱先生……好人……”

不知怎么的,嘴不听使唤,话也说不清楚,幸好她接过去了。然后,她往屋里看看,转身走过去,我一下明白了。

“我不是要钱。”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人。”

我沉默了,看着她进去,拿了钱出来,我接过钱和包鸡蛋的布,转过身子,走出了门。

(二)已经好些个月了,身体也不见得有些起色。最近反而是越来越差了。开始几个月还去杨先生(杨绛,这里的先生是指老师的意思,下文同。)家里,可这些日子实在是无法走动了,也就只好躺在床上了,那一点钱也不够看病。我知道我大限已快到了。

眼前桌子上还放着那曾经装着鱼肝油的空瓶子,我忍着剧痛,费力的从床上下来,走出门,手里攥紧这最后的钱去买了一瓶香油和又大又圆的鸡蛋包裹在布里。又朝着杨先生的家走去。到了门口,我边敲着门边倚在门框上。我实在是没什么力气了。不一会儿,杨先生出来了,她见我先是一愣,又吃惊地问:“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大概是见我瘦成这副模样,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罢。我只“嗯。”了一声,把手上的东西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她连忙接过手道:“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留给我们吃?”我明白她是为我着想,但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心意了,“我不吃。”杨先生很感谢我,他转身就进屋,我知道她是去拿钱的,便连忙止住她,用了全身的力气沙哑道:“我不是要钱。”她也忙给我解释。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算了,现在我也没这个力气再去阻止她了,随她吧。我一手拿着布,一手握着钱。手里似乎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我。腿有些发麻,便一瘸一拐的走了回去。我闭上眼,舒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热搜范文]身体乐器教案篇二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范文]身体乐器教案篇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的性格大都比较内向,文静,不喜欢大大咧咧的表现自我,属于那种比较害羞的类型。因而根据本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我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一方面考虑到"打击乐"的活动一向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对这种敲敲打打的活动非常感兴趣,能吸引他们积极的参与活动;另一方面,选择的"大马告诉我"这一题材,目的是想利用着欢快,轻松,节奏感鲜明的曲子来调动幼儿的情趣。通过骑马,模仿马蹄声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大胆的表现自我。在学习了《大马告诉我》的语音图谱后,有一次大家用语音为音乐伴奏,我对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我们除了用语音为音乐作伴奏,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为音乐伴奏呢 "有个小朋友将原来模仿马蹄声的语音"嗒"用弹舌的声音代替了,跟着其他孩子也竟相模仿,一时间,整个教室充满了弹舌的声音,清脆的"马蹄"声与音乐应和着,感觉特别好听。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孩子的带动下,我决定和孩子一道尝试用身体乐器来为音乐伴奏。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蕴藏的各种节奏,体验创编"乐器"伴奏带来的快乐。

2,探索会发声的身体动作并能创造性的用不同音色身体动作表现各种节奏。

3,为乐曲选配多声部演奏,初步学会看老师指挥演奏。

活动重点:探索会发声的身体动作,能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表现各种节奏

活动难点:为乐曲选配多声部演奏,学会看老师指挥演奏。

活动准备:

1,《大马告诉我》语音图谱。

2,表示身体动作的操作图形。

3,熟悉乐曲,学习语音伴奏。

活动进程:

游戏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和幼儿随音乐朗诵节奏配合骑马动作进活动室,坐成双半圆。

教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好吗 我们出发吧。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教师:美丽的大草原终于到了,请幼儿找个位子做下来。

2, 幼儿看语音图随音乐节奏朗诵。

教师:哪一部分是跑 哪一部分是喊的声音 (前面部分是跑,后面是驾驾驾)

教师:我们一起来骑马吧!幼儿:哒哒哒哒哒哒,驾驾驾驾驾驾

听音乐再练习一遍

教师:请一半小朋友做马说哒哒哒哒哒哒,另一半做骑马的说驾驾驾驾驾驾

3,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用撕报纸的方式感受乐曲节奏及速度。边听音乐,边根据乐曲节奏撕报纸,每撕一条报纸表示一个乐句,撕下的报纸表示大草原中的小草布置游戏场景。

自由探索,选配图形

1,幼儿自由探索身体哪些部位可以发出声音。

提问:A,我们的乐队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B,如果把我们的身体当成乐器,可以发出哪些声音呢

幼儿回答后老师做。

2,集体讨论选取几个表示身体动作的操作图形。

提问:你认为用哪些图形来表示拍手(跺脚等)

老师指图形,幼儿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听辩音色的强与弱,并将图形按强弱顺序排列。

三,实践活动,创造性的用不同音色的身体动作表现各种节奏

1,为乐曲选配单声部演奏。

①选配马蹄声的身体动作。

提问:马蹄声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用相应的图形在语音图上记录下来。

②选配骑马叔叔喊"驾"时的身体动作。

提问:骑马叔叔喊"驾"的地方感觉很用力,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用相应的图形在语音图上记录下来。

③引导幼儿看图形随音乐做身体动作注意倾听,协调自己与同伴的声音。

2,为乐曲选配多声部演奏。

3,启发幼儿选择恰当的音色设计多声部演奏。

提问:

①当马儿从远处跑来的时候,马蹄声会有什么变化 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近处的马蹄声

幼儿自选添加一种音色,听辨不同音色搭配的效果。探索两种不同音色及不同强弱音色的最佳配搭,选用音色最好听的一种配搭方法用图形记录下来。随音乐练习一遍,注意协调自己与集体的声音。

②为了让马跑得更快喊"驾"的时候会很用劲,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用劲

幼儿自选添加一种音色,听辨不同音色搭配的效果。探索两种不同音色及不同强弱音色的最佳配搭,选用音色最好听的一种配搭方法用图形记录下来。随音乐练习一遍,注意协调自己与集体的`声音。

四,交流,表演

1,看老师的指挥分声部练习: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练习,学会看懂指挥的手势,然后交换练习。

2,指导幼儿在最后一乐句的后面小节加上语音"驾"。

3,幼儿看老师指挥随音乐完整练习。

五,结束

玩音乐游戏《马儿与狮王》,结束活动。

⑴引起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⑵讲解游戏玩法:请一位幼儿当狮王(先隐蔽起来),其余幼儿当马儿,跟着音乐在草地上自由地做各种动作。

当《狮王进行曲》音乐响起时,狮王出来与马儿做游戏,最后马儿与狮王一起欢快跳舞结束活动,并提醒幼儿把地上的小草(报纸)"捡"回家。

活动延伸:请幼儿当指挥,开展我是"小小指挥家"系列活动。

【热搜范文】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篇七)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搜范文】 小松鼠找花生教案(篇七)”,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标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提出如下目标: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6.学习独立识字。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生、里、果”,能自我审视间架结构,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评价设计】

通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读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达成学习目标2.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出示课件:秋天的景色,树上挂着一些果实)问:小朋友们,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年中的哪个季节,你知道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实都成熟了。(演示课件:小松鼠蹦蹦跳跳来到园中)小松鼠也来到了园中,它想干什么呢?(出示课题:16 小松鼠找花生)

3、(指向“找”、“生”)谁来认一认这两个字?(先指名读,再齐读)

4、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说一说故事内容。(不需要说得很完整。)

三、识字读文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

2、大家一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请教一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3、把小组里好的识字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

4、在小组里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5、谁勇敢地来试一下,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来当评委。

6、学生评价,相机正音,对个别长句子老师作示范。

四、看图读文

1、出示两幅插图,自己读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说了第二幅图的内容。

2、学生读课文并找出图的对应段落。

五、朗读感悟

1、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些什么?

2 、让学生明确图中花生花的位置,问;课文中是怎样写花生花的?找出句子读一读。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3、出示“鲜艳”一词,指名读。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平常我们还可以说鲜艳的什么?(如:鲜艳的红领巾,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衣服等。)

4、(拿出两盆盛开的鲜花,一盆放在灯光下,一盆放在远离灯光的地方)放在灯光下的鲜花怎样?出示格外一词,是什么意思?(更加、特别)

多美的花生花呀,出示句子: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5、谁来美美地读一读。(突出金黄色、格外)

6、花生地旁边的小松鼠和鼹鼠在说什么呢,谁来扮演小松鼠,谁来扮演鼹鼠。

7、老师引读:小松鼠很高兴,他想:

8、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我们来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你可以读给同桌的同学,也可以读给你的好朋友,还可以读给老师听。

9、我们来表演一下这两段的内容,好吗?学习小组开始行动吧!

10、学生上台表演。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生、里、果”,这三个字里,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看老师写“生”字,提醒学生竖在竖中线上。

3、让学生比较“里”与“果”,同时介绍识字方法。

4、老师范写“里”,同时介绍:在写这两个字时,老师提醒大家注意“里”字先写“日”,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

5、(出示三个写在田字格里的“果”字,其中两个字的撇、捺不够伸展和均衡。)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美,说出理由。

6、老师范写“果”。学生评价。

7、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每个写两遍,你认为难写的字可以多写几遍。

8、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9、展示学生的字,为写得美的字贴上小红花。

第二课时

【课标解读】

上述识字目标的陈述中,行为动词分别是“学习、感受、养成”,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条件分别是“喜欢、初步、努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它借用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呼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识字教学中,能否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识字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又喜欢游戏的特点,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在读文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合作讨论中解决疑问: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以此明白花生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

2、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乐于与同学、老师分享续编的故事,培养专注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三个字,练习朗读,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评价设计】

通过巩固生字环节,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通过指导书写环节,达成学习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复习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生词。

2、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一些写有生字的苹果。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一组一个果篮,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正确认读后放在果篮里,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看图、读文、感悟

1、出示第二幅图,请你仔细看花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松鼠的表情怎样?出示“奇怪”一词,齐读。

“奇怪”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不理解)小松鼠为什么奇怪?

3、(出示句子: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谁来读一读。

4、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样。

5、再继续指名读。

6、这时候小松鼠说了一句话,找出来读一读。

7、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旁边有其他人吗?那他是对谁说的?用一个词来形容。出示“自言自语”,学生认读。

8、怎样表现自言自语呢,谁再来试着读一读小松鼠的话。

9、指名读,其他学生评价。

10、再继续指名读。

11、小松鼠不知道花生到哪儿去了,你能告诉他吗?(学生可能会说真的被人摘走了,也可能说花生没有结果,还可能说花生的果实在地里等,要让学生充分的说。)

12、那花生到底到哪儿去了,让电脑来揭密。(演示课件:花生果实在地里)

13、故事有趣吧,把这个有趣的故事朗读出来吧!学生自由朗读。

14、小朋友们新星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请每一组辅导一名选手参加比赛,每名选手只选其中一段进行朗读,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始行动吧!

15、学习小组练习朗读。

16、朗读擂台赛开始。

17、召开记者招待会让擂主谈体会。

三、发挥想象续编

1、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2、能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3、指名上台讲。

四、复习巩固新字

1、认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儿歌:

大树旁边种花生,小小松鼠每天等,松鼠自言自语说,花生开花格外艳。许多天呀过去了,花生被谁摘走了?花落却不见结果。松鼠我来告诉你,花生的果在地里。

2、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

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读这些词吗?开火车认读,如遇学生卡住时请其他学生当修理工来修理,再认读一次,然后又继续。

五、自由练写生字

学生自己选择写哪一个,自己决定写几遍。把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字贴在学习园地的“我会写一手好字”里。

六、课外拓展天地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可以把自己续编部分加进去。

2、问问家长或看看其他书,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是长在地里?

板书设计:

16小松鼠找花生

等……就…… (高兴)

每天 (急切)

等到……也没…… (失望)

自言自语…… (奇怪

【热搜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篇七)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热搜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篇七)”,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睛天的夜晚,天空中有星星,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能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会背诵课文。

3、学会5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一个新偏旁:舟字旁,学会一种笔画,横折弯。教学重点指导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月儿小汴的船的意思是弯弯的月亮象小船小小的船指的象月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看晴的夜空吗?(出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里有什么?月亮什么样?我们这种形状的月亮叫做什么?(月牙)夜空这样美,有位小姑娘总也看不够用手托着小脸蛋,仰着头看天空(边描述边出示四肢皆能活动的硬纸板做成的小姑娘图片)看呀看呀,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小姑娘竟坐到了月亮上。这是怎么回事?小诗《小小的船》将告诉你答案。

板书课题:

2 小小的船教学生字:的、船

二、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独立学习。

2、二读课文、读准字音。小组学习3、三读课文,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丢字,不加字。指名读―――评议

三、出示目标

1、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地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字音准确。

2、背诵课文四、实施目标

(一)逐句讲读诗句。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提问:弯弯的月儿指的是什么?追问:

①月牙什么样?像什么?

②小小的船是什么?指名说齐读: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2)比较:弯弯的月儿与弯的月心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弯、更让人喜爱。

(3)比较:小小的船与小船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师小结:小小的般比小船更小、也更讨人喜欢。

(4)指导朗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师:听老师范读,注意做到:口齿清,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范读―――仿读(齐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过渡:小姑娘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那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意想着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自己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生同做小姑娘托小脸出神望月亮的样子;师同时将坐着的小姑娘纸板模型拿下来放到月亮上并添画船桨,便图与书中图相同)

(2)提问: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看到了什么呢?

(3)引导理解

闪闪的师:星星在天空中不停地眨眼睛,我们就说这是什么样的星星?师小结:闪闪的就是一闪一闪的。

(4)引导理解

蓝蓝的。

①提问:你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除了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②结合学生回答,引导理解蓝蓝的。问:课文为什么不说蓝的天空呢?指名说

③师小结:蓝蓝的意思是很蓝很蓝,让我们觉得天空是那样美。

(5)理解只夜空是多么美呀!除报一闪一闪的星星和很蓝的天空,竟然什么东西都吸引不了小姑娘!这就是只看见的只的意思,表示除了星星和蓝天,别的都没看见。

(6)指导朗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轻声)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范读,生按前面所想的朗读要求仿计。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7)初步了解什么是想象。

①问:月亮真的变成了,小船吗?小姑娘是不是真的坐到了月亮上?师小结:月亮并没有真的变成小船,小姑娘也没有真的坐到月亮上,这都是小姑娘望着月亮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的。

②问:现在知道小怎么会坐到月亮上去了吗?

(二)朗读全文

1、过渡:你喜欢这首诗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读时要做到,(投影):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3)词连读,按老师教的方法停顿,注意重音。

2、自由练读―――指名读―――评议―――男子生轮读―――齐读。

(三)指导背诵

美丽的夜空,不但吸引了小姑娘,也吸引了我们班的小朋友,先不是?你愿意把这首描写夜空的小读背下来吗?自由练背―――部分背―――齐背―――指包背(可配上轻缓优美的音乐背景)―――评议―――齐背师按挂图提示背诵

四、课后练习

1、填空弯弯的(),小小的(),小小的()两头尖。我在小小的()里坐,只看见闪闪的()蓝

范文热搜:小数初步认识教案大全5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热搜:小数初步认识教案大全5篇”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

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导入

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

(1) 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 油笔320元 铅笔40元 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

(2)汇报:

板书:45.00、3.20 、0.40、 0.25

(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

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

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认识小数点

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

(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

揭示读法

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

(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

3、小数的写法

(1) 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

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

(2) 练习写小数

(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1、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

(2)试填价格表

(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

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练习:0.8米是( )分米. 0.7米是( )分米 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

同学互说

(2) 认识两位小数

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

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

练习:33厘米是( )米?0.72米是( )厘米?

(3) 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

(4 )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

(5) 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

举例:1米31厘米=1.31米

(三)质疑

三、巩固练习

1、 想一想,说一说

(1) 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 )元( )角.

(2)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3) 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一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 )元.

2、猜谜语

(1)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

(2) 丹顶鹤体长1米2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

(3) 大象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吨.

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你想说些什么?

3、游戏:蜜蜂采蜜

4、拓展: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

四、课堂小结,浅谈收获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 铅笔 作文本 图画本 笔盒 彩色笔

0.80元 0.50元 1.20元 0.60元 9.67元 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 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 第4题 和 P98 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 0.95 - 0.58 = 0.37 ; 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篇三)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这部分内容结构如下: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小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便是儿童,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较为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比较小数的大小,学习小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说,本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本单元的小数都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和学习小数加减法。到以后系统学习小数时,再作抽象。

(3)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的有利条件。据此,教材创设的问题情境(文具商店一角)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看图提出很多小数加减计算的问题,一般学生都能运用原有知识,尝试计算,得出答案。

教学建议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第91~9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2、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师: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文具盒15元铅笔0.20元日记本3元橡皮0.15元小刀

1.5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48、15.3,都是我们学过的,它们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整数的例子么

3、引出课题:认识小数。

师:右边的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生:都有个小圆点。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就是它的家了。

【新课讲授】

1、读小数。

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1.5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学生回答: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总结: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

(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教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

2、写小数。

小数会读了,那小数怎么写呢

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请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3、认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1)出示王东量身高的情境图,王东身高1米3分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接着向学生出示米尺,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教师用手在米尺上比划一分米,问学生这是多长

生1:一分米。

生2:10厘米。

十厘米也等于1分米。把米尺怎么分才可得到一分米呢

生: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

那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分米是多少米么

生:1分米=1/10米。

师:这要用到我们以前学的分数的知识,今天,老师告诉大家,1分米还可以是0.1米。那你知道3分米是多少米么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

生:3/10米,0.3米。

6分米呢8分米呢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教师在米尺上比划1厘米,并提问:这又是多少长呢(1厘米长)把米尺怎么分才能得到一厘米呢

用分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呢

那用小数会表示么

学生回答: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那3厘米呢6厘米呢(可多举几个例子,多叫几个同学回答)

18厘米你会转化么(18/100米,0.18米)

(2)巩固练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

上学期征订校服的时候,服装厂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量了身高:

胡址珊1米28厘米杨昆1米40厘米仇鑫1米2分米

你能把它们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么

(指名上黑板写,完成后校对)

4、寻找生活中的小数。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教师评价并补充:人体正常体温最高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课堂作业】

教材第9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教材第94~95页“练习二十”第1、2、3、4题。

教学板书:

整数部分小数点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一位小数

两个数字——两位小数

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1厘米=1/100米=0。01米3厘米=3/100米=0。03米18厘米=18/100米=0。18米

小数初步认识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识别小数,会读小数;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点。

2、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究过程,通过细心观察、主动探索、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置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互相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写,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计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指导】

1、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测量长度单位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数的最常见的情况。本节课选用从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米和分米”的经验出发,紧密结合“买文具”这一具体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体现数学教学的朴素与真实。从“数学课本的单价是多少”引出“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小数的意义”等知识内容,很有数学味。

3、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学中小数的认识及小数特征的探索,力求在学生自我观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应在其中起到引导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课堂设计中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对小数的理解到对小数特征的体会,应具有层次性。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5课时:

认识小数(1)1课时

认识小数(2)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1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1课时

热搜课件: 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篇七)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重视教案课件的准备工作,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搜课件: 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篇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热搜教案: 蒲公英教案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都要着手准备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这样老师才能在面对学生时心有成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热搜教案: 蒲公英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意思。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情境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在一座街心公园里,焦虑了一天的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你们看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

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让她那么开心,这堂课让我们一同悄悄走进蒲公英的梦乡。

三、品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蒲公英做了怎样的一个梦?文中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2、反馈:她梦见了什么?想象画面,美吗?在这样的美景中蒲公英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个词反映了她的心情?(快乐)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吧蒲公英梦境的美读出来?

3、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梦中的蒲公英快乐的笑了,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四。品读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部分

1、小组合作学习1—6自然段

课件三: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A、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现实生活中蒲公英不快乐的句子来。

B、思考: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请画出句子。

2、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3、指名感情朗读,师指导朗读并引导感悟:蒲公英为什么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4、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椰子树伯伯是怎样去安慰她的?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放心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蒲公英的担心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城市饱受着噪音、汽车废气和有腐蚀作用的酸雨等恶劣环境的困扰)

5、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组织评议是否读出了蒲公英的担心。

6、过渡:是呀,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蒲公英开花了,她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五、品读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1、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2、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讨论:蒲公英的不幸遭遇说明了什么?(城市因为不重视环保,生存环境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自然也会使人联想到我们人类也必然逃脱不了蒲公英那样的遭遇。)

3、在经历了这场不行的遭遇后,蒲公英和椰子树伯伯有一段怎样的对话,请在书上画出来。

4、朗读感悟。男同学度椰子树伯伯的话,女同学度蒲公英的话。

5、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对治理环境的希望;椰子树伯伯的话说明人类今天已经有了环保意识。他们的对话就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课件六:环境污染的图片

六、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2、孩子们故事读完了,蒲公英的悲惨遭遇真让人同情,难怪她会做这样的美梦!梦不是现实,说明现实中的环境没有变得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但有梦就有希望,梦在希望就在,就会努力把它变为现实,这是蒲公英的愿望,更是我们人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殷切希望。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3、在此感情朗读蒲公英的梦境。

七、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热搜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二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准备,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搜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篇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规律的同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的研究过程,归纳概括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知识网络

1.创设数学情境,复习旧知

师:做个小游戏,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6×2= 6×20= 6×200= 6×20xx=

师:你们算得可真快,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师:咱们还学过什么相关的知识?

(积不变的规律)

师:怎样可以保证积不变呢?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零除外)积不变。)

师:大家还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学习除法时,我们又发现了商变化的规律,这种情况下,商是怎样变化的呢?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设计意图】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为载体,创设数学情境。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建立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联想,学生初步感悟了“变化中的不变”“不变中的变化”的函数思想。

2.依托知识网络,激发联想

师:这是我们已经掌握的积变化的规律、积不变的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商也可以不变)

师:怎么会想到商有不变的规律呢?

(积有不变的规律,商就应该有不变的规律。)

师:还可以怎样想?

师:看来我们的猜想需要一定的依据,到底怎样使商不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不变的规律。

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设计意图】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积累经验,掌握研究方法

1.依据联系,提出猜想

(1)遇到新问题或不会的,我们怎么办呀?——想会的。

咱们一起再来看看已经掌握的这些知识。

(2)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三个量 两个量变,一个量不变)

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不变,那两个量呢?

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不变

师:被除数和除数是随便变吗?

(要有规律的变)

(3)师:根据你前面学习的经验,具体地说说被除数、除数怎样有规律的变化,才能保证商不变?

板书:被除数乘一个数,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除以一个数,除数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乘一个数,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除以一个数,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和数学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更加具体的猜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究,举例验证

(1)举例方法指导

师:这么多种猜想,到底哪种猜想成立呢?有点儿难,怎么办呢?

(举些例子来验证猜想。)

板书:验证

师:怎么验证?

(举一些例子。)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然后怎么办呀?

【设计意图】列举出了这么多种猜想,学生知道要证明猜想是否成立需要列一些算式来进行举例验证,但是如何列算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举例验证前,设计了问题串,给学生提供了举例方法的指导。

(2)自主探究,填写研究报告

学习建议

师:同学们手里都有一个研究报告单,先选一条猜想,然后再举例子来验证,最后看看你验证的猜想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研究报告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今后探究这类问题提供研究方法。

(3)个人汇报,合作交流

①先验证不成立的猜想

师:他验证的是哪一条?看懂他的意思了吗?请这位同学来讲一讲。

谁也验证的是这一条?成立吗?一个反例够吗?

②再验证成立的猜想

师:他验证的是哪一条?看懂他的意思了吗?说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师:一个例子能证明猜想一定成立吗?

再看看他的例子?

还有谁也验证的是这一条?说明什么?

师:这些例子符合这个规律,说明猜想成立。

师:咱们用黑板上的这组算式来验证,应该怎么看呢?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标一标?讲一讲?还有机会吗?

【设计意图】培养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学生在动态的举例中感知商不变的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函数动态的过程,渗透函数思想。

学生体会到“证明一个猜想不成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证明一种猜想成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到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归纳概括,得到结论

(1)把成立的两条猜想小声地读一读。

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吗?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板书归纳)

(2)追问为什么0除外呢?

在什么地方应用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呢?

4.应用练习

(1)780÷30,可以怎样解答?

预设: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的。

师:有同学是这样做的。

出示:

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反馈

预设:可以,因为利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这样做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2)120÷15

师: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

预设: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的。

师:利用今天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能不能解决这道题?

出示:

120÷15

=(120 × 4)÷(15 × 4)

=480÷60

=8

师:被除数和除数为什么都乘4?

生: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以及商不变的规律,可以直接口算解决。

5.讨论余数

840÷50

师: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我们可以列这样的竖式。

出示

师:有的同学认为余数是4,有的同学认为余数是40,到底是多少?为什么?

生:是4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这道题转化为84个十除以5个十,所以余下的是几个十。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理解

1.口算应用,加深理解

下面的题你会算吗?怎么算的?

120÷30= 6300÷700=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了吗?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口算中已经用过,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应用。

2.顺应结构,建立模型

(四)回顾历程,产生新的思考

1.咱们回顾一下研究的过程。

2.是什么引发了我们今天的猜想?

因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了我们今天的猜想。

3.把四个规律放在一起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补充知识网络(商不变的规律)

乘法、除法里存在这样的规律,你又想到了什么?

今天的学习,使同学们产生了新的思考,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回去后可以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新问题。

以上就是《[热搜教案] 《荷叶母亲》教案(篇七)》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母亲的呼唤教学设计查看或关注本网站内容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828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