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便计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练习十九第5~11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除法的简便算法,以及已经学过的些简便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这节课主要练习简便计算(板书课题),并且练习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更正确地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应用月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题组:
6x4x25= (200+3)x16= 360÷(6x4)= 420÷15÷4=
24x25= 203x16= 360÷24= 420÷(4x15)=
让学生一组一组口算,并说一说每组题各是怎样算的。
2.练习十九第5题。
小黑板出示。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选择乘、除法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九第6题。
(1)做第一、二行的四小题。
指名四人板演连除的题,其余学生分两组做在练习本上,每组做两道。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结合提问:800÷8÷2怎样算简便些?
指出:在连除时,如果用两个除数的积去除被除数简便时,就可以用简便方法算。
(2)做第三行的三小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除法里,如果将除数看做两个数的积,改成连除可以口算时,就可以用连除的简便算法计算。
4.练习十九第7题。
小黑板出示,明确题意。
提问:12x28怎样算简便?得数是多少?420除以35得多少?改成用连除怎样算?
一个数乘以28得420,怎样求这个数?
第三行怎样求中间的被除数?再怎样求前面的被乘数?
让学生口算,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出合适的数。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各要怎样口算比较简便。
三、练习应用题。
1.练习十九第9题。
指名学生读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把两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两题有哪个条件是相同的?都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第(1)题为什么能直接列算式计算?第(2)题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jx 24=480是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2.小结:用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应用题,在设未知数是x以后,要先根据题意想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来解答。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计算过程的体验,感受计算的简便,初步了解简便计算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简便计算的性质,能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
2、拓展思维空间,在解决的多样化中逐步形成最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将全班分成甲乙两队进行习题竞赛。比一比看哪队做的快,分出快慢。
2、汇报答案。师问:刚才我们发现两队的答案是一样的,为什么甲队明显要比乙队快
呢?难到这里面有奥秘?各派一名代表将题目报给老师。
3、 板书:
甲队 乙队
28075 280(75)
7200(254) 7200254
师: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的回答:
(1) 两题的结果一样,但是算式不大一样?师顺势将两题用等号连起来
(2) 两题的结果一样,但计算顺序不一样?
(3) 两题中有一题比较简便?师乘胜追击: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4) 学生说出连除等于除以它们的积大概意思时,师给以正确引导: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一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还可以怎么说?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教师设计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开放的,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在潜意识里调动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学生问,学生答,往往比老师问,学生答,更能让学生听明白。
二、尝试整理,灵活运用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有这么一个题目需要你们帮助解决。
出示:270(92) 你能想出好的解决方法吗?
A、 独立完成
B、 反馈: 270(92)
=27092
=302
=15
师:能说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吗?
生:(简便)
师:你能给大家说说吗?
生:因为27018比27092计算起来复杂多了。
师:你怎么知道 270(92)就等于27092呢?
生:因为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师:像这样,在结果不变的条件下,通过互相转化可以使计算更简便,在除法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除法的简便计算(板书课题)
5、师:通过互相转化达到计算简便,现在要解决这样一个题目,你有好的方法使它计算简便吗?
出示:60024
a、 把你的想法到小组里交流,然后确定你们认为合理的方法?
b、 反馈: 60024 60024 60024
=600122 =60083 =60064
=502 =753 =1004
=25 =25 =25
c、 选出最合理的方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d、 通过三题的比较,你悟出了什么?
师小结:在简便计算时,要选择最合理的方法来做。
6、 在30秒里马上判断出180094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得出方法
师小结:要学会判断,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教师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提倡自主学习的理念,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创设各种机会,给学生以思维的开放,在反馈中对三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自己体 会简算的优越性,通过对题目的判断,使学生真正理解简便的含义。教师运用开放的教学,对问题进行逐步完善。
三、联系实际,归纳性质
7、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除法的简便方法,生活中也能用到简便计算,大家知道织里最出名的是什么吗? (童装)
出示:25个工人7天做了1750件衣服,你知道一个工人一天能完成几件吗?(用简便方法计算)
学生列式,汇报
8、 观察板书互相转化的第二步,你能否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这一规律呢?
学生各抒己见,选择最科学的表示方法:abc=a(bc)
9、师:如果abcd= ?
验证:18201372
学生验证得出三个数也符合师小结:那么连除四个、五个是不是也行呢?
学习一个新方法就是为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把简便计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学以至用,在对除法简便计算性质的归纳中,教师点到为止,既使本堂的知识得以了延伸,也使得学生的认知规律得以了延伸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重点:
经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的简便过程,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科学的简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回顾,复习铺垫
1、算一算
4.47+6.5322.6+77.42.0 - 0.63.8+0.120.63+()=110 - ( )=3.42、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3、说一说:下面各题可以使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
48+25++175 130-75-2552+176+48+24(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104页主题图。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
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打算派四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这四名同学总成绩可能是多少?
2、观察主题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列出算式:8.42+8.46+8.54+8.58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算式)
三、自主探究
1、生独立列式解答,3生上台板书汇报:
方法一:8.42+8.46+8.54+8.58
=16.88+8.54+8.58
=25.42+8.58
=34(秒)
方法二: 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17+17
=34(秒)
方法三:8.42+8.46+8.54+8.58
=84+(0.42+0.58)+(0.46+0.54)
=32+1+1
=34(秒)
2、生对应板书说算法
师:你是怎样算的?(个别回答,重点解释第三种算法)
3、对比优化算法
你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4、观察对比三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同时出示三种算法)
师:仅从这一题我们就能肯定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吗?你有什么办法?
5、进一步举例验证:
(1)3.2+0.5 0.5+3.2
(2)(4.7+2.6)+7.4 4.7+(2.6+7. 4)
(3)2-0.75-0.25 2-(0.75+0.25)
师:像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吗?(生举例,师板书)
6、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巩固应用
1、填空(课本104页做一做第1题)
(1)6.7+4.95+3.3=6.7+ +4.95
(2)(1.38+1.75)+0.25= + ( + )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课本104页做一做第2题)
1.88+2.3+3.75.17-1.8-3.24.02-3.5+0.9813.7+0.98+0.02+4.3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这道题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8.43 + 6.2 +()
7.89 -()-3.59
4、计算:1+1.2+1.4+1.6+1.8++9.6+9.8+10
五、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目的要求、意图、教法。
1、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标”的过程目标。即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学习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索运算定律性质等建立一种探究的模式
2、教学方法。以题导向,在练中学习和探索。组织学生通过“计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寻找规律。
3、双基要求。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一些简计算便”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并能识别乘法题是否可用简便算。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主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板书中一题)。
⑴让学生计算完后,说出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师用等号连结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
⑵师:想想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再看看2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何关系?——生完成2题。
⑶师:再想想看看上题相等算式的特点,自编几组合符上面规律的算式。——生完成3题。学生做后让其口述,师板书几组。
⑷师:从上面的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独立思考,想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试说(可能不成功)——学生分小组讨论。(可能还不成功)。
师:“我们可先看左边算式,是什么形式?(一个数乘两个数)再看右边是什么形式?(第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怎样连起来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呢?——学生再说“规律”。
师:我们往往记不住“规律”,为了方便记忆,能否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规律——师用符号板书。
2、验证。
⑴师:刚才我们探索的规律是从一些特别的算式来观察的,它是否与生活实际一致。我们可验证一下。
⑵学生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中第二题。(此题也可由学生自编)。
⑶让学生口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再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和得数,说明刚才的规律完全合符生活实际。
3、应用。
⑴学生试做板书中三题。
⑵学生试说理由,同时体会“简算”的乐趣。
4、小结学习方法。
⑴师: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发言,教师手指板书过程指导学生小结,随着学生发言教师逐步并板书“计算 、 观察思考、 找规律、 验证、 应用”。
⑵师: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放方法,望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数学规律。
5、练习,
⑴先观察再计算。
750×4×95 899×125×8 25×(4×3×798)
⑵对比(略)
6、作业(略)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容: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教材第116页例5 ,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七1 - 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58页,做口算练习(六)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新课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 + 0.5 ○ 0.5 + 3.2
(4.7 + 2.6)+ 7.4 ○ 4.7 +(2.6 + 7.4)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教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写出每步的根据是什么运算定律。算完后,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16页,看例5的两种算法,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你的算法与小林、小青的哪一种一样?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接着再提问:“小青在计算时把0.6和3.4放在一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91加0.09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3.做第11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 - 3题。
1.做第1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可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两道题,教师检查学生第4小题是怎样计算的。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尤其是第4小题,让学生会用这种简便方法即可,不必说出根据什么。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提问:“哪几道题不能用简便算法?右边第2小题是怎样算的?”了解学生有没有把右边第2小题错写成“4.9 + 0.1-(4.9 + 0.1)”的,为什么错,以便及时纠正。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6~67页练习十三第9~15题及思考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知道和的变化规律与差的变化规律,能说出一个加数相同另一个加数不同,以及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时两道算式结果的大小,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简便计算的方法,逐步做到计算的合理、灵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意义,加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这些知识的应用。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加、减法计算的一些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并且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小黑板出示练习十三第9题,指名学生口算。
2.练习十三第10题。
(1)计算a+b的和。
小黑板出示,说明上一格的数是a,下一格的数是b,要求a+b是多少。
提问:这里求的是两个数的什么?a表示的数叫什么数?b表示的数叫什么数?a+b表示什么? ’
请同学们把a和b表示的两个数相加,求出a+b的和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2)初步认识和的变化规律。
提问:这里哪个加数不变,哪个加数变化了?第二个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
如果从左往右看,第二个加数是怎样变化的?和又是怎样变化的?从右往左看呢?
现在我们看出,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二个加数增加多少或减少多少,和会怎样变化?
小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多少,和也随着增加或减少多少。
(3)判断下面每组中哪个得数大,大多少,并说明理由。
126+97 135+198 178+299 254+96
126+100 135+200 178+300 254+100
(评析:这里初步认识和的变化规律,是为后面学习加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作准备的。通过这里的判断,有利于在学习教科书第70页的简便算法时理解算理。本节课下面认识差的变化规律的安排也有同样的作用。)
(4)计算a一b的差。
小黑板出示。
提问:a表示什么数?b表示什么数?a一b表示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表里每格中a和b对应的数,求出a一b的差填在书上的空格里。
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2)初步认识差的变化规律。
提问:在表里被减数变化了没有?减数是怎样变化的?差又是怎样变化的?
从左往右看,减数是怎样变化的?差又是怎样变化的?从右往左看呢?
现在我们看出,当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时,差怎样变化?减数减少时呢?
小结: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反而减少多少;减数减少多少,差反而增加多少。
(3)下面每组中第二个算式与第一个比较,差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小多少?为什么?
151—96= 342—298= 246—199= 245—97=
151—100= 342—300= 246—200= 245—200=
4.练习十三第11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回答每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并要求说明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小结: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把比较复杂的计算变得十分简便,很快算出结果。这种简便方法主要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根据加法结合律,把可以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先加起来,然后接着计算。
5.练习十三第12题。
读题后提问:表里是哪几户人家?“合计”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简便方法算出每户的合计数?
让学生口算合计数填在表里。
指名口答结果,集体订正。
三、应用题练习
练习十三第14、15题。
1.读题后,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四、思考题
1.填一填,想一想是怎样变化的。
(1) 10+20=
15+20=
(2) 10+20=
5+20= 。
提问:和与加数是怎样变化的?
指出:当一个加数增加,和也增加,一个加数减少,和也减少
2.用这样的方法去想一想思考题,说一说要怎样做。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是怎样想的?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三第11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口算。
35×2 43×8 92×4 125×8 42×5
82×6 73×8 62×7 25×8 50×2
(1) 学生口算。
(2) 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几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 125×( )=( ) 45×( )=( )
35×( )=( ) 55×( )=( ) 75×( )=( )
(1) 学生自由说。
(2) 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
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
35×2×7 25×4×7 125×8×3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9 求125与56相乘的积。
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反馈。
4.试一试。
25×24 45×18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
(2) 引导学生讨论。
(3) 小结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巩固练习。
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
15×12 25×32 125×48
15×2×( ) 25×4×( ) 125×8×( )
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6 25×16 125×16 35×12
25×28 25×18 125×48 125×72
3.课本中练习。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发现的方法,对连除的简便计算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便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教学难点:
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件出示)
1、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并把简算的过程用字母表示出来。
15(20+8) 2500875125
258+791+642 2554
2、简便计算。
155+264+36 83115+11517
72101 7999+79
2000368132 1814378422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3。
一共有25各小组,每个小组共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 读题,找有用的信息及问题。
(2) 学生列算式:1250255或1250(255)
(3) 思考:这两种算式都是求每棵树苗的价钱,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4) 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两个数,我们可以怎样算?
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43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你是根据什么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4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提示:一个星期多少天。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数学四下:《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
问: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3.解决问题。
问: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多媒体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65=+35
2.加法结合律。
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
=192+96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验算:(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3)~(7)为教材练习五第4题(略)。
2.连一连。
83+31564+(73+37)
87+42+58315+83
(64+73)+3787+(42+58)
56+78+44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四下:《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
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有没有同学能告诉老师用字母怎样来表示?各是什么意思?
a+b=b+a
(a+b)+c=a+(b+c)
2、进行一个抢答小比赛:比比谁最快说出三角形角上三个数的和。
21
68
75
227
25
37
73
342
79
3
上面这些数字,我们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先将能凑成整十数的数先相加能使计算更简便说一说。1-9中哪两个数相加能得到一个整十数。
复习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算律,二是渗透简便运算中凑的思想。抢答比赛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带动新知学习,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能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氛围。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书P57的图,谁能说一说题中的信息。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师板书。
学生可能这样列式解答:
1. 29+46+54 (依次把三个年级的人数合起来)
=75+54
=129(人)
2. 54+46+29(54和46可以先写,先计算得100)
=100+29
=129(人)
3. 29+(54+46)(54和46可以先凑成100)
=29+100
=129(人)
以上三种算法哪一种是最简便的?
说明:这道连加题按顺序算要用笔算,现在应用加法结合律,把能凑成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再加另一个数只要用口算这种方法就比较简便。
第一种: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没有利用简便方法。
第二种:前两个数相加能凑成一个整十数,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这样能使计算更简便。
第三种:将56+46用小括号括起来能先得到一个整百数,再同第一个数相加,这样计算也很简便。
师:比较这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再次强调凑)
师:如果能在列式的时候已经观察到三个数中,其中两个数可以凑成100,那么可以写在前面,这样不需要运用加法运算律就可以使计算比较简便。当然,也可以在列式后,再利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化。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69+75+25 78+(47+22)
86+14+58 47+59+42
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
核对并小结:
(1)能利用加法运算律的,可以使两个数凑成整百的,可以把这两个数写在最前面,也可以加上小括号。
(2)如果前两个数相加,已经是整百的,就不需要利用加法运算律了,直接计算即可。
(3)如果不能简便的,那就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比一比,看谁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
数字的顺序:38 18 32 64 19 36 79 59 21
38 18 32师:你是先算谁和谁?为什么?
64 19 36师:你怎样算?(同上)
79 59 21师:你怎样算?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算法吗?哪一种算法更好呢?为什么?
师:第二种,因为第二种将79和21先加能得到一个整百数。用整百数通另一个数相加更简单。
师小结:当方法多种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A:出示:175+201
师:这一题你能简便运算吗?两个数,如何凑呢?
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先拆?
我们一般拆那个最接近整数的数。
出示:238+402 354+102 105+216
354+298 204+417 246+408
师:同桌先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拆哪个数(体会对接近整百的数动手术的优点)
例:238+402
=238+400+2
=638+2
=640
分组完成在练习本上
B:拓展:361+72+439+128
师:这一题,共四个数,你又想如何解决呢?
C:拓展:1+2+3+4++100
师:一百个数呢?(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讲数学王子高斯7岁时运用简便运算计算1加到100的故事
D:(100+a)+(100+a)+(200+b)+(200-b)
师:你能迅速说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2、想想做做第4题。
观察表里的数,想一想如何算比较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师:独立完成第6题,并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各自的发现:1、加数都是200,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
2、被减数都是200,减数越大,差越小
3、把两个得数加起来,结果都是400
把两个结果相减,结果分别是20、40、60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方法计算。几个数连加时,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将能凑成整十数的数先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这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布置课堂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第5题
五、板书设计:
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四、五、六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多少人?
29+46+54 29+46+54 54+46+29
=75+54 =29+(46+54) =29+100
=129(人) =29+100 =129(人)
=129(人)
新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最简便的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发规律。
试一试,先让学生说,再完成在练习本上。主要是想通过说,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不总是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在明确了每一步的意义及所用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通过先观察不动笔同桌相互说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而不总是笔动。用思维的动代替笔动,并用语言将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思考。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三单元:简便计算(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和 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简便计算带来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同学么能通过我们的学习,你学会了那些运算定律呢?(学生自由说)
归纳整理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忆你所学习的运算定律,并把它整理下来吧。小组内交流。回报。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 + c = a+(b + c )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b+a c
减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
除法性质:a b c = a (b c )
师:同学们真棒,我们一起总结了这么多。那来看看同学们应用的怎么样呢?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75+29 + 25+171 连续加,结对子
25 13 4 2 连续乘,找朋友
2、减法性质的应用。
221-35 - 65
221-35 - 21
221-(21+24)
连续减,减去和 减去和,可连减
3、除法性质的应用。
4700 25 4
4700 25 47
4700 (475)
连续除,除以积 除以积,可连除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8(125 + 7)
8896 + 88 4
88102 - 88 2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 公因数,提出来
5、特殊数的拆分。
75102
7598
1253225
特殊数,巧拆分
6、总结简便计算的记忆方法(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公因数,提出来。特殊数,巧拆分。合法理,任我行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请你做法官:
3516 = 35 2 8
326-72 +28 = 326-(72 +28)
88 99 +88 = 88 100
73 37-73 37 = 0
73 +37-73 +37 = 0
83 99 = 83 (99 +1)
2、解决问题:
学校准备为田径运动会购买一些奖品。
玩具三轮车25辆,每辆24元,摩托车25辆,每辆26元,小汽车25辆,每辆80元。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是运动会跳绳比赛的场地,每块小方形的长都是15米,宽都是8米。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4、评价完善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我学得开心吗?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2. 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虽然系统性很强,但是教师教学难度增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有困难,知识内容易混淆,课时安排也显得比较紧。例如乘法运算定律,安排3课时,其中乘法分配律就是一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见的就有分配混乱或不完全分配等现象,虽然例题以现实的情境为背景,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学生仍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一点我们在备课中应有所意识,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并充分考虑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加强易混知识的辨析练习。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 培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七、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48+36= 75-29= 213= 526= )884=
60+70= 150-90= 40005= 3000+140= 6080=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现在有多少棵果树?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 创设情境,引入例1。
2. 探索规律,解决例1的问题。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问: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3.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小结】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4. 创设情境,引入例2。
5. 探索规律,解决例2的问题。
6.解决问题,揭示定律。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运用加法结合律,在下面的 □ 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 □ +147)
(23+47)+56=23+( □ + □ )
654+(97+a)=( 654 + □ )+□
2. 课本31页第4题。
3.课本28页做一做。
4. 课本31页第2题。
【提高练习】
5. 课本31页第3题。
6. 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拓展练习】
7.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165+204+335+96 78+53+47+22 36+18+64
8. 新星小学2~6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去军营 114人,去儿童福利院 76人,去敬老院 86人 , 去社区服务站124人。
(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表格
(2)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此次活动?
9. 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四)全课总结
加法交换律: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2+568 803+275 5147+723
2.某修路队计划修路1560米,第一周修了567米,第二周修了483米,第三周全部修完。第三周修了多少米?
《简便计算的练习》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素质练习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04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