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化学《钠与水的反应》学案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化学《钠与水的反应》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高一化学《钠与水的反应》学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钠与水反应实验的过程与现象。

2.让学生理解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实质

3.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2.难点: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在新课前与学生一同观看钠与水反应实验的视频,并吩咐学生记录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并解释该实验,最后得出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课程引入】:和学生一起观看钠与水反应实验的视频,教师对实验装置和仪器做相关的讲解,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提问】:讨论一到两分钟后,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提问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学生回答】:由学生总结出钠的相关物理性质。

【教师总结】:学生作答后,教师总结出“浮游熔响红”的实验现象以及钠的相关物理性质,简单说明酚酞指示剂的作用,并要求学生记录和理解。

【重点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钠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向学生讲解反应物与生成物。

【学生练习】:要求学生练习书写钠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学生写完后,让学生尝试书写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请完成书写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难点知识讲解】:找出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错误并纠正。借助离子方程式向学生讲解,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要讲解反应过程中元素价态的变化,以及反应物的得失电子情况,解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本堂课的难点,要求学生仔细做笔记并理解。

【教师提问】:用PPT向学生展示两道与“钠与水反应”相关的思考题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思考讨论一到两分钟。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思考题。

【教师补充与总结】: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做相关的补充与总结。最后,要求学生课后主动了解钠与水以及活泼金属与水的相关知识。

四、板书

课程题目:钠与水的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O2↑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O2↑

相关阅读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设计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设计,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学案设计

教学课题氧化还原反应课时1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基本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正确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的关系,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用“双线桥”反映相互关系;对氧化还原知识的具体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用具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请根据初中学过的知识,请同学们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如①2Mg+O2=2MgO;②H2+CuO=Cu+H2O讨论并交流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氧化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讨论并交流
学生随意发挥: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
同学总结并得出结论: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根据物质得氧和失氧为标准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相互依存,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2Na+Cl2=2NaCl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认为不是。
教师:事实上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得到氧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氧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也可以说: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教师指出:
并非只有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可以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变化分为两类:如果从反应物变为产物时,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没有发生化合价的变化,即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提问: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这间的重新组合,我们知道,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密切相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粒子间发生重新组合,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需然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什么?
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多媒体动画模拟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观看结束后,请同学写出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讨论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电子的转移情况。
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同分析这两个化学反应,得出结论: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偏移引起化合价的变化,氧化反应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还原过程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降低,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获得或偏向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的讲述:
同学们总结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在反应中反应物被氧化或被还原。在反应中,氧化剂是得到电子的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具有氧化性,反应后化合价降低;还原剂是失去电子的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具有还原性,反应后化合价升高。整个反应过程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有人说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多部氧化还原反应。你认为这个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尝试画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并列举具体的化学反应加以说明。
学生回答:
置换反应多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多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多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提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B.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需然同时发生
C.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D.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小结作业:
1.从不同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概念的发展
得氧、失氧的观点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电子得失(转移)的观点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失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得失氧的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3.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依据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5.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化关系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结果被氧化,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结果被还原,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作业:P399
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义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的电子转移:

三、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生成氧化产物
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案:《钠》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化学教案:《钠》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一化学教案:《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 与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 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高一化学《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一化学《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高一化学《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方法。

能力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

3.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得榜对世界制碱工业、中国化学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

1.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

用具

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铁架台等,

Na2O2、Na2CO3、NaHCO3、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酚酞试剂。

教法

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上一节课我们介绍了碱金属的代表物质——钠的相关知识,下面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投影]1.钠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

2.钠与水(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反应的现象及原因?

3.生活中,发现以下火情,我们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方式为?

①油锅起火②建筑物着火

③电气火灾④金属钠着火

[过渡]那么常用来灭火的水和二氧化碳是否可以引起火灾呢?我们来试一试。

[演示实验]在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

[补充实验]将蘸有Na2O2的脱脂棉置于石棉网上,用连有干燥管的导管向脱脂棉吹气,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过氧化钠]

[回答]原来,就是Na2O2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过氧化钠就是其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讲述]首先我们学习过氧化钠。

[板书]一、过氧化钠

[提问]由刚才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引导]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是常见化合价吗?有化合价改变的可能吗?可能变为多少价?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检验Na2O2与H2O反应后的生成物。

[演示实验]把水滴入盛有Na2O2固体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提问]大家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物?

[提问]请大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2O2+2H2O════4NaOH+O2↑

[设疑]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去查阅资料,下一节课我们请同学来告诉大家。

[讲述]另外,Na2O2是强氧化剂,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

[提问]Na2O2与CO2反应时,棉花燃烧,说明了什么?

[讲述]也生成了O2,同时生成了Na2CO3。

[提问]请大家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

[投影]思考题

1.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Na2O2做供氧剂,说明理由。

2.Na2O2应怎样保存?

[过渡]钠的重要化合物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板书]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展示固体Na2CO3、NaHCO3]

[讲述]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32页,总结出Na2CO3与NaHCO3的物理性质。

[投影]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

[学生完成表1中的①②③④]

[提问]Na2CO3与Na2CO3·10H2O是否为同一物质?

[讲述]Na2CO3与Na2CO3·10H2O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Na2CO3·10H2O在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渐渐碎裂成粉末。

[讲述]从初中所学知识我们知道,Na2CO3与稀盐酸反应,会有CO2气体产生,那么NaHCO3遇到稀盐酸,现象又如何呢?

[演示实验]气球实验

[提问]你观察到怎样的现象呢?

[追问]为什么NaHCO3的反应更剧烈?

[讲述]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均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但Na2CO3经历了由正盐到酸式盐再到酸的两个过程,而NaHCO3本身是酸式盐,所以只需要一步就直接生成了酸。故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完成表中内容⑤](离子方程式)

[过渡]我们曾经学习过碳酸钙的性质,它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怎样呢?

[演示实验]同时加热Na2CO3与NaHCO3(已检验过,装置气密性良好)

[结论]NaHCO3加热可发生分解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而Na2CO3加热无明显现象。

[与学生一同完成表⑥]

[讲述]碳酸钙加热到900℃以上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碳酸钠加热不易分解,而碳酸氢钠加热到270℃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提问]若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固体,应怎样除去杂质呢?

[过渡]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也有所不同,请大家从课本中找出Na2CO3与NaHCO3的用途,并完成表中内容⑦。

[讨论]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小苏打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

[小结]这节课我们既要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又要熟记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课本P35页1、2、3

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金属钠的性质》教案设计
一、概述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的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的学习。是通过原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
(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
(3)学生体会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筛选、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长安二中高一年级平行班的学生
2.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
3.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4.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
5.学生已经对钠的原子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学习非金属元素氯的有关知识。
6.学生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策略:给学生创设大量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2.问题引导探究策略:通过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逐步启发引导,使学习内容深入
3.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策略:问题和实验设计尽量结合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4.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分析
1、通过图片和多媒体电脑演示
2、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媒体图片展示
3、演示实验,改进实验
4、通过提前录制视频展示。
六、教学过程
魔术: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引言: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金属钠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化学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教学诗歌:锂钠钾铷铯钫,
易成强碱得名扬,
都有一个价电子,
总想潇洒走外乡。
学生:探究钠的物理性质,探究实验1(教材P49实验1)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问题:刚才切开钠时看到银白色,但很快就失去光泽,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探究,推导出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诗歌:从锂到铯熔点降,依次金属性增强,离核皇帝远,电子易轻狂。
板书:3.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氧气反应
4Na+O2=2Na2O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探究:教材P49实验2(让学生描述出反应的实验现象)
现象: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光,
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
教学诗歌:过氧化钠淡黄,见水氧化性强,
反应碳酸气,送与弱者输氧,
输氧,输氧,生命升起朝阳。
板书(1)钠与氧气反应:
教学设计-金属钠的性质2Na+O2==Na2O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50资料卡
探究: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
2Na+Cl2==2NaCl
补充: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探究: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不与水反应呢?
实验探究:教材P49实验3
问题思考: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为水?
板书:(3)钠与水的反应:
2Na+2H2O=2NaOH+H2↑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探究总结:
1.钠的化学性质?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归纳总结: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魔术:表演小魔术“水上芭蕾”:在一烧杯中装30mL水和30mL苯,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金属钠的性质讲解:钠的性质活泼,工业上应如何制得金属钠呢?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金属钠。
板书:4.钠的工业制法:2NaCl====2Na+Cl2↑
教学诗歌:发现金属钠戴维,电解屋里狂跳喜,心专出心烈,真诚获真知。
板书:5.钠的保存及应用:密封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讲解:举例说明金属钠的广泛用途。
演示:把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原理。
总结:归纳总结今天所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金属钠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三者间的关系。
教学诗歌:钠的保存,投水水发火,投氧是非多,钠投煤油里,南无阿弥陀“妥”
补充实验1: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把硫酸铜溶液稀释到颜色接近无色,投入绿豆大小的钠块,观察颜色,引导学生推出结论。
教学诗歌:铁投硫酸铜置换铜,钠投铜盐此象空,秋种菊易艳,种桃难火红。
补充实验2:钠与硫酸铁溶液反应,把硫酸铁溶液稀释到颜色接近无色,投入绿豆大小的钠块,观察颜色,引导学生推出结论,并总结钠与盐溶液反应的特点,自己总结结论。
诗歌总结:我家住第三周期第一主族,
我银白又质软,
我与氧气青春燃烧,
我与硫紧紧拥抱,
我在水中翩翩起舞,
高压钠灯大展宏图。
七、板书设计
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和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浮”、“熔”、“游”、“响”、“红”
2.与非金属的反应
常温:4Na+O2=2Na2O
点燃:4Na+O2=2Na2O
2Na+Cl2=2NaCl
2Na+S=Na2S
3.钠与酸的反应
2Na+2HCl=2NaCl+H2↑
4.钠与熔融盐的反应
4Na+TiCl4==Ti+4NaCl
三、钠的存在形态及制取
化合态;制备:2NaCl==2Na+Cl2↑
四、钠的用途
八、课堂练习
1.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Na的熔点低B、Na的硬度小
C、Na的密度小D、有强还原性
2.当钠着火时,应选用灭火的是()
A、煤油B、水C、沙土D、泡沫灭火器
3.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铁溶液中,生成物有()
 A.FeB.Fe(OH)3 C.H2D.O2
4.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5、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将4.8g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bg溶液,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关系式()
A.a=bB.abC.a无法判断
九、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实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目标。
课题的引入具有趣味性。课题的提出是每一节课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课通过“滴水生火”实验来引入,从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引发学生“你想了解钠的哪些知识”的探究欲望。好的课题引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验学习的价值。教学过程中运用诗歌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呆板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又活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落实了知识目标。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从学法到知识的全方位收获;感到参与的乐趣。
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新高一的学生,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通过实验的指导、问题的归纳、思路的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初步的总结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即以结构为核心、以性质为重点,为以后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做好准备。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6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