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题目:高二化学第二章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过程:

1.定义: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

【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和3mol的H2和N2,发生 N2 + 3H2 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的NH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mol): 1 3 0

2s末量(mol): 1-0.2 3-0.6 0.4

变化量(mol): 0.2 0.6 0.4

则 VN2==0.2/2×2==0.05 mol/(L?s) VH2==0.6/2×2==0.15 mol/(L?s)

VNH3==0.4/2×2==0.1 mol/(L?s)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即:

VN2 :VH2 : VNH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 a :b :c :d

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例如:

可逆反应A(g)+ B(g) C(g)+ 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B )

A. VA==0.15mol/L?min B. VB==0.6 mol/L?min C. VC==0.4 mol/L?min D.VD==0.01 mol/L?s

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m.Jab88.com

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min、h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s)、mol/(l?mon)或mol/(l?h)。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

对于反应 来说,则有 。

4、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精选阅读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 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理论性较强。在讲解概念时,我采用让学生根据定义推导出表达式和单位的方法,减少做题时出现不必要错误(例如单位换算的问题呢)。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不难,难的是对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掌握。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突破这个难点的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启发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并让他们根据结果找出实例来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最后并通过知识的拓展,理清思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的习得,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构建认知框架,提高知识的应用、迁移能力。本节课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入手,贴近现实生活。真正地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进一步加强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培养他们思的严谨性。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提问,使学生建立自信,从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激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假设,验证及运用。

五、实验器材及技术媒体

多媒体

试管、烧杯、滴管、药匙、双氧水、3mol/L盐酸溶液、二氧化锰、镁条、

0.5mol/L盐酸溶液 酒精灯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法

七、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出新知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

溶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

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化学变化有何差异?

思考回答:化学反应有的快,有得慢

激发学生兴趣

明确目标

自主预习

经验小结

学习目标:

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2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讲解】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得

快慢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

(引出新知识)。

【板书】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注意事项。

1听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2自主研学,发现问题

3听讲记录

4经验总结

1确定学主题学习计划。

2引导学生自学

3引导学生总结

互动交流

实验探究

【讲解】既然化学反应存在快

慢之分,那么,我希望钢铁的

锈蚀慢一点,金属的冶炼快一

点;我希望食品的腐败慢一点

。那么怎样使这些美好

的愿望实现呢?

思考

回答:学会控制反应速率

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影响化学反应速

率的因素是什么呢?

思考

【讲解】用以下四个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1冬天烧蜂窝煤效果比煤块好

2通常我们把食物存储在冰箱中

3易分解的化学物质通常保存在冷暗处

4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交流讨论

提出假设: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等

展示设计方案并且评价

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实验验证

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内

容见附录)。

引导,并对学生的操作规范做

补充。

分组就浓度,温度,表面积,催化剂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讨论

实验出真知。变演示实验为验证实验。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催化剂能加大反应速率;

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学以致用】设计问题当堂解决

以互动选题答题的方式增进学生参与

让学生体验成功

归纳拓展

课堂小结

归纳

【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浓度:是主要因素,浓度

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

率增大:减低温度,速率减小。

(3)催化剂:加快/减缓反应

速率。

其他因素:反应物的状态,电磁波,溶剂的性质等。

理解并记录

梳理思路

小结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回顾

练习反馈

课后探讨

【练习】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了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mol·L-1·s-1,则反应所经过的时间为()

A.0.2s B.1.0s

C.1.5s D.2.0s

2、在某反应中,某一反应物B的初始浓度是2.0mol/L,经过2min后,B的浓度为1.6mol/L,则在这2min中,B的反应速率是多少mol/(L·s)?

3、消防队员救火时,开门都很小心,因为门一打开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这是为什么?

回答

在练习中巩固,使知识内化。

【课后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钢材产量的约1/3因腐蚀而损失。已知钢铁的腐蚀是一种缓慢氧化。请你调查研究:人们为了减慢钢铁的腐蚀,采取了哪些措施?

网上寻宝

查找资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多媒体数字化引导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其主要过程设计为: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完善体系→实际应用。

本节课主要以情景导入、明确目标→教师引导自主预习→学生讨论、提出方案→实验验证→总结结论→,构建知识框架→当堂训练为主要环节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情景导入:

(二)【导入】用多媒体展示溶洞形成,原子弹爆炸的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

【明确学习目标】展示目标

【自主预习】 填写学案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

【学生小结】得出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的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明确课堂目标

(二)问题引导,构建知识 【设疑】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共同特点 都有一个确定的起点(速率=0) ;都有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 都有说明体系某种变化的可计量的性质。 【引入】提出问题 (1)怎样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具体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将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可借助相关书籍和资料, 各个小组给出一套解决化学反应速率量化的方案。 【完善方案,搭建框架】 学生在上一环节的讨论交流基本学会了如何量化化学反应速率, 不同小组可 能会采取不同的量进行量化, 因此本环节中首先对学生的方案做出中肯评价, 评 价其可行性,然后引导学生评出最佳方案即用物质量浓度变化进行量化的方案, 最后引导学生完成本堂课的知识框架。 【教师板书知识框架】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 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V == △C/ △t 3、反应速率的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本文题目: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3、知道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5、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初步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考查的知识点应主要是:①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②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③确定某种情况是否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④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⑤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转化率或比较。

从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主要形式有:⑴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的反应速率;⑵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 平均速率;⑶理解化学平衡特征的含义,确定某种情况下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⑷应用有关原理解决模拟的实际生产问题;(5)平衡移动原理在各类平衡中的应用;⑹根据条件确定可逆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转化率、平衡常数、消耗量、气体体积变化等。

从考题难度分析,历年高考题中,本单元的考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都有出现。因为高考中有几年出现了这方面的难题,所以各种复习资料中高难度的练习题较多。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这部分内容试题应较基础,复习时应多关注生产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指明具体物质)。但各种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参加的反应;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原来的2-4倍,经验公式: ;

(4)使用催化剂,使原来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分步进行(本身参与了反应,但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从而大幅度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5)此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浓度和压强的改变仅仅改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温度的改变和催化剂的存在却能改变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

二、化学平衡建立及外界条件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

(2)“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化学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继续进行。

(3)“等”:指反应体系中的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对于不同种物质而言,速率不一定相等。

(4)“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转化率等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5)“变”: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发生移动。

(6)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化学平衡状态特征的具体体现。

2.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它是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影响的概括和总结,只适用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未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不能用此原理分析,但它也适用于其他动态平衡体系,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增加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

三、反应的焓变和熵变

1、反应焓变是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2、熵:描述体系滋乱度的物理理 单位:J.mol-1 .k-1 符号S

影响熵的因素:①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熵不同②同一物质,聚集状态不同熵不同S(g)>S(l)>S(s)

反应的熵变(△S):△S=S反应产物-S反应物

T、P一定,反应焓变和熵变共同影响反应方向,反应方向判据:△H-T△S0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单位:mol/L?s ;mol/L?min ;mol/L?h等。

对于任一化学反应:aA +bB==cC +dD可用υ(A)、υ(B)、υ(C)、υ(D)表示其速率,则有υ(A):υ(B):υ(C):υ(D)== a:b:c:d,即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还可等于其学其浓度变化之比或物质的量变化之比)。

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是反应速率大小的决定因素。

外因:主要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对于有气体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加快。

(4)催化剂:使用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未特别指明时,均指正催化剂。

4.活化能:对基元反应而言,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普通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叫该反应的活化能(用Ea表示,其单位为kJ/mol)。活化能越大,反应越难进行。

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进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链条思维: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

外因 单位体积内 有效碰撞次数 化学反应速率

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增大压强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升高温度 不变 增加 增大 增加 加快

使用催化剂 不变 增加 增大 增加 加快

【例1】(2010福建卷,12) 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尝试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A 2.5 和2.0

B 2.5 和2.5

C 3.0 和3.0

D 3.0 和3.0

解析:本题考察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第8秒与第4秒时反应物浓度差△C为10 , 为4秒,所以在4~8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5 ,可以排除CD两个答案;图中从0 开始到8 反应物浓度减低了4倍,根据这一幅度,可以推测从第8 到第16分也降低4倍,即由10 降低到2.5 ,因此推测第16 反应物的浓度为2.5 ,所以可以排除A而选B

答案:B

【例2】(2010全国卷1,27)

(15分)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 及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 __ _______0,判断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②使用了(正)催化剂;理由:因为从图像可看出,两者最终的平衡浓度相同,即最终的平衡状态相同,而②比①所需要的时间短,显然反应速率加快了,故由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平衡的因素可知是加入(正)催化剂;③升高温度;理由:因为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所以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引起速率的改变,又由于各物质起始浓度相同,故不可能是改变浓度影响反应速率,再由于③和①相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平衡时浓度更小,故不可能是改用催化剂,而只能是升高温度来影响反应速率的

(2)不妨令溶液为1L,则②中达平衡时A转化了0.04mol,由反应计量数可知B转化了0.08mol,所以B转化率为 ;同样在③中A转化了0.06mol,则生成C为0.06mol,体积不变,即平衡时C(c)=0.06mol/L

(3) ﹥0;理由:由③和①进行对比可知升高温度后A的平衡浓度减小,即A的转化率升高,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而升温是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0

(4)从图上读数,进行到4.0min时,实验②的A的浓度为:0.072mol/L,则△C(A)=0.10-0.072=0.028mol/L, ,∴ =2 =0.014mol(L?min)-1;进行到4.0mi实验③的A的浓度为:0.064mol/L:△C(A,) =0.10-0.064=0.036mol/L, ,∴ = =0.0089mol(L?min)-1

【答案】(1)②加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未变

③温度升高;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时A的浓度减小

(2)40%(或0.4);0.06mol/L;(3)﹥;升高温度向正方向移动,故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4)0.014mol(L?min)-1;0.008mol(L?min)-1

【命题意图】考查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部分,一些具体考点是:易通过图像分析比较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具体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反应速率的计算、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平衡浓度的计算, 的判断;以及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的全方位考查。

【点评】本题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非常基础,但是能力要求非常高,观察和分析不到位,就不能准确的表述和计算,要想此题得满分必须非常优秀才行!此题与2009年全国卷II理综第27题,及安微卷理 综第28题都极为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对考生不陌生!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及判据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1)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亚铁的水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反应是自发的,其△H(298K)==-444.3kJ?mol—1

(2)部分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如NH4HCO3(s)+CH3COOH(aq)==CH3COONH4(aq)+CO2(g)+H2O(l),其△H(298K)== +37.30kJ?mol—1。

(3)有一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较高温度下则能自发进行。如碳酸钙的分解。

因此,反应焓变不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唯一依据。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熵:描述大量粒子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J?mol—1?K—1,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2)化学反应的熵变(△S):反应产物的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

(3)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①多数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均可自发进行。产生气体的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熵变都是正值,为熵增加反应。

②有些熵增加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则可自发进行。如碳酸钙的分解。

③个别熵减少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的△S== —133.8 J?mol—1?K—1,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自发进行。

4.焓变和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四象限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二维平面内建立坐标系,第Ⅰ象限的符号为“+、+”,第Ⅱ象限的符号为“+、—”,第Ⅲ象限的符号为“—、—”,第Ⅳ象限的符号为“—、+”。借肋于数学坐标系四个象限的符号,联系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快速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方向的判据为:

△H—T△S

△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反应放热和熵增加都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该判据指出的是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

1.第Ⅰ象限符号为“+、+”(△S>0、△H>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

【例1】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为:CaCO3(s)==CaO(s) +CO2(g)

其△H(298K)==178.2kJ?mol—1,△S(298K)== 169.6J?mol—1?K—1

试根据以上数据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其分解温度是多少?

【解析】

∵△H—T△S=178.2kJ?mol—1—298K×10×—3×169.6kJ?mol—1?K—1

==128kJ?mol—1>0

∴298K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即常温下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由于该反应是吸热的熵增加反应,升高温度可使△H—T△S△H/△S ==178.2kJ?mol—1/10×—3×169.6kJ?mol—1?K—1==1051K,即温度高于778℃时反应可自发进行。

2.第Ⅱ象限符号为“+、—”(△S>0、△H

【例2】已知双氧水、水在298K、100kPa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如下:

物 质 △fH /kJ?mol—1

H2O(l) —258.8

H2O2(l) —191.2

O2(g) 0

(1)试由以上数据计算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的热效应。

(2)若双氧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氧气时,其△S==57.16J?mol—1?K—1

试判断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若温度达到2000K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析】

(1)根据△H ==H(产物)—H(反应物)得,△H ==2×(—258.8kJ?mol—1)+0—2×(—191.2kJ?mol—1)=== —135.2kJ?mol—1。

(2)在298K时,△H—T△S=—135.2kJ?mol—1-(298K×10—3×57.16kJ?mol—1?K—1) == —152.23 kJ?mol—1

∴该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

温度达到2000K,且假定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H—T△S=—135.2kJ?mol—1-(2000K×10—3×57.16kJ?mol—1?K—1)== —249.52kJ?mol—1

故△S>0、△H

3.第Ⅲ象限符号为“—、—”(△S

【例3】常温下氢氧化亚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有可能发生反应,即:

4Fe(OH)2(s)+2H2O(l)+O2(g)==4Fe(OH)3(s),已知该反应在298K时的△H== —444.3 kJ?mol—1,△S== —280.1 J?mol—1?K—1

试问该反应在常温下是否自发进行?

【解析】

根据△H—T△S=—444.3 kJ?mol—1—298K×10-3×(—280.1 kJ?mol—1?K—1)== —360.83 kJ?mol—1

由于焓变和熵变的作用相反,且二者相差悬殊,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故反应可自发进行。

假定温度达到2000K,则△H—T△S=—444.3 kJ?mol—1—2000K×10-3×(—280.1 kJ?mol—1?K—1)=115.9 kJ?mol—1>0,反应不能自发行。即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4.第Ⅳ象限符号为“—、+”(△S0)时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例4】CO(g)=C(s,石墨)+1/2O2(g),其△H=110.5 kJ?mol—1△S== —89.36J?mol—1?K—1,试判断该反应在298K和2000K时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解析】

298K时,△H—T△S=110.5 kJ?mol—1—298K×10—3×(—89.36kJ?mol—1?K—1) ==137.13 kJ?mol—1>0,故298K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000K时,△H—T△S=110.5 kJ?mol—1—2000K×10—3×(—89.36kJ?mol—1?K—1) ==289.22 kJ?mol—1>0,故2000K时,反应也不能自发进行。

事实上,△S0时,仅从符号上进行分析,无论温度如何变化,恒有△H—T△S>0,故化学反应的方向——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从以上四个象限的情况来看,交叉象限的情况相反相成,第Ⅰ象限(高温下反应自发进行)和第Ⅲ象限(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相反相成,第Ⅱ象限(所有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和第Ⅳ象限(所有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相反相成。分析化学反应的方向的热力学判据是△H—T△S

第3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在可逆反应中使用“ ”。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特征: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等:V(正)==V(逆)≠0

③动: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虽然V(正)==V(逆),但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④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一定。

⑤变: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随之改变。

3.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aA+bB cC+dD),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乘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幂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记作Kc,称为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

(2)数学表达式:

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将由各物质平衡分压算得的平衡常数称为压强平衡常数。即

浓度平衡常数和压强平衡常数均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3)意义:平衡常数的大小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4)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浓度无关。

4.平衡转化率:对于可逆反应aA+bB cC+dD,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可以表示为:

α(A)==(c0(A)- [A])/c0(A)×100%

5.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移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反应条件改变,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一个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改变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改变浓度:

若Qc

若Qc>Kc,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

③改变压强:

若Qp

若Qp>Kp,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

(3)勒夏特列原理:在封闭体系中,如果只改变平衡体系中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将向减弱这个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

【例1】(2010天津卷,10)

(14分)二甲醚是一 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煤的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煤的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H2S用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 2H2(g) + CO(g) CH3OH(g);ΔH = -90.8 kJ?mol-1

② 2CH3OH(g) CH3OCH3(g) + H2O(g);ΔH= -23.5 kJ?mol-1

③ CO(g) + H2O(g) CO2(g) + H2(g);ΔH= -41.3 kJ?mol-1

总反应:3H2(g) + 3CO(g) CH3OCH3(g ) + CO2 (g)的ΔH= ___________;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⑷ 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 + 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 入CH3OH ,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CH3OH CH3OCH3 H2O

浓度/(mol?L-1) 0.44 0.6 0.6

① 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 ______ v逆 (填“>”、“

② 若加入CH3OH后,经10 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 _________;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__________。

解析:(1)煤生成水煤气的反应为C+H2O CO+H2。

(2)既然生成两种酸式盐,应是NaHCO3和NaHS,故方程式为:

Na2CO3+H2S==NaHCO3+NaHS。

(3)观察目标方程式,应是①×2+②+③,故△H=2△H1+△H2+△H3=-246.4kJ? mol -1。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CO转化率减小;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减少CO2的浓度、分离出二甲醚,平衡右移,CO转化率增大;增大CO浓度,平衡右移,但CO转化率降低;故选c、e。

(4)此时的浓度商Q= =1.86 逆;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为0.6+x,则甲醇的浓度为(0.44-2x)有:400= ,解得x=0.2 mol?L-1,故0.44 mol?L-1-2x=0.04 mol?L-1。

由表可知,甲醇的起始浓度度为(0.44+1.2) mol?L-1=1.64 mol?L-1,其平衡浓度为0.04 mol?L-1,

10min变化的浓度为1.6 mol?L-1,故 (CH3OH)=0.16 mol?L-1?min-1。

答案:(1) C+H2O CO+H2。

(2) Na2CO3+H2S==NaHCO3+NaHS

(3) -2 46.4kJ? mol -1 c、e

(4) ①> ②0.04 mol?L-1 0.16 mol?L-1?min-1

命题立意:本题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性试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利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平衡常数和速率的计算等。

【例2】(2010四川理综卷,13)

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A项加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会使平衡移动。B项由图像(1)知随着温度的升高M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正反应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Q的体积分数增加。C项对比(1)(2)可以看出相同温度条件,压强增大M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Q的体积分数减小。D项由C项可以判断D也不对。

【巩固练习1】(福建省泉州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在1 L密闭容器中,把1 mol A和1 mol B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4 mol D,并测得C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ˉ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B.A的转化率为40%

C.B的平衡浓度为0.8 mol?Lˉ1 D.D的体积分数为20%

答案 B

【巩固练习2】(贵州省巴结中学2010届高三10月月考)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 ( )

①原混合气体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①

答案 A

【巩固练习3】(重庆西南师大附中201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物质的量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t1+1)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t1+1)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不再增减物质,只改变压强或温度时,A的体积分数V(A)%变化范围为25%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 C

第4课时 反应速率与限度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1.合成氨的反应原理:N2(g)+3H2(g) 2NH3(g)298K时,△H==92.2kJ?mol—1

特点:合成氨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

2.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

(1)选择依据:从提高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提高反应温度、使用催化剂、适当提高氮氢比;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降低温度、提高压强和适时分离反应产物氨;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分析,温度和压强要与生产实际相适应。

(2)选择原则: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对设备条件要求不能太高。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用催化剂;适宜的压强:2×107~5×107Pa;适宜的温度:500℃左右;及时分离出氨和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

(4)合成氨的简要流程:

【例1】(2010安徽卷)低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2(g)+NO(g)+NH2(g) 2H3(g)+3H2O(g) H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解析:A选项,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减小,错误;增大一个反应物浓度另一反应物转化率增大,B错;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错。

【例2】(2010重庆卷)(15分)某兴趣小组用题27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

(1)4NH3+ 5O2 4NO+6H2O

(2)放热

(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

(4)I; 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催化氧化。(1) 和 氧化生成 。(2)该反应为放热,故不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状态。(3)产物中有 和 , 会被 氧化生成 ,在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 ,而 与 会产生白烟。(4)装置5与1均产生科产生 。 加热分解可得 和HCL,而HCL与 可生成 。

【例3】(2008广东2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力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l) 2NH3(g)+ O2(g)

ΔH=+765.2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 。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6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计算:

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

答案 (1)

(2)升温、增大N2浓度、不断移出生成物

(3)①66.7% ②5.0×10-3mol2?L-2

解析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使一个高能变过程变为几个能量相对低的过程,使反应易发生。要点是有催化剂时能量低而过程阶段多了。图见答案。

(2)加快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方法是升温、增大N2浓度、不断移出生成物。

(3)解:①设反应过程消耗xmolN2(g)。

N2(g)+3H2(g) 2NH3(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60 1.60 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60-x 1.60-3x 2x

平衡时反应体系总物质的量=[(0.60-x)+(1.60-3x)+2x]mol=(2.20-2x) mol

NH3(g)的物质的量分数=2x÷(2.20-2x)=

x=0.40

N2的平衡转化率= ×100%=66.7%

②设反应2NH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K。平衡时,c(NH3)=2×0.40 mol÷2.0 L=

0.40 mol?L-1c(N2)=(0.60-0.40) mol÷2.0 L=0.10 mol?L-1

c(H2)=(1.60-3×0.40) mol÷2.0 L=0.20 mol?L-1

K= =[(0.10 mol?L-1?)×(0.20 mol?L-1)3]÷(0.40 mol?L-1)2

=5.0×10-3mol2?L-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反应A(气)+3B(气) 2C(气)+2D(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A=0.15mol?L-1?min-1  B.vB=0.6mol?L-1?min-1

C.vC=0.4mol?L-1?min-1 D.vD=0.01mol?L-1?s-1

2.将A与B的混合物15mol放人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气)+3B(气) C(气)+2D(气),经过15min达到平衡,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的 。则以B气体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A.0.15mol?L-1?min-1  B.0.3mol?L-1?min-1

C.0.45mol?L-1?min-1  D.0.6mol?L-1?min-1

3.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min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NO:0.001mol?L-1 B.H2O:0.002mol?L-1

C.NH3:0.002mol?L-1 D.O2:0.00125mol?L-1

4.在恒温恒容下,某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 2H。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s,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24mol?L-1需反应的时间为()

A.等于18s B.等于12s C.大于18s  D.小于18s

5.用Al粉和碘甲烷制(CH3)3Al时,于100℃搅拌65h,产率为0,若用超声波,则室温下用2.5h,产率可达96%。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大于搅拌 B.且超声波使铝粉于CH3中乳化成为胶体

C.超声波使化学反应物局部急骤升温 D.超声波加快CH3I分解为碘和甲烷

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示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B的物质的量浓度

7.下图I、Ⅱ、Ⅲ分别代表反应①③、②、④则Y轴是指()

①N2+3H2 2NH3;△H

③CO+2H2=CH3OH;△H0

A.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

C.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转化率 D.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8.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1:2:3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的同时生成0.2mol Z

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NH3,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NH3 N2+3H2,并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NH3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NH3的转化率为()

A.等于P% B.小于P% C.大于P%  D.无法判断

10.下列事实不能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的是()

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增多 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反应

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11.一定条件下将含1molNH3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加热,发生反应:2NH3 N2+3H2,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x%。若在该容器中再加入1molNH3后密封,加热到相同温度,使反应达到平衡,设此时NH3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 C.x=y D.x≥y

12.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放人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气)+2B(气) 2C(气)。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此时C气体的体积占50%,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5V B.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5V

C.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A消耗了0.5V D.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B消耗了0.5V

1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通人一定量SO2和O2的混合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达平衡后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6,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后达到新的平 衡时,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1mol和2.0mol,此时容器内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7mol  B.0.9mol C.1.1mol D.1.3mol

14.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s)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少1mol B.均增加1mol C.均减半 D.均加倍

15.一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5mol/L,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B.平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升高D.A的物质的量减少

16.下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17、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Y(g) Z(g)

18. 反应 2A(g) + B(g) 2C(g);△H > 0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

19.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X(g)+Y(g) 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20. 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H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21.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 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二、填空题

22.在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ω。若保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下配比作为起始物质:

① 4mol A+2mol B  ② 2mol A+1mol B+3mol C+1mol D

③ 3mol C+1mol D  ④ 1mol A+0.5mol B+1.5mol C+0.5mol D

⑤ 3mol A+1mol B

(1)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发生的反应为2A(s)+B(g)=3C(g)+D(g),即A的状态,由气态改为固态,其他条件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起始时加入amol A、bmol B、cmol C、dmol D,要使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a、b、c、d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题中“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则C的体积分数为ω的是___________。

23.在一定条件卞,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10 min到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24.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 mol的H2和0.6 mol的I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2(g)+I2(g) 2HI(g);△H

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2)根据图1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平均速率 (HI)为 ;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① 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HI浓度的变化正确 ;(用图2中a~c的编号回答)② 若加入I2,H2浓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用图2中d~f的编号回答)

(4)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分钟时,若反容器的容积扩大一倍,请在图3中画出8分钟后HI浓度的变化情况。

25.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 cC(s)+d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mol,B减少了 mol,C增加了 nmol,D增加了n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6、热力学是专门研究能量相互转变过程中所遵循的法则的一门科学。在热力学研究中,为了明确研究的对象,人为地将所注意的一部分物质或空间与其余的物质或空间分开。被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这一部分称之为体系;而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则称之为环境。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实际上是热力学中的一个物理量,叫做焓,在化学上表示一个封闭体系中化学反应的能量和对环境所作的功的和。一个体系的焓(H)的绝对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测得,但当体系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测得体系的焓的变化,即焓变,用“ΔH”表示,ΔH=H(终态)-H(始态)。

(1)化学反应中的ΔH是以 的形式体现的。对于化学反应A+B=C+D,若H(A)+H(B)>H(C)+H(D),则该反应的ΔH 0。(填“大于”、“小于”),该反应是 (填“放热”、“吸热”)反应;

(2)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所谓键能就是:在101.3kPa、298K时,断开1mol气态AB为气态A、气态B时过程的焓变,用ΔH298(AB)表示;断开化学键时ΔH>0[如H2(g)=2H(g); ΔH=436 kJ?mol-1],形成化学键时:ΔH

已知: H2(g)+Cl2(g)=2HCl(g); ΔH=-185kJ?mol-1

ΔH298(H2)=436 kJ?mol-1 ,ΔH298(Cl2)=247 kJ?mol-1

则ΔH298(HCl)= 。

(3)Hess G.H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之后认为,只要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确定,则化学反应

的ΔH便是定值,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就是有名的“Hess定律”。

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25kJ?mol-1

3 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ΔH=19kJ?mol-1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 ;

27.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 2Fe2++I2(水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测得2min内生成I2的浓度为0.02mol/L,则用Fe3+表示该反应在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正向反应速率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v=K{c(I-)}m{c(Fe3+)}n(K为常数)

通过所给的数据计算得:在v=K{c(I-)}m{c(Fe3+)}n中。m、n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选填(A)、(B)、(C)、(D)。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I-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Fe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填:小于、大于、等于)

28、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 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参考答案:

1、C 2、A 3、AD 4、C 5、A 6、AD 7、AD 8、B 9、C 10、BC 11、A 12、A 13、A 14、B 15、A 16、C 17、C18、C19、D20、B21、AD

22、(1)③④ (2)⑤ (3)③④⑤ (4) , ,c:d=3:1   (5)①②③④

23.(1) (2) 增大  增大  减小(3) 15~20 min和25~30min。 (4) 增加

了O2的量;a、b

24、(1)K= (2)0.167 mol / ?L?min?(3)① 减小c ② f

25、(1)2,1,3,2  (2)气,固或液,气  (3)放热

26、(1)热能(或热量、反应热) 小于 放热(2)434 kJ?mol-1 (3)FeO(s)+CO(g)=Fe(s)+CO2(g); ΔH=-11 kJ?mol-1

27、(1)0.02mol?L-1?min-1  (2)C;大于

28、(1)0.013 (2)1.0 催化剂 (3)> > (4)放热 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

高二化学教案:《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面我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创新要点、实验教学过程设计、实验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是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和选修4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对化学反应进行快慢具有感性认识

(二)能力基础: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具备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三)情感基础:对化学实验有兴趣,对化学实验现象充满好奇

三、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情景激疑,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通过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了解判断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实验操作的技能

2.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培养学生的定量实验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难、重点

(一)教学重点: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能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实验方案设计为主轴,以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创新为目的,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六、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以双氧水分解为反应原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与学生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案,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

七、实验教学思路

通过比较常见化学现象的反应快慢,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引导学生分别设计 “催化剂、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汇报交流,优化实验方案,展示实验创新装置,确定实验方案,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教师演示利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酵母粉、MnO2 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不同固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定量实验的意识。

八、实验创新要点

(一)教材实验的局限性

1.实验使用5%的H2O2溶液,现象不显著,不利于学生观察

2.试管实验,缺乏趣味性,对学生实验兴趣的激发不足

3.教材给出具体实验操作方案,学生只是简单动手做实验,不利于学生形成并发展变量控制的实验思想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实验仪器:安全漏斗、锥形瓶、双孔塞、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5% H2O2溶液、10% H2O2溶液、MnO2、FeCl3溶液、热水、冷水

(三)实验改进与创新

1.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如图1)

图1

(1)实验现象显著、生动,增添实验趣味性

装置由固定了安全漏斗、胶头滴管的双孔塞和锥形瓶组成。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锥形瓶中压强增大,向安全漏斗中加入染色的肥皂水,就会“吹出”美丽的泡泡。将无形无色的氧气转化为学生能快速捕捉到的“有形有色”的泡泡,放大实验现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2)装置安全、简易

装置中胶头滴管的胶帽可以表征反应体系压强,若锥形内产生气体过多,压强过大,胶头滴管的胶帽就会鼓起作为预警。装置安全性高,操作简单,适合学生自主实验。

2.测量技术的创新

利用手持技术氧气传感器能科学、准确、快速测定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含量,进而表征化学反应速率。手持技术的运用,在定性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定量化,将微观不可见的抽象物质以具体的数字图像直观呈现,让学生体验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定量实验的意识。

3.设计型实验

改变学生简单动手做实验的现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进行装置改进与优化,完成实验探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

九、实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激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方案设计: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所提供实验用品,以表格(如表1)为载体,分别设计催化剂、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方案。

表1 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方案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实验仪器

试管、烧杯、锥形瓶、安全漏斗、气球、U形管、V形管、双孔塞、胶管

实验药品

5%H2O2溶液、10%H2O2溶液、MnO2、FeCl3溶液、热水,冷水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预测实验现象

探究一: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药品种类及用量

探究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药品种类及用量

探究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药品种类及用量

(三)优化方案: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教师介绍改进装置,循序善诱,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学生展示创新装置(如图2):U型管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实验装置,一端添加药品后用塞子塞住,另一端连接气球,同时气球膨胀大小比较速率;利用分液漏斗、具支试管,V型管组装实验装置,通过V型管中页面变化表征反应速率。

(四)合作探究: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交流互评,得出实验结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五)拓展迁移:教师演示手持技术利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不同固体催化剂(MnO2、酵母粉)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出实验数据(如图3),学生利用数据图表分析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十、实验效果评价

(一)实验技能的提升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化学反应;汇报交流,确定实验方案,完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二)创新思维的提升

巧妙利用“安全漏斗吹泡泡”装置放大实验现象,增加实验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发掘实验魅力,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创新。

(三)定量实验意识的培养

在定性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手持技术氧气传感器即时捕捉氧气含量变化,培养学生的定量实验意识,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科技紧密相连。

从本质上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气氛活跃,切实培养与提升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化学学科素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各位评委老师!

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图像分析》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高二化学教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图像分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复习回顾

知识结构框架

二、知识梳理

课程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这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考点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微观解释:

1.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2.条件因素(外因)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可以减小化学反应的速率。

注意: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或溶液的反应,对于纯固体或液体的反应物,一般情况下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量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所以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的增多,反应速率也必然增大。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原因:对气体来说,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充入“惰性气体”时反应速率变化情况:

①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 总压增大,但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原因:①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分子的能量增加,从而增加了活化分子的数量,反应速率增大。

②温度升高,使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也会相应的加快。前者是主要原因。

③阿伦尼乌斯方程:k===Ae –Ea/RT (Ea表示活化能)

该方程表明: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就越大,这就是升高相同温度时不同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的倍数不同的原因。

(4)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正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负催化剂:能够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如不特意说明,指正催化剂。

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可以大大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因而使反应速率加快。

①催化剂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由于催化剂的质量及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反应历程中必定既包括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又包括使催化剂再生成的反应。

②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③催化剂具有选择性,某种催化剂对某一反应可能是活性很强的催化剂,但对其他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影响[来

外因

单位体积内[

有效碰撞次数o

化学反应速率[

分子总数

活化分子数

活化分子百分数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增大压强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升高温度

不变

增加

增大

增加

加快

使用催化剂

不变

增加

增大

增加

加快

(5)其他因素

如光照、反应物固体的颗粒大小、电磁波、超声波、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

考点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解释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链条思维:活化能→活化分子→有效碰撞→化学反应速率。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内进行如下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体积不变,增加Fe的量,反应速率加快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加快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速率不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增加铁的量,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容器体积缩小,相当于增大气体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压强不变,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使体积增大,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减小,速率减小。

【例题2】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组号

反应温度/℃

Na2S2O3

H2SO4

H2O体积/mL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A

10

5

0.2

5

0.1

10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比较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混合后总体积都相同,从温度方面判断C、D的反应速率大于A、B的反应速率;从浓度方面判断,A、D的反应速率大于B、C的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D。

【例题3】(2016?进贤县校级模拟)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增加C(s)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选;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②不选;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氮气不参与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③选;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④不选;故选C。

四、课堂练习

【基础】

1.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B.反应开始时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时10 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图像。计算出X、Y减少的物质的量,Z增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答案。

2.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

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大于v逆减小倍数

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小于v逆增大

【答案】 CD

【解析】催化剂能同倍程度改变v正、v逆,A正确。加压,v正、v逆均增大,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B正确。降温,v正、v逆均减小,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 v逆,C错误。加入氧气,如恒温、恒容,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化,如恒温、恒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均减小,且v正

【巩固】

3. 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的速率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反应速率随着溶液中的增大而加快。

(1)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

(2)反应后期时,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

【答案】(1)开始发生反应,随增大,加快。

(2)反应进行至时,因C(反应物)减小,且反应使也减小,则减慢。

【解析】由于与反应随增大而加快,首先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或离子方程式:)可见反应后有生成。

4. 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CH3COCH3+I2 → CH3COCH2I +H++I—。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υ== k·c(CH3COCH3)·c(H+),式中k==2.73×10—5L/(mol·s)。

又知开始时c(I2)==0.01mol/L ,c(CH3COCH3)==0.1mol/L,c(H+)==0.01mol/L。问25℃时,当溶液中的I2反应掉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是快还是慢?

【答案】反应速率加快了

【解析】由反应速率的经验式直接计算两个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即可作答。反应开始时,

υ(始)==2.73×10—5L/(mol·s)·0.1mol/L·0.01mol/L==2.73×10—8mol/L·s

当溶液中的碘消耗一半时,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c(CH3COCH3)==0.1mol/L—0.01mol/L×1/2==0.095mol/L

c(H+)==0.01mol/L+0.01mol/L×1/2==0.015mol/L

υ(终)==2.73×10—5L/(mol·s)·0.095mol/L·0.015mol/L==3.89×10—8 mol/L·s

υ(终)>υ(始),故反应速率加快了。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其反应速率应减慢。这是原有知识引发的习惯思维。事实上,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物质及方次(幂指数)是实验测定的结果,突破惯性思维、依据实验事实、探寻客观规律是创造性思维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拔高】

1. 某温度时,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回答:

(1)反应开始2 min内:v(X)=__________________

v(Y)= __________________ v(Z)= 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025 mol /(L·s)、0.075 mol /(L·s)mol /(L·s)、0.050 mol /(L·s);X+3Y=2Z。

【解析】 根据图像,0-2 min内,X的物质的量由1 mol变为0.9 mol,浓度变化为0.1 mol÷2 L=0.05 mol/L,同样可得Y、Z的速率。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可得化学方程式。注意X、Y减小,为反应物,Z增多,为生成物。

2. 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D)

【答案】C

【解析】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CO转化率越低,所以T1五、课后作业

【基础】

1. 100 mL 3 mol·L-1的硫酸溶液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CO3固体 B.3 mol·L-1的硫酸

C.CH3COOK溶液 D.KNO3溶液

2.在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用定量、定浓度的盐酸与足量的石灰石反应,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测量反应所放出的CO2的体积。实验Ⅰ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实验Ⅱ用的是粉末状石灰石。下图中哪个图像能正确反映两种实验的结果( )

3.一定温度下,反应N2+O2(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

【巩固】

1.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H2O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2.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图像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反应

速率

Na

K

B

4mL0.01mol·L-1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2C2O4(草酸)溶液各2mL反应

0.1mol·L-1的H2C2O4溶液

0.2mol·L-1的H2C2O4溶液

C

5mL0.1mol·L-1Na2S2O3溶液和5mL0.1mol·L-1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D

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无MnO2粉末

加MnO2粉末

3.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

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毫升3mol/L盐酸 ②改用30毫升6mol/L盐酸 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

【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2.将a?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中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

3.已知图一表示的是可逆反应CO(g)+H2(g)C(s)+H2O(g) ΔH>0的化学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图二表示的是可逆反应2NO2(g)N2O4(g) ΔH

A.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B.图一t2时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

C.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了温度或增大了压强

D.若图二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减小

【答案】

【基础】C B C

【巩固】C C B

【提高】B C A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210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