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二)》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经历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丰富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好数学、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应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资料播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计量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10000平方米)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生:平方千米)
(2)师生介绍收集到的有关“平方千米”的信息。
学生收集略
教师收集: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千米;北京市东城区的面积约42平方千米;北京市总面积约为16810平方千米。
2.揭示课题:通过刚才的信息播报,我们发现在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经常用到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那么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究竟有多大?它与我们学过的平方米和公顷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方千米”。(板书:认识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利用师生共同收集的土地面积资料,使学生感受“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探究新知
(一)借助经验,初步感知
谈话:想一想,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
预设: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 表示。 (课件配合演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对公顷的认识,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合理猜想的过程中,主动建构1平方千米的表象。】
(二)推算、想象,加深认识
1.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
(1)独立探究: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它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
(2)汇报交流:
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
预设: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000米,所以面积为1000×1000=100 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1:因为10000平方米是1公顷,100 0000÷10000=100,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顷。
预设2:因为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边长为1000米,1公顷的正方形边长为100米,1000÷100=10,在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里,一行可以摆10个1公顷,可以摆10行,用10×10=100(公顷)
【设计意图:推算、想象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以形助数,有助于学生在沟通“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的关系的同时,丰富对“平方千米”的感知。】
2.实践活动,形成表象。
(1)读一读:想象1平方千米的大小。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接近1平方千米。
四川卧龙熊猫繁育基地,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
(2)算一算: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 )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20公顷, ( )个“鸟巢”的占地面积约为1平方千米
(3)想一想:在学校周边,从哪儿到哪儿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课件出示:播放实地考察录像,感受1平方千米的大小。
(4)说一说:(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
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
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
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
(三)尝试换算,巩固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间的进率
1.完成P37练习六第6题。
5平方千米=( )公顷
12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介绍思考过程。
2.归纳小结
三、巩固深化
1.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水立方占地面积约6( )
追问:合多少平方米?是几个学校那么大?
(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
追问:合多少公顷?
(3)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3( )
【设计意图:结合题目适当追问,既突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下面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自治区(单位:平方千米)
黑龙江:454800内蒙古:1100000青海: 720000
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 新疆:1660000
你能按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的名称吗?
【设计意图:借助土地面积大小的排序,一方面可巩固数的大小比较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省、自治区的土地面积,领略祖国山河的辽阔。】
四、回顾总结
1.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介绍数学史
谈话: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了。阅读课本P35的“你知道吗?”。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补充数学史的介绍,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及现状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感受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同时,树立民族自信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六中的习题P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在讨论与交流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数据资料,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实际认识,以及掌握土地面积单位的进率和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数器。
学具: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两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激活已有的数学经验。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说一说:
(1)我校计算机教室的面积大约96()。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
(3)黑板的面积大约是()。
(4)计算机键盘上的小按键,面积大约1()。
(5)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8()。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面积单位,你们非常关注身边的一些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接着出示: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20()。能填我们学过的单位吗?
同学合作,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面积单位。
2、揭示课题:我们要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板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公顷
1.初步感知公顷,学习例1.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都是根据边长一定的正方形面积来确定的。
(1)课件出示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分米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
(1)课件出示例1:1公顷到底有多大?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课件出示: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那么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
2.感悟公顷。
(1)知道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你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1公顷的大小?课件出示: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生板书,使学生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
(2)领悟公顷阅读有关旅游景点的面积,并进行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通过推算、想象让学生深刻体会推算更大的物体面积的解决策略,同时鼓励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课件出示有关资料的图文信息。
①故宫约720000平方米
②济南野生动物园占地面积大约60公顷。
③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约40公顷。
④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约为21公顷。
⑤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占地约80000平方米。
⑥济南泉城广场大约17公顷。
(3)总结公顷与平方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课件出示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练习。
(4)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①在“○”上填“>”、“<”、“=”。
8公顷○7500平方米
50000平方米○5公顷
300平方米○3公顷
6800平方米○68公顷
②一个苗圃长95米,宽80米。这个苗圃的面积多少平方米?这个苗圃够1公顷吗?
③学校附近有块长方形的地,长约为150米,宽约为100米,这块地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方米?够1公顷吗?
集体订正答案,教师要注意在巡视的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
(二)认识平方千米
像这类表示一个广场、一个公园、一块土地的面积是,通常用公顷表示。但是,如果要描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面积,还有公顷作单位,合适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统一意见之后班内汇报。
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
(1)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课件演示例2: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课件演示平方千米与公顷之间的关系。
(3)了解平方千米主要是用于描述城市、国家的面积。
(4)教学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600公顷=()平方千米
800公顷=()平方千米
300公顷+900公顷=()平方千米
3平方千米=()公顷
65平方千米=()公顷
7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
4平方千米=()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综合练习。
21平方千米=()公顷
450000平方米=()公顷
180000平方米=()公顷
9公顷=()平方米
70000公顷=()平方千米
四、总结整理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提出有疑惑的问题。
2、师生共同整理面积单位。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五、布置课外实践
1、调查所在城市广场占地多少公顷。
2、调查所在城市占地多少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板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计算机键盘上的小按键,面积大约1( )
计算机屏幕的面积大约8 ( )
我校计算机教室的面积大约56 ( )
我们的学校占地面积大约 ( )
2.出示课件:例题1的四个画面。
3.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字母符号是:ha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谈话: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都是根据边长一定的正方形面积来确定的。例如:1平方厘米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分米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
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
1公顷呢?请同学们猜一猜可能是多大呢?
先让我们来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1公顷的面积有多大?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谈话:让我们来算算看,我们学校西操场面积大约有多少公顷?
操场东西长大约50米,南北长大约120米。计算:
120×50=6000平方米
大约要有两个我们学校这样的操场才能有1公顷。想像一下,1公顷到底有多大啊?
出示课件: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每边7个学生大约10米长)
推想一下看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10000÷100=100(个)
让学生讨论后,进行说明。
3.进行单位换算。
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倾?
完成后,要求学生把解答过程和单位换算的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简要小结:把以平方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作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4.巩固练习
(1)做第82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是不是有1公顷。
(2)做“练一练”第2题。
教师对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进行步测后,师生共同计算出面积。再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面积是1公顷。
三.课堂小结: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太湖水面积用“公顷”做单位大约是多少?
2250000000平方米=225000公顷
225000公顷比2250000000平方米方便的多了。
练习十四第1、2、3、4题。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2课时 平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
1.教学例2。
(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页天安门广场图片。
(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3.教材第35页“做一做”。
4.想一想、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教材“练习六”第5题。
先独立填写,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强调填写的单位要与事实相符合。
2.教材“练习六”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算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材“练习六”第7题。
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练习六”第8题。
同桌两人合作交流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
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题查资料。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观察、思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认识上海、感知上海的变化,从而热爱家乡。感知祖国国土的辽阔。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小、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这节课我们 要学习有关面积单位的知识,你们已经收集了这方面的信息,交流一下。
师:刚才的信息中用到哪些面积单位?
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千米
师: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我们已经学过了,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平方千米。
板书课题:平方千米
学生交流回答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交流准备的信息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推进
(一)引入平方千米
出示课页16页的陆家嘴地区的航拍图片
师:这是数年 前陆家嘴的航拍图片,照片里有哪些标志性建筑物?哪些有名的建筑物还没有建设?
师:根据给我们的信息,这张照片拍摄的区域的面积有多大?
生:1000×1000=100 0000(平方米)
师:这块区域就有一百万平方米,整个上海面积有多大?整个中国面积有多大?
师:表示大面积时,就要用到平方千米。
(二)深入学习1平方千米
1.手势比划:
师:我们以前总是用手势来表示1cm2.1dm2.1m2,谁来表示一下。
生:1cm2大约是我们的一个大拇指指甲的大小,1dm2大约是一个3寸软盘的大小,1m2大约能放15本数学书(或请4人手拉手来表示)。
师: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师:我们的校园占地面积是××平方米,1平方千米大约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这 么大?
2.展示P17题2的图片。
师: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 17人,1平方千米可以站多少人?
生:可以站17000000个人。
师:如果1平方米可以站17人,那么 1平方千米 可以容纳整个上海市的人口,1平方千米这么大。
出示:P18华东六省的面积。
师:读一读华东六省的面积。
生:山东153000km2 安徽139600 km2
江西166900km2 江苏102600 km2
浙江101800km2 福建121400 km2
师:上海市的总面积约是6341平方千米,我国的总面积大约是9600000平方千米。我国是个地大的国家。并介绍与其他国家之间国土面积之间的倍数。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较大面积应用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感受浦东开放的速度。
通过用手势表示、用校园的占地面积、及1平方千米可站的人数,使学生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并感知我国、上海国土之辽阔。
三、拓展练习
练一练
1.P23/3 填入适当的单位名称。
师:你是 什么想的?
2.P21/3 求下列地块的面积
学生独立填写、核对。
设计意图:
在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格积计算的同时,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使用范围延伸至平方千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么用 在生活当中?
学生回答交流。
设计意图:
整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反思:
建议:
1.(一)引入平方千米中,可以用身边学生熟悉的某一个地块,这样学生感觉会更 加深刻。
2.学完平方千米后,用生活素材时一定选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例 子,如:体育公园,动物园,人民广场等。
3.练习中让学生选择单位时,不仅关注单位还要关注数据的变化对单位的影响。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认识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体会 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作业,揭示课题(2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另外一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二、目标驱动,分层探究(20分钟)
1、欣赏图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
2、探究1平方千米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导学要点:
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顷,哪个大?说说为什么?
指出: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那么1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材料自学、交流探究成果。
板书: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导学单:
(1)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单位,来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合多少公顷?
(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顷
小结:1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
3、完成书本P17练一练。
自由读书本例9中的资料,了解平方千米的运用。
补充: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我们的家乡海门的面积约有1002平方千米。
介绍足球场面积。
三、分层练习,内化提升(10分钟)
1、单位换算
30平方千米=( )公顷
6000公顷=( )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 )平方米
400公顷=(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2、完成练习三第14、15题
3、完成练习三第16、17题
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试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平方千米》,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后进行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材利用实物图片,呈现了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04年完成的造林面积等一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以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告诉学生其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1、通过演示和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形成1平方千米的表象
2、建立空间观念,知道平方米与公顷以及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3、能借助计算器,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4、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1平方千米,利用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提炼新知
师: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土地面积的资料,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①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②:北京的面积大约2万平方千米,天津的面积大约1万平方千米。
③:秦始皇陵的占地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
④: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
⑤: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大约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⑥:香港最小的郊野公园,占地100公顷,那最大的有多大呢,我真想去看看。
⑦: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
……
师:你们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交流,引出课题:认识平方千米
二、 学习新知,建立表象
(一)猜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说说你心目中的1平方千米有多大?
生:我觉得比1公顷小。
生:我觉得比整个无锡大
(二)认识1平方千米:
1、师: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约从我们学校到新街那样的长度为边长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土地。
生:哇,太大了!
师:不计算,你觉得1平方千米和1公顷比,谁大?
生:当然是1平方千米大,因为1平方千米边长是1000米,而1公顷边长是100米。
2、昨天我们大家已经到操场上了解了1公顷的大小,我们知道1公顷是10000平方米,而1平方千米是1000000平方米,那么100个昨天我们看到的1公顷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5公顷,想一想,多少个藕塘中心小学的面积才是1平方千米呢?
(四)学习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1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少公顷?你能推算出来吗?
学生尝试,说出推算过程。
2、交流,完成板书: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3、同桌交流自己对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认识与掌握情况
三、应用巩固,深化拓展
1、运动场面积、居民小区占地面积、我们无锡市的面积、江苏省面积以及我国的领土面积用哪个土地面积单位较合适呢?
2、出示练习十三第7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3、出示从同一幅地图上描下来的5个省的地图,估计出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4、出示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哪个洲的面积最大,哪个洋的面积最大,哪两个洲的面积差不多。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
2、这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与这些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料也有所了解,希望同学们把查到的资料记在自己的数学日记上。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概念教学课,从教学内容方面说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然而“数学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在教学中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才能反映出数学的价值,从而更能营造出生动活拨且富有意义的课堂氛围。本节课我采取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情景的搭建为学生立足于自主探究,概念的得出,完善与应用,提供了可利用空间。教学的各个层次做到了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生活化和开放化。
通过对幅员辽阔的美丽家园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立志发奋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观的教育。新课程还要求教师不仅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设计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在应用新知识的环节中,本节课不是简单机械的练习,而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巧妙地设问。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创新、表现及成功的机会,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程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欢乐、激奋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更加有信心学好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掌握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发展,真正体现出学习数学的价值。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2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1课时 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
难点:体会公顷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些图片(呈现“鸟巢”、中华世纪坛、台湾日月潭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二、自主探究,认识公顷
1.教学例1。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2)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有多大?指出:像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3)引导: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
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
(1)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少块这么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引导学生推算出结果。
(2)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1公顷,下面我们再去实际感受一下(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先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再让学生数一数围的人数,再把这块土地的大小估一估,说明这么大是100平方米。刚才我们已经计算出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也可以将学生带到篮球场)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六”第1题。
教师提供数据(或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独立计算出学校操场的面积,看够不够1公顷。
2.教材“练习六”第2、3题。
(1)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2)第3题在学生完成后,及时组织反馈,帮助计算错误的学生分析原因,指导他们订正。
小结:进行单位转换时,要先想清楚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3.教材“练习六”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计算的结果和思考过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第3单元 测 量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 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 小明的日记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让学生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让学生试着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直和平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直和平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教学难点: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 具:铅笔、小棒、展示板、三角板、直尺、手工纸、挂图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摆完后,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小棒摆在展示板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把铅笔想象成直线,再次分类。
4、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我们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时,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也就有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根据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按照“相交”或者“不相交”来分的话,大家认为应该怎样分?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让学生质疑。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揭示课题)
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你们看: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同学们,你们还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5、学生试着说概念
师归纳总结并板书。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一)折纸
1、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生活中很多的平等线与垂线,那要是给每个同学一张这样的不规则纸,你们能动手折一折,折出垂线与平行线吗?这可有一定难度,愿意接受挑战吗?
2、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大家都折出垂线了吗?哪个小老师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
4、请在刚才折的基础上,再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学生演示。
师:大家可真不简单,能够动手折出垂线和平行线!现在,请迅速把这些纸收好。这几个小组的动作可真快,看来,你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拓展练习:贴挂图69页7题
四、全课总结,完善认知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P65 1、2
使用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一7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l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从新贾桥沿方塔街走到华联,再到娱乐中心,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常熟到苏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常熟到苏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提出学习目标:
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评: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
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4.小朋友,方培街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请看屏幕:从万丰商厦到丹凤银楼、方塔商场、新华书店、华联、商业大楼再过十字路口到娱乐中心,约1千米。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方塔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万丰商厦一一丹凤银楼一一方塔商场-一新华书店一一华联一一商业大楼一一十字路口--娱乐中心
小结:1千米=1000米
[评: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主要街道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quot;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
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评: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
三、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屏幕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常熟到苏州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评: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
(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
(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
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2.72页3、4。
3.综合练习。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国庆五十周年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边看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个官兵方阵和25个车辆方阵共长2______。(千米)
1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75______(厘米),踢腿高度都是30______。(千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天要走3亿___(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10000多_______(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评:再现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场面,进行新知识综合训练,以景激情自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同学们学得很好。学校组织同学秋游,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助设计一条路线,要求:1.从学校出发到游玩的最后一处景点之间的路程不超过10千米;2.游玩的景点要尽可能多。四人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设计得最好。(图略)
[评:创设设计秋游最佳路线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再次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评:"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显得比较抽象,教材内容单一、简要,增加了教学难度。徐老师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联系乡土实际,教"书"育人。整个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融洽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1、通过体验,形成对“千米”的量感。
2、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千米的认识
1、(出示高速公路的路程指示牌)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2、(出示数射线)看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小结:1千米就是1000米。1千米也可以表示10个100米。表示较长的路程时,经常用km作单位。
3、运动场的标准环行跑道是400m,1km有几圈?
4、学校环行跑道一圈是几米?1km有几圈?估一估走1km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下课后在跑道上走上1千米,说说走完之后你的感受。
5、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估一估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km?
6、千米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举例说明
二、千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1、(出示出租车和放大的红色贴纸)我们经常可以从出租车上看到一张红色的贴纸,你能读懂上面的意思吗?
2、1公里也就是1千米。3公里就是--3千米;
师:上海市的出租车,3公里以内的起步价为11元,超过3公里,10公里以内的路程,每1公里单价2.10元,可是我们平时付车费却从没有遇到过的几角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出租车里的计价器会根据实际车费进行四舍五入计算,所以我们平时付的车费实际上都是以“元”为单位的。
3、练一练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反馈
(3)重点讲解:(方法) 11km=( )m
28000m=( )km
50000m-2km=( )m
三、练习巩固
1、填空:
8000m=( )km 12km-6km=( )m
1km5m=( )m=( )km 重点讲解 6540m=( )km( )m
2、判断:
小轿车每小时行驶80米( ) 小丁丁身高135厘米( )
电线杆高6千米( ) 飞机每小时飞行1000千米( )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出示课题
五 板书:
千米、米--用小数表示
2km=( )m 5km=( )m 11km=( )m
4000m=( )km 6000m=( )km 28000m=( )km
8km+1km=( )m 12km-6km=( )m 5000m-2km=( )m
教后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0602.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