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7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画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垂线的画法。
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
(1)你还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生活中哪里有互相垂直的现象?
2、提出学习目标:
(1)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画垂线。
(2)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学习,完成书上第91页例题8(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汇报画法: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①先画一条直线。
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提醒学生一些画图的技巧,如,将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已知直线上的点重合时,要稍离开一些,才能使画出的直线正好经过直线上的点。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汇报画法:
①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②然后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板,用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紧靠已知点;
③最后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师强调: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最后让我们标注上垂直符号。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确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会有什么时候想法与建议吗?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十一第3、4、5题。
第5题:右图(略)是人行横道线。如果从A点穿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五、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那些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线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出示例6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
说明:这些物体的面上都“隐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
结合场景图分别画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2、观察、比较,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4个角。
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组垂线,说明: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揭示课题)
指上面的三组直线,提问: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垂足在哪儿?
3、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的例子?
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指出: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外还有一个点,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这个点。习惯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P是直线外的一点。
从点P向已知直线任意画一条线段,并与已知直线交与一点,谈话:像这样从点P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从点P起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几条线段,且其中有一条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提问:在所有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哪一条?
讨论:还能找到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在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多少条?
再问:这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
学生看书第90页例7中的图,量一量图中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看是不是这条垂线最短。
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通过测量,你认为上面的发现正确吗?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指图中的垂直线段,指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也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
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练习》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9课时垂线与平行线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能正确把握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进一步巩固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能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所学垂线、平行线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十五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
反馈,说说量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判断。
反馈,说明理由。
交流明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中,如果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否则,两条直线就不互相垂直。
3、练习十五第10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用正确且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4、练习十五第11题。
先让学生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的活动发现∠1和∠2相等,再任意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的直线,并猜一猜、量一量。
想一想如果a、b不是互相平行的直线,那么∠1和∠2还会不会相等。
5、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独立操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的?
交流不同的画法。
6、练习十五第13题。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根据已知的两条线段画出一个长方形。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画一画。
展示和交流。
三、思考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交流方法。
预设:可以先找出长方形每条边的中点,再连接对边的中点,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点就是要找的点;也可以连接正方形对角的顶点,对角顶点连线的交点就是要找的点;还可以用一张正方形折出这个点。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
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
教具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出示一条线段。
提问:
(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
(2)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板书:两个端点)
学生画一条线段。
(3)观察、回忆:线段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
(4)刚才大家画的一条线段‘能量出你画的线段的长度吗?线段可以度量,那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板书:有限长)
(5)谁能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
2、认识射线。
(1)出示城市夜景图。
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
(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灯。)
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
说明:追光灯打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使这个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
(2)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灯光的图形,叫射线。(板书:射线)
(3)教师画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的另一端可以继续延长吗?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板书:无限长)
(4)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只有一个端点)
(5)教师介绍:手电筒、太阳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学生举例。
(6)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
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
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
3、认识直线。
(1)(先出示一条画好的线段)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2)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画时要先点一点吗?为什么?直线可以度量吗?为什么?
(4)学生画一条直线。
4、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
(1)看黑板上的图说一说,直线是怎样得到的?
(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者根据三种线的特点板书)
5、完成“试一试”。
学生量一量,说说在A、B两点的所有连线中,是否还能找到比35毫米这条线段短的线。
6、学生动手画。
(1)出示一个点,请同学们分别画一条过这点的直线、射线和线段。
提问:过这一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
(2)出示两个点,请同学们同时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
提问:过这两点还能画出直线吗?
二、认识角
1、导人:(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
(板书:角)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2、认识角及其名称。
(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
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
(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
(3)学生练习画角。(画出不同方向的角)
(4)介绍角各部分名称。
(5)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
(6)学习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读法。
3、完成“练一练”。
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10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掌握角的分类,会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2、进一步感受垂线和平行线的特点,能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小组内交流: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
依次讨论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
全班反馈。
二、练习与应用
1、教材第96页第1题。
学生按要求画出相应的线段和射线。
展示和交流。
提问:为什么画线段时可以指定线段的程度,而画射线时却不能。
2、教材第96页第2题。
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说说每个角各是什么角。
具体说说量角的方法。
3、第3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再按要求画一画。
组织展示和交流。
4、第4题。
(1)出示左边的正方形,让学生按要求量出相关的度数,比较量得的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
(2)出示右边的长方形,让学生分别量一量,说一说。
5、第5题。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同桌同学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
6、第6题。
读题。
说说怎样过点A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独立完成画图。
组织展示和交流。
三、探索与实践
1、第7题。
组织学生分别按要求折一折。
组织反馈与交流:你是怎么折的?有什么不同折法?
2、第8题。
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排水口的位置,再说明理由。
四、评价与反思
说一说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表现,有哪些经验和收获,对本单元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哪些内容还觉得有困难。
结合教材列出的指标,用给“★”涂色的方式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能正确把握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进一步巩固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能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对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对点到直线距离的认识。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所学垂线、平行线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十五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
反馈,说说量角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练习十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判断。
反馈,说明理由。
交流明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相交,要么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中,如果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否则,两条直线就不互相垂直。
3、练习十五第10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交流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用正确且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4、练习十五第11题。
先让学生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的活动发现∠1和∠2相等,再任意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的直线,并猜一猜、量一量。
想一想如果a、b不是互相平行的直线,那么∠1和∠2还会不会相等。
5、练习十五第12题。
学生独立操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的?
交流不同的画法。
6、练习十五第13题。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根据已知的两条线段画出一个长方形。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画一画。
展示和交流。
三、思考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目要求。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交流方法。
预设:可以先找出长方形每条边的中点,再连接对边的中点,对边中点连线的交点就是要找的点;也可以连接正方形对角的顶点,对角顶点连线的交点就是要找的点;还可以用一张正方形折出这个点。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2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教具准备:
活动角、量角器、三角尺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封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20°、90 °、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2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80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
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度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点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平行线”,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在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的基础上,主要解决平行的概念问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平行这样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他们理解概念中的同一平面永不相交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数学活动中,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了解互相平行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会用语言描述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平行现象充满好奇心。
(2)感受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平行美。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以实践观察总结归纳运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出平行的概念,最后以课堂与生活联系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 平行的理解。
2、学习方法
本课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通过观察、实践、分析、总结、运用等手段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所用教具学具:课件、木棍。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目标展示
1.我们学过哪些线?它们有什么特点?
2. 拿出准备的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每两根为一组,请你用这些小棒摆一摆,看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你能摆出几种情况,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成果)
二、目标感知
课件出示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讨论:你能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说出分类的理由.
2.小组汇报。(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在分类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看似两条直线不相交而事实上是相交的情况。先想象是否相交,再画一画,从而达成共识。)
3.教师小结:表面上看起来不相交,如果把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相交于一点,看来今后不能先看表面现象,要看到其实质.
4.教师讲解:
这两组直线表面不相交,延长后也不相交,这才是真正的不相交,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平行线.(板书课题:平行线)
5.学生尝试概括:什么是平行线?
6.教师演示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根小棒,教师提问: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吗?它们是平行线吗?
7.师生进一步概括平行线的定义(给重点处加标记)
学生讨论:平行线应具备哪几个条件?
三、目标达成
课件出示 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线。
四、目标累积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目标检测
课件出示检测题,师生共同完成。
六、目标预览
1.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也找到了很多的平行线。你还能找出什么地方有平行线吗?
2.你会画平行线吗?需要什么工具吗?预习79、 80页借助工具自己尝试画一组平行线。
七、板书设计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4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度数的角。
2、使学生通过画、折、量等操作活动,形成角和各类不同的角的表象,初步学会估计角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画出指定的度数的角。
教具准备:
直尺、量角器、钟面、一张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2、任意画一个角。
3、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内容。前面我们学习了画角,今天我们还要学习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角的分类。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活动角。
2、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经学过了角可分为:直角、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活动角做出我们认识的这些角。(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请同学们再将这些角的样画在本上。
4、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角的大小范围。
(1)提问:大家觉得角的度数在什么范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锐角?
(板书:锐角:小于90度)
(2)提问:什么样的角称为直角?钝角呢?(板书:直角:90度)
5、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变成一条直线。
(板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指一指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并写上角的符号。
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像这样的角,它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板书:平角)
启发思考:一个平角是多少度?
学生量出平角的度数。(板书:180度)
提问:想一想:一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呢?为什么?
让学生看一个平角,变换方向和位置。
6、继续转动活动角,使它的两条边重合。
提问:这还是角吗?为什么?
小结:周角的定义,周角是360°。(板书:周角:360度)
提问:周角和平角、直角比,它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7、我们刚刚认识了哪几类角?这些类别是根据角的什么来划分的?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
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它们排列起来吗?
(锐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8、练习。
“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角的画法。
1、我们已经知道角的分类,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去画一个50°的角。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2)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画的。
说明:像这样画指定度数的角,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
(3)教师小结画角方法,并演示:
①画一条射线。
②把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对准50°的刻度线点一点。
③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注意:画角时要弄清,看外圈刻度,还是内圈刻度。
2、“练一练”第2题。
(1)请同学们试着用量角器画出书上的角。
(2)请一名学生演示画角的过程。
(3)画好后同桌交换,用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度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第1、2、3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平行线》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画平行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
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对平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平行线能力。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平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 具: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平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平行线
板书课题:画平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平行。
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平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平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平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 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平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8页4题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会画平行线,知道平行线间距离相等。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两直线间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对于平行线你有哪些了解?
二、发现数学问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平行线吗?
指导:拓展思路:铁轨,电车,算盘,直尺。
抽象出平行线。
2.想一想:平行线的样子。
3.将生活实例抽象出直线。
4.指导看书
5.(异面直线)
(1)观察这两条能相交吗?延长后能相交吗?
(2)是不是一组平行线呢?为什么?
(3)试着摆一摆这组不相交的直线为什么无法摆出?并说明理由。
6.小练:哪组是平行线?哪组不是?为什么?
7.学画平行线
(1)自学画法,独立试画。
(2)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3)试用最佳方法画一画。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3)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4)线平行无论怎么延长也不相交。
(5)相邻的两边是平行的。
2.游戏:找出图中藏着的平行线。
四、作业:
画平行线;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
教学反思:
学生动手画线、观察认识平行线,完善平行线的概念,会画平行线,实际测量平行线间距离相等,教师在测量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操作。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数学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垂线与平行线
第6课时 垂线与平行线(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角的分类和画角,巩固对锐角、直角、钝角,以及平角和周角的认识。
2、进一步掌握画角的方法,能根据角的度数合理选择三角尺或量角器画角。
教学重难点:
角的分类和画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再比较每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角的分类和画角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照样子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打开后找到并表示出题中的三个角。
说说它们各是什么角,分别是多少度,完成书上填空。
反馈,说说是怎样想的。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平角和周角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自己分一分、填一填。
展示分类整理的结果,说说各类角的特征及其大小关系。
3、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读题。
指导:根据图中已知角和未知角的关系以及平角是180度来进行思考。
学生思考、填写。
反馈。说说思考过程。
4、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先看第一个钟面,想一想分针从12走到1旋转了多少度,并说说是怎样推算的。
出示其他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进行判断。
5、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
教师关注学生的画角过程,个别指导。
三、思考题
先自己想方法,再组织汇报交流,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
四、动手做
学生操作、比较和交流,找出所有能用一副三角尺拼成的角。
五、学习“你知道吗”
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说说通过查找资料,还知道哪些有关的知识,以及是在什么地方获得这些资料的。
六、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平行线间的距离;理解平 行线间的距离都是相等 的。
过程与方法:
由情境引入,通 过动手量、同桌讨论,初步体会到能用直尺量出两条平行 线 间的距离,得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节 俭意识,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工具度量平行线间的距离,知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教学难点:
能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举例说说生活中看到的平行现象。
2.创设情境引新。
这是两根互相平行的水管,由 于工程需要,现在要用一根水管把它们接通。这是设计草图,你认为选用哪根水管最节省材料。
二、新授
1.打 开书第5 7页第3题。
1)量一量所给平行线之间线段的长度,并填写。
2)比一比,哪条线段最短?
同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于两条平行线的线段最短,我们把这条线段 的长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选用 哪根水管最节省材料?为什么?
2.两条平行线之间有多少条这样的垂线段呢?
试着在57页的 草图上先画一画垂线段再量一量,你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个距离就是平行线间的宽。
三、练习
1.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
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就是连接两条平行线的线段的长。( )
(连接两条平行 线的线段有两种情况垂直和不垂直)
②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无数条互相平行的垂线段。 ( )
2.画出下列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并量出其长度。
3.火眼金睛:下图中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吗?
用工具检验
四、拓宽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过马路最短的路线
2.作业本复原
五、课堂总结
找一找课前你所找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数学教案
第5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1课时 平行与垂直
【教学内容】:教材第56~57页例1。
【教学目标】:
理解垂直与平行这两种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点。
难点:对平行与垂直两种位置关系的描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将两根小棒随意丢在讲台上。
提问:想一想这两根小棒落在讲台上会形成哪些图形呢?你能把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2.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在纸上画一画,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情况。
2.选择其中一个小组画出的图形,展示出来。
3.讨论探究。
(1)你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可能会按以下几种情况来分类:
(2)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再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所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用课件演示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让学生继续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板书:相交、不相交)
4.构建新知。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课件出示三组平行线图:
图中直线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行线。
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说一说,然后分小组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平行的例子。如:电线、窗子、栅栏、门两侧、轨道两边等等。
(3)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所组成的角会是多少度?(90°或不是90°)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课件出示:
上图中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4)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垂线。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57页“做一做”。
同桌或小组中说一说,集体订正。
2.教材“练习十”第一题。
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指名上台指一指。
3.教材“练习十”第2题,摆一摆。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观察发现,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1)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平行,那么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
(2)两根小棒都和第三根小棒互相垂直,那么这两根小棒也互相平行。
课件演示三根小棒的摆放过程。
4.教材“练习十”第3题,折一折。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折一折,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指名向同学展示一下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会正确画出它的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和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正确画它的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幻灯片、小棒、方格纸、直尺、三角尺、平行四边形、水彩笔、钉子板、平行四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
图形王国里住着一群图形宝宝,一天,图形妈妈对图形宝宝们说:“谁能向大家介绍自己,我就带他去动物园玩。”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宝宝们都很高兴的抢着介绍了自己,忽然,他们听到了有一个宝宝在哭泣。图形妈妈问:嗯,是谁在哭呢?哦,原来是它(出示哭脸的平行四边形),他好伤心啊。
2、导入:同学们,你们愿意帮他吗?(愿意)可是,你们了解平行四边形吗?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吧!(板书并贴图)。
二、探究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回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呢?
(2)情境图中找一找。(出示幻灯片,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2、做一做,探究特征。
(1)引导学生用手里的材料,想办法制作平行四边形。
(2)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并说说怎么做的。
3、生成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猜想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小组做的平行四边形,根据做平行四边形的体会,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2)引导学生分组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引导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小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4、强化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幻灯片出示),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5、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1)请量一量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上下这组对边的距离。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教师跟据学生的回答示范画高。)
教师指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根据学生画高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
(3)如果换成左右这组对边,你会画高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认识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出示幻灯片继续示范画高)
(4)下面平行四边的高画得对吗?(改编试一试)
(5)巩固画高。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提醒学生要把高画成虚线,并画上直角符号。
6、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拉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现它的不稳定性,并说说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运用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同桌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展示不同的拼法。
(2)让学生的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操作后,展示不同的拼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如果没有七巧板,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说说怎样移就可以了。)
四、作业布置
完成想想做做第4、6题。
五、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037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