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拼一拼

●明确学习内容

拼一拼,教材例2,练习一第三者、5、7、8题

●理清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及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学生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进一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及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形卡纸若干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启发 明确目标点

师:这是我们的才认识的新朋友,请你说出它的名称:(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从数学王国里带来了和它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好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板书课题:拼一拼》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1.按要求拼:

师:能不能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先自己动手拼一拼,再展示给大家看。

2.分组拼:

老师示范: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你们喜欢三角形吗?

师:你先动手拼一拼,你用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先动手拼一拼,再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学生汇报:拼成大三角形、正方形、平等四边形等等

如下图:

师:你还喜欢什么图形?你用几个同样的图形拼出什么平面图形?看谁有一双巧巧手会拼,巧巧嘴会说。

集体展示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拼成了一个新的什么图形,怎么拼的?

3.自由拼:现在想用什么图形拼,就用什么图形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4.折一折: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沿着折痕剪开,你发现了什么?

●变式练习 检测目标

1.做一做,剪下课本附页2中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吗?2.练习一、第4题,剪剪拼拼。

3.第5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

4.第7题,先让学生思考,再借助观察长方体来体会。

3.第8题,先猜一猜,再动手做一做,演示演示。

●评讲总结 升华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课后作业测评

●教学反思

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拼一拼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2学校:
年级:一年级班级:一年级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拼一拼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重点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知识链接生活中很多图形都是由几种图形拼凑而成的。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做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正方形:()个角,()条边,每个角都是(),每条边都()。
2、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图形中,谁和正方形相似?你能试着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3、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4、同桌两人合作,说出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三角形:
圆形:
5、你还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什么样的形状?快来试一试、比一比吧!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1、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一拼》学案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一拼》学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教具:七巧板、黑板。

学具:七巧板、彩笔、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把你喜欢玩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玩具,好不好?出示黑板: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七巧板”(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七巧板。

1、操作感知,初步认识七巧板

猜一猜:它为什么叫七巧板?汇报发现,“七巧板是由7块板组成的。”

2、分一分:(板书)动手将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全班互动,按图形形状分类)

你是怎么分的?(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复习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展示平行四边形,并板书。

师:看看它的外形与其它图形比有什么不同?

(它有四条边,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七巧板中有三种图形,三角形最多,有5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最少,只有1块;

3、比一比:(板书)

师:七巧板不但可以分一分,还可以比一比呢?请你动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大的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小的三角形一样大,还有一块中等的三角形。

4、简单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课件展示:今天老师请来了七巧板,请它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吧!(一学生头戴七巧板头饰表演)

小朋友,你们好,我叫七巧板,别小看我,我已经有2000多岁了,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有个叫黄泊思的人把我发明出来了,最早我叫“燕几图”后来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等。因为我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的七块几何图形组成的,现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为我的各种拼图能开发儿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许多国家选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必选玩具,我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代表啦!

师:听了七巧板的介绍,我觉得七巧板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七巧板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课件出示第4页内容说一说)

5、欣赏:如何把正方形剪成7块图形,并注有编号。你看到了什么?

6、知道了七巧板的组成,大家就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七巧板。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七巧板,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颜色,把每一块涂上不同的颜色,做成一副彩色的七巧板。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为下面的拼图做好铺垫。以“动手玩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来。】

(二)、动手实践,逐步体验七巧板

1、拼图形

利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2、欣赏课本第4页《你知道吗》:七巧板拼图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小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拼好后,师选几副作品展示,让学生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2、结合练习一第4题第二小题,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图案讲故事。

【设计意图:让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数学的学科性任务。】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结:玩到现在,你喜欢七巧板吗?你能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七巧板呢?(好玩的、有趣的、漂亮的……)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

●明确学习内容

认识图形 例1

●厘清学习目标

1.通过描、认、议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面在体上”。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清晰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图形。体会“面在体上”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形卡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白纸等。

●情境启发 明确目标点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朋友吗?请同学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请它们一一闪亮登场。出示长方体、 正方体、 直三棱柱、 圆柱等。

师:这些立体图形上都有平平的面,我们选择一个立体图形,摸一摸,感受感受一个个平平的面。

师:这些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都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合作探究 达成目标

1.认一认:这些平平的面,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面(图形)的特点。

2.想一想:要想从这些立体图形上得到其中的一个面(图形),怎么办?先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

3.描一描: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引导学生把几何体上的面拓在纸上。

4.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想要的面(图形)的?所得到的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些物体上的面得到的?

5.分一分:给你描下来的这些图形分一分。

6.认一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

7.议一议: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这些图形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怎么都是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变式练习 检测目标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做一做1)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指导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做一做2)先想清楚要用佬样的平面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再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交流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4.练习一第2题

5.练习一第3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6.练习一第6题

●评讲总结 升华目标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我们今天动手从立体图形上描来的有哪些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特点?

●课后作业测评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拼一拼,搭一搭》教案分析


一年级上册《拼一拼,搭一搭》教案分析

一、教材

1、教学内容:“搭一搭”这课是一年级上冊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中的一个内容,它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过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及由不超过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还原,本节课内容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学生能对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行分析观察,相应的需要学生更高的空间想象力。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4、教学准备:5个大立方体,学生每人5个小立方体

二、教法和教学手段

我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法,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教具、学具、课件等教学手段。

三、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再摆一摆、再想一想等方式学习知识,通过层层设疑,分析归纳问题,构建从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学习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回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今天要认识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

1、引导学生:观察后想一想从三个方向看到什么形状(从比较简单的实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2、学生小组交流后搭一搭、画一画三个方向的立体图形(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创设小组交流环境、实现交流互动使知识有直观到抽象)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后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个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其自己发现总结规律,发展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二)、创设“比赛”情景二

挑战一、用5个小立方块搭出了立体图形。请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此题既是为了巩固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不同形状后能画出草图有是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挑战二、有两道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能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后正确还出原立体图形。教学中我将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和创造,充分享受学习的成功和乐趣)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以“探究者”身份积极参加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理念)

五、教学预测:相信通过我的引导,以及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相信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估计存在的问题:个别同学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可能会影响自身学习的效果,课后还有待于个别辅导,加强训练。

六、板书设计:

搭一搭

正面、左面、上面

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认识图形(二)----拼组图形教学设计示例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图形(二)----拼组图形教学设计示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认识图形(二)----拼组图形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操作,显示对美的追求,领略数学知识的美.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学难点
拼摆出想象的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七巧板、学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从学具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出示拼摆的图形,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图形之美.
(二)探究新知
1.指导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按虚线剪开,再按下图拼一拼.
(1)引导学生想象,拼摆的图形像什么?
(2)启发学生还可以摆什么图形?
2.从学具卡片中剪下,再按虚线剪开,用剪下的4个能拼成一个圆吗?
3.从卡片上剪下其他图形,再按下图拼一拼.
(1)出示投影:
(2)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拼摆其他图形.
(三)全课小结
随堂练习
1.用两个△和两个○拼摆一只蝴蝶.
2.用认识的图形,摆一朵花、一只小鸟、一架飞机等.
布置作业
用认识的图形,拼成一个想象的图形,办一个小展览.
板书设计
拼组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4.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课件呈现主题图: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

(二)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们都分别有哪些形状的积木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平时喜欢的积木入手,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知的学习过程,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师生互动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3.点明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你是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在初步认识新知的基础上,说说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正方形和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画图等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

(四)认识三角形

(1)你能把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的折法。

(2)你能沿着折痕剪一剪,分一分吗?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归类、观察,并在组内交流、反馈。然后运用多媒体展台选择性的展示学生分的结果。

(3)问:在上面两组图形中,你发现了新的图形吗?(板书:三角形)

(4)学生寻找并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三角形形状的物体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折、剪、分,直观认识三角形的过程,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1.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将拼成的新图形放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3.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指着平行四边形问:这种图形叫什么?

4.小结:像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5.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演示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6.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课件演示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拼一拼、说一说等学习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找一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各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类整理和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应用

(一)P3“做一做”的第1题:

1.在图中找出平面图形

2.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3.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二)P3“做一做”的第2题: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能用今天所学的平面图形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吗?

3.学生利用立体图形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4.展览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三)P5“练习一”的第1题:涂一涂

(四)P5“练习一”的第2题:把各种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五)P5“练习一”的第3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分类、数图形等数学活动中,加深对各种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

四、课堂小结

(一)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课件出示:几个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平面图形拼组成的,让学生说出这个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二、操作感知

(一)折一折:

1.长方形的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方形的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汇报等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掌握。】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方法铺垫。】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利用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所拼成的图形。

(4)议一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勤于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1)讨论:你和同桌准备拼一个什么图形?要用几个三角形?

(2)合作:同桌合作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你想拼成的图形?

(3)汇报:每桌派代表说一说你们拼成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展示中不断丰增加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三、巩固应用

(一)基本练习:

1.“做一做”

(1)课件呈现“做一做”的两幅图,你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用准备好的三角形(附页提供)拼组出其他平面图形。

(3)将学生的拼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并请拼摆方法得当的同学介绍方法

2.出示练习一第4题。

(1)自主拼组:请同学们观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动手,进行拼图大比拼。

(2)展示、评价:看看谁拼出的图案最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拓展练习:

出示练习一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创设情境:灰太狼发现喜羊羊家的墙壁上破了一个洞,想晚上跑到喜羊羊家来抓走喜羊羊,请你帮帮喜羊羊,看看缺了几块砖,让喜羊羊抓紧去买来,把墙上修补好。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可以动手画一画。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汇报,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四、总结归纳

(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联系生活:欣赏拼组成的图形。

1.课件出示一些由平面图形拼组的美丽图案。

2.呈现一幅由七巧板拼组的图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本课的知识,感受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同时,七巧板拼组的图案又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第3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种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所学平面图形的知识。

教学难点:拼组指定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一套七巧板、课件;学具: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认七巧板

(一)看图激趣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

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认识七巧板

1.七巧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中间这个巧字,是想告诉我们,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许多美丽的图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3.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样大?(两个大三角形、一个中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给学生提供认识平面图形的丰富素材,关注学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能正确地找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一)用两个图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两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怎样拼?再动手。

2.学生操作。

3.学生展示,并说说是用哪两个图形拼的。

4.评价: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师的要求,用两个图形拼成一个三角形,真棒!

(二)用三个拼。

1.请听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个图形拼一个三角形。先想一想,用哪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想好了再拼。

2.学生拼图。

3.学生展示,并说说用哪三个图形拼的。

4.评价学生拼组的图形。

(三)用四、五、六个拼

1.谈话:刚才我们拼三角形的时候,先用几个图形拼的?后来用几个图形拼的?接下来拼三角形,你想用几个图形拼?(4、5、6)

2.要求:(1)小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别用4、5、6、7个图形拼(3)先想想用哪几个图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组代表汇报用哪些图形拼的。

【设计意图: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别用七巧板中的2个、3个图形拼组三角形,渗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从用2个图形开始拼,再到用3个图形拼。】

三、发挥想象,自主创新

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三角形,还能拼成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呢!

(一)分小组拼自己喜欢的图形。

(二)根据小组内的拼图,讲小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拼组,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这节课你喜欢吗?说说喜欢什么?

(二)游戏:

1.请你把“七巧板”复原拼成一个正方形。

2.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第一个成功的孩子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学生投影仪演示,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投影仪演示,同学们一起做。)

(三)介绍七巧板的来由,欣赏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后来流传到国外,欧洲人称之为“唐图”。唐朝是中国十分昌盛的时期,外国人常用“唐”来代表中国。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国的图”。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祖国的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美,孩子们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图形拼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27《图形拼组》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拼组办法。教师及时贴在黑板上,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整堂课,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图案美、数学美。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活跃气氛。

1、课件出示聪聪、明明两张图片,邀请学生到他们家玩。学生四人搭火车唱着歌前进。

学生:按四人一组侧身,左手搭在前排学生的肩上,右手做火车的轮子绕圈滚动。唱:火车头,呜呜叫,拉着车厢快快跑,轰隆隆,唱着歌儿,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2、认识聪聪、明明家门口的图形娃娃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同时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研究长方形的秘密。

师: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同桌的伙伴听。(学生自主学习、反馈1)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反馈2)

生:我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

学生之间可以有疑问地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验证。

4、学生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上台演示正方形的特征。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一起用自己的小手玩了玩图形,发现了图形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秘密,其实我们还可以让图形来变魔术。就看我们的小朋友们怎么变,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变变变”(课题出示)。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今天,聪聪、明明的妈妈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可是午餐的菜还没有准备好,想请你们亲自动手做一做,你们会做吗?

2、出示第一道菜,叫“月饼拼盘”。要求学生用圆形变成一个正方形的月饼?请小朋友们打开我们的书第28页自己看一看做一做,同桌讨论一下应该怎么做?一生上台讲解。学生自主学习。

3、出示第二道菜。要求学生用正方形拼摆成组合的三角形。指名回答并命名。学生动手操作。讲评学生的作品。再让同桌互评,自己是怎么做,图形像什么?

4、聪聪明明的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她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七巧板(出示),七巧板的游戏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一幅七巧板,它是用一个正方形分成7份得来的,大家认真的观察七巧板是由几块什么图形组成的?现在就用七巧板来拼图,比比看谁拼的图最好看。学生动手。

5、刚才小朋友们拼得实在是太棒了,我把你们拼的图案都集中在电脑里面,大家请看。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的美丽图案,真不简单,可见,将来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就在你们里面。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了聪聪明明的家,自己亲手做了两道菜,知道了图形之间有那么多的秘密,也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的、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厨师。今天我们在聪聪明明家也玩了一天了,应该要回去了,小朋友们准备好,我们要坐火车回来了。(放音乐)

上课开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导入,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去评价,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必要的指导。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注意去倾听,而且自己也要注意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评议点,从而适时引导学生介入评价。如长方形的上下、左右两条边是否一样长,需要动手折一折,这些都是要教师加以肯定的评议点。

这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发现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创设让学生帮助别人做“菜”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沟通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及做“家务”的乐趣。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中采用了开放式的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拼摆“七巧板”的图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得到满足,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拼组”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整个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全体学生能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五、教学片段实录:

师:好,聪聪、明明的家到了。今天他们家打扮的真漂亮,有这么多的图形娃娃在门口欢迎你们,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他们有问题要考考小朋友们:在这些认识的图形娃娃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出示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么多的图形娃娃,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里藏着什么秘密。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长方形的纸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的边有些长,有些短。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3:我还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的。

生4:(学生站起来问)生3,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我刚才把长方形的上面与下面折了一下,发现了上面的那条边与下面的那条边是一样的。

生4:我也试一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高兴的笑着说)是啊,是啊,我也发现了。

生5:陈老师,我也用“生3”的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

师:是嘛,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生6:陈老师,我刚才通过对折,发现了一个长方形可以变成两个正方形。

课堂上出现一阵混乱,有个小朋友说是,有的小朋友说不是,有些小朋友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生7:我的这个长方形对折之后,不是两个正方形,而我的同桌对折之后是两个正方形。(如下图:)

生8:我刚才把长方形剪一剪,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而且可以摆出不同的图形。(如下图:)

在这个学生的启发之下,其他的学生纷纷拿起手中的剪刀,把一个个长方形剪一剪,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

六、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操作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能力,而动手操作可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使脑、手、口在同时动的基础上从直观现象到抽象出算理算法,展现知识的构成过程,分散难点,以便把新的知识内化成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为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图形拼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从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学生最初的发现比较表面,后在教师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知道了长方形有哪些特点、长方形可以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变成其它图形,使知识逐步趋于完善。正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发现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甚至争论,真正使学生介入了思维活动。学生也再次切身感受到在实践中动手操作的乐趣。这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大有裨益。

那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呢?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不仅能真正确立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主体地位,也能确立他们评价主体的地位,使他们能摆脱习惯于接受老师指导、评价的束缚,树立动手操作的信心,获得“我能行”的体验。

2、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要求学生关注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动手操作进行深入地反思。要对自己或别人的发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必须去倾听,去思索,哪些是好的,哪些还需改进。这种思维活动的真正介入,可以使学生对图形的特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魅力。上述案例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发现也许是不够完善的,但大家都来动脑筋,都来参与,就可能得到一个比较完善的发现。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对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调动大家都来参与动手操作的合作过程。特别是在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与对话,必将会点亮每个合作者的智慧的火花,在扬弃中凝炼思维,发展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评价是评价的最重要的一种,教师在课堂里应充分利用,但是在课堂实践中,实施自主评价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逐渐改进。

自主评价比较费时,因此进行一次自主评价,需要教师花较大的精力。教师要在有效的准备时间里做到高质量的自主评价教学,就需要平时多积累对学生个体的了解程度,做到教学自主评价时能有的放矢。这方面,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些新教师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提高自主评价质量,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学生方面来说,自主评价的一个问题是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有时甚至会离题很远。虽然促进学生的扩散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但是在一堂课上如果没有一个主题,则会对该课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学生出现跑题时,教师应该及时的予以补救,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主题上来。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某一点,也不能让由学生思维信马由疆。这方面也给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总之,自主评价教学应该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来完成。在自主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拓展性思维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改的基本方向,因此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二)教案


一、认识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2)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练习一(2)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圆()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4、4。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3)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5、1。

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

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

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 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2、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发展学生合作意识。

3、在拼一拼、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4、通过几何图形的学习,体会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和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圆。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卡纸,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剪刀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展板、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看大屏幕。(课件依次出现大树、太阳、小草、小鸟、牧童骑牛图。)

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1:有红红的太阳、小鸟。

师:还看到什么?

生1:小树、草。

生2:小孩骑着黄牛。

生3:这幅图里有好多图形。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幅图中有好多图形。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1:牧童骑牛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师: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奖励给你一个五角星。漂亮吧?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呢,我把它奖励给那些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

师: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太阳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树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生2: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师:看到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觉得你们都是一些爱动脑筋的孩子。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图形,问生你认识它们吗?上来指一指,说一说(部分同学都能说出这些图形)

师:课下我让同学们带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物体,你们带来了吗?(生:带来了)

师:拿出你带来的物体,你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图形吗?(小组交流一下,互相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图形)

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从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演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面有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各种形状的图片,你们能把这些图片分分类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织分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小组1:我们组分了5类,长方形分了一类,正方形分了一类,圆形分了一类,平形四边形分了一类,三角形分了一类。

小组2:我们是按颜色分的

师:你们的这种分法很有道理。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按形状分类后的图形。

师指着小组1分出的大大小小的长方形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些都是长方形?

生1:长长的,直直的。

生2:有4个角。

师: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

师: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那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1:四四方方的。

生2:方方正正的。

生3:有4个角

师:噢,那平形四边形呢?

生1:也有4个角,

师:谁来说三角形的样子?

生1:3条边,3个角。

师:圆呢?

生:圆圆的,弯弯的。

师:圆的边是弯曲的,其他图形的边是直直的。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些平面图形的样子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可要注意看。

师:看它是什么形状的?(横举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这样放呢?(斜举长方形)

生:长方形。

师:这样还是长方形啊?

生:是。

师:再看,(横着举平形四边形)它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呢?(斜着举平形四边形。)

生:平形四边形。

师:大家个个都有火眼金睛,太棒了!

师:看,小牧童也来向大家祝贺了(出示情境图中的“牧童骑牛”图)

师: 一上课时有的同学提出,牧童骑牛图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现在谁来说一说?

生:牧童骑牛图是由长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拼成的。

师:这是同学们自已提出的问题,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活动四:联系生活,深入感知。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今天所学的图形,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生1:课桌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地板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我们带的红领巾的形状是三角形的。

生4:我们星期一升国旗时,国旗的形状的长方形的。

生5:我们图书角的图书版子的形状是平形四边形的。

生6:我们的画画笔盒子的底面是圆形的。

师:看到同学们即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现在老师再带大家到生活中去走走,看看!(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形)

师: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们学习 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

生2:我知道了每种图形的样子。

师: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图形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以后我们继续学习。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提醒:

说课稿教案、小初高资料、最新资讯

尽在“教师窗”微信公众号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 拼一拼》数学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一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719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