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优秀有创意的高中教案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4、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课时】
拟定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香港回归的影音资料,大约5分钟。
二、研讨过程
1、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2、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⑴什么是新闻。
⑵新闻的特点。
⑶新闻的结构。
3、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4、大家交流新闻稿。
5、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6、出示思考问题:
⑴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⑵我们学习新闻的意义何在?
⑶我们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分组讨论问题。
各组交流,达成共识:
⑴共识:形式好、标题好、主体好、内容好,分析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的结合(通过分析自然地明确新闻本身的内容)。
⑵共识:我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新闻媒体已经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窗口,我们应该学会利用这个途径,提取重要信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心国内外大事。
⑶共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香港回归为我们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为澳门回归提供了好的借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收回香港,我们国力增强了,华夏子孙盼望祖国的大统一,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家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学子,应该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更美好的明天努力。
三、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导入新课
大家看到的就是68年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二战期间,不仅是日本法西斯心狠手辣,在欧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德国法西斯对欧洲人民犯下的罪行更令人发指!
二、资料交流并谈感受
课前布置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现在各小组将图片拿上来投影展示,边看图片边介绍。
(各小组展示图片,并介绍。)
老师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师:在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师:虽然我们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不尽相同,但是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那就是压抑、窒息、悲愤、沉痛。
三、写作背景介绍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四、相互质疑,探究写作意图
一个如此有名的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早已众所周知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将你们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然后找出一个你们认为最难的问题向其他小组的同学提出来。我们把这个环节叫做“相互质疑”。
(学生思考、交流、提问、答问。)
师:老师也给同学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多媒体展示)。有些同学们已经问过了,有些还需要我们讨论一下。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
2、怎么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第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六、精彩语段赏读
本文有很多地方写得很精彩,虽然作者没有正面去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但文中的叙述却已深深震撼了我们。请各组推荐一段文字并推荐一名同学来朗读(生朗读)。
七、谈收获
师:我们看新闻通常是为了获取新信息,那学了这则新闻,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八、结语
是的,这篇文章给我们的震撼实在太大了,让我们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多媒体显示警示句)最后,老师用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 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
2, 品味作品中呈现的有深意的语言,学习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作品中精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分析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
2、查找有关香港回归、二战中的集中营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短新闻两则》。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里、报刊上、广播中天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闻,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平常我们接触新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内容,很少去注意它的行文特点,大家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老师一定有介绍过新闻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复习一下。
明确:四部分——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类型——消息、通讯、特写等。
这堂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篇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
(给学生2分钟阅读课文)
二,回顾历史,感受荣辱。(5分钟)
香港回归的时候,大家只有五岁。可能在那个年纪还不能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现在我们阅读了这一篇新闻作品,回过头去审视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就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新华社派了四名记者来一起报道这样一件事,为什么这四名记者又花了这么多心思来谋篇布局。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中找到答案。
(同学间接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过程)
教师补充:香港回归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治都不发达,而那时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要从虎口夺肉这是需要何等的魄力。但是当时我们就做到了。那时候和英国进行谈判的是邓小平同志,英国的谈判代表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面对英国的武力威胁,邓小平同志有两句话至今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魄力:一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二是“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这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香港割让给英国,这是当时我们的祖国长期贫弱。我们中国人讲气节,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的民族背负了多大的耻辱。156年,一个半世纪后我们才有这个能力把香港收回,这如何不使国人心情激动。
三,分析课文。(30分钟)
1,理解题目。(5分钟)
[提问] 看完文章,那位同学能够说一下“不列颠尼亚”是什么?
明确: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
[提问] 作者用了这个游轮的名字做标题,作者仅仅指的是这一艘游轮吗?
明确:不是,指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提问]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结束了呢?
明确:“别了”。
“别了”说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里作者化用毛主席写过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的篇名表达了香港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的意思。作者这样的题目设计就将历史的厚重寄寓其中,“别”一字说明从此不再,背负了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不再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快慰,这个标题将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欢欣结合在了一起。
2,结构分析。(8分钟)
[提问] 刚才同学说过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四个部分,标题我们研究了,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文章的导语、正文、结语各是哪几段?
明确:导语(1);正文(2-10);结语(11)
[提问] 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
[提问] 依次记叙了哪一些事件呢?(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明确: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提问] 作者如此详细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提问] 在文章的结尾标记着“1997年7月1日电”,这又说明了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啊?
明确:及时性。
3,语句赏析。(15分钟)
我们在阅读这篇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发现,它在真实和及时地记录了当时的场面之外,在语言上也特别的与众不同。作品在纪实的语言外还作了许多的背景交待和抒情,我们站在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上一起来揣摸一下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1、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2、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从这里升起。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日落仪式”的背景。
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每组讨论一句,结束时指定一位同学发言,其他组可作补充。)
明确:“蒙蒙细雨中”,是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2句运用对比,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港督的更换,它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后一次;3句,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主权回归的紫荆花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这个仪式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4句,将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句简短的话中,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沧桑的巨变。
从以上语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丰富性。它不像消息,力求简短、精炼。新闻特写在客观的记叙外还包含了记者的主观情感,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
四,总结。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学习了今天的这篇新闻,我们不仅了解了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以及这篇报道的经典之处,我们还知道了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篇新闻不仅值得大家去阅读,还值得细细的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第一小题。
2、预习《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第二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新闻特写,也感受了中华民族从屈辱的历史中崛起的豪情。这节课我们要接着阅读一篇新闻通讯,从记者的笔下去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关押和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奥斯维新集中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二,分析课文。(30分钟)
1,结构分析。(5分钟)
[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现在大家一起在看一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怎么看出的?
明确:通讯,时效性较消息来得弱,语言更有文学作品的特点,作者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提问] 阅读课文后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后顺序如何?
明确:参观者的参观顺序。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语句赏析。(20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他的语言是很值得我们来细细品读的。结合上节课的体验,大家来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玩味的语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讨论结束每组请两位同学进行发言,陈述找到的语句及妙处。)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4、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6、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明确:1句,这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景相固然美好但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应该永无天日,但作者进门却看到这样的景象,两种反差引起作者的“可怕”;2句,所有的惨无人道已经被历史所铭记,所有的新闻都已经是旧闻;3句,将丑陋残暴与美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或许是讽刺、或许是控诉;4句,奥斯维新的历史太过黑暗,人们不愿去回想悲痛的往事;5句,刽子手太过残暴,他们不可能向上帝祷告求得宽恕、无辜的人无机可逃,也得不到上帝的保佑;6句,突出文章的主题,用欢乐的场面与残暴的历史相对比更显得和平的珍贵,同时呼应开头。
3,理解标题。(5分钟)
同样的,作为一篇新闻报道,这篇通讯的标题也如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提问] 文章几次提到“在奥斯维新没有新闻”?作者屡次强调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3次。因为在奥斯维新所有的残暴都凝固在历史中,成了旧闻。但作者在这里感觉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些话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心境。
[提问] 一个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告诫后人勿忘历史,战争的阴霾刚去未远,人们应当珍惜和平的时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三,写作特色。(5分钟)
在上一篇新闻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特点在于对历史背景的插入式介绍。那么这节课阅读的《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也有自己显著的写作特色,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新闻的写作主体是记者,但是对于一篇新闻作者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这三篇新闻作品中,记者于实践本身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又是怎样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呢?
明确:《人》中记者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对事件进行客观记叙;《别》中记者也是一旁观者的姿态出现,但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奥》中记者成为了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文章直接描述自己的所感所闻。这就是这篇通讯的特点,这是一篇纯主观性的报道。
四,总结。(3分钟)
学习完了这篇通讯之后,相信大家的内心都是沉重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无数的流血和死亡,更是人性的堕落和丧失。通过对今人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震惊和痛苦的详细描写,以及对集中营内景象的白描勾画裸裸地显现出了纳粹分子的惨无人道。历史不会重演,奥斯威辛不再会有新闻。希望大家在细细揣摩独特的写作手法之后,能够进一步体会一下文章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道德以及战争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小题。
2、 预习《包身工》。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短新闻两篇》教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短新闻两篇》教案高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历史及回归背景;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
3.读准“紫荆”、“婆娑”、“噩梦”、“嬉笑”、“撰写”、“雏菊”、“窒息”等字音。
4.《别了,不列颠尼亚》能从原文筛选相关信息,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能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主观评价;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能赏析标题及文中“日落仪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含义丰厚的词句;能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能勾画筛选人们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明确这是用人们的感情变化来侧面烘托集中营的恐怖;能筛选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能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并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能深入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背后所具有的东西。
【教学重点】
1.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
2.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
3.赏析标题及文中含义丰厚的词句,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
4.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导入《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学习(10分钟)
1.引导回顾新闻知识,课件展示
新闻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无固定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2.简介香港历史,课件图片展示
1.参与介绍香港历史
2.回顾新闻知识,参与交流介绍
3.做好笔记
二、自主阅读探究(10分钟)
课件展示,提出要求。
1.找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导语、主体、背景材料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主体部分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3.新闻事件与背景材料怎样统一起来的?
根据问题,阅读探究
三、师生合作探究(10分钟)
讲解并课件展示
参与师生合作学习,笔记
四、手法与含义探讨(13分钟)
提出问题,组织交流探讨。课件展示讲解。
1.新闻标题有哪些含义?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积极思考,参与交流探讨,做好笔记
五、小结(2分钟)
本文真实、准确地描绘了香港回归这难忘的时刻。作为新闻,文章写得简洁,语言简练,背景材料恰当。
参与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学习导语
组织齐读1—3段,指明是导语,要求概括内容,分析意义: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引起读者思考。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二、学习背景
指名朗读4、5、6段,分析写到哪些背景:位置、居民、环境、历史,点明杀人工厂,使命感迫使写作本文。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三、学习参观过程部分
组织自读文段,梳理探究。开展师生交流,课件展示。
1.梳理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2.找出细节描写,体会作用。
3.找出表现参观者的感受的语句,体会与作者的感受的联系。
4.体会句子含义。
自读文本,梳理体会
四、总结全文
指出本文不同于其它新闻作品的特点。
本文属于“印象性报道”。这类报道,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体会思考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48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