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 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

2, 品味作品中呈现的有深意的语言,学习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作品中精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分析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

2、查找有关香港回归、二战中的集中营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短新闻两则》。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里、报刊上、广播中天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闻,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平常我们接触新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内容,很少去注意它的行文特点,大家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老师一定有介绍过新闻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复习一下。

明确:四部分——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类型——消息、通讯、特写等。

这堂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篇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

(给学生2分钟阅读课文)

二,回顾历史,感受荣辱。(5分钟)

香港回归的时候,大家只有五岁。可能在那个年纪还不能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现在我们阅读了这一篇新闻作品,回过头去审视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就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新华社派了四名记者来一起报道这样一件事,为什么这四名记者又花了这么多心思来谋篇布局。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中找到答案。

(同学间接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过程)

教师补充:香港回归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治都不发达,而那时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要从虎口夺肉这是需要何等的魄力。但是当时我们就做到了。那时候和英国进行谈判的是邓小平同志,英国的谈判代表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面对英国的武力威胁,邓小平同志有两句话至今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魄力:一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二是“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这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香港割让给英国,这是当时我们的祖国长期贫弱。我们中国人讲气节,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的民族背负了多大的耻辱。156年,一个半世纪后我们才有这个能力把香港收回,这如何不使国人心情激动。

三,分析课文。(30分钟)

1,理解题目。(5分钟)

[提问] 看完文章,那位同学能够说一下“不列颠尼亚”是什么?

明确: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

[提问] 作者用了这个游轮的名字做标题,作者仅仅指的是这一艘游轮吗?

明确:不是,指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提问]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结束了呢?

明确:“别了”。

“别了”说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里作者化用毛主席写过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的篇名表达了香港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的意思。作者这样的题目设计就将历史的厚重寄寓其中,“别”一字说明从此不再,背负了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不再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快慰,这个标题将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欢欣结合在了一起。

2,结构分析。(8分钟)

[提问] 刚才同学说过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四个部分,标题我们研究了,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文章的导语、正文、结语各是哪几段?

明确:导语(1);正文(2-10);结语(11)

[提问] 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

[提问] 依次记叙了哪一些事件呢?(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明确:4时30分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 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 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提问] 作者如此详细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提问] 在文章的结尾标记着“1997年7月1日电”,这又说明了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啊?

明确:及时性。

3,语句赏析。(15分钟)

我们在阅读这篇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发现,它在真实和及时地记录了当时的场面之外,在语言上也特别的与众不同。作品在纪实的语言外还作了许多的背景交待和抒情,我们站在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上一起来揣摸一下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1、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2、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从这里升起。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日落仪式”的背景。

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每组讨论一句,结束时指定一位同学发言,其他组可作补充。)

明确:“蒙蒙细雨中”,是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2句运用对比,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港督的更换,它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后一次;3句,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主权回归的紫荆花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这个仪式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4句,将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句简短的话中,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沧桑的巨变。

从以上语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丰富性。它不像消息,力求简短、精炼。新闻特写在客观的记叙外还包含了记者的主观情感,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

四,总结。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学习了今天的这篇新闻,我们不仅了解了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以及这篇报道的经典之处,我们还知道了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篇新闻不仅值得大家去阅读,还值得细细的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第一小题。

2、预习《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第二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新闻特写,也感受了中华民族从屈辱的历史中崛起的豪情。这节课我们要接着阅读一篇新闻通讯,从记者的笔下去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关押和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奥斯维新集中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二,分析课文。(30分钟)

1,结构分析。(5分钟)

[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现在大家一起在看一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怎么看出的?

明确:通讯,时效性较消息来得弱,语言更有文学作品的特点,作者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提问] 阅读课文后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后顺序如何?

明确:参观者的参观顺序。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语句赏析。(20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他的语言是很值得我们来细细品读的。结合上节课的体验,大家来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玩味的语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讨论结束每组请两位同学进行发言,陈述找到的语句及妙处。)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4、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6、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明确:1句,这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景相固然美好但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应该永无天日,但作者进门却看到这样的景象,两种反差引起作者的“可怕”;2句,所有的惨无人道已经被历史所铭记,所有的新闻都已经是旧闻;3句,将丑陋残暴与美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或许是讽刺、或许是控诉;4句,奥斯维新的历史太过黑暗,人们不愿去回想悲痛的往事;5句,刽子手太过残暴,他们不可能向上帝祷告求得宽恕、无辜的人无机可逃,也得不到上帝的保佑;6句,突出文章的主题,用欢乐的场面与残暴的历史相对比更显得和平的珍贵,同时呼应开头。

3,理解标题。(5分钟)

同样的,作为一篇新闻报道,这篇通讯的标题也如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提问] 文章几次提到“在奥斯维新没有新闻”?作者屡次强调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3次。因为在奥斯维新所有的残暴都凝固在历史中,成了旧闻。但作者在这里感觉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些话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心境。

[提问] 一个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告诫后人勿忘历史,战争的阴霾刚去未远,人们应当珍惜和平的时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三,写作特色。(5分钟)

在上一篇新闻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特点在于对历史背景的插入式介绍。那么这节课阅读的《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也有自己显著的写作特色,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新闻的写作主体是记者,但是对于一篇新闻作者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这三篇新闻作品中,记者于实践本身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又是怎样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呢?

明确:《人》中记者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对事件进行客观记叙;《别》中记者也是一旁观者的姿态出现,但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奥》中记者成为了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文章直接描述自己的所感所闻。这就是这篇通讯的特点,这是一篇纯主观性的报道。

四,总结。(3分钟)

学习完了这篇通讯之后,相信大家的内心都是沉重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无数的流血和死亡,更是人性的堕落和丧失。通过对今人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震惊和痛苦的详细描写,以及对集中营内景象的白描勾画裸裸地显现出了纳粹分子的惨无人道。历史不会重演,奥斯威辛不再会有新闻。希望大家在细细揣摩独特的写作手法之后,能够进一步体会一下文章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道德以及战争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 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小题。

2、 预习《包身工》。

相关知识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三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新闻单元,新闻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在教授课文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报纸,初步了解新闻的结构和特点。《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因此,这两篇短新闻准备采用讲解式、探究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了解新闻内容、筛选信息、品味语言,并将两篇新闻比较异同。

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设想:播放一段香港回归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探究本文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品味具有深刻意义的语句。

第二课时,教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想:课前播放组织学生看《辛德勒的名单》,了解纳粹暴行。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典型细节,探究此文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有何不同。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和纳粹暴行。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好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三)学习重难点及突破

1. 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 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

3. 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

突破方法:这两篇新闻都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教学前应对新闻的特色予以充分解说,让学生有充分认识。教学时应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达到把握每篇新闻的主要写作特色和其特有的新闻价值为目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没有对新闻的系统了解,教学前应对新闻这种特色文体予以充分解说,让学生有充分认识。这两篇新闻都是寓意深刻、情感丰富、耐人品读的名作。但学生有可能无法体会文中的寓意和饱含的情感,所以教学时应以指导学生阅读为主,通过指导阅读、质疑解难,筛选信息,达到把握每篇新闻的主要写作特色和其特有的新闻价值为目的。

三、教法、学法及理论依据(教学策略及手段)

讲授法,传授知识具有系统性、高效性、示范性的特点,在本课中需要以讲授法补充给学生关于新闻的一些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对文本的材料处理的效果、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的解读都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得出认识,以此培养学生关注文本、研读文本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作业,包括对新闻体裁的了解、文中生字词的积累。

2.教师的教学准备

相关视频资料、文字资料、学习用的幻灯片。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二)学习过程

1. 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①什么是新闻(消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②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③消息的特点: 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短,消息要求短。快,时效性。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④消息的结构: 标题(正标、副标题)。 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2)字词(包括两篇)

不列颠尼亚(diān) 噩梦(è) 婆娑(pó suō) 窒息(zhì) 祷告(dǎo)

停泊(bó) 紫荆花(jīng) 凋谢(xiè) 恐怖(bù) 撰写(zhuàn) 明媚(mèi)

2. 小组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3. 新课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再次聆听那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的一刻吧。

4. 整体赏析文本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① 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② 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③ 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问题④ 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5. 小组总结

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设计意图: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第一步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各类学生在小范围内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谈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可以谈感情、谈体会及收获;也可以对文章提出质疑。第二步是各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围绕中心问题开展讨论,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精心提炼设计的,通过这些问题对学习达标有“突破”作用。

六、板书设计

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段落

第1、2、3、5、6、7、8、9段

第4、10段

结合的作用

使得历史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二)学习过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一小段来自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关于纳粹焚尸的剪辑,为学生理解作者沉浸在文字中的悲痛与沉重营造情境。)

教师开场白:“世界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命运、许多民族的命运都和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家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吗?同学们对这个地方有所了解吗?

(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密布的电网”、“巨大的焚尸炉”、“囚房”、“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在等待死亡”、“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集中营里的万人坑”、“集中营中的孩子们”、“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室中部分死者的照片”等等。)教师解说: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行“医学试验”的专门“病房”和实验室,还建有4个大规模杀人的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1944年,这里每天要焚烧约6000具尸体。残暴的法西斯分子甚至在焚尸前敲掉受害者的金牙,剥下纹身人的皮肤做灯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编织成地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一起走进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奥斯维辛纪念馆吧。

2. 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① 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② 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③ 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问题④ 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3. 赏析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①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② 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③ 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④ 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⑤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4. 自主总结

问题① 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②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③ 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六、板书设计

记者参与程度

定义

作品

旁观者(零度写作)

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

作为参与者

直接描写所见所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

纯主观性

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当成主要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两篇新闻因为新闻事件的背景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很大差距,尽管学生在历史课本上学过,但仅限于笼统的知道有这回事而已,如果在这样浮浅的认识基础上学习课文,那就像是看旧报纸上新闻,一看而过,没有情感的触动。所以在每一课时前都涉及了不少的情景导入,有视频、有资料,为的是让学生能较为顺利地解读课文、理解作者情感。所以本课的学习还比较顺利,在给出相应的新闻知识和相关背景后,在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分析出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的内容及效果,第二篇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后让学生试着写一段新闻,要求有新闻事实本身和相关背景材料,大部分学生完成的也还不错。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二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二”,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案:《短新闻两篇》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新闻特写和新闻通讯的写作特点。

2,品味作品中呈现的有深意的语言,学习对比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从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作品中精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爱好和平的情感。

教学方法:

分析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复习初中学习过的有关新闻的知识。

2、查找有关香港回归、二战中的集中营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的是《短新闻两则》。我们日常生活中在电视里、报刊上、广播中天天都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闻,大家一定对它不陌生。

平常我们接触新闻一般都是为了了解新闻的内容,很少去注意它的行文特点,大家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老师一定有介绍过新闻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来复习一下。

明确:四部分——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类型——消息、通讯、特写等。

这堂课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篇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

(给学生2分钟阅读课文)

二,回顾历史,感受荣辱。(5分钟)

香港回归的时候,大家只有五岁。可能在那个年纪还不能感受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现在我们阅读了这一篇新闻作品,回过头去审视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就可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新华社派了四名记者来一起报道这样一件事,为什么这四名记者又花了这么多心思来谋篇布局。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中找到答案。

(同学间接香港被割让的历史,回归的过程)

教师补充:香港回归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那时我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治都不发达,而那时的英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要从虎口夺肉这是需要何等的魄力。但是当时我们就做到了。那时候和英国进行谈判的是邓小平同志,英国的谈判代表是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面对英国的武力威胁,邓小平同志有两句话至今让世界感受到一个崛起的中国的魄力:一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二是“中国人穷是穷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这是被世界蔑视了整整110年的中国面对英美发出的声音。香港割让给英国,这是当时我们的祖国长期贫弱。我们中国人讲气节,这样的事实让我们的民族背负了多大的耻辱。156年,一个半世纪后我们才有这个能力把香港收回,这如何不使国人心情激动。

三,分析课文。(30分钟)

1,理解题目。(5分钟)

[提问]看完文章,那位同学能够说一下“不列颠尼亚”是什么?

明确:英国皇家游轮的名字。

[提问]作者用了这个游轮的名字做标题,作者仅仅指的是这一艘游轮吗?

明确:不是,指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提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结束了呢?

明确:“别了”。

“别了”说明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这里作者化用毛主席写过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的篇名表达了香港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的意思。作者这样的题目设计就将历史的厚重寄寓其中,“别”一字说明从此不再,背负了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历史从此不再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何等的快慰,这个标题将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欢欣结合在了一起。

2,结构分析。(8分钟)

[提问]刚才同学说过了新闻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四个部分,标题我们研究了,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找一找文章的导语、正文、结语各是哪几段?

明确:导语(1);正文(2-10);结语(11)

[提问]正文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

明确:时间顺序。

[提问]依次记叙了哪一些事件呢?(请几个学生回答,相互补充。)

明确: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举行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提问]作者如此详细地记叙了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提问]在文章的结尾标记着“1997年7月1日电”,这又说明了新闻特写的什么特点啊?

明确:及时性。

3,语句赏析。(15分钟)

我们在阅读这篇新闻作品的时候可以发现,它在真实和及时地记录了当时的场面之外,在语言上也特别的与众不同。作品在纪实的语言外还作了许多的背景交待和抒情,我们站在一个新闻记者的角度上一起来揣摸一下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1、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2、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从这里升起。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日落仪式”的背景。

4、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以小组讨论形式展开,每组讨论一句,结束时指定一位同学发言,其他组可作补充。)

明确:“蒙蒙细雨中”,是天气状况的实写,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2句运用对比,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港督的更换,它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最后一次;3句,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主权回归的紫荆花旗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这个仪式所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4句,将几百年的历史浓缩在一句简短的话中,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沧桑的巨变。

从以上语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新闻特写的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丰富性。它不像消息,力求简短、精炼。新闻特写在客观的记叙外还包含了记者的主观情感,表现在文字上就是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

四,总结。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学习了今天的这篇新闻,我们不仅了解了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以及这篇报道的经典之处,我们还知道了这一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这篇新闻不仅值得大家去阅读,还值得细细的去回味。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第一小题。

2、预习《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

第二课时

一,导入。(3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新闻特写,也感受了中华民族从屈辱的历史中崛起的豪情。这节课我们要接着阅读一篇新闻通讯,从记者的笔下去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集中营是二战期间德国纳粹集中关押和屠杀犹太人的地方,奥斯维新集中营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二,分析课文。(30分钟)

1,结构分析。(5分钟)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闻的基本知识,现在大家一起在看一看课文,然后告诉老师,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新闻?怎么看出的?

明确:通讯,时效性较消息来得弱,语言更有文学作品的特点,作者进行了细致地描绘。

[提问]阅读课文后回答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先后顺序如何?

明确:参观者的参观顺序。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2,语句赏析。(20分钟)

在上节课中我们了解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他的语言是很值得我们来细细品读的。结合上节课的体验,大家来找一找这篇文章中有没有什么值得大家玩味的语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要求讨论结束每组请两位同学进行发言,陈述找到的语句及妙处。)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3、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4、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5、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6、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明确:1句,这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景相固然美好但与布热津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是人间地狱,应该永无天日,但作者进门却看到这样的景象,两种反差引起作者的“可怕”;2句,所有的惨无人道已经被历史所铭记,所有的新闻都已经是旧闻;3句,将丑陋残暴与美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对比,或许是讽刺、或许是控诉;4句,奥斯维新的历史太过黑暗,人们不愿去回想悲痛的往事;5句,刽子手太过残暴,他们不可能向上帝祷告求得宽恕、无辜的人无机可逃,也得不到上帝的保佑;6句,突出文章的主题,用欢乐的场面与残暴的历史相对比更显得和平的珍贵,同时呼应开头。

3,理解标题。(5分钟)

同样的,作为一篇新闻报道,这篇通讯的标题也如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提问]文章几次提到“在奥斯维新没有新闻”?作者屡次强调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3次。因为在奥斯维新所有的残暴都凝固在历史中,成了旧闻。但作者在这里感觉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些话表现了作者的写作原因和心境。

[提问]一个记者为什么要写一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惨剧早已离我们远去,为什么又重新提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

明确:告诫后人勿忘历史,战争的阴霾刚去未远,人们应当珍惜和平的时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努力。

三,写作特色。(5分钟)

在上一篇新闻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写作的特点在于对历史背景的插入式介绍。那么这节课阅读的《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也有自己显著的写作特色,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新闻的写作主体是记者,但是对于一篇新闻作者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这三篇新闻作品中,记者于实践本身有着怎样的关系,作者又是怎样在文章中表现自己的呢?

明确:《人》中记者是处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上,对事件进行客观记叙;《别》中记者也是一旁观者的姿态出现,但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奥》中记者成为了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文章直接描述自己的所感所闻。这就是这篇通讯的特点,这是一篇纯主观性的报道。

四,总结。(3分钟)

学习完了这篇通讯之后,相信大家的内心都是沉重的。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无数的流血和死亡,更是人性的堕落和丧失。通过对今人在参观奥斯威辛集中营时震惊和痛苦的详细描写,以及对集中营内景象的白描勾画裸裸地显现出了纳粹分子的惨无人道。历史不会重演,奥斯威辛不再会有新闻。希望大家在细细揣摩独特的写作手法之后,能够进一步体会一下文章带给我们的关于人性,道德以及战争的思考。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完成课后第四题第二小题。

2、预习《包身工》。

高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高一《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基本特点是简洁、客观、及时。
2.了解香港历史及回归背景;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情况。
3.读准“紫荆”、“婆娑”、“噩梦”、“嬉笑”、“撰写”、“雏菊”、“窒息”等字音。
4.《别了,不列颠尼亚》能从原文筛选相关信息,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能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主观评价;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能赏析标题及文中“日落仪式”、“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等含义丰厚的词句;能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能勾画筛选人们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明确这是用人们的感情变化来侧面烘托集中营的恐怖;能筛选出细节描写的句子,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等,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能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并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能深入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背后所具有的东西。
【教学重点】
1.按照“导语”、“主体”的格式梳理新闻的基本事件;
2.能对新闻中的描写和背景材料的作用做分析;
3.赏析标题及文中含义丰厚的词句,体会它们饱含的情感;
4.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中对照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导入《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学习(10分钟)
1.引导回顾新闻知识,课件展示
新闻结构:①标题(正标、副标题)。②导语:在新闻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新闻内容的主要部分。④背景:是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信息,无固定的位置,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
2.简介香港历史,课件图片展示
1.参与介绍香港历史
2.回顾新闻知识,参与交流介绍
3.做好笔记
二、自主阅读探究(10分钟)
课件展示,提出要求。
1.找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导语、主体、背景材料
2.《别了,不列颠尼亚》主体部分写了哪些新闻事件?
3.新闻事件与背景材料怎样统一起来的?
根据问题,阅读探究
三、师生合作探究(10分钟)
讲解并课件展示
参与师生合作学习,笔记
四、手法与含义探讨(13分钟)
提出问题,组织交流探讨。课件展示讲解。
1.新闻标题有哪些含义?
2.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找出文中的对比并分析其作用。
积极思考,参与交流探讨,做好笔记
五、小结(2分钟)
本文真实、准确地描绘了香港回归这难忘的时刻。作为新闻,文章写得简洁,语言简练,背景材料恰当。
参与小结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学习导语
组织齐读1—3段,指明是导语,要求概括内容,分析意义: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引起读者思考。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二、学习背景
指名朗读4、5、6段,分析写到哪些背景:位置、居民、环境、历史,点明杀人工厂,使命感迫使写作本文。
参与朗读,交流讨论
三、学习参观过程部分
组织自读文段,梳理探究。开展师生交流,课件展示。
1.梳理参观顺序:概述——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灰砖建筑——长廊照片——地下绞刑室
2.找出细节描写,体会作用。
3.找出表现参观者的感受的语句,体会与作者的感受的联系。
4.体会句子含义。
自读文本,梳理体会
四、总结全文
指出本文不同于其它新闻作品的特点。
本文属于“印象性报道”。这类报道,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但是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作者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体会思考

高一语文必修《短新闻两篇》知识点分析


高一语文必修《短新闻两篇》知识点分析

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现在在新闻写作上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有的新闻事实少,空话多;有的搞新名词“轰炸”,词语随意搭配;有的结构任意跳跃,华而不实;有的大话、套话连篇,读来味同嚼蜡。多写实录性新闻,是医治以上弊病的良方。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一稿,就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具体说来,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选自《楚天新闻人》
2001年第2期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其中第一、二、四三篇的作者,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像”来添油加醋。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摘自《西方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4年版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像,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则消息的标题。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702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