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组,选举代表、访问调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使学生充分理解并体验课本知识,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曲折发展的学习,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难点 】

如何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教学方法 】

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采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人大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理解。(2)模拟人大代表产生过程,组织学生分组选出代表参加学校学生代表大会并提出提案。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 复习巩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特征

【 引入新课】

观看《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 新中国建立后,民主同盟主席张澜曾说过:“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也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要想解开这道谜题,我们共同探索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进入新课 】课件显示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教师介绍: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生根据课本指出史实。

1、新政协召开

课件展示:新政协召开情景及共同纲领、国旗、国歌等图片(教师边展示边介绍)

2、开国大典

根据新政协的决议,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

当看到雄壮的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的感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的意义上节课已经学习过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回顾一下(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回答)。

新中国建立以后,就把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结合课标要求,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找出构成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的内容。学生答后,课件上显示

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活动: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深刻的理解,课前分组采访了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请派代表上台分别汇报你们的成果和感受。

通过推举代表和两位同学的汇报,我们了解到地方人大和政协的工作情况,由小知大,依此类推全国人大和政协的职能和作用。

二、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动动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提供的材料《宪法中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规定》以及课件中提供的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思考问题:

全国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职能?

说明全国人大的地位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供参考答案:

职能:立法、监督、人事选举和任命权以及 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地位:是全国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不同:经济基础不同

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活动的原则不同

学生活动:

根据课前分组情况,由学生推举代表上台,介绍如果自己参加校学生代表将会提出的提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案,有可行性的加以鼓励,并切实向有关方面反映;如果没有可行性的应进行适当的引导。

2、共产党领导的多当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合作的方针、主要形式和作用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邓小平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材料的中心内容,并针对材料设问:毛泽东为什么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多

党合作?西方的民主制度体现的是什么原则?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比较:与西方的政党制度相比,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什么特点?

我们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这两种制度建立后并非一帆风顺,到1957

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众多党合作制度遭到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恢复与发展,在现实政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进行情感教育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我们要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歌词中反映我国民族概况(56个民族,民族差异如语言文化、服饰等,各民族大团结,共同建设祖国等)。

教师运用问题情景教学:

(1)这么多个民族为什么能团结一心,共同建设国家?

(2)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否就是民族区域独立?

(3)你认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作用?不实行可以吗?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会使这些地区走向独立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民族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举加拿大的魁北克为例。

利用第四个问题,有部分学生答“有可能出现独立”,教师引导: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非放任自由,国家对这些地方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使这些地方得到很大的发展,导入五大省级自治区的分布和发展情况

课件显示:五大省级自治区分布地图,由学生分别指出。

部分自治区发展现状的图片,

介绍援藏干部孔繁森事迹。

【 小 结 】请大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课件中显示课程标准:)

【 作业设计 】

同步练习

【 板书设计 】

第22课节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新政协召开

2、开国大典

二、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关知识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政治与外交》教学设计


第八讲 新中国政治与外交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新中国的外交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考纲要求和解读】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本课内容的政治色彩较为浓,很难从深层次评析,试题难度较低,主要对重大史实进行直接层面的考查,学生只需要针对性复习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即可。

(2)祖国统一:国家统一是民主政治中的重要问题,但在高考考查中难度不大,主要侧重于国家统一政策、制度的理解和国家为之而作的努力。以及目前台海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态势。

2.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属于高考低频考点,从近三年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来,重点分布在新中国对外政策和原则的理解、不同阶段的外交成就、外交政策的不断完善等。

(2)开创外交新局面:属于高考低频考点,从近三年福建、广东、安徽、江苏等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来,重点是新时期对外政策的不断完善、70年代以来外交成就,特别是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1.(2017·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3.(2016·天津文综,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4.(2016·江苏单科,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6.(2015·四川文综·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建立了新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知识清单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地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

(3)主要职能:行使立法权、对政府两院的监督权、人事选举任免权以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4)曲折发展:1957年的反右派扩大化、“文革”十年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出现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不断完善。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政协制度)

(1)条件: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是这一制度的基础。

(2)确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正式形成。

(3)方针: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82年修改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特点: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5)人民政协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6)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7)曲折发展:文革时期遭到破坏。

(8)作用:这一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定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了这一方针。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三、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成就

1.条件:(1)“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2.成就:(1)首先平反一系列冤假错案,这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

(2)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3)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确立依法治国的方针。(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1999年《行政复议法》的出台,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4)进行基层直选,发展基层民主。

【例题】

1.(2014·高考江苏卷)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2.(2013·江苏高考,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3.(2013·北京高考,20)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四、“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台湾、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实践: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民间——政党——政府):

(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1992年两岸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九二共识)。

(2)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轰金门。

②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③1987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④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

⑤1992年10月,两会达成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史称“九二共识”。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突破。

⑥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

有利因素:①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

④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⑤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

⑥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⑦两岸经济文化往来密切。

阻碍因素: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

②日、美等国际反华势力。

【例题】

1.(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豪情满怀迎跃进②女民兵与样板戏 ③第一部宪法颁布 ④欢庆香港回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2.(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知识清单二:新中国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含义):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美苏冷战,美国敌视中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

2.成就: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苏联最先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的方针。

注:外交认识:

1.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变化:闭关锁国——被迫外交——主动外交。

2.民族独立是外交的前提。

3.外交的根本出发点:国家利益。

4.认识到弱国无外交。

5.外交的强有力后盾:综合国力。

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就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条件: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局面突破的关键)

(1)背景: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实力下降,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国际影响力扩大。

(2)进程:“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第31届世乒赛,日本);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同年中日建交。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政策调整:①背景:改革开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调整: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结盟政策)

2.成就: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达成“上海共识”。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001年,上海《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例题】

1.(2016·天津文综,11)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2.(2015·江苏单科·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3.(2014·广东高考文基,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放弃“一边倒”政策

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目的、主要内容、性质和重大意义

(1)目的及主要内容:为了保证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

(2)性质和重大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展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2)我国各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3)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1.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对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法理念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特点 D.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4.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革”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高三历史教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

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

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本节重点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由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性质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充分体现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因此,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其它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确立新型的国际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扬。深刻理解这一内容也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2、难点分析

本节难点是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要正确理解“一边倒”的方针,必须分析建国之初国内外复杂的形势。高一的学生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比较缺乏,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1949年10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

生:新中国的成立。

师:新中国的“新”新在何处?

生: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从发展方向上看,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引入课题:大家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新中国的“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新中国的“新”那就是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内环境呢?

生:军事压力(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困难、生产下降、生活困苦);

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

生: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美国实施扼杀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有利条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削弱;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师: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激烈斗争。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苏联代表的社会主义力量及其它进步力量无不欢欣鼓舞;但是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对新中国充满了敌意,他们从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军事上进行威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针对当时这样严峻的国内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你认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要顺利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应制定出自己正确的外交方针和政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109页中的《共同纲领》引文?,这一外交政策可用一句话来概括,是什么?新中国外交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共同纲领起了什么作用?

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国家独立、自由、领土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则。使这项政策具有了法律效力,这表明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奉行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外交政策。这与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的外交政策有本质区别。

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它包括哪些政策?这些政策的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四项基本方针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生:

(过渡):新中国建立初期,遵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上述四项基本方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 开拓外交的新局面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了哪些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

生:(指导学生看书,概括中国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内容)

1、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师:当时开展外交的国际环境对于新中国非常不利,尤其是美国的敌视政策。因此充分地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对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阅读课本109中图片和历史纵横,中苏建交有何意义呢?

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师:新中国不仅要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还要同意识形态不同的邻国、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外交关系。如何处理同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呢?

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师:内容是什么?提出有何意义呢?

生:(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和争端的基本准则。?

3、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师:日内瓦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生:美国继续威胁新中国。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师:中国代表团发挥了什么作用?

生: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师:中国政府参加日内瓦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呢?

生: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中国在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说明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在旧中国的外交史上是绝对没有的。(比较巴黎和会和日内瓦会议的情景,感受日内瓦会议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参加万隆会议

师: 亚非会议为何会出现气氛的紧张

生:美国的指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

师: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方针,同指什么?异指什么?

生:(概括回答)同:共同的遭遇既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既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师:何为万隆精神?

生:团结、友谊、合作

师:这次会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学生集体朗读110?

【小结】

材料1: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问:材料1 、2反映旧中国外交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有何区别?为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生:(讨论并回答)旧中国:丧失主权的不平等的外交,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旧中国原因:1、社会制度的落后 2、政府的腐败无能 3、科技、经济、军事力量的全面落后

新中国原因:1、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 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综合国力的增强

认识:1、落后就要被挨打,弱国就被强食,弱国无外交 2、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的失败 3、誓死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4、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


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第一届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

PSE教学模式

课时

1

主备人

审核

预习学案

一、新中国的成立

1、新政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__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时间:1954年

内容:

意义: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它颁布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构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1954年,以宪法的形式确立。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__________.

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国防委员会

最高国务会议

各部、委、直属机构

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基础:中共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指导思想:1956年“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地位:我国__________________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____________,设立自治机构,行使_____________.。

意义:加强了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

1、(2008·汕头模拟)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2、(2008·广东高考)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3、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D、建立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

4、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秋D、1978年底

7、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论十大关系》提出“党和非党”的关系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8、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5个,其中最早建立的

A、宁夏回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

课堂探究案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54年以前的职权是什么?

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根据材料二,总结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材料二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统一的大家庭中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江泽民: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1、以下对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表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③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④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以其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④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权利确立

C.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形成

4、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5、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6、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7、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党合作B、政治协商C、人民代表大会D、政治协商会议

课后巩固案

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其表现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A、民主改革B、土地改革C、改革开放D、民族区域自治

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

A、中共八大上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4、奠定新中国政治建设基础的是()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B、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人大常委会的建立

(注意:此题另外一种问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的是什么)

5、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我国最高立法机关之一D、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表明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不同?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参考答案

BDBDBCCB

课堂探究案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

4、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5、依据: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DDABBCB

ADBCCC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而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高三历史教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与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纲要求和解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直是高考中的高频高考点,重点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同时多注意教材中的隐形知识,如占卜、王权神化、分封示意图、礼乐制度等。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属于高考高频考点,需重点关注。主要考点有秦统一、制度创新、分封制到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关注点有汉至元朝的地方制度、中央官制、选官用官制度。同时加强对郡国并行制、“推恩令”、行省制度、内外朝制、三省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察举制、科举制等概念的理解。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要考查方向是明清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如废丞相、设内阁、司礼监、厂卫特务机构、南书房、军机处等。本课还需从整体上把握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以及其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第二部分:近年考题及高考分析

1.(2017·全国新课标Ⅰ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3.(2017·全国新课标1卷,25)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4.(2017·江苏卷单科历史,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5.(2017·海南卷单科历史,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6.(2017·全国新课标2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第三部分:基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一:西周政治制度

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又称为封建制度(分封的纽带:土地——义务)

1.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的主体为同姓宗室。

3.主要诸侯国有燕(深入东北最远的姬姓贵族)、鲁(姬姓贵族封国中位置最东)、宋、晋、卫、齐(功臣姜尚)、楚等。

4.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5.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等级: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7.作用: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8.瓦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实力不断地增强,分封制走向瓦解。

二、宗法制

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确立相对的大宗、小宗体系。

5.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

(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即起源于此。

6.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

注:1.同姓不通婚,如——秦晋之好。(请关注西周分封示意图)

2.礼乐制度是日常行为中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3.西周宗法等级类似于西欧封建等级制。“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

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5.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例题】

1.(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2.(2015·浙江卷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一、概念:分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内容,主要是指地方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

二、实行的原因

经济根源: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

理论基础:战国时期法家理论

现实因素:秦统一后疆域辽阔,为巩固国家统一,实现天下一统的需要。

三、两对基本矛盾: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

四、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相权(明太祖);中央权力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五、基本内容:皇帝制;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官吏的选拔与监督制度等。

六、发展历程

(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1)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2)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注: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地方官员都要由皇帝任命(人事任免权)。军队的调动以皇帝控制、发给的虎符为凭据。(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2.三公九卿(中央)

(1)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中央最高行政长官)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地位与丞相相同。秦始皇未设,执掌军权。(秦朝时太尉是虚设)

(2)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和外交;廷尉,掌管司法;治粟内史,掌管全国农业和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需要。(主要为皇室服务)

3.郡县制(地方)

(1)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3)作用: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3)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4)秦朝专制暴政使阶级矛盾激化,秦迅速灭亡。

(5)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例题】

1.(2016·江苏单科,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如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 ( )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2.(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3.(2013·浙江高考,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二)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1.中央:中外朝制度。(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设中朝牵制外朝)汉代布衣为相,内朝尚书台为朝廷的决策机构。

2.地方

(1)郡国并行制度: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后产生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注:并未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2)刺史制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后刺史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

魏晋南北朝

中央:掌握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唐朝

1.中央:三省六部制

(1)三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互相牵制和监督,有利于加强皇权。能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和腐败,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

(2)六部: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工程建设)。

2.地方:节度使。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北宋

1.中央:二府三司。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又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地方:收兵权。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收政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收财权。地方财政除留一小部分作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设转运使)

元朝

1.中央:一省制度。只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权。宣政院统领宗教和西藏事务。

2.地方:行省制度

(1)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西藏由宣政院管理。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关注元朝行省图)

(2)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例题】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2015·新课标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2015·新课标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三)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秦始皇——明太祖) (导火线:胡惟庸案)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在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皇权达到高度集权,但政务缠身于皇帝。

2.明成祖设内阁

(1)原因:皇权过于集中,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力不从心。皇权过于集中也不利于国家大事的妥善解决。

(2)形成与发展:①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③明宣宗:授予内阁票拟权,对奏章拟出处理意见。

④明神宗:内阁权力膨胀(“部权尽归内阁”,首辅权压群臣)。

(3)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清朝设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高效)、密(政治决策封闭)。

4.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顶峰。

【例题】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27)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2.(2014·新课标Ⅱ卷,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3.(2013·江苏高考,5)光绪《大清会典》记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四)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1.古代选官制度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阶段:世官制(先秦时期)、察举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至明清时期)

(2)察举制:(汉武帝时确立)

①含义: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②举荐的标准:德行和才能

③魏晋:九品中正制(按门第高低)

④作用:解决世官制的弊端,向底层征召优秀人才。

⑤弊端:被世家大族控制,形成了士族。庶族人士很难跻身上层,不利于统治。

(3)科举制度:(是考试选官的制度)

①发展:开始于隋炀帝,确立于唐(唐太宗:明经科、进士科;武则天:武举、殿试),发展于宋(王安石变法废明经科,设明法科),成熟、衰亡于明清(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

②优点:A.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

B.有利于中央集权。

C.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

D.保证了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

③弊端: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阻碍社会进步。

选官

制度

世卿

世禄制度

察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度

科举制度

时间

西周至春秋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以后

特点

官位世袭

推荐

依据门第出身

择优录取

局限

贵族范围内

以官举士,权操于上

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明清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2.科举制的创立为出身低微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3.古代监察体制

(1)秦:御史大夫

(2)汉:刺史

(3)唐:门下省、御史台

(4)宋:通判、提点刑狱司

(5)明清:都察院

【例题】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3.(2015·安徽卷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举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知识清单二: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发展

七、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封建社会前期)

(1)政治上: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

(2)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加强民族交流、防止分裂割据。

(3)经济上: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4)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

(1)政治上: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致使政治黑暗、腐败。

(2)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3)思想文化: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例题】

1.(2015·福建卷文综,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2.(2015·广东卷文综,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3.(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第四部分:重难点精讲

一、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

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依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殷商时代各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军事同盟,所以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二、宗法制对现代的影响及认识

1.积极: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消极: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3.认识:对待宗法制我们要学会扬弃,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三、宗法制与郡县制的不同

1.划分基础:前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者按地域划分。

2.产生方式:前者世袭,后者由皇帝或朝廷任免。

3.权力大小:前者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独立性,后者则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2.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变。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鸦片战争后,受西方代议制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艰难地向近代民主政治迈进。

五、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总之,从汉至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废丞相,设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而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逐渐削弱、消失;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的设立直至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第五部分:巩固与提升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财产大量流失 B.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强化对奴隶的统治 D.实现权位财产的平稳过渡

2.《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4.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0603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