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新人教版)

时间、分期

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

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

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

中国历史

经济

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三个发展阶段。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农业: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范蠡被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政治

1、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

1、春秋时期各国变法(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2、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文化

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1、思想:百家争鸣;孔、孟、荀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文艺:《诗经》;《离骚》;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世界历史

古代希腊(前9世纪-前4世纪中期)

古代罗马法的起源(前6-前3世纪)

经济

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为其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1、罗马法的起源。①前6世纪末共和国初期,只有习惯法;②前五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③前3世纪中期以后,出现“万民法”。

2、罗马法的作用:维系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政治

1、希腊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前9-8世纪出现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雏形)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梭伦改革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利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化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选修

改革、人物

1、改革:前6世纪初古希腊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基础;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性相近的人性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政治著作《理想国》和他的教育实践对欧洲和世界影响深远;古希腊学者者亚里斯多德在物理、生物学、哲学、伦理学、特别是逻辑学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其办学实践培养了人才,对整理和保存希腊文化贡献巨大。

时间分期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上)

秦汉(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

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前6世纪晚期)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青铜器轻巧华丽;东汉水排使冶铁长期领先世界,瓷器生产技术成熟;丝路开通,丝绸外销激增。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长安商业区和住宅区严格分开,设令、长管理);主要商业城市(汉代长安、洛阳、临淄、宛、成都等大城市,发展为著名商业中心)。

手工业:发明灌钢法,钢量、质大为提高。

政治

1、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汉承秦制。西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中央集权得到初步巩固。

文化

1、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汉武帝使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

2、文艺:秦统一文字,篆、隶通行,东汉始创楷书;绘画门类丰富,帛画与战国传承明显;汉赋。

3、科学: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文艺:书法进入自觉发展阶段,楷书完善、草书成熟,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士大夫画家活跃,顾恺之(《女史箴图》)等有力推动绘画发展。

世界历史

古代罗马法的发展(前3世纪-公元6世纪)

政治

1、古代罗马法的发展。①公元三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和非公民区别开始消失,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失去意义;②6世纪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2、罗马法的内容:①公民法和万民法②习惯法和成文法③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选修

改革、人物

改革:公元5世纪后期,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杰出政治家冯太后及其子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

时间、分期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的世界(下)

隋唐(6世纪晚期至前10世纪中期)

宋元(10世纪中期至前13世纪晚期)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市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农村集市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些发展成重要市镇);主要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繁荣,以长安两市为最,西市胡风胡俗流行,后期商业经营的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出现柜坊和飞钱;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1、手工业:景德镇宋代著名,元代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

2、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两宋市坊界限被打破,店铺随处可设;早晚都可经营;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主要商业城市(宋代:开封、临安;元代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政治

隋唐三省六部制。

元代(地方):行省制;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化

1、思想:“三教合归儒”。

2、文艺:唐诗(空前繁荣:名家辈出,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绘画产生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3、雕版印刷、火药发明。

1、思想:宋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代表二程、朱熹。

2、文艺:宋词;两宋宫廷画活跃、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为最大亮点,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散曲

3、科技: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管形火器出现;罗盘针用于航海;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世界历史

中世纪的欧洲(约公元7世纪-13世纪)

经济

政治

文化

选修

改革、人物

人物:7世纪上半期,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

时间、分期

14-19世纪初的世界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中国(14世纪中期-1840年)

中国历史

经济

1、手工业: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仍领先世界;景德镇成全国瓷都,明清发明五彩瓷和珐琅彩瓷,瓷器大量外销;苏杭丝织业鼎盛;明朝中后期江南民营手工业出现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缓慢发展。

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政治

1、明朝:废丞相(明太祖);设内阁(明成祖)、内阁获票拟权(明宣宗)。

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

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文艺:明清小说;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突出,写意画最能反映其风貌。

世界历史

14-16世纪的欧洲

17-19世纪初的欧洲

经济

1、14、15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1、荷、英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在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

1、《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文化

1、“文艺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科技: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选修

改革、人物

1、美国国父华盛顿;一代雄狮拿破仑;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2、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3、中国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时间、分期

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

中国历史

经济

1、经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织”“耕”分离;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政治

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文化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与《海国图志》。

2、《天朝田亩制度》、洪仁玕《资政新篇》。

世界历史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欧美(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

经济

1、工业革命在英、法、美三国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中期相继完成。棉纺织技术的一系列革新成果和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促进机器普及和生产发展,大机器生产的工厂代替手工工场。作为这次工业革命的中心,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取得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革命继续向德、奥、俄、日等国扩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一个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了)。

政治

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以及经验教训。

文化

1、思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科技:蒸汽机的发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3、文艺: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

选修

改革、人物

1、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2、人物: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时间、分期

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1861-1894)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旧民主革命的高潮(1895-1912)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12-1919)

中国历史

经济

1、经济: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社会生活: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

1、经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社会生活:维新派倡导、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进“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辛亥革命前近代铁路网格局奠定,汽车传入上海,航空业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话传入、电影业起步,报刊唤起民众方面启蒙作用重大。

1、经济: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2、社会生活:改阳历,采用先生、同志等称呼,城市婚丧仪式简约文明,但农村传统风俗依旧;公路修筑技术传入。

政治

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洋务运动。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列强与北洋军阀公开勾结,近代中国两大社会主要矛盾合流,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孙中山维护共和民主的斗争连遭挫败,资产阶级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困境。

3、随着民族工业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思想觉悟和斗争水平不断提高,这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阅读即可)

文化

1、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时间、分期

19世纪中晚期至20世纪早期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70年代—1918年)

世界历史

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政治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文化

文艺:印象主义;电影的出现。

科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量子论的提出与。

选修

改革、人物

1、改革:戊戌变法。

2、人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时间、分期

20世纪上半期的世界(1919-20世纪50年代初)

大革命(1919-1927)

土地革命(1927-1937)

抗战(1937-1945)

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国历史

经济

1、经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萎缩。

2、社会生活:汽车在各大城市成为权贵、富商代步工具,京津航线开通、民航业拉开序幕;20年代中国电影业迅速发展。

1、经济: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2、社会生活:电影成熟,《渔光曲》获国际声誉;《义勇军进行曲》传唱;《红色中华》、《中央日报》针锋相对。

1、经济: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2、社会生活:《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创刊。

1、经济: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社会生活:国民政府政治腐败、民生凋敝,重工业薄弱,公路、铁路、民航业发展缓慢。

3、40年代国统区左翼电影发达。

政治

1、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二大”。

2、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南昌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

3、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1、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文化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的论著和思想主张。

新民主主义的论著和思想主张(表明毛泽东思想已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论著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

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

大危机和二战(1929-1945)

战后初期的世界(1945-50年代初)

经济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以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

政治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的建成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文化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

3、卓别林是“无声片”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苏联电影迅速发展;1927、1935有声、彩色电影分别问世。

选修

改革、人物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圣雄甘地。

时间、分期

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现代史上的中国(1949-21世纪初)

过渡时期(1949-1956)

探索、曲折(1956—1976)

新时期(1976-21世纪初)

中国历史

经济

1、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2、社会生活:实行粮食、食用油等统购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取缔丑恶现象,颁布《婚姻法》,社会风气根本改变。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人民日报》等成为党的喉舌,《光明日报》等并存。

1、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1958年中国电视业诞生。

1、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2、社会生活:衣食住行变化翻天覆地:吃讲营养、穿讲时尚,住讲舒适;铁路、公路密集,民航世界大国;2000年固话、移动电话世界第二;报刊业恢复生机;电影走向辉煌的新时代,电视普及;20世纪90年代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政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2、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2、“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文化

1、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毛泽东在各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统战等方面均有创见。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科技:“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2、科技:电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等领域成就巨大。

时间、分期

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五十至七十年代初

七十至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以来

世界历史

经济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经济政策的性变化。

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政治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文化

1、文艺: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二战后苏联电影。

2、科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诞生。

选修

改革、人物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相关推荐

必修一课本知识结构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必修一课本知识结构”,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必修一课本知识结构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目)
中央政治制度——————————朝代——————————地方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和相、卿士夏商封侯和伯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西周分封制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秦朝郡县制度
皇帝制度(以后各朝代都有)、中外朝制汉朝郡国并行制、刺史制
三省制度隋朝州县两级制
三省六部制度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一参二府三司制宋朝用文官治理地方事务削减节度使的权力、改道为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制
一省(中书省)元朝省路府州县五级制(行省制度为首创)
二院(枢密院、宣政院)制和宣慰司制度
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保留内阁、六部,先后有增设清朝行省制度(所设机构基本同于明朝)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
与禅让制的区别:传子不传贤,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代替了公天下的局面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特点: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历代王权的特点)
内容:王位世袭制和相、卿士
2、地方
封侯和伯:双重身份(既是国家高官,可以代表国家管理地方事务;又是放过首领,臣服于商王,定期缴纳贡赋、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中央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实质: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统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宗法制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庶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但在政治上却是君臣关系
特点:依据父系血缘的亲属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纽带:血缘关系。)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2、地方分封制
目的: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而实行分封
分封的主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诸侯的权力
诸侯的义务
积极方面: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实习周国
评价消极方面:诸侯权力过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课后思考:分封制余宗法制十一中什么样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互为表里
宗法制是分封制分配权力的原则和方法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统一
1、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2、统一的过程
二、统一政权的巩固
1、建立皇帝制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自己的至尊地位)
皇位世袭
内容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2、建立中央官制
御史大夫

丞相诸卿
三公九卿制度
太尉
①四者各自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②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③中央官制的特点是什么
3、建立新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①郡县制的确立(全国分36郡)
②郡县制的特点
③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4、巩固统一的其他举措(理解)
①颁布秦律: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进行修订、补充,作为统一法律颁发全国。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
⑤开凿灵渠。使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⑥修筑长城。秦统一后,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连接、增修秦、赵、燕三国旧长城,建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⑦移民
以上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思考:秦始皇为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
1、汉代
继承秦朝的郡县制,设郡(太)守;
郡国制并行制
分封诸侯王国,设丞相。(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是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西汉时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州只是监察区,不是行政部门)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增添了地方行政和军权;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州变成了地方行政部门)地方全力增加,削弱了中央集权。
思考1:我们该如何评价汉代的刺史制度呢?
思考2:两汉时期“汉承秦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承秦制”:两汉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汉朝又有所发展、不断完善。
①承袭秦的皇帝制度;
②承袭秦的中央行政设三公,但三公组成的机构演化成执行机构;
③继承秦朝的郡县制,但也实行封国制,郡国二制并行;
④沿袭秦朝的监察制度,秦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汉设刺史监察;
2、隋朝→废除汉代的“郡”,实行州县两级制
3、唐代(道州县三级制)
①唐太宗时,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时的道还不是地方行政部门,只是监察部门)
②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以上的行政实体,导致地方权力过于强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4、北宋
措施:
①削减藩镇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②改“道”为“路”,监察州县
作用:
①积极: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防止了武人割据的重现。
②消极:中央文官不熟悉地方事务,行政效率低下。
5、元代
措施:
①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②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思考:如何评价行省制度的建立?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变化)
1、两汉→“中外朝”制
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措施:
①用布衣为相;
②任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③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
④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尚书台,大权由皇帝总揽。
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声六部制的形成
形成:
①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度(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②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③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④隋唐——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该制度形成的意义:
①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君权;
②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③后来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3、北宋→“一参”“二府”“三司”制
背景:唐后期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
措施:
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
③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④三司史——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结果:分割、削弱了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4、元朝→“一省”“二院”制
①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行宰相职权;
②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③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
二、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思考:如何评价我国古时的科举制度呢?
本课思考题:
1、从秦到元,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从秦到元,我国古代的地方官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3、试简述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的变化?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时间、标志
2、目的: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二、内阁的创立
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国家政务由明太祖一人处理,政务繁多。
2、经过: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奠基
明成祖选拔官员入值殿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内阁大臣有票拟权,地位日益提高。
3、性质: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评价: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思考:中国的内阁与西方的内阁有何区别?(提醒:从双方性质和权力来源上考虑)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南书房
背景:清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目的:扩大皇权
概况:康熙帝设南书房,南书房参与机务,替皇帝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
作用: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军机处
概况:雍正帝时,宫内设军机处,皇帝挑选亲信官员担任军机大臣。
职责: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作用: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发展
1、特点:极大地强化了皇权。
2、评价:
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古希腊海洋文明的产生
1、原因(理解地理位置对希腊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一方面,古希腊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环绕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多海岸线和天然良港,为希腊提供了通向世界的便利通道,它有利于希腊的发展。
另一方面,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又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从而形成众多小国。
2、本地区政治特色→城邦政治1.小国寡民是突出的特点。
城邦政治(国家)的特点:2.处于奴隶制阶段。
3.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事频繁。
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雅典
1、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奠基:索伦改革核心内容:按照财产的多寡来划分社会等级
作用:进一步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核心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设立了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制订了陶片放逐法。(特色)
作用: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随着十将军委员会和五百人会议的设立,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时间:公元前5世纪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顶峰:伯利克里改革改革公民大会
内容:改革五百人会议
熟读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
扩大十将军委员会权力
发放工资和津贴(特色)
作用: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进入古代民主的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全体公民是统治者,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公民集体内部平等
法律至上
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三、希腊民主的衰落
标志:公元前3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征服希腊
衰落原因:(已记)
四、对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已记)
作用

缺陷
思考:古代雅典民主与现代美国民主对比如何?
雅典民主体制现代美国民主体
首席将军总统
公民大会国会
五百人大会
陪审法庭最高法院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
一、关于罗马法的概念
广义上: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落马法律。
狭义上:指罗马公民法。
二、起源于发展
1、产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习惯法:特点及影响(见名师一号第28页)
制定成文法的原因:习惯发的弊端,导致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和斗争。
特点: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第一不成文法标志:《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意义:①是罗马第一不成文法,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
2、发展:从公民发到万民法
①公民法的狭义性
原因:②罗马扩张和统一的需要
③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用对象: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3、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撰完成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立法
原因:
法学家了积极立法,解释和充实立法
标志: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撰完成
用图表示如下:
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产生

公民法
↓发展
万民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形成
四、核心内容:趁人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五、作用:(见课本)
思考: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怎样影响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见名师一号29页)
第三单元几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1215年《大宪章》确立了“法律之上”、“有限王权
1、历史条件:长期的一会传统原则这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理解)13世纪封建性的议会制度基本形成,14世纪上半期一会出现里上下两院。
2、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原因:
(2)过程:1640年三级议会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的开始→1649年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在此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出现,英国的政党政治开始形成)→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革命成功(但并不意味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意义: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确立: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内容:限制王权,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保证一会的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自由。
作用:
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的原则,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席位,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责任内阁制
1、形成时间:18世纪前期2、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
3、特点:①选民直选议员组成下院②下院中多数党领袖成为首相③首相提名组成内阁
我们用图表示如下:
国王: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议会(下院):国家最高权力部门,拥有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监督权。通过对内阁的不信认案师有权解散内阁。
首相: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拥有行政权并可以影响立法。有权解散议会。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首相和议会负责。
四、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产生的影响(记过,要求熟读)
思考:你认为18世纪英国的内阁与中国的内阁只有和不同?(见名师一号33页)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前提:独立的完成(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2、必要性:邦联值得弊端(有哪些?)
3、理论来源:启蒙思想家“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18世纪法国孟德斯鸠《论发的精神》)
4、个人作用:华盛顿
二、建立
1、1787年宪法的颁布
原因:邦联制的弊端
⑴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各有哪些权利)
内容:
国会:有上下两院组成,核心权力是立法,还拥有对外宣战及弹劾总统的权力
⑵三权分立总统:由民间间接选举产生,只向宪法负责。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拥有行政权但需经过国会批准;有权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但---;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
最高法院: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产生,终身任职,除非犯罪。核心权力是司法权。
三权分立的特点:分权与制衡。用图表示如下:
总统(行政)
①③(图中数字都表示什么?)
②⑤④
(立法)国会最高法院(司法)

评价:
3、根据1787年宪法,1789年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三、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两党制
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思考:美国联邦共和制(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
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法国资本主义制度→议会共和制的确立
1、漫长的革命过程(了解)和原因
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
法国工业资本之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相对弱小。
2、确立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时间、机构:1875年,国民议会。
议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又有立法权。

内容:选举负责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政府首脑是总理)
二、德国资本主义制度→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原因、方式、政策、结果)
2、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内容:宣战、媾和、缔约。
宰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制对皇帝负责。(主持内阁事务)
议会:名义上拥有立法权,但却不能执行。
特点: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评价:
思考1、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何异同?
思考2、英德美法代议制有何异同?
思考3、近代以来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有那些共同点?
①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议会
3题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第10课鸦片战争(课本P50)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状况;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大门,掠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和资源:
③直接原因:中国人的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使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危害中国人的身。
2、结果——中国战败(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⑴1942年8月,《南京条约》内容——影响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
③开放五处通商口岸——打开了中国沿海的门户;
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⑵198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影响——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社会任务和思想发生变化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3、影响:政治、经济、思想
三、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见名师一号p53第12题)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本P54)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一、兴起的原因间接原因——外国的侵略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二、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了解)
18511金田起义(兴起的标志)——1851年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北伐、西征,夺取了清政府的半壁江山(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秋天京变乱(变乱的原因和影响;是由盛到衰的转折点)——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攻破江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攻破江南大营,李玉成东征苏南,进攻上海受挫——1862年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18647天京陷落(失败)
三、治国方略
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
⑴性质——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农民的发封建的革命纲领。
⑵内容(熟读)
⑶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⑷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
2、《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玕
⑴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熟读)
⑵评价:革命性、先进性、空想性
四、失败的原因(客观、主观)和教训
五、新特点
1、起义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
2、起义形式——利用外来的基督教思想
3、革命纲领——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担负任务——反封建反殖民侵略
5、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6、所属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国际意义
六、影响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58)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日本——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列强——默许纵容态度
③朝鲜——1894年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④中国——“避战求和”政策,寄希望于各国的调停
2、经过
1894.7丰岛海战——8月清政府正式宣战——1984.7~9黄海海战——日本进攻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1985.4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内容——影响
①割地——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台湾和祖国分离,掀起了瓜分中国和花粉势力范围的狂潮;
②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开设工厂,免受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方便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考中国战败的原因:
⑴内因:①清政府的极端腐败(根本原因);②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自保;③清军军事力量弱于日本。
⑵外因:日本精心策划,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二、义和团运动
1、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
招抚(1898年兴起时)——镇压(1899年底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招抚(利用)——镇压(八国联军侵华)
*目的都是要消灭义和团
2、口号:扶清灭洋——爱国性、落后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夏
1、经过:1900.6,八国——1901.9
2、结果:中国战败,1901.9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的内容、影响,见课本p60~61
第13课辛亥革命(P62)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1、经济基础:清政府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三个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两个中心——东京、上海)
4、组织基础: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和政党(1905.8,孙中山,东京,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6、偶然性:四川的保路运动1911.5
**①根本原因:清政府的统治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直接原因: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新课标第一网
1911.10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独立
三、辛亥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了解)
1912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民国纪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3)意义: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失败(因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1、标志:1912.3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2、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由此造成了民族资本主义发育严重不良,无力量;
(2)主观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明确反帝,不发动群众,不铲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3)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且相互勾结。①帝国主义②立宪派和旧官僚③革命党人④袁世凯善于运用权术和阴谋
五、评价辛亥革命——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政治: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66)
一、五四运动
①政治: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引起国内人民极大不满,造成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1、背景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壮大了资产阶级;
③思想: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
阶段时间地点主力口号
爆发5.4北京学生(总体上是先锋)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21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高潮
6.5
上海
工人
①释放被捕学生
4、结果②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5、意义(性质、特点、影响)见课本p67
**新、旧民主革命的异同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诞生条件——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外部条件
2、中共一大1921.7.23一大党纲的主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确定目标、中心工作、中央机构。
**奋斗目标不符合当时的国情: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而不是把资产阶级作为斗争对象。
3、意义
三、国共合作
1、实现的条件
2、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①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
四、北伐战争②条件: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整编,革命根据地统一
1926.7开始③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④结果:军阀基本被推翻,革命形势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五、大革命失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客观原因
1、原因
主观原因
2、教训
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P70)
一、工农武装起义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经过:1927.8.1——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1、南昌起义转战海陆丰
意义
内容
2、八七会议见课本p71
意义
3、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9
进攻长沙受挫——文家市决策(向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7.10,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为了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毛泽东在1928—1931年相继写了三篇文章,从中详细的阐述了这一思想:
内容
1、土地革命见课本p71
意义
2、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
①1930年夏,全国已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发展为燎原之势
3、根据地的建设②经济建设,发展生产
③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1931年冬,江西瑞金,性质——工农革命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是形式,土地革命是基本任务,根据地的建设是基础是依托,三者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开始:1934.10
内容(熟读)
遵义会议
三、红军长征意义
胜利:1936.10甘肃会宁
意义
第16课抗日战争(P74)
形成背景:日本不断扩大侵华
形成:1937.9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为主,阵地战
一、全民族抗战两个战场
表现敌后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游击战争
片面的抗战路线:国民党领导,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两条路线全面的抗战路线:共产党领导,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两条路线的区别在于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熟读)
认识日军的罪行,尤其是近年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我们要提高警惕,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新课标第一网
百团大战:时间、地点、意义
中国远征军入缅:原因、时间,意义——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胜利的标志:1945.8.15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
胜利的原因中国
国际
胜利的意义
第17课解放战争(P78)
原因
重庆谈判时间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结果——双十协定,意义
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

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夏进攻中原解放区——1947.6(开始标志、主要战役、意义)
二、全面内战战略反攻阶段: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8.8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胜利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原因国民党共产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内
意义国际
思想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84)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
个人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984.2《共产党宣言》(内容、意义)
成立条件(了解)
革命措施
三、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意义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历史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过程:1、二月革命(目的、性质、结果)2、《四月提纲》(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是二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3、七月流血事件(原因、表明了什么)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表明俄国革命走了什么样的道路、原因是什么)5、十月革命的结果,性质6、十月革命的特点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政治、外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能反映各族人民、经济——目的性质意义、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意义:
思考:请对比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异同。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形成:初步形成;确立;新发展
2、性质:1954年前相当于国家的最高权力部门;1954年后回归本位,成了单一的统一战线组织。
3、职能:1954年前代行人大职责;1954年后回归本位,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4、基本特点: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5、影响:组成了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在中共历史上从建立了4条统一战线,分别是大革命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到80年代是人民主统一战线、80年代后是爱国统一战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创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和特点、会议召开地历史意义)
2、巩固:1959年二大
3、发展:1964年三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目的:
2、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
4、作用: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发起的原因: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前期侧重于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践踏上,造成了刘少奇冤案;后期集中表现在对民主法治的破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
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1、背景:
①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健全②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不完善③人民的法律意识太单薄
2、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①全国人大加紧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文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
②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我国法律事业建设的里程碑。
3、民主制度的完善:
①完善人大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②加强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③坚持和加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12字方针)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加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有那些)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
1、含义:2、针对问题:台湾问题。
3、形成步骤:四步
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港澳问题的解决
1、香港问题: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由来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③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①1982年邓撒会谈,否定了英国的“主权换治权”方案,双方同意用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回归过程②1984年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为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
③1997年7月1日收回
意义: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问题:
①1987年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解决
②1999年12月20日收回
3、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的原因分析: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长期隔绝——1979《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提出三通——1987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政策,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海基会、海协会的成立——九二共识的提出——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2005年连战大陆和平之旅。
2、影响统一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提出
背景:美苏对峙的世界形势
主要内容:
建国前后外交方针的不同:
不同的原因:
二、新中国中大外交成就
1、1949——1950年出现了第一个外交高潮,同苏联等17国建交(《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意义(特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日内瓦会议:时间、地点、参与国、议题、结果、意义(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
万隆会议:时间、地点、参与国、议题、结果、意义
求同存异的含义:
思考1: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标志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为打开中国的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社会制度异同,一律平等、和平共处,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正确政策,它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得到实施,影响深远。
思考2:请你对比清末、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
答:清末: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民国:北洋军阀时期,列强对中国“分而治之”。“一战”时,日本独霸中国;华盛顿会议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受到英美控制,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抗战期间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国际地位有所提高。但依然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中国:打破了孤立、封锁政策,促使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成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思考3:比较新中国的独立外交政策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死牢诧异的原因。
答:(1)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必须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2)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的失败。(3)外交是国内国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内政的延续。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新局面的开创
(1)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原因、影响)
(2)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正式建交。(原因、特点:民间推进官方)
(4)接着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思考: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二、新时期的外交建树(目标、内容)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两极格局的出现——从盟友到对手
①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1、双方从结盟到:②二战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力量对比;(谁升、谁降)
对手变化的原因③美苏两国矛盾尖锐: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2、对手性质关系形成的表现:杜鲁门主义(目的:遏制社会主义苏联,进而向全球扩张;影响: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二、两级斗争的方式:冷战
1、为什么是“冷战”而不是“热战”?
①美苏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②二战刚刚结束,人民厌倦战争。
思考:美国为什么发动对苏联的冷战?(提示:从美苏双方的矛盾和冷战而不热战的原因入手)
2、美国的冷战政策:3、苏联的应对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华沙条约组织
思考:华约组织的成立长生了什么影响?
4、“冷战”的影响: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不利影响的表现:德国、朝鲜的分裂,美国侵越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特别重视德国、朝鲜分裂的原因及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什么)
5、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特点: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思考:简析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及特点。
答:原因:a战后美国实力和野心空前膨胀,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b美国认为是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妨碍了其实现称霸计划,因此必须要压制下去;c苏联是当时欧洲最强大、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美国并不敢贸然越过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线,采取直接武装冲突的政策;d大战刚刚结束,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陷入战争。
特点:a国家集团的对抗以美、苏的对立为标志,由此构成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b两大国家集团的成员都是以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作为政治基础,使两大国家集团以美国为中心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面目出现。c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在亚洲和非洲则出现了与之相呼应的热战,如朝鲜、越南战场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联合的的原因:2、联合的过程:三步走(组成欧共体的三个组织)
3、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特点:4、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内外因两个方面、考虑美国对日本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日本经济的崛起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创始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含义:3、兴起原因:及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4、任务:4、影响:
四、中国的崛起
思考:是那些因素促使世界在60—70年代开始出现多计划的趋势?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两极格局的解体
1、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表现: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波兰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最早的剧变
事件:德国的统一:1990年10月
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底
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1990年放弃党的领导权,实行多党制——1991年8月把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八一九事件——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
2、两极格局的解体的原因:
3、实质:社会性的根本性变化。
二、多极化去世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解体后国际格局的特点:
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原因:美国:世界上唯一的
美苏势力的下降超级大国
使世界形成了五大力量中心欧盟:前身是欧共体
世界多方力量的崛起日本: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俄罗斯、中国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
1、特点2、原因表现
思考:近现代以来国际格局共经历过几次变化,就那几次?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


课题:§1.1.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和框图表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设计流程图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理解掌握前两种,能设计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和探索,抽象出算法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算法实例,体会构造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欣赏数学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条件分支结构的应用。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主要采用“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适当例题、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知”到“会”到“悟”再到“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具学具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导游图、医院的导医图及商场的导购图为背景提出图的结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并互相补充。以学生熟悉的图引入,体现数学来源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
复习引入1.复习框图的符号和意义.
2.复习画流程图的规则
3.出示上节课的流程图。
4.引入流程图的逻辑结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学生思考、探究、抽象。落实上节课的基本知识;利用上节课的流程图,学生很熟悉,易于集中精力思考、抽象新问题;从另一角度、层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思、勤思”的习惯。
概念形成1.顺序结构的概念
2.顺序结构一般形式
例1.课本11页例1教师出示概念和结构图的一般形式。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做,教师启发,师生共同完成,规范做题格式,简化解题步骤。注意:课本的图有点小错误,且不够简洁规范学生的语言和作图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概念形成1.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概念
2.条件结构分支结构的一般形式
教师出示概念、结构图的一般形式,学生观察、理解、记忆,比较和顺序结构的区别。规范学生的语言和作图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图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应用举例例2课本12页
例3课本13页

小结:两种结构的共性
1)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特别注意:一个判断框可以有两个出口,但一个条件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出口。
2)结构中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被执行,即对每一个框都有从入口进、出口出的路径。
以上两点是用来检查流程图是否合理的基本方法(当然,学习循环结构后,循环结构也有此特点)学生做,教师启发,师生共同完成,规范做题格式,简化解题步骤。
注意:例2和例3分别反映了条件分支结构的两种情况。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练习反馈练习:
课本13页练习A组1,2,3,4
14页练习B组1,2,3
思考题
超市购物:
购物不足250元的,无折扣
购物满250元(含,下同),不足500元的,打九五折
购物满500元,不足1000元的,打九二折
购物满1000元,不足2000元的,打九折
购物满2000元的,打八五折
试画出此算法的流程图(多分支)
解:略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增进师生感情。通过学生亲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补救,培养当堂问题当堂解决的好习惯。
思考题是一个比较综合利用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的题目,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体现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归纳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算法框图的顺序结构和条件分支结构及利用这两种结构设计算法流程图。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体会了构造性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模式化思想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3.数学上学习算法应注意从算理、思想方法以及思维形式的高度理解问题。学生总结,教师补充。通过学生在知识、方法、应用几方面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也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
课后作业作业:
课本13页练习A组5
14页练习B组4
课本19页习题1——1A组3,4
选做题:19页习题1——1B组2巩固本节课知识、技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设计选做题使不同学生都得到提高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知道古代中国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主要耕作方式进步;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了解都江堰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中国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制耒耜,教民耕作”
2、耕作方式的进步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④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
3、水利的兴修: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在都江堰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②(人民版)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岳麓版)“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二)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素纱禅衣图片)
②唐代:(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炼钢技术。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杜甫“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4、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列举春秋战国、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的发展:①春秋战国:②唐:③宋:(注:人民、岳麓两版无共同之处。)
④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城市与“市”的发展
(1)唐代长安:①布局整齐,“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出现夜市,
(2)宋代东京: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古代商业的特点:①商业不断发展,发展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四)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的情况,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1、重农抑商政策
(1)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评价:
①合理性:在农业社会,重农抑商政策是必要的,它在稳定小农经济、推动农业发展、确保国家赋役摊派、安定社会秩序、维护政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②弊端: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
①含义:明清两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②影响: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①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②实质:雇佣关系
③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国家政策
④缓慢发展的原因:明清王朝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考历史基础知识梳理复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B.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C.是基本的社会组织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2.进攻中原并曾对宋都东京造成威胁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和西夏B.契丹和女真C.西夏和女真D.女真和蒙古

3.下列事件不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澶渊之盟B.宋夏议和C.靖康之变D.宋金议和

4.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和宋金议和的共同点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况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5.辽和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积贫积弱B.政治腐败C.战略失误D.士气不振

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B.契丹统治者C.党项统治者D.女真统治者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B.西湖景色的秀丽迷人

C.统治者的腐败和苟且偷安D.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8.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重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A.岳家军纪律严明B.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C.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D.岳飞忠君爱国

9.宋金和议后,金迁都燕京主要是为了

A.进攻南宋B.统治黄河流域C.抵抗蒙古D.镇压北方义军

10.1141年宋金议和后,南宋控制的地区与下列哪些少数民族政权相邻

①西夏②蒙古③金④大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1.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述怀(宋)李纲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

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

诗中的

(1)胡骑指什么?(1分)(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1分)

(3)中原指什么地方?(1分)(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3分)

3.(32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宴饮音乐,皆习汉风。——《金史世宗纪》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元)许衡《鲁斋遗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9分)(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9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10分)(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

4.(07全国I)40.(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历史风云网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第五章第五节

金的建立和宋金和战(同步)

一、1.A2.B3.C4.D5.B6.D7.C8.C9.B10.B

1、B

2、答案:

(1)金兵(1分);(2)求和或投降(1分);(3)河南省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1分),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也可给分。(4)金兵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是主战派各1分,但本部分总计不超过3分。

3、答案:

(1)从分散走向整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战争,促成(长江、黄河流域)各民族逐渐融合;秦汉长期的政治统一及其实行的统一措施促成了文化的一致性。

(2)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动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内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3)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政治中心的南移,采用中原王朝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

(4)考生回答出以下任一内容,如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继续发展仍需要个民族共同努力;中华文明要发展应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广泛吸收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文化等,言之成理,即可赋分。照抄题干和所给材料,不得给满分。

4、答案要点:

(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48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