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范进中举
【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3.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
(两个人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第二课时
(一)讨论: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
2.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3.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
4.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二)学习、讨论作品写作特点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儿的描写特别精彩?(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2.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①指导学生讨论练习五,体会夸张的讽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段文字中是怎样运用夸张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还有何处是夸张?
3.本文的讽刺与《孔乙己》一文的讽刺有什么不同?
4.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①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②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5.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范进中举》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2.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资料助读】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对比手法通常将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列举出来,加以对照,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使艺术形象更加鲜明,起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法的作用主要有:表达鲜明的爱憎情感,突出艺术形象的特点,揭露矛盾冲突,进行辛辣讽刺.
【温故知新】
1.给加点字注音。
带挈()唯唯连声()桑梓()解元()拙病()星宿()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作yī()腼tiǎn()忌huì()商zhuó()chuāi()着zuàn()紧
3.课文节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作者是(朝代)小说家。
4.小说情节发展的一般过程是:、、、。本文的高潮部分是:。
【自学提纲】
1.本文的主人公范进是个怎样的形象?速读课文,概括范进的性格特点。要求用“我读到了一个的范进,从文中他(具体表现)可知。”的句子来回答。
(学法指导:阅读小说应学会结合人物的相关描写,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等;学会抓住最能表现人性格的典型细节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又要学会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学会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及时的用旁批等形式记录下来,为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2.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有何变化?结合对胡屠户的相关描写,概括其性格特征。
要求用“我读到了一个的胡屠户,从文中他(具体表现)可知。”的句子来回答。
3.探究: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讨论引导: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对范进发疯丑态的描写,感受其癫狂的形象;范进中秀才为什么没有疯?“噫!好了!我中了!”折射了范进怎样的内心世界?)
【当堂检测】
换装
①姜总工程师难得见到地穿上了一套笔挺的咖啡色毛料西装。
②今天可是个大喜的日子。他们钢铁公司花了一个多亿从国外引进的国际先进水平的轧机设备,经过两年多紧张施工,今天终于jùn工投产了。部里、省里的众多头头脑脑们,今天都要赶来参加投产仪式呢。
③姜总穿着这套挺括的西装,在工地上走着,精神头儿格外zhèn奋。两年里,没日没夜地泡在这施工现场,上班下班,都是那套皱皱巴巴硬得象牛皮似的土黄色工作服,哪里有机会穿件像样的衣服——谁让他是这工程的总工程师呢!
④姜总工程师一会儿登上轧机平台,一会儿钻进配电室,一会儿又攀到天车上,心情和20多年前在产房前等待儿子的第一声啼哭时一个样。
⑤转悠了个把小时,他确实觉得一切都万无一失,这才活动活动酸酸的腰腿,从主厂房钻出来。
⑥迎面碰上了公司的许副经理,姜总工程师一愣,平时,老是挺挺括括穿着他那套藏青色西装,系着深红色领带的老许,今天竟然换穿上了那平时从不见他上身的土黄色工作服!
⑦姜总工程师和老许打过招呼,才发现,不远处的会场主席台前,还聚着公司的一帮头头们。这会儿,清一色每人都穿着那皱巴巴牛皮一样硬的土黄色工作服。平时,可很少见他们穿。姜总工程师下意识地瞅瞅自己一身笔挺的毛料西装,感到浑身不自在起来……
1.填字jùn工()zhèn奋()
2.文中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平日里老是穿西装打领带的许副经理,今天反而换上土黄色的工作服?
4.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课下作业】
1.必做题:《课时作业本》“自我检测部分”
2.选做题:联系课文有关情节,根据材料续写:
范进判案
话说范进中举后不久,即补缺做了高要县县令。上任第一天就接到一张状纸,一平民状告张静斋巧取豪夺,强占民宅。只见范进铁青着脸,用力将惊堂木向下一拍……
要求:①与所给材料衔接自然连贯;②运用对比手法;③200字左右。
文章来源://m.jab88.com/j/9868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