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案例分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案例分析”,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案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逛商场吗?(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参观商场,好不好?

生:好

师: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播放商场的影片)

二教学新课

1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商场有……

师: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在这么多东西的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啊?

生:我发现了……

师:同学们的发现都很好,那用一句话说,就是什么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生: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同学们说的对,那老师再让你们看一段录象,看这次你有发现了什么?(放录象)

生:我看见……,我发现……

师:有没有看见阿姨在干什么啊?

生:(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小结:同学们说的对,一样的东西就是同样的东西,看,像阿姨那样,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的方法——板书《分类》

2师:刚才我们看到了阿姨摆柜台,小朋友也想试试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白纸,还有一叠图片,等一下你们看看是些什么图片,想一想怎样分在动手,把图片后面的小纸条撕开,在白纸上贴好,下面小朋友就四人小组合作,把你们台面的图片分类贴放好。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讲评: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摆的怎样,先请小组长说说你们是怎样摆的?大家觉得他们分的好不好?

师:老师觉得这几个小组摆得都不错,像同学们看到的经过我们的分类摆放,东西看上去就不觉得乱了,在我们实际生活当中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比如:我们要买面包,要到哪去买啊?我要买笔记本?我要买电视?你们说这些东西分类摆放好,我们一下子就能找到,你们说好不好?(好)所以以后我们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都要分类摆放,养成良好的习惯。

3师:看到大家刚才摆的怎么好,老师还有一件是想大家帮忙,愿意吗?(愿意)

师:那就请你们那出白色的纸袋,这里面的东西太乱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分一分,把它分类放到这些小杯里面?(好)那就再四人小组分一分。

(小组合作分学具)

师:老师见到大家都分好了,这次谁来告诉大家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现在谁觉得已经学会了分类了?那老师就要试试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分类了!

三指导学生做课本上的练习

1、第一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2、把车涂上颜色。

3、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四质疑

五小结:

小编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页练习六?1~3?题?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2)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案例分析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案例分析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思考,认识让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初步建立学生位置的模型思想。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相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交流的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3个盒子、相关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与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对口令》,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老师说出一个词,你们说出一个与它相反的词。例如我说高,你们就说(矮),大(小),多(少),长(短)。你们真聪明,那上的反义词是什么呢?一起说。(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有关上下的知识。(板题:上下)

二、情境导入,建立模型

师:今天是森林里老松树爷爷的生日(出示松树),小动物们都赶来为他过生日了,哪都有谁来了?(出示小鸟、小兔),你们看一看,它们都在哪里呢?(课件播放动画)

生:小鸟在小兔的下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学生还可能说小鸟在树上,小兔在树下,或者说的不准确,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时候小松鼠也急急忙忙的赶来了(出示小松鼠),你们再看一看,它在哪里呢?

生1:小松鼠在中间(教师出要给予肯定)

生2: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师:还可以怎么说小松鼠的位置?

生3: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师:小松鼠在上面时,是和谁比较?小松鼠在下面时,又是和谁比较?

生:小松鼠在上面是和小兔比,在下面是和小鸟比。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小松鼠比较的动物不同,得也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我们在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所参照的物体不一样,得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让学生说一说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

巩固练习

1、猜一猜

师:老师很喜欢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们来猜一下,它是谁?它在小鸟的下面,在小蝴蝶的上面,你猜到了吗?

生:小松鼠

师:你的反应真快。那谁能像老师一样说出你心中喜欢的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看谁猜的最准。

生活动(一生进行舒述,然后指生说答案)

2、摆一摆

师:我们就猜到这里,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去猜一猜。现在我们就来把我们桌子上的学习用品来重新摆放一下。(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摆放学习用品,并说一说摆放好的学习用品的位置关系。学生自由摆放,并说一说。)

3、说一说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师:刚刚大家做的都很好,那我们就用今天学的上下的知识来说一说我们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关系。(生随意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说出不是垂直的物品,老师对此也要肯定,说明它们之间也可以比较)

三、巩固提高,拓展练习

1、说一说(课本65页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对我们学习的上下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了,那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去智慧岛上找朋友(出示图片),只有聪明认真的小朋友才能通过智慧岛岛主的考验,找到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首先我们来到了智慧屋,在屋中有一个书架(出示书架)认真观察一下,书架上都有什么?

生:有船、花、书……

师:你能说说这些物品的位置关系吗?

生:……

2、分房子(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师:大家说的真好啊!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智慧楼前。在这所大楼中住着大象、小猫、小狗和小兔四只小动物,但它们经常因为谁住在哪里而争吵,这可难坏了智慧岛的岛主,所以他想请我们同学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现在拿出手中的卡片和小动物图片,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们贴在窗口中,每个窗口只能巾一只小动物,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已经为它们分完房子了,现在请根据你手中的卡片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找2——3名学生回答)

3、找奖品(课本65页练一练第3题)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热心,为智慧岛的岛主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为了感谢我们,他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想要礼物的同学就要开动你的脑筋,来找一找。

师:(师出示盒子)礼物就在这个盒子中,认真听老师说,看谁先猜出来。礼物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可能在哪?

生:2号或3号盒子中。

师:再听,礼物在3号盒子的上面,谁知道?

生:在2号盒子中。

师:你说在2号盒子中,那你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在这里。

生:(把礼物从2号盒子中拿出来)

师:你真棒,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这份礼物,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争取有更多的收获。没有得到礼物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肯努力,你就一定会有收获。

4、找朋友(课本65页练一练第4题)

师:大家已经通过的重重难关,现在你们要找的朋友就在这座楼中(出示图片),只要你说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会下来和你一起做游戏。听老师的提示,然后快速的抢答。(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找出最上面的是小红,最下面的是小兰)

5、游戏:请你和我一起做

师:小红、小英和小兰已经和我们成为了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和他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和我一起做》。老师说“请你和我一起做”(击掌),你们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就和你一起做”。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生一起做游戏,老师用口令引导学生做上拍、下拍、前拍、后拍的动作。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做与老师口令相反的动作)

四、全课总结,评价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上下的知识,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数,认数》教学案例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数,认数》教学案例分析

一、创景导入

音乐(米奇妙妙屋),小朋友这是什么歌?米奇问:想进我的米奇妙妙屋吗?我的妙妙屋里有几个好朋友普遇到难题了,你如果这节课学好真本领了,就可以进我的妙妙屋帮忙解决难题了哦!有信心吗?

想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数?这些数中最大是几?

揭示课题:大家已经认识很多数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数数,认数)

二、互动探究,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一捆。

学生活动。

反馈:让1个学生演示数出10根,并捆成一捆的过程。

谈话:如果,把1根小棒看做1,那这10根小棒是几个1?1捆是多少根,也就是几个十?

学生讨论后,说--说。

教师边板书:()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板演。

教师小结:刚才,通过我们自己学习,知道把10根小帮捆成一捆,可以表示1个10,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计数单位。

在生活中1个10应用很多。例如10枝铅笔捆成一捆,有人买10根就不用一根一根去数了,直接拿出一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

2.认识11—20各数

谈话: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你能很容易的看出来吗?谁有好办法来帮帮老师?

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摆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左边摆1捆,右边摆3根小棒”,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3个一,也就是13,而且最容易看出是13根。

学生活动:照样子再摆一摆,初步感知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3.继续认识11-20各数

谈话:出示前3副小棒图

提问:你能很快数出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你是怎样很快数出来的?

学生数后报数字,并说说想法,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十几是1个十(1捆)和几个一组成

谈话:那你会照样子摆出19根小棒吗?

学生活动时,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你桌上摆的是20根小棒,你怎么摆,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出?

学生活动后,说一说。教师给予及时评价。

紧接问:这里有几捆小棒?有几个十?就是20?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个十是20.

过渡:米奇觉得小朋友们学的真棒。想请大家到他的妙妙窝做客哦!(课件出示)

三、巩固(课件)

1.(唐老鸭)出题:读一读(想想做做5)

2.(高飞)出题:看着尺子度数。(想想做做2)

3.(布鲁托出题: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想想做做3)

4.(黛丝)出题:先估一估,再数出来。(想想做做4)

教师先示范数的方法,先数出10个,一一做记号,再圈起来)

5.(米妮)出题:小组活动。(想想做做1)

四、总结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五、作业

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数数,认数

1捆是10根。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案例分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案例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案例分析

目标:

1、通过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思考,认识让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初步建立学生位置的模型思想。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上下相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交流的活动,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3个盒子、相关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与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对口令》,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老师说出一个词,你们说出一个与它相反的词。例如我说高,你们就说(矮),大(小),多(少),长(短)。你们真聪明,那上的反义词是什么呢?一起说。(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有关上下的知识。(板题:上下)

二、情境导入,建立模型

师:今天是森林里老松树爷爷的生日(出示松树),小动物们都赶来为他过生日了,哪都有谁来了?(出示小鸟、小兔),你们看一看,它们都在哪里呢?(课件播放动画)

生:小鸟在小兔的下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学生还可能说小鸟在树上,小兔在树下,或者说的不准确,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这时候小松鼠也急急忙忙的赶来了(出示小松鼠),你们再看一看,它在哪里呢?

生1:小松鼠在中间(教师出要给予肯定)

生2: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师:还可以怎么说小松鼠的位置?

生3: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师:小松鼠在上面时,是和谁比较?小松鼠在下面时,又是和谁比较?

生:小松鼠在上面是和小兔比,在下面是和小鸟比。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小松鼠比较的动物不同,得也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我们在说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所参照的物体不一样,得出来的结果也就不同了。(让学生说一说两两之间的位置关系。)

巩固练习

1、猜一猜

师:老师很喜欢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们来猜一下,它是谁?它在小鸟的下面,在小蝴蝶的上面,你猜到了吗?

生:小松鼠

师:你的反应真快。那谁能像老师一样说出你心中喜欢的动物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看谁猜的最准。

生活动(一生进行舒述,然后指生说答案)

2、摆一摆

师:我们就猜到这里,课下同学们还可以去猜一猜。现在我们就来把我们桌子上的学习用品来重新摆放一下。(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摆放学习用品,并说一说摆放好的学习用品的位置关系。学生自由摆放,并说一说。)

3、说一说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师:刚刚大家做的都很好,那我们就用今天学的上下的知识来说一说我们教室中物品的位置关系。(生随意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说出不是垂直的物品,老师对此也要肯定,说明它们之间也可以比较)

三、巩固提高,拓展练习

1、说一说(课本65页练一练第1题)

师:同学们对我们学习的上下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很好了,那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大家去智慧岛上找朋友(出示图片),只有聪明认真的小朋友才能通过智慧岛岛主的考验,找到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首先我们来到了智慧屋,在屋中有一个书架(出示书架)认真观察一下,书架上都有什么?

生:有船、花、书……

师:你能说说这些物品的位置关系吗?

生:……

2、分房子(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师:大家说的真好啊!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智慧楼前。在这所大楼中住着大象、小猫、小狗和小兔四只小动物,但它们经常因为谁住在哪里而争吵,这可难坏了智慧岛的岛主,所以他想请我们同学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现在拿出手中的卡片和小动物图片,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们贴在窗口中,每个窗口只能巾一只小动物,现在开始动手吧。

(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已经为它们分完房子了,现在请根据你手中的卡片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找2——3名学生回答)

3、找奖品(课本65页练一练第3题)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热心,为智慧岛的岛主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为了感谢我们,他给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想要礼物的同学就要开动你的脑筋,来找一找。

师:(师出示盒子)礼物就在这个盒子中,认真听老师说,看谁先猜出来。礼物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可能在哪?

生:2号或3号盒子中。

师:再听,礼物在3号盒子的上面,谁知道?

生:在2号盒子中。

师:你说在2号盒子中,那你来摸一摸,看看是不是在这里。

生:(把礼物从2号盒子中拿出来)

师:你真棒,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这份礼物,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争取有更多的收获。没有得到礼物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肯努力,你就一定会有收获。

4、找朋友(课本65页练一练第4题)

师:大家已经通过的重重难关,现在你们要找的朋友就在这座楼中(出示图片),只要你说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就会下来和你一起做游戏。听老师的提示,然后快速的抢答。(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找出最上面的是小红,最下面的是小兰)

5、游戏:请你和我一起做

师:小红、小英和小兰已经和我们成为了朋友,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和他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和我一起做》。老师说“请你和我一起做”(击掌),你们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就和你一起做”。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师生一起做游戏,老师用口令引导学生做上拍、下拍、前拍、后拍的动作。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让学生做与老师口令相反的动作)

四、全课总结,评价延伸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上下的知识,回家后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家中物品的位置关系。

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苏教版

教学目标: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平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认识数的分与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画圆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数)

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教师示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师先画了几个圆,再画几个圆,最后算出得数。其余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学生板书。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3(课件8-信若干封)

过渡:小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夸我们了不起哦,真是太聪明了!很乐意做我们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三元宫,来到水帘洞口,她先进去跟美猴王打声招呼,出来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请我们稍等片刻,他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草莓呢。而且也给我们留了信,我们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信封里装有习题,要求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答对奖励。

四、全课总结(课件9)

这个客人是谁呢?哦,原来是猪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们问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话,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4

板书设计加法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初步认识加法》教学案例分析

目标 :以游玩花果山为主线,使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 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够解释自己的

学情预测 :学生能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加号。会读写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写加法算式,能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张,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课件1)

小朋友,这是唐僧师徒四人,你们都熟悉他们吗?老师猜你们最喜欢孙悟空,对吧?老师告诉你,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就在我们连云港,是全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今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去游玩花果山。要坐景区的专车,那就先抢答老师的问题。

二、互动探究,认识加法

1.创设情境(课件2)

谈话:我们排好队,过了检票口,大约走5分钟,就会看到平坦的大路左边有个“花果山放生池”,里面有很多的锦鲤。这是老师请得小导游,正在等我们呢!

2.认识加法(课件3)

提问:小导游手里的鱼食吸引了好多鱼来到岸边。大家仔细看,有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生说。

提问:瞧,又来了几条鱼?师引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达,多找学生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多找学生说。

刚才2句话都是你们说,现在听老师说一句,一共有几条鱼?跟着老师说一遍。谁能把你们说的2句,和老师说的1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试试看!多找人说,可以同桌互相说。

教师检查学生说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最后一句话就是问题,我们所要求的问题。

提问:一共有几条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呢?

学生答案估计有:一个一个数,看图的,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的,,,,当学生回答是从合的角度考虑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告之学生,可以从学过的合成来解释,并用手势表示合,让学生多说。

教师讲解:“3条鱼和2条鱼合起来就是5条鱼,”这句话可以用一种算式来表示,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算式。(引出课题,教师板书)

3 + 2 = 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其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它代表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意义是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是多少。

3.理解算法

谁再来说说,计算3+2=5时,你是怎么知道是有5条的?

让学生结合图意,再互相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因为3和2合成5,所以3+2=5.

4.教学试一试(课件4)

谁来说一说,这2张图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仿例题说3句话,鼓励说完整话,让学生多说。

先来了1条鱼,又来了2条鱼,现在有几条鱼?

提问:要算现有几条鱼,就是把1条鱼和2条鱼怎么样呢?(教师手势表示合)

追问:1条和2条合起来,可以写什么算式?

互相说说,指名口答,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 计算,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成几?“1+2”呢?可以怎样算出它们的得数?

我们在鱼池边待的太久了,别忘了我们是来游玩花果山的,还是请小导游带路吧

三、纠正反馈,迁移巩固

(课件5)谈话:我们经过山门,往上走就会看到巨大的石像,介绍《西游记》作者,并借用小导游的话“想见美猴王吗?那就接受我的挑战吧!”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6)

教师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会用完整话表达,可以写什么算式?为什么可以写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学生从合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多说。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2 (课件7)

以前我们学过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认识数的分与合,那么我们也可以用画圆的方法算出加法得数)

指导学生看懂题目要求,教师示范第一小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师先画了几个圆,再画几个圆,最后算出得数。其余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找学生板书。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3(课件8-信若干封)

过渡:小导游竖起大拇指直夸我们了不起哦,真是太聪明了!很乐意做我们的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三元宫,来到水帘洞口,她先进去跟美猴王打声招呼,出来后:“美猴王有客人,先去招呼了,请我们稍等片刻,他给我们准备了好多新鲜的草莓呢。而且也给我们留了信,我们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信封里装有习题,要求算出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突出用“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答对奖励。

四、全课总结(课件9)

这个客人是谁呢?哦,原来是猪八戒啊!瞧,美猴王跟我们问好呢!借用美猴王的话,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4

板书设计 加法

3 + 2 = 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比较与位置》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比较与位置》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比较与位置》教案

左上角板块——分类、比较与位置

教学内容:

雪山乐园回顾与整理左上角板块,分类、比较与位置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能对事物的长短、大小、粗细、胖瘦、轻重、高矮等进行比较。

3、熟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说出事物的具体位置

4、培养小组的合作、交流、探索、思考的意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位置”知识的整理

1、介绍雪山乐园的情况。

师:“我们欣赏过美丽的雪山乐园,知道里面有那么多数学问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雪山乐园的情况吗?”

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雪山乐园,教师适时引导。

结合学生的描述,教师可以进行板书:中间、左右、上下等。

2、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位置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时,教师及时参与,学生没有涉及到的位置问题提出来。

3、师:“你能用位置的知识介绍自己身边的同学吗?谁能向介绍自己的家所在的位置?”

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熟悉的教室、校园环境等。

二、“比较和分类”知识的整理

留心捕捉学生交流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如:学生介绍“小朋友在雪山乐园非常开心,有打雪仗的、堆雪人的、还有滑雪的”等。

教师可以及时引导:“你能换个角度给图上的小朋友分类吗?”组织学生讨论,理解分类的知识。

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

1、第8题,整理物品。

(1)说一说怎样整理,谈谈自己的想法。

(2)进行评价。“你认为这样整理怎样?”“你有不同的意见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3)统计表。

让学生按照统计表中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将整理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4)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第10题,小动物玩跷跷板。

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的内容:

位置:左右、前后、上下。

比较:比轻重、比胖瘦、比大小。

鼓励学生用“谁比谁……”,说一句完整的话。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选取素材进行大小、厚薄、远近、宽窄、粗细、高矮等的比较,会用“谁比谁----”来表达比较的结果。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五、教学随笔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教案分析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年级数学上册《用数学》教案分析

用数学

教学内容:教材107页用数学及做一做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具准备:挂图、5个信封、5种数量不一的小动物、5幅情景图、5块黑板、5只粉笔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来了好多小客人,想知道他们是谁吗?那就打开信封,请他们出来吧!

2、都有哪些小客人呀?

3、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同学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客人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贴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贴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他写在纸条上。你们行吗?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学生分组活动。

4、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老师真是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

5、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6、小组汇报。

7、结合其中一幅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小马图为例)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小马图,除了按左右来分,还可以怎么计算?

(按颜色分,5+2或2+5;按大小分,1+6或6+1)

小结:同学们真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和大小这三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匹马?”这个问题。你们真棒!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1、看到同学们玩的这么开心,小兔子们也想来咱们班做客,他们都等急了,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他们好吗?(出示带问题的兔子图)

2、今天小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它问咱们什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小组合作完成,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3、分组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不但说得很好,而且还想出了两种来解答,连小兔都在夸奖你们呢!

对想出两种方法的小组给予奖励:每组奖一颗智多星。

三、巩固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本上第107页的内容。打开书,先把例4的算式填上。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该帮助谁解决问题了?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2、同位互评。做对的可以得朵花。

3、集体订正。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的非常好,我们帮助小动物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揭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四分类

第一课时整理房间

一、教材分析: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本节课是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课,会应用到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比较。本节课是分类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的基础。为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教材安排的整理房间中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学生在进行整理时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等活动展开,使学生体会了分类的思维方式,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并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

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结合本课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环保知识教育。

五、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具、学具准备:装有各种模型的资料袋、几种日常生活物品。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整理房间

同学们,你们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非常特别的房间!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6页,一起来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就是这间了!

1、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询问“小朋友,小明的房间给你感觉怎样?”

(凌乱、不整洁、找东西不好找)

2、仔细观察,你能在小明的房间里看到哪些物品?

(书、本、笔、文具盒,还有衣服、篮球、足球和小汽车。)

3、限时一分钟,小组讨论该如何整理这个房间。

生1:两件衣服要放到衣柜里。

生2:学习用的笔、书、文具盒、本子要放在一起。

生3:三个球是体育用品要放在一起。

生4:小汽车、小熊都是玩具要放一起。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

生1:看起来整洁、干净。

生2:东西好找。

生3:学习用品、玩具要分别放。

4、总结: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整理房间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5、出示整理好的房间。问学生“整理过后的房间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

(很舒服,很漂亮,即整洁又美观。)

(二)动手实践,体验分类

活动一:贴一贴

小组合作,利用最短的时间,把资料袋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可按颜色分;可按用途分;可按大小、长短分类)

活动二:摆一摆

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在讲台上放着哪些东西;接着给时间他们考虑该如何分类、摆放那些东西;然后叫一个学生上讲台摆一摆;再接着问是否有其他分发的,有的话也上去摆一摆给大伙看;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分得对不对并指导。

(三)联系生活,感受分类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整理房间,还会分其他物品,现在请你们把咱们教室里的人分一分,你打算怎样分?

生1:大人(老师)分一类,小孩分一类。

生2:男的分一类,女的分一类。

生3:个儿高的分一类,个儿矮的分一类。

生4:年龄相同的分在一起。7岁的分一类,8岁的分一类。

生5:我把戴眼镜的分一类,不戴眼镜的分一类。

……

师:你们真能干!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里,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分类摆放现象?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1: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

生2:超市里的东西,用的放在一起,吃的放在一起。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以后应该怎样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爱家的孩子。

(五)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间,跟同伴说说你们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是个爱劳动、爱动脑的孩子。

第二课时整理书包

教材分析:

“整理书包”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整理房间”是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主要是让学生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而“整理书包”是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已经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我自己”“妈妈”。

师: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教师赞叹的语气,让自己整理书包的小朋友们很自豪。)

2.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整理过程的后期,教师动员小朋友们互相帮助,快的帮助慢的,会的帮助不会的。教师也参与到小朋友中一起整理书包。)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

(4)组织学生看书。

(5)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课本58页练一练第一题)

(1)师: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

2.分帽子。

(可以按颜色、款式、季节来分。)

(1)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漂亮的图片,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帽子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对学生的分法只要是有道理的就予以肯定。)

(三)练一练

课本59页练一练第二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生: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在整理拼音卡片的时候可以按声母和韵母来分……

师: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用到。

五、位置与顺序

第一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一册60、61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事物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4、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情感体验

(1)、结合学生参加过的活动,谈话引入。

师:上周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参加了。今天老师还得到一个好消息,森林里也在举行运动会,小朋友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

(2)感知“前后”的意义

(课本60页)小朋友,你们看见了什么?(学生先自己说,然后在让同桌学生相互说说)师:谁能把小朋友们看见的情景完整地说出来?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师:如果小动物们再继续跑,你想它们的前后顺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师:说说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现在的前后位置是怎样的?同桌互说后再全班汇报。

(可给合这个变化,进行思想教育)即:师:小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象动物们赛跑那样,会出现暂时落后的情况,暂时的落后不要紧,只要我们不气馁,继续努力,最终会超过别人的。

师:现在你们看看我。老师在你的那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黑板在老师的——?老师在黑板的——?找一个学生合作,某某在老

师的哪一面?换一个位置合再问。师:请你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背对的方向是?(板书):前后

二、对所学加深理解

(1)、“填一填”赛车:谈话引入:你们看完了动物赛跑,精彩吗?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更精彩的比赛场上去,(课本60页下面的插图)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动物们的赛车比赛,参加这次比赛的动物有小兔、熊猫、小猫、小熊、松鼠你们想扮演小动物们进行赛车比赛吗?说说比赛的情况后。

(2)、结合实际,加深对前后意义的理解师:刚才有同学没有参加成赛车,很失望,现在教师就有一个活动让同学们都参加(全体起立),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是谁?后面有几个人?你这一列一共有几个人?然后向后转,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渗透前后是相对的、变化的)三、练习巩固知识练一练(课本61页练一练第2、3)1、儿童乐园笑笑她们看完了森林运动会,又来到了“儿童乐园”。小朋友们请观察,她们现在正在做什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然后再说给大家听。(结合园中情景,渗透思想教育——她们很遵守公共秩序)问:笑笑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从前面数笑笑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这一排一共

有几个人?

2、公园——动物园师:小朋友们看,笑笑她们现在又准备到哪里去?你们去过动物园吗?现在我们和笑笑她们一起去动物园,我们已经走到了公园,下一站是什么地方?该怎么走?(认识路标)小朋友再看看到动物园还有几站?你是怎么知道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站牌)那么现在我们要从动物园返回火车站,要走几站路?

3、数学故事

让学生看图后,自己想象编出故事,先讲给同桌听,再讲给全班

四、全课小结

师:小朋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些什么?

第二课时上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页、6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生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组合作,一起讨论。

(5)指导看书、书写。根据小朋友判断的各个动物的相对位置,把书本主题图的填空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反馈。

2、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观察过你的同桌吗?你能发现他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吗?,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3、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1)按小组长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

(2)分组活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说书架上物品摆放的位置。

(1)课件出示书架和物品,请同学们用“上”、“下”相互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3)集体反馈。

(4)谁说得好,为什么?

2、分房子。

(1)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房子,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体反馈。

3、第63页的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1)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反馈。

(3)指名板书图。

第三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身体验,感知左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师:生活中,我们左右手配合起来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老师做遥控器,同学们来做机器人。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对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开始!(由慢到快,充满趣味。)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验“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

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左边的是铅笔。

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生:摆在最右边的是小刀。

……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排第几都不一样?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小考官”游戏

师:×××,我问你,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师:谁想学老师的样子,也来试一试?(小组内同学互相提问)

4、小组合作摆文具,同桌互问互答。

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1、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四、联系实际,应用巩固。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议一议:上下楼梯。(课本练一练第5题)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想一想

师:停车场上的汽车们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汽车们告诉大家: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猜一猜一共有几辆车?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2、师:你见过别人握手吗?

师:经常用哪只手握呢?

师:对了,我们同别人握手时,一般要用右手,今天大家合作得非常好,下面就请你和对面的同学握握手,我们就下课吧。

第四课时教室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并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验位置与顺序,能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介绍教室

(一)创设情景

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一定对教室很熟悉,今天淘气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学习,谁愿意给淘气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二)介绍教室

1.学生介绍教室中有什么物品.

2.这样介绍淘气只知道我们的教室中有什么东西,你能用我们所学过知识来介绍吗?

3.谁愿意到前面给淘气和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4.刚才两位同学介绍的一样吗?为什么?

5.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6.小结:你们面对面坐着,因为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在叙述中前、后、左、右的位置也就正好相反.

二、活动二:介绍去学校各个教室的路线。

1.淘气现在想到我们的各个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怎么才能到各个教室吗?

2.出示图片:学校示意图

3.学生介绍教室的所在位置.

4.淘气想到自然教室去参观,你能说说应该怎样走才能到那吗?

5.学生选择任意一个专业教室说路线.

三、活动三:游戏

1.淘气: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做游戏吗?全班一起做“文明操”.

2.看卡片指方向.

学生看卡片做动作.(卡片为:前、后、上、下、左、右、空白7张.学生看到卡片后将手指指向相应的位置.速度由快到慢.)

3.听口令反指方向.

规则:手指指向与淘气的口令相反的位置.

四、活动四:介绍自己的房间

1.我已经了解了你们的学校,还没有了解你的房间呢?请你介绍一下.

2.学生任意介绍自己房间物品所摆放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对教室这一真实情景的具体描述,对前后、左右、上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条理得表达。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一年级数学《分类》,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分类》,”,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㈠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㈡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明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明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及“共有几人”这类问题及计算的方法。

3、在整堂课的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师: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哪个小组在做游戏时获得胜利,老师就给这个小组加一颗五星,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的五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冠军队,老师为冠军队的每个人准备了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可一定要加油呀!哪个小朋友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老师还会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二、组织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1:对山歌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对山歌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组成8。

师:我出5。生:我出3,3加5等于8。

师:我出2。生:我出6。6加2等于8……

(1组和2组、3组和4组各派一名代表对9的山歌,然后1组和3组、2组和4组派一名代表对10的山歌)

游戏2:小小邮递员

师:刚才4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很精彩,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名小小的邮递员,谁知道邮递员是做什么的?

生:送信的。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信箱,信箱上标有数字(3、6、7、9),请各组小组长发给每名同学一封“信”(口算卡片),先在“信”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信”上的题目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它投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去。(学生在音乐声中依次上台,读出题目,说出得数,然后投到相应的信箱里。)

注意:可适当安排投不出去的“信”,对于没有送出去的信,先让学生在一边等候,等其他学生投完后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送不出去。

师:信都送完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合格的邮递员呢?

(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里,由组长带领组员检查信箱里的“信”是否送对了,由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

游戏3:比多少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组男.女生的人数,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比谁多几,比谁少几的问题。

游戏4:接力赛跑

师:小朋友喜欢赛跑吗?我们来做一个接力赛跑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出示4块小黑板,每块黑板上写出相同的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用纸蒙上,学生做题时撕去蒙住的纸,做完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正误。

游戏5:贴一贴,说一说

1、教师:草地上,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3只小鸡。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3=7)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3+4=7)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4-3=1)

2、教师:荷叶上,左边贴6只青蛙,右边贴2只青蛙。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2=8)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2+6=8)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6-2=4)

三、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小奖品。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其实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应用了我们刚刚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了更多的知识,老师还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半时》教案分析

认识半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93内容,练习十六4、5两题

教学目标:1、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包括认电子表。

2、进一步巩固时刻的两种记录方法。

3、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熟练的认出半时

教学难点:时间的读法。

教具准备:一个实物钟,一个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每人一个实物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也学会了认时间,你能介绍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时间吗?

2、袁老师平时起床比较早,不过双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时半的钟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

3、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吗?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时间。

二、教学新课:

1、学会认半时及书写方法。

(1)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半的呢?(时针在7和8之间,分针在6这里)谁听明白了?

(2)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谁来说?

(3)这个7点半,比较规范的读法应该是怎样的呢?(同时板书书写方法。7时半)

(4)除了这种书写方法,还可以怎么写呢?(7:30)

2、出示2时半的钟面模型。

(1)知道时什么时候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3时半呢?

(2)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3)反馈书写方法。

3、看来大家都已经会认半时了,那么这个时间你能认吗?(出示一个刻度不全的表,认9时半。)

4、练习认时间及书写。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这位小朋友上学的时间吗,请你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

反馈,表扬书写。

(2)这四个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为什么你认半时能认得那么快呢?

(3)小结:对分针指着6,就表示半时。这时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机动:P95第4题。

三、小结:

1、师小结所学内容。

2、游戏:拨钟。

师说一个时间,学生拨时间。

同桌合作拨钟。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

物体分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物体分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学具准备:各种物体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来看大家,和你们一起上课,我很高兴,还给你们带来了学习的小礼物,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老师知道大家都很聪明,那让我们试着把它们分一分好吗?

二、小组活动:

要求:1、要爱惜物品,不要把别人的东西弄坏。

2、在分的时候,不要大声说话,不要抢。

3、想一想。在分类时,你们将这些物体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分类的。

汇报:你们分成了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要求:

a)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其中一种物体,说一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进一步认识各种物体的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对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区分、对圆柱体和球体进行区分。

b)其他同学认真看、仔细听。

c)每个同学介绍完以后,同学们出示和他一样的物体。

d)在教师的教具中找一找与之相同的形体。

三、进一步认识各种物体

1、出示抽象出来的物体图形: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2、小游戏:找朋友

3、小练习:数学书65页的1、2题

4、数学练习卡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是为我到康平送教下乡而进行的再设计)

你说我摆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为你们同座准备了学具,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闭上眼睛,摸一摸,能否辨认出来。

二、学习新知。

3、你说我摆。

1)老师说,同座合作摆,。

2)同桌互相进行游戏。第一次,两个物体。第二次四个物体。

三、练一练。小组交流。全班验收。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自选一场景,进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案例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53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