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案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认识整时与半时的特点。

教学准备:

钟、学具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给你们说一个谜语来猜猜,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小小物体真稀奇,嘀嗒嘀嗒走得急,一分一秒都不差,准时唤我早早起。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吗?

生猜:闹钟。

师:对了,是闹钟。闹钟是钟表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认钟表。

(出示课题:认钟表)

二、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钟表?

生:电子钟、小闹钟、挂钟、表、手机上的钟。

师:店里又有哪些钟表呢?让我们一起去逛逛吧!

(同时配音:小朋友,我是蓝猫,我的店里有好多种不同的钟表,有电子钟,小闹钟,挂钟,手表等。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钟表面上都有什么吗?)

师:蓝猫给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钟面上有什么?请小朋友们拿出桌上的钟面,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生:时针和分针。

师:你真了不起,你能告诉我们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吗?

生:短的那根针是时针,长的那根针是分针。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钟面上的短针是什么针,长针是什么针?还有谁会说的?

师:对了,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表示几时,长针是分针,表示几分。

(黑板出示: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齐读

师:请小朋友们将自己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指给同桌看,一边指一边说。

师: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它们是怎么转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演示)时针和分针指在不同的地方就表示不同的时间。

师:钟面上还有什么?(数字)有哪些数字?

师:找找12这个数字在哪儿?(钟面的上方)

找找6这个数字在哪儿?(钟面的下方)

找找9这个数字在哪儿?(钟面的左方)

找找3这个数字在哪儿?(钟面的右方)

师:请小朋友将钟面上的这些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

生:(1、2、3、4、5、……)

师:这些数字是用来表示钟点的。

师:再找找每两个数之间还有什么?(短线)

师:这些短线就是钟面上的刻度线。

三、依托经验,认识整时刻:

1、认识整时

师: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想考考大家。

师:谁能说出这个钟面上的时间?

师:5点钟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数学中要说成“5时”。(齐读)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这是5时的?还有谁会说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5,就是5时。(齐读)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师: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还有谁会说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齐读)

师:这是几时呢?请小朋友们一起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生齐: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5时、3时、8时。

(依次出现刚才的3个钟面)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几?(12)

时针呢?(时针指的位置不同)

师:我们可以怎么认钟面上的几时呢?同桌讨论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钟面上的几时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真棒!还有谁会说的?

(黑板纸: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齐读

如果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1,你知道是几时吗?

2、拨出几时

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认出钟面上的几时,你们能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几时吗?

拨2时。(生拨,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拨的?(2生说)

(出示拨好的钟面)你们也是这样拨的吗?

师:在自己的钟面上拨9时。(生拨)

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时针拨向9,分针拨向12。

师:再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

(出示拨好的钟面)

师:是这样的吗?

师:请小朋友拨12时。(生拨)

师:请一位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拨12时的?

生:时针和分针都拨向12。

(出示拨好的钟面)

师:12时怎么看起来只有一根针呢?

生:这时的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师: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告诉大家你拨的是几时,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生答)

3、两个10时

师:有一道难题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请小朋友们先看屏幕,说一说在什么时间,小红在干什么?

(出示:小红在教室里认真地上课,小红在床上睡觉)

生:上午10时,小红在教室上课;晚上10时,小红在床上睡觉。

师:给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蓝猫:小朋友们,你知道一天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吗?)

生:一个是上午的10时,一个是晚上的10时。

师:对了,在一天中时针在钟面上要转两圈,所以有上午的10时和晚上的10时。M.Jab88.COM

(电脑演示)《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看,这是半夜的12时,也就是零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在两个10时处停一下)这是上午的10时,……这是晚上的10时。

4、认识电子钟

师:看大屏幕,谁来说说这个电子钟钟面上的时刻?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电子钟钟面上的时间是用数字直接显示的,可以很快看出是几时。两个小圆点左边的数表示几时,右边的数表示几分。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这种形式的时间?(电视上,手机上,电脑上)

电子钟和这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是5时。

师:请你说出这几个电子钟的时间。

师:像电子钟这种表示时间的方式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

四、自主探索,判断大约几时: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三个钟面,同桌互相讨论说说这三个钟面时针、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师:看屏幕,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

生:7时。(屏幕出示:7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师: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正好是7时。第二个钟面呢?看看分针指向哪儿?

有没有到12?

分针不到12,时针呢?

(生答)

师:分针不到12,时针也应该不到7。

再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个钟面分针怎么样?时针怎么样?

生:分针不到12,时针不到7。

师:这也是正好7时吗?你怎么说?

生:7时不到。

师:看第三个钟面,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哪儿?

生:分针过了12一点,时针过了7一点。

师:这应该怎么说?

生:7时过了一点。

师:7时不到或7时过了一点,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齐读)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现在你能不能说出7时和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

生:7时分针正好指向12,时针正好指向7。

大约7时分针不到12或过了12一点,时针不到7或过了7一点。

师:分针不到12或过了12一点可以说成分针接近12;时针不到7或过了7一点可以说成时针接近7。也就是说,大约7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7。

师:这是大约几时?你是怎么看的?

生:分针过了12一点(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11,就是大约11时。

师:这是大约几时?你是怎么看的?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大约7时,大约11时和大约2时。

这几个钟面分针都接近几?(12)

像这样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黑板纸,齐读)

五、寓练寓乐,寓练于生活:

1、师:看大家学得这么认真,想给大家讲一个小猴和小熊的故事。

(小朋友,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不过,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你们要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哦。)

电脑讲故事:

看,大约早上几时?大约早上6时,小猴喊小熊:“嗨,快起床吧。”小熊嘟着嘴说:“再睡一会儿吧。

大约上午几时?大约上午9时,小猴和小熊正在干什么?(上课)

大约下午几时?大约下午4时,小猴正在认真地打扫教室,而小熊只想着出去玩。

师:小朋友,你喜欢小猴还是小熊?为什么?

生:我喜欢小猴,因为他每天都按时起床,爱学习、爱劳动。

师:小朋友,我们也要像小猴一样,养成珍惜时间、爱学习、爱劳动的好习惯。

2、补钟面

(小朋友们真聪明,我的店里有几只钟坏了,你们能帮我修一修吗?)

(出示3个少了分针或时针的钟面)

师:同桌先互相说说每个钟面缺了什么针,根据钟面下面的时刻你准备添上时针还是分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本第77页,将它们补全。注意,时针要画短一点,分针要画长一点。

师:画好了吗?谁来说说第一个钟面缺少的是什么针?

生:少的是时针。

师:时针应该指向几?生:时针应该指向4。

师:(屏幕上补时针)是这样的吗?画的时候要注意时针比分针短。第二个钟面上缺少的是什么?生:时针

师:也是缺时针,时针指向几?生:时针指向6。(屏幕上补时针)

师:看一看6时时针和分针怎么样?生:6时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线上。

师:第三个钟面呢?生:少分针。

师:分针指向几?生:分针指向12。

师:分针要画的比时针长。(屏幕上补分针)

师:你们都是这么修的吗?真聪明!

六、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那些本领?

(我认识了时针,分针,学会了认钟面上的几时和大约几时)

小编推荐

《小明的一天》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明的一天》》,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明的一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贴出小明的画像),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

(1)仔细观察,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自己先看看,再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

(2)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生:6点起床,然后7点半去上学,8点开始学习,12点吃饭,下午4点踢球,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

(4)介绍得真清楚。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那你知道看时间通常要用到什么?

生:看时间要用钟表。

(5)关于钟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知识教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比一比,看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

(6)小组活动。

(7)汇总各小组的交流结果。

组1:我们组知道了1时、2时……12时怎么看,还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

组2:我们组知道了怎样看几时半,还知道秒针转得最快,时针转得最慢。

组3:我们组知道钟表上有12个数。

……

(8)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1)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个时间分分类吗?

学生各抒己见。

生1:按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来分为五类。

生2: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为一类;7时半、8时半为一类。

(2)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3)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组1:我们发现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都指着12;7时半、8时半分针都指着6。

组2:我们还有补充,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指着12,时针分别指向6,8,12,4;7时半、8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分别在7和8,8和9的中间。

……

(4)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生1:整时和半点分针指的不一样,整时分针指向12,半点分针指向6。

生2:整时和半点时针也不一样,整时时针指向哪个数就是几时,半点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5)师小结: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如说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课间休息: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1)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生1:小明按时吃饭。

生2:小明爱体育锻炼。

生3:小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4:小明早睡早起,是个好孩子。

(2)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小朋友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三、应用练习。

1.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1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拨一拨。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下列时刻:

1时9时半3时11时半5时半

四、作业设置。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时和半点的不同。

生2: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生3:还要向小明学习早睡、早起。

板书:

小明的一天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几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半)

小明的一天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明的一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从整体上认识钟表,会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2、通过观察和动手拨一拨等活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知道要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

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了解整时和半时的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倾听西华门的钟声(几时整敲几下,几时半敲一下。)

二、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三、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热烈讨论。)

四、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五、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六、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

2、第3题:拓展提升。

观察大树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知道生活中除了钟表还有其他的记时方法。

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认识整时和半时)

时针:又短又粗分针:较长较粗

整时:分针指向12,半时: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两个数字的中间。

课后反思:

本节课书本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孩子们在理解整时和半时时会混淆,一开始有些孩子在画时针和分针时混淆,忘记时针比分针短,动手画时就忘记了,还有就是画半时时,比如说九时半,孩子们会直接把时针对齐9,正确是画在9和10中间,超过9一些,开始孩子们都是比较懵,经过练习后很多孩子终于明白,总结还是要经过多练习,才能巩固应用。

失去的一天教案设计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失去的一天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馋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佩佳在失去的一天中失去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孩子们,今天是()月()日?昨天是()月()日,这一生还能回到()月()日吗?她多珍贵呀,有个小朋友却失去了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失去的一天》。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学提纲:

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新词。

⑵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学:

(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知道你们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我相信你们还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

3、交流:

⑴读一读

麦茬翻耕砖砌馋涎欲滴绿荫如盖游手好闲

⑵理解词语

馋涎欲滴

谁能告诉老师什么叫馋涎欲滴?

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你理解了馋涎欲滴?

绿荫如盖

看到这个词,你能想到哪些词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爱积累,老师很喜欢!)

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25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走进佩佳的生活。)

三、精读品悟

㈠1、出事自学提纲

读25自然段

①佩佳在这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②当妈妈知道佩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时,佩佳是什么表现?

2、自学

3、交流

⑴佩佳这一天中,睡觉、吃鲜果、跟蝴蝶嬉戏,妈妈让他干什么?(读书)他却在玩,这就叫游手好闲。烁烁你对游手好闲的理解?

⑵当妈妈知道后,佩佳是什么表现,谁能读一读。

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①哪一个词写出了佩佳当时的心情?(羞愧)

②除了羞愧,还有什么?(害怕)

③品读:试着读一读,读出佩佳的羞愧和害怕?

④美读:谁能用声音让老师看到一个羞愧又害怕的佩佳?

㈡当妈妈知道佩佳什么事也没有做,是怎么做的?

1.读课文611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

在佩佳失去的这一天里,其他人都在做什么?

2.交流:拖拉机手砌工面包师大家

3.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还有哪些人也在辛勤劳动?

5.佩佳看到这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可我缺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

品读:读了这句话,你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此时的心情?

美读:能不能把这些体会送到这个句子中,让我们一听就能看到一个惭愧、后悔的佩佳。

6.此时此刻,你想对佩佳说:

7.你想想以后佩佳会怎么做

总结:是的,时间就是

让我们记住伟人送给我们的话:

()()

8.学完本课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四、课堂检测:

㈠、我会注音:

砌()成游手好()闲

㈡、我会积累

写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

㈢、我理解了课文:

因为佩佳(睡觉)、()、(),所以他()。

㈣、我受到了启发:

学了这篇课文,我受到的启发是。

五、板书设计:

失去的一天

佩佳:睡、坐、吃、嬉戏游手好闲

其他人:拖拉机手:麦茬地翻耕懂得珍惜时间

砌工:墙砌好辛勤劳动

面包师:面粉面包

人们:书还来借走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抓住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通过在什么时间,佩佳在干什么,人们在干什么?的练习说话,让孩子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从教学下来的情况看,我觉得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的对比这一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由于在这一环节,我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想象体会,理解、表达。为后面揭示文章的中心失去的一天失去的什么打下基础。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使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及想象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体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体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书、铅笔盒、橡皮、动物图片、胶水
学习过程:
一、新授导入
1、在情境中渗透“上下”位置关系。
小鸟说:“树爷爷,您好,冬天快要到了,我们三个好朋友想搬到您这儿来过冬,行吗?”
老树说:“行啊。我这有三间房,不知你们想怎么安排呢?”
小鸟又说:“是啊。我们各自应该住在哪个房间最合适呢?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帮我们合理地安排一下房间吗?”怎么安排房间最合理呢?
(1)小组成员一起给小动物们分一分房间。
(2)用“上”“下”说一说小动物们的位置关系。
(3)汇报:哪一小组把你们分房的情况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上”“下”关系描述)为什么这样安排?
(4)学生汇报反馈小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
①小鸟飞得高,所以它的房间在最上面;小松鼠会爬树,所以它的房间在中间;小兔不会爬树,所以房间在最下面。
②小松鼠在最上面,小鸟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
小鸟在小松鼠的上面
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松鼠的下面
小鸟在小兔的上面
小兔在小鸟的下面
(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出示课题)。
现在,同学们对“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理解了吗?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指图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4)学生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生可能回答:因为跟小鸟比,小松鼠在它的下面;跟小兔比,小松鼠又在它的上面;所以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小松鼠在下面。
(5)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说“上下”位置关系时,一定要看准跟谁比,是这样吗?
小鸟在小兔的_面,小兔在小鸟的_面,
松鼠在小兔的_面,松鼠在小鸟的_面。
二、感知生活中的上下
1、摆一摆,说一说。
(1)请小朋友拿出数学书,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把练习册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橡皮放在铅笔盒的上面。
(2)你们同它摆的一样吗?谁能说说数学书、铅笔盒的位置?
(3)随意调换学习用品的位置,同位互相说一说他们现在的位置。
2、说说教室里的上下问题。
(1)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上下来说一说。
(2)组织交流。
3、猜一猜:同学们,今天老师把上课用的卡片放进这个箱子里找不到了,你们愿意帮助我找到卡片吗?
师:那你们猜猜它在哪个盒子里?
生:1号盒子,2号盒子,3号盒子。
师:这可是个神奇的箱子,只允许我们打开一次,不过,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条提示,第一个提示:卡片在1号盒子的下面,它有可能在哪?
(2号盒子或3号盒子)
第二个提示:卡片在3盒子的上面,它在哪?
生:2号盒子。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卡片在1号盒子下面,它就可能在2号、3号盒子里,卡片还在3号盒子的上面,它就只能在2号盒子里。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判断的对不对呢?(师揭开2号盒子找到卡片)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一起寻找卡片的过程就是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4、出示小书架。
(1)提问:书架有几层?都摆了哪些东西?
(2)指名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书架里面物品的摆放位置。
三、实践应用
1、看图提问解答。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有一位叫小明的同学也带着他喜欢的东西来到了课堂上。
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吗?我们一起看看吧!(电脑演示:书柜图。)
①这是什么呀?书柜有几层?里面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外面呢?(小狗、小镜子)
②看到这幅图,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问题。
学生四人合作:一生问,余生答。
③汇报。
2.律动(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1)请同桌面对面地说一说五官的位置关系。
(2)老师说口令,学生听口令指五官。
(3)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五官的位置关系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编了一首儿歌,想不想听一听?(师配乐示范说)
(4)请学生配乐说儿歌做手势。
两只小手伸出来,上上下下分明白,
左手在上右手下,右手在上左手下,
我们一起指一指,鼻子上面是眼睛,
眼睛下面是鼻子,嘴巴长在鼻子下,
五官端正真好看!真好看!
四、巩固练习
1、看图说位置关系。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南方吗?没去过南方的同学别遗憾,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南方的风景画。这幅画美吗?美在哪儿?对!小桥、流水、小船、人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结合图说一句话吗?
学生观察反馈的结果可能是:
①人在桥的上面,桥在人的下面。
②河水在人的下面,小船在桥的下面。
③其他。
2、数学游戏:分房子。
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又为小动物们盖了一座新房,管理员叔叔正准备把房子分给四只小动物,可是小动物各有各的想法,你们能帮小动物按照它们的想法住进新房吗?
住在最下面,是第层;住在最上面,是层;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的上面,的下面,第三层呢?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大象说它太重了,想住在最下面的房间;小猫说它想住在最上面的房间;小兔说它想住在小猫的下面和小狗的上面,小狗说它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同学们,请你帮它们安排好房间好吗?
师小结:由于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小动物们都高兴地住进了新家。它们夸你们真是一群热心助人的好孩子!
3、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聪明屋。
老师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今天它给我们出了一道什么样的难题?
有三个小女孩分别叫小红、小兰、小英,她们住在同一座楼里,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请你猜猜看小兰住在哪儿?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写有三个小朋友名字的卡片,请四人一组摆一摆,看看小兰到底住在哪层楼?
学生根据题意讨论,按楼层摆卡片。全班交流反馈。
(2)正反口令游戏。
①听老师口令,学生指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上”。
②听老师口令,指相反的方向。
如:老师说“上”,学生指“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着“上”“下”关系的物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数学乐园》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明确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明确“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及“共有几人”这类问题及计算的方法。

3、在整堂课的游戏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等方式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能与他人合作交流以及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做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板书课题:数学乐园)

师:老师把大家分成四个小组,哪个小组在做游戏时获得胜利,老师就给这个小组加一颗五星,游戏结束时,哪个小组的五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冠军队,老师为冠军队的每个人准备了奖品,要想得到奖品,可一定要加油呀!哪个小朋友听课最认真、发言最积极,老师还会奖给他一颗“数字之星”。

二、组织游戏,寓教于乐。

游戏1:对山歌

师: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学习了数的组成,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对山歌的游戏: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一个数,两个数合起来组成8。

师:我出5。生:我出3,3加5等于8。

师:我出2。生:我出6。6加2等于8……

(1组和2组、3组和4组各派一名代表对9的山歌,然后1组和3组、2组和4组派一名代表对10的山歌)

游戏2:小小邮递员

师:刚才4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很精彩,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一名小小的邮递员,谁知道邮递员是做什么的?

生:送信的。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信箱,信箱上标有数字(3、6、7、9),请各组小组长发给每名同学一封“信”(口算卡片),先在“信”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信”上的题目算出来,得数是几,就把它投到标有这个数字的信箱里去。(学生在音乐声中依次上台,读出题目,说出得数,然后投到相应的信箱里。)

注意:可适当安排投不出去的“信”,对于没有送出去的信,先让学生在一边等候,等其他学生投完后

让学生说出为什么送不出去。

师:信都送完了,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是合格的邮递员呢?

(老师把四个信箱分发到四个小组里,由组长带领组员检查信箱里的“信”是否送对了,由组长向老师汇报结果,对于送错的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送错了)

游戏3:比多少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各组男.女生的人数,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比谁多几,比谁少几的问题。

游戏4:接力赛跑

师:小朋友喜欢赛跑吗?我们来做一个接力赛跑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终点。(出示4块小黑板,每块黑板上写出相同的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并用纸蒙上,学生做题时撕去蒙住的纸,做完后拍下一个同学的手,然后下一个同学接着做。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检查正误。

游戏5:贴一贴,说一说

1、教师:草地上,左边贴4只小鸡,右边贴3只小鸡。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3=7)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3+4=7)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4-3=1)

2、教师:荷叶上,左边贴6只青蛙,右边贴2只青蛙。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只青蛙?(6+2=8)

(2)左边比右边多几只?(2+6=8)

(3)右边比左边少几只?(6-2=4)

三、宣布比赛成绩,颁发小奖品。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开心)其实今天我们做的游戏是应用了我们刚刚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等以后我们学了更多的知识,老师还领大家到数学乐园里来玩?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左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能确定的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自己语言表达。

3、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会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空间观念培养,位置相对性。

教学设计思路: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摆放,使学生会确定物体左右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物品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内容

课前导入:游戏:前后、上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练习表达。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自主探究

感知群体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是谁?右边又是谁?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同桌合作,感知群体中的左和右。

说一说,摆一摆:请你像书上的小朋友一样按顺序摆好学习用具。学生动手操作,边说边摆,进一步感悟物体的左和右。

三、进一步探究,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呢?

教师举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学生根据教师设疑,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师生共同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四、实践应用

巩固掌握: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边走的,小男孩是靠哪边走的?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观察(第61页第3题)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同学们各持已见,到底是在哪一边呢?我们亲自来试一度。(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上下楼活动)女同学上楼,男同学下楼,然后交换上下楼。

五、教师小结:平时我们上下楼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有秩序的走,这样才能减少意外。

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钟表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钟表面,了解钟面的特征,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整时。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讨论、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熟练地认读整时。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能告诉老师今天是几点起床的吗?那你是怎么知道起床的时间的?(看表)你们见过表吗,都在什么地方见过呢?(学生自由表述)今天老师就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了各种各样漂亮的钟表,想一起看看吗?(课件播放“漂亮的钟表”)

看到这些你又想知道什么?看来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都和钟表有关,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钟表。(揭题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民主导学

(一)初步认识钟表

1观察钟面

把自己的钟面模型拿起来和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可能的答案):

1)有1~12个数。一起数一数(1、2…)。

2)还有一些格子(有大格有小格)。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说明:2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

3)钟面上有两根针,一根细细的长长的叫分针,一根粗粗的短短的叫时针。

4)辨别分针和时针

师提示:如果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表示时针和分针,你会用哪个手指表示时针,哪个手指表示分针?

生:用大拇指表示时针,食指表示分针

5)、观察指针走动方向

师: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时针和分针都是顺着1、2、3、4……的顺序旋转。好象在画圈。

6)、归纳小结

师:现在,你能介绍一下钟面吗?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有时针和分针。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二)认整时

师:能说说这些数字,时针分针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看时间)那你会看时间吗?

1、老师拔3时,指名说钟面上的时刻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提醒: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是几时?老师把这个时刻记录下来。(板书:3时)请在作业纸上写出3时。

教师再拔出另外两个时刻,让学生认一认,并说一说是怎么看出来的,再把所认时刻在作业纸上写下来。

师:现在我们都会认时刻了而且还能把时刻写下来,真不错。下面咱们就用一句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做什么,谁来试试?

生:(用一句话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做什么)

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数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交流: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它们的共同点是分针都指着什么?(数字12)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现在,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你能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小结:当分针指着12的时候,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象这样的时间就是——整时。

顺口溜: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3、拨整时

小游戏:老师拔时刻学生认,老师说时刻学生拔。(师生互动生生活动)

(三)认识电子钟上的整时

1、师:其实生活中除了这样的钟表外,还见过什么样的钟表?是这样的吗?课件出示电子表。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电子钟上的7时是这样表示的,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示法。

2、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电子表示法“7时”是怎么写的?

几时就写几,然后写上“:”再写两个“00”。

3、把作业纸上的时刻用电子表示法写出来。

三、检测导结

看来呀,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钟表,它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时刻该做什么。比如像老师早晨6时起床,7时我该上班了,大约中午12时我要吃午饭了。同学们你们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能说一说吗?(指名一位同学说说,然后再互相拔一拔说一说)

1、师:小明听到这里这么热闹,也赶来了。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呢!

说说第一幅图:几时小明在干什么?请生上来写出两种表示方法

a.投影教材第85页“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师:你能用两种表示方法将“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吗?

b.指名说说几时小明在干什么

(7时刷牙,9时上课,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

c.展示学生作品,评一评,看谁写得好。

2、课件显示“上午9时小朋友上课”和“晚上9时小朋友睡觉”两幅图。

请生说说: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为什么都是9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一天有24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第一幅图是上午9时,第二幅图是晚上9时)

3、课堂小结

师:时间就这样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让我们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吗?

师:最后,老师要送大家一句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板书:

数字1、2、3、4……

钟面大格12个

分针——细长时针——粗短

分针→12时针→几,就是几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例3、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0的具体含义,掌握0~5的顺序,会读、写0。

2.让学生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教学难点:

规范书写0以及0——5的顺序。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日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们在哪儿见过0?

2.你知道0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

3.揭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3。理解“0”表示“一个也没有”的含义。

(1)谈话并出示主题图。

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子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

(2)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

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要用“0”来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2.教学“试一试”及0的写法。

(1)指导理解图意。

学生思考:两幅图表示的是怎样的一件事情,跟同桌说一说。

(2)提问:原来地里的萝卜数用什么数来表示?现在呢?

(3)强调:“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4)提问: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日字格里写0。

3.教学例4。

(1)请学生拿出直尺,提问: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说说这里的0表示什么?

(3)讲述:“0”也可以表示“从0开始”。

(4)提问: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

(0在1的前面,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

(5)同桌指着直尺互相读一读尺上的数。

(6)小结:现在你能说说0表示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理解“0”的不同含义:“一个也没有”、“没有了”、“从0开始”,丰富对0的感知。】

4.教学0的写法。

(1)提问:仔细观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

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封口处,最关键。

(2)范写“0”

边说边写: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3)学生描红,教师指导。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讲述小猴吃桃的故事。

(1)在书上写一写,再由同桌互查。

(2)进一步体会“一个都没有”就要用“0”来表示。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数珠写数,教师巡视,汇报交流各数表示的意思。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请戴有0~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

(2)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并互相检查。

(3)写完后,按顺序读一读。

4.“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0?鼓励孩子们多说一说。

讲述:电话号码和门牌号码中的0是用来编码的;温度计上的0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计算器上的0既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还可以表示一个状态。

5.补充。

(1)比一比哪根绳子长?最长的画“√”。

(2)有几个正方形?

()个

(3)桌上的筷子,多了1根,共有()人吃饭。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课后找一找哪里还有0,并说说它的含义。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1、2、3、4、5

“一个也没有”

“没有了”

“从0开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体验自己换牙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据的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并从中知道简单的统计结果。

2、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统计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的意识。

3、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简单的统计,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难点: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照片上的女孩笑的多开心,你能猜猜他有几岁呀?(6岁)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因为他的牙齿掉了,所以和你差不多大。)

会观察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你知道吗?每个人一生中能长出两副牙齿,从你一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大约2岁半就长齐了。可是这副牙伴随咱们的时间可很短,从6岁开始,乳牙就一个个脱落,大约12岁左右,乳牙会全部掉光,长出一种新的牙齿,谁知道这种牙叫什么?对,叫恒牙。所以刚才同学说根据牙齿猜他的年龄是6岁是很有道理的!告诉你们,这个女孩今年啊,还真是6岁。

来,露出你最灿烂的笑容,让我看看你的小牙齿,同桌之间互相看看换牙了没有?找找哪是乳牙?哪是恒牙?有谁换牙了大声告诉老师——我换牙了!(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

(1)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听出来了:换牙了,让你感觉很自豪,很高兴!是啊,换牙也是一种成长的标志!

师:那你现在换了多少颗呢?

哦,你换了1颗牙,你换了两颗,你换了三颗,还有换了四颗,五颗牙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颗、2颗、3颗、4颗、5颗……)

可是呢,老师又特别想知道换2颗牙的有几人,还想知道换3颗牙的有几人。你还想知道什么?

这么多问题可把老师难住了。

……

你们快帮老师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不少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看这样行不行:一会儿,你把你想到的调查方法先说给你小组里的同学听,比一比谁讲得最明白;谁听的最认真。

(3)集体交流。

师: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现在这么多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

a、你觉得可以让你们组的小朋友换1颗牙的坐在一起,换2颗牙的坐在一起……

师:就是按照种类分一分是吗?(教师板书:分一分)

b、可以问小朋友谁没换牙,举手数一数,再问谁换了1颗牙再举手数一数,就这样一直问下去。(问一问,数一数)

c、黑板上不是写的“0颗”、“1颗”、“2颗”……的吗?可以在上面做记号,换了几颗牙就在“几颗”的上面做个记号。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能把换牙的情况清楚明白地在黑板上表示出来。

师小结:刚才只有几个人有办法,小组一交流,就有这么多同学想到了办法;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好不好?

师:就是啊,人多力量大嘛!在以后的学习中,咱们碰到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用小组讨论的方法。

3、选择合理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师:瞧,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都可以调查出换牙的情况。那么到底用那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又清楚地表示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呢?(记一记,记下来。)

都喜欢这种方法?

2、小组交流。

那好,老师也准备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个小组长那儿,请同学们,一组一起想办法整理一下。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三种表格)

3、课堂讨论。

下面请小组汇报一下。(预设小组可能出现的答案)

一组:我们用的是这个表格,从左向右画笑脸。每一个笑脸就代表一个人。画三个笑脸就代表有3个人。

二组:我们从上向下涂表格。每一个格代表一个人。每行中途了三个格就代表环2颗牙的人就有3个人。

四组:我们在3颗牙后写4就代表有4人换了3颗牙。

师: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像这样整理的办法就叫做统计 生:统计。教师板书课题:统计

师: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a、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颗牙,有几人换了3颗牙,有几人换了4颗牙。

b、换2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多几人?

c、换4颗牙的比换3颗牙的同学少几人?

d、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4、教师小结。

师:看,本来咱班的换牙情况让我们觉得很乱、很糊涂,后来大家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说,统计的作用大不大?

师:以后,咱们想要了解个什么情况,就可以用咱们这节课学到的统计方法。比如:咱们可以统计一下8岁小朋友的换牙情况,还可以统计一下小朋友喜欢看什么动画片,你还想到哪些情况也可以用到统计?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还可以统计小朋友喜欢上什么课。

三、应用总结

1、巩固练习:做课本练习第一题。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用到统计。我们学校的大同学在海边捡到一些贝壳,打算用来做手工,瞧!他们也统计了一下自己捡到的贝壳,并把它们排起了队。看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

能把你知道的填到旁边的统计表里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答案。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能解决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看到你们学得这么棒,老师想请你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棒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看,课间休息时间到了。瞧!操场上多热闹啊!虽然热闹,可是看起来有点乱是吗?如果咱们能统计一下各小组的人数,划分一下场地,那多好啊!同学们,你们能根据图上画的,统计一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吗?

学生填完后集体订正。

根据大家统计的情况,我们学校就可以合理地安排活动场地了!小朋友,谢谢你们了!

3、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啊?统计。

四、课堂检测

下面同学们试着来完成119页的第8题,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对。

交流答案,都做对了举手。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读、写11~20个各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计数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难点: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视频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小棒(教具)等。

教学过程(按课时,附板书)

创新发展

一.激思

1.数数(两种顺序)

2.微课视频(手不够用了,用石头或者树枝来表示)

3.在古人的人群中,有一位牧羊小姑娘,她每天都要数数她的小羊,我们一起来看看!(放动画三个)

4.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用石头来记录羊的只数的?

(生:出来一只羊就摆一块小石头)

评价: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二.启思

1.牧羊姑娘很快的摆出了这么多石头。(你能一眼看出来牧羊姑娘有多少只小羊吗?)

其实,牧羊小姑娘很聪明,当每摆够十块小石头的时候,就用一块大石头来代替。

(PPT:大石头和剩下的一块小石头一起下来)。

这是一个十,比十多一是11。

2.那这么多小石头,你能一眼看出有多少块吗?(强化一个十)

我们来用用牧羊姑娘的方法,我们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十个小石头,再用一块大石头代替十块小石头,现在你能一眼看出这代表多少块小石头吗?(20)

这是一个十,这也是一个十,合起来是两个十。

评价:牧羊姑娘的方法真好。

3.第二天牧羊姑娘又来数她的小羊了,你们想帮她数一数吗?(想)

我们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在桌面上摆一摆,帮她记录羊的只数。看谁摆的又快又整齐?

我想请一位坐姿端正,听讲认真的同学在黑板上摆一摆

准备好了吗?(好了)(表扬谁,谁准备好了)

牧羊姑娘要开始放羊了!(一只,又来一只,再来一只。。。。。。。。。)

每摆五个,表扬一个学生,你摆的可真整齐!

4.羊放完了,你摆好了吗?(摆好了)

现在请把多余的小棒收起来,坐端正,表扬!

5.现在你来数一数,牧羊姑娘今天放了多少只小羊。

(黑板上摆小棒的孩子)你数了多少?

你呢?你呢?

你们和他们数的一样吗。(一样)

三.展思

1.看来大家不仅摆的整齐,数的也很清楚,真是太棒了,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桌面上这么多小棒,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不用数,一眼看出来有多少根呢?(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2.让一个孩子上讲台说。(你是怎么做的?)(我把十个捆成了一捆,还剩下一根。同学们,你能一眼看出来这有多少根吗。(11)

3.你的方法太好了,老师也想学一学。

首先我们数出十个一,黑板上(一个一,两个一请你跟我这样数,。。。。十个一)

这是(板书十个一,请你数出十个一,并把它们捆成一捆,表扬谁,捆好了,而且坐端正了。老师也捆成了一捆,这是1个十)

请你说,这是一个十,这是一个十,大家一起说,这是1个十

(贴)

所以,一个十就是十个一,十个一就是一个十。(板书)

4.贴一个十(板书)还剩下一根小棒,是1个一,合起来是()

谁能列算式?(1个孩子)

5.看你们表现的这么棒,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叫计数器(PPT),也能帮我们计数,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计数器微课)我叫计数器,我有很多兄弟姐妹,今天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中的两位成员。他们叫做个位和十位,数学家很公平的给他们每个人发了十个珠子用来计数。个位站在右边起的第一位,十位站在右边起的第二位。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珠子表示一个十。我在记录数的时候,都从个位开始。

四.促思

认识他了吗?(认识了)

1.老师这有一个计数器,看看它缺少了什么?(个位十位)

谁能上来贴一贴,帮他们找到位置?

(贴完)很棒,你认识他了。

2.谁能在上面贴珠子,表示牧羊姑娘的十一只羊?(解释)

3.(贴完)你能写出你贴的这个数吗?(11)

个位和十位都是数字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合起来是11

你的思维可真清楚,能带着同学们一起说吗?(能)

总结:今天你们不仅用小棒帮牧羊姑娘计数,还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工具——计数器,你们学的开心吗?(开心)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敢)

五.拓思

1.我说你摆(讲台上的孩子带着底下的孩子一起说)。

(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17,20。一个孩子上台展示,并带领其他孩子一起说。)

2.大家说的这么好,我相信今天你们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思维导图:我们今天学了古人计数,古人用什么计数啊?(石头):一块小石头代表1个一,一块大石头代表1个十。聪明的你们还用小棒帮牧羊姑娘记了数。一根小棒代表1个一,一捆小棒代表1个十。最后,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计数器。计数器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3.你学会了吗?(学会了)

那我们走进今天的阳光之旅吧。

4.今天大家学会了这么多表示数的方法,也表示了这么多数,回家把你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好)

教学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数(一)》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数(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数(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0”,能正确读、写“0”。

2、 联系实际了解“0”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0”。

3、 掌握0的排数,能正确完成看图写数、读数和排数练习。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 “0”的读、写及排数、写数。

教学难点:

理解“0”的含义、“0”的写数和排数。

教学准备:

课件、红花、数字卡片、头饰和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唱一唱。

出示课件,播放儿歌《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上漂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小旗随风飘 5像秤钩来买菜 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麻花拧一遭 9像勺子能吃饭

0像鸡蛋做蛋糕

2、认一认。

出示数字,分别点学生认读数字1~9,边读边写出数字。

3、说一说。

(1)( )只小兔

(2)( )只小熊

(3)( )只小鸟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认识0。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小鸟一只只地飞走了,天上还剩下几只鸟呢?”

学生分别回答“5、4、3、2、1”。

当鸟全部飞走时,教师问“还剩下几只鸟呢?”

引导学生回答“天上没有鸟了”。

一只鸟都没有了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出示数字“0”。

2、导读“0”。

引导学生分小组读“0”,边读边用手跟着老师书空写“0”。

3、理解“0”。

(1)四只小鸟飞走了,(没有小鸟了)树上还有“0”只小鸟;

(2)小白兔把胡萝卜吃完了,(没有胡萝卜了)还有“0”个胡萝卜;

(3)四个气球飞走了,(没有气球了)还有“0”个气球。

什么都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4、演示“0”。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扮演蝴蝶,另两个小组读数、写数。

5、 写写“0”。

引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0”,分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写得又快又好。

6、 说说“0”。

(1) 引导学生观察:“0像鸡蛋做蛋糕”。

(2) 学生想一想:你还知道有哪些像0的物体呢?

7、 排排“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1、数一数,写一写。

2、读出尺子中的各数。

3、填数。

1 3 5 7 9

四、联系实际,拓展教学

1、生活中的“0”无时不在,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分别读出数字。

2、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0”的物体呢?

五、练习

1、书写“0”。

2、找一找与“0”有关的事物。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案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上册《8.7.6加几》教案设计

课题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

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重点:学会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数学乐园里有好多有趣的游戏,今天我们来玩一玩

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口答6、8、9的分合式,然后教师出示抽拉片,让学生口答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7+3+2=8+2+5=

7+3+4=8+2+6=

7+3+9=8+2+7=

讲述:对,把前面两个数先凑满10,再加上第三个数,就能算得既对又快,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凑十法。小朋友,祝贺你们胜利通过第一关!下面我们就用这种凑十法来完成游戏的第二关。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8、7、6加几。

二、讲授新课

(1)例2。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91页主题图:学生提问。

学生围绕8加5等于多少,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用小棒摆一摆,互相说一说,再比一比哪组的方法多。

(各小组分组讨论,教师参加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指名小组回答,教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学生通过交流,教师的引导,)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算的?

8+4=7+6=6+5=创设生活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练习91页做一做1题。

(4).“试一试”例3教师出示8+9=()

问:你们会用刚才这些方法来计算8+9=()吗?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计算8+9呢?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交流。

你认为那种方法好?仔细观察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是我们以前用过的。

提示:在今后计算如果遇到小数加大数,我们可以给它倒过来计算,如3+9=9+34+8=8+4

三.练一练:

完成第91页做一做(2)2—3题:给予有困难的同学一定的帮助,集体订正

完成92页做一做1、2题。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以后遇到这样的题型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切记一定要仔细。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1)出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5)巩固:分别出示4时不到一点和平8时刚过一点的钟面,提问:你能说一说,这两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吗?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11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