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中国梦复习导学案5课时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4年中考历史热点中国梦复习导学案5课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班级:小组:学号:姓名:编号:16审核人:苏晋二备人:

教师二备(学生笔记或更正)处:

课题:中国梦——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从古至今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事件和人物

第一步:看和背(认真看,要求划出并背诵关键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

1、原始社会(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奴隶社会(上古三代:夏商周。商朝甲骨文;西周分封制;青铜文明)

3、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战国:商鞅变法)

4、封建社会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建立中央集权。区别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文景之治;丝绸之路;司马迁和《史记》;造纸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科举制;大运河;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五代十国:分裂时期

★宋代:政权并立、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包括北宋和南宋,与辽、西夏、金等并立。经济重心南移;商贸繁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的政权。

★明清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闭关锁国,逐渐落伍。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二、中国近代史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1、闭关锁国导致愚昧落后,所以要坚持对外开放。

2、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本原因,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三部分,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经济近代化: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政治近代化:1-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二步:写和说(脱稿说,要求大声大胆大方)

根据背诵卷背诵和默写

第三步:练和评(划出关键词,要求快速、准确、工整)

1、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

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3、“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A.元世祖B.北魏孝文帝C.利玛窦D.马可波罗

4、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指南针在宋代广泛运用于航海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7、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8、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新课标第一网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9、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

★思想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胡适、鲁迅,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启示:1-对外开放,学习世界先进技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2-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3-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五四运动,1919年,北京学生,上海工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1-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黄埔军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3-北伐战争,1926年,消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4-1927年4月,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井冈山会师,1928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工农红军第四军。

★长征,1934年-1936年,战略转移,1935年遵义会议,1936年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局部侵华,中国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得到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团结抗日新局面到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8月15日,中国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重庆谈判: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双十协定》,和平民主团结vs独裁专制

★解放战争:1946-1949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三、中国现代史

1、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10月至1956年底。开国大典建立新中国;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至今。两弹一星、袁隆平杂交水稻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特区、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新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55年万隆会议,1971重返联合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0.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中国已不再是旧式‘中央帝国’或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孤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今日地球村’里维护整体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成员。”这一变化缘于

A.两极格局的形成B.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D.中国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人们的穿着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装开始成为社会时尚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教师课后反思(学生本节收获)处:

精选阅读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5单元复习


八上第五单元

考纲要求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知识清单

一、▲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背景: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在中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蒋介石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中共代表:毛泽东、周恩来

 4、结果:签定“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

 5、未达成协议:①解放区民主政权 ②人民解放军的合法地位问题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经过

 1、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开始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2、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山东解放区

 3、▲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时间歼敌人数结果意义

辽沈战役1948.9—1147万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P95

淮海战役1948.11—1949.155万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1948.11—1949.152万解放华北全境

5、▲渡江战役

(1)时间:1949年4月23曰

(2)结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6、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②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国民党指挥不当;④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等等。

 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时间阶段标志性事件

1946年6月战争爆发蒋介石派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8.9—1949.1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

 1.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要和平,争民主”

 2.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重庆谈判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北平和谈

 3.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③④

 4.右图是194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毛泽东的合影.这张老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A.西安事变B.黄埔军校的创建

 C.重庆谈判D.北平和平解放

 5.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就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用的战略战术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诱敌深入

 C.关门打狗D.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6.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

 A.陕甘宁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

 C.延安D.晋冀鲁豫解放区

 7.右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它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8.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后,又通过那一场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沙家店战役B.孟良崮战役

 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A.南京和武汉B.南京和上海C.重庆和武汉D.南京和重庆

 10.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

 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果

 1948年9月 林彪、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1.在辽沈战役中,中央军委指示一定要先攻下某城市,就可以在东北战场上形成关门打狗的态势,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你认为这个城市是

 A.山海关B.锦州C.沈阳D.天津

 12.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4.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A.中原解放区B.陕甘宁解放区C.大别山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

 15.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6.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7.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18.下列四幅《渡江战役示意图》中,正确的一幅是()

 

 ABCD

 19.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丰富的物资供应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教^#育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对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战(指抗日战争)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甚有赖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摘自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

 材料二:“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1945年8月毛泽东抵达重庆时在飞机场的谈话摘录

 材料三:“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他们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去,我们去了,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判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真实目的。(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前往重庆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这次谈判的取得了什么成果?(2分)

 (4)毛泽东为什么说“我们去得好”?(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解放战争开始的8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灭敌人七十多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不久,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材料二: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开始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4分)

 (2)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哪一解放区?(2分)带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这一进攻的是谁?(2分)

 (3)材料二里的“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的领导人是谁?(2分)请你谈谈该事件的战略作用是什么?(2分)

 (4)材料一、二的作战地点有何不同了?(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律对资产阶级利益表现出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的利益没有根本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导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逃往台湾岛。

 ——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5.DADCA6-10.CBBAA11-15.BBCCD16-20.ACBDB

 21.(1)表面上是共商国家大计。实际上是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4)是指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向人民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

 22.(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2)陕甘宁解放区。彭德怀。

 (3)千里跃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前者的作战地点在解放区,后者的作战地点在国民党统治区。

 23.(1)资产阶级

 (2)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

 (3)缺乏广大人民的支持;国民党腐败;军队士气低落;共产党组织良好并有人民的支持。

2014年中考作文预测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中考作文预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4年中考作文预测

预测趋势一:关注“五觉”。

人是靠“五觉”感知生活的,因此从“五觉”命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关注生活,是意在引导训练学生的感觉器官灵敏度。事实上,很多地区都在这样命题,用不着举例。味觉,依然是我今年预测的一个重点。

视觉:《读》;《我最喜欢的色彩》;《那一抹色》;《给青春着色》;

听觉:《静听回声》;《最美的声音》;《来自的声音》;《有一种声音,让我》;

触觉:《触摸》;《的温度》;

味觉:《我喜欢这味道》;《不一样的味道》;《生命中难忘的味道》;《舌尖上的味道》;

嗅觉:《的芬芳》;《香》。

预测趋势二:关注“电视影响力”。

电视关系国计民生,牵动千家万户。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关注电视。如习近平、王岐山都曾经在正式场合提到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关注呢?请留意本年度那些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春晚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中央1套《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等。

题1:《去哪儿了》

题2:《舌尖上有的味道》或《舌尖上的记忆》

题3:《读你》

题4:《电视影响了我》

题5:《电视,我家的》

预测趋势三:时间维度。

时间只有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将来。2014,我们要重点关注那个春天,发生了太多事情,无法让忘怀。今年继续要注意“情境式”命题。

题1:《那个的春天》

题2:《春天里,我》

题3:《致青春》或《致童年》

题4:《初三是》

题5:情境式命题:

时间:2014年春天

地点:家中

人物:我和家人

内容: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预测趋势四:数字、汉字和符号。(这也是去年的预测,包括深圳在内,去年多地考过)

中考作文,总是力求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标新立异,总是不断涌现新题。在内容方面甚至细化到“一个标点”、“一个字”、“一个成语”、“一篇课文”等等。如2012西安的“逗号”、贵阳的“我最喜欢这个成语”,2013深圳的《我最喜欢的一个词》;以及“我(或我家、我班)的年度汉字”等等。因此,我大胆推测,数字、图形符号(如“圆”)也完全可能成为作文题目。

题1:“加、减、乘、除”——《给做法》;

题2:《最难写的汉字》、《最的汉字》;

题3:《我想画(划)个》(填写基本图形或符号);

题4:《让我的名著》(“名著阅读”的有效导向);

题5:《写好“一”字》或《感悟“一”字》

预测趋势五:成长体验或心灵感悟。

中考作文要求抒写学生生活体验和感受,中考作文倡导写真情实感;那么成长体验或心灵感悟类的作文一定是主流,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不做准备。

题1:《我骄傲,因为我》;(因果式)

题2:《我很;但是我》;(转折式)

题3:《我想长大》或《我不想长大》(思辨型)

题4:《跨过那道坎》

题5:《也是》(判断式)

预测趋势六:思辨型题目。(这几乎是是中考永恒的主题,关键是怎样变换命题形式)

全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当今中考作文的主流。但是宁波作文经历了“半命题——选择式全命题——全命题”的变化,今年已经到了当变之年。如果回归半命题,那么在半命题形式应该会有变化,如双空式半命题;如果求新的话,那么思辨型题目,将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2013年台州卷被评为浙江最佳中考试卷,作文就是思辨型题目——“这就够了”或“这还不够”,因此有可能被借鉴。

题1:《生活需要做加法》或《生活需要做减法》

题2:《这就是爱》或《这不是爱》

题3:《青春需要等待》或《青春不能等待》

题4:《真的很美》或《其实不美》

题5:《这只是梦》或《这不是梦》

2014.5.3定稿

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3单元复习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14年中考历史一轮八上第3单元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上第三单元

考纲要求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知识清单

 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6月以后以上海的无产阶级为主。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誓死力争”。

 意义: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革命阶段划分-1840至五四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五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

 二、共产党成立

会议名称时 间地点内 容意 义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1大会确定建党,制定了党的纲领。2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3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和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

国民党一大1924年广州国民革命的开始,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

 三、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1924年5月地点:广州的黄埔,中国国民党陆军学校

 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进军(1926-1927)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经过: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叶挺独立团:贺胜桥战役、汀泗桥战役,人称“铁军”;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三湾改编树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6、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首都。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是赣南闽西根据地。

 五、长征

 原因: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突破湘江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挢-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六、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解决博古等到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可知,这是报道的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D.公车上书

 2.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3.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确定了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明确规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4.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温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

 C.黄埔军校创建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5.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A.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力这首诗写于l935年10月,叙述的长征历程中没有涉及到的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 B.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C.飞夺泸定桥 D.巧渡金沙江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A.辛亥革命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

 C.五四爱国运动期间D.新文化运动期间

 8.右图是民国75年7月9日,台湾地区发行的一枚周年纪念封的局部邮票处。该纪念封是为了纪念60年前(民国15年)发生在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历史事件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B.北伐战争开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辛亥革命胜利

 9.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0.历史学家杨天石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读到蒋介石日记的学者,他研究蒋介石已日记长达27年。右图是他的著作《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封面。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A.国内各阶级的利益

 B.工人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11.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民党,打倒蒋介石。”这句话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D.红军长征前

 12.“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军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的含义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B.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3.右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4.这幅图片是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一张油画,该画所反映了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史实。这一史实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D.陕北会师

 15.某旅行社计划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以便使游客重温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光辉历程。你认为以下景点哪一个不应在设计路线之中

 A.井冈山纪念馆B.秋收起义纪念碑

 C.南昌起义纪念塔D.会宁会师纪念塔

 16.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是指

 A.太平天国北伐

 B.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胜利进军

 C.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向农村进军

 D.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17.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

 18.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

 A.誓死争回青岛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19.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20.八年级(1)班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五四运动”“黄埔军校创建”“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据此,你可以判断,八年级(1)班本期板报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的洪流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

 21.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回顾历史,苏联(俄)曾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问题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仿照苏联(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请举一例。(2分)

 (2)仿照俄式革命道路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走向胜利?(2分)

 (3)建国之初(1949~1956年),中国经济建设也深受苏联(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又探索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2分)

 (4)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2.材料一: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2分)

 (2)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1分)

 (3)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1分)

 

 

 23.阅读下面材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代战争史上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英雄史诗。请回答:

 (1)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分)

 (2)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什么?(1分)

 (3)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5.CBCBA6-10.BBCCD11-15.BBBCD16-20.DCCCB

 21.(1)南昌起义或者秋收起义。(答对1点计2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如答井冈山道路亦可计分,共2分)

 (3)一五计划。(其它如三大改造、土地改革等均可计分,共2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它如答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均可计分,共2分)

 (4)革命与建设道路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和生搬硬套别国经验。(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计分,共2分)

 22.(1)前期是北京(1分)、后期是上海(1分)

 (2)1919年(1分)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爱国主义(1分)(符合题意也可)

 23.(1)遵义会议;(1分)毛泽东。(1分)

 (2)四渡赤水。(1分)

 (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1分)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76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