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编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板书:3的乘法口诀。

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jaB88.COM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

六、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

精选阅读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

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

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

板书:1×2=2。)

②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

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

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

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2+2+2+2+2=4+4+4+4=7+7=

二、学习新知。

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2×5=103×5=154×5=20

5×5=256×5=307×5=358×5=409×5=45

(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

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

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

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2~5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2~5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

练习三(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

(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游戏。(采用比赛形式)

1、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2、集体交流、反馈。

3、评一评:哪个小组完成最好,并给这个小组一颗星星。

4、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读表内乘法。

5、对口令,同桌相互提问。

6、卡片抢答。(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完成第3题)

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找座位。

1、“摘果子”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摘果子”。

2、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教案分析

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

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件地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发展数感。

3.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解决问题的情境,经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难点: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问题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0课时。数松果1摘桃子1做家务1需要几个轮子1可爱的小青蛙(2、3、5的乘法口诀的综合练习)2小熊请客1回家路上1练习一2

题目

五环旗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编制5的乘法口诀。

难点: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情境图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将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办吗?请你们观看当时北京申奥成功的情景。(播放课件“北京申奥成功”情境录像。)
师:“北京申奥成功”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件盛事,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亿万中国人都非常高兴,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盛事。我们的小小少先队员也不例外,也举办了一次“小小庆祝会”活动。
师:你们看,这队小运动员在干什么?
(课件演示:9名小队员骑着自行车跑进画面,每辆车上竖着一面五环旗。停下后小队长说:“同学们,我们小车队为了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决定绕石岛小城一圈。让五环旗时时飘在我们心中,让申奥成功的喜悦久久留在我们的心间。”)
学生观察,感知情境,体验快乐。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看情境,自主提出问题。
师: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看着这个情境,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知道什么?哪些信息与数学有关?
学生观察后自由交流。关于“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下面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
(2)一共有几个车轮?
(3)一共有几个头盔?
(4)一共有多少个圆环等。
2.确定研究主题,寻找解决策略。
师:五环旗是奥运会的会旗,我们就一同来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圆环”怎么样?(商量的口气)
师: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可能交流:数一数,算一算等。
3.实施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一步:数一数,感知5个5个地数的优越性。
师: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圆环”可以怎样数?
学生思考后交流,说出各自不同的数法。
(1)1,2,3,4…一个一个地数;
(2)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3)5,10,15…五个五个地数;
(4)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也是五个五个地数;
(5)10,20,30,40,45,十个十个地数;
……
师:同学们的数法真多,你最喜欢哪种数法,为什么?
师:你也能这样5个5个地数吗?(学生试数)
师:5个5个地数出五环旗的环数,真简便。
(编儿歌小插曲)
师:看看这个情景,老师还编了两句儿歌:“一人旗一面,五个环;两人旗两面,十个环。”你愿意和老师合作,接着编下去吗?
学生接着编下去,并在小组相互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第二步:算一算,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件演示,一名小队员前行一步,着重演示一面五环旗。)
师:两面五环旗上有几个圆环?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
课件依次出示2面、3面、4面……9面五环旗。教师引导学生列式并写出得数。
“2×5=103×5=154×5=205×5=25
6×5=307×5=358×5=409×5=45”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算式的意义、算法,并且给以鼓励性评价。
第三步:编一编,合作探究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1)引出编口诀的重要性。
(课件竖排9面五环旗,对应着9道整齐的乘法算式。)
师:刚才,我们根据五环旗编出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还整理出了9道乘法算式。对于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自由交流想法。
学生可能交流:它们的得数很有趣;这些算式很有特点;我很想记熟这些得数等。
师:老师和你们的想法一样,也想熟记这些得数和算式。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动脑想一想,然后各小组交流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各小组认真讨论后,可能会交流:多读一读,读的遍数多了就记住了;想着图来记,一面旗有五个环,两面旗有十个环,三面旗有十五个环……根据乘法的意义来记,一个五等于五,二个五等于十,三个五等于十五……
师:有没有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
(2)经历创编口诀的过程。
师:一个五等于五,二个五等于十,三个五等于十五……谁能说得更简单?
学生交流:一五五,二五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这样记,我们觉得挺方便。
师:大家的讨论很精彩,我也很受启发。现在我有个建议:如果我们把“一个五是五,二个五是十”变成“一五得五,二五一十”是不是更顺口了?同学们能像老师这样说下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师引导得出9句口诀,课件随机出示相应口诀。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六五三十,七五三十五,八五四十,九五四十五。”
师:我们就把这简短的九句话起个名字叫“5的乘法口诀”。
第四步:理一理,使口诀更有条理、顺口。
师:读着大家自己编的乘法口诀,老师觉得真了不起,心里很美。只是你不觉得在读“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的时候有一点点别扭吗?你读着试试。
师:我们把前5句和后4句比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前5句的一个乘数1,2,3,4,5是小一点的数,放在前面,另一个乘数5写在后面,读起来顺口;而后4句6,7,8,9大于5,放在前面,先读大数再读小数,读起来有点不顺。
师:如果后4句把两个乘数换换位置再试试,怎么样?(舒服了,也顺口了。)
师:怎样顺口就怎样记。我看这样改就很好。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课件演示:“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很出色地整理出有关5的乘法口诀。这和我们的祖先整理得一样。老师真为大家的聪明感到高兴。(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
第五布:介绍乘法口诀的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师:知道吗,“乘法口诀”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读起来很顺口,使乘法算得又对又快。你有什么感受?(民族自豪感)
第六步:说一说,寻找识记口诀的方法。
师:大家比较一下,这九句口诀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每个算式都比前一个算式多一个5;②每个算式的积都比上一个算式多5;③算式中的第一个乘数是按1~9的顺序排列的,另一个乘数都是5等。
师:小朋友们看着口诀,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乘法口诀的,喜欢哪句就说哪句,然后把这9句口诀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自由交流。
第七步:记一记,多种游戏活动,强化记忆。
师:把“口诀”记熟了,可以使乘法算得又快又对。比比谁记得快、记得准!
游戏1:开火车,背口诀。
游戏2:对口令,对口诀。
游戏3:数手指,说口诀。
全班抢答:一只手,一五得五;两只手,二五一十。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基础性练习。
(1)填路线图。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队员们经过的一段路线。
(课件演示:小队长说:“同学们,这是我们经过的一小段路线,看看想想,你会填吗?”)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填。引导学生学看图,找规律。
(2)算衣服扣子。
师:为了庆祝申奥成功,小队员们还穿上了统一的新运动衣。
(课件出示五件运动衣,每件衣服要用5颗扣子。小队长问:“这样的5件运动衣要用多少颗扣子?9件呢?)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了解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的情况。
(3)算矿泉水。
师:骑车时,小运动员们又累又渴,其中有3名小队员后座上驮着3箱矿泉水。
(出示课件,演示3箱矿泉水,每箱5瓶。小队长问:“看着这些矿泉水,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
2.拓展性练习。
师:小队员们骑车走了一路,还发现了不少的数学问题要带给大家研究呢!
(1)算电影票。
师:听说《奥运史话》这部影片今天在石岛影院上演,吸引了不少的人们前来观看。请看,小队员们发来的消息。
(课件演示:小队长说:“我们采访了影院前三位买票的人。其中,一位小学生要买5张学生票,一位叔叔要买2张成人票,另一位叔叔要买2张成人票和1张学生票。你知道他们各需要花多少钱吗?”)
(2)解决租车问题。
(课件演示:小队长说:“‘小百灵乐队’有19人,要从海滨坐出租车到广场演出,5辆车能坐得下吗?”)每辆出租车最多乘坐4人
(四)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学得快乐吗?都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1×5=5一五得五5×6=30五六三十

5×7=35五七三十五

2×5=10二五一十

3×5=15三五十五5×8=40五八四十

4×5=20四五二十

5×9=45五九四十五

5×5=25五五二十五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做家务

备课人

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结合情境,编制2的乘法口诀。

难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

准备

挂图小棒口诀卡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展现挂图)
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老师指着挂图,让学生观察)小明在做什么呢?(生:帮着摆碗筷。)
师: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生:桌上摆了9个碗,3双筷子,可能吃饭的有9人,应该摆9双筷子,已摆好了3双,还要摆6双……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生:能。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边摆小棒边数边填表。
生2:我是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师: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学生同桌交流后,独立填写算式,再汇报;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可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
形式多样:可以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内容是: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
(把第15页练习第2题写在小黑板上展示)先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
提问:(指着小黑板上已填完的表)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双数)没有圈起来的数呢?(单数)
3.比一比,哪一组获胜。
规则: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然后老师选两组同学进行接力,其他同学当评委。接力同学每人只做一题,然后按顺序传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又全对的小组获胜。让同学说说比赛的感想。
4.综合拓展题。
出示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填一填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做家务

1×2=2一二得二

2×2=4二二得四

2×3=6二三得六

2×4=8二四得八

2×5=10二五一十

2×6=12二六十二

2×7=14二七十四

2×8=16二八十六

2×9=18二九十八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需要几个轮子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结合情境,编制3的乘法口诀。

难点:会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乘法问题。

教学

准备

情境图小棒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的乘法口诀)
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师:(分发一张画有9个方格的草稿纸)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一位学生填好的表格)“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①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
(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然后展示一位学生的作业成果,为全班提供一次反馈纠正的机会。)
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3题,开展同桌两位同学的“过河”比赛。第一次比赛,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兔和小狗(同桌自己分配角色),它们过河都要经过四块石头,每块石头上分别有一道乘法算式,全部算对了,就是过了河。(提醒先完成计算的学生,再检查一遍。)比赛结束,同桌交换互相评价,让优胜者举手做一个表示胜利的手势。算得快的不一定是优胜者,只要他有一道算错,优胜者的称号就不能属于他;这时,同桌的伙伴可能成为优胜者,只要他计算不出错。第二次比赛,同桌两位分别扮演小猫和狐狸,给刚才比赛的“失败者”一次争取成功的机会。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
(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②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1×3=3一三得三

2×3=6二三得六

3×3=9三三得九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可爱的小青蛙

备课人

卓敬敏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巩固2,3,5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2.运用2,3,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巩固2,3,5的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难点:运用2,3,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小朋友,你们说世上谁最好?
师:老师知道你们都很爱妈妈。有一群小蝌蚪(出示许多带有算式的小蝌蚪图片)也很爱它们的妈妈,但是妈妈去捉害虫了,它们找不着,怎么办?(出示贴有6,18,12的青蛙图片的小黑板)
师将算式卡片发给学生,大家按座位的顺序将写有算式的小蝌蚪送到妈妈身边。(这时录音机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贴完卡片,学生争着发表意见。
师:咱们一起检查吧。要求看算式,说口诀。
在“3×9”这张卡片处,学生互相对视,流露出不知所措的神情,都说找不对,却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从课桌里抽出一张写有数字27的青蛙图片。

师:(指着算式请全体学生把“三九二十七”的口诀说出来)“妈妈找到了,你们知道在找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帮助这些小蝌蚪吗?”(师板书:乘法口诀)

(二)接力赛(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1题)
师:下面我们用乘法口诀来进行接力赛。(出示三块小黑板,上面各有几道用白纸盖着的算式。同时宣布比赛规则。)全班分成三组,用红、黄、蓝三色粉笔作为各组的接力棒。各组的第一位同学撕下算式上的白纸并写出得数后,将接力棒传给第二位同学,依次顺延直至所有
的算式全部算完。以速度和正确率决出优胜组。
(三)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你们会用口诀做算式。看着这幅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题的教学楼)你想知道什么?
师:大家提的问题可真不少,谁能用口诀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问题?
老师进行引导,用手指大门。
师:如果每班的人数都一样时。(拖长调)
师:怎样用乘法?
师:每班人数都一样吗?
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每班的人数(指着黑板旁的问题库),怎么办?

师点击课件,出示每层楼房高约3米。生齐呼:“三五十五,楼房高15米。”师指着“约”,学生们又说楼高约15米。
师:你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吗?(学生们拿出本子来做,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19页第3题)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谁在干什么?
(课件显示小熊和小象的对话。小熊:“3张5元,1张10元。”小象:“正好。”)
师:你们仔细观察图以后,同桌分别扮演小象、小熊进行对话。
师: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在这次购物活动中,我们又一次用到了乘法口诀。现在快快把这个过程写在本子上吧。
师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3×5=15+10=25(元),随即把它写在黑板上。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发现:3×5≠25。应分步列式:3×5=15,15+10=25。)
(这时,让学生趴在课桌上稍作休息。老师将写有教材第24页练习一第1题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从中提出哪些乘法问题?能解决吗?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师:刚才我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不少。老师这也有几个问题,看看和你们的问题一样吗?
课件出示问题:
(1)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2)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
(3)买玩具花了多少钱?
师:把你的计算口诀告诉同桌。(同桌交流后,用课件显示计算过程和口诀。)
(四)师生共同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学的东西真多,把2,3,5的乘法口诀运用得又快又对,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19页第4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青蛙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小熊请客

备课人

丁香香

教学

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结合情境,编制4的乘法口诀。

难点: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

准备

情境图自制学具卡片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主题图小熊请客,故事引入。)在一片大森林中,住着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它又邀请了几位客人到家中做客,看,它在为客人准备什么?看了它串的红果,你能发现什么呢?

师:根据小熊串的红果图,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一数,看看需要多少个红果
师:请打开课本第20页,数一数2串红果有几个红果?3串呢?……9串呢?把答案直接填在这一页的表格中。需要几个红果,各种答案都能在下面的表格中找到。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三)根据上表,学生独立编制4的乘法口诀
师:请看书,注意编乘法口诀时,写出一个乘法算式的答案,接着就相应地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如,1×4=4,相应的口诀是“一四得四”。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有错,要告诉同伴,由他自己订正。确信自己编的乘法口诀正确无误后,再读几遍,争取把它背下来。

(四)探讨规律,交流记忆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师: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有助于记忆的规律?
师: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加强记忆,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真佩服你,善于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联系生活,说一说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4的乘法口诀?让我们找一找,说一说吧。
师:你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回家以后请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六)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第2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完成后,与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订正,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2)请一个学生汇报第1题的算式可以算出几个不同的结果(4个:12,18,20,24),再请4位同学到黑板来,每人写出其中一种结果的乘法算式。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好办法连算式。
师: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有什么好办法。想到好的办法,事情就会做得又快又好。
2.第2题。请学生独立完成。请先做完的两位学生到黑板来,每人计算4道算式,为全班提供反馈。
3.第3题。
(1)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全班讨论,交流算法。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七)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并告诉小组的同伴。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填一填

红果有几串

1

2

3

4

5

6

7

8

9

红果有几个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5×4=20四五二十

6×4=24四六二十四

7×4=28四七二十八

8×4=32四八三十二

9×4=36四九三十六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6-9的乘法口诀。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掌握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对如何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已经比较熟悉,6~9的乘法口诀中大部分口诀在前面已经学过,新的口诀剩下不多,而且教材的编写结构与前面乘法口诀的编排也相同,所以本单元教学应当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运用迁移的原理,掌握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前面“乘法口诀(一”相比,本单元要帮助学生形成有条理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抽象与概括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题目

有多少“粘贴画”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经历独立探究、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6的乘法口诀的验证过程。

2.运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刚才砸金蛋你们特别高兴,是吗?还想不想再接着砸?这回咱们倒计时。

生:3、2、1,砸!(伴随着星星的散落,学生兴趣高涨,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感叹。)

师:肯定刚才你们歌唱得太动听了,连星星都砸出来了。看到这么多颗星星,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感受新知。

师:一共有多少颗星星,估计估计吧!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

师:刚才同学们方法真多!基本上是看一堆儿大约有多少,再看看大约有这样的几堆儿,就估计出来了。看,思考星都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想跟刚才那两位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同学交朋友。(课件中出现放大的星星,并写有思考两个字,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鼓励,学生的情绪高涨。)那待会儿咱们还要比比谁最爱思考,能够得到思考星,好吗?

师:看看还有什么星?

师:比比谁最会倾听。

师:比比哪个组最会合作。

师:比比谁算得最准。

师:比比谁的想法最有创意。

师:谁能有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你们想不想和这些星交朋友呢?

师:要想知道这些星到底有多少颗,我们必须得怎么办?

(数一数)

师:好,用你们的方法,先数数这几颗。(电脑出示思考星、倾听星、合作星、计算星、创意星、发现星排一排)

(6颗)

师:两排呢?

(12颗)

师:现在呢?

(18颗)

师:你们怎么数得那么快呀?

(三六十八)

师:你会用口诀想出答案。

1、用加法算式:6+6+6

2、用乘法算式:3×6=18

师:真不错!又可以用口诀算出来,也可以列算式算出来。

师:这是几个6,是多少?

(4个6是24颗)

师:两人互相说说口诀,说说算式。

师:现在是几个几,是多少呢?两人再说说算式,说说口诀。

师:那我们是不是还要这样6个6个地数下去呢?6个6、7个6、甚至更多个6结果是多少呢?你能不能继续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呢?每个同学有这样一张片子,在片子上继续列出算式、编出口诀,如果在计算或者编口诀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可以接着在下面画一画星星,再想一想。(学生独立写算式、编口诀,在学生独立编写后,个别学生汇报。)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写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口诀又是什么意思吗?

师:你们觉得刚才同学们编的口诀正确吗?能不能来证明这几句口诀是正确的?(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下面咱们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读读合作要求。

师:合作星还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呢,努力吧!(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小组讨论,开始验证四句口诀中的一句)

师:哪组验证的是六六三十六这一句?

师:刚才很多组验证了六六三十六这一句,有的组是用连加的方法,有的组是用前一句口诀的得数加6的方法来验证的。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学生画出了这样的54颗星,教师板书:六九五十四)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启发,谁想来证明六七四十二这一句?

师:你们编出了这么多句口诀,还用不同的方式证明了这些口诀是正确的,让我们用这些口诀帮我们把星星数完,看看到底有多少颗。

(学生边数,教师边演示课件,把散落的星星排列整齐)

师:你们不但和这些星星交上了朋友,而且还从这些星星的身上探究出了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教师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师:黑板上这些口诀完整吗?你还想补充哪几句?(学生说以前学过的5句,教师在黑板上补充完整)

师:这样6的乘法口诀就完整了,读读你们编的这些口诀吧!

师:再读读,看看口诀中还藏着什么小秘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我们发现这么多规律,有什么用?

师: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并且能算得特别快!计算星好想认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摘星星。(出示6×8、2×6、6×4、6×9、5×6、6×7、3×6、6×6分别让学生计算,发给计算星)

师:还想摘星星是吗?每人有一张小片子,做对了,计算星就会和你交朋友。师:用6的口诀能帮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呢?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师: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更让你们兴奋的礼物。(教师出示实物金蛋,学生极为兴奋)哪个组帮老师解决了实际问题,哪个组就可以得到金蛋,下课也去砸金蛋。

四、回顾整课,进行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最想和老师、同学们说点什么?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

一个星期有几天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估计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情境――屏幕出示智慧老人和方格图。
师: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一张方格图,我们估计一下一共有几个方格。

(二)数方格,编7,8的乘法口诀
1.一排一排地数,编制7的乘法口诀。
师:到底有多少个方格呢?我们来一排一排地数,一排有几个?两排呢?……
(在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口诀来算。当算到6排一共有几个方格时,出示算式:6×7=42。接着算7排一共有几个方格?列出算式:7×7=)
师:7×7的乘法口诀我们没学过,可以怎么算?
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1)7×7=6×7+7=49;
(2)7×7=7+7+7+7+7+7+7=49;
(3)把7个7相加拆成3个7和4个7相加:7×7=3×7+4×7=21+28=49;
(4)把7个7相加拆成2个7和5个7相加:7×7=2×7+5×7=14+35=49。
师:当我们遇到不会算的乘法算式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算。用连加、找规律、拆数算等都可以。
(老师引导大家根据7×7=49编出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
接着数8排一共有几个方格,列出算式编口诀。
师:我们刚才一排一排地数,可以编几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
师:能把7的乘法口诀编完整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2.一列一列地数,编制8的乘法口诀。
(老师引导学生一列一列地数,运用学过的口诀来算一列有几个方格、两列有几个方格、三列……)
师:刚才一列一列地数,可以编几的乘法口诀,还差几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根据刚才数方格的过程编制7和8的乘法口诀表。(出示课题:7,8的乘法口诀。老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张编写卡。)
学生独立编写7,8的乘法口诀。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编写情况。编好后,选出两张进行全班交流,最后同桌互查。
(师在黑板上出示从学生编的口诀中整理出来的一张大的7,8并排的乘法口诀表。)
师:你们仔细观察,发现7,8的乘法口诀中有哪些秘密?
(学生争先举手要说,老师为了满足每位学生说的愿望,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老师在参与其中一个小组讨论时,一个男孩问:“老师,刚才××同学提了个问题,7×100等于几,该怎么算?”师说:“7×100可以看成几个100相加,你再想一想、算一算?”)
汇报时,学生发现的秘密有:
(1)从上往下,7的乘法口诀每次多7,从下往上每次少7;
从上往下,8的乘法口诀每次多8,从下往上每次少8;
(2)7和8的乘法口诀中都有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
(3)7和8的乘法口诀中有六句都是学过的;
(4)横着看8的乘法口诀中依次比7的乘法口诀的积多1,多2,多3…
(5)如果把1×8插到1×7的下面,比上一题多1,因为他们的第一个乘数都是1;如果把2×8插到2×7的下面,就比上一题多2,因为他们的第一个乘数都是2…
(其中有个小组汇报时,一个男孩负责指出规律,说完规律后,他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小组的同学提了个问题:7×100等于几,我们把它解决了。”)
师:(惊奇地)你是怎样算的?
(男孩很高兴,他刚说了几句,师递给他一枝粉笔,说:“你把算法写出来好吗?”)
男孩一边说一边写,他的算法有:
(1)7×10=70,7×100=700,只要在70后面加个0就行了;
(2)从口诀中找到5×7=35,推算出50×7=350。
男孩意犹未尽,说:“我们只要看小数,就能算大数了。”
(全班同学禁不住热烈鼓掌,用钦佩的眼光看着他,有的低声说:“好厉害!”)
师:你真了不起!不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问题,而且还会总结。
(孩子的情绪极高。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也有个问题,8个8怎样才能等于1000?”这个问题把全班同学都问住了,接着他得意地说:“8+888+88+8+8=1000。”)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要向你学习!

(三)编数学儿歌
师:我们找到的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乘法口诀。我们生活中有什么
数学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生: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几天?
全体学生运用7的乘法口诀编《星期歌》:“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14天……”
再运用8的乘法口诀编《螃蟹歌》:“一只螃蟹8条腿、两只螃蟹16条腿……”
(这个部分从数方格中体验7,8乘法口诀的编制,再放手让学生独立编制口诀,学生编制的时间有十几分。活动中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进一步对乘法口诀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回到生活中去,这个知识建构过程是本课的目标,这个时间用得值,关注了每一个学生。)
(四)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师:智慧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第75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师巡视后指出:“有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并在黑板上板书:6+7=13,6+7=42。
师:到底谁算得对呢?
师:你能猜出他写6+7=42时是怎么想的吗?
师: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不要看错符号。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相检查,最后由组长来汇报完成情况。
(老师发现一个小组检查得特别快,就向全班推广他们的经验。)
组长汇报练习完成情况。
老师指着第一题(七八五十六)强调:“当我们遇到7乘8,8乘7时都可以用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来计算。”
(再次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通过练习,教师即时评价,加强体验。)
屏幕出示第74页的表格。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
师:智慧老人看我们学得这么好,要买几本书送给我们。
屏幕出示一本书,价钱是7元。问题:买13本书需要多少钱?列式:13×7=?(元)。
师:智慧老人要求我们利用刚才填的表来算。
学生同桌交流后,算法有:
(1)7×10=70,3×7=21,13×7=70+21=91;
(2)6×7=42,7×7=49,13×7=42+49=91;
(3)5×7=35,8×7=56,13×7=35+56=91;
(4)4×7=28,9×7=63,13×7=28+63=91。
(同学们兴致勃勃。)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动物聚会》教案分析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

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动物聚会”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

,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

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做个乘法表》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做个乘法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做个乘法表》教案

教学目标:

1、是让学生对自己在本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

2、各小组准备一套1~9的乘法口算卡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这段时间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

2、组织学生在小组里整理乘法口算卡片活动,整理时想一想,把哪些算式排在一起,为什么这样排?经过系统整理,把乘法表填完整。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实践应用

1、找出乘数是3的乘法算式,并填一填,,先独立做,然后小组内交流。如()×()=18的只需要填出一道,其余的通过交流获取。

2、说说淘气做的乘法表,他是怎么得到的?你能帮他填完整吗?学生填,校对。

3、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横着看,竖着看。

五、练一练。完成1到5题作业,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第二单元购物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使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1、教科书呈现了小面额的各种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进制关系。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这个问题主要目的是在解决如何付钱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元与角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根据“1元=10角”这一关系,体会1元可以用不同的角币来组合,进而体会购物时付钱方法的多样化。

3、用1元买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研究如何找钱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同时,体会“1元=10角”也是找钱的根据,并体会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

4、和同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主要巩固“1元=10角”,使学生体会1元的使用价值。上面这些活动都仅仅围绕“认识人民币”而展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认一认,填一填

教学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可以利用附页1中的人民币模型或提供一些真实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认一认,把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自己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这些人民币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的材料,大小,颜色,图案及文字,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辨认各种小面额人民币。

学生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比较熟悉,说出币值并不难,但是对上面的一些字和图案可能不认识,如贰、国徽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适当讲解。教师可以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小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

(2)认识元、角、分

在学生认识了小面额人民币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照材质分为硬币和纸币,第二种是根据面值把5元、2元、和1元分为一类,5角、2角和1角分为一类,5分、2分和1分为一类。

结合第二种分类的方法,教师可以讲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让学生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再利用真实的人民币进行兑换,教师拿出1元,学生拿出10张1角。也可以同桌的两个人开展这样的兑换活动,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元=10角,1角=10分。

6、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买东西找钱是日常购物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类问题基本的思路是:付出的钱-物品的价钱=找回的钱。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结局问题的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物经验在小组内说一说,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买衣服

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认一认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

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小小商店

一、教学内容

《小小商店》(教材第14、1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购物。

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欢的是逛商店,自己挑选喜欢的玩具、文具等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的价钱是12元。

·我喜欢的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

·画画用的水彩笔一盒是15元。

·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交流各自的发现,为信科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

1、师:现在咋们注意看第一幅情境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需要多少元?

生:1架玩具飞机12元,1辆玩具坦克9元,一共就是

12+9=21(元)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真棒!

2、师:看第二幅情境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

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

生:1盒水彩笔15元,那么20-15=5(元),应该找回5元。

3、师:说得真好!如果你有30元,可以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在组织汇报。学生所选物品只要是两样且总价没有超过30元都可以,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

4、师:淘气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

张2元,他可以怎么付钱?先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即使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有两种:

3张1元和1张2元,正好是花皮球的价钱5元。

·我可以付1张1元和2张2元,也正好是5元。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说得很好。

5、师: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就是计算足球比篮球多多少元,用减法计算,72-68=4(元)。

师:思路很清楚,说得非常正确,真棒!继续努力哦!

6、师: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后,请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不同问题,请其他同学解答,并组织交流想法及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共需要多少钱?用加法

应找回多少钱?用减法

如何付钱?凑钱数

有多少块糖

一、教学内容《有多少块糖》

(教材第16、17页)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

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学具课件、糖块

五、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糖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如果数得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数数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

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设计意图:由学生已经具备的跳着数数的方法和技能引入新课,既为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自由数的时候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看图数一数,填一填,能做到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一数,完成填空后,汇报交流。

生1:每行有7块,有2行,一共有14块。

生2:每列有4块,有3列,一共有12块。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糖块按行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中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2列,一共是

14块。生2:第二幅图中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是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第一幅是2+2+2+2+2+2+2=14(块),第二幅是3+3+3+3=12(块)。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咋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3个5相加。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5个3相加。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个数,并相应地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为学习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奠定基础。】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乘法的具体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理解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用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答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一、激趣引入。

1、质疑。

幻灯片出示果子图,问5盘果子你会算吗?学生口答出示加法算式。10盘呢?15盘呢?让学生在列加法算式的过程中感到麻烦,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用乘法计算。

2、激趣。

教师由“星期天儿童乐园里的小朋友真多”这一话题引入情境,然后出示主题图中的各部分内容。

3、发问:引导学生就以上画面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以这几个问题为重点:有多少人乘坐飞机?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划船的有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幻灯片出示主题情境图。

1、活动一。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各自列出算式向教师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2+2+2+2=8(人)。

(3)教师指出: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随后板书:2×4=8(人)。

(4)同桌商量:上面的乘法算式中的“2、4、8”各表示什么?(2表示每架飞机上坐了2人,4表示有4架飞机,8表示一共坐了8人,算式的意思是4个2相加得8。)

(5)由学生发现或教师点拨第二种列式方法,引导学生说说该算式的含义。(也表示4个2相加得8。)

(6)依次出示乘法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

2×4=8(人)

┋┋┋┋

乘数乘号乘数积

(7)让学生说第2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各称,并自由举例。

(8)学习乘法算式的读法。(猜读、练读。)

2、活动二。

展示学生所提问题二: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3)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情况。

(4)伴随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相应的加法,乘法算式。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5)师生质疑、互动研究。6是从哪来的?(有6节车厢,有6个4人。)4×6表示什么意思?6×4呢?(都表示6个4相加)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表示6个4相加,结果都是24;乘法比较简便。)

(6)在小组内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活动三。

展示学生所提出问题之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1)学生尝试独立列式,由于初次学写乘法算式,教师应注意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算式并说明列式理由。

(3)教师应引导学生并全面讲解:算式的意义、两个“3”的不同意义、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算式的读写法等。

4、活动四。

出示“连椅画面”。

(1)提出挑战性问题:连椅上坐着多少人?能用乘法解答吗?

(2)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

(3)统一认识:连椅上的人数只能用加法求出,而不能用乘法求出。因为每个连椅的人数不一样多。

(4)课件动态演示:前面连椅上的小男孩走到后面,与右边连椅上的小女孩坐在一起。让学生列式解答。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独立读题,列式计算,交流汇报,订正答案。)

四、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谈收获或体会。

五、完成其他练习题。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

有多少点子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糖块的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2、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

1、摆一摆,数一数

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展示了可能出现的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等数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几个几个地数。

2、数一数,填一填

把糖块摆成方阵形状,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使学生感受不同的观察角度。

3、说一说,算一算

用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表示出数数的过程,并算出得数。通过“横着数”和“竖着数”两种不同的数数方法,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其最后得数是一样的,为学习乘法做孕状。

4、摆一摆,数一数

教学时,教师可以发给每组学生20块糖,(也可以就地取材,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让学生先估计大约有多少块,再自己动手数一数。学生可能出现教科书中的三种数法:1块1块地数,2块2块地数,5块5块地数。数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果教科书中给出的方法没有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书或者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让全体学生按照“2个2个”和“5个5个”再数一遍,体会物体可以几个几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在数后学生可能会发现:每次数的个数少,数的次数就多,每次数的各数多,数的次数就少。虽然有不同的数法,但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

练一练:第1题

这里画了25个熊猫,25个熊猫基本上是均匀分布。可以组织学生圈一圈,数一数。学生可能会想出不同的数法,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5个5个地数。

通过这道题使学生明白,要快速数出物体的各数,可先把这些物体分组,然后用加法计算。

第2题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每盘有4块蛋糕,有5盘,4块4块地数,一共有20块。当物体1堆1堆地放着,且每堆物体同样多时,学生自然会想到1堆1堆地数。

小结

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从情境图中提出有关乘法的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地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在具体地情境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动物聚会”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A、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二):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一、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第4单元图形的变化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1、2和3题。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8HM责文育

六、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第五单元

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准备。出示下面各题,指名口算,并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

3+3+3=2+2+2+2+2=4+4+4+4=7+7=

二、学习新知。

1、创创设数松果情境,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看着主题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那可以怎样数呢?

①1,2,3,4,…1个1个地数。

②5+5,10+5,15+5,20+5,……连续加5算出得数。

③5,10,15,20,…5个5个地数。

(3)大家的数法真多,你喜欢哪一种数法?为什么?

(4)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答师板书:1×5=52×5=103×5=154×5=20

5×5=256×5=307×5=358×5=409×5=45

(5)你知道这些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6)刚才我们根据松果的排数,写出了这些乘法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7)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想,然后4人小组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学生讨论。)

(8)利用口诀顺口、方便。1个5是5,为了记起来顺口,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你们能编出下面的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先看图数一数有几个5,再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编制口诀,组织汇报,教师将相应的口诀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和学生对口令记口诀。

(2)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背口诀。

(3)同桌一人说口诀,另一人口答相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

四、课堂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投影仪出示主题图)

2、星期天,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都忙着招待客人,烧菜、做饭,小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做家务(摆筷子)”这一情境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摆碗筷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2、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边摆边说。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帮助,请个别同学示范。)

(3)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有的学生一根一根地数:1,2,3,4,…,18根;有的学生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小组内说,个别说。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这个表格)

几双筷子123456789

几根筷子24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①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②2双筷子呢?(2个2)2个2是4,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又是怎样的呢?

(交流、汇报。老师板书:2×2=4。)

③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订正。让个别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根据学生的回答按顺序写出乘法口诀。

(4)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2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同桌讨论“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学生口述发现的规律,老师用彩色粉笔圈注。)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游戏(对口令)。两道乘法算式与一句口诀对。如,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2、圈一圈。观察这些圈起来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圈起来的数呢?

3、比一比,看看谁最棒!每一个同学先独立完成第15页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编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板书:3的乘法口诀。

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二、直观操作,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三、利用表格,编制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四、加强练习,熟练口诀。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

六、总结收获,体验成功。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

小熊请客(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熊请客”的具体情境,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用口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吧!

2、课件出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那一天,我想请大家吃果子串。可是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你们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帮帮忙?我想给每桌小朋友串9串果子,每串请串4颗。

二、探究新知。

1、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红果有几串123456789

红果有几个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2、板书算式和口诀。

3、帮助了小熊,你感到开心吗?

4、请仔细观察你们串的果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你们会看着果子提问了吗?能不能把问题解决了?请四人小组试一试!

6、请2个四人小组来汇报活动成果。

7、谁来评一评,他俩说得怎么样?如果你们四人小组说得跟他们一样棒,请你送给自己一些掌声!你们小组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你帮助了别人,你感觉怎么样?

8、你有信心把个表格填对吗?给你3分钟时间。填好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用数的,用加法,用乘法。)

9、你们都很棒!看到这个表格,你能猜到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什么吗?(板书:4的乘法口诀)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编出4的乘法口诀?请打开书20页动手试一试。

1×4=一四得四

2×4=二四得八

3×4=三四十二

4×4=四四十六

4×5=四五二十

4×6=四六二十四

4×7=四七二十八

4×8=四八三十二

4×9=四九三十六

10、小熊也把口诀写出来了,你们写的跟它一样吗?请你大声读出来。

11、谁来说说,编这些口诀时,你是怎样想的?

12、请你把4的口诀读给同桌听,看谁能最快把乘法口诀背出来。

13、谁记得这些乘法口诀?然后抽2至3人背一背。

14、小朋友,你们观察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15、你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口诀?(让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一试。背好了请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请你想一想,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巩固练习,深化应用。

1、看图,想一想,填空。

一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二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三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四辆汽车有()个轮子,乘法算式:______或_____。口诀:_________

2、实际应用

有4条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有15名学生能坐下吗?

□×□=□(人)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回家路上(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3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1、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

2、出示一箱酸奶,谁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练习三(复习2~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1~5的乘法口诀和1~5乘法口诀以内两个数相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竞争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发现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能发现其中积相同的部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2~5的乘法口诀。

1、口算。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提供数学信息。

(1)老师星期天去超市,观察了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同学们看。(老师边往黑板上贴图片,边让学生说出图片上商品的名称和价钱。)

(2)这样贴,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我?

(把它们整理整理,归归类。)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对贴在黑板上的图片进行整理。

2、提出数学问题。

(1)看着黑板,同学们能提乘法问题吗?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游戏。(采用比赛形式)

1、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检查。

2、集体交流、反馈。

3、评一评:哪个小组完成最好,并给这个小组一颗星星。

4、请小朋友说说怎样读表内乘法。

5、对口令,同桌相互提问。

6、卡片抢答。(完成练习一第2题)

三、数学活动。

1、出示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说出乘法口诀。

2、找朋友,用数学语言描述题中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汇报成果。(完成第3题)

四、游戏。

1、谁能说说青蛙的形状。

2、播放歌曲《数数歌》片断。

3、独立填写第4题。

4、小组相互检查。

5、集体交流反馈。(完成练习一第4题)

五、找座位。

1、“摘果子”活动,将算式写在卡片后,让学生扮演小动物上台“摘果子”。

2、对号入座。悄悄的坐上,然后说明原因。

六、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第一单元加与减

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淘气243041

笑笑234429

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

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

(1)计算淘气的总分

24+30+41=95

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

24

+30

————

54

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

位。结果是95、

54

+41

————

95

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4

30

+41

————

95

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

列式:23+44+29=96

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26+29=37+28+34=16+35+57=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2004年321714

(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

(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

16+22+12=50

(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

28+16+15=59

(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54+1946+2730+2454+43

43+4039+2826+4813+24+35

2、笔算练习:

17263519

24351836

+29+14+44+28

————————————————

二、练一练

1、投飞镖比赛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奇思352330

妙想402620

(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与妙想谁获胜吗?钰同伴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2、跳舞小组有17人,唱歌小组有36人,腰鼓组有11人。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计算

24+16+2749+17+32

15+26+4433+29+25

4、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2004年321714

2008年382723

(1)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秋游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计算:24+16+2749+17+3215+26+4433+29+25

三、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90-45-25=20(人)45+25=70(人)

90-70=20(人)

90454590

-45-25+25-70

-----------------------------------------

45207020

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38+24=62(人)70-62=8(人)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57+42-69=

64+25-39=82-45+38=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8+42-36=52-43+77=

91-38-25=97-36+43=

46+26+34=73-49+35=

四、总结: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第四课时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57+42-69=91-38-25=64+25-39=82-45+38=

38+42-36=52-43+77=91-38-25=97-36+43=

二、练一练

出示课件

1、胡萝卜15元,鱼28元,妈妈带了50元,够吗?

(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

2、计算

77-33-25=96-39-45=100-91-836+27-48

3、机灵狗不小心把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

《儿童报》262834

《小画报》32373

《小故事》3940452

合计9899100

(1)哪个班定的报刊最少?

(2)二班订了多少分《儿童画报》?

(3)三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

(4)四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五课时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48+42-36=52-43+77=

91-38-25=97-36+43=

46+26+34=73-49+3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

15-9=6(人)

52+6=58(人)

52-9+15=58(人)

5243

-9+15

————————————

4358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

(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

(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

2、竖式计算

24+36-1975-46+2534+28-49

90-65+4287-69+5472+25-68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六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5+20+1359-14-3245-30+15

65-23+1881-70+4084+6-76

二、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99410090

+27-65-26-72

——————————————————

三、笔算下面各题

43+39-4645+55-78

36-28+4981-65+28

四、计算每一竖行的和

23451727564837

18292543292625

36173624142118

五、应用题

1、车上原有32人,到站时下去19人,上来7人,车上现有多少人?

2、二年五班原有48人,新学期转来3人,转走5人,二年五班现有多少人?

六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做总结。

第七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出示8页主题图

1、观察主题图说图意。

2、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讨论交流: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

二、出示8页第二题

1、观察主题图说图意。

2、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

(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

(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

3、学生汇报、订正。

三、竖式计算

56+21–18=39–13+47=

96–34–35=57+22-45=

48+32-16=100-69+25=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准确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8+40+31=42+25-34=39+6-25=

28-14+20=60-17-34=24-17+5=

二、计算下面各题。

4587364038100

+37-49+58-27+47-65

————————————————————————

三、收玉米(9页5题)

小猴狐狸小熊小山羊

36根18根45根?根

1、小猴、狐狸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

2、小山羊收的玉米比小猴和狐狸的总数少10根,小山羊收了多少根玉米?

四、二(一)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手机的废电池情况。

小队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第三小队合计

数量/节323695

1、第三小队手机了多少节废电池?

2、第四小队对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综合少23节。第四小队手机了多少节?

五、9页7题

姓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合计

淘气243090

笑笑292994

奇思2630

1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

2、奇思获得第二名,她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六、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机的和都是30.

七、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花园》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

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订正结果:16÷4=4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

请画出笑脸

订正结果:

4×2=8(个)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让后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花园

小鸟是蝴蝶的几倍?24÷4=6

蜜蜂有多少只?4×2=8(只)

红花是白花的几倍?8÷2=4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3的乘法口诀》教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45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