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
教学
要求1.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各民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2.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部首,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家
你有家,我有家,
小朋友们都有家。
各族(zú)风俗①(sú)不相同,
丰衣足食②乐万家。
节导读:第1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点明了各民族儿童都有自己的家,但生活习俗是不同的。“都”“万”两个字可读得略重些,表现各民族的共同点。
蒙〔měnɡ〕古族朋友小满达(dá),
蒙古包里安下家。
毛毡③(zhān)墙壁(bì)圆屋顶,
全家围坐喝奶茶④。
朗读提示:“毛毡”“圆”略作强调,突出蒙古包的特点;“围坐喝奶茶”要用轻快、活泼的语气读。
维吾尔(wéiwú’ěr)族姑娘小帕(pà)夏,
家在新疆(jiānɡ)天山下。
土拱房子真凉爽,
绿阴遮(zhē)院葡萄架。
朗读提示:“绿阴遮院”可用轻柔的语气稍慢些读,给人凉爽、舒适之感。
石头砌⑤(qì)墙高又牢,
平顶房子日光照。
藏族孩子小扎西,
搬(bān)进新家穿新袍⑥(páo)。
朗读提示:要表现出小扎西满心的欢喜。
座座竹楼真美丽,
竹子地板竹墙壁。
傣(dǎi)族姑娘小罕(hǎn)玉,
竹楼门前吹竹笛⑦(dí)。
节导读:第2~5节具体描述了蒙古、维吾尔、藏、傣四个民族的住所特点和人们的生活情景。朗读时重点读好突出民族特色的重点词语,句末语气上扬。
你有家,我有家,
小朋友们都有家。
祖国是个大家庭(tínɡ),
各族儿童是一家。
节导读:本小节与第1节相呼应,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表明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朗读时“大家庭”“一家”要用肯定、自豪的语气,表现出各族儿童的共同愿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新部首。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2.请同学介绍自己的家。
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小朋友们的家和你们的可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
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3.小组交流,互相认读,互相纠正。
4.集体学习。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词语。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风俗sú墙壁bì维wéi吾wú尔ěr族zú丰衣足zú食葡萄架jià
遮zhē院砌qì墙搬bān进新袍páo竹笛dí家庭tínɡ
各家jiā夏xià天土拱gǒng房子
(2)学习生字,重点是分析字形。
①读准字音。
②分析字形。
A.按加部首的方法记字形。
加—架由—笛方—房
B.“足”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口”,下面是“”。
③指导书写。
A.老师板书,学生书写。
B.观察占格位置。
C.练习书写。
三扩展词语,积累词汇
足:足球足迹富足丰衣足食足智多谋
族:民族汉族族长家:家长人家家庭家里
夏:夏天夏日夏季房:房子房屋房间新房
四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初步了解内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3.感受我们的祖国是个很大的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儿童都是祖国的娃娃。
投影(课文插图)。
一激情导入
1.老师画简笔画。
提问:看了老师画的画儿你想到了什么字?(家)
2.你的家什么样?家里都有谁?你爱他们吗?
3.在家里你都可以做什么事?你爱你的家吗?
4.老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了你们的家是漂亮的楼房、是宽敞的平房。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家。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吧。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朋友的家?
2.请同学分节读课文,回答问题。
齐读词语: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
3.朗读全文。
三深入理解
1.分小组学习。
(1)读课文,说说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小朋友的家分别是什么样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读中感悟。
(1)贴图找家。
(先把小朋友的“家”贴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把不同民族的小朋友送回各自的家。)
(2)读一读这小节。
(3)说说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傣族小朋友的家的特点。
3.精读训练。
(1)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小节?说说为什么。
(2)自由练读。
(3)请同学读喜欢的小节,其他同学评价。
(4)全班合作读(第1、6小节齐读,请4个同学读中间的四个小节)。
4.指导背诵,边欣赏画面边背诵。
5.组织讨论: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法?
四课堂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生活习惯?跟大家交流一下。
(1)苗族: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2)侗族:侗族人住的是侗寨鼓楼,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
五总结
尽管小朋友们的家各不相同,但我们都成长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是一家人,让我们爱自己的小家,更爱祖国这个大家吧。
1.这篇课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很受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把握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串始终,注重学生个性的感知、联想、体验等心理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此发展学生语言,开发他们的智力,让他们的心灵和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2.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对“随文识字”的关注,着力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读中激趣,在演中理解,在合作中交流,在模拟表演中提高,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1.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包袍(长袍)由笛(笛子)白帕(手帕)
泡(泡泡)油(石油)怕(不怕)
2.用下面的字各组三个词。
(民族)(人家)(房子)
族(汉族)家(家庭)房(房屋)
(族长)(家人)(房间)
3.填空。
(1)“俗”的读音(sú),部首(亻),共(九)笔,(左右)结构。
(2)“庭”的读音(tíng),部首(广),共(九)笔,(半包围)结构。
(3)“搬”的读音(bān),部首(扌),共(十三)笔,(左右)结构。
4.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1)太阳东方升起早晨从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2)喜欢小红这本书读吗
小红喜欢读这本书吗?
蒙古族“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维吾尔族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闻名中外。此外,维吾尔族的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主要有绵羊、山羊、牦牛和犏牛。其中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奶、肉外,还是交通运载的“高原之舟”。农业以种植青稞为主,也有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对研究藏族的服饰文化有着重要价值。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他们一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如集体舞。这些舞蹈舞姿优美,节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流传最为广泛。
傣族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
泼水节(傣历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4我能行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4我能行
教学
要求1.懂得在困难面前,要相信自己能行。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
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我能行
星期天的下午,爸爸陪着九岁的贝贝在球场上玩儿。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miáo)准①球筐练习投(tóu)篮。爸爸坐在场外的长凳(dènɡ)上看书,并不时地注(zhù)意着儿子的举动②。
段导读:本段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朗读时用叙述的语气。
过了一会儿,几个大一点儿的男孩儿路过球场,站在场边看了起来。突然,球滚(gǔn)了过去,他们正求之(zhī)不得③,捡(jiǎn)起球就玩儿了起来。贝贝却被晾④(liànɡ)在一边儿,变成了观众。[句导读:“晾”说明大孩子没有顾及贝贝的感受,更没有征得贝贝的同意,就“抢”走了他的球。]
段导读:写几个大孩子拿走了贝贝的球自顾自玩儿了起来。这是贝贝在玩儿球时突然发生的事情。
贝贝呆呆⑤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
爸爸看见了,走到贝贝身边,问:“需要我帮你要回篮球吗?”
“不,我能行!”贝贝自信⑥地说。[句导读:“站在那儿,没有走开”是说贝贝既没有强行去要回自己的球,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利,更没有向父亲寻求帮助。“我能行”体现出贝贝对自己很有信心。]
朗读提示:贝贝的话要读出自信的语气。
贝贝静静地等待⑦(dài)着。[句导读:贝贝是在等待机会。]忽然,他用力一跳,伸手接住飞到头顶上的篮球,接着又把手中的球传给了一个大孩子。球在孩子们手中传递⑧(dì)着,不一会儿,又传到了贝贝的手里。[句导读:“跳、伸、接、传”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出他身手敏捷,“接着”“传”使事情出现了转机。]很快,贝贝活跃⑨(yuè)的身影与(yǔ)大孩子们融(rónɡ)到了一起。[句导读:“融到了一起”说明他们的关系很快就很融洽了。]
朗读提示:表现贝贝动作敏捷、灵活的词要用重读来强调。
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玩儿得汗流浃(jiā)背⑩。大孩子们边擦汗边围拢过来,对贝贝说:“真对不起,刚才没有得到你的允(yǔn)许,就玩儿了你的球。”贝贝说:“别客气,大家一块儿玩儿多开心哪!”他们分手时,约(yuē)定以后有机会还在一起玩儿。[句导读:打完球后,大孩子们向贝贝道歉,贝贝表示谅解,他们成了朋友。]
朗读提示:大孩子的话要用诚恳的语气读。
爸爸注视着儿子,高兴地笑了。[句导读:爸爸为贝贝的表现感到高兴。]
段导读:第3~8自然段写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告诉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
2.进行扩词练习,积累词汇。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题目
1.读题目,说说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2.老师: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朋友遇到困难,不让爸爸帮忙,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事。“我能行”是文中主人公贝贝说的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
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课文理解字义。
3.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借助拼音读准词语。
瞄miáo准投tóu篮长凳dènɡ注zhù意滚ɡǔn等待dài
活跃yuè与yǔ允yǔn许约yuē定篮lán球被bèi动
晾liàng在一边男hái孩
(2)去掉拼音,再读词语,互相检查。
(3)小组内分析字形,相互交流。
(4)请同学汇报。
重点分析。
“与”:独体字,书写的笔顺,。“男”上下结构,“田+力”为“男”
“准”:“隹”加上“冫”部。“允”:上下结构,上面是“”,下面是“儿”。
“注”:可以跟“柱”“拄”换部首。“球”:“求”加上“王”部。
“被”可以和“波”、“披”换部首。“投”可以和“没”换部首。
4.指导书写生字。
(1)按笔顺书空,边说笔画边书写。
(2)观察生字占格位置。
(3)练习书写。
(4)互相评议,修改。
三扩词积累
1.进行扩词练习。
注:注视注意批注引人注目投:投球投掷投射走投无路
球:地球篮球球鞋球体被:被子被动棉被被窝
准:准确准绳准时准考证男:男生男子男人男孩
允:允许应允允准允诺
2.查字典理解词语。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
允许:许可。
四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内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感受贝贝面对困难,敢于自己解决的勇气和自信。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挂图,投影。
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
1.同学们,当你们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对待的呢?请同学发表意见。
2.是啊,面对困难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要有信心,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能行》这篇课文,让我们去共同感受一下贝贝是怎样面对困难,又是怎样充满自信地解决问题的吧。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朗读全文,讲讲这个故事。
3.你感觉贝贝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深入理解,体会情感
1.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1)贝贝在玩儿球时发生了什么事?
(2)贝贝的篮球被大哥哥们拿去玩儿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3)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办?
2.小组学习。
对上面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老师深入小组倾听,随时点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4.理解句子。
投影:
(1)贝贝静静地等待着。
从“静静地”一词中,你体会出什么?贝贝在等待着什么?
(2)很快,贝贝活跃的身影与大孩子们融到了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展开讨论。
(1)爸爸注视着儿子,高兴地笑了。
“注视”是什么意思?爸爸为什么笑了?
(2)学习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感想?
四课堂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1)呆呆地站在那儿静静地等待着
呆呆地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2)贝贝一会儿拍球,一会儿瞄准球筐练习投篮。
妈妈一会儿织毛衣,一会儿辅导我弹钢琴。
1.教师应积极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及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导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导入新课时,营造一种自信快乐的课堂气氛,为后面关于自信的学习及体验做好感情铺垫,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
1.用下面的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注:注目注意注视关注
球:足球地球球迷球场
准:标准准确对准准点
2.连一连。
3.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主求各
4.把下列词语连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1)爸爸场外在儿子举动注意的着
爸爸在场外注意着儿子的举动。
(2)心里麻雀树枝上高兴很站在
麻雀站在树枝上,心里很高兴。
一关于自信的名言
1.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3.技能和信心加在一起便是一支无往而不胜的军队。
4.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
5.“不可能”这个词,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
二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一)创设情境,感悟自信
师: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首激昂的歌曲《相信自己》,听的时候请你用心去感受,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播放歌曲《相信自己》)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生:有信心才能取得成功。
生:相信自己才能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生:对自己有信心才能战胜困难,超越极限,超越自己。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勇于挑战困难、超越自我,做生活的强者。老师希望同学们个个都对自己充满信心,在人生的旅途上做一个自信的青少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师:请大家设想一下,一个自信的人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时,他可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态度?或者说他的“口头禅”会是什么?
生:我能行。
生:我可以。
生:我一定可以做得好。
生:只要我努力去做就会成功。
生: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师:“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品牌的一句广告词,的确是信心十足的宣言。是的,自信的人不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会轻易低头,他们总能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在心底暗示自己、鼓舞自己。一句“我能行”体现了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态度。每个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我能行)
(二)活动体验,展现自信
师:其实,每个人都具有相当的潜能,回首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我能行”。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多媒体显示:说一说“我能行”)
生:上小学时妈妈带我去学游泳,刚开始我怎么也学不会,像狗爬(生笑),还连喝了几口水,很难受。但我没有放弃,还是坚持学习,最后学会了游泳。
师:你真了不起!被水呛着了也没有放弃学习游泳,那你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呢?
生:我喜欢游泳,我相信我一定能学会游泳的,所以再坚持了一段时间就真的会游了。
师:真棒!你认为“我能行”,通过努力果然就能行,同学们为他喝彩!(学生鼓掌)
生:我说的是我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刚学的时候我不敢坐上去骑,但是有人在后面扶着我,我就大着胆子坐上去了,骑了一段,车子倒了,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受了一点儿伤,但我还是坚持学下去,后来就会骑了。
师:你是一个很勇敢、很自信的女孩子!老师也有过和你一样的经历,因为相信自己能行,所以能行。(老师带头鼓掌,学生一起鼓掌)
生:上次参加航模比赛,我的飞机飞着飞着掉下来了,飞机尾部断开了。
师:那你后来怎么办的?结果怎样?
生:我就自己修了,但是没有修好。
师:不过没关系,老师还是觉得你很能干。在赛场上遇到麻烦却没有轻易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相信你以后一定能制作一架真正的高质量的飞机。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5掌声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25掌声
教学
要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特别是要鼓励身处困境的人。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重点
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既应该主动关爱别人,又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掌声
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lào〕下了残疾②(cánjí)。她不愿(yuàn)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总是默默①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段导读:写小英由于残疾而自卑,性格忧郁。“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是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走路的样子。为后面发生的故事埋下伏笔。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句导读:表现了同学们的担心、期待。]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句导读:说明她内心的自卑。]老师是刚调③来的,还不了解小英的情况(kuànɡ)。
段导读:写在讲故事的课上,轮到小英上台时的尴尬场面。朗读时要读出对小英的同情。
小英犹豫④(yóuyù)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她的眼圈儿红了。
段导读:写小英终于站了起来。“犹豫”“慢慢地”“眼圈儿红了”说明她很为难,甚至有点儿害怕,但最终还是克服了害怕的心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摇一晃(huànɡ)地走上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教室里骤(zhòu)然⑤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句导读:“注视”“骤然”“热烈”“持久”表现了同学们对小英的关爱及热情的支持。]掌声渐(jiàn)渐平息⑥,小英也镇(zhèn)定⑦了情绪(xù),开始讲述(shù)她小时候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⑧,她的普(pǔ)通话也说得很好。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⑨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jū)了一躬(ɡōnɡ),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微笑着走下讲台。[句导读:掌声给了小英很大的鼓舞。]
段导读:写小英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讲完了故事。朗读时要读出真挚的情感。
说也奇怪,从那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⑩(yōuyù)。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tán)、做游戏、排练节目……
后来,小英在给我的信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掌声,因为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句导读:掌声代表赞赏、理解、支持、鼓励,传递了同学们对小英的关爱,使她有了生活的勇气。]
段导读:第5、6自然段写那一次掌声对小英人生的重要作用。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文题目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课文,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要鼓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3.小组交流。
4.集体认读。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个人读、齐读、“开火车”读。
残cán疾愿yuàn意yì情况kuànɡ犹yóu豫yù一摇一晃huànɡ
渐jiàn渐镇zhèn定感gǎn到排pái练掌zhǎng声鞠jū躬gōng
情绪xù讲述shù普pǔ通tōng忧yōu郁yù交谈tán
(2)去掉拼音读。
(3)集体交流。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字,比比谁的方法巧。
(4)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书写生字。
情况交谈排练感谢愿意
2.重点指导书写。
“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的两个“火”,写法稍有不同,上面的“火”为了避让,捺变成了点。
“愿、意、感”都是“心”字底,注意卧勾的写法。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书写生字,说出笔画名称、偏旁名称。
5.独立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进行扩词练习,积累词汇
感:感激感动感谢敏感感恩图报愿:情愿心愿如愿愿望
况:情况状况况且谈:交谈谈天谈论谈谈
排:排练排队排长一排意:心意愿意意思意义
五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第4自然段。
3.感受“掌声”给小英的生活带来的勇气。
课文挂图,投影。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练习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的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的一个人?
读第1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种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读一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4)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5)齐读这句话。
4.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
(1)齐读第5自然段。
(2)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3)你认为省略号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4)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回答)
(5)大家是不是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就让我们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读这一自然段吧。
5.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表现出来吗?
(分组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6.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什么使小英发生了变化呢?(掌声。)
老师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演讲会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第2~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为她鼓掌,小英感受到了吗?
4.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这种力量?
5.同学们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这掌声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6.投影: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她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了什么?
(2)自由读第二段话。
“犹豫”是什么意思?小英犹豫什么?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为什么?
老师:因此,从“慢慢地”“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无奈)。
(3)老师:在万般无奈、无比痛苦的情况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
7.小英终于走上讲台,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这掌声中包含着什么?
8.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故事,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9.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了出来?(掌声。)
10.第二次掌声又是什么?又犹如什么?
11.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感激)。她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齐读:然后……)
12.后来小英在给“我”的信中说了什么?(齐读信的内容)
29掌声(人人都需要)
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低下头眼圈儿红了
掌声:(热烈、持久、经久不息)
交谈、做游戏、排练节目
1.在教学本课时,可通过小英前后表现的对比,轮到小英上台演讲时及小英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时的同学们目光的对比,以及同学们两次掌声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同学们的掌声中包含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信任、赞美、欣赏,正是同学们的爱心,才使得小英由原来的自卑、忧郁变为自信开朗,勇敢地面对生活,从而懂得生活中要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要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的道理。
2.对于文中的两次“目光”,第一次包含着关注、期待,也有少数学生准备看笑话的意思。而第二次的目光中更多地包含了鼓励、支持和信任。这样才有当小英刚刚在讲台上站定,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的情况的出现。教学中抓住这些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目光”到“掌声”这一发展过程中同学们对小英态度的变化。
1.给下面的字加上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原愿(愿意)炎谈(谈论)非排(排练)
咸感(感动)兄况(情况)音意(愿意)
2.连一连。
3.一字组多词。
晃(摇晃)镇(镇定)掌(掌声)
(晃动)(小镇)(手掌)
4.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小英感动得。
(2)走下讲台。
(3)读了这篇课文,我。
一名言
1.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
2.生命是不能害羞的,害羞成不了气候,错过了自己的天才,生命将是一场浪费。
3.不必害怕阴影,它只不过意味着附近有光。
二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掌声?(听过。)
师:什么时候?(生:得到第一名时。)
师:还有吗?(生:上课的时候。)
师补:还有吗?(生:表现好的时候。)
师:同学们听过这么多的掌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掌声有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
师:打开课文,自己阅读,并在不懂的词语旁边画上一个小问号。
生自由读,师巡视。
(三)学习第1自然段
师: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小英。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小英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
生:文静的女孩儿。
师:从哪个句子看出来?
生: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生:默默地。
师:那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英的文静吗?
(生:有感情地读)
师:同学们还感受到小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很可怜。
师:为什么你觉得她可怜?
生:因为她小时候生病,腿落下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同学们能用一个词语说说小英的性格吗?
生:忧郁。
师:此时你内心怎样?
生:非常难过,同情小英。
……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7丝绸之路教案反思作业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7丝绸之路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忧心忡忡”“兴风作浪”、“迫不及待”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以及丝绸之路的来历。
3.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气、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3.感受张骞的勇气、智慧、坚定的信念和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准备: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视频。
2.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丝绸之路,踏上这千年古道,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吧!齐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质疑。
生1:什么是丝绸之路?
生2:那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3: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准确。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建立忘记抗击吃苦虽然这条运到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桌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1自编儿歌:“六一”就是立。
○2猜一猜:弓身上前不示弱。(虽)
○3熟字加一部分:云+辶——运,古+艹——苦,亢+扌——终,己+讠——记。
(3)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容易读错的字:“虽”是平舌音,“吃”是翘舌音,;“抗”是后鼻音。
容易写错的字:“记”的右面不要写成“已”。
区分形近字:苦——哭条——冬运——远
(4)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哪些字是上下结构:苦、虽、条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记、抗、吃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结构:运
说说哪些字是独体字结构:立
○3多媒体展示要求会写的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跟着书写。要写好这些字,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吗?
如,“运”字“辶”的平捺要长,托住被包部分。
“虽”“口”要写的扁一些。
“抗”左窄右宽,第七笔是横折弯钩。
3.请翻开课后的“我会写”,边观察边书写。老师提醒:做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4.写好后先自评,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打上点;然后进行小组交流或自由选择某个伙伴的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共性问题,利用展示平台,师生共同评议,以点带面地加以引导。
5.请把自己想写的字,自己认为还不够满意的字再写写。写完后,小组推荐,师生评议,写得好的奖给一颗“书法星”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2.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27丝绸之路
云+辶——运亢+扌——抗
古+艹——苦口+虫——虽
课后反思:
1.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采用读题质疑的方法,由学生自主提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识字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猜谜语,也可以让学生自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词语的理解、书写指导,还是理清脉络,内容概括,步步跟进,踏踏实实。
3.在第一课时词语教学非常重要。这节课上,生字扎扎实实,中规中矩;词语理解形式多样,“奔”字的音选,据意择音;“周旋”一词,提供多义,学生择意……可谓高度重视,良苦用心。
4.课前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交流,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生对丝绸之路产生
回顾课堂,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以上这些环节老师的提供的较多。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的指导要起到真正地为学生引导解疑,以后在这方面我要转变思想。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____”标出来。
获得(huòhòu)继续(jìjī)努力(nǔnǚ)
丝绸(chóucóu)软禁(jìnjīn)
2.读拼音,写词语。
jìsuīchīyùn
忘然苦到
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远()立()虽()苦()
运()产()贵()哭()
4.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张骞带着一百多人,进入_______________的荒漠。
(2)大宛王_____________地接待了他们。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获得(huòhòu)继续(jìjī)努力(nǔnǚ)
丝绸(chóucóu)软禁(jìnjīn)
2.记虽吃运
3.远方建立虽然吃苦
运动生产贵重哭笑
4.(1)广阔(2)热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以及丝绸之路的来历。
2.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气、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件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导入: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想联合西域的国家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从我国的长安(西安)出发,带着一百多人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这一路之上他都遇到了哪些苦难?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能体现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历尽艰辛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2.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全班交流。
(1)“他们寡不敌众,有的被杀死,其余的都成了俘虏。”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寡不敌众”: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2)“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
(什么叫“软禁”,联系上下文理解;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张骞等人马不停蹄,继续向西行进。他们常常忍饥挨饿,吃尽苦头,终于到达一个叫大宛的国家。”
(引导学生抓住“马不停蹄”“常常”“忍饥挨饿”“吃尽苦头”体会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从而体会出“终于”的意思: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三、品读课文。
1.“十一年过去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
(引导学生抓住“十一年”体会时间久,张骞受的磨难多。“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体会张骞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怀。)
2.“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长安。”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度过了这艰难的十三年?是什么原因使他手中的汉节13年来不离不弃?不着急回答,让我们再回想一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历,静静地读一读。
4.学生自由说。(勇气、毅力、智慧、坚定信念、爱国……)师相机板书。
过渡:其实张骞此行并没有完成汉武帝要他联合西域国(也就是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是却为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更为汉朝打通西域奠定了一个基础。
四、了解来历。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丝绸之路的来历。
2.自读课文,同桌互说后。
3.集体交流。
五、拓展延伸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板书设计:
27丝绸之路
历尽艰辛
张骞(长安)西域
坚定信念、爱国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抓住文章的重点: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苦过程以及丝绸之路的来历,让学生反复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地自读自悟。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难,体会张骞的坚韧、勇气、智慧、坚定的信念、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产生民族自豪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回顾整堂课,我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备课预设不够,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如,课文讲述的内容年代久远,孩子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如果课件上有相关资料——丝绸之路的地图或张骞通西域的有关影片剪辑,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地理等背景的前提下去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今后我要在备课时多下功夫,提前预设,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寡不()()()()停蹄
忍()()饿源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讲了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张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中国的丝绸等各种商品_______________地经过西域运到_______,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_______________的商路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写出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通过读短文,请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敌众马不饥挨不断
2.(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历坚韧、勇气、智慧、执着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2)源源不断西亚贯通中西方丝绸之路
3.(1)示例: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翩翩起舞
(1)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
(3)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4)示例:1.蝴蝶谷在哪里?2.为什么蝴蝶生长在蝴蝶谷?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16小鹿的减法教案反思作业题》,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6小鹿的减法
教学
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只要有毅力就会成功的道理。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默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
难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小鹿的减(jiǎn)法
小鹿住在河边,他要到对岸去,就得〔děi〕走很远的路,从水浅的地方过河。獐(zhānɡ)子①住在半山腰,他要下山,就得花很多时间才能绕到山脚下。小鹿想造桥(qiáo),獐子想铺路。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②了。
段导读:开头写为了过河和下山的方便,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
有一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造桥了。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hàn)淋淋③的。[句导读:这一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鹿造桥的情景。]
段导读:讲小鹿下定决心,不怕累,开始造桥。读“小鹿终于下定决心”语气要坚定,“一直”“累得”读重些。
獐子见了,劝(quàn)他说:“别干了,这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呢!”[句导读:写出了獐子和小鹿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
小鹿抹(mǒ)抹汗说:“不,不到一年了,只剩(shènɡ)下三百六十四天了!”
“可是,我看不出三百六十四天和三百六十五天有多大的区别④呀?”獐子不解⑤地问。
“区别大着呢!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⑥(jiānchí)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ɡōnɡ)靠近一步!”小鹿很坚定⑦地回答。[句导读:这就是小鹿的减法。文章的中心句,突出文章主题。]
獐子摇摇头走了。
段导读:第3~7自然段讲獐子劝小鹿别干了,可是小鹿坚定地回答,要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坚持到底。读小鹿的话要用坚定的语气。读獐子的话要读出“疑惑”的语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⑧的桥,可以很方便地过河了。[句导读:小鹿由于坚持不懈,终于造好了桥。]
獐子呢,随着岁月的流逝⑨(shì),他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⑩了。“铺路吧!”獐子有时想,但想到得花一年的时间,他又发愁了。[句导读:由于獐子做事没有信心,不懂得坚持,结果只能一事无成。]
段导读:第8~9自然段讲小鹿造好了桥可以方便地到对岸去,而獐子下山越来越费力了,他想铺路,又怕花时间。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扩展词语,积累词汇。
3.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题目,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数学课上你们经常做一些减法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小鹿的减法。他的减法与你们数学课上的减法一样吗?读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
二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借助拼音读词语。
3.去掉拼音,自己练习读词,要读准确。
减法汗淋淋劝始终铺路擦汗随着流逝
坚持退却成功方便浑身造桥
4.自学生字,边学边思考如何记忆字形。
5.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地方。
(1)按加部首的方法记忆的字。
减劝功浑始终桥退
(2)还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记。
等—持挥—浑抬—始骄一桥
6.书写,按笔顺练习。
三练习书写,抄写词语
1.独立练习书写,看好间架结构和占格位置。
2.互评,修改。
3.读课后词语花篮中的词语,练习抄写,加以掌握。
四扩展词语,丰富词汇
1.自己补充词语。
2.小组交流。
3.分别说一说,共享资源。
功:用功功课功劳立功功成名就劝:劝告劝说奉劝
持:坚持持久主持持续持平持之以恒浑:浑身浑浊浑水
减:减小减法减数加减退:退却后退退步
始:开始始终原始终:终于始终最终
1.理解课文,懂得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2.理解“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这句话的深刻含意。
3.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挂图。
一揭示题目
1.板书题目,齐读。
2.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小鹿为什么做减法?他是怎样做减法的?他的减法和我们数学课上的减法一样吗?)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们认真听,听后评议。
2.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3.组织讨论。
(1)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
(2)一开始他们都退却了。
(3)小鹿造了一座结实的桥。
……
三深入理解
1.出示挂图,边读课文边观察,文中哪几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
2.分角色读一读獐子和小鹿的对话。
3.理解句子。
投影句子:“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
(1)读一读这句话。
(2)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4)练习朗读。
4.小鹿成功了吗?他为什么能成功呢?
5.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6.此时你想对小鹿和獐子分别说些什么吗?
四分角色朗读全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1.学生急于知道小鹿做的是一道什么减法题,教学时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读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原来小鹿想造桥,需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一天一天地坚持做下去,每做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他用这种减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与之相反,獐子想铺路,但总是空想,不去行动,最终一事无成。
2.通过讲读课文,学生明白了光有美好的愿望而不行动,不付出辛苦的劳动是不行的。成功只属于那些勤劳的人,只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所以,学生在拓展思维训练中,能够对獐子说:“獐子,快行动吧,别光做美梦了!”教学过程中还可列举班上的一些勤奋学习的同学,号召大家都向小鹿学习,向勤奋的同学学习。
1.填空。
很远的(路)坚定地(回答)
流逝的(岁月)不解地(问)
结实的(桥)生气地(说)
2.选词填空。
坚定坚持坚决
(1)我们要(坚持)锻炼身体。
(2)小红的态度很(坚决)。
3.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麻雀“唧唧喳喳”地叫,说明今天是个大晴天。黄鹂发出猫叫一样的声音,就预示着明天要下雨。布谷鸟不断地叫“布谷、布谷”,那是催促人们快快播种。海鸥捕到鱼时会发出阵阵叫声,渔人跟随着海鸥的叫声能捕到鱼。
(1)这段话共有四句。
(2)这段话写了麻雀、黄鹂、布谷鸟和海鸥的叫声。
(3)写出其他动物的叫声。(写三种)
(汪汪)(知了知了)(呱呱呱呱)
一獐子
獐子是哺乳动物,像鹿而比鹿小,没有角,雄性上犬齿发达,形成獠牙。行动灵敏,善跳跃,能游泳,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所分泌的麝(shè)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二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能干,自己读了课文就能理解这么多内容。下面,老师想请一名同学为我们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小鹿为什么想造桥?獐子为什么想铺路?(指名读第1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小鹿为什么想造桥?
生:“小鹿住在……过河。”
师:那就是说小鹿每次出门,都不方便。
生:走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师:是啊!来,你来读读,让我们听出小鹿出门很不方便。
(指名读)
师:小鹿过河真不方便,所以才想到造桥。
师:那獐子呢?他遇到什么困难?谁给我们读读?
(指名读)
师:獐子下山也不容易,所以想到铺路。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一年”是多少天?(365天)时间好长啊!所以他退却了。
师:“退却”是什么意思?
生:放弃。
生:退缩。
生:不想干了。
师:因为造桥、铺路花的时间太长了,所以他们都退却了。可是,有一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造桥了。
2.学习第2~7自然段。
师:小鹿是怎样造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2~7自然段。注意: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用笔画出小鹿造桥的句子。
(生默读第2~7自然段)
师:谁来告诉老师。
生:“他从太阳升起……浑身汗淋淋的。”
(大屏幕出示“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师:老师把这句话放到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句话。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朗读)
生:我感到小鹿很累。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师:小鹿多累呀!谁来读读,读出累的感觉。
(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小鹿这样劳累的时候呢?谁来说说?
(大屏幕出示“累得……”)
(指导说话)
师:还从哪儿看出他累?
生: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
师:从早忙到晚,一直没休息,多辛苦哇!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齐读)
3.学习第8、9自然段。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他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小鹿高兴吗?(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生齐读)
师:那獐子呢?请大家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小鹿和獐子都想到了造桥和铺路,面对困难,小鹿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终于获得了成功。獐子却怕苦怕累,犹豫不决,再一次退却了。
师板书:成功退却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6晏子劝齐王教案反思作业题”,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6晏子劝齐王
教学
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的聪明机智。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并能正确地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晏(yàn)子劝齐王
有一年齐国大旱,很久没下一滴(dī)雨。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kū)黄①了。齐王心里很着急②,决定向山神③求雨。[句导读:“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是“很久没下一滴雨”造成的,也是齐王很着急并决定向山神求雨的直接原因。]
段导读:本段讲齐国很久没有下雨了,齐王决定向山神求雨。
晏子知道了,就劝齐王说:“求山神有什么用呢?山上的草木好比④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山神要是⑤能叫天下雨,大雨早就下了。”[句导读:第一次劝齐王“求山神有什么用呢”,意思是求山神没有用,并讲述了为什么不要求山神的原因。]
齐王说:“那么去求河神⑥吧!”
晏子说:“求河神也没有用啊!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句导读:第二次劝齐王“求河神也没有用”,并讲述了为什么求河神也没有用的原因。]
齐王问:“那我该求谁呢?”
晏子说:“求我们的百姓啊!”[句导读:第三次劝齐王“求我们的百姓”。]
段导读:第2~6自然段讲晏子劝齐王的经过。
齐王听了晏子的劝告⑦,就下令在全国各地多挖一些水井。[句导读:“多挖一些水井”是齐王接受晏子劝告的具体表现。]有了井水灌溉⑧(ɡuànɡài),齐国的庄稼慢慢变青了,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句导读:“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是齐王命令多挖井的结果。]
段导读:第7自然段讲齐王接受了晏子的劝告。朗读时,要带着对晏子敬佩的心情。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地读出字音。
2.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文题目
1.读课文题目,质疑。
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晏子为什么劝齐王?他是怎样劝齐王的?劝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3.小组交流,比比谁的识字方法最巧。
三认识本课的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自由读,领读,齐读。
一滴dī雨枯萎wěi灌ɡuàn溉ɡài大旱hàn
2.去掉拼音读。
3.汇报怎样记住字形。
4.理解词语的意思。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枯萎:因干枯而萎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书写生字。
挖水井饿肚子枯黄庄稼百姓齐王
2.分析字形。
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按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
3.重点指导。
“稼”:间架结构写匀称,左窄右宽。
“挖”:右半部分的不是“究”,少一撇。
“枯”“饿”: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5.书写笔顺。
6.练习书写。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7.展示优秀作品,进行评价。
五练习扩词,积累词汇
饿:饥饿饿死饿虎扑食枯:干枯枯黄枯井枯草
稼:庄稼谁:找谁是谁谁人挖:挖井挖掘挖土
姓:百姓姓氏姓名隐姓埋名齐:一齐整齐齐心合力
六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晏子的聪明机智。
投影。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读课文。
分自然段读,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齐国已经很久没下雨了。齐王很着急,决定向山神求雨。
第2~6自然段:晏子劝齐王去求百姓。
第7自然段:齐王听从了晏子的劝告。下令挖水井,庄稼慢慢变青,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1)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
(2)晏子一开始为什么不让齐王去求老百姓呢?
(3)从晏子劝齐王这件事上你感觉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2.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可采用多种形式。
(1)回答问题的方法。(有问,有答,有补充)
(2)以朗读的方法汇报。(可分角色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后全班进行评价)
4.理解句子。
投影:(1)山上的草木好比是山神的毛发,这么长时间不下雨,山上的草木也要枯死,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
(2)水里的鱼虾好比是河神的百姓,天再不下雨,鱼虾就会死光,河神比我们还着急呢。
①读一读这两句话。
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③从晏子劝齐王的这两句话中,你感觉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晏子很聪明也很机智,他没有直接劝齐王不要去求山神和河神,而是通过把草木比作山神的毛发,把鱼虾比作河神的百姓来劝告齐王,巧妙地暗示齐王:你求山神和河神是没有用的,只有求我们的百姓才能解决问题。)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边板书边进行全文总结
五课堂练习
3.(1)快要枯死的树,被我救(活)了。
(2)百姓能吃上饱饭,不再(饿)肚子了。
在教学《晏子劝齐王》时,由于学生对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不甚了解,所以,上课一开始可出示有关晏子的小知识,比如以《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肯定会非常佩服晏子,从而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有了这个基础,再教授本课就十分轻松了。
1.选字组词。
(1)家稼
回(家)庄(稼)(家)长
(2)概溉
(概)括大(概)灌(溉)
2.根据音节写字,再组词。
jiā家(家人)bā巴(巴望)
jiá夹(夹被)bá拔(拔草)
jiǎ甲(甲虫)bǎ把(火把)
jià稼(庄稼)bà爸(爸爸)
3.读一读,对的画“”,错的画“”。
(1)“灌溉”的拼音是“guàigài”。()
(2)“劝”的第三笔是“”。()
(3)“晏子”是齐国人。()
(4)秋天,杨树的叶子黄了,松树的叶子也黄了。(×)
4.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死—(活)白—(黑)高兴—(生气)
饱—(饿)爱—(恨)复杂—(简单)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今天昨天明天后天
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儿童节教师节青年节国庆节
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
一晏子简介
晏婴(?~前500),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字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晏婴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齐卿。历仕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文王二十年(前500年),晏婴病逝。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二晏子轶事
1.外貌不足识人
有人见晏子其貌不扬,向他说道:“英雄豪杰,必相貌绝伦,雄伟无比,而今相国您,身高不足五尺,手无缚鸡之力,只是徒逞口舌之利的说客罢了。单单依靠口舌,而没有实际的本领,欺世盗名,不感到可耻吗?”晏子听后,并不生气,呵呵一笑,道:“我听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舟桨虽长,不免为水浸没。纣王勇武绝伦,不免身死国亡,为什么呢?我承认自己并无出众的本领,愧居相位,却绝不是与您逞口舌之利,只是问有所答罢了。难道我拒不回答吗?那也太无礼了。”
2.小人出使小国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一见到晏婴,马上问:“齐国是不是很缺乏人才?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矮子来出使楚国?”晏子答道:“大王,齐国人多着呢。国都临淄人口百万,每人呼一口气,就好像形成了云彩,每人淌一滴汗,就好像下雨了一样。行人来往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又怎么能没有人才?只是敝国有一个规矩,贤明之人出使贤国,不肖之人出使不肖之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而今我无才无德又最不肖,只好来楚国为使,希望大王原谅。”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17爱发脾气的孩子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7爱发脾气的孩子
教学
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控制自己,不应乱发脾气。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提高识字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爸爸为什么要男孩儿往木桩上钉钉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爱发脾(pí)气的孩子
有个男孩儿,脾气很不好,不管遇(yù)到什么事,稍(shāo)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①(tínɡ)。[句导读:开篇点题。介绍男孩儿爱发脾气的性格。]虽然事情过后,他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②(qiàn),但是,他的朋友还是越来越少。[句导读:因为男孩爱发脾气,伤害了别人,所以朋友越来越少。]爸爸对他的这个缺点提出了批(pī)评,他却满不在乎③地说:“我不是已经道歉了吗?”
段导读:这一段讲男孩儿爱发脾气,朋友越来越少。朗读“我不是已经道歉了吗”要读出满不在乎、不耐烦的语气。
一天,爸爸交给他一盒钉(dīnɡ)子和一把锤(chuí)子,然后把他领到院子里的一个木桩④(zhuānɡ)前,说:“下次你再要发脾气,就往这个木桩上钉〔dìnɡ〕一颗钉子,等你想道歉了,再把这颗钉子拔出来。”[句导读:爸爸的用意是想告诉儿子发一次脾气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就像钉子钉在木桩上一样,会留下一个无法填平的洞。]
朗读提示:读准“钉(dìng)”“钉(dīng)子”的音,在读“再”“就”“钉”“钉子”这些词语时,读出强调的语气。
男孩儿不理解爸爸的用意⑤,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很快,爸爸看到木桩上钉了很多钉子。过了一段(duàn)时间,爸爸发现新钉的钉子少了,开始有了拔出钉子留下的洞。到后来,几个星期才有一颗新钉子。[句导读:从“几个星期”这句话感受到男孩儿脾气慢慢变好。]
段导读:第2~4自然段介绍男孩儿改掉爱发脾气的毛病的经过。“很快”“过了一段时间”“到后来”要读得慢些、重些。
终于有一天,男孩儿来到爸爸面前,把当初⑥(chū)爸爸交给他的钉子和锤子还给了爸爸。他说:“爸爸,我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了,我现在可以控制⑦(kònɡzhì)自己,不再乱发脾气了。”
朗读提示:朗读男孩儿的话时,语气要坚定。
爸爸让男孩儿讲一讲原因。男孩儿说:“当我拔出第一颗钉子的时候,看到一个那么深的洞,再也填(tián)不平,我的心受到很大的震(zhèn)动⑧。[句导读:表达男孩儿难过、内疚的内心感受。]以后每钉一颗钉子,我心里都非常难受,因为我知道,这又是一个无法填平⑨的洞。”[句导读:这句话说明了发一次脾气带给别人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揭示了要学会自控的道理。]
段导读:第5、6自然段讲男孩儿改掉毛病的原因。朗读“很大的震动”“非常难受”“又是一个无法填平的洞”要稍重些、慢些。
1.学习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进行扩词练习,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认识新部首
1.独立认字。
读准字音,分析字形,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2.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脾pí气遇yù到稍shāo道歉qiàn批pī评钉dīnɡ子锤chuí子
木桩zhuānɡ控kònɡ制zhì填tián不平震zhèn动
院yuàn子理解jiě难nán受树洞dòng
3.认读多音字。
钉dīng(钉子)
dìng(钉住)
4.去掉拼音再读词,同桌可以互查。
5.指名读词语,其他同学判断正误。
6.出示生字,思考如何记忆字形。
7.集体交流记字方法及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1)认识新部首“角”。
(2)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忆“钉、难、批、评、洞”。
(3)用熟字加部首记“院”和“填”。“完+阝院”,“真+土填”。
(4)重点指导记忆“解”“受”。
8.“开火车”读词语。
院子钉子理解难受脾气遇到道歉稍微震动
9.进行写字练习,巩固字形。
三练习正确、规范地书写
1.观察每个字的占格位置,独立练习书写。
2.自评、互评、修改。
3.老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醒。
四扩展词语,熟读课后词语
解:解放解决不解解释
难:难过难免难道难怪难为情难能可贵
洞:洞口山洞脑洞大开树洞
填:填空填上填土
院:院子医院小院
钉:钉子钉住铁钉板上钉钉
五朗读全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遇事要控制自己,不能乱发脾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会怎么办。
投影(重点句子)。
一揭示题目
1.读题目,说一说看到题目后,你最想知道什么。(男孩儿为什么要发脾气?发脾气后的结果怎样?他改正这个缺点了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爱发脾气的小男孩儿的事情。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通过读课文,一定会弄明白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
(1)听读,评议。
(2)弄明白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3.朗读全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理解
1.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标记。(读明白了什么?哪儿还不明白?)
2.小组交流。
(1)把自己通过读书弄明白的问题告诉大家。
(2)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讨论。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
(1)全班讨论以下问题。
①爸爸让小男孩儿往木桩上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
②孩子把钉子、锤子还给了爸爸。他为什么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2)重点理解小男孩最后说的一段话。
投影句子。(课文最后一段小男孩儿说的话)
①读一读这段话。
②谈一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③你现在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儿。
4.朗读全文。
(1)展开讨论。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想发脾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2)进行总结。
19爱发脾气的孩子
1.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时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保护“插嘴”现象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这篇课文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真正懂得钉子可以拔出来、洞却补不上的内在含意。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以致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收益。
1.根据音节写字,再组词。
平(平地)
píng坪(草坪)
苹(苹果)
评(批评)
2.填空。
一(盒)钉子一(段)时间一(个)木桩
一(个)孩子一(把)锤子一(件)事情
3.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批评—(表扬)错误—(正确)深—(浅)
难受—(舒服)新—(旧)前—(后)
4.猜一猜。
一个老师不说话,肚子里面学问大。
有啥字儿不认识,你就快去问问它。
打一学习用具(字典)
一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孩子,他很爱发脾气,所以人们都叫他是爱发脾气的孩子。(板书课文题目)
2.读课文题目,质疑。
(二)精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还有什么不懂?
2.指名分段读第2~4自然段。
(1)思考、讨论:男孩儿的爸爸为什么要交给他钉子、锤子,让他发脾气时往木桩上钉钉子,道歉了再拔出来?
(2)爸爸发现木桩上的钉子有什么变化?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词语,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再议一议。
(3)齐读第4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读第5自然段,问:男孩儿为什么不需要钉子、锤子了?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质疑问难。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是怎么想的?
(四)布置作业
1.读一读课文或讲一讲这个故事。
2.写一写: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你会怎么做?
二儿歌
乌龟怪脾气
乌龟怪脾气,见谁都不理。太阳红艳艳,乌龟忙爬山。
蜗牛说:“山路陡。”乌龟不理蜗牛。青蛙说:“山路滑。”乌龟不理青蛙。
乌龟爬到半山腰,四脚一滑喊:“不好!”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山谷底。
摔得头昏眼又花,乌龟还是不说话。乌龟不说话,由谁来救它?
19回自己的祖国去
教学
要求1.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
重点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回自己的祖国去
在美国伊利诺(nuò)伊州(zhōu)一个城市(shì)的一座小楼前,一辆(liànɡ)小汽(qì)车停了下来。华〔huà〕罗(luó)庚(ɡēnɡ)下了车,疾步①走进客厅,冲〔chònɡ〕着妻(qī)子兴奋②地喊:“中国解放了!”[句导读:“疾步”“喊”表现出得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华罗庚心情异常激动并急于把这一大好消息告诉妻子的心情。]
“什么?”妻子惊异③(yì)地站了起来。
华罗庚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说:“我们的祖国解放了。这一天总算盼到了。”[句导读:“总算盼到了”表现出华罗庚虽然身在国外,却时刻惦念自己的祖国,期盼新中国诞生的强烈愿望已不是一天两天。]
“我们怎么办?”
“回去,回我们的祖国去!”华罗庚坚定④地说。
段导读:第1~5自然段写华罗庚获知祖国解放的消息兴奋不已,并立即决定回到祖国去。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1950年春的一天,华罗庚夫妇(fù)带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wān)。一些美国朋友赶到码(mǎ)头⑤送行。
一位美国教授(shòu)紧紧握(wò)着华罗庚的手,说:“华先生,真的要走?”
“是的,我要回自己的祖国去!”[句导读:表达了华罗庚回国的坚定决心。]
“你的学识令人敬佩⑥(pèi)。如果把这一切抛(pāo)到贫(pín)穷落后的国土上去,就太可惜⑦了。”
“不,把学识⑧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⑨(jiàzhí)。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⑩!”[句导读:这句话表现出华罗庚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段导读:第6~10自然段通过美国教授和华罗庚的对话,可以看出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可分角色朗读。
华罗庚迎着海风,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归(ɡuī)国的轮船。
段导读:写华罗庚一家登上了回国的轮船,他带着自己的学识回到自己的祖国。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扩展词语,积累词汇。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生字、新词卡片。
一揭示题目,启发谈话
我们的祖国是一位慈祥的妈妈,海外游子时刻想念着她。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海外游子是如何回到祖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结合课文、借助字典了解字义。
3.小组合作学习。
4.集体学习。
(1)出示认读的词语,练习朗读。
华罗庚妻qī子惊异yì夫妇fù海湾wān教授shòu不惜xī
紧握wò贫pín穷价jià值zhí归ɡuī国挥guī手祖zǔ国
盼pàn着总zǒng算美měi国城chéng市
①自己练读。
②同桌互读。
③指名读,及时纠正错音。
(2)多音字。
华huà(姓华)
huá(中华)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①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盼城祖归上下结构的字:总罗美
独体结构的字:州
②重点指导。
“州”的第二笔是撇,第二笔是竖占竖中线。三点的方向不一样,第一点向左,第二、三点向右。
“归”的第三笔是横折。
“祖”的部首是“礻”,不是“衤”。
③练习书写。
A.边说笔画边按笔顺书写。
B.观察占格,独立练习书写。
C.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提醒、纠正。
三练习组词,扩展、积累词语
州:州长苏州杭州归:归来回归归去
城:城市长城城墙祖:祖国祖母祖宗
盼:盼着盼望企盼总:总理总是总算
罗:罗列姓罗美:美丽美好美国
城:城市城池京城县城城楼价值连城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初步了解内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投影(有关华罗庚的图片)。
一板书课文题目,质疑
1.读课文题目。
思考: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
谁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为什么要回祖国去?回祖国去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回祖国去?
二介绍时代背景,初步解疑
1.出示主题图,老师讲解。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旅居海外的爱国人士都纷纷回国。华罗庚就是其中的一位。当他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后,心情异常激动,毅然放弃在国外的舒适生活和优厚待遇,拒绝了朋友的挽留,登上了回祖国的轮船,准备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
2.了解了这些之后,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个题目呢?
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题目。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写出自己的理解。
2.小组合作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
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学习结果。
(1)轮读、齐读。
(2)分角色读。
(3)表演。
(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读可演。发挥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对课文理解的角度,在互相切磋中,让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文)
4.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进行评价、指导。
(1)“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这一天”指哪一天?该怎样读?
(2)“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①理解“价值”。②从华罗庚说的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③应该怎样朗读。
练习朗读,个人读、齐读。
5.配乐,老师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老师小结:把自己的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华罗庚的话“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表现了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满腔热情。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延伸
你还了解哪些关于华罗庚的事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1.这篇文章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如果单纯地让他们去理解当时那个年代的爱国情怀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讲课时适时地介绍背景资料,自然地、有针对性地拉近学生与当时华罗庚的距离,这是教学前的必要准备工作。
2.读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读书方法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让学生去谈感受,再带着感受去读课文。可采用默读、轻声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深化主题。
3.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可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教学环节,问一些有创建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交流方式,去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他们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1.比一比,再组词。
川(山川)祖(祖国)盼(盼着)
州(九州)组(组长)扮(打扮)
2.用线连一连,再读一读。
3.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组词。
口:吃(吃饭)喊(叫喊)呼(呼叫)
女:妇(妇女)姐(姐妹)妈(妈妈)
土:城(城市)地(土地)坡(山坡)
氵:池(水池)湖(湖面)海(大海)
4.根据拼音写字并组词。
zhī织(织布)fū夫(丈夫)
zhí值(值日)fú扶(扶手)
zhǐ只(只好)fǔ斧(斧头)
zhì治(治安)fù父(父亲)
一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1910~1985),江苏金坛金城镇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华罗庚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二爱国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3.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4.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5.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6.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1可爱的西沙群岛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1可爱的西沙群岛
教学
要求1.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感情。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提高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重点
难点1.通过理解词和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知道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可爱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①(yǔ),是我国的海防(fánɡ)前哨(shào)。那里风景优(yōu)美②,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句导读:中心句。全文围绕这句话展开。]
段导读:本段是全文的总括,讲西沙群岛在哪儿,是个怎样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③,瑰(ɡuī)丽④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⑤着。[句导读:写海水的色彩美丽而神奇。]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⑥(yá),有峡(xiá)谷,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句导读:交代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
段导读:写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及其原因。朗读时用欣赏、赞美的语气。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⑦(shānhú),有的像绽(zhàn)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句导读:比喻句。写出了珊瑚的形态各异。]海参〔shēn〕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rú)动⑧。[句导读:拟人句。形象地写出了海参蠕动的姿态。]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wēi)武⑨。[句导读:“全身披甲”“划过去”“威武”准确地描绘了大龙虾的样子。]
段导读:写海底的特产。朗读时,“懒洋洋”要慢些,“挺威武”声调上扬。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⑩不清。[句导读:这一段的总起句。]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cù)红缨(yīnɡ),好看极了;有的周身像插(chā)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liū)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句导读:排比句。写出了海里的鱼品种多、数量多。]它们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句导读:“成群结队”说明鱼的数量多。]
段导读:写西沙群岛海底的鱼。一是鱼的品种多,二是鱼的数量多。
海滩(tān)上有数不胜数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zhuànɡ)各异。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pánɡ)大的海龟成群抓到沙滩上来产卵(luǎn)。渔(yú)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句导读:讲海龟的有趣及它的生活习性。]
段导读:写了西沙群岛海滩上的贝壳和海龟。贝壳是“数不胜数”,海龟是“有趣”“庞大”。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堂。[句导读:这一段的总起句。]岛上有一片片茂(mào)密的树林,树林里栖(qī)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jī)着一层厚厚的鸟粪(fèn),这是非常宝贵(ɡuì)的肥料。
段导读:先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堂,接着写了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bèi)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jiàn)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bì)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段导读:写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西沙群岛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这一段和开头相互照应。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进行扩词练习,积累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生字卡片。
一揭示课文题目
1.老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是个美丽的大花园。西沙群岛是这个大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你们对西沙群岛有什么了解吗?
2.请知道的同学作介绍。
3.老师:对,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那西沙群岛都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的课文里介绍得很详细。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西沙群岛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3.小组合作交流。
(1)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2)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3)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通顺。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练习朗读。
(1)读准字音。
海防fánɡ前哨shào优yōu美峡xiá谷相互hù
海龟guī蓝lán的要算suàn堆积jī宝贵ɡuì山崖yá
威wéi武条纹wén渔yú业茂mào密遍biàn地
(2)分析字形。
左右结构的字:哨优峡防纹积、茂
上下结构的字:算崖贵半包围结构的字:遍独体字:互、龟
(3)“开火车”认读。
2.老师指导写字。
(1)老师范写,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好间架结构。
(2)重点指导“蓝”字的书写笔顺。
(3)练习独立书写。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
四练习组词,积累词语
理解词语意思。
(1)你能用本课的生字组词吗?请先自己练习。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全班进行组词。
龟:海龟龟甲龟缩龟足乌龟互:互相相互互助交互
优:优秀名优优点优良优柔寡断积:积极积压面积体积
蓝:蓝图蔚蓝蓝领蓝宝石堆:一堆堆积堆成
贵:宝贵贵重珍贵贵人算:就算算术算式口算
(4)积累文中的好词。
出示卡片认读。
风景优美五光十色数不胜数物产丰富形状各异成群结队
五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1.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西沙群岛的可爱,培养热爱祖国的海岛的思想感情。
中国地图,西沙群岛图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地图。
在海南岛东南部的南海海域,有一群岛屿,这就是西沙群岛。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看那里的风景和特产。
2.请七个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每段写了什么。
3.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1自然段总述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讲海水。第3、4自然段讲海底。
第5自然段讲海滩。第6自然段讲海岛。
第7自然段小结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二抓住特点,理解内容
1.按三大部分读课文,总体了解文章结构。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分别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讲西沙群岛必将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2.理解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这是全文内容的总说明)
(2)学习第2~6自然段。
①学习第2自然段。
A.边读边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B.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上这个词?
C.体会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第一、二句讲的是什么?第三句讲的是什么?这三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讲结果,后讲原因,是因果关系。)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②学习第3、4自然段。
A.边读边思考:西沙群岛一带海里有些什么?课文重点写海里的什么?哪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海底的鱼?
B.第4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先讲鱼多,然后讲鱼的品种,最后讲鱼多的程度。)
C.理解有关词句。(“成群结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③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课文思考、讨论: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有什么?
④学习第6自然段。
一共有几句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鸟的天堂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3)朗读第3~6自然段。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的。
②出示图片。
学生边说边指图,通过图文对照,体会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
(4)学习第7自然段。
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体会: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它必将被我们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三欣赏一段海底世界的影像,结合课文,按要求说话
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为游客介绍西沙群岛。
2.假如你刚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请你向朋友介绍西沙群岛。
1.这篇课文的教学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整合。首先,上课一开始,播放全文的课件,展示各段的生动画面及重点句子。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形象化,使静态课文内容动态化,把平面的课文内容立体化;与此同时,学生与课件互动,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互动,当这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时,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也被调动了。他们通过对自己喜爱的自然段的朗读而逐渐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并随着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的欣赏、品味而产生了热爱宝岛的深情。
2.教师可将形态、色彩和动作融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繁为简,活化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尽情领略到自然之美,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1.把下面的字按结构分类。
优崖蓝建哨峡庞茂遍
(1)优哨峡
(2)崖蓝茂
(3)建庞遍
2.给多音字组词。
3.词语填空。
(风)景优(美)成(群)结(队)数(不)(胜)数
(物)(产)丰富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穿(来)穿(去)各(种)各(样)飘飘(摇)(摇)
4.填空。
(美丽)的贝壳(彩色)的条纹
(庞大)的海龟(茂密)的树林
(厚厚)的鸟粪(宝贵)的肥料
5.判断下面句子,对的画“√”。
西沙群岛是鸟的天堂。
(1)西沙群岛的鸟特别多。(√)
(2)西沙群岛上只有鸟没有人。()
一西沙群岛简介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四大群岛之一,南海诸岛中岛屿最多的群岛。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西沙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据《旧唐书》记载,从唐朝起中国政府开始正式管理海南岛以南海域。古代这里被称为“千里长沙”,是南海航线的必经之路。早在隋代,中国已经派使节经南海到过今天的马来西亚,唐代高僧义净亦由此到达印度。古代那些满载着陶瓷、丝绸、香料的商船在此驶过,这里又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二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西沙群岛是由许多小岛组成的,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出示板书:西沙群岛)
师:那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
生:齐读课文题目。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播放课件:西沙群岛。谁能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美丽的大海。
生:我看到可爱的大海龟。
生: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鱼。
生:我看到各式各样的珊瑚。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点评:这样一种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学习的真正持续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在这样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表现欲望被激发并得到满足。]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9千里送鹅毛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9千里送鹅毛
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民、洗”等8个生字,认识“纯、皇”等16个生字。
2.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出处
3.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4.能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生字卡片,形近字活动偏旁卡片,词语卡片。
一学生初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二小组学习:互帮互助学习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三全班交流,互动学习
1.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民(mín)族清洗(xí)礼(lǐ)物实(shí)在哭(kū)号(háo)亲(qīn)自
纯(chún)白皇(huánɡ)帝派(pài)人路途(tú)艰(jiān)辛送达(dá)
精致(zhì)照顾(ɡù)沾(zhān)上礼貌(mào)挣(zhènɡ)脱(tuō)
呈(chénɡ)上贡(ɡònɡ)品伏(fú)地
2.共同交流,提出建议。
学生甲:“号”的读音是“háo”,还是“hào”?
学生乙:“洗”“途”“挣”“达”可以通过理解字义记住部首,掌握字形。“洗”用水洗,所以部首是“氵”。“途”是表示走的路,所以部首是“辶”。“挣扎”和手有关,所以部首是“扌”。“达”是到达,也和走路有关,所以部首是“辶”。
学生丙:“哭”“实”“亲”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记忆。“哭与笑”“实与卖”,“亲与辛”它们的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
学生丁:“礼”的部首是“礻”,注意和“衤”的区别。
四正确、规范书写,老师作重点指导
“民”的第一笔“横折”,不要一笔写成横折横,第五笔是斜勾,要写得长一些,和第三笔的竖提落在同一水平线上。
“号”的第五笔“竖折折钩”,下面不要写成“亏”。
“哭”的下面是个“犬”,不是“大”。
五认读词语,扩词积累
民:人民民族农民号:哭号号角句号符号
洗:清洗洗手洗脸洗衣机哭:哭闹哭笑嚎啕大哭
礼:礼品礼貌礼物彬彬有礼亲:亲自亲手亲人
实:实在诚实实心实意达:到达达成送达
六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七布置课下实践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课件
一谈话导入,交流感知
(指读题目)千里送鹅毛,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甲:走那么远的路,为什么只送一根鹅毛?
学生乙:这只鹅哪里去了?为什么只剩下一只鹅毛?
学生丙:这是一根怎样的鹅毛?
学生丁:我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一定很有趣。
……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
三探究课文,感悟内容
1.让学生默读故事,边读边思考:
(1)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
(2)缅伯高是怎样护送这只天鹅的?
(3)天鹅为什么丢失了?
(4)说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5)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1)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
预设1:这是一只纯白的天鹅。
预设2:这是一只非常珍贵的天鹅。
预设3:这只天鹅是云南的一个首领要献给皇帝的礼物。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纯白、珍贵”等词语读出天鹅的珍贵、美好。
(2)缅伯高是怎样护送这只天鹅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缅伯高把天鹅装到一个精致的笼子里,一路上亲自照顾,十分用心。
你觉得缅伯高把天鹅照顾得怎样?(非常负责、非常用心)
理解“精致”一词,找出它的近义词。(精美)“用心”的意思是?(有心)
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出缅伯高用心照顾天鹅的感情。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过渡:可是,即使这样,天鹅还是飞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天鹅是怎样丢失的,为什么只剩下一根羽毛?
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出示课件:可是,天鹅一碰到水,就挣脱了缅伯高的手,展翅飞走了,只留下一根羽毛从空中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表演一下天鹅的一系列动作。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结构类似的词语有哪些?
预设:“飘飘悠悠”就是很轻的东西从高空很慢很轻地飘下来的样子。
预设:像“飘飘悠悠”这样的词语还有:洋洋洒洒、平平安安等,都是aabb式词语。
(3)你能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话来理解?
出示“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两段,并让学生说说你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比喻礼品虽薄而情意深厚。)
四延伸感受,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歇后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歇后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
今天是妈妈生日,我给她做了一张贺卡,妈妈很高兴,夸我是好孩子,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
29千里送鹅毛
地方首领得到天鹅,想献给皇帝
缅伯高用心护送天鹅
清洗天鹅,天鹅飞走了
留下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佳话
“千里送鹅毛”讲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沔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我引出了问题:(1)这是一只怎样的天鹅?(2)缅伯高是怎样护送这只天鹅的?(3)天鹅为什么丢失了?(4)说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意思。(5)联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于是让学生去读课文,多读几遍;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以回答上面的问题做好铺垫。在教师“适时点拨”这个环节中,在回答上面设置的五个问题时,回答的很流利,我随着学生的回答及时的板书。
在“高效课堂”中是一个较好的起步,虽然效果不是很好,可也是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因为他们难以想象故事发生的年代,而我却设置了一个针对一年级而言难度有些大的问题,这也是我考虑不周,不足之处当中的问题,但我不会感到遗憾,因为这给学生在今后的“高效课堂”中奠定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1.比一比,再组词。
实(实在)哭(哭笑)亲(亲人)
卖(卖出)笑(笑话)辛(辛苦)
2.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写合适的词语。
一(个)首领一(只)天鹅一(个)笼子
一(根)羽毛一(首)诗一(些)粪便
3.说一说你对“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理解。”
一类似“飘飘悠悠”的词语
日日夜夜、兢兢业业、、林林总总、洋洋洒洒、生生世世、絮絮叨叨、
朝朝暮暮、影影绰绰、郁郁葱葱、形形色色、踉踉跄跄、浩浩荡荡
二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类似的诗句。
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2.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天气越冷,越能看得出来松柏不怕寒冷,依然是绿色的。有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得出来一个人是否有真正的情义。
三精彩教学实录节选
在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1.师:我们理解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歇后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歇后语的意思。
2.师: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类似的故事。
学生1:今天是妈妈生日,我给她做了一张贺卡,妈妈很高兴,夸我是好孩子,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啊!
学生2:今天是表妹小丽的生日,我送给她一支钢笔,表妹可高兴了!这正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呀!
学生3:爸爸过生日的时候,我画了一张全家福,并写上“爸爸,生日快乐!我们都爱您!”爸爸高兴地眼中充满泪花,拿着画,连声说:“我的宝贝长大了!”这真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呀!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20蜘蛛开店教案反思作业题
教学
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蜘蛛的改变。
4.明白做事要迎难而上,有始有终的道理。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3.在了解蜘蛛的变化的基础上,明白做事要迎难而上,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20蜘蛛开店(diàn)
作者:鲁冰
有一只蜘蛛,每天蹲(dūn)在网上等着小飞虫落在上面,好寂(jì)寞(mò)①,好无聊②啊。[句导读:“寂寞、无聊”两个词写出了蜘蛛此时的状态。]
段导读:写蜘蛛寂寞无聊的蹲在网上等着小虫子。
蜘蛛决定③开一家商店。卖(mài)什么呢?就卖口罩(zhào)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jiǎn)单④。
段导读:写蜘蛛决定开一家口罩编织店。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口罩编织店。
于是,蜘蛛在一间小木屋外面挂了一个招牌(pái)⑤,上面写着:“口罩编(biān)织店,每位顾(ɡù)客⑥只需一元钱。”
段导读:写蜘蛛的口罩编织店挂牌开业了。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河马嘴巴那么长,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fū),终于⑦织完了。[句导读:“一整天、终于”两个词写出了口罩的难织程度。]
段导读:写蜘蛛用了一整天给河马织了一个口罩。
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句导读:心理描写。写蜘蛛决定不织口罩织围巾。]
段导读:写蜘蛛决定卖围巾。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换(huàn)了,上面写着:“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
段导读:写蜘蛛的围巾店开业。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蜘蛛想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jǐnɡ)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句导读:这是对长颈鹿进行的外形描写。“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极言长颈鹿的脖子之长。]
段导读:写长颈鹿让蜘蛛织一条围巾。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段导读:写蜘蛛用一个星期给长颈鹿织了一条围巾。
蜘蛛累得趴(pā)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wà)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句导读:蜘蛛因为织围巾累得趴在地上,所以决定卖简单的袜子。]
段导读:写蜘蛛决定卖袜子。
第二天,蜘蛛的招牌又换了,上面写着:“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一元钱。”
段导读:写蜘蛛的袜子店挂牌开业了。
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cōnɡ)忙⑧跑回网上。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wú)蚣(ɡōnɡ)。
段导读:写蜘蛛吓跑了。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蜘蛛开店的过程。
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谜语导入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同学们,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这是哪种昆虫?对了,这就是会织网的蜘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只会织东西的蜘蛛开店卖东西的故事,它想开一个什么样的店?蜘蛛最后开成店了吗?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读课文(板书题目《蜘蛛开店》)
二自主识字
1.让学生按以下要求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了解蜘蛛开店的起因,经过。
2.检查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课文里的生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吗?那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
(1)本课新词。
寂寞无聊简单编织终于工夫围巾招牌顾客匆忙蜈蚣
师: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读不准的字请教一下同桌。(学生自由读)都读完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即时纠正发音)恩,看来同学们读得都挺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全班齐读)
(2)出示会认字、会写字。
会认字:蹲寂寞罩编顾夫换颈露趴袜匆蜈蚣
会写字:店决定商织终完围期
这些生字,大家还认识吗?自己读读看。(学生自由读)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老师指哪个字你就读哪个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说他们读得好不好啊?我相信其他同学一定也这么棒,咱们来开火车吧?(开火车读)
(3)识记生字。
师:同学们真聪明,记得这么好!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呢?(学生回答)
偏旁识生字:寂=宀+叔寞=宀+莫编=纟+扁织=纟+只终=纟+冬蜈=虫+吴蚣=虫+公
联系实际识字:店—饭店、商店;颈—脖子;蹲—体育课上我们做蹲起
形近字:罩—卓完—宝顾—顽
同偏旁:编—织—终蹲—趴蜈—蚣
形声字:期蜈蚣寞
后鼻音:匆蚣
教师重点指导:决定商织终完围期
3.指导写字。
(1)学生自读生字,观察,谈发现。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店:第一笔要短,第二笔要长,第三笔要长,能把“占”包住。这样写字才好看。
终:咸的反义词是始,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纟”,一共8画,第五笔是横撇。
宀:第一笔点要短,第二笔点要短,第三笔要长。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组长汇报。
蜘蛛开店的起因:蜘蛛寂寞无聊。
蜘蛛开店的经过:卖口罩给河马——换成卖围巾给长颈鹿——换成卖袜子给蜈蚣
三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并预习课文,了解蜘蛛为什么会不断更换自己卖的东西。
1.用谜语导入,提高兴趣。教学时,教师可用谜语导入,活跃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在生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字的训练,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读。可以采用自读、齐读、指名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蜘蛛善于纺织,它织的网非常精致,所以,蜘蛛决定开一个店来卖东西,它会卖什么?结果又怎样?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二朗读体会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2.关于生字的回顾。(举例说明)
“织”:纟+只,和丝线、纺织品有关。
“终”丝线,意思是将丝线扎紧。
总结:和丝线有关的字大多使用“纟”,知道这些有利于我们理解字的意思。
3.根据生字朗读课文。
朗读下列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1)晚上,蜘蛛想: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2)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3)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朗读指导:朗读这三句话时,我们要抓住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蜘蛛害怕麻烦,不愿意多付出。但是,各句又有各句的特点。
第(1)句,蜘蛛卖围巾的想法不是那么太强烈,因此读起来应该用较为平淡一点的语气。
读第(2)句时,抓住“累”的特点,读的时候,要突出这个字。
读第(3)句时,抓住“匆忙”的特点,读出蜘蛛慌张的特点。
三课文理解
1.自读课文,思考: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指名回答。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好寂寞、好无聊”这两个词语,来表现出蜘蛛的寂寞和无聊。
3.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出示表格)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开店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
遇到河马长颈鹿蜈蚣
结果用了一整天用了一个星期匆忙跑回网上
4.边读边想:蜘蛛为什么没有开成店,请你评价一下它。
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指名读。
四拓展延伸
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一下蜘蛛看到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心里会怎样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试着编一编吧!
1.引入法。蜘蛛的三次改变是课文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对这三次改变的引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更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2.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重点句子和词语是那些能体现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的句子、词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他们理解蜘蛛的心理变化,把握蜘蛛的性格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
20蜘蛛开店
蜘蛛开店没有坚持精神
1.看拼音,写汉字。
shāngdiàn(商店)biānzhī(编织)wángōng(完工)juédìng(决定)
2.比一比,再组词。
店(商店)围(围巾)决(决定)
3.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无聊——(充实)简单——(复杂)
长——(短)卖——(买)
4.在不是比喻句的后面打“√”。
(1)长颈鹿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
(2)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蜘蛛因为觉得寂寞、无聊,于是决定开店。它先卖口罩,结果看到河马的嘴巴那样长,织起来好难,于是决定卖围巾,看到长颈鹿后,它又改变主意,改成卖袜子,结果碰到了多足的蜈蚣,把蜘蛛吓坏了,赶紧跑回了家。
6.你觉得蜘蛛开店还会卖什么?它可以卖给谁?
示例:我觉得蜘蛛开店还可以卖帽子,它可以卖给小松鼠。
1.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蜘蛛因为寂寞、无聊而想到开店的法子,本来纺织是它的特长,它开纺织店能发挥长处,但是它却害怕困难而选择了逃避,因此,它开了三次店,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先介绍蜘蛛开店的原因,然后介绍它三次开店的过程。前两次,蜘蛛虽然害怕麻烦却完成了纺织,但是第三次的时候,它直接溜走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蜘蛛害怕困难,没有坚持精神的性格特点。
2.教学精彩片段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一下蜘蛛看到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心里会怎样想。
生1:蜘蛛一看蜈蚣,心里想:哇,蜈蚣这么多的脚,我得给它织多少袜子呀!真是太辛苦了,我还是别干了。
生2:蜘蛛看到蜈蚣,心里想:蜈蚣这么多脚,我得给它织很多袜子呀,不行,我不能这么干,我还是赶紧溜吧。
生3:蜘蛛看到蜈蚣,心里想:给蜈蚣织这么多袜子,我得多亏呀,这事不能干,赶紧走吧。
师:如果你是蜘蛛,你也开店,看到蜈蚣来了,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生4:哇,我的客人是蜈蚣,它的脚那么多,这次,我肯定要卖出很多袜子,哎呀,我可赚了。我得赶紧把这个大客户留住,不能让它走了。
生5:蜈蚣可是一个大客户,我对它服务态度好了,它以后肯定还回来的,并且,它还能介绍它的朋友们来,这样,我的生意一定会非常火。
生6:蜈蚣是我的客户,客户就是上帝,我一定把最好的袜子给它,让它记住我们这里。
师:同学们想得都很全面周到,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光顾你们的“店”,你们的生意一定会非常红火。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青蛙卖泥塘》教案反思作业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青蛙卖泥塘》教案反思作业题
要求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4.让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重点
难点 1.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课时 两课时。
21 青蛙卖泥塘
?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把泥塘卖掉,换几个钱搬到城里住。[句导读:写青蛙卖掉泥塘的原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青蛙想到城里去住,所以要把泥塘卖掉。
?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段导读:写青蛙在泥塘边竖起“卖泥塘”的牌子。
?“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①起来。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②。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句导读:这是对青蛙进行的语言描写:第一句话写的是泥塘的用途,第二句话写的是对青蛙的建议。]
段导读:写老牛给青蛙提了一点建议。
?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段导读:写老牛不想买泥塘。
?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句导读:写青蛙决定接受老牛的建议。]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③, 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段导读:写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上小草。
?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一只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句导读:这句话含有转折的意思。前半句是对泥塘的评价,后半句是给青蛙的建议。]
? 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段导读:写野鸭对泥塘评价了一下并留下了建议飞走了。
?青蛙想,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于是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④, 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用它们把水引到泥塘里来。[句导读:通过“跑、找、砍、破开、接起来、引到”这几个动词写出了青蛙在努力的改变着泥塘的现状。]
段导读:写青蛙接受野鸭的建议动手引来了水。
?等泥塘里灌足了水以后,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卖泥塘喽,卖泥塘!”可是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段导读:写青蛙的泥塘还是没有卖出去。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来说,这儿应该⑤盖所房子; 小狐狸说……[句导读:省略号表示小动物们给青蛙提了好多的建议。]每次听了小动物的话,青蛙都想:对!对!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于是就照着他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段导读:写青蛙根据小动物们的建议把泥塘建设得非常漂亮。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接受小动物们提出的建议不断改善泥塘环境。
“卖泥塘喽,卖泥塘!”有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吆喝起来,“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⑥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⑦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⑧通道城里……”青蛙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段导读:写青蛙在吆喝着卖泥塘的时候突然自己愣住了。
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写泥塘环境变美了,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1.认识“牌、吆、坑”等15个生字,会写“蛙、卖、搬”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一 谜语导入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这个谜语的谜底大家都猜到了吧,对了,就是青蛙!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和青蛙有关的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青蛙卖泥塘成功了吗?
二 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交流识记方法。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指导:
蛙=虫+圭 卖=十+买 搬=扌+般 倒=亻+到 籽=米+子 泉=白+水 破=石+皮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如:
(1)声音要响亮;
(2)不读错字;
(3)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 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连贯。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
3.默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青蛙觉得这里不怎么样,他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
5.小结:那有没有人来买青蛙的泥塘呢?他的泥塘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 学写生字
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注意放在田字格中。
蛙 卖 搬 倒 籽 泉 破 应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重点指导难写字。
蛙、搬、倒、籽、破: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
“卖”:注意“十”下面是横勾,不是“冖”。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写得哪一个字最好?好在哪里?
五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听写本课学习的生字。
创设情景,游戏激趣。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授课时可以用小青蛙的谜语将孩子们带入,然后在黑板上通过图片、简笔画逐步丰满不断变化的泥塘。识字教学时,由于考虑到识字很枯燥,可以用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为分好组的字娃娃起名的方法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
一 检查字词,复习旧知
1.认读生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2.轮读新词,练习说话。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蛙住在烂泥塘里,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就想把泥塘卖掉,搬到城里去住。那青蛙是怎样卖的?卖出去了吗?今天这堂课我们接着学习。
二 学习课文3~10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3~10自然段,想一想,青蛙是怎么卖泥塘的?谁来看了青蛙的泥塘?他们买了没有?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指名读句子:“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下大声吆喝起来。
朗读指导:声音要大,体现出青蛙热情吆喝的状态。
(2)老牛来看过,但是没有买。因为老牛希望周围有些草。
(3)野鸭来看过,但也没有买,他觉得池塘里的水太少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来。
“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听取了老牛的建议,采集草籽,在池塘周围种上了草;听取了野鸭的建议,找到山泉水,引到泥塘里。)
5.又有哪些小动物来泥塘,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小鸟说缺点儿树,蝴蝶说缺点儿花,小兔说缺条路,小猴说该盖所房子……)
6.泥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栽树 → 栽了树 种花 → 种了花 修路 → 修了路 盖房子 → 盖了房子
三 学习课文第11、12自然段
仔细阅读这两个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的话:“卖泥塘喽,卖泥塘!”
体会:吆喝声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自己读第11自然段,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学生自读)
3.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读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中间两句)
预设1:
“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
引导想像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读出热闹的场景。
预设2:
“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这儿还有道路通到城里……”
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以及交通的便利。
4.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自由练读)
指名读。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
5.学习“说到这里,突然愣住了,他想: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6.知道青蛙卖泥塘的最终结果: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四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2.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积累一些关于勤劳的名言警句。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入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进行教学。例如,在青蛙吆喝“卖泥塘”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大声吆喝。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而且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联系了起来。
教师可以根据下列流程来教学:先读词复述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再读课文,理清内容→重点学文,感受变化→学写生字,交流评议。
21 青蛙卖泥塘
1.看拼音,写词语。
qi?ng wa?(青蛙) ma?i ma?i(买卖) ba?n zo?u(搬走) qua?n shui?(泉水)
2.选词填空。
采集 搜集
(1)它到处(采集)草籽。
(2)他到处(搜集)证据,证明自己没有犯罪。
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1)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就能卖出去了。
要是我也能像他那样有厉害的功夫就好了。
(2)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唱歌。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
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眺望远处,可以俯视山下。
4.一只蜗牛爬过来,他看了看泥塘说:“这儿绿草如茵,真美!不过,要是有一条路通到这里,那就更好了。”
1.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是一则童话,它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卖泥塘过程中,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改造泥塘,最后使泥塘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故事。整篇课文有12个自然段,内容虽然浅显,但是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用有趣的故事情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学精彩片段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可以想象老牛、野鸭说话时的神态和表情,先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读出来。
生1:我觉得老牛说这些话的时候,应该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老牛虽然喜欢在泥塘里打滚,但是却觉得周围环境不好,所以感到惋惜。
生2:我觉得野鸭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是一脸惋惜的表情,因为野鸭觉得泥塘里的水太少了,所以感到惋惜。
生3 :老牛和野鸭都是一样的心情,不过读它们的句子的时候,还是有变化的,读老牛的话的时候,语气要粗而低沉,读野鸭的话的时候,语气要尖而活泼。
师: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时的表情、神态都很到位。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把握住这些的。
生4:我觉得要想把握住人物的思想感情,就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并且理解关键词。
生5:我觉得光能把握关键词可不全面,还应该揣摩人物说这些话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是怎样的。
生6:把他们说的结合起来就行了。把握人物的时候,要通过关键词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利用关键词来揣摩人物的内心,朗读时,再通过重读、语速的快慢等体现出来。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很到位。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运用进去,让朗读充满感情,充满魅力。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熟悉的脚印》教案反思作业题,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熟悉的脚印》教案反思作业题
目标:
1.学习本课“熟、悉、印、尼、基、欣、各、辨、互、吭、试、突、沿、即”14个生字,会写“熟、悉、印、互、试、突、沿、即”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用方法,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3.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分析尼基申是如何根据狗的脚印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2.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提问:你熟悉哪些动物的脚印呢?学生自由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全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标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利用拼音试读。
3.教师教读。
4.易混字的辨析。
“熟、顺、叉、守”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互相”的“互”读“hu?”,不读“fu?”。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处的位置。
2.描红。
3.难写字的指导。诉: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将最后一点写掉了。
4.请学生上黑板写,老师进行纠错,再次指导。
课堂作业设计:
一、将下面的读音与相关的词语进行连线。
yi?n ni? jia?o yi?n shi? zhe tu? ra?n shu?xi?
熟悉 脚印 试着 突然 印尼
附答案:
熟(shu?)悉(xi?) 脚(jia?o)印(yi?n) 试(shi?)着(zhe) 突(tu?)然(ra?n) 印(yi?n)尼(ni?)
二、比一比,组词。
熟( ) 印( ) 即( )
热( ) 叩( ) 既( )
附答案:
熟( 熟悉 ) 印( 印度 ) 即( 立即 )
热( 热水 ) 叩( 叩门 ) 既( 既然 )
三、用下列词语造句。
1.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妈妈一边做饭,一边给我讲题。
2.我们大家要互相帮助。
3.天突然就暗了下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知道尼基申是怎样走出森林的。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的方法。
一、复习检查
听写生字。
指名学生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
1.出示认读字
基(ji?)欣(xi?n)辨(bia?n)吭(ke?ng)熟(shu?)悉(xi?)
2.老师范读
3.学生上台教读。
4.多种形式认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读全文,找出文中的问句,并做上记号。
(1)读第一个问句:“怎样才能走出森林呢?”
(2)再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孩子们怎么会走进森林的?读出嬉戏的高兴劲儿和迷路后的害怕与恐惧。
(3)启发想象:孩子们此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4)读第二个问句:“你是沿着什么脚印带我们回来的?”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向尼基申提出这么个问题?体会他们是怎样向尼基申提出这个问题的?
(5)指导读这段话,读出疑问的语气。
2.再读全文。
思考: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们都不知道呢?
四、思路拓展
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1.学生充分交流,选取若干代表发表看法。
2.老师小结:遇事多动脑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动脑筋的前提是必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五、指导朗读
1.把课文读正确。
2.把课文读流利。
3.最后一自然段要读出尼基申自豪的神情。
课堂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在田字格里写词语。
shu?xi? hu?xia?ng tu?ra?n
附答案:
熟悉 互相 突然
二、用适当的量词填空。
一( )小木屋 一( )大道
一( )野山羊 一( )脚印
附答案:
一( 座 )小木屋 一( 条 )大道
一( 只 )野山羊 一( 行 )脚印
三、原文填空。
孩子们都很高兴,_________在雪地上追逐着。雪地上有各种动物的__________,他们顺着脚印追去,_________看见一只狐狸,_________又发现一只野山羊。
附答案:互相 脚印 一会儿 一会儿
板书设计
熟悉的脚印
孩子们:都很害怕,吓得哭了
迷路 知识对人有帮助
尼基申:沿着狗的脚印走出森林
《熟悉的脚印》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开头写爷爷带尼基申认各种动物的脚印,还说:“什么东西都得学,各种知识对人都是有帮助的”。结尾处写尼基申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说是:“狗的脚印带我们走出森林的”,还说:“这是爷爷告诉我的”。——这种首尾照应的写法十分明显。
在教学时我采用先跳过开头讲,着重指导学生阅读尼基申和孩子怎样走出森林的前后经过。到结尾部分,再联系尼基申回答孩子的话向学生激疑:为什么尼基申知道这是狗的脚印而其他孩子不知道呢?由此回应课文开头,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并揭示文章主旨。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28胸有成竹教案反思作业题》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472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