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专题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一专题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专题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1中国古代启蒙民主思想的产生

一、原因

1、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激起人们的批判。

二、表现

1、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2、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震动了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他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4、王夫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其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三、影响冲击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重要表现。

考点2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

一、洪仁玕的民主思想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公众选官。

二、早期维新派的民主思想

郑观应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报馆学会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政治措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起了积极作用。

五、“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六、抗战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共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促成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考点3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

三、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四、一国两制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先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考点4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

一、英国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利,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二、美国

1、1776年,《独立宣言》,马克思把它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为美国民主化进程作了思想理论到制订法律的准备。

2、《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总统制国家。

三、法国

1、《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2、《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3、1804年的《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第二专题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考点1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考点2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1519-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点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二、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荷、英、法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①葡萄牙:1500年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②西班牙: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

③影响

A.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罪恶的奴隶贸易。

B.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对亚非来地区:①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②经济上——伴随政治霸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③思想文化上——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对世界:①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②有利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②经济上——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场地,拓展殖民地,亚、非、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①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根本原因。

B.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C.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②概况:(见课本)

③对外扩张的影响: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

B.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贸易额的增加。?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输出资本的场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它们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

考点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

二、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三、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剧了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斗争,并形成了错综复杂、囊括全球的国际关系。

考点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年夏天,44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①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②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③1973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考点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

一、经济全球化

1、含义: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本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

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②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④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经济区域化

1、表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影响: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促进参加国经济的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级世界。

③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④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

1、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专题三农问题

考点1 基础知识

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

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③影响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

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五代时:继续南移。

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六、关于土地兼并

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一问题。

2、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七、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③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⑤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

3、评价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②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2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原始社会

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三、封建社会

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①内容:

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3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1、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2、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3、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二、汉朝:编户制度

1、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2、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3、影响

 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②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三、隋唐:租庸调制

1、原因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4、内容

 ①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②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③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④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B、政府的赋税收

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四、唐中后期两税法

1、原因

 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②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2、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①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

 ①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④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局限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③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④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五、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1、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2、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六、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

1、背景

 ①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②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①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②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4、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①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②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七、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1、措施

 ①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②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考点4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一、英国的圈地运动评价

1、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2、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3、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的土地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1、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法国农村的小农经济。

2、影响

 ①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底的表现之一。

 ②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三、美国的土地政策

1、内容: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边疆耕种五年以上,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2、影响①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②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俄国的土地政策:

1、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

2、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彻底。

第四专题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考点1 基础知识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

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5、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

6、近代对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考点2 我国古代的治乱兴衰

一、理解

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周武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1、贞观之治

①原因

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历史原因)。

B.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根本原因)。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主观原因)。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原因)。

②表现: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③措施(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④影响: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用人制度和民族政策一直影响到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⑤评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贞观之治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的之上的。

2、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①措施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②效果: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3、开元盛世

①原因

A.唐玄宗结束了政局动荡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B.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用人才。

C.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表现:

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措施(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B.大力发展生产。C.限制佛教。

D.实行募兵制。E.大兴文治。

4、康乾盛世

①原因

A.康熙帝“更名田”,雍正帝“摊丁入亩”,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

B.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

C.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评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大。

二、盛世的一般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

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1、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2、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3、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

4、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

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

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六:乱世:古代农民战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一公元前20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3、隋末农民起义(611—618年)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4、唐末农民战争(875—884年)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

5、元末农民战争(1351—1368年)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6、明末农民战争(1628—1644年)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第五专题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鼓励农耕。

(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大批劳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5)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积极发展西南经济。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7)北周:武帝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

(8)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9)五代十国(南方):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抵御钱塘潮

(10)五代(后周):世宗,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制的土地和劳力大为增加

(11)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

(12)辽:大力发展农业,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

(13)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备的灌溉系统

(14)金:迁汉人到东北垦荒,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15)元:元世祖重视农业,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颁发《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16)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鼓励垦荒;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

(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

(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

(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五代十国(南方):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农业技术

(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汉:牛耕广泛推广;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耕作技术进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5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

(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6江南农业的发展

(1)魏晋

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隋唐: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

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四赋税制度

(一)过程

1夏商周:贡赋制度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2春秋: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3秦汉: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4隋唐:(1)租庸调制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5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6明后期: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清前期:摊丁入亩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刺激人口的增长

(二)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

2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

4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5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

6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土地兼并问题

A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C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C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如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土地改革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人民公社化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建设。(上山下乡)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六专题亚洲的崛起

考点1亚洲革命风暴

一、起因

19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

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

四、意义

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考点2亚洲的觉醒

一、起因

19世纪末2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

1、朝鲜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20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

一、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1840—1842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考点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③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

①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争;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

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2、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万同胞遇害。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扶植汉奸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4、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

三、中国坚持抗战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

1、防御阶段(1937.7—1938.10)

2、相持阶段(1938.10—1945.8)

3、反攻阶段(1945.8—1945.9)

四、抗战中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比较积极,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

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②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②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③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

考点5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1、概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①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③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七专题改革开放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四、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①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失败原因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点3 中国现代的改革

一、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4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

 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2、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 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②外因:1853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①政治方面:A。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

略扩张。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

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东南亚地区)。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1553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

考点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

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4、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年代初,“一边倒”。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年代,“两个拳头出击”。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

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80年代后“无敌国外交”。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九专题中国古代经济——繁荣的经济领先的文明

考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一、知识梳理

1、原始社会:(略)。

2、奴隶社会: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3、封建社会:铁器时代。

①西周:铁器开始使用。

②春秋: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标志着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铁锄、铁斧)。用木炭做燃料,用皮囊鼓风冶炼生铁。也开始用牛耕。

③战国: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有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

④西汉: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牛耕或马耕在北方普及。出现了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冶铁业的规模很大,已经开始用煤作燃料。使用播种工具耧车。

⑤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具。

⑥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⑦南朝: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牛耕在南方得到普及。

⑧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⑨明朝:冶炼金属已经用焦炭作燃料,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采矿用火药爆破。

⑩清朝:云南铜矿较多,广东的熔炉一天一炉出铁板最多达六千多斤。

考点二古代著名的工程

一、知识梳理

1、灌溉工程:

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综合性防洪灌溉丁程都江堰;

郑国在咸阳附近开凿郑国渠,灌溉田地400万亩;

汉武帝时,在关中郑国渠上游南岸凿了六道辅助渠道——六辅渠,又开凿了白渠;

唐朝时,在黄河、长江流域开凿一系列灌溉渠;王

安石变法期间,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灌溉农田。

2、运河工程:

秦政府为解决运输军粮的困难,派史禄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世祖时,为解决运粮困难,开凿会通河、通惠河。

3、历代治黄工程:

禹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人江河再流人海洋;

西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唐朝在黄河、长江流域修筑旧渠和堤塘;元世祖征发军民治理黄河。

4、海塘工程:为防止潮汐灾害,五代十国时,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使万亩水田免于水患。

5、建筑工程:

①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万里长城。从战国到明,历代都修建长城。最重要的是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③隋唐长安城。十三朝古都,唐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④明清北京城。1417年明政府开始营建北京,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有三重,从里到外依次是宫城、皇城和京城,是古代东方建筑的杰作。

考点三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

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丁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考点四: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一、知识梳理

1、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

3、两汉: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4、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5、隋:仍铸五铢钱,禁止使用前代大小不一的旧币,有利于贸易的发展。

6、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7、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反映了商业的高度发展。

8、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到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考点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一、知识梳理

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①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3、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现象的启示: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考点六:历史上的西部开发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进行过几次对边疆地区的开发,政治上加强了统一,经济上促进了发展,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知识梳理

春秋战国到西汉:西部地区的发展程度明显超过东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当时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1、战国时期:①秦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朝: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

3、西汉: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丁程;②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新疆的序幕。③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④丝绸之路开通。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

5、三国时期: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6、隋唐时期: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着眼于综合开发,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③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利益,不搞民族歧视。④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⑤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⑥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7、宋元时期: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②元朝对西域开发治理,实行全方位开发;实行军屯、民屯,促进冶炼业、纺染业的发展;统一货币,并实行轻徭薄赋政策;重用少数民族人才。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归人中央版图;③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⑤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西北地区由于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经济破坏严重。

8、元明两代:在云南和贵州设立行省,将云贵高原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的开发有重大的积极作用。明代后关闭嘉峪关,对今新疆地区的控制削弱,对西北地区的发展起了负面作用。

9、明清时期: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②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发生长时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摧残。清初实行的“湖广填四川”是中央政府进行恢复性开发的重大措施,对地区经济开发起了积极作用。③平定分裂分子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④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发展民间商业,以低关税吸引外商从事贸易,撤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清代后期在新疆建省,并大量移民实边,对这一地区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⑤云南地区在清代开采铜矿较多;⑥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⑦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10、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①19世纪70-80年代,云南、西藏、新疆人民抗击英、俄的侵略。②1875-1878年,清政府派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③1913年,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④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⑤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云、贵、川、甘、陕等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⑦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⑧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转移到西南,许多近代企业从华北、华东、华中迁到西南、西北各地,增强了西部的经济实力。

11、新中国时期:①新中国建立后,和平解放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⑤1957-1966年,在西部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⑥1966-1976年,国民经济在动乱中缓慢发展,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⑦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⑨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升华认识

1、导致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①政治中心的东移或南移。②战乱的影响。③自然条件的影响。④无节制地开发。⑤近代以来,随着与西方国家通商增多,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而西部地区则严重落后,东西部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到解放前,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快。⑥改革开放,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开放。

2、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第十专题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制度的革新进步的保证

考点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形成根源(原因或条件):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理论来源:法家思想。②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需要。③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与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

3、演变轨迹: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②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③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汉武帝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④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⑤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⑥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⑦明朝空前强化。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⑧清朝达到顶峰。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4.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①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②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5、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②近代维新派;③近代革命派;④近代新文化运动;⑤法国启蒙思想家等。

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①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

②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④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升华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割据)方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考点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考点三中央官制

1、历史沿革

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这一职务。从制度上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保证了皇帝的专制独断。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

(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3)规律与技巧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

权加强的发展趋势。

考点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

2、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出生;导

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魏晋。

4、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5、科举制:隋到清。

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没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③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培养变法人才。

④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⑤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开始实行八股取土,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模式固定,禁止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束缚丁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⑥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898年,变法;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考点五: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一、知识梳理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代:西汉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东汉初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军阀割据。

3、宋朝:在地方没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考点六军事制度

1、历史沿革

隋朝沿袭南北朝的府兵制;并加以改革。隋文帝时把军人户籍编人州县,同样分到田地,不再实行军民异籍,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唐太宗时,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军府的数量。武则天时,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难以维持,加上军队中士兵的逃亡和府兵社会地位的下降,到唐玄宗时,府兵制度崩攒。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天宝年间,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形成军阀割据势力。

北宋有禁军与地方军之分。禁军是国家的正规军,各地方军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禁军的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以达到“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目的。所有禁军要定期换防,而统兵的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为集中军权,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立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指挥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之权,使其互相牵制。

明太祖仿照宋朝的枢密院制度,将大都督府改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遇有战事,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帅军队作战。

2、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

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

考点七: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原始社会:

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

果。

2、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

王土”

3、封建社会:

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

定: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

自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

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③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①内容: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5、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

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

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第一阶段是变土地农民私有制为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土地改

革完成后,农民成了小块私有土地的所有者和耕种者,但由于小农经济自身的局限

性,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内部的两极分化,主要通过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体

现出来;二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与工业化的战略矛盾。于是政府引导农民走

合作化的道路。这一道路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过程:一是互助组,二是初级农业合

作社。

第二阶段是变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

的土地制度。1956年6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标志着私有土地

向集体所有制转变。在高级社里,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土地已不再作为一项

私有财产取得分红。此后又经历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将土地私有制改造成为农

村集体所有制。在实行这种土地制度期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集中,土地不

能出租、买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

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升华认识

1、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在奴隶社会,实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

制,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

2、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封建社会自身无法克服两种矛盾:农民和地主;封建国家和地主。

3、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突出特点(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4、封建社会对土地制度进行了不同的调整,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5、封建土地占有状况变动的基本趋势是:大地主、大官僚和贵族不断地兼并土地。其结果是:①地主阶级控制了惊人的土地;②农民无以为生;③封建统治力量严重削弱;进而导致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爆发,旧王朝往往迅速溃灭。新政权中有远见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占有状况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点在于:①确保国家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赋税财政收入;②安定农民,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恢复生产,稳定统治。但封建政权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这样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封建王朝的不断更迭就难以避免,成为封建统治者无法走出的一个怪圈。

6.封建统治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都有其局限性或负面效应。由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以及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被统治阶级农民在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的口号,近代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

考点八: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夏、商、周时期的贡赋制。

2、春秋后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

建生产关系转变

3、西汉实行的编户制度。

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

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③影响: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4、隋和唐前期的租庸调制。

①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

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

建统治③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④内容: 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⑤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5、唐朝后期的两税法。

①原因:

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③内容: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④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b、改变了战国以来

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

身为本”) 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是我国封

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④局限: 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⑤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6、北宋王安石实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①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②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③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7、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①背景: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③内容: 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8、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统一征收“地丁银”。

①措施:a、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②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第十一专题统一的旋律有效的管理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不仅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而且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伴随着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多民族不断融合、各民族构成不断变动的历史。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与重点.尤其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边境地区的开发和管辖,历代中央政府同国内分裂势力和国外干涉势力的冲突与斗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从地区来看,台湾、新疆、西藏、东北、云南、两广等都考查过。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两大任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当前特别要反对陈水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

考点一: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知识梳理

我国封建社会历时2300多年,其中统一时间长达1600多年,并且在处于分裂状态的700余年中,还出现过许多局部统一时期。

1.局部统一:如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前秦统一北方、北魏统一北方、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全国统一:夏商西周王朝(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共约1229年;封建社会的统一共4次9朝,即秦汉(公元前221年一公元220年)440年.西晋(265年一316年)51年,隋唐(581年一907年)326年,元明清(1271年一1912年)641年。统一时间约2687年。统一时间最长的是唐朝,计289年.最短的是秦朝,计15年。我国古代有四个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王朝,即秦朝、两晋、隋朝和元朝。

3.我国古代三个大统一时期:即秦汉、隋唐和元明清。

4.近代中国的短暂统一: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

5.当代中国的统一大业(“一国两制”):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大陆统一。

“一国两制”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回归的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坚决反对将台湾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图谋。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国两制”的实践进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通过谈判方式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逐步进行了全面阐述。④1982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⑤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⑥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⑦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中国。⑧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中国。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的内政。我们坚信,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6.封建社会的分裂:封建社会的大分裂共有三次: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宋、辽、夏、金时期。

7.近代中国的分裂问题:1853—1864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峙;国民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京政权三权并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伪满洲国、伪国民政府等四个政权并立: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葡萄牙占据中国澳门;英国割占香港;日本一度侵占台湾(1895—1945)。

8.现代中国的分裂问题:澳门、香港、台湾问题。

9.中国古代反对分裂的斗争:①西汉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汉武帝时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发展,东汉末年形成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最终出现三国鼎立局面。③唐朝中期藩镇节度使权力增长,导致“安史之乱”,此后出现长期藩镇割据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北宋建立后.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清朝的康熙皇帝对内平定“三藩”,维护了国家稳定;三战噶尔丹,平息了内蒙古草原上的反叛:对外坚决抗击沙皇俄国的侵略.在雅克萨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0.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分裂的斗争:中国近代从1916年起出现过军阀割据局面。主要军阀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张作霖为首的奉系。产生这种割据局面一是由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决定的.军阀割据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产物.二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导致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大革命期间军阀割据局面结束。

二、升华认识

1.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是主流和长久的:分裂是支流和短暂的。①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真正分裂的时间约七八百年左右。②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中原地区不断向边疆地区扩展。③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④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汉唐明清的统治均在二百年以上,影响巨大而深远。⑤从分裂时期来看.即使国家处于分裂时期也仍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统治者大都致力于国家的统一。⑥从地位和作用来看,统一的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作用之大,超过任何一个分裂时期,统一王朝所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影响很大。如秦汉、隋唐。

2.促成国家统一的因素:①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局部统一的出现、力量对比的变化为全国性统一奠定基础。②经济因素:封建经济的发展使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民族因素:民族频繁交往,民族融合增强,有利于统一。④民心因素:人民反对战争,渴望统一。⑤意识因素:儒家大一统思想所起的积极作用。⑥个人因素:杰出历史人物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在统一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⑦外部因素:有利的外部环境。

3.统一是中国历史的进步潮流:①使中华民族历史前后相接。②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③有利于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⑤有利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⑥有利于民族融合。⑦有利于抵御侵略。⑧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

4.国家分裂的因素:

内部因素: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分散性。②由于政治黑暗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及阶级矛盾激化.导致中央集权统治力量的衰弱而无力控制地方。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而最终压过中央集权力量。④由民族矛盾尖锐所导致。

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强占中国领土。如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骗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借澳门:1841—1898年英国侵占香港地区;1895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等。

当今影响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有二: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②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5.如何正确认识国家分裂的规律?

①从原因来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统治政策的失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融合不稳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外国势力的策动等,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

②从过程来看,每次分裂时期都充满了战争,其中有民族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分裂中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许多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局部统一政权的出现,人民渴望统一等。

③从影响来看,长期的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社会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弱民穷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等。

6.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机构,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分离状态。

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全面扶植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这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从所谓反共全球战略及国家利益出发.不遗余力地孤立和遏制新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1954年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进行战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迫于1954年、1958年两次奋起还击,炮击金门国民党守军,两次台湾危机由此产生。美国政府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中国统一的错误政策.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后,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美国政府的错误政策与行动,为台湾问题的解决增添了新的障碍和阻力。李登辉于1999年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2004年陈水扁又提出“台湾公投”,两岸关系到了危险的关头。美国虽然表示遵守一个中国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再一次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使台湾问题复杂化。由此可知,美国推动“以台制华”战略和“双轨”政策。维持两岸分裂现状.阻挠中国统一.这是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7.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①三国吴:孙权派卫温去夷洲.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去夷洲的最早记录。②隋: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元朝: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流球(台湾正式归人中国版图)。④前清: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⑤晚清:1885年设台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⑥台湾历代称谓:三国两晋南北朝称夷洲,隋唐称流求,元称流球,明朝称小流球(东番),明末以后称台湾。

8.列强对台湾的侵略与台湾人民的反侵略:

9.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国际法规定.凡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就某些重大问题所公开制定和发表的含具体权利和义务的宣言和声明都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从国际法来说,二战后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台湾的光复和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作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成果之一,是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社会的正式文件为依据的,国际社会明确承认中国对于台湾拥有主权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它们都庄严承诺不与台湾当局建立“邦交关系”或同台湾当局断绝原有的“邦交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们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了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可以看出,在1945年台湾已经归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三、复习提要

1.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基本概况.分析统一与分裂出现的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2.掌握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发展的基本规律。

3.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是历史发展的次流。

4.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任何分裂势力都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

6.统一需要实力和政策,实力是基础。政策是关键。历史上的统一措施对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

7.对于历史上的分裂应持全面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既要看到其危害,又不能忽视分裂时期客观上存在的有利于统一的积极因素。

8.联系台湾问题,批判“两国论”,坚决反对台独的图谋。掌握我国对台湾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含义。

9.形成正确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有关方针、政策,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势力和行为。

考点二:历代疆域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1.商朝:东到大海,西到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

2.秦朝: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3.西汉:东到大海,西跨葱岭,北到西伯利亚.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南到南海。

4.唐朝: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5.元朝: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的范围之内。

6.明朝:东到大海,西到葱岭,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7.清朝: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二、升华认识

1.纵观中国历史,统一的中国疆域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2.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贡献.少数民族对统一疆域的形成也有不可替代的贡献。

3.历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统一疆域的形成。

4.历代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的政策。巩固了中国的疆域。

5.封建社会的后期,落后腐败导致了大片中国国土的沦丧。

考点三: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一、知识梳理

1.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①秦:夺河套,在此筑城设县;征服越族,设象郡、桂林郡、南海郡,管辖珠江流域。②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汉武帝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③唐朝: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④元朝:设岭北、云南、辽阳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派官吏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⑤明朝: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任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⑥清朝:清军人关前,漠南蒙古已归属清。后来漠北和漠西蒙古也臣服清朝。1696年,清军(康熙帝)在昭莫多战役中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达赖和班禅;雍正时期,清朝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1684年清设台湾府(康熙帝),隶属福建省。1884年中法战争后设行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2.分区概况:新疆。①西汉: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汉:重设西域都护。③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④清朝:设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分区概况:东北。①唐: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这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归唐朝版图;玄宗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以渤海为号。渤海也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②元:辽阳行省。③明: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④清: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省级行政单位。

4.分区概况:西南。①西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西南夷,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玉印。②唐: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③两宋:云南处于大理国统治。④元:在云南设省。⑤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l726年雍正帝在云南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实现改土归流。

5.分区概况:东南。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略)

6.分区概况:.西藏。①唐: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再次和亲;“长庆会盟”.会盟碑至今仍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②元:在西藏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③明:在西藏设乌斯藏都司,任用藏人担当各级官吏;建立僧官制度,法王是最高僧官。整个明代西藏各教派都一心拥护中央。④清:顺治帝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须经中央册封。雍正时设驻藏大臣,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标志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二、复习提要

1.注意西北(西域)、东北(黑龙江流域)、西南(西藏)、东南(台湾)四个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这在当前是很敏感的问题。①西域: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事政治管理,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②东北黑龙江流域: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③西藏地区:元朝政府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和全国佛教事务。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台湾: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台湾,从此台湾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新疆问题联系古代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西部大开发、东突问题、西气东输、新疆民族区域自治、上海六国组织等。

3.西藏问题联系古代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人藏、近代西藏人民反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西藏和平解放、西藏民族区域自治、达赖分裂祖国与西方对西藏的干涉、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等。

考点四:古代的民族融合

一、知识梳理

1.春秋: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加强了联系。

2.三国:蜀汉统治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有了更多的接触;吴国境内的山越迁出山区.与汉族共同开发江南地区。

3.西晋:“五胡”内迁,同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4.南朝:随着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5.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那里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6.两宋: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各族人民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7.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东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在元朝已被称为“汉人”。唐宋以来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清朝:境内生活着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二、升华认识

1.民族融合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50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国。中华民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彼此融合而成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关系、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平等互利,共同建设祖国、反抗阶级压迫和剥削、反抗外来侵略构成民族关系.这是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

2.严格说来,我国现代以及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3.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三次民族融合高潮:春秋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

4.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①民族迁徙。如秦朝时中原人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和珠江流域,魏晋以后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②友好交往。特别是在统一的局面下友好相处,融合加速。③少数民族统治者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④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⑤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⑥联合斗争。阶级斗争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⑦国家统一促进融合。(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汉、唐、元、清的大一统局面等)。

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

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

一、知识梳理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

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984-19l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从1894年至1900年,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列强还以武力威胁和战争手段吞食中国广大边疆地区,掀起瓜分狂潮,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巾国经济命脉,以“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中国市场.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从l901年义和刚运动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和帝国主义间的相互矛盾,西方列强不再狂言瓜分中国,暂时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手段进行侵略,妄图实现“以华治华"的目的。它们先是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后义扶持袁世凯。l916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又各自寻找和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在这18年中,列强趁中国社会的动乱义取得不少好处,如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策动外蒙古自治,并强占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策动西

西藏独立未遂,非法制造一条“麦克马洪线”。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寅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9—1945)

一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实力大减,德奥战败,俄国发生革命,美国成为世界首富,日本实力大增。因此,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美国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采取直接行动,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同时,它们又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确立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美国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它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而日本则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排斥了美国在东北的侵略权益。随着日本推行独霸中国和南下侵略的政策.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4.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为控制中国,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它一方面帮助蒋介石运送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加紧对中国的直接侵略,同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人中国市场,形成了独占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统一。

二、升华认识

1.第一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

2.第二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日俄在中国东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引发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一战期间则是日本独霸。

3.第三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他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终于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他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

4.第四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侵华的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新中国的成立。使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彻底破产。

三、复习提示

1.掌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概况及影响。

2.把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展轨迹及阶段性特征。

3.近代中国屡受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本性(扩张性、掠夺性),中国的落后也是受到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后就要挨打"是被历史多次证明的真理。

4.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清政府的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和军事妥协,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考点二近现代列强侵华的方法

一、知识梳理

军事侵略:

从1840—1900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

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

通过这些战争,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

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

1、鸦片战争(1840—1842)。①背景:l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英国的对华商品输出受到严重阻碍-,出现大量逆差。②目的:为了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门户。③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④结果:清政府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⑤影响: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①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华权益。②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③特点:英、法联合发动.美、俄配合。被割占领土最多,开放口岸最多。④结果: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⑤影响:通过这些条约,汉口、牛庄、天津等内地和北方城市被开放成为商埠;条约还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样,列强的在华利益进一步扩张,从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和北方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肆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

3.19世纪60、70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

4.中法战争(1883一1885)

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①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②目的: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③主要战役:丰岛之战、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之战。④结果: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1895午4月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⑤影响:《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省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政府被迫以牺牲主权为代价举借外债,致使中国的内政外交进一步为列强所控制:允许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而日本则利用巨额战争赔款疯狂扩充军备。使自己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迅速成为远东地区的侵略战争策源地。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①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②目的: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③借口: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结果:清政府投降,被迫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⑤内容:《辛丑条约》所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合计白银9.8亿两,加上各地地方性赔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白银l0亿两.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经济掠夺;它关于惩办“首祸"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组织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的严厉政治奴役;它关于在北京设立单独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及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扎军队的规定,是对中国实行的野蛮军事控制。⑥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中国的各项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极大地加强,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7.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①原因:日本经济危机严重,需要对外战争摆脱困扰;国民党大举围剿红军,提供了有利时机。②目的:借侵华摆脱经济危机。并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③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威逼平津,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并攻陷平津;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1938年l0月,攻占武汉、广州;相持阶段,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继续向正面战场进攻,发动了大陆交通线战役;从1944年起,兵力收缩到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④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之久的台湾省也回归祖国,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也为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人数在三千五百万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六千多亿美元。

8.美国侵朝战争(1950-1953)

政治侵略:

1.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885年《中法新约》、l895年中日《马关条约》、l896年《中俄密约》、1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

2.侵犯中国主权。①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②开辟租界。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③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④破坏司法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⑤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

3.扶植代理人。①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②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把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复辟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北京政府。③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④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⑤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⑥二战后,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发动内战。

4.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①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外反动势力通过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勾结起来。②1900年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③辛亥革命中,先后支持清政府和袁世凯对革命进行破坏。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扶植各派军阀镇压人民革命,并’直接出面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⑤1927年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⑥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⑦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

经济侵略:

1.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鸦片走私,掠夺大量白银,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实际合法化。

2.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在中国疯狂倾销商品,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以上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方式包括:①攫取海关管理权。英法美先是借镇压小刀会起义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设立后任命英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操纵中国海关长达近一个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后来《天津条约》规定值百抽五的原则,但实际上洋商进出口货物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②商品输出(1895年前)。19世纪中期列强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民族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③贩卖华工。19世纪50年代,从广东贩卖出国的华工每年约5万人。《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④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开业)、经营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设工厂。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经济手段。包括向清政府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开设银行和设立工厂等内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榨取了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财政,扩大了侵华政治权益,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

5.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野蛮掠夺。农业方面,侵占耕地,低价收

购农产品;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将采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金融方面,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大量印发军用票,不断增加苛捐杂税。

6.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文化侵略: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唯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唯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

二、升华认识

1.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各种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2.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3.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动者。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的激烈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

4.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最高峰。

5.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6.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大的影响,其他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①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②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③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人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④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

勾结:①原因: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一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②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③影响: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强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争夺:①原因: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此时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相互争夺不可避免。②表现:“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美国逐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③影响: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

8.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①1840年一19世纪后期。参与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四国.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据优势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英、法展开争夺。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③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④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⑤20世纪3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日本独霸中国。为实现变中国为其一国独占殖民地的野心,日本于30年代连续发动大规模侵略,频繁制造事端,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而逐步打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又一次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日民族矛盾极度尖锐,日本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⑥1945—1949年,美国独霸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美国为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力争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上重要的一环。为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于1946年同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

9.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①近代不平等条约大多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多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也有少数条约是当时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如“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②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危害巨大,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③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10.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论断,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革命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基本上适用于整个资本主义的殖民统治。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

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在客观、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时.应强调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

11.如何看待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在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由于帝国主义对华采取间接统治、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工农武装割据”在政治上的可能性。同样由于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中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就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反之亦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在一般条件下,中国人民欲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代理人。如果帝国主义企图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即要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则民族矛盾压倒一切,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就要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要从属于反帝的任务。

12.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分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大类。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企业向国外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征之一。这个特征鲜明地体现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活动中,其具体手段有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控制中国海关等。同时列强在华取得很多政治特权以维护这种侵略方式。资本输出指用过剩资本向他国投资或贷款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该特征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中日益明显,其具体手段有开设银行、政治性借款、控制铁路修筑权、开采矿山、投资设厂等,并在政治上通过强古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以适应这种经济侵略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即已出现,但输出额较少,未成为经常现象,一般是作为商品输出的辅助手段存在‘。如19世纪40、5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的外商开办的船坞和工厂即属于此类,直至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行为才取得合法地位。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商品输出并未停止,而且与资本输出密切联系。

13.历史的结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才能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才能获得发展和富强。

三、复习指导

1.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列强侵华的手段或方式。

2.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为经济侵略服务。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

4.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

5.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此消彼长的趋势。

6.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列强在侵华过程中既有争夺也有勾结,表现出复杂的利害关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

7.注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8.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不仅是历史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引起高度关注。

考点三:中国各政治力量对西方侵略的反应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

一、知识梳理

清政府:迟钝的反应

1.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①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②背景:早在嘉道年间,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种种弊端已经十分不满,并提出批评,提倡经世致用,主张通过改革,解决时弊,振兴国家。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出现。③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④口号纲领:师夷长技以制夷。⑤活动:著书立说;介绍西方;仿制战舰。⑥影响:积极:新思想萌发.开阔视野,探索道路。不足:这些改革呼声并没有引起清朝当局的重视,仅仅停留在议论上,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2.“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①背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外国打交道过程中,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和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顽固派;中外和好;慈禧支持;汉族官僚崛起。②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③代表人物:中央有奕诉,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④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⑤活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近代军事企业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后期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近代民用企业有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举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⑥破产及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客观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主观原因: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而没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⑦影响:积极: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不足:布新而不除旧.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没有也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失败。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甲午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之后,全国掀起了激烈的改革图强的政治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推行了新政,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并未使守旧者觉醒,他们站在慈禧太后一边,对新生事物进行了残酷打击,随着六君子被杀,维新失败。光绪帝所颁布的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4.“新政”。①背景: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民主革命运动高涨。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遏制革命。挽救统治危机。1901年初,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③阶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动势力。④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⑤方式和性质:自上而下的运动,实质是维护旧的封建统治,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⑥影响: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

5.自欺欺人的“预备立宪”。①目的: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②内容: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③实质:一个骗局。④影响: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时代的进步、革命的洪流已经不容许封建王朝的存在。清王朝在半个世纪当中进行了三次自救运动,最终未能挽救其灭亡的命运,但这些自救运动给中国带来新的变化却是客观存在的。

农民阶级:消极的抗争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最早的自发反抗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①阶级:农民阶级。②背景:鸦片战争激化阶级矛盾,自然灾害频繁。③代表人物: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玕等。④活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西征、东征、北伐、后期防御、抵抗外国侵略者。⑤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政策。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客观原因,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主观原因,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⑥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目的:为振兴太平天国,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内容: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它根本没有实行。⑦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⑧性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⑨影响: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l8个省,严惩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主观原因是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联合绞杀。历史教训是: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义和团运动(1899—1900年)。①阶级:农民阶级。②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近代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为名,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侦探和帮凶;19世纪末,洋教遍布山东,教会活动猖狂,传教士肆意欺压百姓,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山东民众,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③代表人物:曹福田、张德成等。④活动:1898年秋,鲁西北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899年秋,义和团的名称被普遍采用,反帝爱国运动发展到山东、直隶的许多州县,义和团运动由单纯的反洋教斗争发展到反帝斗争;围攻西什库教堂;老龙头火车站之战;紫竹林之战;廊坊阻击战;北京保卫战。⑤口号纲领:扶清灭洋。评价:该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但容易使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带有笼统排外色彩。⑥影响:积极: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使列强不得不改变侵华方式.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客观上阻止和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不足:具有浓厚的封建忠君气息和蒙昧迷信色彩,在打击洋人和外国侵略者时表现出狭隘的排外和仇视.即盲目排外又同时排斥先进文明,夜郎自大。不主张进行国内社会改革,表明其革命不彻底性。

4、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②从政治上看,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口号都有致命的缺陷。③从思想上看,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④从组织上看,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和义和团的分散斗争都说明了这一点。⑤时代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较晚和发展不充分,当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

资产阶级:渐进的觉醒

1、早期维新派。①阶级: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②背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弊端暴露,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③代表人物:冯桂芬、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人士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④口号纲领: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和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⑤活动:著书立说。⑥影响:积极: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不足:早期维新派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主张,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行动。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戊戌变法。①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②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④口号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⑤活动:讲学、著书立说、上书、办报、建会、论战、戊戌变法。⑥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⑦结果: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杀,变法失败。⑧影响:积极: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和进步的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不足:由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存在依赖性,维新派在政治运动中软弱妥协。没有反帝要求;反封建不彻底,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严重脱离群众,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最终不能摆脱“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剧命运。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行不通。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辛亥革命。①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②背景:列强加紧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两大矛盾汇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③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④口号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含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创立民国”,即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⑤活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组建团体政党;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领导武装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为维护辛亥革命成果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1913年)、护国运动(1915年)和护法运动(1917年)等。⑥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⑦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彻底改变,革命失败。⑧影响:积极: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不足:没有明确反帝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资产阶级实业派与实业救国。①阶级:资产阶级实业派。②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南京政府支持;北洋政府鼓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利益的驱动。③代表人物:张謇、荣德生、荣宗敬等。④口号纲领:实业救国。⑤活动:发展资本主义与拯救国家结合起来。⑥影响:积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壮大;抵制经济侵略;具有进步性、爱国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不足: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之中,无法实现。

5、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①阶级: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②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此局面寻找新出路。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人人心,而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③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④口号纲领:民主和科学。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活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基地在北京大学,时蔡元培任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方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是白话文小说的典范。⑥影响:积极: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又注入了新内容,李大钊等人开始在中国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不仅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为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出路。不足: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东方文化绝对否定:脱离了广大群众。

二、升华认识

1、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抗争的特点。①革命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民主革命活动。原因在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列强侵略对各个阶级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侵略方面有一致的一面。②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义和团例外)。原因在于外国的侵略打开了中国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中觉醒过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和中国的落后。③革命具有层次性。民主革命的方案各不相同,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也有较大的不同。原因不仅在于接受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在于阶级地位差异。④革命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⑤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的强大。

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特点。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相联的。②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为:近代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和强国之路。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列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使其成为中国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④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3、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

4、古今中外的历次重要变革,社会历史的重大发展与进步,无一不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

5、近现代史上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过程.也就是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过程。①地主阶级的道路选择——“中学为主,西学为用"的封建社会。②农民阶级的道路选择——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后来,洪仁歼又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施。③民族资产阶级的道路选择: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道路选择——资产阶级共和国。④无产阶级的道路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6、百年巨变的诸多启示。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一部近代史也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任何单一的反帝或反封建斗争都不会取得成功。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巨变。

三、复习提示

1、掌握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征服下,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

2、比较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西方文明的征服下,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不同反应的原因、结果和影响.把握各种社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3、晚清政府的三次自救运动的失败,说明封建统治已走到了尽头.封建地主阶级已丧失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其失败的命运是必然的。

4、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如果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同样不能取得胜利,这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的失败,都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但脱离中国国情,完全移植西方文明,完全否定中华文明,也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

6、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彻底的革命纲领,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首要条件。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两大基本任务是反帝和反封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及资产阶级提出的种种救国方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称不上是彻底、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因此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完整的革命纲领.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7、联系当今国际社会上存在的文明冲突论,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倡导文明的多元化。

第十四专题悲怆的旋律痛苦的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罗荣渠认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的大趋势;具体来说,这是以现代化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使工业文明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深刻变化的过程"。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三是政治体制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变化。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在西方近代文明的直接冲击下,与西方近代文明相汇合,并在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支配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独具特色的近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考点: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近代化"这个概念虽然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个新名词,但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却是一个屡考屡新的永恒命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既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又是历史教学的重点,而且其内容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可以说,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发展史,在历年的高考中均以不同形式出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且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也仍在进行,因此,近代化问题仍然是历史考试的焦点问题之一,2006年高考极有可能涉及。除基本史实外,考查近代化的经验教训.从中概括出它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启示,可能性比较大。

考点一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知识梳理

(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后,传统受到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经济领域。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到商办的过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起步。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领域。①《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②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③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领域。开始“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4、军事领域。创建近代海军。

5、起步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器物层的近代化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这一时期,近代化的历程主要在经济领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1、经济领域(工业化)。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②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与清末新政。③一战期间,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2.政治领域(民主化)。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上层维新派领导了戊戌维新运动——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②清政府进行了预备立宪。③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④资产阶级中下层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有力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这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①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的失败。②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③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逆流。④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3.思想领域(理性化)。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人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要表现在:①西方文化大量涌人,“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②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③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⑤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⑥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激进派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4.军事领域。百日维新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清末“新政”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5.文教领域。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①百日维新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开设经济特科,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②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扫除了障碍。③辛亥革命后,南京l临时政府成立了教育部,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使民国初年的教育得到了发展,产生了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的代表人物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

6.整体发展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是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化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整体发展”表现为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近代化的内涵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得到全面体现、充分体现,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①从外国手中夺回了部分“关税自主权",②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发行权,发行了“法币”。③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推动了工业、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以及外国资本输出又压制了民族资本的发展。在政治领域里形成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影响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2.抗日战争期间,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3.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4.曲折前进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近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这20年虽然时间短,但近代化的程度有所深化。然而,中国毕竟没有为第一次现代化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远远没有融入社会,农业文明的刚性依然没有被触动,封建专制意识仍然左右着中国。在外忧内患面前。第一次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屈指可数,但为全面推进第一次现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1.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2.经济领域。

第一时期:1949—1965年,重点发展工业化。①《共同纲领》把建设新中国的战略目标确定为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工业化。②建立了国营经济,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③1953年,中共提出了现代化的蓝图——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是体现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的总路线。④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不复存在。⑤“一五”计划确立了工业化方针,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⑥“一五"期间。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工矿业成就突出。⑦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建设比较突出。⑨1959年12月,周恩来总理提出:“需要加速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一

第二时期:1966,--1976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文化大革命”在打破封建旧观念的同时.没有建立科学的新观念。它不仅没有带来生产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现代化建设一度中断。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国防科技及以能源、汽车制造为主的重工业方面。第三时期: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③“十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许多工程项目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④1992年,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2002年,十六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政治领域。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②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制度,1949--1956年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一,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后来对宪法的修订和完善;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④建立和不断地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⑤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_.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_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⑦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作了全新发展,即不仅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而且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⑧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r、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对中国现代化的新思考、新概括。

4.思想领域。①1957年整风运动;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5.外交领域。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②三个世界的理论;③新中国的外交成就l;④“安邻”“睦邻"“富邻";⑤和平崛起。

6.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现代化。

7.腾飞阶段的特征。这一时期,既是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期。现代化的领导者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沿着邓小平设计的“中国式道路”(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模式)快速推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正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二、升华认识

(一)中国近代化的主要领域及内容

①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③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④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⑤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1.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进行的,它开展的具体背景如下:①人口过剩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②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手段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社会动员作用。③政治衰败,国家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④封建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

2.中国近代化面临着两大任务和出路:①任务: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两者要同时并举,1949年前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主,1949年后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主。②出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只有将反帝、反封建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近代化的成功。

3.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动力群体:地主官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

(三)中国近代化的类型

史学界认为,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各国的现代化历程又不尽相同,类型也有区别。英法美等国率先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并通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变革而逐步实现的现代化,称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国家的现代化称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中国的近代化属于后一种类型。

(四)争取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中国近代社会也要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关于两者的关系,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①二者相互交叉同步进行,互相影响。工业化为近代革命提供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为工业化开拓道路。②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保证,而近代化又是前者的最终目的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内容,民族独立是要改变国家民族被压迫的地位,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发展近代工业,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内容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一样。人们无法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或者毕其功于一役。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走革命的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中国实现近代化开辟道路。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1.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迎来新纪元。

2.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是长期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也正是对外开放,使中国得以吸收和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使中国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中国近化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形态,顽固阻碍着中国近代化的前进,清除它的影响是一项十分艰巨繁重的任务。

4.知识结构的变革是现代化的核心和终极源泉。科技和教育水平是衡量知识结构变革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等国的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而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发展起来,直到1905年才废除科举制,开始建立新式的教育体制。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三、复习提示

1.掌握中国近代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及阶段特征。2.准确掌握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3.正确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相互关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

4.掌握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三者各自的得失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5.比较中国与西方、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苏联走向近代化的异同点,从中获得启示。

6.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7.掌握中国现代化与三次历史性巨变和三位伟大人物。三次历史性巨变为: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改革开放。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8.把握历史上现代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9.中国近代化也就是近代中国向资本主义化的社会转型,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考察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全景式地展现近代历史,并便于把握其发展规律。

10.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其它现实社会的热点问题,找到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点.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切入点。

考点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一、知识梳理

(一)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封建经济分解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外商企业的刺激、示范和洋务派军用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早期著名的企业主要有“三厂一坊"。到甲午战争前,实存的商办近代企业260家,大部分是轻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近代商办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他们已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它毕竟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实力薄弱。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重性。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其中下层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1912~1919年):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处于夹缝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次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了一个高潮。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并存,一起成为两大思潮。但好景不长,世界大战的结束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势头。这说明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近代前期)。

(四)日益萎缩(1927—1937年):

国民政府统治肘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五)走向崩溃(1937.1949):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的加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再加上日本的侵略战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受到严重摧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遭到破产。

抗日战争后,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军费激增,造成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在崩溃边缘,中国的经济近代化陷入绝境。

(六)获得新生(建国以后):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没收了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转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鉴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人民政府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法,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成功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到1956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中,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全面展开。从此,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升华认识

(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的近代化有很大的区别:

1.从其产生来看,中国固,有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打断,它是在外来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

2.阻力大,近代化不仅遭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遭到官僚资本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3.在阶级力量上,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4.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5.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二)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化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种种特权,占领了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导致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等)②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中国资本主义长期遭到封建主义的压制、束缚乃至重重盘剥,缺乏必要的发展前提)③寓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摧残。(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等)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①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扩展到重工业延伸至农业。而中国工业化则先重后轻,农业却严重拖后腿。欧美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的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②从决策上看,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近代历届政府没有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导致近代教育严重滞后,_中国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近代化的正常进行。③从环境上来看,近代中国战争和革命不断发生。政局长期动荡不安,也影响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三、复习提示

1.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产生及发展的不同阶段(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一战期间、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各阶段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

2.掌握近代时期各个阶段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等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认识建国初期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根本目的。

5.准确理解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概念问题。近代工业包含了使用机器生产的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资本主义企业。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出现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资兴办。

6.把握历史上工业化两种类型的道路。掌握两种道路的基本特点: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二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7.抓住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变化。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两面性特点,进而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也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密切相关。它还涉及到一些重要问题的历史根源,如“为什么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等,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8.近年高考考查的内容多集中于对民族资本主义各个阶段的发展原因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和思想运动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的准确分析和理解。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本专题时以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并且注意经济发展与政治、思想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9.掌握近代以来。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近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除了政治、地理上的原因之外。其历史原因就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大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10.联系现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沿岸能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就得益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考点三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知识梳理

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各阶级、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一)地主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张向西方学

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师夷长技”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此时思想仍处在器物层次(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引进西方制度)。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等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一批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有进步意义。但由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因而学习西方的思想仍旧是停留在器物层次。

(二)农民阶级的探索及实践

19世纪中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洪仁玕为首的农民阶级,先后提出、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等革命纲领,试图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但由于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尤其根本上由于农民阶级所受的阶级和时代局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但是《资政新篇》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对帝国主义、清政府的认识不清,在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绞杀下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

民主革命。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从洋务运动中分离出了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技,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和议会制度。早期维新派以郑观应等为代表。由于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的,本身仍与地主阶级有着联系,他们的主张也并未真正付之于行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御侮自强和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以“救亡图存”为号召,以《应诏统筹全局折》为施政纲领,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决定变法。由于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戊戌变法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虽有发展,但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限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要求。发动一系列起义,最终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的伟大成果。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威逼下,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并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四)无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

早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早期工人阶级的自发斗争,初步显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行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参与和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升华认识

1.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2.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3.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人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4.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5.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三、复习提示

1.掌握近代各种政治力量对政治民主化探索与实践的基本情况。

2.把握中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明清时期空前强化,进入近代后走向衰变,政治民主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思想启蒙到社会运动再到制度变革的过程。

3.联系历史重大热点。2005年是“公车上书"110周年、中国、同盟会成立l。。周年以及《新青年》创刊90周年,这三个事件刚好涉及中国政治近代化探索的三次重大历史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运动中先后掀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深深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此外,2006年是文革结束40周年,以史为鉴,吸取文革的教训,尤为重要。

4.联系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三个文明建设的精神。物质文明建设重点把握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健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扩大就业、健全社保体制等几个方面。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点把握好民主制度、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放在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上。

考点四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历程

一、知识梳理

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

2.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3.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4.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

5.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从此以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主张引进西方现代文明,弘扬平等人权,是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二、升华认识

1.西学东渐的概念。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人、渗透。这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也是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的历史。

2.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此后30年里,中国近代化虽有所深化,但发展缓慢,效果并不明显,近代化未能实现。

3.近代前期文化的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两个阶段:第一,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第二,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成果(器物层);第二,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制度层);第三,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气质等(思想层)。

4.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①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三、复习提示1.掌握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2.把握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特点。3.掌握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向西方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过程中有激烈的冲撞,有艰难的移植,也有别具匠心的创造,最后导向中国科学文化的近代化。

5.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明显目的:一是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动摇民众的爱国和民族精神,为其政治侵略服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也为西学传人中国提供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对封建地主阶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都是如此)。

6.联系时政热点,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文化观。

第十五专题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

(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

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

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基本认识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

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

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特别提示

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主干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

(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基本认识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

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

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

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

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

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

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进行社会改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进行暴力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激进派,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最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指引中国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丰硕成果。

2.基本认识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逐渐加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人士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和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近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五、20世纪的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它能够结束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留下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却不可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工农武装割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斗争求团结等都是其重要内容。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也被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它从中国建设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相结合,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大发展。全面整顿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一系列的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

特别提示

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应该说是救亡图存斗争高潮的产物。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应该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答了21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课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纲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资

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突出强

调人性、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因而被称为是“人

的发现”。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

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资本主

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力量还比较弱小,这一时期的斗争

仍披着古典文化或宗教的外衣。

思考讨论

启蒙运动在内容方面比文艺复兴运动有哪些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提示:主要发展在于强调理性,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原因与资本主

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关。

(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封建教会的黑暗,它猛烈抨击腐朽落后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完整的政治构想——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19世纪初~19世纪末,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政治方面的三大思潮。19世纪中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思考讨论

自由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政治斗争有哪些?

提示: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是19世纪中期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是自1848年后的若干社会主义运动。

(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自由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占了上风。

(5)认识:①思想文化的变化,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要从不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去寻找一定思想文化出现的根源。②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资产阶级进行了若干斗争。③一定的思想文化形成后,往往超越时空限制,发挥巨大的作用。如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革命的影响。

2.世界近现代科技的发展

(1)发展阶段:①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17世纪近代数学兴起、牛顿力学体系创立、电的概念提出、近代化学创立、近代生理学创立等都体现了兴起的特点。②19世纪综合化阶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分子—原子结构学说的确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是各学科发展过程中综合化的表现。③科技的飞跃阶段: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早期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开始提出,科技取得飞跃,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革命,各个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整体化、综合化程度加强,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

特别提示

具体内容请自己根据教材整理.

考查方向集中在科技知识,尤其是与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内容。

(2)重大科技发明:①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火车机车、轮船等,是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飞跃,它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新通讯手段,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航天技术、核能利用等先进科技成果,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3)认识:①科技发明一般都是以重大科学理论发现为前提的。②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③科技的发展创新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国家的政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教育的发展都对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世界文学艺术

(1)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有重要成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这时期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方法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一、知识归类

Ⅰ科学技术篇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⑴造纸术

①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

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③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

欧洲。

⑵印刷术

①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②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

③宋代雕版印刷业很发达,刻印的书,字体工整,装订精美。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④元朝出现锡、铅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

⑤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⑶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②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③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⑷火药

①唐朝时《真元妙道要略》一书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②北宋时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广备攻城作”,制造火药和火器。

③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④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所制的“震天雷”、“飞火枪”威力很大。金的军队用这两种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⑤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⑴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⑵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⑶春秋:留下世界公认得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⑷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⑸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⑹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⑺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⑻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先行公历同,但早于先行公历300年问世。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⑴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⑵春秋:九九乘法表。

⑶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⑷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⑸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⑹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

洲早一千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一书。

⑺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辑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史上下宽狭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

⑻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

⑼清代:蒙古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

⑴商周: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

⑵战国:扁鹊石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药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⑶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⑷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医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⑸隋唐: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自国内外有重要影响。③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⑹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0000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⑴《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⑵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⑶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

⑷北魏的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⑸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遭遇欧洲约2个世纪。

6、农业、手工业论著

⑴《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作,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⑵《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⑶《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⑷《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7、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⑴先秦: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半坡人培植了粟,河姆渡人培植了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经养蚕缫丝。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地甲骨文,保留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2000年以上。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⑵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的耕犁上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1000多年。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陷阱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张衡的地动仪式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道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1100多年。

⑷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时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就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朝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⑸宋元: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Ⅱ文学艺术篇

1、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⑴诗词

①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

②战国:屈原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成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③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④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琰《悲愤诗》等。

⑤东晋:陶潜诗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源诗》和诗序《桃花源记》,反映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⑥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米兰辞》。

⑦唐朝:a.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市唐诗革新的先驱。b.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c.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喻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D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

⑧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⑨两宋:▲词:a.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b.柳永的词具有市民气息,是婉约派的代表流传很广,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c.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是婉约派的代表,感情真挚,语言清新雅洁,明白如画,生活气息很浓。d.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得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作品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e.陆游:因为主张坚决抗金,他的词不乏感慨国事的悲愤激情。陆游也有一些婉丽飘逸的词作,如《钗头凤》写得缠绵悱恻,一往情深。▲诗:a.南宋的陆游:代表作《示儿》。b.金朝的元好问:他的诗风格沉郁,豪放悲凉,被称为“丧乱诗”。

⑵散文

①战国:诸子散文中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游扬雄肆,令人钦服。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是诸子中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他的《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

②两汉:赋的兴起,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等;东汉班固的《两都赋》。

③南北朝:骈文代表作有江淹的《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

④唐朝:中唐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继承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创造出反映现实生活,易于说理、叙事、言情的新散文体,得到社会认同,形成古文运动。

⑤宋朝:晚唐五代以来,文风日趋浮华,同这种浮华的文风相对立,北宋出现了古文运动,古文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主流。古文运动的领袖是欧阳修。他主张诗文革新,强调作品应有充实的内容和自然的风格。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除欧阳修外,还有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加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后人称之为“唐宋八大家”。

⑶小说

①唐朝:由于城市的繁荣,为适应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学领域出现了情节多奇的短篇小说——传奇,如《枕中记》。代表作有《任氏传》、《李娃传》、《柳毅传》等。

②东晋南朝:志怪小说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东晋干宝的《搜身记》。

③宋代:话本是宋代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先由城市艺人口头讲述传授,后经记录整理,流传中不断补充,因而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比较高。

④明清

书名作者成书时间特点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部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曹雪芹(80回)和高鄂(40回)清朝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林外史》吴敬梓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朝我国古代优秀短篇小说

⑷戏曲

①宋代:金时期,戏剧艺术盛行,诸宫调是这一时期说唱文学的总称。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根据唐代传奇《莺莺传》改变而成,成功地塑造了张生和黄莺莺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艺术形象。

②元代:元曲是元杂居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居巴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元代的剧作家人才辈出,关汉卿是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创作60多种剧本,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

③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

④清朝: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形成。

2、中国古代的艺术成就

⑴美术

①春秋战国:a.长沙楚国遗址出土地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b.四川出土地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表明青铜器的装饰从过去的图案发展为完整的画像。

②两汉:马王堆汉墓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精品。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地画像砖,题材丰富,艺术性强。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带有宗教色彩。著名画家有三国时期的曹不兴、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④隋唐: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的神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的考点。杰出的画家有初唐的阎立本(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和盛唐的吴道子(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等。

⑤北宋a.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b.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北宋东京汴河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

⑵音乐

①战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从西域引进了《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异域传来了天竺乐、扶南乐、高丽乐等。

③隋唐:隋唐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代有九部乐,唐代扩充为十部乐。著名乐曲有《秦王破阵乐》。

⑶雕塑

①夏商周:商周两朝雕塑盒青铜铸造艺术达到顶峰。商朝青铜器早期就出现平雕和浮雕两种技术;西周青铜器的最大特色,是有大量青铜铭文出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大型青铜铸像是这时期青铜艺术的杰作。

②秦汉: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

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青铜铸像水平高超,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车马、武威

铜奔马。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山西的云冈石窟、河南的石门石窟等石窟艺术。

④隋唐: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⑷文字书法

①半坡氏族:出土的陶钵口沿上刻有符号二三十种,可能是原始文字的最早起源。

②商周:a.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b.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古时青铜器也称金而得名。古代青铜器多以钟、鼎为代表,故又称钟鼎文。在金属器物上铸刻,习称铭,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文字很少,一般仅有极少的人名或族名;西周开始有了长篇铭文。

③秦朝: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来又出现了隶书。

④东汉:书法成为一种艺术,著名书法家有蔡邕。

⑤三国: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

⑥东晋:王羲之地楷书达到独立完美境地,他还擅长行书、草书。代表作《兰亭序》、《黄庭经》。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⑦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盛唐的颜真卿创立了气势雄浑的“颜体”,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中晚唐之际的柳公权,与颜真卿齐名,创立了“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唐朝的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怀素等。

⑧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人称“宋四家”。

Ⅲ思想、教育、史学篇

1、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⑵秦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建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以儒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①官学时废时兴,私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②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③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

⑷隋唐:①唐太宗和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兴盛。

⑸两宋:①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度更加完备,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

⑹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体现出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适应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

⑺清朝:沿袭明制,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

2、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

⑴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

⑵两汉: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

汉书》和魏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

⑷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刘知己撰写的《史通》,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通史。

⑸两宋:①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②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③《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是我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

3、中国古代的宗教及其传播

⑴佛教:①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②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白马驮经,建造白马寺,佛教在中国逐渐传播开来。③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流行,统治者广修寺塔,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从加强统治出发,曾两次灭佛。④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备受宠遇。隋唐时的佛教渐趋中国化,形成许多宗派,以禅宗流传最广。

⑵道教:①东汉时,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黄老学说的某些成分结合,形成了道教。《太平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②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变成地主阶级的宗教。③萧梁时,道教经典增多,陶洪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丰富了道教教义;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④唐宗室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拥有特殊地位。唐玄宗在位时,道教极盛。

4、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的变化

⑴儒家思想

①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③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未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④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⑤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⑥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⑦明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向极端。

⑵进步的思想家及其思想

①战国:荀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②东汉:王充著《论衡》深刻批判谶纬神学。

③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④清初:a.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只重农部重商的重农抑商政策。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b.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c.王夫之:是以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倚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地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地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二、知识深化

1、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摧毁廓新、敷陈新义。

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3、文学艺术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一定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当时社会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如两宋时期多民族国家并立,国家分裂,陆游的诗反映了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从唐代传奇到明清生活也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4、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与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史学界认为:自汉武帝至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这种治国模式的形成,在秦汉以前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选择和探索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管理上享有充分的民族,治理国家的思想处于萌芽状态。在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产生阶级和国家,统治者以宗法等级制度和武力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局面,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选择奠定基础。秦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巩固了统一,但也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并未起到应有作用,反而导致秦的灭亡。西汉之初,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并且在以后大动乱之后都会采取这种策略。西汉汉武帝在位时期,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董仲舒吸收道家和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加以改造,并被汉武帝所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证明:在动荡年代,法家思想能实现大一统;动荡结束之初,道家的无为政治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后,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教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论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委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

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及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②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封建教育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④科技重为“农本”思想服务的如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⑤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勤奋钻研的精神;⑥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衰落的原因:①封建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闭塞性的束缚;②腐朽封建制度的制约性;③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性。因此,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人的观念等。

之所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具体来看:①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会妨碍对自然的研究;中国学者缺乏必要的科学试验的传统训练。②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③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④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⑤教育的落后,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而言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学习古代科技史,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环境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科技创造是科学家勤奋钻研的结果等。

明清以后,西方开始领先的原因:①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②经济上,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劳动力。③思想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科技发展了思想武器。

6、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的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和刘禹锡,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其学术成就达到了旧唯物主义的高峰。中国唯物主义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它确认世界的物质性,确认存在地客观性,确认规律的可知性,并往往与政治上的进步倾向相联系。

7、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变化,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并在社会上形成一定气候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细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宗教思想、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8、我们对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反对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否定的态度。

相关知识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通史概要:
在初中阶段,我们初步接触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大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自17世纪后期起约两百年的时间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和德等国先后建立起来。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着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激烈异常,民主制度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但总体上看,其本质是一样的,即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也就是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同时这对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也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本专题以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进程。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美国《联邦宪法》的颁布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以及法、德两国代议制度的特点等几个大问题入手,再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艰辛历程,勾勒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以及各国代议制度所呈现出的共性与个性。(代议制从本质上来说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它是国家权力得以实现的主要形式。公民通过由自己的意愿所选举出来的代表来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这种间接民主又被称为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最初是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的发明,到现代才实现了与民主制度的结合)

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历程,理解“光荣革命”的影响;
了解英国国会和国王关系的演变,理解国会与国王进行权力的角逐是资本主义因素在英国各经济领域日益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内阁制形成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从“光荣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分析“光荣革命”的意义;结合相关材料,理解议会与国王斗争的实质;通过网络、书籍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大量阅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本课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脉络的丰富和理解,从而使学习内容生动起来、学生学习主动起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有着划时代的进步意义;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以及资产阶级与国王斗争的曲折过程,认识一种新制度诞生的曲折性;理解“光荣革命”的意义,认识新制度的诞生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建议教师对1640年至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适当的补充,如经济基础、阶级结构、政治状况等。特别是在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方面,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英国的议会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①、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可以结合课文依照导火线(苏格兰人起义)、开始(新议会召开)、内战、共和、复辟、结束(光荣革命),以形成简单线索。
②、关于“光荣革命”,应结合革命过程来理解,帮助学生认识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如“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恢复君主制的势力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斯图亚特王朝得以复辟。复辟后的王朝不仅推翻了原先的诺言(见义务教育初中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布雷达宣言》),还实行反攻倒算,进行残暴的统治,使在革命中所取得的成果逐渐地被否定甚至丧失,这种倒退使政治斗争又趋于尖锐……”
(2)、《权利法案》一目与其他子目可合并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从君主立宪制到责任内阁制全过程的认识。
①、关于1689年的《权利法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议会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教师可补充适当的有关材料进行介绍,如“在1689年召开的议会上,请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同时也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谴责詹姆士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要求国王今后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他们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和作用。
②、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所谓君主立宪,也就是说,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③、关于责任内阁制形成,建议教师可适当补充有关材料进行介绍,让学生理解内阁制的逐渐形成并完善的情况。

民主政治的扩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国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学会历史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法、德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在英、美民主政治确立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潮流中,法国、德国也在重重的矛盾和斗争中颁布了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尽管由于两国的国情决定了法国只是“一票赢得的民主”,德国也是行“专制”之实的“脆弱的民主”,但毕竟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政体,这仍然是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1)、关于“震荡中的法国”一目,建议教师结合相关内容介绍大革命后法国政体频繁变动的情况,帮助学生形成总体认识。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王朝恢复君主立宪制;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在政局动荡的过程中,法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斗争也是此消彼长。法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尤其是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让统治者真正体味到人民力量的伟大,民主潮流的势不可挡。另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在法国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大发展时期。统治阶级意识到此时再实行与民主潮流背道而驰的帝制是无论如何也难有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各种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建立了一个“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保皇派恢复帝制的幻想也宣告破产,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艰难的斗争中得以确立。
(2)、“一票共和”一目,主要介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1870年的法国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1年经普选选出了675名议员组成的国民议会,并承担起制定新宪法的任务。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1月29日,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依照课文讲述即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出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确立;③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④随着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应该注意到,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又进行了长期顽强的斗争。
(3)、关于“脆弱的德国民主”一目,由于德意志的分裂与统一问题决定着德意志的民主与专制的力量的对比,决定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因此,建议教师适当花费时间、补充材料,从而顺利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由于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较晚,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和军阀势力强大,同时德国的统一不是“自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来实现统一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即“大普鲁士”之感。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及其宪法含有较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的特征。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为了巩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统治地位而制定的。它施行到1918年德国革命帝制被推翻时为止。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由此确立,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它对发展德国经济具有一定意义,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课题]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课型]新授[第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希腊地缘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2、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理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
3、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历史情境,体会历史发展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希腊辉煌的文明,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民主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
[教学重点]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美国一家名为“思想之林”的网站,最近评出世界上10个最伟大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榜上有名,欧洲也占据3席,分别是意大利、英国和希腊。作为当今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的国家,意大利、英国的入选,应在意料之中,请思考,希腊的成功入选,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什么?
.我们看看“思想之林”网站给出的理由:希腊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民主政治、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西方文学、政治学和戏剧的诞生地。希腊历史悠久而丰富,希腊文化对欧洲、北非和中东的影响尤其显著。
古希腊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罗马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二、至今为止,西方人对古希腊罗马文明都怀有一种无法释怀的感情,他们将古希腊罗马文明奉为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罗马文明光辉灿烂,一直影响到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古典文学《荷马史诗》,风靡一时的《圣斗士星失》,年轻人津津乐道的十二星座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古希腊文明的衍生物。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片大地孕育了如此伟大的文明?又是在一种怎样的政治制度下,古希腊罗马文明会有如此灿烂的发展?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首先我们走进古代希腊,我们称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那何为民主呢?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二)讲授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课程标准来探究有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几个问题,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怎样?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首先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古希腊为什么会形成民主政治呢?我们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天然物质条件就是自然地理环境。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更是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古希腊文明也是如此。
一、蔚蓝色的希腊
大家观察古希腊地图,思考就地理环境而言,希腊有何特点?希腊这种地理环境对它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
1、特点:被地中海、爱琴海包围,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希腊半岛崇山峻岭,沟壑交错。(海洋资源得天雄厚;耕地缺乏;山峦叠嶂,小块分割)
希腊半岛是爱琴海区域的主要部分,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境内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海,海岸曲折,良港众多,适宜航海。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人类早期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同学们可以举出点这样的例子吗?发源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我们比较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黄河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在两河流域创造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的古巴比伦文明;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永远充满了神秘和神话传说的古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这个美丽的国度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是“尼罗河的恩赐”。
而希腊是海的宠儿,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也称“海洋文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古希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古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邻爱琴海,海岸线崎岖,天然良港多,海岛星罗棋布,这些都为希腊通向外部世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希腊半岛上重峦叠嶂,山势陡峭,难以翻越。可以说,古希腊是海的宠儿。古希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对于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
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呢?
2、影响:
1、由山岭、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了天然的、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
2、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同时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为古希腊人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4、海岸线曲折,有很多优良的天然海港,通过发展航海业,可以加强对外界的联系,为希腊人的海外活动提供了便利,进行大规模的海外殖民。
5、航海活动也有利于希腊人形成开放的民族性格和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心理。
6、冬季多雨,夏季干热,季风气候,有利于葡萄和橄榄的生长,通过海外贸易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可以换回粮食,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系,形成了较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工商业的相对活跃有利于平等互利思想的形成。
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条件从各方面间接影响了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很大,例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最主要的是收益于尼罗河。这条大河一方面给予古希腊充分的水源,另一方面也冲击出了广阔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就如同古埃及人能创造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主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决定历史发展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希腊文明不是类似于古代中国的大河文明,而是海洋文明,这有助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的力量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时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希腊人赖以生存的城邦体制及其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请同学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什么是城邦?古希腊城邦有何特点?对希腊文明有何影响?

二、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
1、含义:城邦即城市国家,是古希腊基本的政治单位。大家要注意古希腊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片土地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的。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斯巴达、雅典是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
2、城邦的建立及其特点
公元前8世纪左右,希腊处在氏族制度瓦解、奴隶制确立的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希腊人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市国家,即城邦,是希腊基本政治单位,其特点有:(1)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一直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2)特有的自然地埋环境决定了希腊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3)希腊城邦的政治体制普遍实行共和制;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希腊城邦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特点:①突出特征:小国寡民。②政治:独立自治,实行民主政治。
③经济:商品经济发达。④文化:思想文化繁荣,文化认同。
3、城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政治上,城邦呈现为民主政治,君主专制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公民的政治积极性较高,在公元前490年与波斯军队的马拉松战役中,雅典将士表现出了较高的爱国激情;
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都面向市场,城邦之间及城邦对海外的各种贸易十分活跃,表现出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不同的商品经济特点,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文化上,古代希腊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以及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希腊人创造出富含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城邦文化。

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造就了具有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希腊公民。
三、希腊的公民
希腊公民由一个城邦的成年男子组成,是希腊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公民享有充分的行政、司法等政治权利,体现出其不同于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及外邦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公民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且代表他所在的城邦。希腊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使公民的参政素质普遍较高。公民极重视个人自由,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和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和平等。希腊公民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从伯里克利的演说词中可以看出宽松的社会环境蕴育出希腊公民独立自主和多才多艺的素质。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分析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生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第一目主要介绍了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第二目主要介绍了希腊城邦的特点;第三目主要介绍希腊公民的素质和享有的权利。以上三个子目的内容可用浓缩记忆法归纳、掌握(每一个问题中可以浓缩为三个“一、二、三”)

一大优势(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
蔚蓝色的希腊二大特产(葡萄、橄榄)
三洲要冲(欧、亚、非)

一大特点(小国寡民)
充满活力的城邦二大特色(民主政治、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繁荣)
三大精神(勇敢、民主、科学)

一个核心力量(公民)
希腊的公民二大重视(公民的参政素质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个特点(自由、个性、追求智慧与平等)

知识结构
位于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要冲
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境内多山少平原
海洋资源丰富
蔚蓝色广泛的海外贸易
的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海外殖民
希腊文明的影响经济、文化交流
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
城市国家
城邦小国寡民
充满活力的共同的文化特征
城市国家孕育了民主政治
城邦特色发达的商品经济
繁荣的思想文化
成年男子
公民范围不包括妇女、奴隶和外邦人
希腊的公民具有参政素质
公民特征追求自由,充满个性
具有集体荣誉感

作业:
同步练习作业
[课后反思]

走向民主政治


走向民主政治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梭伦改革

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走向民

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走上民主民主体制确立民主政治完善主政治轨道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雅典建立民主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⑴城邦制:独特的地理环境把希腊半岛分隔成200多个城邦国家,各邦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为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⑵贵族集体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世纪雅典的贵族政治取代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的君主制度,建立了集体协商、选举制、任期制的法治原则;

(二)雅典人选择民主制的原因:

材料一: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材料二: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主要由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卫城一度被占领。——人教版改革册

请回答:

(1)雅典卫城“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的原因是什么?

(1)公元前8—6世纪雅典实行贵族政治。政治上,贵族垄断国家政权,缺少民众监督和制约,崛起的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经济上,贵族大肆盘剥平民。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社会矛盾激化,内战一触即发。

(2)雅典人找到“可以解除这种困扰”的“其他方式”了吗?

(2)通过梭伦改革找到了,就是民主政治方式。

归纳改革的背景:

(1)由于雅典贵族的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2)尖锐的社会矛盾,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动荡,这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

(3)雅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使雅典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雅典的动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二、改革的措施

1、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

内容: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田间的记债碑全部拔掉,土地回到平民手里,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意义: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的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意义:这有利于获得人身自由的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牢固的阶级基础。

2、政治领域:

(1)改变贵族政体的权力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享受不同等级的权力分配。(结合p8阅读与思考理解)

(2)政治机构民主化。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创立两个新的机构: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取代战神山议事会的部分职能)

意义:政治领域的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三、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

着优势,我像一堵墙,立于虎视眈眈的两军之间…——梭伦

结合改革的内容,谈谈如何理解上述材料中梭伦的观点?

1、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用法律保障了平民的人身自由;

2、积极发展工商业和农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扩大了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经济实力;

3、政治上实行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途径;

4、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改革,通过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了平民参政的民主权利(但贵族仍具备相当优势)

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1、折中性:从改革的必要性来看,梭伦要着力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2、革命性:改革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整体上改变了雅典的社会结构;

3、民主性:改革开创了城邦民主政治体制。

四、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梭伦开创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全希腊的学校):

①伟大创举——为人类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是伟大创举,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巨大效率——激发了公民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人教版)

③廉洁行政——群众监督减少以权谋私;

④文化成就——创设了思想开放自由的社会条件,推动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辉煌的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

综合探究:如何去评价梭伦改革?

(一)积极:

(1)经济方面:减轻了平民负担,平民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民主政治奠定了阶级基础。鼓励工商业发展,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雅典的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政治方面: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3)开启西方权力分配的先河。

(4)“中庸”精神为雅典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二)局限:

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3、对后世的意义:

开启西方权力分配的先河、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中庸”精神为雅典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4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