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识字2(A、B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识字2(A、B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识字2(A、B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初步理解教学内容。

3.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按要求会识、会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三字经》及有关。

2.师准备生字卡片(带情境的)

3.学生可自备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朋友们,你们感觉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幸福)温暖吗?(温暖)

2.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幸福、温暖的家庭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3.看来小朋友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而且通过你们的介绍我还能感觉到你们都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每一个人,对吗?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是对家里人最好的“爱”的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2》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双向互动,引导识字

1.教师示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学生轻声随教师一起读文,读时注意自己画出生字所发的音。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学生自学,相互交流)

4.全班交流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情境游戏里读等形式指导学生练读,读到正确为止。(指导练读的过程中强调“认、事”是翘舌音,“错、扫”是平舌音,“懂”是后鼻音,“教、错、筷、夸”是三拼音)

5.指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

(1)每──母──减—减

快──筷──加—加

放──教、改──换—换

(2)自编谜语、儿歌识记法如:

重心靠边戴草帽(懂)

已见反文尾巴短(改)

三、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用生字组词,帮助理解字义。(以“我会读”为例,可在游戏情境中完成)

2.引导学生提出生疏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想一想,再说一说。

3.指导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对待长辈和父母中有哪些好的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5.举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最棒,会背的更佳。(朗读交流,相互促进)

四、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洗、扫、认、真、父、母”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并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分析要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母: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2.师在田字格中作细致的指导,书写时看清楚笔画的位置。

3.生进行书写练习,师巡回指导。(评字以肯定优点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五、实践活动

1.“字──词”大拼图:从课文中选出五个自己喜欢的,要求会认的字各组两个词。最好先把字词都写在剪好的彩色小花上,然后把五组字词摆成一个大的五角星粘贴在一张纸上。

2.每天帮父母做一件事,最好能做记录,一个星期后全班交流。

教学案例(二)

太平区向阳小学付丹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简介《三字经》导入课文学习。

2.新三字经讲了什么内容呢?

二、感悟课文,朗读表演

1.请大家先根据文中的注音试着读一遍课文,然后画出本课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学生可面向全体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组内提出交流。(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鼓励)

3.教师范读课文。

4.教师采用多种形式领读课文。

5.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读文,做到熟读成诵。

6.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纠正字音。(对于本课中的平翘舌音、后鼻音、三拼音等生字做重点强调)

7.采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师做适当引导。例如:“尊长辈”的“尊”可用组词“尊重、尊敬”的方法理解;“即改正”的“即”可由老师讲解;“承担”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干、做)。

8.说说课文内容。再用儿歌、快板等形式演出来。

9.谈谈自己在家中的表现或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打算。

三、强化识字,加深记忆

1.学生在小组内将本课的生字用互读、互考、组词、找方法等形式进行交流识记,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闯关的方式让学生认读,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选用找朋友的方式为这些字组词。(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4.师生互动,共同交流识记方法。如:

(1)“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

(2)编谜语、儿歌识记法。

(3)“形声”识记法。如“筷”,因为古时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来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要领,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

母:笔顺是母。

2.教师在田字格中做细致指导。

3.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将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父母协助下以儿歌、三字经、顺口溜等形式编出来,一周后全班交流。

编辑短评:A、B案都注重朗读,认读生字,指导书写生字,培养识字方法,符合集中识字学习的方式,还算扎实。(王贺玲)

延伸阅读

识字5(A、B案)


识字5(A、B案)

阜新清河门区河西镇芹菜沟小学肖颖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并试背诵。

3.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制作精美的电脑课件。

2.让学生查阅有关谜语的知识。

3.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精美课件)教师口述:“一个小女孩提着花篮到花园采花,花园里盛开着12朵美丽的鲜花,你想采吗?那可要看你能不能过关。(花心中出示12个生字)你认识这个字才能采这朵花,你能采几朵?把书翻到79页,试一试。”以此来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二、自学生字

学生在组长带领下,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教师指导学习。同学们有的用换偏旁法识字,有的用减旁法识字,有的用比较象形字法识字。利用拼音,组词等。

三、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自己的方法及学会的字,并组词,其它组同学补充。但要强调汇报不同的方法,学不同的字,如果学生没能汇报某个字,教师必须指出,提醒注意,然后告诉大家,记不牢的字,一会儿读课文时要仔细看。

四、学习谜语

1.初读第1则谜语,把刚学过的字圈出来,多练几遍。

2.同桌合作学习第1则谜语,边读边说出谜底。

3.找好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鼓励带动作。

4.教师板书“团结、力量、谁”再次识记,给这几个字编谜语,启发学生想象,但不强求。

5.如有时间,可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前3个字)

指导一个大家认为难写的字,让学生说笔顺,并试写出另外两个字。

六、总结回顾

用小黑板展示本课所学的12个生字,同桌合作读,并分别组词。

七、作业

查找或编写字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屏幕展示12朵美丽的花,环抱着12个生字)比一比,谁认的多。

2.相互出字谜,猜一猜。

二、学习新课

1.自读第2则谜语;和同桌共读并交流谜底,能解释给同桌听就更好了。

2.汇报学习成果。

形式多样,可熟读成诵,可找好朋友读,可表演,同学们拍手齐读,丢开书本背诵。

3.自学第3则谜语。

在组长带领下,先熟读,然后逐句讨论,最后猜字,并练习背诵。

4.汇报自学成果

教师恰当引导,并板书四个偏旁,及加偏旁的四个字。

三、指导书写(后3个字)

1.复习前3个字

2.指导“量、最”中的一个,强调,中间横长,横与横之间挨紧,距离相等。

四、总结回顾

1.复习12个生字,各组一个词或几个词给同桌听。

2.书空后3个,并组词。

3.背诵你最喜欢的一则谜语。

五、作业

回家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准备猜谜活动。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出示精美课件)教师口述:“一个小女孩提着花篮到花园采花,花园里盛开着12朵美丽的鲜花,你想采吗?那可要看你能不能过关。(花心中出示12个生字)你认识这个字才能采这朵花,你能采几朵?把书翻到79页,试一试。”以此来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

二、自学生字

学生在组长带领下,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教师指导学习。同学们有的用换偏旁法识字,有的用减旁法识字,有的用比较象形字法识字。利用拼音,组词等。

三、交流展示

各组展示自己的方法及学会的字,并组词,其它组同学补充。但要强调汇报不同的方法,学不同的字,如果学生没能汇报某个字,教师必须指出,提醒注意,然后告诉大家,记不牢的字,一会读课文时要仔细看。

四、写字

让学生观察六个生字的结构,相同的有几个?这节课让学生写左右结构的四个字,先自读字音,观察字形,并组词,说笔顺,然后指导一个难写的字,强调左窄右宽。

五、游戏巩固

1.找朋友。出示12个汉字卡片,再出示12个音节卡片,让学生找朋友。

2.比一比。同桌互考12个生字,看谁说的多,自贴一颗智慧星。

3.写一写。听写4个生字,谁写得完全正确贴一颗智慧星。

六、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本节课内容,回家后让学生预习三则谜语,读熟,并查找或自编谜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语、学谜语、编谜语。这节课我们来猜一猜,读一读,编一编。”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教师口述猜谜小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学习谜语

1.(屏幕出示第一则谜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说一说或演一演、画一画,猜生字,再交流怎样猜出来的,教师参与。

2.指导朗读

先自由读,然后指名读,表演读,三人一组自编动作,表演。

3.编谜语

师板书“团结、力量、谁”三个词,并巩固“团、量”两字,给它们找朋友,编字谜,不要过高要求。

4.小组合作自学第二则谜语。

5.边猜边读

指名逐句读,教师引导猜一猜,然后连起来再读,说出谜底,教师出示“秋”字卡片,并总结猜字过程,交流体会。

6.放手自学第三则谜语。

生与生交流,组与组之间交流,生与师之间交流。

7.(屏幕出示三则谜语)连起来读并认12个生字。

三、指导书写

写后两个字“量、最”强调中间横长,而且要紧凑。

四、拓展延伸

1.师生互动,出谜、猜谜,(发散思维)。

2.请学生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背,能背几则背几则。

五、总结与作业

同学们掌握了猜字谜的方法,请你们多收集或自编谜语,下周开个猜谜会。

识字4(A、B案)


识字4(A、B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等14个字,会写“蚂、蚁”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小动物的谜语,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新邱区新发小学张爽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请收集到有关小动物谜语的同学为大家猜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写小动物的儿歌。

2.演示本课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儿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儿歌中小动物的名称,并多读几遍。

2.观察特点,识记生字。

(1)请会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2)小组讨论(点击课件,只剩下带有“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成果(引导他们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4)师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利用这种规律学会很多字)。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三、朗读韵文,积累语言

1.个人自由读。

2.指名读,大家评,全班齐读。

3.可用《小星星》的曲调唱歌。(激发兴趣)

四、指导书写(前3个字)

1.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写的字,可让学生参与到指导范写中,为大家讲解。

2.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3.互评作业。

五、课后作业

把儿歌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游戏“我说你找”(师说字,学生找相应卡片)。

二、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网、运、展”所在的句子,指名读。

2.小老师教大家识记这些字。

3.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比一比。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仿照课文说说其它小动物)。

2.小组讨论(比一比,看哪组说的最多,最好)。

3.汇报交流。

四、指导书写(后三个字)

1.学生先观察,教师按学生要求指导范写。

2.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

3.展示写字成果。

五、实践活动

1.仔细观察蚂蚁是怎样生活的。

2.了解其它小动物。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小动物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看图说花。(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说,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二)活泼多样,自主识字

1.批发名读词:小动物们多可爱呀!我们来认一认他们的名字吧!

你是怎么认识这些词语的?如果遇到不会认的字你怎么办?

2.认读生字。

(1)自主认读,师出示所有的生字词。

(2)同桌交流:请你把认识的字交流交流,如果同桌不认识,请你做小老师教教他。

(3)指名同桌赛读。

随机重点指导后鼻音“蜻、蜓”;前鼻音“蚓”;翘舌音“蜘、蛛、展”;“结”读一声。

(4)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3.识记生字。

(1)自主识记(出示生字卡):盯着这些生字,读一读,把他们记在脑子里。

(2)全班交流: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生字的。

(3)摆一摆:人人动手,把14个生字分成两类摆一摆。

小组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

(4)巩固练习:指名读、男女生分读、抽读、开火车读。

(5)今天,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一种识字方法。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引导发现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和动物有关。

(1)小组讨论(出示生字卡片):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

2.引导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1)读一读,想一想字的意思,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出示小黑板:

蝴虫胡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虫”字变成“虫字旁”时,一横变一提。

(4)小结: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我们可以用这种规律认识更多的汉字。

(四)朗读韵文,积累词语

1.过渡:同学们真不错,刚才学习的很好,下面看看你们读书读的怎么样。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指名读集体评议、同桌互读互评、全班齐读。

3.指导表演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全班自由表演读。

4.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5.用《小星星》的曲调唱课文。师范唱、生练唱、生表演唱。

(五)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认读“蚂”、“蚁”两个字。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1)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3)“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二记”。

4.“三描”、“四练”(练一个),师巡视,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6.继续练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六)实践活动,课外作业

回家后,边表演边把课文读或唱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复习导入)

1.我会认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我说你找”。教师随机说一个字,学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这个字,读一遍。

2.我会说。

(1)“我和动物做朋友”:(出示图片,上部分是动物,下部分是名称)

你想和哪种小动物做朋友,请先上来举着那张图卡带领大家读三遍,然后说一句话给大家听,话中要有你这位动物朋友。

(2)“我让生字交朋友”:出示所有的生字,说词语。

(3)全班交流:你还在哪里看到过今天学的生字?

(二)指导背诵

1.齐读全文。

2.看图说一说。

3.自由背诵、引背。

4.借助插图课文。

5.表演背。

(三)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蜜峰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四)指导书写

1.全班交流,找共同点,掌握结构:自己观察要写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前”、“空”。

(1)提醒一下同学怎么样写才漂亮?

(2)教师在学生的提示下范写,并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前”是上小下大,“空”是上大下小。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3.出示“房”、“网”(方法同上)。

(五)实践活动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些小动物呢?那就课后收集有关资料或观察你感兴趣的小动物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六)作业设计

1.表演背诵课文。

2.收集小动物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识字4

蜻蜓飞蝌蚪运

蝴蝶捉蚂蚁游

蚯蚓造蜘蛛结

识字7(A、B案)


识字7(A、B案)

阜新县蒙实小白冬梅

教学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课读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喜欢读对子,有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短、对”等6个字。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卡通图片、自制游戏卡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家过新年的时候,贴春联吗?你知道春联有什么特点吗?(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对联的有关知识)教材的第114页也有几幅有关人的思想品质的对子,请同学们欣赏。

(通过孩子熟悉的春节对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

(1)想一想,不用老师教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如果在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2)请小朋友们快快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遇到困难可以请小伙伴帮忙,也可以请教老师。

(3)生自由读课文。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小老师带读课文。

3.打节拍读课文。

(1)师拍手示范读。

(2)生自由练习后一齐拍手读。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三、学习新词,识记生字

1.生边读课文边圈出不明白的词语。

2.交流:哪些词语是你不明白的?

3.出示词语,读一读。

4.创设故事情境,感悟“虚心、骄傲”等词语。

“小刚和小峰是我们学校三(1)班的学生,小刚学习非常优秀,有了点成绩也不骄傲,老师们说他是个虚心学习的孩子;小峰学习不认真,取得一点成绩就翘尾巴,是个骄傲的孩子。”

“小刚待人热情,有客人来马上会拿出好东西招待;小峰呢,有客人来连招呼都不打,亲戚朋友都说他是个待人冷淡的孩子。”

“小刚还是个十分诚实的孩子,从不撒谎;小峰就不同了,有时家庭作业没做完就骗老师说忘带了,小伙伴都说他是个虚伪的孩子。”

边说边出示课件:

(1)你喜欢和谁做朋友呢?为什么?

(2)看得出,你们也愿意做一个虚心、热情、诚实的孩子,做一个“赢得千家赞”的孩子,是吗?我祝你们都能成为这样的孩子。

(3)让我们很自豪地把这些词语再读一读。

(把学生难理解的词语放入故事情境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感悟这些词语,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5.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个别生字可请小朋友组词读。

“老师听说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喜欢玩卡片,所以我今天就带来了许多与众不同的卡片,不过这些卡片要送给那些会读卡片上生字的小朋友。”

(2)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几个是最难记的,动动脑筋,有好方法记住吗?

(3)读词:虚假、骄阳、傲气、淡绿、诚心、果实、赢了、称赞、招手

(4)小组合作玩“打卡片”的游戏,巩固生字。

“每位小组长的手上都有一叠卡片,小组长随意拿出一张卡片放在桌上,谁最先读出卡片上的生字,这张卡片就属于你了,卡片全部读完后,奖到卡片的小朋友用你手中的卡片带大家读一读,大家可要眼快、心快、嘴快,不然机会就与你擦肩而过了。”

(生动有趣的游戏是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原驱动力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学习生字,识记生字、巩固生字。)

四、读课文,找反义词

1.读课文:生字宝宝又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会读吗?

2.这首对子歌中有很多的反义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1)生边读课文边圈生字。

(2)交流找到哪些反义词。

3.“我会读”: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虚心使从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五、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民间有趣的对子歌,我们也来作一些简单的对子吧。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昨天小刚在练字时有几个字总写不漂亮,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练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六个字,猜一猜哪几个字会是小刚写得最不好的,你来帮帮他?

2.范写几个难写的字,生观察。

3.学生描红、临写,同桌互赏、互评。

三、总结

1.你还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其它对子吗?(对联、诗句……)

2.玩对对子的游戏,和小伙伴合作玩。

“我说高”“我说矮”

“我说虚心”“我说骄傲”

“我说千家赞”“我说万家美”

(阜新市阜新县蒙实小陈雅秋)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读本组教材的学习提示

1.学生借助拼音读教材的学习提示,并思考:通过读这段文字,你知道好孩子应该具有哪些良好品质呢?(爱劳动、爱集体、诚实)

2.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好孩子,那么你发现自己的身上还具有哪些好品质呢?能说给大家听吗?让别人都看见你的闪光点。(说自己的长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

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请学生借助拼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字音要正确。

2.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

3.学生汇报朗读情况。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互评。

(2)指名朗读。两到三名,对于学生读得不正确的地方教师要给予指正或者同学间进行互评。

(3)学生练习熟练朗读课文,要求读流利。

(4)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4.课文当中的注音擦去,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本课的生字

1.将课文中出现的本课生字留下,其余的字隐去。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合作认读生字。先自己认读生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如“诚、实、招”读翘舌音,“赞”读平舌音。

四、课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对子让学生认读。

2.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迷宫,迷宫中有许多生字,只要学生读对了读音就可以顺利地走出迷宫了。

2.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生字掌握得非常好,那谁来读一读课文呢?(生读文)

二、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思考:通过读,你们发现课文有什么特点了吗?(字数相同,每句短语都含有一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或词语)

2.这就是对子,也叫对联。对联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语言形式。我们在朗读对子时要注意节奏,韵脚要收得干脆,不要拖长。要读出词语的对应关系。

3.那请同学们找一找每组句子中的反义词。用笔画出来。

(是──非;长──短;虚心──骄傲;诚实──虚伪)

4.你还知道哪些对子呢?说一说吧!

三、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说一说这些生字都是什么结构的。(5个是左右结构的,1个是上下结构的)

2.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这几个字,然后说一说在书写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来提醒提醒你的同学。学生说一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本课要求书写的字有五个是左右结构的,都应该写得左窄右宽,但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些细微的差别:“短、对”二字,只是左边略微窄于右边;而“冷、淡、情”三个字,左边明显地窄于右边。而“热”字中间一点不能丢掉。)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练习

1.课文中的哪个对子你最喜欢,请你写下来吧!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真棒!我还知道别的对子,我要写下来!

识字8(A、B案)


识字8(A、B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学会“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5个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谚语和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一定会发现许多奥妙。我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会从中了解到许多科学,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感知教材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试着读课文,初步认识“谚语”这种文体。

2.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解决遇到的字词,能够读准字音。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读课文,说说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边读,边用笔画上本课的生字,不理解的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说说自己想知道哪些问题。)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达成共识。

(1)什么时候是圆月,什么时候是娥眉月?

(2)怎样看北斗辨方向?

(3)什么是江湖畔?

(4)大雁排着队南飞,说明天气怎样?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共商学习策略:可以通过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来学习,再不懂的问题问一问老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月和娥眉月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生字“初、眉”。

(2)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北斗星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利用北斗辨方向?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北斗星,告诉学生:北斗星在北边,相反的方向是南边。最后指导朗读。认识生字:辨、斗。

(3)学生汇报第三句谚语时,让学生广泛展开讨论,理解“江湖畔”一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明白在自然界中处处都有科学。”指导朗读,读出韵文的韵味)。认识生字:湖、即。

(4)在理解第四句谚语时,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大雁的相关资料读给大家听,开阔视野,有图片的可以展示。懂得大雁南飞说明天气转寒。(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大雁和燕子这两种候鸟,说明它们的共同点)。认识生字:雁、归、转、寒。

四、巩固新知、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2.游戏“我是小老师,我要考考你”,巩固生字。

3.指导书写。(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五、学会积累,拓展升华

1.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谚语。

2.课后作业:把这些谚语读给家长听,讲给小朋友听。

(阜新市实验小学赵淑君)

教学案例(二)

一、谈话引入,感知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天气情况的谚语。

2.出示挂图,教师读课文。

3.告诉学生这课的谚语都是反映天气情况的。

4.讲解什么是谚语,谚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的规律,有一定道理,编成押韵的顺口溜,便于人们记住。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让先自学会的同学读课文,激励自主学习的乐趣。

2.出示生字卡,看看哪些学生已经学会了,及时表扬。

3.让学生拼读生字卡片上的音节

4.老师去掉音节领着学生识字。

5.自由认字,同桌互考。

6.开火车认字。

7.指导写字。

三、研读课文,自主探究

读一、二句,体会课文含义,通过月亮形状,测算日期。读三、四句谚语,知道太阳辨方向。读五、六句谚语,通过动物的活动,辨天气。读最后四句,通过动物活动,预测气温变化。

四、领悟写法,课外延伸

通过学习、体会谚语的美,你能把生活中一些现象编成顺口溜吗:试着写一写吧。

(阜新市实验小学杨玉杰)

识字3(A、B案)


识字3(A、B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细河区民族街小学黄丽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当中,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许多小动物,孩子们你们喜欢它们吗?(喜欢)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吧!

(板书:识字3)

二、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1.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思考画出本课生字。

2.识字(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1)同桌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情况。

(2)出示生字、词卡,认识哪学读哪个字同时介绍自己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3)出示图片、课件学习本课生字。

(4)按偏旁归类学习生字。并举出带“雨、木”的字。

(5)猜谜语进行识字,例:多字少一半就是夕。

3.检查识字

(1)小组内互考、师检验。

(2)开火车读字,组词竞赛。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的字。

(4)互猜互动:一个同学说谜面,另一个同学说出谜底。

三、多种方式加强朗读的训练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引导发现课文特殊呈现方式。

(2)男、女生对着读。

(3)拍手背着读。

(4)师生交叉读。

四、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秀、香

(1)学生先说出这些字的相同点及区别写时应注意什么。

(2)师指导书写

(3)学生练习,师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拓展延伸,挖掘潜能

1.绘画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字,用它们扩词,并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同时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2.练习

(1)挑字卡找朋友

我是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结构朋友“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峰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几句话,看谁句子说得美。

(4)“最佳搭档”游戏:学生各选一个词语写在卡片上,找到与自己相对的词语,比一比谁找到的搭档多,没找到的可以重新选择一个词语,直到找到为止,同时体现了学生互帮互助。

三、指导书写,进行评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千、语、李”学生先观察,说出写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描红。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并展示优秀的作业。

四、在生活中识字,并学会运用

请学生在师准备好的包装上找一找今天我们学会的字,赶紧动手吧!

五、师总结

其实在生活中处处是一个识字的乐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成为那些生字宝宝的知心伙伴,成为生活中最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

教学案例(二)

细河区四合路小学马丽燕

第一课时

一、巧用对联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出示对联)请学生初步感受对联,并说说你在哪儿见过。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对对子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时,请喜欢写字的同学书空写,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二、利用图片感知事物帮助识字

(一)教给学习方法

1.展示图片。(依次出示云、雾、雪、霜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2.学习生字:雾、霜、朝霞、夕和几个生字。(形式:看图读字、拼音识字、去拼音读字、识记字形)

3.读文第一节在文中识字从而体会大自然的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运用方法自学

1.自学第二节(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3.识字交流(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开火车识字、帮生字找家、猜字谜)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三、感情朗读体会语感读中感悟(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四、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和、千)

五、作业:在课后继续搜集对子,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借助画面激情朗读激趣导入

1.(出示大自然的画面)感情朗读认读字词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首有趣优美的对子歌。

二、自学字词掌握方法小组交流

1.自学第三节

(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读文来学习字词,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识字,使学生在不同环境中识字。理解“秀、语”字义。积累词汇。)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独立识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通过小组交流使获得的知识与同学共同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3.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秀、香。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三、教师指导学生练读读悟结合

1.多种形式读(师生交叉读、分组拍手读、表演读等形式)

2.边读边悟:课文是怎样呈现景物的?先写了哪些景物,又写了哪些景物?

3.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外延伸鼓励创新探掘潜能

1.超级对对对:

(分小组找一找,在生活中有哪些词可以对对子?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多。)

2.在文中选择一个呈几个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连贯的话,看谁说得好。

3.课后,把自己喜欢的对子背下来,并把美丽的画面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6(A、B案)


识字6(A、B案)

阜新市海州区中部小学董稚慧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沙、海”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看图、学词及联系实际来识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字卡、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2.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3.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景物。

读一读:文中写了哪些地方,描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画一画: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2.认识事物,识汉字。

(1)在学生画的图画下面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认生字卡片上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把鼻韵母读准:滩、军、舰、帆、竿。(前鼻韵母)

秧、塘、铜、领(后鼻韵母)

(3)分析字形结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每天都有水(海);干竹子(竿)

偏旁联想记字:海、滩、溪;舰;秧、稻;塘;鸥;(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熟字加偏旁记字:铜(钅+同);领(令+页)

3.熟读词语,记汉字。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测试读。

4.练习巩固,用汉字。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军舰一方稻田一群石桥一把欢笑

一艘海鸥一畦秧苗一道飞鸟一面队旗

一片帆船一块鱼塘一竿小溪一群铜号

一条沙滩一座果园一孔翠竹一片“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

5.引导观察,写汉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里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如“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看清笔顺,如“海”字的右边最后三笔是“、一、”。

(3)体验观察:临字。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三点水,关键是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汉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如“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偏旁占三分之一,“军、苗”上窄下宽。)

三、品读词语,想象感悟

1.边读边想,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自己选喜欢的一节表演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4.全文朗读。

四、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选择给课文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中的一节配上插图。

2.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的多。(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块、一座、一道、一群、一面、一把)

3.选用所说的数量词和事物说一句话。

4.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它数量词。

板书设计

识字6

海鸥秧竿铜号

军舰

帆稻

滩塘溪领

(学生画图略)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

1.导入:谁能用表示数量的词说说教室里有哪些物体?如:一扇窗。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些表示数量的词。

2.教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画出文中有几个小节?

3.学生借助拼音读全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哪几个地方?

二、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一)学习第一小节(出示一幅海滩风景图)

1.学生自由读文,画出本小节中表示景物的词。

2.出示词语卡片:(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卡片。(师生共同正音)把卡片贴在图中,认识“军舰”。

3.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汇报学习方法。

(1)偏旁归类:“海”和“滩”和水有关。

(2)联想记字:“鸥”和鸟有关,“舰”和船有关,“帆”和布有关”

(3)比一比:舰──箭

(4)熟字加偏旁:每──海凡──帆区──鸥难──滩

(5)换偏旁:舰──船

4.出示词语卡片:(一只一片一艘一条),想一想:它们应贴在哪个词语卡片的前面?

5.师生对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出示一幅山村田园风景图。)

教学方法同第一小节。

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一畦”。(“一畦”指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三)小结:我们在这美丽的风景中畅游,你知道了哪些新鲜的事物?(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发现生活的美。)

三、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课件展示生字笔顺)学生观察字结构,“沙、海、桥”都是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教师范写“海”,指导学生写好“氵”,学生描红临写。

2.说出与量词对应的事物,看谁说得多。

一只(海鸥)()()()……

一条(帆船)()()()……

一块(稻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你能写出多少?

氵:滩___________鸟:鸥___________禾:稻___________。

2.连一连,读一读

一艘鱼塘

一方燕子

一只军舰

一片秧苗

一畦森林

3.上节课我们一起去海边,又去了山村,那里的景色可真美,现在我们去公园里游玩,好吗?

二、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一)学习第三小节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公园中景物的词语。

2.出示词语卡片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3.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卡片。(师生共同正音。)记忆生字“溪”(引导学生发现形旁“氵”与字义的联系)

4.出示卡片一道一孔一竿一群,找到与量词相对应的词语,记忆“竿”(引导引导学生发现形旁“”与字义的联系,发现声旁“干”与字音的联系。)

5.师生对读第三小节,边读边思考: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风景,请你说一说,请你画一画。(小组合作画画。)

(三)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展示少先队员游园的活动场面。)

1.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课件出示词语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认识“队旗”和“铜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汇报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结构特点。如:“铜”字形旁是“钅”表示和金属有关。)

3.齐读第四小节。(图文对照,引导学生发现“红领巾”是对少先队员的特殊称谓,所以加引号。)

三、指导书写,练习朗读

1.(课件出示“竹、军、苗”三字。)

(1)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2)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3)学生照样子书写。

(4)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读文。

四、扩展活动:回家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爸爸、妈妈听,请家长评价。

兰兰过桥(A、B案)2


一、导入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

(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

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2春雨的色彩(A、B案)


2春雨的色彩(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一些词语。

3.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燕子、麻雀、黄莺的头饰及图片

2.字卡、词卡。

3.课件(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海州区平北小学张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把春天的雨叫什么?板书:春雨

2.根据你的观察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

3.那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补充课题:春雨(的色彩)

二、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

4.自主识字交流:在小组里交流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字情况。

三、创设情景,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桌互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吗?板画春雨的样子。

(3)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模仿声音:沙沙沙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小组读,集体读。

(2)“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3.边演边讲,理解对话。

(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有哪些小鸟正在讨论春雨的颜色?贴出三种鸟的图片。

(2)它们是怎么说的?画出它们说的话。请三位同学戴上头饰向大家展示。

(3)谁听出来了,他们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4)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在争论问题?

(5)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争论过问题?试一试读出争论的语气。(指导朗读)

(6)小组内分角色读3──5自然段。

(7)春雨从天上落下来,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

(8)发挥你的想象,春雨还可以是什么颜色的?根据是什么?(练习说话)

(9)创设情境演一演。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一棵结满大苹果的树,苹果上写出了本课的词语)你能认出这些词语吗?认出来苹果就送给你。

2.读读说说(你能学着说说吗?)

滴水滴雨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欢乐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题目数学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绿树绿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活动,课外实践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到的结果画出来,跟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

麻雀红

小黄莺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说一说:春雨到底什么样儿呢?

3.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学习“我会写”中的字

1.抽读卡片:你们红绿花草

2.看看这六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词读,比赛读。

三、写字指导

1.认真观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出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之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

单人旁:撇要直,不能弯;竖为垂露,要正直。

绞丝旁:第二个撇折的撇不能伸得太长,折要往上挑,整个绞丝应显得向左靠

草字头: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绿:右半边下部不是“水”,竖钩左边是两笔,不要写成一笔(横撇)。

3.描红,临写。

4.将自己感觉写的最好的字,与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同桌互读互听词语卡片上的词。

3.看偏旁写字。(单人旁、绞丝旁、草字头)

五、作业设计

写生字(可以连词书写,如:你们红花绿草

教学案例(二)

一、调动想象,激趣导入

1.播放《春雨沙沙》VCD

(仔细观察、认真听,说一说你的感受)(板书:春雨)

伴着歌曲和画面师生共同回顾:春雨像什么?它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声音)

春雨就像一个魔术师,它能给万物换上不同的颜色,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学习课文《春雨的色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感悟。(配乐)

2.学生自由读文,用笔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借助预习笔记)

4.汇报自学情况:

同结构:趣题

同偏旁:砍—软—欢

换偏旁:低—底钱—线

旧字加偏旁:氵+西=洒氵+林=淋氵+由=油

形声字:淋底趣颜

三、游戏检测自学情况

1.转盘转一转,你有新发现:(组字、组词、说句子)

由林少西氵可同青先

2.把合适的字贴在句子的括号里。

①春雨像一条条细()。(钱、线)

②春天到了,蒲公英花()了。(红、绿、黄)

③春雨听了大家的争(),下得更()了。(快、欢)

④小明把水()在地上。(扔、洒)

⑤这道数学()真有()。(提、题、趣、取)

⑥你的水彩笔()色真多呀!(艳、颜)

⑦大树()下有一只小羊。(低、底)

四、再读课文

春雨柔柔的,细细的,滑滑的,让我们再次到文中去感受吧!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写字指导

1.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你们红绿(右窄右宽)

上下结构:花草(上短下长)

2.师范写“绿、草”

绿:注意“纟”旁的。撇折要由上至左下写,右边的“录”下面是“点、提、撇、捺”。

草:“艹”要写得宽一些,“曰”要写扁,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3.生先描红然后再写,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4.挑选美观的字用“大屏幕”展示。

六、课后作业

1.把《春雨的色彩》读给父母听。

2.向父母介绍你学会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巩固练习

春雨沙沙地下,大地换绿衣,花儿披彩霞,春雨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春天,更为我们画出一幅幅多彩的画。(板书课题)

1.复习:

①读准词语,也可以说句子。

细线争论有趣题目底下

颜色淋雨水滴油菜欢乐

②读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

A.春雨,细细的,像一根根银(yín)线。

B.小鸟在田间喳喳(zhā)叫,它们为什么争论不休呢?

C.这个故事太有趣了,你也来听一听吧!

D.你知道春雨有多少种颜色吗?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放《春雨沙沙》VCD,想一想春雨是什么样的?用你的话说一说。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说体会)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的变化。小鸟们看到春天的美景,它们来到了田间,它们在争论什么?(自读课文,找答案)

(边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边画谁在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4.汇报学习情况:

小燕子说→春雨—绿色—柳树绿了

麻雀说→春雨—红色—桃花、杜鹃花开了

小黄莺说→春雨—黄色—油菜花黄了,蒲公英花黄了

(板书:小燕子、绿;麻雀、红;小黄莺、黄)

5.体验朗读,情境感悟。

①你们听过小鸟叽叽喳喳叫吗?用你的话形容形容?

②今天,它们因为“春雨的颜色”争论不休,它们说话时应是怎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呢?

③师范读小燕子说的话,生认真听,仔细体会。

④生练习读文,边读边体会。

(指导读“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你们看”,读出争论的语气。)

⑤指名读→赛读→齐读。

⑥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读,其他学生评一评。

8.春雨悄悄洒向大地,文中用了不同的动词。用“~”画一画。

春雨……淋……柳树绿了。

春雨……洒……桃花,杜鹃花红了。

春雨……滴……油菜花,蒲公英黄了。

9.生边读这些句子,边做动作,体会春雨让大地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春雨的到来不仅小鸟们都来争论它的颜色,其他小动物也等不及了,假如人是其中的一员,你会说什么?

例:小青虫说:“要我说,春雨是紫色的,你们快看,春雨落在茄子秧上,茄子开出了紫花”。

2.学生根据生活实践,自由创作,说自己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四、共享情境,展示个性

1.指名说一说“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同学们眼中的春雨是五颜六色的,这些能组成一幅幅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板书:五颜六色)

2.分角色演一演。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麻雀春雨红黄莺黄……五颜六色……

编辑短评:这六篇教案对教学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学思路清楚,教学方法得当,便于其他教师借鉴。每课选择AB案的方法很好,有助于拓宽教师教学设计思路,且便于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参考。(蔡玉琴)

2丝绸之路(A、B案)


2丝绸之路(A、B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情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福建省厦门市英才学校汲守庆)

B案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

2.“丝绸之路”地图。

教学过程

一、话说“丝绸之路”

1.出示课题,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出示搜集的关于丝绸之路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你所了解的丝绸之路。

二、走近“丝绸之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文章读通顺。

2.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怎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

3.课堂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句子来说明“丝绸之路”,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做到:

(1)把句子读通顺。

(2)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会找到这些句子:

(1)“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这是一条运送货物的路。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这是一条繁忙的路。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上对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这是一条商品流通,文化交流的路。

三、走进“丝绸之路”

1.朗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个怎么样的场景?用一两句话概括。

2.课堂交流,指导要点:

(1)时间:公元前115年。可以从现在推算时间,让学生感受年代的久远。

(2)地点:伊朗高原北部。出示“丝绸之路”地图,让学生寻找到从西安到伊朗高原北部的路线和距离,感受到路途遥远。

(3)人物:安息国的将军、中国使者。重点介绍博望侯张骞,可以从课文中的一句话“张骞在此之前,已于公元前139年和119年两次历尽艰险出使西域。”导入,联系课外搜集的资料向学生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和贡献。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双方交换礼物。

(5)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

3.默读课文第2~13自然段,想象:安息国的将军和中国使者见面的时候,是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并说说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隆重。

①找出有关句子:

◇“将军其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

◇“‘列队欢迎!’将军发出命令。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出夹道欢迎的阵式。乐队奏起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②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7自然段。

(2)热情。

①找出有关句子:课文第8~12自然段。

②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③说说当时双方为什么表现得这么热情?

◇因为这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因为双方交换了许多批次没有见过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他们把东西方连接起来了……

……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8~12自然段。

4.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朗读:“从那以后,一队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

四、延伸“丝绸之路”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洪春幸)

阅读全文

立即下载

相关标签:教案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emailprotected],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白杨》A、B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杨》A、B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搜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1)学生找出三个问句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三个问句。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三读:默读课文,把找出的三个问句当成思考题,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请边读书边思考边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个记号。

(1)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老师巡视、点拨。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初步感知,交流体会

(1)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能从课文的字面上大体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导学生初步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示范书写

(1)教师示范疆字,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笔画。陷的右下部不好写,注意与滔、焰区别。

(2)学生在写字本上抄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抓住沉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快速浏览课文,请找一找沉思这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用号标出,想想沉思是什么意思?

二、抓沉思一词学习课文

(一)学习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内容。

1.默读1~4小节,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么而陷入沉思。

2.课件展示,带学生入境。

出示课件:画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无人烟、飞沙走石的情景,老师画外音:看!这就是车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这就是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画面上出现一排挺直的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就在这时,兄妹俩的一番对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3.学习文章的5~13小节,分角色朗读,以读代讲。

(1)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分角色把兄妹俩的对话读一读。男同学扮演哥哥,女同学扮演妹妹,老师就读爸爸说的话和叙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俩争论时那份天真、固执的语气读出来。

(2)学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文章第14小节,细细品读爸爸介绍白杨特点的三句话。

过渡:哥哥最后一个问话: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出示课件: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一读这段话,运用抓关键词品读的方法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抓关键词品读这三句话。

①学生品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一句后,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从来一词后,老师启发学生:你从中读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高大挺秀的特点吗?

②学生品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一句后,老师更进一步引导理解,老师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又能读懂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把白杨生命力如此顽强的特点读出来吗?

③学生品读不管遇到风沙还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启发学生:从这一句话里你还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指导练读:你能读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品格吗?

◇当堂完成课堂小练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咱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风沙刮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来,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干旱,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洪水,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朗读第14小节。

5.学习第15小节,抓三个只知道体会爸爸的心。

过渡:爸爸的这番话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书:画上一颗心的图案。)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在心形图案上画一个?)

出示课件: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1)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后启发学生: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你们知道吗?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2)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

(3)老师引读:他们只知道

可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爸爸为什么要把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4)小结:看来,你们都知道了兄妹俩的三个不知道,那么,你们是不是已经明白了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学习爸爸第二次沉思的内容。

出示课件: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鼓励学生针对这段话大胆质疑。

2.归纳学生的质疑难点并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解疑难。

设想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1)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爸爸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3.学生交流讨论。

4.理解爸爸的心。

(1)出示心在字典里的两种解释:①指心脏。②指思想、感情等。

(2)请学生为文中爸爸的心选择正确的解释条后用心字来扩词,老师相机板书:心情、心思、心愿。

(3)学生用上心情、心思、心愿这三个词来领悟爸爸的心。

(4)老师小结:

爸爸的心首先指的是一种心情,他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思,当他深情地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时他就怀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思,孩子们不知道,而你们已经从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中知道更多的内含了;爸爸的心还指的是一种心愿,那就是──(学生回答:希望孩子也能和他一样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同学们这回对爸爸的心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指板书回答,并擦掉心中的?号。)

三、想象拓展,布置课后小练笔

1.大胆想象四十年后,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的第三次沉思。

老师启发:学完《白杨》一课后,我们难忘当年在那趟西行的列车上,爸爸那番意味深长的话。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一架西行的波音七四七客机上有不少来自国内外的志士仁人,他们正准备奔赴西部边疆。飞机内还坐着当年的爸爸,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带着两个在新疆出生的小孙孙刚从上海探亲归来,此时他搂着两个小孙孙,俯视着舷窗外的茫茫戈壁,又陷入了沉思。同学们想想,这位当年的爸爸如今的爷爷四十年后可能在沉思什么呢?这位爷爷和两个小孙孙之间又会有一段怎样的对话呢?

2.布置小练笔作业:同学们可根据以上的设想大胆展开想象,完成小练笔作业《第三次沉思》

《景阳冈》A、B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景阳冈》A、B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福建省厦门市吕岭小学

杨志杰)

B案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板书:景阳冈)

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说说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读你印象特别深的段落,随机理解词语。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白话文,个别语句语言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三、景阳冈打虎时,抓动作见特点

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1.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2.引导板书:机智勇敢

武艺超群

(1)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①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②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3)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①体会闪对表现武松的形象的好处。

②感情朗读。

3.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通过人物动作的描写。

四、打虎前抓喝酒,写语言见特点

1.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自己的心理活动。)

2.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引导,并板书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4.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1)豪爽

这酒真有气力!

(2)倔强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3)勇敢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4)酒量惊人

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5)胆量过人

武松听了,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6)好强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5.这些内容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关系?(这一段虽然不是重点段,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武松的话语和心理活动描写,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2 春雨的色彩(A、B案) 教学设计


2春雨的色彩(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主动积累一些词语。

3.在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燕子、麻雀、黄莺的头饰及图片

2.字卡、词卡。

3.课件(春雨给大地带来变化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海州区平北小学张宇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把春天的雨叫什么?板书:春雨

2.根据你的观察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

3.那么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补充课题:春雨(的色彩)

二、朗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自然段序号。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

4.自主识字交流:在小组里交流已认识的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字情况。

三、创设情景,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桌互读、指名读。

(2)读了这段话,你知道春雨是什么样子的吗?板画春雨的样子。

(3)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模仿声音:沙沙沙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1)小组读,集体读。

(2)“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3.边演边讲,理解对话。

(1)出示情景图,说一说有哪些小鸟正在讨论春雨的颜色?贴出三种鸟的图片。

(2)它们是怎么说的?画出它们说的话。请三位同学戴上头饰向大家展示。

(3)谁听出来了,他们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呢?

(4)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在争论问题?

(5)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争论过问题?试一试读出争论的语气。(指导朗读)

(6)小组内分角色读3──5自然段。

(7)春雨从天上落下来,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

(8)发挥你的想象,春雨还可以是什么颜色的?根据是什么?(练习说话)

(9)创设情境演一演。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一棵结满大苹果的树,苹果上写出了本课的词语)你能认出这些词语吗?认出来苹果就送给你。

2.读读说说(你能学着说说吗?)

滴水滴雨滴

欢欢乐欢笑

题题目数学题

绿绿树绿草

五、拓展活动,课外实践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到的结果画出来,跟大家交流。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

麻雀红

小黄莺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说一说:春雨到底什么样儿呢?

3.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学习“我会写”中的字

1.抽读卡片:你们红绿花草

2.看看这六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3.组词读,比赛读。

三、写字指导

1.认真观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出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之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

单人旁:撇要直,不能弯;竖为垂露,要正直。

绞丝旁:第二个撇折的撇不能伸得太长,折要往上挑,整个绞丝应显得向左靠

草字头: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绿:右半边下部不是“水”,竖钩左边是两笔,不要写成一笔(横撇)。

3.描红,临写。

4.将自己感觉写的最好的字,与同桌、互相欣赏、评价。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同桌互读互听词语卡片上的词。

3.看偏旁写字。(单人旁、绞丝旁、草字头)

五、作业设计

写生字(可以连词书写,如:你们红花绿草

教学案例(二)

一、调动想象,激趣导入

1.播放《春雨沙沙》VCD

(仔细观察、认真听,说一说你的感受)(板书:春雨)

伴着歌曲和画面师生共同回顾:春雨像什么?它与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声音)

春雨就像一个魔术师,它能给万物换上不同的颜色,想不想知道这个秘密?(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学习课文《春雨的色彩》。

二、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感悟。(配乐)

2.学生自由读文,用笔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借助预习笔记)

4.汇报自学情况:

同结构:趣题

同偏旁:砍—软—欢

换偏旁:低—底钱—线

旧字加偏旁:氵+西=洒氵+林=淋氵+由=油

形声字:淋底趣颜

三、游戏检测自学情况

1.转盘转一转,你有新发现:(组字、组词、说句子)

林少

西氵可

同青

2.把合适的字贴在句子的括号里。

①春雨像一条条细()。(钱、线)

②春天到了,蒲公英花()了。(红、绿、黄)

③春雨听了大家的争(),下得更()了。(快、欢)

④小明把水()在地上。(扔、洒)

⑤这道数学()真有()。(提、题、趣、取)

⑥你的水彩笔()色真多呀!(艳、颜)

⑦大树()下有一只小羊。(低、底)

四、再读课文

春雨柔柔的,细细的,滑滑的,让我们再次到文中去感受吧!

1.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五、写字指导

1.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你们红绿(右窄右宽)

上下结构:花草(上短下长)

2.师范写“绿、草”

绿:注意“纟”旁的。撇折要由上至左下写,右边的“录”下面是“点、提、撇、捺”。

草:“艹”要写得宽一些,“曰”要写扁,最后一笔是“悬针竖”。

3.生先描红然后再写,师巡视给予个别指导。

4.挑选美观的字用“大屏幕”展示。

六、课后作业

1.把《春雨的色彩》读给父母听。

2.向父母介绍你学会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巩固练习

春雨沙沙地下,大地换绿衣,花儿披彩霞,春雨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春天,更为我们画出一幅幅多彩的画。(板书课题)

1.复习:

①读准词语,也可以说句子。

细线争论有趣题目底下

颜色淋雨水滴油菜欢乐

②读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

A.春雨,细细的,像一根根银(yín)线。

B.小鸟在田间喳喳(zhā)叫,它们为什么争论不休呢?

C.这个故事太有趣了,你也来听一听吧!

D.你知道春雨有多少种颜色吗?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放《春雨沙沙》VCD,想一想春雨是什么样的?用你的话说一说。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说体会)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的变化。小鸟们看到春天的美景,它们来到了田间,它们在争论什么?(自读课文,找答案)

(边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边画谁在争论?它们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4.汇报学习情况:

小燕子说→春雨—绿色—柳树绿了

麻雀说→春雨—红色—桃花、杜鹃花开了

小黄莺说→春雨—黄色—油菜花黄了,蒲公英花黄了

(板书:小燕子、绿;麻雀、红;小黄莺、黄)

5.体验朗读,情境感悟。

①你们听过小鸟叽叽喳喳叫吗?用你的话形容形容?

②今天,它们因为“春雨的颜色”争论不休,它们说话时应是怎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表情呢?

③师范读小燕子说的话,生认真听,仔细体会。

④生练习读文,边读边体会。

(指导读“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你们看”,读出争论的语气。)

⑤指名读→赛读→齐读。

⑥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读,其他学生评一评。

8.春雨悄悄洒向大地,文中用了不同的动词。用“~”画一画。

春雨……淋……柳树绿了。

春雨……洒……桃花,杜鹃花红了。

春雨……滴……油菜花,蒲公英黄了。

9.生边读这些句子,边做动作,体会春雨让大地生机勃勃,五彩缤纷。

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春雨的到来不仅小鸟们都来争论它的颜色,其他小动物也等不及了,假如人是其中的一员,你会说什么?

例:小青虫说:“要我说,春雨是紫色的,你们快看,春雨落在茄子秧上,茄子开出了紫花”。

2.学生根据生活实践,自由创作,说自己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四、共享情境,展示个性

1.指名说一说“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同学们眼中的春雨是五颜六色的,这些能组成一幅幅春景图,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板书:五颜六色)

2.分角色演一演。

板书设计

2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绿

麻雀春雨红

黄莺黄

……五颜六色……

编辑短评:这六篇教案对教学要求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学思路清楚,教学方法得当,便于其他教师借鉴。每课选择AB案的方法很好,有助于拓宽教师教学设计思路,且便于供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的教师参考。

《匆匆》(A、B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匆匆》(A、B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的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和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的词语。

2.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万素丽)

B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的资料和他写得的其他散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识字2(A、B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识字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