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5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5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5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支付战费总计大约7000万元,赔款2000多万元,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材料2: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至1849年的8年之间,这项税收增加了330多万两。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不足”。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 清政府财政困难,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搜刮;

(2)有何重大影响?

▲ 人民负担加重,激化阶级矛盾。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洪秀全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刺激)

3、两广自然灾害严重;

※解决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酝酿:创立拜上帝教

1、创教时间:1843年,洪秀全;

2、创教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3、最早信徒:冯云山,洪仁玕;

4、理论来源:

★西方基督教教义;

★儒家大同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

※链接高考:

(05年,全国文综,14)为了推翻清朝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③农民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

5、理论著作: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6、基本主张:

(1)“皇上帝”是唯一“真神”;

(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3)号召群众“共击阎罗妖(满清最高统治者)”;

7、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来表达。

※材料链接: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

◎设问: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主张?

▲回答:反映了广大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剥削压迫,实现社会平等的愿望。

8、积极作用:号召和发动群众参加起义;

9、势力发展:

(1)紫荆山传教,势力迅速发展;

★人物:冯云山,组织拜上帝教会;

★认识:本质上反映了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领导核心: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

1、太平天国胜利进军

★金田起义:

(1)1851年初;

(2)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3)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

★武宣称王:洪秀全东乡称“天王”;

★永安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二王战死:1852年,冯云山,萧朝贵先后牺牲;

★定都天京:1853年,正式建立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点拨: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全州武昌天京;

※链接高考:

(06年,广东,6)“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B、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农民斗争

(答案:C)

2、《天朝田亩制度》

★颁布:定都天京后(1853年);

★内容:

(1)土地分配制度:

☆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2)产品分配制度(圣库制度):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余归圣库(国库);

☆认识:最能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3)最终目标: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评价: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革命精神;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天国”革命纲领;

②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③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革命积极性;

(2)局限性:空想落后,根本无法实施;

☆客观原因:军事斗争紧张,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

☆主观原因:小生产者的本性决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原因)

※链接高考:

(05年,江苏,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答案:A)

思考:太平天国的实际土地政策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分析:

☆太平军西征时,诸王会奏提出“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左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对此同意。

☆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官名)提各乡卒长(官名)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太平军攻占绍兴后,地主“向佃户收租,如乞丐状,善者给数斗,黠者不理”。安徽

桐城一地主文人作诗哀叹:“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

结论:太平天国的实际土地政策是:

①照旧交粮纳税(按照清朝旧制,征收赋税,实质是承认封建土地私有);

②一定程度上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的劳动果实;

③支持农民进行反封建的抗租斗争;

四、太平天国的军事全盛时期

1、太平天国北伐

曾国藩要跳水自杀

湖口之战★开始时间:1853年;

★北伐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北伐将领:林凤祥、李开芳;

★北伐结果:1855年,北代失败;

★失败之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北伐作用:

①北伐深入京师重地,威慑清政府;

②牵制了清军兵力,为西征、东征创造条件;

2、太平天国西征

★开始时间:1853年;

★西征目的:对抗湘军,巩固天京大本营;

★西征将领:

①赖汉英:1853年,夺安徽,取武汉,湖南失利;

②石达开:1855年,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

★西征作用:稳定、控制了天京上游,巩固了革命大本营;

3、太平天国东征

★东征时间:1856年;

★东征目的:断绝清廷财源,充实自身经济;

★东征将领:

①秦日纲:夺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②石达开:与秦日纲合力摧毁江南大营;

★东征意义

①解除了天京之围;

②标志太平天国军事达到全盛;

※链接高考:

01、(03年,新课程,6)1856年秋,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其主要标志是()

A、攻占南京B、西征和东征取得胜利

C、李秀成攻至上海近郊D、取得了三河镇大捷

(答案:B)

02、(07全国文综Ⅰ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相关推荐

1.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


1.5《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及洪秀全的宗教理论、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东征。
2.能力要求
(1)课前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洪秀全的事迹,并整理成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资料的阅读、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思想认识
(1)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它是爆发在新形势下的一场农民革命,因而具备新的时代特征。
(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它表达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是这一美好的愿望与社会实际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空想。
(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迅速发展壮大并建立与清政府相对立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这充分表现了农民阶级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
课前准备
教师:如有条件可以做成电教课。教师将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主题曲和有关的影像资料剪辑好,放置在电脑中,并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主要路线做成闪动状,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洪秀全的个人资料和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设计

通过播放学生所熟悉的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迅速迁移到历史课堂中。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或难点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作为高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为主。所以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在学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得到正确的认识。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及军事上的全盛时期这部分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电教手段,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对洪秀全、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或其他相关的历史资料,通过课前布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其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预备铃响后,通过大屏幕播放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主题曲和有关的电视画面,以气氛的渲染,将学生的思绪迁移到以往的历史中去。
●教师:大约在150多年以前,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五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发生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两段材料(电脑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摘自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
●提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农民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1.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的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反抗的道路。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使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正如材料所讲的一样,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
3.自然灾害严重
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不断,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最终汇集成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是洪秀全。下面我请同学们介绍你所了解的洪秀全的事迹。(电脑出示人物像,教师要针对学生所讲做简单的讲评。)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谋生。洪秀全7岁入私塾读书,非常聪明,仅用6年的时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又自读中国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务农。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但几次到广州,他耳闻目睹了英国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卖国和人民的斗争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渐生忧国忧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最早加入的是族弟洪仁玕和同学冯云山。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将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的牌位砸毁,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大逆不道之举,于是失掉了私塾教师的职业,远走他乡,传播拜上帝教。不久冯云山深入到紫荆山区传教,洪秀全则返回花县,专心从事宗教理论的创作。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1845~1847年间,洪秀全撰写了多篇文章,其中《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是他的代表作品。(电脑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他说:“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摘自《中国近代史常识》
提问:依据材料归纳洪秀全宗教理论的特点。
总结: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对洪秀全宗教理论的认识。
教师总结:这一特点的形成和洪秀全自身的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历史时代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把反清的思想通过宗教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便于没有文化的农民阶级所接受,便于组织农民进行斗争,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号召力。但它毕竟不是科学的理论,不可能引导农民革命走向成功。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冯云山深入到紫荆山区后,与劳苦大众打成一片,宣传拜上帝教,组织拜上帝会。1847年信徒已有2000多人,1850年已超过10000人。加入的主要是紫荆山区的汉、壮、瑶等族农民。他们率众捣毁神庙,砸碎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声势不断壮大。杨秀清、石达开等相继加入拜上帝教,逐渐形成了领导核心。
4.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率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电脑出示起义形势图,闪动金田村。)不久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电脑闪动永安城。)
5.永安建制
永安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太平天国在此进行各项政权建设,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电脑出示表格。)
永安封王表
称号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
人名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同时规定西王以下受东王节制。由此正式建立了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和各王的地位,形成天王领导于上,东王总理军政事务,诸王集体决议政事的权力运作体制。
6.定都天京
(电脑出示太平天国形势图,闪动所经地区。)1852年4月太平军永安突围后北上,6月攻占全州;9月猛攻长沙,不克;撤围后继续北上,水陆并进直取武汉三镇。1853年1月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后,顺长江东下直趋南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城,改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在太平天国初期的军事行动中,冯云山、萧朝贵身先士卒,英勇奋战,光荣牺牲,是太平天国的重大损失。
三、《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土地的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的原则,把全国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平分土地的具体方法,按产量多少把土地分为九等。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它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十六岁以上分全份,十五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库”,总管公有财产,除一切缴获和征收归圣库外;还规定“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这就把私有的金银、粮食、货物、房产等均收归公有,贵重物品缴入天朝圣库,日常用品分别收藏在堆栈,或者由典官保管。同时,又制定了供应官兵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制度。太平军中,上至天王,下至士兵,都设有定额的薪饷,都不准私藏财产。生活所需的粮米油盐和其他费用均白圣库供给。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
●提问: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问题。《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又是怎样进行产品分配的?你对《天朝四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
教师总结: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废除私有制,人民生活必需品由圣库供给。
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是无法实现的。此外,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是矛盾的,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无法实现。
●提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太平天国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回答。(出示材料。)
小弟杨秀清……奉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广,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御照:胞等所议是也,既遣性将施行。
教师总结:这一材料表明太平天国恢复了交粮纳税的做法。它只能根据现实和财政的需要,推行可行的政策。虽然它未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实施,但作为一个农民政权,必然要维护农民的利益,在太平天国的占领区内,它宣布承认耕者有其田,充分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的斗争精神。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定都大京以后,清政府即在孝陵卫设立江南大营(闪动),企图遏止太平军东下,威胁天京;在扬州设立江北大营(闪动),遏止太平军北上,威胁天京,南北大营遥相呼应。同时清政府调动八旗、绿营军队,对付太平军。在这两年多的军事交锋中,太平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也使清政府认识到仅靠正规军镇压太平天国已不可能,所以清政府命令地方官绅督办团练,协助官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由此产生。
下面请同学简单介绍你所了解的有关曾国藩及其湘军的情况。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进士,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这支武装的将领和兵勇全是湖南人,被称为“湘军”。特点是以封建宗族、乡土、师生关系为纽带,联结了一批封建士子,全军各级层层相依。这种方法加强了湘军内部的团结,也开创了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先例。湘军采用新式武器,又有封建宗法关系联结,其战斗力比以往的八旗、绿营兵强,成为太平军的劲敌。
●提问:面对这样的军事形势,太平天国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请同学看书归纳。
○回答:北伐、西征、东征。
●提问:看书归纳太平天国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领导人及结果。(也可制成表格,由学生填写。)
总结:为推翻清政府,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2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开始。(闪动北伐军所经主要路线)初期北伐军进展顺利,经安徽,进河南,渡黄河,转入山西。进至直隶地区。1853年10月北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静海,前锋抵达天津附近。清廷大为震动,急调精锐部队防堵北伐军。北伐军受阻以后退守连镇、冯官屯,林凤祥、李开芳先后被俘,英勇牺牲,北伐失败。北伐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表现了太平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它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为巩固天京大本营,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的战略目标是夺取安庆、武汉,控制长江中游,为天京树立起军事屏障。然后进兵湖南,平定两广,统一南部中国。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后进入湖南。在湖南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率军增援,在湖口、九江与湘军主力激战,取得重大胜利,夺取江西8府50多县,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为了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1856年秦日纲率军东征。首先进军扬州,摧垮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合,一举摧垮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被围的局面。至此,太平天国取得西征、东征的胜利,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它兴起后在南京建立政权,和清政府相对抗;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标志农民革命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它通过北伐、西征、东征等军事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显示了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太平天国运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测试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下列不属于洪秀全理论来源的是()
A.西方基督教义B.农民平均主义C.佛教思想D.儒家思想
3.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①永安建制②创立拜上帝会③金田起义④定都天京()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
4.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主要在于()
A.太平天国起义有了稳固的根据地B.使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最高峰D.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6.太平天国军事全盛时期的表述中有误的是()
A.北伐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B.进入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西征军战无不胜
C.太平军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D.东征军和西征军汇合摧毁了江南大营
7.1853年太平军西征,主要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B.充实太平天国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源D.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8.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促成这次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
A.拜上帝教宣传的平等自由思想对广大人民有很大号召力B.清政府统治的腐败
C.太平天国政权始终严格遵循人人平等、平均的原则D.太平天国的战略指挥基本正确。
9.太平天国运动中有这样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的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10.天京事变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民阶级本身的局限性B.洪秀全本人的腐朽变质
C.统治阶级的内讧不可避免D.太平天国隐伏着失败的危机
11.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C.③④
12.关于《资政新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B.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C.迫于形势没有实行D.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13.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B.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
C.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D.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14.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1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16.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二.材料题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引自《洪仁玕自述》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妖”是指什么?

(2)“洋人助妖”指的是什么事?

(3)洪仁玕分析的天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认为正确吗?说出理由。

(4)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D6—10BDCBA11—16CBCBCD
二.材料题
(1)“妖”指清政府。
(2)洋人助妖指外国侵略者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3)不正确。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是天平天国失败客观原因,不是根本原因。
(4)启示: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或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材要点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当时支配他们之间关系的仍然是封建和封建生产关系。
2.洪秀全组织、发动起义的准备工作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今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九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诸王,并由东王节制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永安突围后,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重要文告,1953年,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与此,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1853年,由林凤祥、李开芳率领,开始了北伐,他们攻入了天津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供应不足,最终失败。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它深入到了敌人的心脏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天京突围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赖汉英率领的西征也在进行,他们夺取了湖北和安徽的重镇,入湖南时遇到湘军进攻受阻。1855年,石达开指挥太平军,取得了鄱阳湖大捷。西征的胜利,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1856年燕王秦日纲率领太平军,夺扬州,破江北大营,后与石达开会师,摧毁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9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中提出的“平均”“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将过去农民起义的口号做了具体的规划,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有平等,要有摆脱封建压迫、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对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其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的出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却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产物,它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农民没有实施它的热情,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略)
3.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
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

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
主观原因: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
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3.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4.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本目重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曲,进行导入
教学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史料链接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读史感悟:
①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一个什么社会状况?
②这些现象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怎样的关系?
2.洪秀全的准备活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史料链接:
洪秀全指出:“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读史感悟:
①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创建了什么新的组织?其目的是什么?
②这个新的组织体现了一个什么思想?
3.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原因:
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概况:(简要介绍即可)
影响: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读史感悟:展示《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图,联系所学知识思考:
图片反映了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反映了农民阶级的什么特点?最终导致了什么历史事件?给太平天国运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7)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基本目的:
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史料链接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小弟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经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将佐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将佐施行。钦此 ——引自《太平天国》
材料三:出伪示,着族帅卒长按田造花名册,以实种作准,业户不得挂名收租……收租度日者……甚属难过。 ——引自《海虞贼乱记》
材料四:……伪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三百六十,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定纳。——引自《庚癸纪略》
读史感悟:
①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②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材料三中“收租度日者”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甚属难过”?
④材料四说明的分田方式是什么?与《天朝田亩制度》分田方式有何差异?
⑤综合四个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与实际执行情况的距离,并说明原因。

《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空想性
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史料链接
材料一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资政新篇》
读史感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论从史出: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了席卷了中国南方大地。建立起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他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滋生了腐朽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出现,太平天国由盛而衰。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军的将士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作战,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作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然而,作为小生产的代表,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四、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
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金田村B、东乡C、永安D、天京
3、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
A、基督教B、儒家大同思想
C、拜上帝教D、佛教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
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B、推翻清朝的统治
C、建立理想的共和国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
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6、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
A、1853年B、1855年C、1856年D、1858年
7、太平天国前期天京突围的目的是
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政府
C、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8、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农民阶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
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
9、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
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
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
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
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
10、说太平天国运动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
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
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其斗争目标是反封建
二、材料分析说明题
11、阅读下列图片,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②《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

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

④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⑤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三、问答题
请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练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太平天国运动练习》,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在于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击外来侵略
C实现其革命理想 D.建立人间的天国
2.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
A.宗教迷信严重 B.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 
C.阶级矛盾尖锐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3.太平天国在北上途中,先后牺牲的两位重要将领是
北王翼王南王西王
A. B.C.D.
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D.反对封建统治
6.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7.太平天国东征军的将领是()
A..林凤祥 B..李开芳 C..赖汉英 D..秦日纲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而导致失败,“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原因是
A.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林则徐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压制
C.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出现
D中国无产阶级没有登上政治舞台
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
A.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 B.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带有宗教色彩
11.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A.苏州B.上海 C.杭州 D.安庆
12.1844年,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 ,他又颁布法令称:“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随着地位的变化,洪秀全难以抵制封建思想的侵蚀 
太平天国政权已不能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不正确正确 D.正确不正确
13.太平天国的都城,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4.太平天国运动在下列哪个方面体现了近代民主革命的特点
A.领导阶级 B.指导思想 C.斗争对象D.奋斗目标

1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回答: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材料二“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今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御照:“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
材料三“兹本大臣恭奉王命,莅临斯土,催办钱漕,兼取贡税。田赋虽未奉其定制,尔粮户等亦宜谨遵天定,暂依旧例章程,如数如期完纳。”
——太平天国1855年告示
材料四“至于业户,固贵按亩输粮,佃户尤当照额完租。兹值该业户粮宜急征之侯,正属该佃户租难拖久之时,倘有托词延误,一经控迫,抵租与抗粮同办。各宜禀遵无违。”
——太平天国1861年指示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哪些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
(2)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实行不同的土地租税政策的?
(3)这种变化,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其实质是什么?
(4)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A2.C3.B4.D5.C6.C7.D8.A9.C 10.B11.D 12.D 13A 14C.15C
16.(1)1851年;1853年。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领导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攻占永安,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先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继而韦昌辉被处死。(3)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负气出走。进一步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17.(1)材料一:有田同耕,平均分配土地;材料二、三:照旧交粮纳税;材料四:佃户照额交租,业户照章纳粮,抗租与抗粮同办。(2)平均分配土地,是为了满足农民阶级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照旧交粮纳税,是据国家财政和米粮现实需要。(3)由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承认地主占有土地的合法性。(4)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农民阶级因阶级局限性,不可能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决定了其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18.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一是没有夺取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战略要地──中原地区,而是选择了不易防御的苏杭之地;二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证明洪仁玕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但洪秀全等人利用宗教迷信组织发动起义,占领天京后,进取心减退,严格等级制度,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日益腐化,后来发生了“天京变乱”,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斗争又使石达开负气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使其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太平天国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无法实现。诚然,太平天国没有选择正确战略要地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革命能否成功取决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自身无法克服的落后性和分散性等弱点,这些弱点,注定它必然失败。说明单纯的农民运动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43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