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0课世界经济发展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10课世界经济发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0课世界经济发展一、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1、经济全球化趋势:最重要趋势;(1)基本含义:指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相互制约达到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现状。(2)主要特征: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3)形成原因: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②以信息动手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最主要原因)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④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⑤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⑥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4)本质反映: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5)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益和风险并存;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②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匮乏、债务沉重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④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南北贫富悬殊扩大②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③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威胁;例: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6)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WTO)运转——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

1995年1月1日;

前身

1947年成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总部

日内瓦;

性质

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

①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中国入世

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第143个成员国;2、经济区域化趋势(1)基本含义:指若干国家联合起来,依仗集团力量以促进和突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战略利益,是一种联合图强的战略。(2)背景原因: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②经济多极化发展,国际经济竞争激烈;③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依赖性加深;(3)三大区域经济集团:①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诞生;②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1989年成立;③欧洲联盟:

项目

基本概况

简称

欧盟;

前身

欧洲共同体;

点评

是经济区域化的典型代表;①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条约》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经济政治联盟;②1999年1月,欧元成功启动,标志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建成;

作用

(4)主要作用:①促进了集团内部的贸易增长;②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④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世界;⑤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在发展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3)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二、知识经济的兴起1、基本含义:区别于过去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兴起背景(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深入发展;(2)冷战后,经济和科技为主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推动;3、兴起概况(1)时间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先出现于美国;(2)增长动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3)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4)主要特点: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4、历史作用(1)知识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2)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三、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1、环境问题(1)出现原因: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过快和人类对自然资源无休止掠夺,破坏了全球生态平衡;(2)主要表现: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大气和水污染加重,气候恶化;(3)面临后果:使世界无法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4)解决办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项目

基本概况

基本

含义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在“需要与限制需要”方面的关系;

形成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时空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

①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②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③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意义

①使生态系统第一次被人类自觉地纳入到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中去,是人类向自身生存环境由索取到回报的大转变;②提升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将导致人类生活指数及质量的根本变革;2、恐怖主义: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3、国际性毒品贩卖走私4、艾滋病蔓延

扩展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1.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2.限制该地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3.该地区农业部门拟建设水土保持林、果林、耕地、水库大坝,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①地—水库大坝、②地—果林、③地—耕地、④地—水土保持林
B.①地—水土保持林、②地—耕地、③地—果林、地—水库大坝
C.①—果林、②地—耕地、③地—水库大坝、④地一水土保持林
D.①—耕地、②地—水土保持林、③地—水库大坝、④地—果林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
带。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6.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是()
A.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
C.吉林省D.云南省
7.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工业增加值最为迅速
B.凭借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C.凭借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D.外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
8.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002年,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
A.l/2B.1/3C.1/4D.2/5
9.下列关于我国不同地区城市化模式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北模式:沿边开发----边贸发展----城市化
B.苏南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浙江温州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珠江三角洲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10.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
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实行了更优惠的政策
B.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限制
C.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
D.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丰富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其基地是()
A.深圳B.广州C.惠州D.中山
12.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在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其核心不包括()
A.深圳B.珠海C.香港D.广州
13.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新华网2006年2月4日电作为世界上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带,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威胁,很多地方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
14.近年来,保护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是()
A.增施化肥B.焚烧秸秆C.秸秆还田D.合理排灌
15.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 )
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第16一18题。
16.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17.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18.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19.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轻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B.该地区正在以广州为基地,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不久,中山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
20.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平原平坦辽阔,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光、热、水资源丰富,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C.人多地少,土壤肥沃
D.耕地面积小,土壤肥沃
2006年6月6日,第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赣、阂、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
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回答21-23题。
21.从自然环境来说,“泛珠三角”()
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22.下列关于“泛珠三角”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
B.区内有洞庭湖平原、都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23.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最丰富的资源是()
①石油②稀土③有色金属矿④生物资源⑤水能⑥煤矿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二:综合题
24.读“长江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
图”,回答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的对应字母:杭州市__,
京九线___。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其发展工
业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
(3)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
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4)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升级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有__________。
25.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约100吨苯类污染物注入松花江,造成松花江吉林市以下河段严重污染,11月25日,松花江污染水跨界入俄,造成俄罗斯水域污染。
1.简述松花江的水文特征。
2.图的中部为_平原,分析该平原发展小麦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松花江水被苯类物质污染造成的危害。
4.请你简要评价下列说法:“A处有许多大型国营农场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我们要继续大面积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增强国有商品粮基地的实力。”

26.(2006高考上海卷,32-39)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农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发达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
27.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处、处和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参考答案
1.C2.D3.C4.D5.C6.A7.C8.B9.D10.B11.B12.B13.A14.C15.A16.C17.D18.A19.B20.C21.A22.B23.D
24.(1)A J
(2)能源资源不足,矿产资源缺乏
(3)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全国最大侨乡之一。
(4)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国内腹地范围小
25.(1)流量较大,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含沙量小,结冰期较长,有凌汛现象。
(2)松嫩 夏季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灌溉水源较充足;地广人稀,生产规模较大,重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较高。
(3)污染水源,造成松花江流域地区饮水困难;破坏松花江生态环境,及危害水生生物生存(使水体缺氧,造成鱼类死亡)。
(4)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A处有大面积沼泽地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湿地资源。湿地是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对其要进行重点保护。

26.(1)水田劳动集约化(集约化)(2)B(3)劳动轻纺(4)CD(5)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6)1.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7)AC(8)湖南、云南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27.⑴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
⑵水土保持林 亚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防护林
⑶BCDF
⑷该地区资源缺乏,但海运方便,发展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了解欧盟的发展历程,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

3、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历程

难点: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本课教材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重点介绍了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整体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和主要趋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依据课标在操作层面上应将“欧洲联盟”作为教学的中心内容,而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作为教学的两个辅点内容,力求在一个中心上深入,在两个辅点上拓展。本单元教学内容和义务教育初、高中历史和高中政治的联系比较密切。要利用旧知识的回忆,借助世界政治地图,深化认识,提高概括能力。同时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

一、欧盟的发展过程

1、欧共体的建立(经济实体)(1)1951年成立,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57年签定《》建立欧和,《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1967年,将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2、欧洲联盟的成立(政治实体)

(1)1992年,欧共体12过签署《》,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过渡。

(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3、成立的意义:

(1)对欧洲:。(2)对世界:。

思考探究

1、结合下列材料和问题分析:欧洲为什么能走向联合?

必要性:二战”后西欧的经济状况如何?“二战”后欧洲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临怎样的危险?

可能性:德、法两国为什么积怨?又怎样抛弃前怨携手合作?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200多年前,法国文学家雨果就满怀深情地希望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确有人试图实现欧洲的统一,例如拿破仑就曾经统一了欧洲大部分。但是1812年进攻俄国失败,随后在莱比锡战役和滑铁卢会战先后失败,拿破仑统一欧洲的梦想破灭了。

C级2、欧元共分7种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此外还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面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欧元硬币由8种面额组成,包括1、2、5、10、20、50欧分和1,2欧元,并具有一个统一的硬币正面和一个体现国家特征的硬币反面。

指导学生阅读P107“欧元”和上述材料,思考:通过“欧元”你想到了什么?3、从欧共体到欧盟,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性质上:内容上: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1、背景:(1);(2)。

2、过程: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宗旨:。

4、特点:(1)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2)世界上第一个由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作用:①。②。③推动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经济联合的重要性。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

1、历程(1)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2)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汉城会议,通过《》,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同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名义加入。

2、宗旨:。

3、性质与特点:(1)性质:是一个。(2)特点:当今世界最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合作探究1:现代世界经济领域活跃着哪些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它们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三大经济区域集团各有什么特点?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何弊端?

答案提示:1、(1)欧盟一体化程度最高,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和经济集团,还是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2、(1)冷战结束后,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2)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达到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3、(1)促进了各集团内部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2)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3)促进各国更加着重于经济科技力量的较量;(4)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

4、经济区域集团经济合作的优惠措施只是针对成员国的,不利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不利于缩小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欧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盟的前身是欧共B.欧洲联合经历了从经济联合到政治联合的演变

C.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集团组织

D.反映了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3.欧洲联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重要表现。它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

C.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4.假如你是一位墨西哥的农民,2003年参加了由5万多人在首都举行的反对全球化浪潮的游行示威。你反对全球化浪潮的主要理由是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②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成本高等原因,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③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墨西哥,破坏了自然环境④发达国家对墨西哥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引发生态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④

6.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的悉尼举行。下列关于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7.以下标志代表不同的国际组织,中国没有参加的是

8.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的演进趋势是()

①从经济逐渐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②其规模不断扩大

③由政治逐渐扩大到经济领域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合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9.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样化趋势加强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④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0.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

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C.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

CBBBCBCCDB

C级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参考答案:(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3分)亚太经合组织。(1分)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1分)

(2)“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1分)2001年。(1分)

(3)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

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答出一点即给1分)

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1分)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高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情况和影响;确立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知道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
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本课首先叙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其后,教材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来阐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最后,教材将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个案,说明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课应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教材叙述比较理论化,建议教师尽量以案例为载体,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以方便学生的理解。鉴于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教师采用形式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探讨以作出分析和判断,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历程:随着的开辟,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工业革命后,
迅速扩大;二战以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
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
的强有力的推动;瓦解扫清了障碍;
(2)评价:在加速世界就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和地位;。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应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思考探究
1、联系第二单元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具雏形(启动)
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战后资本新一轮扩张全球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高潮)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表现、作用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断时缺乏的强制措施
(2)成立:目的:;年成立。
(3)特点:与。
(4)宗旨:
(5)作用:
(1);
(2);
(3)。
思考探究
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
A相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们宗旨和基本原则基本相同
B不同:
(1)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常设的、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是完全独立的国际法人
(2)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
(3)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缺乏强制措施;世贸组织成员必须接受世贸组织协定、协议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史实: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定《》,是创始员之一,后被台湾当局非法占据②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的申请
③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影响:机遇:对中国①②;
对世界③④;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启示: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世贸组织的成立
中国加入WTO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当今世界某一重要组织的标志,以下关于该组织的提法不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2002年11月在北京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C.中国加入该组织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D.该组织的成立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2.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中有人认为:“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可以依据的史实是
A.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和原料 B.欧洲的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
C.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的孤立状态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输出的加强
4.“一种喷气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和日本设计,在西雅图装配,尾椎来自加拿大,特殊的机尾部分来自中国和意大利,引擎来自英国。”由这段资料,我们不能得出哪一结论?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B.国际分工正在往纵深发展
C.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之一D.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流动
5.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A.政治纷争加剧B.军事对抗升级C.文化差异加大D.贫富差距拉大
6.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08提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
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8.20世纪末,导致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国际格局的变化②科技革命的发展③跨国公司的推动④各种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9.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2008年10月的第二周,美国股市经历了连日下跌势头。同时,欧洲、亚太地区股市都反应强烈,股指连连下跌。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D级10.现代化指的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核心之一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具有自己的特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现代化开端于洋务运动,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②日本实现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家的扶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④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BAACDDADBD
11.材料一1800年~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
年份1800184018601880
金额1.42.47.214.7
——引自夏诚著《近代世界整体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出现的物质技术条件。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白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一《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图一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图二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四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速度达到12.5%。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据材料三、四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材料五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4)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5)从以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答案要点:(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轮船)和通讯手段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联结在一起。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君主立宪制得到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的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生产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
(4)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案
重点: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课前自主学习
1.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_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它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于__________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运作,标志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二战后____________技术,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____________技术迅猛发展加快了国际流动,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____________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面对____________而言则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997年7月,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相继受到冲击,11月中旬波及韩国、日本,亚洲金融相继陷入危机状态,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美国股市动荡直至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由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亚洲?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征?
1.发展进程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发展原因
(1)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2)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4)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5)交通和信息技术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3.实质和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正确的策略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基本原因是()
A.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
B.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纷纷成立
D.关贸总协定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世界性统一大市场。世界贸易组织是何时建立的?它与关贸总协定有何不同?
1.原因
关贸总协定成立以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其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诸多弊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应建立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
2.建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
3.目的:世贸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4.作用
(1)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2)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
(3)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度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下列是关于WT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B.WTO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C.WTO未能对发展中国象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D.其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有关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就已建立起来
B.关贸总协定和WTO都以实现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C.美国在战后世界贸易中一直占核心地位
D.WTO的建立使世界贸易向着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周
知识点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协调机构,对每个国家都充满了诱惑,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前景也相当客观,为什么中国人世之路历经曲折,耗时漫长?中国入世将会给国人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应对策略:中国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上国内外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是因为()
A.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
B.中国市场将成为开放统一的市场
C.中国市场的商品需求基本饱和
D.中国政府不再调控市场经济活动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这一举措反映了()
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世界市场对中国开放,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向世界开放②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体现③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巩固测试
1.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A.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
B.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运作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c.世界各国、各地区密切联系交往与合作
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I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B.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D.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4.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A.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B.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促进
5.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片
D.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6.下列组织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特征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贸易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欧洲联盟
7.世界贸易组织是()
A.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B.以区域经济集团化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组织
C.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组织
D.以知识经济为载体的多边贸易组织
8.世贸组织比关贸总协定具有更大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世贸组织更能适应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②从临时多边贸易协定到国际性贸易组织的转变
③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亩化和促进各国市场开放
④世贸组织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A.①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
9.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10.材料一“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周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人均产量

国家类别1970年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评价材料一的观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全球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319.html

更多
上一篇:小树谣 下一篇:第五课戊戍变法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