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代的农业制度

——中国古代的农业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原始农业的起源:

起源: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地域差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稻北粟

基础:生产工具的出现

农作物:五谷:

家畜饲养:六畜:

2、生产工具的变革:

原始社会时期:使用木器、石器;

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依然以石器、骨器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出现,牛耕技术开始运用。

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犁辟出现。

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

4、水利措施: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

汉代:漕渠、白渠

5、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的精耕细作)

定义:指养地方式中的土壤耕作(翻土、松土)方式)。

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此以后,佯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良,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6、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的土地制度,逐渐形成了租佃制为主的

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时期:土地公有制。

商周时期:原始公有,商周时期井田制(特点:对份田,农民只有使用权;与分封制相结合)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承认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肯定土地私有制;因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租佃关系产生。

秦汉时期: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聚族而居;有私人武装;劳动者与庄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土地兼并(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了抑制兼并,统治者采取了很多均田、屯田措施来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如:三国屯田制;北魏均田制。

唐朝:均田制,唐中期瓦解;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的田庄经济,租佃关系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但没有魏晋时期强;

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主要经营形式,

明清时期:兼并严重,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租佃制普及全国,契约纳租方式确定,货币地租发展起来,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自主权提高、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发展)。

7、经营方式:千耦其耘——个体农耕

千耦其耘(因为生产力低下。大规模的简单协作)

个体农耕:原因:生产工具进步;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生产。

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在地域颁布上,南北发展不平衡

②在产业结构上,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

③在生产力上,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耕作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④主要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

⑤主要是“男耕女织”式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⑥土地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深化

1、中国古代农业的整体线索:

①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农具到铁犁牛耕的演变;

②土地制度由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发展为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土地),主要有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

③小农经济艰难成长,始终在中国封建统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2、历史特征:

①农来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②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③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加。

④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⑤“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传统农业思想。

3、对小农经济的认识

⑴、条件:

有利条件:

①工具的改进。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小农经济之下,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

产主动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为了增加收人,农民努力地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④明智的统治者为保证政府的收入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①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2).特点

①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3).弱点

①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②封闭性,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③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不变的生产技术和日益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④脆弱性。

(4).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评价:①自产自销,生活稳定;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②规模小,分工简单,难以扩大生产,阻碍社会分工;是阻碍近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1.金属冶炼JAb88.CoM

(l)、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成熟(数量多,种类多,工艺精,使用广泛),如:司母戊鼎(商)、四羊方尊

(2)、铁、钢冶炼:春秋发明冶炼生铁和钢;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3)、燃料:汉代开始使用煤,并用于炼铁;

北宋时普遍用煤炼铁(使钢铁质量大大提高)

南宁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

2.丝织业:

①新石器时期前:开始养蚕织丝(嫘祖)

②西周丝织业迅速发展:西周有斜纹提花织物;形成丝织中心城(临淄)

③汉代提花技术成熟

④唐代出现缂丝技艺;

⑤宋代丝织品种多,织锦吸收花鸟画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⑥宋末元初;棉花种植传入内地;元代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革新内地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⑦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形成苏州、杭州两个最著名丝纺织中心。

3.制瓷业:

①新石器时期:彩陶、黑陶、白陶;

②东汉:青瓷

③南北朝:白瓷。

④隋唐:陶瓷工艺成熟,制瓷业独立,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首创釉下彩绘。

⑤宋代:进一步发展:技艺提高,涌现五大制瓷名窑(如“瓷都”景德镇)

⑥元代;进入______生产时期:烧成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和釉里红;________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⑦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景德镇)。景德镇的青花瓷质量上佳

⑧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景德镇)

4.手工业经营形态:

①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分生活用品;产品不在市场流通;规模庞大、行业众多、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管理制度完善;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十分精美。

②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因此,产品在市场上流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此后在曲折中发展,在明朝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随着规模的扩大,经营方式的变化,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雇佣关系)

③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提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以维持生计。

▲深化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

②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多种经营模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副业)

④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结合。

⑤地域分布广并且呈现南移趋势。

2.古代商业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l)历史线索

商业:从秦汉、隋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商业发展、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及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但由于封建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稀疏而又微弱。

(2)历史特征

商业:①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②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③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④货币问题始终掺杂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水平。⑤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资本主义萌芽:①在局部地区某些行业出现。②发展缓慢。③没有经历资本积累过程,受农业、手工业制约影响较严重。④在手工工场内出现雇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重难点突破

4.商业发展的特点

(l)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形成和发展。

(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兴盛。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期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

(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期,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如徽商、晋商等。

(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5.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以尽管古代统治者把商业看作“末”业加以限制,但由于农、工、商之间的互动关系特点,古代的工商业还是有所发展甚至出现了繁荣局面。(方法指导:在复习时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这一事实)。

6.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l)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人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货币投人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科技优势。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巨著的问世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n.途径

(l)手工业者扩大生产规模,雇人进行商品生产。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机房”的出现属于这一类。机户开设机房,雇人经营,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富有商人打入生产领域,直接雇人组织商品生产。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暑袜店的经营模式属于这一类。

(3)两者不同的是,机房属于集中的商品生产,暑袜店进行的是分散的商品生产;相同之处在于机户或店主与生产者的关系都是雇佣与被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111.特点

(l)从行业和区域看,产生于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丝织行业。

(2)从表现看,主要是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业生产。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从程度看,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出现在个别地区的个别行业部门,是十分微弱的。

7.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l)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据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3)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4)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5)地主、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8.重农抑商政策

(l)内容:作为一项完整的政策,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是封建政府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种种控制:①统治者强调以农为本,商为末,强化本末意识;②注意减轻赋税,防止农民大量破产;③抑制土地兼并,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④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通;⑤抑制商人、限制商业活动。(2)实施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国民生计、国家稳定和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②工商业不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3)实质和目的: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4)影响:①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②消极作用:不仅维护了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9.闭关锁国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和禁止国人对外交往和出海贸易,另一方面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实行的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②社会根源:小农经济落后性和闭塞性及封建主义的劣根性;③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3)影响: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3、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①客观原因: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②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

③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过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④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促进经济发展。

⑤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一、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一览

目的:

核心:

宗法制工具:

作用:

目的:

分封制对象:

作用:

结局:

特点:

内容:

秦朝郡县制

特点:

原因: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

历程实施者:

对策措施:

利弊:

背景:

权:

宋初集权措施钱:

兵:

利弊:

结局:

皇帝制:,。

秦朝三公:

三公九卿制九卿:

关系:

名称:

隋唐结构:三省:、、

历程六部:

作用:

行政权:

宋初措施:军权:

财权:

结果:

措施:时废,设。

明朝时正式设。

影响:

清朝:措施:沿用明制,设,负责军国大事。年间设,职权:

影响: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

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以来

2、自耕农

特点:

出现原因:

破产原因:

3、租佃制

出现:

发展:

普及:

特点:

作用:

4、手工业

部门成就经营方式

冶金1、

2、

3、

纺织

陶瓷

5、商业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时:

周朝:

春秋战国时期:

隋唐时期:

宋代:

元朝:

明清时期:

6、重农抑商

产生:

发展:

松动:

强化:

7、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

特征:

经济结构:

受阻原因生活水平:

政府政策: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商周以来,我国生产工具是怎样逐渐改进的?

商周时期:绝大部分农具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春秋时候,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耕犁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曹魏时,马均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唐朝时,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

2、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冶铁业发展情况如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春秋用木炭做燃料,西汉用煤做燃料,南宋用焦碳做燃料。

3、商朝以来我国商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唐朝时,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中期开始征收茶税。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定,仍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有了夜市。黄河流域的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安城内有坊(住宅区)有市(商业区),市坊分开。市有东市和西市。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为中心。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

明清时,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

4、西周以来,我国土地赋役制度的变更情况怎样?

西周实行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也按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都承认了土地的私有。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两汉:编户齐民,指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很重,还有各种田亩附加税。除了规定的徭役外,百姓还要为官府服杂役,修宫殿修道路。妇女有时也被拉去服役。超期服役十分普遍。

隋朝: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和租调制,后又开始推行以庸代役,限于50岁的农民。

唐朝前期:实行井田制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唐朝后期: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780年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北宋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明朝时:1581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纳银代役,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清朝时: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50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的废除,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重农抑商,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灌溉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D.灌溉不受水源的限制

2、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3、按时间顺序排列我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进步①青铜铸造②灌钢法③冶炼生铁和钢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4、下列对均田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

B.均田制的实行是国家保护自耕农经济的表现

C.受田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和处置权

D.从北魏到隋唐前期封建国家一直使用这种制度

5、自宋代始,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

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商品经济的发展

6、对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B.唐宋以来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加深

C.明初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清朝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8、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B、贵族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私有制D、地主土地私有制

9、“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A.中唐以后B.南宋时期C、元代D.明朝时期

10、某地出土一张明代地契,该地契反映当时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能包括

A.生产关系的调整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11、下列图片能反映唐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BCD

12、中国的瓷器在海外广受欢迎下图为一珐琅瓷,请你做一回文物鉴赏家判断它的大致制作朝代为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④

14、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15、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推广使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水排鼓风冶铁

1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对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

A、火耕B、刀耕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

17、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须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A、春秋时期我国已经冶炼生铁和钢B、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炒钢技术

C、和斩甲能过三十札的以灌钢法锻造的宿铁刀制造方法一样

D、春秋时期我国铁制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18、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坊市不分开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③出现夜市、晓市等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9、作为一名古代商人,你最愿意选择的经商环境是下列哪一年代?

A.春秋战国B.汉唐C.宋元D.明清

2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

B、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C、隋唐时期商业贸易高度繁荣,已出现纸币

D、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劳动力成为商品

2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有: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②官营作坊内的工匠职业世袭③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④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2、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

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3、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

24、“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明朝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会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商品经济相当繁荣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易错知识点归纳

1.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对土地只有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

2.春秋时期,“私田”不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3.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它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4.关于井田制和均田制

(1)井田制:①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②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奴隶和庶民无权支配劳动产品。

(2)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政府将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均田制下的经营方式是个体耕种,农民能够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5.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6.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朝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7.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8.闭关锁国并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9.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业经济。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自然经济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带有闭塞性和迟滞性。

(3)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进取性。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最重要标志。

10.“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不但妨碍海外市场开拓,而且导致中国固步自封。这些都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1、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2、秦国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秦朝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3、“汉承秦制”,由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制约而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4、明清时期,转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废丞相、设内阁和六部、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专制王权的需要;废行省,设三司,直接隶属中央,中央对地方控制进一步加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启继,自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

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

(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

(3)地方:封侯、伯。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影响:

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背景及目的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武王时期进行大分封,周公东征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2)、主要内容

①分封的内容与对象: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的义务与权利:

a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b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3)、影响

积极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影响: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根源。

⑷、特点:

①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主要是土地、人口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

④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5)、分封制的破坏

时间:西周后期

原因: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②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崩溃)

表现:①楚王问鼎;②诸侯争霸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2)、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3)、宗法制的特点

①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②大宗与小宗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③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4)、影响

①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②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

②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①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主要);

②具备继承性和发展性;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演变

(一)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二)确立:秦朝

1、皇帝制度的建立:

(1)、“皇帝”名称的由来: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统一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天子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皇位世袭: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

皇权至上: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中央官制的建立——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有左、右二丞相。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御史大夫:负责掌理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3、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乡→里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1、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①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中央机构各部门执政相互牵制。

②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2、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点:

(1)不同点:

①分封制是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

②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主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是地主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共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曾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分封制郡县制

官员产生方式世袭产生,有封地皇帝任免,无封地

划分标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

与中央的关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

影响易形成分裂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三)发展: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1)、汉朝:“推恩令”总体趋势: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

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治乱”,将诸侯任免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弱化王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2)、唐朝:藩镇割据,总体趋势:中央集权削弱

唐朝在地方设节度使,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3)、北宋:总体趋势:进一步加强

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作用: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行省制度,总体趋势:完善并发展

设置: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权力: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作用:

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

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不同点盛行时间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确立于元,行至今

与中央政

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长官的权力可世袭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与中央任免

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认识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②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变

(1)、汉朝:“中外朝制”

“中朝”:也叫“内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外朝”: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

(2)、唐朝:三省六部制

源流: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职能: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运作程序: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影响: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政治的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3)北宋:二府三司

①措施:

设立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作用:这些官员的设置大大削弱了宰相的权力,皇权得到加强。

(4)、元朝的中书省

元朝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的察举制

①涵义: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②目的:广泛搜罗、管理人才

③选拔的主要途径:举荐孝、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①涵义: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P14注3)

②选拔标准:门第声望。

③弊端: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④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科举制的发展。

①涵义: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②发展演变:

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增加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北宋采用糊名法,防止作弊;

③评价: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b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发展规律:

①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官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③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四)加强:明清

1、明朝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废丞相、设内阁

A、废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

(2)、目的:为了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

(3)、废除:1380年,因丞相胡惟庸试图造反,被明太祖诛杀,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4)、影响:

利——有利于加强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

弊——①易造成皇权过分集中;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③也易造成太监乱政。

B、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的过程:

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置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置内阁大学士授予阁臣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置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3)、特点:①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认识:内阁是明代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只是对皇帝决策和处理国家政务起辅助作用,不可能对皇权起到专制的作用。与西方的内阁比较,西方内阁是权利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1、丞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1)相同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2)不同点:

①地位不同,丞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而明朝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以及行政或决策机构;

②职权不同,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而明朝内阁只是咨询机构;

③对皇权作用不同:丞相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形成制约;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职权大小,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随意而定,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2、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⑴英国:①是民主象征②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③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⑵中国:①是专政的产物;②只是内侍顾问机构,没有实权;③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2、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原因: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利凌驾与内阁六部之上,并制约了皇权。

(2)措施:①康熙设南书房、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与皇帝;

②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职能演变: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简、速、密”

①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机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三、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一)产生原因:

1、经济基础:由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必须要求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及对抗自然灾害和外族的入侵,以保证小农经济健康地发展。

2、政治基础:地主阶级要求强权以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地调动人力、物力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理论基础:法家思想适应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

4、社会基础: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基本特征、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1、基本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并受制于中央。

2、基本矛盾: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发展总趋势:

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北宋时实行文官制度);

②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矛盾基本解决是在明太祖时期的废除丞相制度);

③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

①积极作用:

a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c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d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②消极作用:

a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b政治上: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c思想上: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源流分明,严格清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没间断。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都是在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的意旨的畅通。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官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

(5)宗法关系严重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透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简表:

一、春秋战国、隋唐、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第一课时)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1)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和城市

2.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1)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

(2)农业的发展

(3)手工业的发达

(4)商业的繁荣

(5)城市的兴旺

3.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2)手工业的进步

(3)商业的繁荣和外贸状况

(4)资本主义萌芽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主要有: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等。

(1)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始于商,完善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土地国有制的典型反映。

(2)封建土地所有制为三种类型:

封建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

第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是封建社会占义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东汉时的豪强地主的田庄、各封建王朝时的田庄和土地兼并,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集中体现。

第二、封建土地国有制。其形式有屯田制、均田制等。屯田制曾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实行过,形式有军屯和民屯。均田制实行于北魏和隋唐。

这两种形式,多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后,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情况下实行的。授田时,对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动不大,又能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有利于缓和政治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展。

2.我国古代经济中重心的南移

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两次大分裂时期,造成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从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从东晋南朝开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宋元时期,这一南移的过程最终完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中国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特别是关中地区。由于政治经济上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历代统治者争夺的对象,因此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战乱。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文明一再受到破坏,人民生活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

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南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许多便利条件:

(1)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大批北方农民迁居南方,既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融合与共同劳动;

(4)南方的某些统治者,比较注意采取措施发展生产。

因此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始赶上北方,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由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的发生,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此时,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1.概述我国战国时期与明朝中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说明商品经济在封建初期和晚期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

2.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请结合明清时期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

1.(1)表现: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起来。①各地物产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②一些诸侯国的城市如临淄、邯郸、大染、郢等。聚集了很多人口。商业繁荣,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

明朝时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①许多农业和手工业商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②全国出现了30多座比较大的城市。多为经济贸易中心市场。

(2)作用: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逐渐成为占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商业繁荣的新兴城市。成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各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些地方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黄宗羲这句话批评了把农工商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对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轻商思想的挑战,符合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

明朝中后期。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全国出现了三十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在商品经济较繁荣的江南一些地区,手工工场出现了。清朝前期,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的手工业部门比明朝增多了,规模也扩大了。

但是,明清统治者仍然推行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还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清府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从而阻碍了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黄宗羲的观点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机户、机工、商人)解除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他把农工,商皆视之为本,其观点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进步观。

一、选择题

1.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时的铜柄铁剑证明西周晚期铁器已开始出现

B.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已在较广泛地区使用,战国时则使用更普遍

C.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创造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灌钢法

D.魏晋时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

2.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有关手工业情况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人们已能以曲造酒B.战国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C.三国时吴国培养出“八辈之蚕”D.东晋南朝时扬州成为冶铸中心

4.“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艄,填满河路。”说的是唐武则天时的

A.长安B.洛阳C.扬州D.广州

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①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交通的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当时的长安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

6.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

A.农业生产力进步的促进B.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

C.商品经济繁荣的拉动D.对外贸易扩大的刺激

7.促成清代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推广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国家赋税改征银两D.政府对商贸实行税收优惠

8、明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于“萌芽”状态,是指它①始终未出现劳动力商品货币化②力量远不足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③总体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③④

9.“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纱、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菽……售于厦门诸海口。”(乾隆刊本《台侮使槎录》卷2)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①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②闭关政策的松弛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④商贸城市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

10.五铢钱作为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

A.始于秦统一废于清末B.始于秦始皇废于汉武帝

C.始于汉武帝废于唐高祖D.始于汉武帝废于唐玄宗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在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国家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此国务院专门成立了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并强调要统一思想,不失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域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推动力量。’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应该是全面的,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环境建设、普及科学教育、推广实用技术、发展特色旅游、交通通讯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规划。

材料二

项目单位年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占全国面积比重%14.356.1

占全国人口比重%198042.222.7

199041.622.8

199541.223.0

城镇人口

比重%198028.918.1

199038.021.7

199524.720.0

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比重%198045.118.4

199046.219.3

199549.117.5

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198060.512.3

199062.711.9

199566.010.2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填写下表:

比较内容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1980-1995)产生差异原因

人口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农业产值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2)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试举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西部地区进行友好交往的史实三例,并阐述近代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历史原因。

12.历史上黄河人海多次改道,秦时,经河北人海,汉代经山东,北宋经天津,南宋经江苏入黄海(当时称东海)(以上史实均见中国古代史教材插图),清末经山东入渤海(见中国近代史教图)。而这种现象在长江为何没有?运用历史学常识分析这种有无的原因,并根据中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相关理论,谈谈我们应对的原则。

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

1~5CDCBA6~10BDCBC

二、非选择题

11.(1)

变小东部: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政策落实到位

变大西部:经济文化水平较落后,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

变大东部:地处沿海,原有基础较好,改革开放起步早,成效大

变小西部:地处内陆,原有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

①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尤其是能源和有色金属矿产更为突出

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③东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④农业劳动力实现转化的潜力较大

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的基础建设投入较大,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

⑥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②~⑥答出其中4点就可给满分)

(3)

①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丝绸之路;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东汉政府同西域的联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成为汉蕃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写出其他史实,只要正确也可给分)

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殖民者迫使中国开口通商,其通商口岸绝大多数在东部沿海地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开设工厂,较早接受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东部地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早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民用企业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工厂大都在东部沿海一带,经济发展有其连续性,有利于经济变化和发展

新中国建立以后,政策上向东部倾斜,有利于东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其重点和首要目标放在发展东部。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建立经济特区,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12.

我国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而农业的发展又只能依赖于增加生产资料,即扩大耕地面积。这样,作为封建统治的中心区域,黄河流域的地表资源遭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泥沙含量过高,下游地势平坦,形成淤积,阻塞河水后,必然出现改道。黄河直到东晋十六国时尚称河水,就是证明。

黄河流域多次分裂战争,尤其是民族间战争,造成河堤失修,也是出现改道的重要原因。

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开发较晚,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东晋南朝以后的事情,所以,地表植被的自然生态保存较好。再加上沿线的湖泊和众多的支流,都可以调节干流流量和流速。这就是为什么长江没有出现改道的历史原因。

河流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门。荀子认为,自然畀变化有一定规律。人能够征服并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河流的流量流速也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认识并真正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使河流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有利条件。

刘禹锡认为,自然与人是互相作用的,“交相胜,还相用”,告诉我们要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只重开发不重保护,破坏了生态平衡法则,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生产的技术投入,而不是一味开发资源。黄河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别让长江成为第二条黄河。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课题: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

2.地域差别:

①黄河流域:

②长江流域:

3.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①五谷:

②六畜: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二.农业的发展(生产力方面)——从耒耜到曲辕犁

(一)耕作工具:

1.原始社会:

2.商周:

3.春秋战国:

4.西汉中期:

5.唐代:

6.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

(二)灌溉工具:

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

2.春秋战国:

3.西汉:

4.东汉:

5.西域:(四)农学理论的产生:

三.农业的发展(生产关系进步)——从千耦其酝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

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

①产生原因:

②特点:

③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三:

④自耕农经济的评价:

1.我国“南稻北粟”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集体农耕到个体农耕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1.“精耕细作”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3.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表现:

(1)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如铁农具、铁犁牛耕、曲辕犁。

(2)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从千耦其酝到个体农耕。

(3)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如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

(4)农学知识理论不断积累和推广:如《农政全书》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按工具出现先后顺序B.生产力决定社会发展C.按考古学特点来划分D.按工具的优劣来划分2.牛耕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并不普遍。下列为牛耕的普遍推广提供了可能的一项技术革新是A.犁壁的安装B.铁犁铧的发明C.牛鼻环的使用D.“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3.以下三张图按先后顺序分别表现了A.大河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B.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C.海洋文明、草原文明、大河文明D.草原文明、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4.(07年山东)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07年广东)“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6.(07年上海)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了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7.(07年江苏)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B.管仲C.李冰D.郑国

8.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出现C.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D.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9.(2007年广州)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D.家庭观念加强10.(2007年汕头)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二.非选择题

11.(2007年汕头二模)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B

C

B

C

C

11.(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

特点:①自给自足。

②以家庭为单位。

③封闭性。

④分散性。

(2)材料二。

主要观点:①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

②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

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概括出三点即可。)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27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