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白鹅
课时
教学目标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教学方法设计
本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节课由老师引领着学生从扶到放的学习过程。最终对学文指导落实到了写作方法的指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课文类型及现有的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扩大课堂知识容量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二、品读赏析
(一)叫声:(第3自然段)
(二)步态:(第4自然段)
(三)吃相:(5-7自然段)
这位鹅老爷的脾气被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于是,就上演了一场有趣的剧目。请同学看课文59页,听好老师的要求:在读的过程中,用曲线画出写鹅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写狗的句子,听明白了吗?开始!
(学生在读、画的过程中,教师指导:有的句子不是直接写鹅的,而是从狗的眼中看到的,要注意区分,不要多画,也不要丢掉。)学生读和画,教师在黑板上画鹅、狗、盆、篱笆。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你们能想办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吗?播放课件(图)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A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B: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
1、我利用课件出示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图导入课文(图中的鹅是“我”骑在“鸟”上,现在倡导保护鸟类所以鹅字也改变了写法,成为现在的“鹅”。丰子恺先生不仅画了白鹅,还写了一篇描写白鹅的美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白鹅》。
2、学习第1自然段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的高傲姿态,在老师的激趣引读之下,马上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瞧,这姿态多像……”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请。3、接着让孩子通过解读过渡句,了解到白鹅的高傲主要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和吃相这四个方面。然后再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通过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的特点。4、学习鹅的叫声的内容时,让学生自读小组讨论,看作者是怎样把白鹅的叫声特点写具体的。找出能形象生动地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句并课件出示,展开想象让学生给白鹅当翻译,并及时指导阅读,要读出鹅的高傲。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通过引读有关句子,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老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5、在“鹅的步态”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中,作者把京剧里净角出场的样子比喻鹅走路的样子。对“净角”一词学生很陌生,净角是怎样出场的光凭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就借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净角出场的模样,感受到原来“净角出场”是如此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紧接着体会作者通过鸭和鹅比较的方法突出鹅的步态特点,想象它们走路的样子,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式读描写鸭和鹅的句子,并让学生演一演。这样的设计:一是进一步感悟作者观察细致的态度和用词的准确;二是学生在多种感官及师生合作参与的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效率。再次通过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师:首先,请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白鹅高傲的词。从这个词你仿佛可以看见白鹅当时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说什么?把你的想象就写在这个词的旁边。
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师: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
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画一画。
6、抓“吃相”研究高傲
学习第5、6、7自然段,提出问题:鹅的吃相为什么常常使人发笑,吃食时为什么必须有一个人像堂倌一样侍候着。出示有关语句,感受鹅的高傲。从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感受作者对鹅的喜爱,学习作者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7、在课堂充分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填明星挡案的练习,这种文本梳理的过程,却在“档案”填写的操作形式中有“趣”起来。一为“情趣”,白鹅已不仅是鹅,在作者笔下,在学生眼里,它已是一个极富灵性的可爱的生命;二为“兴趣”,有了“档案”这种形式,使文本梳理的过程也显得趣味盎然。
8、最后一环节是总结写作方法指导写作
在学习阅读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写写我们身边动物的某个特点。让学生充分经历阅读教学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创设这种由内化到外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读完了的同学,可以把你的想象写在旁边
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A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B: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学习丰老先生的这种语言和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观察的小动物。
板书设计
白鹅
叫声
高傲步态喜爱
吃相
课后反思
这一课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自读自悟的新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积累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夏夜多美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地书写“他、她”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4、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5、保护环境,爱护昆虫。教学方法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于是乎,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更得充分尊重学生对这些重点词句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正音
3、自主识记生字。
4、再读课文,把课本读通,读顺,读流这么美的夏夜,知道读出美感
睡莲(lián)哭声(kū)睁开眼(zhēng)趴在(pā)
一根(gēn)弯腰(yāo)爬上来(pá)非常(fēi)
感激(gǎnjī)谢谢(xièxie)着急(jí)这时(shí)
正音重点:gēnzhēng
一根(前鼻音)睁开眼(翘舌音、后鼻音)
着急(多音字zháo)这时(翘舌音)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
(板书:)谁愿意来描述一下夏天的夜晚的景色?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可以找朋友帮助解决。
①谁会读这些字宝宝词宝宝,我们请他来当小老师。
②同桌互读。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三、听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师范读
2.学生听记后汇报
四、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1、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
3、想象读:
4、我说夏夜美实践活动。
五、师生共同表演,走进童话故事。
六、指导书写让学生听故事,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
画出你觉得最动人的句子。
教师范读,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夏夜的景美,情美。
把全班按课前观察对象不同分成: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
哪一组描绘的夏夜最美可获得“睡莲奖”。1.看谁能先听懂课文中的故事,简单地讲给大家听好吗?
2、学生听记后汇报
课文哪些地方你觉得最动人,读给同学们听。
出示头饰:教师来扮演睡莲姑姑好吗?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蜓、萤火虫。
出示“他、她”,你发现了什么?
书写、自评、互评、展评。
板书设计夏夜多美
睡莲
小蚂蚁小蜻蜓互相帮助
萤火虫。课后反思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节课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节课真正的主人是学生。在我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们在表演、讨论乃至争论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知识的获取并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我把思考的权利和时间就大胆地交给了学生。从学生的相互辩论中不难看出学生在情境中,热烈的情绪,好奇的心理,探究的精神交织在一起,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认知活动中。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月亮的心愿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帘、另”等1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女、气”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8自然段。
3、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
4、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诗歌导入,设疑激情
1、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对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会像他一样睡不着觉,可是有个小朋友──珍珍(板书)却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学了课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课件出示课题)
2、教学课题中的生字: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
(板书课题)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什么?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新词
1、自主识字:
珍珍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⑶请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2、交流检查生字、新词: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珍珍也很想去郊游,说不定她也像月亮姐姐看到的那个正在睡觉的小姑娘一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她知道,妈妈的病还没好,需要人照顾。如果自己去郊游了,谁给妈妈端水,谁给妈妈拿药?她想,妈妈病了,照顾妈妈最重要。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是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借小姑娘珍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交游的事情,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富有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与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个人的主题。
设计意图: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阅读主体,阅读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针对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的特点,我安排的思路是:初读感受──朗读感悟──教育升华──课外拓展。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以情激趣,升华主题,引导学生关爱父母,体贴长辈。
2、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节课就是要唤醒孩子们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为学生创设情境,自读自悟,给予学生时间去充分的读,感悟文中所蕴涵的亲情。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学习语文的重点,授以鱼不如授以渔,学会识字的发法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生用各种自己西化的方法来识字。
在识字这个环节里,用识字游戏“找朋友”、“你的发现”“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分组比赛读”等多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师:小朋友,我们曾经读过一首很有意思的小诗《明天要远足》,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小诗,齐读)
师:诗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翻来覆去睡不着呢?
生回答
师:对呀!如果明天要去郊游,你肯定也会像他一样睡不着觉,可是有个小朋友──珍珍(板书)却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学了课文《月亮的心愿》,你就明白了。
师: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把“亮”字写漂亮的。
(板书课题)
师:谁来当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要把“亮”字写漂亮应该注意什么?
生:口要写的小而扁。
生:横和血宝盖一般长
生:最下面是个几。
师:珍珍为什么不想去郊游呢?要想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得先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
⑶请给每小节标上序号。
师: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
师出示卡片。
学生开火车认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⑴生字:老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
⑵新词: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⑶带轻声的词:
出示以下词语,抽读正音,齐读
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三、读、悟3~8小节,在词境中理解词语
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同时,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月亮一开始有什么心愿?
1.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2.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
3.讨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四、小结设疑
师: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五、学生自主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学习,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最后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五个生字写得漂亮(出示:女、太、气、早、去),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早、去”,学生认读。
2、观察田字格里这两个字:
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范写。
4、学生练习。俊字展览
四、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在阅读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以月亮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读书。
1.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看到小女孩为郊游准备得那么充分,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
2.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下雨了,大家都不能去郊游了,就可以等着这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不能参加郊游的珍珍了。)
3.讨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写字:本课写的字大多是独体字,建议重点指导学生写好一些重点笔画,即把主笔写到位。如“女”字,可借助前面学过的女字旁进行指导,但一定要通过指导书写,让学生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字可以重点指导写好“竖撇”,要“先竖后撇”,也就是先写竖,再由竖中弯下写成撇。“气”字要重点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写得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师: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师: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生自由认读,
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师: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师:出示词语
生抽读正音,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去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同时,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生回答)
师:你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读
师:看到小女孩为郊游准备得那么充分,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师: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
生:下雨了,大家都不能去郊游了,就可以等着这位为照顾生病的妈妈而不能参加郊游的珍珍了。
师: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回答)师: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
生回答,
师板书重点词
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生:想让孩子们高兴地去郊游
生:又想去郊游又想照顾妈妈
师: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
生:帮妈妈做事
生:照顾妈妈
师: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最后月亮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师: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主动地学习,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最后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五个生字写得漂亮(出示:女、太、气、早、去),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开始吧!
师:先来看看我写得怎么样?好吗?
生:不好
师:不好在哪里?
(让学生对照范字指出老师写的不足)
师:现在我纠正了,谢谢刚才几个小朋友的帮助,的确比刚才好看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写的字,有没有和老师犯一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赶紧和我一样把它纠正过来吧!没有的请在旁边再写一个。师:看看这位同学的字,好在哪里?生交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月亮的心愿》你有什么收获?生交流师:回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问问爸爸妈妈的心愿是什么?
板书设计
月亮的心愿
珍珍妈妈我不想去了?
照顾懂事有孝心爱妈妈
课后反思
这堂课虽然我的准备很充分,但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有的环节没有到位,像导入时学生说各自心愿时,还没有充分打开学生的心扉,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来说自己的心愿,导致课堂气氛还没有充分融洽,学生的情绪不够积极。
在课文教学中,有几个朗读的环节被我忽略了,如第一段的齐读,对话的男女生表演读,所以读的不够到位,不自然,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学生便不能很好的体会。
因为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不够长,所以我穿插了《小乌鸦爱妈妈》的歌曲律动,可能时间上比较靠后,好象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这堂课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天真与活泼以及一颗童心,让我感动。像小朋友们说自己的心愿时纷纷说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活一百岁甚至一千岁,看得出对父母的那份深情。在即兴做小诗《如果……》时,思琪说:“如果爸爸妈妈是天空,我就是天空里的一朵白云。”逍遥的“如果爸爸妈妈是大海,那我就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孙林梓的“如果爸爸妈妈是一棵大树,我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如果爸爸妈妈是太空,我就是地球。”“如果爸爸妈妈是太阳和月亮,我就是小星星”……孩子们童稚的语言,胜过文豪们的千言万语。
课堂是活的,在课堂上有许多想不到的生成和创新,这是我目前的教学中尚未重视起来的,这需要我去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多学习,多请教,让语文课堂上充满生机。
课题
美丽的小路
课时
2课时授课教师:陈雪原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方法设计
一、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学习、谈话法等。
二、课堂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打开学生思路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1、课件导入,出示课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三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兔姑娘和鹿先生赞叹小路的话。
3、学生角色表演,上台赞叹小路。
4、结合课件,学习第四、五、六、七、八自然段,自我体会进行朗读。
第一课时
一、激情入境
1、这节课,老师先要带小朋友去鸭先生家。哦,到了,鸭先生在欢迎我们呢!
(课件展示鸭先生小屋前那条美丽的小路)
2、(学生欣赏后),问:美吗?把心中感受到的这份美丽和大家分享分享吧!自己先试着说说这儿的美丽景色。
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及时鼓励表扬那些善于观察、善于运用平时积累词语的学生。
3、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要是你住在这里,会怎么想?
指名读——齐读
4、这条美丽的小路还发生了一些大家想不到的事。(课件展示课文余下的内容)
5、想不想扮演课文中的动物朋友,来表演课文?那先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懂。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划出来。
2、交流:
(1)哪些字难读?你认识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2)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激励学生自告奋勇分段读课文。
夸一夸:说说他哪些读得好。
帮一帮:他哪里还不够,要加油。
4、自己再认认真真地读一遍。
5、相信自己“我能行”的小朋友,上台读自己最有把握的一段。
三、朗读感悟
1、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呀?
2、你想读谁的话呢?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认真读读读,要动脑筋,读出感情。
3、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评议时引导学生注意小动物们的动作、句末的标点,正确把握句子的意思,在朗读中加深感悟,以新的感悟促进朗读。
4、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读。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一组演读。
师:你也是森林里的一个小动物,如果走在这条小路上,支怎样说呢,请每一个想说的同学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到讲台前来说说。
生:我是小山羊,我会说,啊,多美的小路啊!
师:嗯,跟鹿先生和小兔说的一样。
生:不一样可以吗?
师:我很高兴能听到不一样的话语。
生:我是小公鸡,会说,啊,多漂亮的小路啊!
师:真的不一样,不错。我们还可以把我是什么省略了,直接用动作表示出来更棒。
生:(蹦蹦跳跳)这小路怎么这样美丽呢?
师:哇噻,能用反问句来表达了。
生:(张大嘴巴)这小路简直美丽极了。
师:说的多好呀,鹿先生和兔姑娘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都轻轻地走,慢慢地走。
生:这小路漂亮极了,我要天天来走走。
师:小朋友如果觉得一下子想不起来自己是什么小动物,可以不说,也可以不做动作,你直接赞美就行了。
生:我还要带朋友们来参观这条美丽的小路呢。
生:美啊,小路,我爱你。
师:你看,简直是一个小诗人。可惜,过了不久,这条美丽的小路不见了,什么原因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读第四自然段)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5、学生角色表演,上台表达小路变脏后感受。
6、问题思考:小路这么脏,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习九到十二自然段。
7、第三次角色表演,表达自已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表演展示
1、邀请第一组小朋友上台表演,其他小朋友注意演员的表情、动作、语气,你觉得他棒吗?为什么?
评议时还是结合课文语言。评后再练读。
2、他们是怎样去找美丽的小路的?哪一组上台表演?
3、再请一组表演、评议。
二、复习巩固
1、游园活动。(课件)
读一读词语,花儿奖给你。
2、读一读,说一说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自由读,体会不同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说说如何记住“明”、“起”、“净”。
2、仿写并提示要领。
先:第三笔的竖在竖中线,第四笔横略长。“乚”的起笔在中心点上。
干:第二笔比第一笔稍长。
“起”和“赶”的走字旁,笔画要伸长略平些。
3、练写,师巡视。
4、展示、点评。
四、课外延伸
1、回家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2、打算如何为学校“美容”?
3、晨会课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
师:这美丽的小路脏成这样,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动物会怎么做呢?
生:我是鸭先生,我就天天在门口管,不让人乱扔垃圾。
生:我会在路旁放几个垃圾筒的,这里这么脏,就是因为没有垃圾筒。
师:现在已经脏了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会把它扫干净的。
生:我会用水把它洗一下的。
生:我还会插上一块木牌,上面写上:小路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师:这方法真是太妙了,小动物们看了你的木牌,肯定再也不会乱扔垃圾了。课文里的鸭先生、兔姑娘、鹿先生也跟小朋友们一样打扫起小路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现在,美丽的小路又回来了,小动物们,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美丽的小路好美丽呀!
生:美丽的小路好漂亮呀!
生:美丽的小路好干净啊!
生:美丽的小路又香又亮。
生:美丽的小路香喷喷的。
生:美丽的小路,我永远爱你,让你永远干净。
生:美丽的小路,我要天天和你在一起。
生:美丽的小路,我以后再也不在你身上扔香蕉皮了。
师:你们的这番心意也正是鸭先生所要表达的。看投影。
(出示: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路
花花绿绿小鸭乱扔垃圾清扫、浇水、洗澡
鹅卵石不见了又出现了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自身特点,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让环保的意识渐渐在学生心里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使环保意识更深的印入孩子们的心中。课文结尾设计了争当校园美容师的环节,通过学习告诉我们要保持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感到肩负的环保责任。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松鼠和松果
课时
2课时
设计人
陈雪原
教学目标设计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应该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根据本课的重点以及新课标的精神,课中我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交流,学习新字.
一、在导入时,我采用出示课件内容引出课题,同时启发学生看课题质疑,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识字环节:在识字教学中,我把握“多识少写”的学理依据,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我采取先呈现带生字的词语,从词语中提出“生字”,运用多种形式熟读生字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如何识记住这些生字?然后呈现带有生字的句子,让这些字回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看看学生“换了环境还能认识它们吗?”
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看,有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今天要和我们一起上课呢?
(CAI课件演示:两只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还和小朋友打招呼)
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课题:松鼠与松果
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二、
1、听老师朗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音。
3、指名读课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4、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如果学生不能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引导进行。
三、
1、出示词语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生字卡,谁想当小老师来试着教同学们读读。
5、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想交流哪个字就交流哪个字?
6、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四、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五、拓展延伸,想象升华.
四、朗读感悟是课文的另一重点,我紧扣课文内容的情感线:高兴、担心、快乐,在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后,让学生带着高兴的语气朗读,随机出示第二幅插图后,观察提问:“为什么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自读自语。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两个重点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松鼠的心情,再读感悟时,特别是省略号,引领学生去发现森林其他动物的担忧。当学生明白出除了小松鼠之外,其他小动物出同样离不开森林,抓住契机,再次出现中心句: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地里埋下一个”,让学生再读感悟,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升华,深深体会文章内涵。
五、最后总结学习时,抓住问题“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咱们把它画出来”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事先画好松树,上台贴一贴,通过这样的形式、把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小松鼠的聪明。同时感受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生活在这样的森林里的幸福和快乐。从而领悟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四、
(一)、学习第一段
(课件演示:第一幅图小松鼠在摘松果吃)如果你是这只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课文里哪一自然段写这幅图?
2、自由读,看谁能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
3、指名朗读,评议。
4、指导朗读重点句: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好吃。
(二)、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课件演示第二幅图: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观察图中的小松鼠在干什么?“为什么小松鼠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二、三自然段,自读自悟。
3、交流感悟。体会松鼠的心情。
4、引出中心句:“如果光摘松果,不摘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和“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里去住呢?”
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指导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松鼠的心情。
5再次出示中心句:“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齐读。
(三)、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多种方式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
2、交流、汇报。
3、如果你是这棵挺拔的小松树,用你的姿势告诉我?那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茂密的松树林呢?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又会怎么样呢?
五、
如果你生活在这里,想象这里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小组讨论互相议一议,说一说。
板书设计
吃松果———埋松果——长松树
高兴担心快乐(板书采用文字式书,简洁明了)
课后反思
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型新授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课时2设计教师刘珂
教学目标设计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方法设计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阅读拓展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升华对买木雕少年的喜爱之情。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引入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四、学习生字
1、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2、词语非常丰富,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一、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学生自读,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课文里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读呢?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第9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指名读这个句子)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生:②他怎样对待遗憾呢?
师:对了,这些问题就是引领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4、研读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分角色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教师可以请同学来读,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3、本课的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⑴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⑶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二、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三、情境写话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学生自由写话。
3、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点。
板书设计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课后反思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胖乎乎的小手
课时
2课时
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知识)目标:
(1)认识“胖”等11个生字,会写“看”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谜语导入、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猜谜导入:
二、揭题:
1、学生夸夸自己的小手
2、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齐读课题)
教材分析:《胖乎乎的小手》是第二册第二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着“家庭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这篇课文小中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文中充满了家庭的温馨情感,内容和语言都贴进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很好的体现亲情之间那种浓浓的关爱和体贴的文章,接近生活,很有生活的气息。新课标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特别要“注重情感的体验”。我设计的“你的小手曾为爸爸妈妈还有很多人做过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让学生在体会文中兰兰的勤快和可爱的同时也回忆生活中你是怎样的,让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然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胆地说。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这样也在无形中渗透了爱劳动,孝敬长辈的思想。情感得到激发,语言得到发展。
一导入
师: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我这儿有一条谜语,你们想试试吗?生:想。
师: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吃饭。生:手。
师:对了,你们确实很聪明。
师:请把你们的小手举起来,让我看看好吗?现在让我们夸夸自己的小手吧!谁愿意说说你的小手能做什么?
生:我的小手能写字。生:我的小手能弹琴。
生:我的小手能画画。生:我的小手能折纸。………
师:你们的小手都很能干,你们真是乖孩子。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她叫兰兰,她有一双胖乎乎的小手,那么,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情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节课《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起读)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画边读生字2、分段朗读课文四、自主识字
1、交流识字方法2、带拼音读生字3、“小老师”领读4、男女生分组比赛读5、开火车读字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学生练笔,教师指导
一复习生字词
二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2、学生交流
3、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学习第二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指导学习第3、4、5段
三、欣赏朗读,进入角色(分角色朗读)
四、指导写字
学写“笑”“贴”“情”
五、课外活动
在识字这个环节里,用识字游戏“找朋友”、“你的发现”“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分组比赛读”等多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新课标第一网
在阅读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敬长辈的好品德。教学中抓住爸爸、妈妈、奶奶说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划一划,划出大家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学生反馈后。让学生反复地读,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知道兰兰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我们要向她学习什么。你觉得可以把题目中的“胖乎乎”换成什么词?大家是喜欢兰兰的画还是喜欢兰兰的这双勤劳的手?
设计意图:课文中兰兰可爱、善良,爱劳动,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同时兰兰的身上也有他们自己的影子,教学的最后以学生爱模仿,爱参与的特点,又让他们回家帮家长做一件事,并当时的情景画下来。让学生想一想兰兰长大了会帮家人干什么,实际上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身份来替兰兰回答。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
师:请打手势告诉我有几个自然段?
师:找6个小朋友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师:同学们读得不错,兰兰听了可高兴了,她让我给大家带来11朵漂亮的小花,你们想看看么?
师:(出示11支花),原来每朵小花上都有一个字,你们有信心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我们在这以前教过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猜字谜,编故事等方法记忆生字,鼓励学生用我们曾学过的方法记忆)
师:谁先来汇报自己的记字方法?
生1:半个月亮--------胖。
生2:十口里面一颗豆-------喜
生3:弓长-----张,我们班的张悦,张嘉纯,张心怡的“张”就是这个。
生4: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的,“贴”可以换成“站”,“情”可以换成“请”,“清”
师:现在请把你记得最好的字,讲给小组同学听,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说清记忆方法,然后再组个词,其他小朋友要有礼貌地认真听,如果他说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鼓励他,如果他说错了,你就帮他改过来。
师: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小花盆,每个花盆上都有一个拼音,谁愿意当小园丁,到前面来把花移到花盆里。
师:请小老师领读。
师:现在让我们男女生来个比赛好不好?
男女生比赛
师:让我们开火车读生字词吧。
生:(开火车读生字词)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现在来写一写好吗?(投影出示带“看”“着”田字格)谁来读读这两个字?
生:(指名生读字)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都是半包围结构。
生2:“着”多了个倒八字
生3:“着”的第三笔是横,“看”的第一笔是撇。
师:请小朋友举起右手跟着我写这两个字(师在黑板上范写)
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在书上描一个字,写一个字,(播放音乐,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写的字。
以此方法学写另外三个字“画”“胖”“事”
(三)完成作业:在书上书写我会写的字
第二课时
师:生字宝宝刚才休息了一会儿,现在又来到小朋友身边,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生:(指名人读生字)
师:生字会读会写了,咱们把它们请回到课文里,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边读边想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的那张画?,把他们说的话画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并把爸爸,妈妈,姥姥说的话画下来)
师:兰兰帮全家人做了哪些事?
生:帮爸爸拿拖鞋,帮妈妈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
师: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喜欢哪一自然段?
生:(轮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把那一自然段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喜欢哪一自然段?(学生说到哪一自然段,就指导哪一自然段)
1、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我喜欢读第二自然段,你能读个大家听吗?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体会得真好。谁能扮演一下兰兰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兰兰说的话)
师:我好象也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兰兰,还有谁想读兰兰的话,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生:(齐读兰兰的话)
2、学习4、5、6自然段
师:还有谁喜欢读第三自然段?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指名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爸爸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是因为小手帮爸爸拿过拖鞋。
师:想想爸爸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谁来模仿爸爸的口吻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我们都把自己当成爸爸来夸夸兰兰。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以下4、5自然的学习方法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一和第六自然段
师:谁能把第六(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好?
生:(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师:如果你是兰兰,听了全家人对自己的夸奖,心里怎样想?
生:高兴,兴奋
生:以后还要为全家人做更多的事
师:谁来把兰兰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生(指名读)
师:读了全家人对兰兰的夸奖,你们替兰兰高兴吗?把自己当着兰兰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这段)
(先分四人一小组,分角色,一人一个角色;老师叙述,请学生表演读;)
师:现在又到了我们写字的时间了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的小手很能干,今天老师要你们每双小手布置一项任务,回家后,用你的小手帮家人做一件事,做的时候观察家里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画下来,我们来一个“比小手”画展。
板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
爸爸──拿拖鞋兰兰?帮家人妈妈──洗手绢爱奶奶──挠庠庠关心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顺正是他们所欠缺的,让学生有所感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全家人所说的三句话进行品读品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当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小手为别人干过什么时,有的同学说:“我为老师抱本子。”有的同学说:“我为妈妈倒水。”还有的人说:“我用小手自己写字、画画。自己的事自己做。”从自己的角度写出了手的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让课堂扩展到家庭生活中,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语文实践也真正落实到实处。
不足之处:情感朗读中没有太多的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加以适当的评价,比较前后朗读的不同,更能达到朗读的目的,感悟课文的内容。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棉鞋里的阳光课时2课时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方法设计主要采用谈话导入、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
我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
教学准备课件、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联系生活,激起兴趣
导入语:同学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为家里的人做过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
(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
看看这课是说谁关心家里的人,怎样关心?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
⑴读课文,读准字音。
⑵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
2、学生自由读。
三、交流讨论,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学生自由读:
2、让学生说说哪些难读,并说理由。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年幼之时,也有年老之日。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这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家庭文明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即学会体贴。
学生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我感悟升华课文的主题,并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识字方面坚持以培养学生识字兴趣为目的,让学生主动识字,自己发现识字的方法。老师有重点地指导学生难读、难写的字。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完成课后“我会写”的题目,并让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改分,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识字是本课的重点。在这里,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1、组词、看拼音2、加一加、减一减3、联系生活实际识字4、做动作。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⑴自主识字,通过自己读,看看哪些会读,哪些不会读,对生字有初步的认识;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后进生学习的机会,突出学习的重难点;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张正面教育的理念,不管你会读几个,只要能读出几个,都是有收获,都是好的;⑷体现学习的层次,刚才看着拼音读,现在脱音读,难度加大了,让学生由借助拼音认字,到真正认字。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家里的好孩子,那你为家里的人做过什么事呢?
(请个别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
(板书:7棉鞋里的阳光)
(生齐读课题)。
师:想不想看看这课是说谁关心家里的人,怎样关心?
师:请大家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全出生字。
生自己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
生自主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读提示的要求,把课文读好吗?
(学生说:“能!”)
师:那就认真去读吧,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别人。
学生自由读。
师:出示生字词。同学们读的真仔细,老师把生字词也请了出来,你能试着读读吗?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说说你觉得哪些难读,并说理由。
生:“棉”
“脱”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个别读。
开火车读。
齐读。
3、让学生说说你会读哪些。
4、脱音读:
5、出示单个生字:说说怎样记
6、说说你发现什么:
7、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书写:
⑴让学生说说你觉得哪个难写,如:
奶、放。
⑵老师指导示范写难写的几个:
8、识字大王比赛:
四、切入课文,朗读感悟
1、利用“棉被、棉鞋”这些词语切入课文
2、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3、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什么。
4、出示句子:
妈妈给奶奶晒棉被。
5、出示“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这疑问句,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五、设计悬念
过渡语:你们想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吗?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一、复习巩固,加深认识
1、利用课件出示有关生字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字。
2、说说这字可以组什么词。
二、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2、3、4自然段
1、带着问题,学生自由朗读。
2、提问个别学生。
3、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4、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指名个别学生读。
2、当奶奶睡到被窝里,奶奶的感受是怎样的?
3、重点理解词语:舒服。
4、指导朗读:读出舒服的感觉。
五、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问题。
3、重点理解词语:轻轻地。
4、奶奶穿上了这棉鞋,有什么感受?
5、出示句子:
⑴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
⑵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六、体会关心长辈,体贴长辈的道理板书:
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
“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
2、分色朗读,情感升华。
七、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回到家后,为长辈们多做一些小朋友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关于写字
“妈、奶”的女字旁是新偏旁就应重点教。“奶”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作为这节课的写字重点。。“妈”联系以前学过的字“马”、给学生一类字,让学生掌握字,提高效率,教出规律。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女字旁的一横变成提,写在横中线,右边的先写一撇,写在竖中线,再写横折折折钩。突出重难点,创设生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习惯。
识字比赛的设计意图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阅读环节
教学中抓住对话,“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进行朗读。
关于阅读: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很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妈妈和小峰孝敬长辈的好品德。教学中抓住对话,“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等重点对话句子进行重点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理解舒服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有目的、带着问题去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老师再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让学生把课文的情感内化到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理解,妈妈常常帮奶奶晒棉被,奶奶早就知道了,所以不觉得奇怪,而小峰是趁着奶奶睡着的时候把棉鞋拿去晒,所以觉得奇怪。生难读的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读,如:
个别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师让学生说说你会读哪些。)
生交流
(师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读。)
师出示单个生字:说说怎样记(可以说出不同的方法)。
生:树上挂着一条白毛巾是“棉”字;
太阳从西边落下是“晒”字;
“说”把言字旁换成月字旁变成“脱”字
师:说说你发现什么:
生:眼和睛都是目字旁;
妈和奶都是女字旁
我们会认谁说下面我们来写写吧
师:说说你觉得哪个字难写
生:奶、放。
师指导示范写难写的几个:
奶:
妈:
写完的学生举手,每一列选一名写得又好又快的同学帮其他同学改。
师:请大家在小组里,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句子或儿歌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可真能干,搜集了这么多词句,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与“棉被、棉鞋”有关的,请看第一自然段。
(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棉被、棉鞋”这些词放在最后读。)。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
师: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什么。
生交流
师:奶奶的棉被一点也没湿,干吗要晒呢?小峰感到
(学生回答:很奇怪)
师能用奇怪的语气读出这段吗?
生读
师指导
板书设计
板书:棉鞋里的阳光
关心关心
妈妈奶奶小峰课后反思《棉鞋里的阳光》是继《胖乎乎的小手》之后的又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贤淑的举动影响着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着他*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也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他们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以后,我就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1、妈妈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2、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鞋?”结合理解课文,指导朗读,再用“因为……所以……”仿照前一课的方法进行了说话训练。在说话训练的同时,不只不觉渗透了体贴长辈的思想教育。我觉得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要逐段地分析,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要让学生充分读,学生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失物招领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12失物招领课时2课时设计人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能加以运用。
2、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继续渗透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设计一、情境教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学习、谈话法等。
二、课堂采用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方法,打开学生思路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指名读题目,正音。
2、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3、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二、初读课文
1、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
2、快速朗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反馈。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归纳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并相应地板书。
4、连起来说一说,看谁说得又具体又生动。
5、再认真读一遍课文,觉得满意了坐下。
6、前几名先坐下的和后几名比较慢坐下的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清晰、正确,尽量防止各自读流于形式。
三、识字并运用
1、指名上来抽字卡,并要大声读给大家听
2、请刚才持卡的同学,拿着卡自由流动,用手中的卡叫另外组的同学读,最好能组词,不会读的站起来,比比哪组站起来的人数少。
3、请站着的学生读字卡,大家给予帮助。
4、比较读,并组词:
认()准()先()备()
队()难()失()各()
五、再读课文,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1、创设情境。(录音“失物招领”启示)大家注意听,广播里说什么?指名说后出示课题。
2、讲故事。教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文中故事(讲到第四自然段停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真的丢东西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自学(读文时圈点批画,加强阅读和识字的整合)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把自己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组内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需要互相提醒的字音:“才’是平舌音,”准、专、失”是翘舌音。
识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丰富学生课外识字经验,促进自主识字)
1、检查认读。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自己还可以主动申请当小老师领读。
2、交流认读。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朗读(鼓励质疑,提高学生读书效率)
1、小组内交流读文,你读懂了什么?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
2、自己轻声读文,尝试给学习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在你的问题中可以用“什么”、为什么或怎么样等词语。教师相机引导,梳理问题。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共同梳理问题,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学生共同读文,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4、重点指导读1——4自然段,注意读好老师严肃的语气。
练习(说话训练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用准备说话。
(如果学生思路过窄,教师可以出示例句拓宽学生思路——“我准备送还鸟蛋”。另外特别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句子。)
写字(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写字质量。)
1、记字形。出示“同工转”三个字,选择你最熟悉的字,你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学写字。学生观察练习描红,看谁写的最漂亮。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互相取长补短。师:小朋友,我班的值日生捡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
生四处观望,没有同学领取橡皮。
师:刚才这叫“失物招领”。
师:谁知道什么叫“失物”?
生:丢失了的东西。
生:不见了的东西
师:那么借给别人的东西叫不叫“失物”?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12课就叫“失物招领”。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是谁丢了东西。
生:是丢了什么东西。
师: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请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师: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师: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正确,组成新词的把词划下来。
生把圈划出的生字词读一读,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和同桌互相读读,相互比较读得准确。
师:课文中出现无拼音的生字,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生:才,双、……
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到底丢失东西了没有?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从哪儿看出来的?
1.指名朗读第六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全班自由朗读第六段,一边读一边想: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丢”了什么东西?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丢失”的东西。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字卡,同桌组词
2、指名读字卡,然后指名组词,自荐用上那个词说句话。
二、读课文,感悟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时间什么人去干什么?
3、植物园怎么样?同学们参观认真吗?你怎么知道的?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创设情境比比谁读得更棒。
5、接下来的3、4、5、6自然段朗读,师读旁白,学生只要读说的一句话,但要结合叙述加进动作、表情等等。
6、各自读第7自然段,说说如果当时是自己在场会怎样想,怎样做。
7、齐读第8自然段,师提示“会心的微笑”处要读得缓慢、高兴。
8、自荐读,比比谁读得更生动(从语音、语气、表情等方面评价)。
9、各自读课文,要求:
完整、仔细,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努力读出自己的最佳样子。
三、指导写字
四、评析导入(检查读文,师生谈话引出新课内容。)
1、教师检查学生读1——4自然段。
2、师:失物是怎样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我们继续学习5——8自然段。
朗读(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想象读文,更易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5——8自然段,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线索朗读感悟。
2、一年一班的学生丢东西了吗?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
(1)指名读第六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解疑,互相交流。
(2)启发情感,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3、那几位乱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东西了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小组讨论解疑。
(2)自由朗读,思考: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3)引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你会喜欢他们吗?那你就怀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第五自然段中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抓住同学们的表现,读出惊奇的样子。
指导第八自然段时可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1、用课前准备好的道具(垃圾袋)让学生表演课文,。组内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师生互相评议。
练习(注重积累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
1、书后“读读比比”。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再交流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2、学生调查:在校园里、街道上或自己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学生重点练写“木、级、队”三个字,教师相机指导。师:读后有什么不懂处可以向四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请教,读懂的可以出题考考大家。
生组内读,互相提问,相当活跃。
师:本课的生字集中在1——5自然段,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词,并用上生字词说话。
师: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师用课前准备好的垃圾袋,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可以自由组合。
生以组合的小组为单位,开展表演赛,师生互评。
师:最后,我们再把本课生字复习一下。
师:请读读“我会写”中的6个字。
师:观察6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觉得该提醒大家什么。
生:专字下面不好写。
生:同字外面写的顺序。
生:队的耳朵要写小一点。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专”第三笔是竖折折;“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师:至于“级”字,右边绞丝旁和我们以前学的那些字相同。
生:“红”
生:老师,“级”的右边和“奶”字相同。
师:真棒,你观察很仔细。
师: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业本上,好不好?
板书设计失物招领
失观准备请各
专心
准备
参观认()准()先()备()
介绍队()难()失()各()
领回
会心课后反思在上这堂课前,先是布置学生回家去调查一下,你家里或者是家旁边的垃圾。我给学生出了这么几个问题,让他们按照这几个问题去展开调查。问题一:你家里的垃圾有哪些?问题二:它们是怎么来的?问题三:你家里的垃圾怎么处理的?而且我还告诉学生,对于这几个问题如果你自己没注意过的话,可以向家里的人询问。经过捡垃圾,处理垃圾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认真动脑,积极发言,亲身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爬山虎的脚课时1刘珂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学方法设计提问法
画图法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
出示谜语
A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自学:
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1、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深入部分:你认为这部分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
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
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1、总结学法:针对课堂上相关学法加于小结。
2、指导自学:这一段描写哪几种情况下的爬山虎的脚?找词句来分析,用学习上一部分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
3、汇报自学:理顺条理的基础上完成对黑板板书的补充。
(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
1、编儿歌或谜语
(1)生畅所欲言
1.有爬山虎的地方,课前可布置学生观察爬山虎,留意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教师课前搜集爬山虎的资料,准备爬山虎实物或标本或挂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制作有关爬山虎脚生长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初读课文,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检查学生对每个自然段大意的了解情况。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要以自读自悟为主,并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如读读画画说说,学完课文,还可以“向你介绍我”为题,让学生以爬山虎的身份介绍自己。
3.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作者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很美,语言更美。教学中可以朗读体会为主,先个人自主朗读,并想想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知道的;再在小组里说一说,还要把课文读给其他同学听,大家评一评,是不是让人感觉到叶子的美,表达出作者喜爱之情。通过自读和讨论,要让学生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特点,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空隙”;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课文讲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么爬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仍然要以朗读体会为主,以直观手段的运用为辅。可先让学生把课文的第3、4自然段认真地读几遍,分别找出写爬山虎的脚的和爬山虎的脚怎样爬的语句,再对照图,找一找爬山虎的脚,想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师:
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
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1)生上台展示(通过简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
(2)教师综合性评价。(结合观察方法、写作运用几方面来谈)
3、总结评价后布置作业
(1)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
(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猫的脚垫等等)
(2)课堂所得,课后的采集编绘成小报或设置展览角组织学生浏览。(结合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育)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出示挂图(或实物或多媒体演示),再让学生认一认:①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是什么形状的?(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②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再让学生画一画,画两幅图,一幅图表现爬山虎的脚,一幅图表现爬山虎的脚是怎么一脚一脚爬的。画好以后,在小组里交流,讲一讲,评一评。
生:
猜谜语
为什么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而不是一步步往上爬?
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指导体会作者的喜欢、愉快的心情。
板书设计板书: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枝状
爬山虎的脚嫩红
触着墙触巴拉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萎了)课后反思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于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后,我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实验小学1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两只鸟蛋》课时1设计教师陈雪原
教学目标设计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教学方法设计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
学法上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1、听音乐:
2、出示实物:
二、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四、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一、1、首先我播放音乐,导入新课。听音乐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
2、在听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摸实物鸟蛋,让学生认识鸟蛋,从而说出有关对小鸟和鸟蛋的认识,通过此项活动,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经验,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自学,然后再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三、1、2、3这三种识字方法,是让学生经历先在词语中认字,然后再单个认字,从易到难,自然而然的学会本节课的生字。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课堂更需要有小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检查识字时,利用“转转盘”这个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1、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因此我让学生想着自己亲自摸鸟蛋的感觉,读出鸟蛋“凉凉的”真好玩的心情。一、1、师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2、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师板书课题
二、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
三、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3、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4、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四、1、师:回忆刚才摸鸟蛋有什么感觉?
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2、学习第二小节:
3、学习第三小节:
4、学习第四小节:
五、拓展练习提高能力2、此环节教师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和同学的互相合作表演中,提高发展。体会课文的内容。
3、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4、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朗读逐渐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练习(1)的设计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2)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师: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2、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师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前两个小节。
3、学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表演读第3小节,师适时范读。
4、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远远的蓝天?)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五、练习:(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9两只鸟蛋
取鸟蛋
鸟妈妈焦急
送还鸟蛋课后反思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学案一体化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8*别饿坏了那匹马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3、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
方法
设计
1、自我感悟法2、合作交流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针对课题提出问题。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重点“瞥见、尴尬”的读音。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3、交流读书收获,提出问题。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一)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二)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交流你感受深的地方。
2、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生字全解】
识字:吉忐忑铭锥拭瞥尴尬竭嗫嚅扯
重点指导:“瞥见、尴尬”的读音“拭”:辨字:拭()试()
【辨多音字】
qiáng(强制)xuē(剥削)
强削
jiàng(倔强)xiāo(削皮)
【词语全解】
理解瞥见:一眼看见。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运用一如既往:今天,我一如既往地背起书包,向学校走去。
【近反义词】
近义词:叮嘱——嘱咐强制——强迫反义词:偶然——经常尴尬——自然
【四字词语】刻骨铭心一如既往忐忑不安身无分文流连忘返
【句段解析】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碧云,你出来一下!”
“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不好卖。“眼睛一亮”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帮助“我”又不易让“我”发觉的主意。
2、“别别别……等碧云来提!”。
这段话写出了青年的着急。突出表现了青年对我的关心。
一、课前前置性学习
自读课文,完成前置性学习要求。二、交流前置性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2、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小组合作学习。
1、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碧云,你出来一下!”
②“碧云,老爸不是有一匹马吗?……快把马草提进去!”
③“别别别……等碧云来提!”。
3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四、拓展延伸,品读积累。
1、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什么?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或听到过类似让你感动的事情吗?
2、小组交流。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你还读过哪些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课后介绍给大家读一读。
3、可是迟了!我已经……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这段话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通过两个感叹号、两个文句写出了“我”见到马草后的震惊与感激。
【篇章指导】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辨析与理解,感受藏在善意的谎言背后的真情,懂得“每一点善意的付出,都会给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和欢乐”的道理,培养乐于助人的真诚情怀。
【中心思想】
本课旨在赞扬书摊主人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写作特点】
1、主线清楚,脉络分明。
2、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
课堂练习:
1、给下列生字、词语加拼音。
忐忑尴尬嗫嚅瞥竭铭拭嘱
2、补充成语,并选其中一词造句。
()()分文流()()返
一()既()刻骨()()
造句:()
3、选词填空。
分辨分辩
(1)多年的经验使他一下子就()
出这件玉器是假的。
(2)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从不()
板书设计
8别饿坏了那匹马
残疾青年我
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
课后反思
文章除主线清楚,脉络分明。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外还具有语言简朴的特点,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我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首先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按照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中心问题,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建议让学生选择从“我”的角度说,也可以从残疾青年的角度说。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我让学生了解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因为“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推动故事发生的关键句。文章用“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推进的作用。最后,课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语句,集中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学时,我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动,或者是说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人物什么样的品质。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荣成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16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时
1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
阅读法
对话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组块一:导入新课
组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组块三:了解民居特点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组块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
客家民居中,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教材分析: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达特点: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推荐阅读:重庆的吊脚楼
师活动:
1、导入新课
2、出示词语认读:
3、提问,感知表达特点
生活动:
1、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2、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4、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课后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收获,不仅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还激起了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要下雨了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体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78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