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一)知识目标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两则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1.教师可首先简要介绍关于第二章历史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据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由此导入新课。

2.讲述“巴黎和会的召开”一目时,可以着重分析战胜的五大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以为本节和本章的内容作好铺垫。其中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打算,应引导学生从分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资料中得出。

3.讲述“《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凡尔赛和约》四项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和约的性质。凡尔赛体系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讲述时应注意教材的内在联系,按照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作用、隐含的矛盾、维系的国际机构四个层次阐明。

4.讲述“国际联盟的成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强调其性质,并说明美国未加入的原因。

5.讲述“华盛顿会议”一目时,建议教师:对会议召开的原因,可引导学生联系一战和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分析得出;对会议的三个主要条约,应侧重于分析其重要影响。关于中国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横向联系弄清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原因。其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做思考题认识《九国公约》的实质。最后小结概括出: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关于华盛顿体系,可参照凡尔赛体系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胜利者地位的协约国集团,想要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的世界。这是凡尔赛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冲击,以及大战所造成的各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使他们在对世界安排有各自打算的同时,也在一些问题上形成某些共同的认识。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它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是它们进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二,苏俄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的一个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的苏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因而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

第三,无论是出于抵消苏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也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处理战败国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国际联盟。

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取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不同,在列强的实力形成新对比的情况下,美、英、法、意、日这五个主要战胜国又有各自不同的掠夺和争霸计划。

2、各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

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各主要战胜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为自己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削弱自己的对手,力争在重建的世界新秩序中,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的国家。在大战期间,美国是欧洲各交战国、特别是协约国武器、装备、原料、粮食和商品的主要供应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四年里,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239亿美元增至620亿美元,商品输出额从23亿美元增至62亿美元,国外投资也由20亿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70亿美元。战时和战后,欧洲国家欠下美国一百多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逐步取代了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战后欧洲的贫困和重建,也急需美国的援助,加深了对美国的经济依赖。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力量,提高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美国领导人自认为应该“领导世界”,要求在规划战后世界的蓝图中,拥有同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支配地位。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为协约国列强有保留地接受,并被德国用来作为求和的基础,在弱小国家和殖民地人民中也曾引起对和平及自由平等的幻想。威尔逊本人也因此声望倍增,被冠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在赴欧洲参加和会时受到狂热的欢迎。

在威尔逊的“十四点”中,“建立国际联盟”、“航海自由”和“贸易自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美国企图通过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去主宰世界;通过“航海自由”打破英法的海上垄断,控制海洋;以“贸易自由”去打开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夺取更多的市场。在欧洲事务上,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德国的破产会使美国失去巨额的债款和利息;在政治上它需要德国保持一定的实力,作为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的一种力量。在东亚,美国主要是对抗日本的扩张和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它鼓吹“门户开放”政策,竭力拆散英日同盟,以消除在东亚来自日本的威胁。

经过大战,英国的实力大亏。在战争中,不仅人员死伤惨重,而且国内外的债务相当于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债就达到44亿美元,这就动摇了英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但英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仍然控制着广大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源。英国参加和会的主要注意力在欧洲。它继续推行其“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在欧洲出现一个可能同它对立的霸主,因而它要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也就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同时它又觊觎德国的殖民地和商船、舰队,要求通过对德国的剥夺,取得最大的利益。在东亚,英国借助“英日同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法国。法国的损失尤为惨重,战死者138.5万人,受伤者在300万人以上,物质损失超过2000亿法郎。战争结束时,它的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素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债务就达40亿美元。另一方面,战争也扩大了法国的军事力量,使它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法国参加和会的打算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尽可能地消除这个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收回在普法战争期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夺取萨尔煤矿;第二,肢解德国,尽最大可能缩小德国的领土,保证法国的安全;第三,索取巨额赔款,削弱德国经济;第四,极大地裁减德国的军备;第五,尽量夺取德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西亚的领地,并且力图控制中欧和东欧,插足巴尔干。

意大利于1915年5月同英法签订了伦敦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作战。但意大利野心大而实力弱。它参加和会的主要企图,是要求履行伦敦密约,取得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方,称霸亚得里亚海。

日本是大战的另一受益者。大战期间,它以对德宣战为名,出兵中国山东,并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占有的一些岛屿。日本乘西方列强陷于欧洲战场之机,妄图独吞中国。日本参加和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它的战时所得得到承认,使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德属太平洋岛屿合法化。

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联盟的创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1)根本原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本身隐含着许多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只是肯定了帝国主义之间上一轮争斗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轮的争斗准备了条件。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愈益激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2)具体过程: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打开缺口。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洛桑条约》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等。这样就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二战爆发前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在欧洲,1935年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振军备,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第三阶段:二战爆发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3、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3)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1、学科内综合: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作纵向联系;纵向联系了解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

2、跨学科综合:可结合地图了解一战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明确“中东”、“远东”的地理概念。

(2002年上海卷)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一退出和会相威胁,两国的矛盾焦点是(D)

A.远东和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英法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英国企图利用德国来牵制法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法国为了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两国的矛盾焦点是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2004年天津卷)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C)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1919年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分赃会议。其主要问题如何惩罚德国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因此整个会议的中心问题是签订对德和约。B、D两项是和约内容的一部分。

(2004年北京卷)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D)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从威尔逊总统的观点内容来分析,应是D项。海上航行自由是有利于商品运输;取消经济障碍和贸易限制,有利于当时经济力量强大的美国进行商品贸易,从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组建国联是其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国联控制世界。即A、B、C三项的最终目的均是为攫取世界霸权服务。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

上(B)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2.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实际意图是(C)

A.以此为由参加对德作战

B.推行“中立”政策,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C.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

D.谋求各殖民地的独立自主

3.巴黎和会上要求将它在战争期间攫取的利益合法化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

C.意大利D.日本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C)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④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5、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C)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6、(200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

7、美国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体现在(D)

①《四国条约》的签订,中止了英日同盟②《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美英并驾齐驱③《九国公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④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④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应排除。

8、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美国的这一做法(A)

A.意图是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

B.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C.表达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D.主要是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以本国利益为核心,一战后,美日矛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日益突出,因此,美国支持中国收回主权,是以美国在远东利益为核心的,故选A。

9、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有(A)

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列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②从处理关系上看,凡尔赛体系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调整战胜国之间的关系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能长久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凡尔赛体系隐含的主要问题是处置战败的德国,处理问题的中心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因此不能说凡尔赛体系完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它只是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华盛顿会议完成的。但这两个会议在调整关系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导致了此体系的不长久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而被打破的,从根本上说,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A)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充满矛盾斗争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调整列强间矛盾,但埋下新矛盾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③

11、(2004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和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一课时

(一)知识目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要注意本节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联系与衔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初中教材涉及过的史实部分,不要简单重复,应使学生从新的视角或新的高度对历史事件重新认识,以做到温故知新;对理性的内容,应加强引导,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引发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一项强调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第二项强调的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第三项强调了股票的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经济危机发生了。股票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股票价格的涨与落,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工业生产状况的好与坏。但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使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其晴雨表的作用也就丧失了。当工业生产状况恶化暴露之时,股价便会暴跌,银行巨头进行干预也无济于

事,阻止不了股市的崩溃。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联,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关于经济危机影响,可提示学生,教材从各国的局部和世界的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的。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4.讲授“罗斯福新政”一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的目的、作用,以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5.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时,应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缓解了经济危机。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罗斯福新政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这部分的内容。

1.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习惯上称为股市。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

2.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3.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三种评价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和“功过参半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而且这一派论者还认为罗斯福扩大政府和总统权力、干预经济运行规律的做法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持“功过参半论”者则基本上综合了两方面的观点,然而这一派论者因持论不稳、立场含糊而受到史学界攻击,早已不是主流思想。

1、五次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时间特点社会影响M.jAB88.COm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根本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欧洲1848年革命的原因之一

1857年由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是促成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的重要社会条件

1929年

至1933年由美国开始、范围广、破坏性极强,持续时间长①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爆发二战

20世纪

70年代1973年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束稳定发展时期进入“滞胀”阶段

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无序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特征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

越来越尖锐,使得经济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危害程度越来越明显。1929-1933年经济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这次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来势猛、破坏性大的特点。考察这次危机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应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危机性,尤其是在发展高潮时,要注意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因为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如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与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的生产总量之间存在着矛盾,所在经济发展的时候特别是注意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要居安思危。第二,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贸易的大幅增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明显,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政策及推卸危机、向别国转嫁危机只会反过来危及自身,加深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第三,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矛盾总爆发的后果,但危机的爆发也给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提供了机遇。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完善给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第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但可以缓解。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但它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经济危机期间活跃起来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一样,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固有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以后很快便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罗斯福新政缓解经济危机的措施主要着眼于缓和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局部地调整生产关系。这些措施在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反映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

3、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特别是在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经济政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即是证明。

(2003年高考春季卷)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B)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

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从表面上看,A、D两项为林肯政府施政措施的结果,B、C两项为“罗斯福新政”的结果,两者无相同点。深入分析后可知,林肯政府施政措施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也是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2000年上海卷)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C)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本题属上海卷特有的考查历史现象之间逻辑关系的新颖题目,考查对有关历史现象的理解和对“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理判断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先对大前提、小前提所叙述的历史现象作出判断,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事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但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以,其结论是错误的。

(2005年春季北京卷)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A)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项中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表述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的所有措施,都是为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B项错误,A项正确;“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是对工人利益的一种保护,当然,其根本目的是缓和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因此,C项错误;D项是新政的手段,不是目的,当然,也不是“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之所以会从美国波及到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主要是由于(D)

A、美元是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B、美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C、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

D、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这主要是指(D)

A、法西斯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调整政策,形成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3、罗斯福新政与以前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B)

A、缓和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B、国家对经济加强了干预

C、遏制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D、保留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4、(2001年高考上海卷)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D)

A、恢复银行信用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要求各企业制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等,其目的是(B)

A、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B、防止生产过剩

C、保证产品质量

D、扩大企业规模

6、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这番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C)

A、剥夺了美国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B、规定了企业的税收等政策

C、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来调整工业生产

D、国家对农业进行调整

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

A、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B、彻底实行资本主义企业国有化

C、消除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D、消除经济危机

8、(2003年高考上海卷)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方面: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经济危机(或挽救了美国)。第三方面: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如答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据,参照上述原则给分。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二课时

(一)知识目标

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讨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培养学生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的教学,使学生一方面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性;另一方面,反思值得我们今天吸取的历史教训。

1、引导学生分析纳粹党夺取政权的原因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纳粹党能在30年代夺取德国政权,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原因就是有关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德国社会状况。历史的原因可引导学生分析两点:一是德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二是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情绪。这两点是德国与美国截然不同的方面。

2、讲述“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目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德日法西斯夺权方式的异同。

3、对于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主要措施,应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引的《基本国策纲要》的原始材料,使学生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一贯对外侵略扩张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1、震撼世界的枭雄希特勒(1889年一1945年)

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于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1933年1月,终于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于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接着于同年7月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6个星期就打垮了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941年6月,又突袭苏联,妄图在6个星期到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4月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之灾降临,便于30日15时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2、希特勒德国疯狂排犹的原因

第一,在欧洲有盛行的排犹传统,这是其历史根源。它从犹太人流落到欧洲之初就开始了,在中世纪,主要是宗教上的反犹主义,它起源于基督徒对传说中犹大杀害耶酥的仇恨情绪,这种宗教仇恨由于犹太教的排他性(犹太教认为只有犹太人才是耶和华唯一的选民,主张不信仰基督教义,不与异教徒通婚)而愈加深重了。进入近代前后,经济上的反犹主义强化,其借口是犹太人自古就依靠经商、放高利贷致富(其实正是传统的基督教的守贫说教和禁止教徒从商才逼使犹太人为了生存而经营此道),敲骨吸髓地剥削基督教徒。欧洲人高喊:“反犹主义是场经济战争。”他们把工业革命以后所有的社会不平——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甚至经济危机都嫁罪于犹太人。从19世纪后期开始,种族反犹主义,即从种族差异上排除犹太人的思潮(胡说犹太人的民族本性就是贪财、好色、工于阴谋、制造混乱,它不能改造,只能消灭)猖獗起来。

第二,德国法西斯的现实需要。一方面是为了挑起种族战争,为未来无限繁衍的德意志民族寻求无限扩大的“生存空间”,而犹太人就是实施种族灭绝计划所选定的第一个猎物。在希特勒看来,为了巩固对欧洲的占领,独霸世界,必须利用和激化民族、种族间的隔阂,驱使本民族投入一场消灭最孤立无助而又广泛分布、最不得人心而又封闭保守的犹太民族的战斗。另一方面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镇压共产党和一切进步运动、强化政治和文化专制。希特勒借口马克思是犹太人,胡说布尔什维主义是犹太国际集团阴谋的产物,正是十月革命迫使一战结束,并更导致了德国的投降,它们应为《凡尔赛和约》给德国带来的屈辱及战后德国的危机和混乱承担罪责。同时,反犹还为了掠夺犹太人的财富,充实纳粹国库。在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犹太人拥有举足轻重的实力,特别是在贸易和金融信贷领域,德国也不例外。为了强化法西斯的经济基础,纳粹以各种方式剥夺犹太人。

1、关于德国纳粹党发展和上台的原因

首先,德国是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这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独特道路所决定的。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在德国,虽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资产阶级并没有能取得完全的胜利,在经济上、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没有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传统。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和强大,又是同对外掠夺和兼并弱小国家、弱小民族密切相联的。正是这种统一和发展的道路,决定了德国帝国主义所特有的军国主义性质。迷信武力、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了德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毒害了德国人民,为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英、法、美等战胜国的严格制裁和掠夺。这种割地赔款的历史,严重损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第三,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纳粹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次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对动荡的社会局势,政府软弱无力。纳粹党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阶级镇压革命、建立独裁统治的需要,获得迅速发展。

第四,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执政的关键。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则为希特勒上台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2、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方式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缺乏民主传统。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德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容克贵族地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而日本则根本没有建立民主制。

②利用的时机相同。德日法西斯都是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不安,趁机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都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及军队的支持。

④都利用了人们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不满情绪,骗得部分人的支持。

(2)不同点: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势力大增。在1932年大选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对内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和德、日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

(1)“一战”的影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日本虽属战胜国,但在华盛顿会议上受到压制。因此,德国有复仇情绪、日本有不清情绪。而美国是大战的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的秩序。

(2)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度、两党制、联邦制)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3)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抵抗危机的力量,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办法来摆脱危机。

(4)美国的阶级矛盾还没有危及到资产阶级统治;德日阶级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需要强权政治,当时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发动战争的理想工具;利用法西斯力量镇压革命是日本垄断资产阶级的愿望。

(5)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学习本节内容要善于利用比较法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对比、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1、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对经济方面也采取了干预的办法,只不过它们是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军事化道路,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服务,而美国罗斯福新政则是在保留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2、对比德国和日本在建立法西斯专政方式上的异同。

3、可从历史传统、现实原因方面来分析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

(2001年上海卷)在德日法西斯化的历史渊源中,相似点是(B)

①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③崇尚军国主义传统④信奉专制政治制度

A、①②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德、日法西斯化的主要概况。②“军部控制内阁大权”只符合日本而不符合德国法西斯化的史实,故可排除A、D两项。①③④是德、日法西斯化历史渊源中的相似点。

(2000年广东卷)导致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诸因素中,相同的是(B)

A、政府和议会已瘫痪

B、社会生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军人在国家政治中占主导地位

D、法西斯政党成为法西斯运动的核心

本题主要考查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认识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导致法西斯势力上台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却是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极大冲击下建立的。意大利是在一战后经济危机下,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德国、日本,则是在三十年代大危机下加快了法西斯化的步伐,进而建立了法西斯专政。A项属于意大利法西斯上台原因,C项为日本法西斯上台条件,D项为德国法西斯上台背景之一。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是(B)

A、1932年国会选举,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

B、1932年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

C、1934年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

D、希特勒对内独裁,对外侵略。

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希特勒出任内阁总理,既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也是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C项是希特勒对内独裁的表现。

2、1938年希特勒说:“三年前,我们曾派小股部队进军莱茵兰,那是我事事都要冒险的时候。那时,如果法国出来阻止我们,我们只有撤退。”德军进入“莱茵兰”,法国可以阻止的法律依据是(D)

A、《九国公约》B、《四国条约》

C、《五国海军协定》D、《凡尔赛和约》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D)

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4、(2004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B)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项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共性,德日法西斯专政实现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也体现了国家的干预功能。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产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编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D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力,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第四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知识目标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内因和外因相互关系的道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30年代西方大国在世界各地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讲述共产国际“七大”,使学生认识:它所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的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通过讲述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使学生认识:这些斗争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讲述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的侵略推行的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1.在本课开始时,可提问:“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后,对外实行什么政策?他们各自有什么野心?”由此导入新课。

2.可联系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来说明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及其对各国共产党的指导意义。

3.在讲述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前,可提问学生:“意大利什么时候曾侵略过埃塞俄比亚?结果如何?”讲授完本目内容后,可以联系毛泽东的一段论述来说明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略讲;对朝鲜人民的抗日斗争,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并着重指出中朝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互相支持,紧密相连的。

5.讲述“西班牙内战”一目时,建议教师向学生指明:西班牙内战是30年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典型:首先,西班牙是开展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较大成果的国家,西班牙共产党较好地运用了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政策策略,建立了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成立了共和国政府,采取了打击法西斯势力的措施。其次,西班牙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非常英勇,保卫共和国斗争持续了两年零8个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一种是西方大国名为不干涉,实为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一种是苏联和国际纵队对西班牙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援助,表现了世界进步力量反法西斯斗争的力量。

6.本节讲完后,教师可进行一个小结:德、意、日三国疯狂对外侵略,并在反共产国际的旗号下相互勾结起来,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危险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反对法西斯侵略、保卫民主和和平,成了各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光辉典范。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号召,指导了各国共产党活动;建立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是30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特点。英、法、美等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是30年代反法西斯斗争受到挫折的原因之一,最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知识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学案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原有的列强的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操纵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重新瓜分世界,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新的瓜分世界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均恢复发展,美日发展极快。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尖锐。1929年起,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又引起政治危机。为对付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执政。德意日疯狂扩张,中、埃、西等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斗争,而英法美纵容侵略,推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危机愈加严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巴黎和会上的争斗《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体系形成国际联盟成立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2.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帝国的衰落法国的恢复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美国的霸主地位日本的对外扩张德国赔款洛迦诺公约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的经济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及扩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4.法西斯国家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轴心国集团建立

1.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操纵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凡尔赛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战后列强瓜分世界的新格局。

这一体系是列强对世界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对殖民地、势力范围的再次争夺,列强之间争斗与妥协、合作交织在一起。该体系也是列强继续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所以在十月革命和一战影响下,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该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使矛盾冲突的再起危险加大,德国大资产阶级利用了人民的不满情绪,使法西斯上台,以后又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开始1825年的英国,以后每隔七八年或十余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危机的根源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聚积,私人资本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生产热点商品,商品极大丰富,而广大群众因贫困而无力购买,故市场上商品积压,形成相对生产过剩。一战以后,美英法日德等国都在20年代使经济发展迅速,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在经济发展过渡中,无限制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又盲目扩大生产,以试图获得更多的利润,形成“泡沫经济”。当时,股票暴涨。1929年10月25日华尔街股票开始暴涨,成为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起点。

3.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为拉丁语中“束棒”的音译,指军事独裁专政。语出古罗马时代罗马执政官身边12个扈从扛的插入斧子的笤棒。法西斯后来成了暴力强权的代名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筹建立了第一个法西斯政党“战斗的法西斯”,也译作“棒喝党”。由于党徒身着黑衣,也称“黑衫党”。法西斯党从事暗杀、破坏和颠覆政权以及恐怖活动。德国的纳粹党也是法西斯政党。20世纪20~30年代,宣传这种独裁、侵略、奴役、种族歧视的反动思想体系被称作法西斯主义。共产国际七大会议决议里指出:法西斯主义是金融垄断资产阶级极端反动、极端专制、极端帝国主义的公开、恐怖独裁。

4.关于绥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以张伯伦(英国首相)和达拉第(法国总理)为代表的英法美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奉行的妥协、退让、姑息、纵容的外交政策。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疯狂扩军、扩张和侵略,严重威胁和侵犯了英、法、美的既得利益和霸权地位。英、法统治者不敢与德、意、日正面对抗,为苟安一时并维持现状,便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与侵略者妥协,达成欧洲问题的“总解决”。同时,企图推动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使“祸水东引”。1938年秋,英法德意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的《慕尼黑协议》就是绥靖政策典型表现。

绥靖政策无法满足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例1根据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英国()

A.承认爱尔兰南部26郡享有自治权

B.放松了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

C.削弱了自治领的经济联系

D.允许各自治领脱离英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该法允许加、澳、新、南自治领独立。

答案:D

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的新成立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B.罗马尼亚

C.波兰D.保加利亚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和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应排除罗、波、保三国。

答案:A

例3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据此回答(1)—(2)题:

(1)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有()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刺激生产

(2)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分析:本组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1)题A、B、C项不准确,而D项属于全局性政策。(2)题要求比较得出政府宏观干预经济活动结论。

答案:(1)D(2)B

例4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的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公开较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最佳选项的分析辨认能力。共产国际参加了这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B

例5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

分析:属“小切口,深分析”问题。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为切口,进而分析其“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的原因,认识这一体系崩溃的必然性,最后再以史实说明“这一体系如何被打破的。”

答案: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为分赃和称霸而互相争夺。例如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主张,并拒绝法国关于结盟的提议;美国和日本在中国和远东进行激烈争夺等等。其二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例如共同策划对苏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通过《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等。

因为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列强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胜国和战败国的尖锐矛盾,最终必将打破暂时的均势,破坏世界和平。

1935年德国无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又出兵莱茵不设防区。日本违反《九国公约》,妄图吞并全中国,1933年退出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例6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问题和分析原因的能力,重点在主要特点和未能遏制二战原因。考生应概括中、埃、西三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答案: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战争发展为全国性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敌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的侵略势力,但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五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从战争引起各国人民的革命,各国人民革命又加速战争结束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2.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这场世界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
3.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爆发,把交战国人民的革命运动推向高潮,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体味战争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激起人们珍视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操。
二、学法引导
1.理解一战的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关于几次重大战役,要认识这几次战役都对德国不利。
3.“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学习时要认真思考。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西线三大战役。
难点:大战的性质和战争与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疑、思、讲、读教学法。
五、教具学具的准备
电脑一台、电脑软件、,投影仪、投影片、课本插图。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对本课的基础知识获得初步感知。
经过整理知识阶段,使学生对一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
培养学生表达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提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耢权和殖民地都在准备打仗,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的。
讲授新课
第5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板书)
指导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本大字部分。
(提问)(1)这次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大战的起止时间?主要有哪几条战线?发生过哪些重大战役?
(3)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4)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5)大战的后果怎样?
结合阅读题阅读本课大字部分,思考、议论问题。
(师生共同整理知识。)
一、大战的导火线及爆发(板书)
1、教师简单介绍大战的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害世界的日趋激烈。
(2)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和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然后指出)直接影响大战爆发的地区是巴尔干半岛,它成为一触即发的火药桶。
1.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板书)
(1)巴尔干半岛危机
(置疑)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
(电脑演示)“一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观察图,了解半岛的局势,记忆各国的位置。诱发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导学。形象、直观,激发情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简介半岛的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仅仅是找个借口而已。
(投影问题2)
(2)斐迪南夫妇被刺
(投影)“被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画像及斐迪南简介。
指定一名同学复述事件的经过。
说明斐迪南访问的挑衅性。
2.大战的爆发(板书)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奥匈;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法、俄;意大利望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一方。
二、大战的进程(板书)
1、欧洲的三条战线
西线
东线
南线
(投影问题3)
(电脑演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和“一战中的东线形势图”。
(学生了解每条战线的地理位置及每条战线上交战双方的国家名称。师生共同总结。)
通过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电脑显示“三条战线简表”
(战线、地理位置、交战双方。)
表格形式便于掌握。
2,大战中的几个重大战役(板书)
(1)马恩河会战
电脑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形势图”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指图复述战役概况。
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
观察图,认识战役的重要性。阅读37页双方军队利用战壕进行对峙图。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914年—1915年东线战况。
(电脑显示一战中东线形势图)
(指图简介)1915年欧洲战场重点在东线,双方互有胜负,处于对峙状态,德军未达成使俄军投降的目的,德国的计划再一次落空。
(2)凡尔登战役
电脑显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
介绍凡尔登要塞的战略位置重要性。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战况及插图。
(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38页小字第三段及本页插图“戴防毒面具的机枪手”。激情导学,制造气氛。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激发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之情。)
德国的打算又宣告破产。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此后的形势对德国更加不利。
(3)索姆河战役
电脑显示“一战中的西线形势图”。
这是英法联军为牵制德军而发动的一次战役。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观察课本第28页“索姆河战役的战壕”、第39页“英军坦克”。培养学生的联想及识图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小结。经过几次战役后,双方不但消耗巨大,而且伤亡人数众多,德国的实力已消耗殆尽,失败已成定局。
三、1917年的几件大事(板书)
(使学生快速阅读课本第39页小字第二段。了解大战带给各国人民的灾难及各国的危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小字部分。
快速阅读课本第39页小字第二段。了解大战带给各国人民的灾难及各国的危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战争给俄国带来巨大灾难,人民反抗情绪日益激烈,大大加速了俄国革命的爆发。
(1).俄国革命和俄国退出战争(板书)
提问:1917年俄国发生了哪两件大事?
(学生分组讨论)
提问:俄国革命对战争有什么影响?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2).美国参战(板书)
打出漫画
(让学生议论图的含义并发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认识美国参战的目的。)
启发认识美国中立的虚伪性。
在战争中美国以中立面目出现,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大发战争财。1917年美国看准了时机,宣布参战,坐收渔翁之利。美国参战对加速大战的结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板书)
1,大战的结束(板书)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指导学生阅读彩图。
(让学生观察彩图历“福煦车厢”研讨回答。)
2.大战的性质(板书)
(投影问题5)
启发学生从参战国的性质、目的等分析。
(归纳)大战是帝国主义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结果。因此,大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大战的后果(板书)
(1)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2)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看插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远程大炮’”
(思考回答)进一步鞭挞帝国主义的罪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新式武器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伤亡和破坏,给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置疑)一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哪些事件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总结: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以同盟国一方的失败宣告结束。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七、板书设计略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专项教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2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日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激化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参加国

美英德法日等,其中美英法首脑操纵和会

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

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殖民地、军备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了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限制海军军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制海权;《九国公约》多国支配中国

评价

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

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

(2009年全国Ⅱ.20)在20世纪,我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

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

背景

由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能为力,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获得广泛支持上台执政

国内战争结束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列宁开始进行改革

目的

借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手段,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扩大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特点

在保持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私人资本

手段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内容

农业: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复兴工业。金融: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救济: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举办许多公共工程,提高了大量就业机会。

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回复私人小企业。贸易: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侧重点

侧重对工业的调整

侧重对农业的调整

作用及

影响

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时代

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同点

都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和经济出现违纪的情况下推行的。

都缓减了危机,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统治。

都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在农业政策上,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政权。

都对以后世界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启示

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应立足于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某种社会形态的专有物,他们都应服从于经济的发展,并应为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相互配合。

(2008年全国卷I.2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

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军民的抗意斗争;西方大国对意大利侵略的绥靖政策;中朝军民的抗日斗争;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和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英法等国对西班牙的“不干涉”政策;国际纵队;德意日法西斯结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3)通过“历史论坛”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

意图: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你认为“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这种观点正确吗?

问题三: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

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68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