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共分五章: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在前四章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要求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的概况,认识各地区的地理差异,为学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在内,一共有34个。其中,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得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香港和澳门是刚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是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在我国各省级区域内部,在自然、人文或经济发展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地理单元。它们各有特色、异彩纷呈,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那里自然条件优越,极具人才优势,经济发展更是独占第一。

第八章继往开来的天府之国——四川省——通过了解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主要河流、人口分布、主要资源;了解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分布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愿望。

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中国,这只腾飞于世界的东方巨龙下以崭新的姿态翱翔于天宇、走向世界。

三、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四、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五、具体措施: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6、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六、教学计划

第一周———第四周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五周———第十周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

第十二周———第十四周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十五周第八章继往开来的天府之国—四川省第九章走向世界

第十六周周至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1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其分界线

2.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

3.了解黄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综合、概括、归纳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同学们,经过一个长长的寒假,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在这个假期到过哪些地方呢?又见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二、预习导学

1.我国北方的地理位置位于秦岭----淮河的哪个部分?

2.北方地区的人口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3.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区?

4.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发布特点?

三、合作研讨:

1.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

2.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等因素,对农业、交通、建筑业、衣着、居住的房屋等有什么不同?

3.北方地区的熟制怎样?

4.北方地区的资源有哪些?

5.制约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6.有“黑土地”之称的是?有“黄土地”之称的是?

四、课堂反馈

1.关于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的划分是()

A、大兴安岭、B、秦岭----淮河C、昆仑山

2.北方地区有“()”和“()”之称。

3.窑洞这种民居位于()以北。

4.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是以()为主。

5.北方地区的耕地以()为主。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1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南方经济的发展

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及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提问:我们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影响中,南方地区是怎样呢?有什么特征?

2.读图5.8,找出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洞庭湖、鄱阳湖、江汉平原、东海、珠江

三、合作研讨:

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3.完成课本P7.活动2

4.对比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土壤,红土地的形成?

5.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6.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省份

7.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阅读“知识之窗”,完成P10活动3.

四、课堂反馈

1.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可以()

A、一年两熟到三熟B、一年三熟c、一年一熟D、两年三熟

2.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以()为主的工业基地。

3.能否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的阳光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D、便于排泄雨水

4.我国有()个经济特区。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秦岭到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重点难点:

了解“秦岭到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从图5.20.5.21中或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出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的依据

(1)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

(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

(3)通过南北气候、降水,说说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2.完成P11活动1

依据一:

依据二:

依据三:

三、合作研讨:

1、完成P12活动2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温度带

干湿区

水资源丰歉程度

河流是否结冰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经济作物

主食

主要水果

民居特点注重

2.学生学习活动3分两组讨论“以到底南方好还是北方好”为题

四、课堂反馈

1.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这山脉是()

A、昆仑山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D、天山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分界线

3.归纳五线合一

是()的分界线。是()的分界线。是()的分界线。

是()的分界线。是()的分界线。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四节:西北地区--广袤的土地(1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

2.主要的铁路线的发布

3.使学生掌握西部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重点难点:

1、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如何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从纬度位置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缘,属内陆地区,越往西距海越远,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

2.在图5.22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及塔克拉玛干沙漠。说明本区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

三、合作研讨:

1、对照图5.22,在图5.24中新疆境内的主要山脉、说说新疆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2.完成P14活动第二题

3.在图5.22找出塔里木河。观察本区河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那西部地区主要适宜发展什么农业呢?

4.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引黄河水、长江水,因而成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

5.完成P16活动1.2题。

6.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主要城市、交通发布图,请完成书本P17活动1

7.西部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在资源开发中必须要注意什么问题?

8.了解历史古城——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并完成书本P17活动2

四、课堂反馈

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河。

2.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和()。

3.古代三大工程是指()、()、()。

4.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A、准噶尔盆地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五节青藏地区——高寒的土地(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2.明确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

3.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

重点难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根据什么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单元?

2.北方地区被称为“”和“”。农作物熟制为一年或。地形以为主。

3.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以南,以东的区域,地形以为主,农作物熟制为或。

4.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新疆的地形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

5.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地区。

二、预习导学

通过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第18——21页,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任务)

1.读图说说青藏地区的位置。

2.完成P18活动第2题。

3.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海拔的大高原,有“”之称。

4.青藏高原的“”和“”是主要的自然特征。

5.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是,被称为“”。

6.读图P18.5.34,世界最高的山峰是,最高的山脉是。

7.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是。

8.世界最大的峡谷是。

9.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是铁路。

10.被称为“日光城”的是。

11.青藏地区常年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12.青藏地区包括省.自治区.省的西部和的南部。

13.青藏地区的地形是以.为主。

三、合作研讨:

1、比较青藏地区与前面所学的三个地区,说出本区气温有什么显著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读图5.41,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的气侯特征,太阳幅射、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等产生了影响。

四、课堂反馈

1、青藏地区包括省、自治区、省的西部和的南部。

2、青藏地区的地形是以、为主。

3、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海拔的大高原,有“”之称。

4、青藏高原的“”和“”是主要的自然特征。

5、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是,被称为“”。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六章:认识不同的区域

第一节:环境独特的地理区域-------东北(1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

2.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

重点难点:

1、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2、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有关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读图6.1说说东北的地理位置特征

2.东北包括哪些省份?

3.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库发布在哪里?

4.东北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和药材

5.东北林区的“三宝”指:

6.东北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作物?

三、合作研讨:

1.看课本P24图6.2结合24案例,说说为什么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2.这种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呢?下列说法合理吗?

3、讨论课本P25活动第2.3题。

冷湿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东北人们的生活还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所以,人们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发展本地有特色的经济收入。

4.指导学生读图6.5,找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并完成P27活动1.2.3.题。

5.讨论P29“北大仓”是否又会变成“北大荒”呢?

6.认识“三江平原的变迁”,引导学生对湿地的保护。

四、课堂反馈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A、东北林区B、西南林区C、东南林区D、“三北”防护林

2.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是()

A、高梁、大豆、春小麦B、玉米、冬小麦、水稻

C、玉米、春小麦、水稻D、冬小麦、甜菜、棉花

3.东北的哪一种矿产探明储量居全国单元位()

A、石油.B、天然气

C、铁矿D、锰矿

4.下列油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胜利油田B、华北油田、玉门油田

C、大庆油田、辽河油田D、中原油田、大庆油田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首都北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好资料,让学生学会分析北京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基本概况。

2.通过课本材料总结北京作为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主要的名胜古迹,感受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1.北京未来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重点难点:

1、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

2、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3、北京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学习P36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完成P36活动。

2.结合地理图册,请打开课本第P37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

3.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交通状况。

4.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

三、合作研讨:

1.说说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2.有哪些省区,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有哪些主要河流、并流向哪里?

河北省,西北高,东南低永定河、潮河、京杭大运河等并流入海洋。

3.完成P37活动1.2.3题。

4.归纳北京的优越性

5.结合你的知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6.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7.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8.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采取哪些措施?

9.看课本P42,谈谈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四、课堂反馈

第一课时:

1.北京位于()平原北部边缘,制约华北平原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2.北京的文化教育发达,高等院校多,其中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等。

3.北京属典型的()气候,其特点表现为夏季()、冬季()。

4.“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驻北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军事中心B、全国经济中心C、全国政治中心.D、全国文化中心

第二课时:

1.离北京最近的港口是()

A、秦皇岛B、天津C、烟台D、大连

2.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

3.北京的沙尘暴来源于()

A、辽宁B、天津C、河北D、内蒙古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长江流域(3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

2.了解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3.明确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4.长江流域的经济。

5.长江流域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重点难点:

1、结合地图、图表数据资料对长江流域地区的资源、经济、环境问题等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

2、长江流域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3、保护长江要从源头做起。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长江流域的地区具体范围在哪里呢?主要包括哪些省份?

2.通过观察地图,小结归纳长江流域的范围。

3.读图6.24P45,说出长江流域、支流主要水电站名称。

4.课本P46的知识之窗、课本图6.42案例,说说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

5.长江水系通航里程居世界之首,有“黄金水道”之称。

6.水能资源,年发电量1万亿度,占全国的53.4%,称为“水能宝库”。

7、1.在这条“黄金腰带”上经济最为发达,起带头作用的哪里呢?

4.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课本P56的地图和文字资料。

三、合作研讨:

1.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在我国五大河流中,为什么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

长江水量最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长江水系中,为什么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因为长江上游,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

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哪些工程组成?

4.读案例,图6.51,完成P47活动题1.2.

5、学习长江流域的经济。读课本P.50图6.53,完成P50探究活动,讨论并解释: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结合P57知识之窗内容,明确保护长江源区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大致位置、范围,以及了解更多的对长江源区的保护、治理措施。

四、课堂反馈

第一课时:

1.三峡水利工程位于()

A、四川B、湖南C、湖北D、重庆市

2.“黄金水道”是指()

A、长江B、珠江C、黄河D、淮河

3.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

A、暖温带、湿润区B、亚热带、湿润区

C、暖温带、半湿润区D、亚热带、半湿润区

第二课时:

1.我国的“黄金腰带”是指()

A、长江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东北三省

2.位于长江流域的著名煤炭工业基地是()

A、河南的平顶山B、江苏的徐州C、贵州的六盘水D、四川的攀枝花

3.位于江西省的旅游风景名胜是()

A、泰山B、黄山C、庐山D、华山

第三课时:

1、长江流域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水果是()

A、苹果B、石榴C、柑橘D、荔枝

2.三江源是哪三条江的源头()

A、长江、珠江、黄河B、黄河、长江、澜沧江

C、长江、淮河、澜沧江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3.下列造成长江全流域洪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的半湿润区,降水丰沛

B、中下游湖泊面积缩小

C、上游地区草原退化、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

D、干流寻求长,水量大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四节:西北地区(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的范围和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了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

3.明确开发1的重大意义。

4.认识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状况。

5、认识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明确西部开发过程中,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重点难点:

1.西部地区的资源与开发。

2、以地图、资料等让学生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难点工程,明确这些重点难点工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我们通常说西部大开发,那西部究竟包括哪些省区?

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

3.那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请大家一起讨论P60活动,所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什么决定?

三、合作研讨:

1.阅读本节讨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开发什么呢?

2.结合资料和课本P.61—62的地图、资料,归纳西北地区的重要资源和大致分布。

3.结合课本P63案例一和图6.79,一起来讨论P64的活动1.2,明确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及其带来的好处。

4.西部很多地区沙漠广布,在这些地区修建公路,怎样才能防止公路被沿线的沙丘掩埋呢?

5.西北地区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

6.我们应该怎样做。应该注意什么呢?阅读P65-P66资料,讨论、掌握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四、课堂反馈

第一课时:

1、我国长绒棉基地分布在()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甘肃省D、宁夏回族自治区

2.我国西北地区不包括()

A、内蒙古自治区B、陕西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山西省

3.宁夏“五色宝”包括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青紫色的()、黑色的()。

4.我国最大的盐湖是()盐湖,被称为“()”。青藏公路上著名的盐桥是()盐桥就横跨在此湖上。

第二课时:

1.“西气东输”的源地是()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是()

A、脱贫致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B、改善生态环境

C、粮食基本自给D.修建交通通信设施

3.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是()

A、柴达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4.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对象是()

A、胡杨林B、红松C、藏羚羊D、孔雀

5.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型油田是()

A、克拉玛依油田B、大庆油田C、胜利油田D、辽河油田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五节:祖国的宝岛-----台湾

学习目标:

1.掌握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并落实在地图上。

2.了解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

3.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和著名的旅游景点,理解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祖国的宝岛”。

4.了解台湾的经济,明确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重点难点:

1.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认识台湾被成为“祖国宝岛”的原因,能结合历史说明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祖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

2、掌握台湾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省有哪些?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其中不和祖国大陆相连的是台湾。

二、预习导学

1.台湾的位置,结合课本P.68图6.81的台湾地形图,归纳台湾在中国的位置以及台湾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2.台湾省就是台湾岛吗?

2.台湾最高峰是

3.台湾最主要的河流是

4.台湾第一大湖

5.台湾的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市是

6.台湾的第一大海港是----第二的港口是----

7.我国的第一大岛是------

8.台湾著名的高新技术园区是------

9.台湾的居民大部分是汉族同胞,他们的祖籍是------。而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

10.台湾的地势是------。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其中著名的树种-----

三、合作研讨:

1.台湾的经济,看课本P.72图6.87,完成P72活动1.2题。

(1)60年-------70年台湾的经济以出口加工业为主-------成为亚洲“死小妞、四小龙”之一。

(2)80年代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2.用资料说明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四、课堂反馈

1.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

A、浙江省B、广东省C、海南省D、福建省

2.台湾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3.台湾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和台风B、洪涝和干旱C、台风和地震D、沙尘暴和泥石流

4.当前,台湾的经济发展重点难点是()

A、出口加工业B、农业C、高新技术产业D、服装制作业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黄金三角(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根据有关材料,说出轻工业对本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4.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

重点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2.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珠江发源于哪里呢?最终注入那个海洋、流经的省区和主要支流等,请读课本P.76图7.1。

2、珠江特别是它的上游河段有什么特点呢?

3、珠江除了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4、珠江三角洲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三、合作研讨:

1、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优越性。

2、珠江三角洲历史上是我们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这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基础,那么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有哪些呢?

四、课堂反馈

1、珠江三角洲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经济_____、_____,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堪称广东的_________。

3、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与珠海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

4、______被称为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也称“_____”。

5、广州又称“_____”、“_____”,简称“___”,是珠江三角洲最大的城市,是广东省的____。

6、珠江三角洲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之一。如今,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_____”农业、_____农业和_____农业的典范。

7、珠江三角洲有许多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特有的基地农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种养并举的新模式。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快速发展的经济(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

2、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便捷的交通;

3、掌握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多以及外来人口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4、掌握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学会运用身边的实际例子,认识和理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情况。

重点难点:

掌握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城市化的过程,及外来人口多带来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请读课本P.81图7.14~图7.16.,这几幅图的数据资料说明了什么呢?

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还有什么特点呢?

3、结合课本P.82图7.17,完成活动第1题,分析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转移方向及其原因。

4、分析、归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型及其原因。

5、读课本P.87表7—1数据,分析、归纳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三、合作研讨:

1、结合身边的生活实例,分小组讨论外来人口多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2、分小组讨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过程,谈谈自己的看法。

3、完成P.89活动第2题,讨论归纳城市化带来的利弊。

四、课堂反馈

1、“深圳速度”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特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的范围,在___________活动中实行特殊的_____________,以便吸引外资,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而建立的出口加工区。

3、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投入上千亿元资金,进行交通、通信的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一个以___为中心枢纽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

5、番禺的桥被专家、行家们称为全国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珠江三角洲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流入率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外来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重点难点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多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这两大特点。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三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

2.理解香港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经济的发展;祖国大陆在港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通过全面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香港和澳门的概况:位置、范围、人口及经济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香港和澳门的自然地理特征

2、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

3.为何香港和澳门的居民中中国血统占绝大多数?

4.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什么?

5.香港经济发展第二个有利条件是什么?

6.香港经济发展第三个有利条件是什么?

7.香港和澳门的经济特征

三、合作研讨:

1.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们该怎么办?

2.香港被称为“东方明珠”、“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它经济发达。那么香港经济的发展有何有利条件?

3.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4.香港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5.香港和澳门的经济发展形成什么特点?

6.澳门成为对外贸易港早于香港,为何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

四、课堂反馈

仔细阅读本节内容完成下表:

香港澳门

回归时间

位置

面积

人口

毗邻特区

组成

政府驻地

主要地形

经济产业

旅游景点

美称

侵占国家

五、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祖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概况、经济发展等知识,认识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今天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香港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的支持,香港的发展也带动了祖国内地的发展。相信在伟大祖国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和澳门这两颗明珠会更加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八章继往开来的天府之国——四川省

第一节多彩的四川(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主要河流、人口分布、主要资源;

2.了解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关系;

3.了解四川省旅游资源的分布。

4.运用地图分析四川省自然环境东西差距大,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重点难点

1.四川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学会如何从自然的角度描述一个地区。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并提问:

1.我们的家乡——四川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

2.关于四川名称的由来、面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你知道多少?

三、合作研讨:

1.用多媒体展示“四川省人口分布图”,并提问:四川的人口分布有哪些特点?

2.四川人口分布为什么东密西疏?

3.完成P.98的活动。

四、课堂反馈

1、四川省位于我国部,简称,省会。

2、四川盆地广布,位于盆地部的平原是四川省最大的平原。这里人口,经济,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基地。

3、四川省矿产资源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储量和产量也居全国前列。

4、我的家乡在市(自治州)县(市、区),从方位上看,位于四川省的部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二节崛起的四川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异;

2.了解四川旅游业的发展;

3.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

4.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重点难点

1.如何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2.学会如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描述一个地区。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色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2.家乡人民发掘了哪些优势条件来发展经济?

3.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

三、合作研讨:

1.作为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2.结合家乡实际,谈谈家乡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

四、课堂反馈

1、“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享有“”的美誉,境内有、、、和5处自然文化遗产,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

2、四川省是我国地区工业总产值最大、齐全、较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3、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繁忙的机场,也是中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的地。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七、教学反思

第九章走向世界(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难点区域和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强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2.收集祖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基本国情。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难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家乡经济发展或我国重点难点工程建设的事例,说明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理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理解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导学

1、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了大小不等的哪些区域,请概括各区域的主要特点。

2.观察“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特点,想一想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3.读图9.1,结合已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三、合作研讨:

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2.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有何作用和意义?

3.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88“活动”中的第2题。

问题1:工程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

问题2:工程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课堂反馈

1、年月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

2、年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3、中国是的常任理事国之一,我们对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使人类社会的进步,肩负着重大责任。

五、课后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分组在网络、报刊、书籍、电视中收集关于家乡和祖国发展的图文资料,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采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从我家看我国的发展。

2.WTO与我们的生活。

3.经济发展与我们身边环境的变化。

七、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的具体要求为行动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

1、本学期本人带高一(1)、一(2)、一(3)班,三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

2、有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欠佳,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当,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性策略:

1、语文教学以基础为主,稳扎稳打,适当拓展,不宜贪多求快。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适量地补充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注重迁移和拓展。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训练。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勤于写作。

三、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教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

(二)针对性策略:

1、积极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多参加听、评课活动,融入集体备课,精诚团结,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争驾驭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四、教学目标

1、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根本目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

1、完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教学内容。

2、传统文化导学:《弟子规》、《百家姓》等。

3、学校、语文教研组布置的其他教学任务。

六、具体措施

1、“文以载道”,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文本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2、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备课质量,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系统地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训练加以落实。

3、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督促学生多摘抄、多写读书笔记、多练笔并检查落实。

4、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作文教学:本学期主要训练记叙文,形成系列,穿插在单元教学中进行。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高二A teaching plan for unit 5 first aid教学计划


Ateachingplanforunit5firstaid
Reading2usinglanguage--HeroicTeenagerReceivesAward

Teacher:OuWenfang
Class:Class6Grade2

I.teachingaimsanddemands
1.knowledgeaim
Knowsthaboutthecommonaccidentsandhowtogivefirstaidstepbystep
Learnsomesentencestructurestogivetheirideasclearlysuchas-----
--Youshould/shouldnot…You’dbetter…Yououghtto/oughtnotto…Pleasedo…Don’t…
---First,andthen,next,finally…
2.abilityaim
Helpssorganizeandexpresstheiropinionsusingsomesentencestructures
Developthespiritofteamworkandshareideaswitheachothersthroughgroupdiscussion
Improvetheirspeakingskillsbyexpressingtheirideasintheirownwords
3.emotionaim
Improvetheteamworktoworkouttheproblems,difficultiesoraccidentsthattheyarefacing
II.teachingimportantanddifficultpoints
a.knowhowtodescribeanaccidentusingsomesentencestructures
b.knowhowtogivefirstaidstepbystepclearly
c.knowhowtowriteanarticleaboutafireaccidentafterdiscussion
III.teachingmethods
1.task-basedactivity2speaking3groupwork
IV.teachingprocedures
Step1warming-upandlead-in
Showthedefinitionoffirstaidclearly[torevisewhatisfirstaid]
Asksstonamesomecommonaccidentsinourdailylife[toraisetheinterestoflearningfirstaidandtoknowtheimportanceofgivingfirstaidquickly]
tellthemtodescribeaccidentsandtodothefirstaidaccordingtothedifferentsituations[topracticetheirspokenEnglishandtheabilityofhowtoorganizetheirideasclearly]
Step2reading
Letsslistentotherealstory----howfirstaidsavedawomanandafterlisteningjustanswersomesimplequestions[listenandtoknowthegeneralideaofthepassage]
Secondreadingcanmakessknowmoreaboutthestory[topreparesstoretell/organizethestoryintheirownwords]
Step3describingandretelling
Aftersecondreading,sscanhaveabetterunderstandingofthewholetext,sosscanusesomekeywordstodescribeandretellthetext[toimprovetheirspeakingskillswiththehelpofkeywords]
Step4discussingandwriting
Supposeafirebrokeoutinabuilding,whatcanyoudotosaveyourselforsaveotherswithsomeknowledgeoffirstaid[Thisisachanceforsstoworkwithateamandtosharetheiropinions,alsoitmakesagoodpreparationforwriting]
Step5summary
Makeashortsummaryofthelesson
Step6homework
Writeashortdescriptionofafireaccidentandhowtoescapeordealwiththeinjuries(dothefirstaid)onthescene.
设计说明

本单元主题是firstaid(急救知识),第一部分reading为《firstaidforburns》,第二部分为usinglanguage的阅读课,学生在上完第一部分时已对firstaid有了初步的了解,脑子里有了一定的有关firstaid的知识储备,这就为第二部分reading的语言输出作好了准备。
本课定位为语言使用课(usinglanguage)即重在语言输出,因此本课设计时主要在于说与写,以说为主线,以写(布置作业)结尾,说为写作做铺垫、做准备。本课内容较简单,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即John用firstaid知识救了一位妇女。对课文的处理主要采用“听—读—问—说”方式进行,其中“听--读--问”也为说(复述)做好准备。之后,为了检测学生对firstaid的处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设计了一个火灾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firstaid知识来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最后,老师作为一记者到现场对学生进行采访报道。

设计简易流程

Step1Warmingupandleadin
急救定义,说出常见意外事故----描述图片与如何进行急救
Step2reading
A听—回答简易问题B细读---评论
Step3describingandretelling
A填空故事过程与急救B用关键词复述
Step4discussingandwriting
设火灾场景—讨论—表达—写成文章
Step5homework写一篇火灾急救的文章
望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高三本学期11月面临着第一次学考选考,这次考试的成败将极大影响学生的士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形成分化,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对班级的管理和学习氛围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本学期以11月选考为界限分成两个阶段的任务。11月1号以前保证完成第一轮复习以保证学生顺利参加第一次选考;选考结束后开始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在结合热点的情况下完成以国别和以人物为中心的大复习,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2)和(13)班两个班级套餐分别是政史技和政史地,都是偏文性质的班级。但从学校定位来看,两个班级的情况却有所不同,(12)班是普通班,成绩确实普遍较差,且复习进度由于历史原因也比较慢,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督促和提高,既要保证进度的完成,又要在结果上有所提高,倍感压力巨大;(13)班是瑞杰班,整体成绩虽然相对好些,但从目前平时成绩来看,拔尖的同学其实并不多,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更多地优秀学生,以保证将来高考任务的完成。

三、教学策略和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选考的重视。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明白第一次高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简单说考好可以转移重心为其它学科提高争取时间,考不好必然会增加将来的压力,甚至于会严重打击以后的学习信心。退一万步讲,既是由于第一次复习时间的紧张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也可以让自己现在的努力为第二次考试的提高做好铺垫。通过不停的洗脑式教育,让他们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去努力学习该学科。

2、夯实基础,利用课堂落实考点知识要求,做到课堂有的放矢,将课堂效率最大化,同时已经争取(12)班主任的支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固定的背诵时间,保证考点的再次落实。

3、做好年段周练的配合,并积极准备平时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常考常新,让他们在练习中保持状态和不断发现问题,让我们可以不断明确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确认哪些属于学考通过临界生,哪些属于选考优等生,做好保优促差工作。

4、注意加强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不管是材料的把握还是问题的正确理解,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逐步提升。另外还有就是答题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强调和加强,尽可能做到多得分。

6、历史是学生普遍认为的最难学好的文科学科,知识点繁杂、庞博,记忆起来非常困难,使得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一种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学科特点,找到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实现乐中学,学有成。

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高三历史)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

1

9月3日

9月9日

1、温一模试卷讲评

2、选修四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6

2

9月10日

9月16日

选修四

1、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

2、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6

3

9月17日

9月23日

1、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2、选修六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5

中秋节放假(9月22日-24日)

4

9月24日

9月30日

选修六

1、第二单元古埃及的历史遗产

2、第三单元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6

5

10月1日

10月7日

0

国庆放假

6

10月8日

10月14日

选修六

1、第四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2、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6

7

10月15日

10月21日

0

第二次月考

运动会

8

10月22日

10月28日

选修六

1、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2、第六单元中国的人类非物质遗产昆曲

6

9

10月29日

11月4日

选修六

第七单元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2

高三学考选考(11月1-3日)

10

11月5日

11月11日

1、选考卷讲评

2、启动第二轮复习

6

11

11月12日

11月18日

以人物为中心的大复习

6

12

11月19日

11月25日

以人物为中心的大复习

4

第三次月考

13

11月26日

12月2日

1、月考卷讲评

2、以人物为中心的大复习

6

14

12月3日

12月9日

以人物为中心的大复习

6

15

12月10日

12月16日

以国别为中心的大复习

6

16

12月17日

12月23日

以国别为中心的大复习

6

17

12月24日

12月30日

以国别为中心的大复习

4

第四次月考

18

12月31日

1月6日

1、月考卷讲评

2、以国别为中心的大复习

4

元旦放假

19

1月7日

1月13日

以国别为中心的大复习

6

20

1月14日

1月20日

开启城市为中心的大复习

2

期末考试;市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21

1月21日

1月27日

22

1月28日

2月3日

2016高二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2016高二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高中学习信息,分享了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供您参考!

知识与技能:掌握复数的加法运算及意义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实数进行四则运算的规律,了解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复数集、代数形式、虚数、纯虚数、实部、虚部)理解并掌握复数相等的有关概念;画图得到的结论,不能代替论证,然而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往往能起到启迪解题思路的作用重点:复数加法运算,复数与从原点出发的向量的对应关系.教学难点:复数加法运算的运算率,复数加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一.学生探究过程:1.与复数一一对应的有?2.试判断下列复数在复平面中落在哪象限?并画出其对应的向量。3.同时用坐标和几何形式表示复数所对应的向量,并计算。向量的加减运算满足何种法则?4.类比向量坐标形式的加减运算,复数的加减运算如何?二、讲授新课:1.复数的加法运算及几何意义①.复数的加法法则:,则。例1.计算(1)(2)(3)(4)②.观察上述计算,复数的加法运算是否满足交换、结合律,试给予验证。例2.例1中的(1)、(3)两小题,分别标出,所对应的向量,再画出求和后所对应的向量,看有所发现。③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加法可以按照向量的加法来进行(满足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法则)2.复数的减法及几何意义:类比实数,规定复数的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逆运算,即若,则。④讨论:若,试确定是否是一个确定的值?(引导学生用待定系数法,结合复数的加法运算进行推导,师生一起板演)⑤复数的加法法则及几何意义:,复数的减法运算也可以按向量的减法来进行。例3.计算(1)(2)(3)练习:已知复数,试画出,,
(三)小结:两复数相加减,结果是实部、虚部分别相加减,复数的加减运算都可以按照向量的加减法进行。(
四)巩固练习:1.计算(1)(2)(3)2.若,求实数的取值。变式:若表示的点在复平面的左(右)半平面,试求实数的取值。3.三个复数,其中,是纯虚数,若这三个复数所对应的向量能构成等边三角形,试确定的值。以上就是的编辑为您准备的数学必修1第二单元优秀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098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