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三地理中国的基本概况37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三地理中国的基本概况37,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第四部分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1节中国的基本概况

一、选择题

省级行政中心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政治中心,据此回答1~3题。

1.位于黄河流域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西宁B.南昌C.成都D.沈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和黄河流域的范围。南昌和成都位于南方

地区,而沈阳在东北地区。因此正确选项是A。

答案:A

2.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之间,冬季温差最大的是()

A.重庆 武汉B.济南 石家庄

C.哈尔滨 广州D.南京 福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哈尔滨位于我国的东北,冬季气温极低;

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高,因此二者的温差最大。

答案:C

3.位于东西、南北铁路干线交会处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A.西宁B.郑州C.济南D.兰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题中四地位于我国南北、东西铁路干线交

会处的省级行政中心是郑州。

答案:B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北回归线的一部分,已知点AB之间为海洋,A点以西、B点以东为陆地。回答4~5题。

4.AB线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5.该线穿过的省区有()

A.云、桂、粤、台B.桂、粤、台

C.琼、桂、台D.粤、台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线为北回归线,则A和B之间为台湾海峡,位于东半球和北半

球;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但该线只穿过台、粤、桂。

答案:4.A 5.B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据此回答6~9题。

6.下列国家中,不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A.朝鲜、蒙古B.孟加拉国、泰国

C.阿富汗、巴基斯坦D.越南、老挝

答案:B

7.我国既有国界线,又有海岸线的省区是()

A.辽宁和吉林B.辽宁和河北

C.广西和云南D.广西和辽宁

答案:D

8.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大部分为温带和寒带,小部分为热带

B.从西到东,经度相差60°多,分属5个时区,东西时差达4个多小时

C.我国最北端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我国最西端在青藏高原西侧

答案:B

9.陆上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国家自北向南分别是()

A.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B.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C.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答案:D

2007年1月11日,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10~12题。

10.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到2010年,我国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提高人口素质可

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C

11.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右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12.预计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城市化水平达53%以上,城乡间、区域

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止。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是()

A.城市化水平过高B.城市化速度滞后

C.中小城市发展缓慢D.大城市数量太少

答案:B

(2010泰安)2007年4月29日,一项旨在为我国困难老人提供援助的基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据介绍,目前我国正处在老龄化社会的加速阶段,60岁以上人口达到1.44亿,尚有很多老年人面临各种困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基数过大B.男女比例失衡

C.人口增长率过大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解析: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已进入现代型的行列,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使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高,故选C。

答案:C

14.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解析:由于计划生育措施的落实,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

卫生事业的进步,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故选B。

答案:B

15.下列不属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的是()

A.与印度相比,劳动力减少会使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竞争中处于劣势

B.国防兵员不足

C.青年负担过重

D.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解析: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没有内在关联性。

答案:D

如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6~18题。

16.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 ②丙、丁两省均

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

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

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故①②正确。

答案:A

17.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③甲、乙两省煤、木

材丰富 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陕西和山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水运条件不佳,以陆路交通为主;湖南和江西

的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同时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也是全国重

要的商品粮基地,因而粮食丰富。因而①④正确。

答案:D

18.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①地表崎岖 ②泥石流 ③台风 ④寒潮jAb88.Com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甲、乙两省的大部分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表因流水侵蚀强烈而千沟万壑,地

表崎岖制约着当地的交通建设;另外黄土高原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等也是其交通建设的主要障碍。

答案:A

二、综合题

19.读“我国部分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图”(图甲)和“人口分布密度统计图”(图乙),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

入老龄化社会,从甲中可以看出我国的________等省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

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2)以图乙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十年间其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并分析原因。

解析:(1)由图可以直接读出老年人口比例达7%以上的省区有粤、津、苏、沪四省区。

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同时计划生育实施的较好,人口

自然增长缓慢。(2)由图可以直接读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不均匀的特点,东部人口稠

密,西部人口稀疏,而且这种不均匀有加剧的趋势,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所致。

答案:(1)沪、苏、津、粤 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的自然增长缓慢,年轻人比重下

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改善,平均寿命延长。

(2)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剧。

原因: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速并不高,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经济活力较强,

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行务工和经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

相关知识

高三地理中国的地形和气候36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三地理中国的地形和气候36”,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四部分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2节中国自然地理

第1课中国的地形和气候

一、选择题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4月4日或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等。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将这些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每年的“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赛,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据此回答1~3题。

1.五月初举行龙舟竞赛的有利条件是()

A.节日期间人多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

C.河流进入汛期D.天气晴朗,适宜比赛

解析:五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流进入汛

期,正是举行龙舟竞赛的季节。

答案:C

2.龙舟竞赛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2000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基塘、湖泊众多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为举办龙舟竞赛创造了条件。

答案:B

3.华人若在欧洲南部进行龙舟竞赛,最适宜在()

A.3~5月B.6~8月

C.9~11月D.12月~次年2月

解析:欧洲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和多雨,因此适宜在12月~次年2月期间进行龙舟竞赛。

答案: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4~5题。

材料一 降水变率就是用以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材料二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城市名4~5月7~8月全 年

齐齐哈尔0.430.210.14

北 京0.540.310.26

延 安0.440.310.26

开 封0.470.350.20

苏 州0.270.380.16

南 昌0.260.430.16

汉 口0.270.560.19

4.根据材料分析可知()

①春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②夏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由长江流

域向北递减 ③黄河流域是我国季风区全年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 ④年降水总量

越多的地区,降水的变率越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从表中数据看春季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是华北地区,如北京、开封,东北的齐

齐哈尔并不是最大,南方普遍较小;夏季,我国降水相对变率较大的是南方,并由南

方向北方递减;从全年看,黄河流域的延安、开封最大;总体上看,湿润地区年降水

相对变率较小。

答案:C

5.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我国东北地区容易出现春旱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易发 ③受台风影响小是

华北地区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④夏季风不稳定是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变率大的重要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华北地区春旱

较严重,夏季风不稳定易导致东部季风区降水变率大。

答案:D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6~7题。

6.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7.图示区域地形的特征是()

A.丘陵广布B.山河相间分布

C.沟谷发育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解析: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沟谷地貌发育。图中河流由

等高线分析知其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流。

答案:6.A 7.C

下图显示的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表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我国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

端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其与图中②线吻合。

答案:B

9.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低于800mm,没有湿润地区

B.②线以西地区的河流皆为内流河

C.③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①线与④线之间的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解析:①线以北的东北部和北部小部分地区,因为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属于

湿润地区,A错;②线以西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最终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

B错;③线以东地区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分布着我国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

C正确;①线与④线之间的青藏高原地区(如雅鲁藏布江谷地),虽然受夏季风影响,

属于季风区,但由于地势高,仍属于高寒气候。

答案:C

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0~12题。

10.山脉①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解析:宝鸡在渭河平原,其南侧为秦岭,秦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湿

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作物熟制两侧多为一年两熟。

答案:B

11.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解析:④为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地形热量在夜晚不容易散失,导致夜晚气温高;温度

高则空气上升运动较强,有较多水汽的气流上升冷却而出现降水天气。

答案:C

12.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解析:从图中看,海拔与降水的关系不明显,但在同一山地的南侧降水要明显大于北

侧降水量。考虑风向夏季风都是从南方吹来的,则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

坡,故南坡降水多。

答案:C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低于10℃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3~15题。

13.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D.各地经度差异

解析:我国南北跨度大,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纬度越高,获得的热量越

少,因此,我国各地在同一天会出现三种季节的自然现象。

答案:C

14.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解析:此时我国开始进入冬季,台风登陆的可能性较小。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大范

围的降水最可能是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答案:B

15.在这种天气影响下,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

C.洪涝灾害D.水土流失

解析:洪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不属于地质灾害。此时大范围的降水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

灾害是泥石流。

答案:A

二、综合题

16.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主要地形区是,概述该地形区的整体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___。

(2)流经该地形区的河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较,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不同?(可列表

作答)

(4)该地区产生伏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同纬度东部地区也多伏旱天气,但有时

因多________、________(降水类型),对高温干旱有一定缓解作用。

(5)为减轻旱灾,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区域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确定该地为盆地地形;结

合经纬度特点进一步断定该地为四川盆地。其它问题,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便易作答。

答案:(1)四川盆地 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2)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等)

(3)

西—四川盆地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冬季温度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高(北部山地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可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由于热量条件较好,可种植甘蔗以水田种植业为主,可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

(4)受副高控制 台风雨 气旋雨

(5)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降水

等。

高三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复习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三地理中国地理知识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中国自然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高三地理中国北方干旱


北方干旱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而蒸发加剧,地表干燥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沙尘向东南输送,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通过气象卫星对沙尘暴的监测,目前已能作出准确预报。减缓沙尘暴灾害频率与强度,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7、总结我国五个灾区的基本情况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春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二、练习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1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爆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5~7题。(2002年广东卷)

5、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B.北美中南部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D.澳大利亚中部

6、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7、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8、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2003年上海卷)

1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答案:

1、A2、D3、A

4.(1)②区。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5C,6B,7、B

8(1)A;C;ABCF;C、D;E(2)DE;CF;AB(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中国地理复习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三)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中国地理复习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教材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三)

[本讲主要内容]

中国地理复习(三)--中国气候

[本讲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1.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和成因: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1月)我国南方的海南省和黑龙省北部平均气温相差近;夏季(7月)时我国东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以上。为什么这样呢?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度都大于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多。其次,我国北方邻近冬季风的源地,首当其冲受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了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所以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加上夏季时,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所以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夏季时,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许多地方的平均气温在以下,这主要是由于海拔高的缘故,而气温最高的地方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这时纬度虽然较高,但由于深居内陆,晴天多,气候干旱,光照强,地面热容量小,气温回升很快,加上盆地地形,热量不容易散失,气温高,是名符其实的"火洲"。位于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也与他们所处的盆地地形有关。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064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