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人都要了解信息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人都要了解信息”,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感悟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信息时代电脑的重大作用。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信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变化,了解到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信息吗?谁能谈谈什么是信息?

(学生各抒己见,初步了解信息的范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划分段落结构。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信息的呢?请大家自由度课文,划分段落

(学生自由度课文后,小组交流讨论给课文分段)

生汇报分段结果: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一个关于信息的故事。

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信息所包含的范畴。

第三段(第四至八自然段):信息的贮存和加工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未来社会的信息化将变得至关重要。

2指名朗读课文。

3随机指导生字新词。

指导学生理解“南雁报春”,“一叶知秋”的词义。(出示课件)指导书写“雁”字,强调厂字头下面是两个单立人。

师:其实像这样的四字成语还很多,希望大家多收集,多熟记,这样一定会对你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4句子比较,体会感情。

(出示课件)

(1)到了今天,信息迅速膨胀,瞬息万变,仅仅依靠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已经不行了,信息加工也要机械化,自动化,就非用机械不可了。

(2)到了今天,信息迅速膨胀,瞬息万变,仅仅依靠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已经不行了,信息加工也要机械化,自动化,可以用机械。

师:请你轻声读一读上面的这两句话,体会一下又什么不同。

(生轻声朗读,体会用上“非~不可”和不用有什么区别)

指名答:第一句感情更肯定,更加强调了机械的重要性。

5作业:查阅更多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深入学习。

师:了解了什么是信息以后,让我们一起看一个关于“信息”的小故事,好吗?

(出示课件,即课文第一自然段所讲的故事,配有音乐及故事独白)

师:看完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生:当时的通讯太不发达了,如果~)

师:是啊,可见信息的传送有多么重要!其实,信息还需要加工,可以贮存。从远古时代到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的加工,贮存和传递都在不断地进步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关注一下他的发展进化过程吧!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交流总结信息的发展过程)

指名找生汇报。

师:由此可见,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电脑网络已经有了它不可或缺的地位,你们能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生回答)

师:看来大家的信心和决心都很大,那就让我们提前进入未来世界,去幻想一下未来的信息发展吧!

(生讨论幻想“未来的信息”)

指名学生汇报,可以说也可以画。

二结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到了解信息的重要性。有条件的同学不妨到网上看一看,感受一下电脑在传递信息方面带给我们的便利。

扩展阅读

数字与信息


《数字与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目的是想通过对学生熟悉的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的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字经过编码后能准确的表达信息,并通过组织大家讨论如何来编写学籍号,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课上下来,有这样几点感想:

一、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

从今天上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对要自己研究的知识感兴趣,有的学生课前就找到了相关知识介绍,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学生自己编写学籍号也是很高兴的事,应该说在这节课上学到了比较多的课外常识。

二、如果能在计算机室上,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效果更好

课前考虑过到计算机室上,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我想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己到相关网站查找需要的资料,了解相关数字编码的规则,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到课的最后部分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利用网络去自行探究、学习其它数字编码的知识,提高课堂密度。

三、小组讨论学习的时间还不充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感觉还不够。

信息窗三树林医生


信息窗三树林医生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

新授课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第1课时活动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在田园里认识了菜园卫士和灭鼠能手这两位田园小卫士。今天我们再到田园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出示大树:哎吆,最近呀,我生病了,真难受哇。怎么办呢?)多可怜的大树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还可以请谁来帮忙?对,请树林医生来帮忙。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贴问题)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指板书)。活动二请医生¨求喜鹊有多少只我们用圆片来摆一摆。如果用绿色圆片表示黄鹂的只数,应该摆几个?利用你手中的圆片摆一摆。(师生同时摆)(指着圆片)这五个绿色圆片就代表——黄鹂的只数。(板贴黄鹂)如果用桔黄色圆片表示喜鹊的只数,你想怎么摆?自己试一试。谁上来摆一摆?(指名到黑板上摆)生先摆5个,再摆3个。这5个是什么?(和黄鹂一样多的。)也就是先摆了和黄鹂同样多的只数。(指着圆片)“3”呢?“8”呢?求喜鹊有多少只,也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你能用算式表示吗?(板书:5+3=8(只))在算式里,“5”“3”“8”各表示什么?你能不能指着自己摆的圆片,合同位说一说。谁愿意上来指着说给大家听一听?多勇敢。¨求啄木鸟有多少只刚才我们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解决了“喜鹊有多少只”的问题,你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摆一摆、算一算啄木鸟的只数呢?(板贴啄木鸟)自己试一试。汇报。谁来摆一摆?(先摆再说)先摆黄鹂的只数,再摆喜鹊的只数。(先摆5个圆片)这个“5”是什么?(相同部分)(拿掉2个圆片)拿掉的是什么?(少的2个)剩下3个代表什么?(代表啄木鸟的只数)也就是说,求啄木鸟的只数,就是从5只里面去掉2只。用什么方法?(减法)谁来列算式吗?(板书5-2=3(只))在算式里,“5”“2”“3”各表示什么?先和同位说一说。谁想跟大家说一说?活动三捉虫子¨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过渡:这么多树林医生辛苦工作,终于治好了大树的病!他们捉了不少虫子呢!看!(出示主题图)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贴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你能不能用圆片摆出喜鹊和黄鹂捉虫的只数呢?(板贴黄鹂、喜鹊)生:能。师:那就摆摆看吧!生:不能摆出。为什么?(数太大了。没有那么多圆片,摆起来也麻烦。)那么怎么办?你能不能想好办法摆出他们的数量?(线段、1个圆片代表10只虫子等)这个方法可以。老师来介绍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用纸条来摆一摆。每个同位的桌子上都有这样的纸条,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摆一摆吧。1、请大家拿出白纸条,我们用白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贴纸条)多少只?(板书:146只)2、如果用红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你来试一试,选一选?(摆出4根不同长度的纸条)谁说你选的哪一条?(上来选择后拿起来)为什么选这一条?(因为啄木鸟捉的虫子比黄鹂多。)(拿另外一条长的)这条也比白纸条长,为什么你不选它?(他说多38只,是多一些。这条是多得多了。)他说的有道理吗?你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3、喜鹊捉的虫子比黄鹂多38只。这38只应该写在哪里?谁能上来指一指?(补充板书)4、(指纸条)另一部分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写在哪里?(指一指,补充板书)5、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看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能算出喜鹊捉虫的只数吗?6、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指名板书:146+38=184(只))为什么用加法?(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146与38合起来。)7、146、38、184各表示什么?(上来指着板书说)¨求啄木鸟捉虫的只数1、你能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求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指名:一人摆,一人列式)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求啄木鸟的只数也就是从146只里面去掉12只)算式里各数表示什么意思?活动四拍手游戏过渡: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师拍2下)师说:我拍了几下?指名:你能拍的比我多3下吗?生拍你怎么拍的?谁听出来了?它先拍了几下?又拍了几下?再来试一试?(师拍4下)你们拍的比我多5下。(全班齐拍)老师刚才和小朋友玩了一个拍手游戏,你们自已想玩吗?那么同位来合作吧。老师喊停你们就停下来,好吗?玩吧![设计意图:插入简单的拍手游戏,既能巩固前面所学,又能适当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活动五青蛙的工作过渡:想不到轻轻松松的游戏中也运用了数学知识呢!刚才我们又认识了三位树林医生,其实,还有许多田园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一起去看看青蛙的工作。(点击青蛙出示)大、小青蛙你能看明白吗?试一试?做到练习纸上。(指名说,用实物投影)汇报。算式各数表示什么意思?都是这样做的吗?真棒!(点击返回)活动六蜻蜓吃蚊子(逆向思维的题目)过渡:让我们再去看看捉蚊子的高手,蜻蜓在干什么呢?(点击蜻蜓)谁来读读题?先摆一摆,再算一算,作到练习纸上。汇报。(直接说算式)12-3=9(只)都同意吗?为什么有个“多”字还用减法?(#比¥多,也就是¥比#少)小结:不能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减法。要认真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到底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活动七我说你猜过渡:蜻蜓捉了那么多蚊子,螳螂也不示弱。看,他们在比赛呢!(点击螳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根据蜻蜓提供的条件,你能猜出蜻蜓和螳螂各有多少捉了多少只虫子吗?我也想来说一个。螳螂捉了40只蚊子,蜻蜓捉了多少只?还想说?那就说给同位听听吧!活动八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和树林医生一起为大树治了病,还解决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板贴)。认识了更多的田园小卫士,他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他们!最后,这节课的优胜组是哪个组?快速统计一下你们得到多少小卫士标志?一组汇报。再指名,提要求:你能用比他们组多几个或少几个来让大家猜猜吗?向优胜组表示祝贺,其他组表现也不错!大家继续努力!下课!

第2课时(重新设计的自主练习)活动一上节课,我们请来树林医生治好的大树的病,多开心呀!瞧,今天又有许多生病的大树来求医了。(出示修改后的第68页自主练习第1题)

499

+77

116

269

+85

101

659

+79

134

1429

-5757

95


你愿意帮帮啄木鸟医生,把这些大树治好吗?(健康的大树涂颜色,错的改过来。)汇报交流,集体订正。活动二仔细听,谁来了?(播放声音)乌鸦。想不想看看乌鸦在干嘛?好,一起去吧!(出示第68页自主练习第2题)大家一起读一读。自己再读读题,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你的问题。全班汇报。选择2个你有信心解决的问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解答。交流、订正。活动三你们真聪明!一口气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让我先来宣布比赛要求:同位两个为一组。两个人同时抽出一张数字卡片,一个人把卡片亮出来,另一个人把卡片藏起来,并像书上那样说一句话,让同位猜一猜,猜对了就记上一分,猜错不扣分。下一轮交换过来。每人5次。开始游戏。向胜利者表示祝贺,并奖励聪明章。鼓励其他同学再接再厉,争取下次也能拿第一。活动四你们知道黄鼠狼最会捉什么吗?(生自由答)我要告诉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黄鼠狼捕鼠”,才是真。黄鼠狼四肢较短,足趾非常尖锐,善于捕捉小鼠、家鼠和小鸟。它全年的食物,主要是鼠类。尽管有时也会偷鸡,但功大于过,有益人类。”还有谁最会捉老鼠?(猫头鹰)这天,猫头鹰和黄鼠狼都在庄稼里捉老鼠。(出示修改后的第69页第4题)乌鸦听说了,也赶来凑热闹。(出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赶快自己解答吧!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交流、订正。活动五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田园小卫士?有了他们,大自然的生物才能更安全、更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那么,在他们身边还发生了许多数学故事,你都能替他们解答吗?其实,在生活当中,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发现,并利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好吗?下课!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改进传递信息的方法,直到现代,新的交通工具问世,世界上才形成庞大的邮政系统,信件、报纸甚至包裹都可以通过火车、轮船、飞机运往世界各地。

但以往的改进只局限于邮件这种方式,电报、电话、广播的出现,则使信息传递突破了这种限制。1844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后来,贝尔和沃森发明了电话。1906年费森登又发明了无线电广播。这样,信息变成电磁波发送出去,几乎在发送的同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收报机、电话机、收音机了解到消息的内容。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

但人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电报、电话日益普及,输送信息的缆线像狭窄拥挤的公路一样,经常堵车,不是占线就是串线。于是,科学家想出了激光通信的办法:一束光纤的通信容量是一条铜线的25万倍,一条光缆可以通一亿条线路。也就是说,两亿人可以用一条光缆同时通话而互不干扰。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科技仍在不断发展。1993年,美国人阿尔戈尔又提议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把工厂、矿山、铁路、学校、商店、旅游景点、文艺单位、研究部门、银行、图书馆、政府部门以及家庭的计算机联网,让所有的美国人随时都可以接收到本国任何地方传播出的文字、声音和图像。

这个提议受到各国的重视,信息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仅仅过了几年,信息网络就覆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现在,身在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们随时都可以得到远处的消息,这真是天涯若比邻哪。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迷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①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②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① 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② 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二课时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教学目标:

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

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

 2.生各抒己见。

 3.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的好建议,我一定会把信息及时告诉他的。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传递方式,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初读材料,知晓大意

 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

 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

 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

三、再读材料,比较差异

 1.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

 2.师:是啊,古代的人们已重视信息的传递,但他们的方式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3.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4.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

 5.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6.生交流反馈。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

 7.是啊,因特网真神奇啊,它将──(生齐说)世界连成一家!

四、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

五、小结

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第三课时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

教学目标:

 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课前准备: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

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各抒己见)

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

 (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

二、《网上呼救》

 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三、总结

 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

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之中,是当前汉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21世纪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汉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之中,是当前汉语言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正在飞速地融入国际社会,加入WTO后的中国成人汉语言教学将走向何方?这是摆在摆在每一个汉语言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提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背景

(一)、信息技术的成熟为汉语言教学提供了可能

当今是知识爆炸和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作为今后学习、工作及生活的一种必备技能,各级各类学校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因此,在汉语言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汉语言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很多内容极具抽象性,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可以将数据、文字、图象、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成课件后,还可以按教学的需要随时变换组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汉语言学科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选择已有CAI软件进行辅助教学。

现在市场上CAI软件很多,我们安装后,就可以指导学员去使用、学习,如《万事无忧》等软件。

2.搜集素材,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已有的CAI软件不是根据自己教学内容设计的,难免与我们实际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已有素材,或者从其他软件及网上找到一些好的素材。然后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及方正奥思等软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合成信息技术媒体课件。

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所所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的创新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我们在汉语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进行整合,有利于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为汉语言教学创造了条件。汉语言教学的改革不可能回避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的社会,人类在思想认识上和行为方式上对汉语言的教学改革又有了一种新的发现,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开始认识到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具有了全新的意义,这种超越式的认识飞跃体现在知识就是力量上,体现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汉语言教学作为一个人的后天学习所得,它对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的发展为汉语教学创造了崭新的传播媒介与载体。科技创造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标志之一是信息技术,一切的知识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媒介,以网络和技术为其支撑,使汉语言作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重要作用得以日益的彰显。我们在汉语言教学中为什么不可以告别陈旧的粉笔+黑板呢?

(三)、终身教育理论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当代教育观出现新变化,呈现出视野更开阔的特点。它不是为教育对象的某一阶段设计教学内容,而是将之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生活巨大变革,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某一个时期的学习来满足其一生的职业需要,这样终身教育理论就在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里应运而生了,终身教育理论其实也是追求人的持之以恒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时期之内就得以完成的。

第二,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汉语言由于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为终身教育理论提供必要的支持的可能。那么我们的汉语言教学就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更由于人类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和信息的社会,科学技术将成为构成生产力要素之一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或延迟生产力的发展。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为汉语言教学创设了氛围

目前,中央电大正在全国电大系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实验,我校作为试点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00万元,努力构建和改进适应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初步建立起一个依托校园网络、多媒体平台,集成了多项现代化技术的远程教学、管理服务的开放教育支持服务系统。

我校开通了带宽为10Mbps的校园网,并通过64Kbps的DDN数据专线接入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学生的远程访问和在线学习。2004年学校将校园网络带宽提升到100Mbps,通过网络光纤联入中国教育发展网,实现了网络中心各节点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了每科室计算机联网,形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目前还在进一步规划校园网络的升级方案。

为了更好适应开放教育教学需要,我校在原来教学现代化设备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多功能教室、多媒体阅览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视听学习室、语音室。教学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因此,硬件环境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用信息技术来组织汉语言课堂教学关注的要素

(一)、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的要素

(1)正确认识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观

首先,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观认为,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的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是联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虽然也强调教学相长,但更多的采用以教师为教学组织的核心,它实施的是灌输式的或是填鸭式的教学。其次,学生学习汉语言知识仅仅是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没有真正注重学生人格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提升。此外,有一种很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汉语言课堂教学组织得好与否,首先要看这个教师是否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具有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这完全将学生这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个体作为了一个灌输知识的容器。

(2)汉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网络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和终身化。我们的汉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讲授《咬文嚼字》一课时,通常学生会对文中作者提到的《史记》李广射虎的改写与推敲的故事这两个例子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看了这两个故事的动画,激起了他们的兴趣,然后提问:《史记》原文好还是后人改写的文字好?为什么?贾岛诗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这时,犹如投石击水,迸溅起阵阵涟漪,学生的思维兴奋了起来,纷纷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独到的看法。接着,再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精辟见解。这样,课文的学习难点迎刃而解;同时,在研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不禁对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及文学修养敬佩不已,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当今汉语言教学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前提下,更加依赖于当今的信息技术所构造的网络教育环境,也就是说汉语言教学的组织要素除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之外,还更加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应该说汉语言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汉语言教学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因为任何一个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融洽、融化、融汇时代赋予它的新内容。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的属性、学习模式与特点

第一,关于属性。有人认为,中国的汉语教学的属性要定在三化上,即汉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中国化上。我认为汉语言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都应当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倘若没有信息技术,汉语言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是无从谈起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网络是汉语言教学内容的新载体,这种载体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媒介,它具有内容的无限丰富多彩性和空前的自由灵活性,极大地方便了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后对知识不断充电的需求。

第二,关于E-Learning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后,形成了新的汉语言网络教育形式。这样就使得汉语言学习变得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更重要的意义是它可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教育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说到底,它是对传统的汉语言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一种提升。信息技术和汉语言教学整合所形成的网络教学环境,它更加有利于建立探索性学习模式、协作化学习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模式。总而言之,网络教学有利于形成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的形成。

第三,关于E-Learning学习模式的特点。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应当是信息技术作用于汉语言教学的必然结果。汉语言教学的E-Learning学习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也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结果的创造性。

三、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汉语言教学后的一些思考

(一)、信息技术和汉语言学科的共性特征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汉语言学科有一些共性的特征:即应用性、工具性和创造性等。我们为什么要掌握信息技术,它与汉语教学目标有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因为人类正走向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里,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从传统的信息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信息处理能力式的教育,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学力和情感能力的教育。

因此,汉语言教学必须反思、检讨自己过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一切有悖于时代、社会的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的评价制度等等,切实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教育。

(二)关于进行信息化后的网络管理

在汉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学生游离教学目标,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措施如软件管理、目标锁定、物理隔断等,同时也要借助于班级建制的小班化。另外汉语言教学信息化后网络安全也是大问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加之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有限,使得汉语言教学信息化的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即使中国电化教育界的权威如西北师范大学的南国农、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华东师范大学的祝庭智等,他们也不敢说就没有人可以超越之,更何网络是人类虚拟起来的,对于网络教育和教育网络在某些网络黑客那儿有时真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因此,加强信息化后的网络管理十分重要。

(三)、如何进行课件的设计

在汉语言教学实践中,如果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简单地利用电脑展示讲授的内容,那只是把板书变为电脑书、把满堂灌的口灌变为电脑灌,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和以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在课件设计中,只有以学生为本的宗旨为指导,注意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发,实现师生互动,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7

2、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和设计好的表格,实物投影仪。

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教学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

自主阅读,初步感知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2.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

3.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检查自读情况

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

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

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

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

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

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

读读写写

情不自禁电脑网络目不转睛恋恋不舍信箱领悟盯着

五湖四海迫不及待应有尽有笑眯眯老鼠警察博览

寄信几秒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交流体会

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

“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的青睐。

联系实际

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有感情朗读课文

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

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

我做了什么看到什么心情感受

进入

发电子邮件

课后反思

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层面上,全面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化素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能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学活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它是把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种教学的实施必须在教育过程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由于教育信息的编码形式、信息传播媒体、信息传播过程和信息的接受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的功能也随之改变,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从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去顺应这一变化,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迅猛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2.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能力。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是开展关于新媒体应用的实践及理论研究,探寻如何将新的教育媒体有机地、合理地应用于现代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需求,高效率地发挥教学媒体的设计功能。

3.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操作;多媒体CAI基础理论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和使用。在多媒体和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

4.培养应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应遵循素质教育的理念,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教师是教学模式的操作者、组织者、实践者,由此可见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把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结合,教师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积极接纳多样化新型教学模式思想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信息化教学目的。

5.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从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到教学组织架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信息化,将信息技术系统、科学地应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完美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多层次的,可以是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阶段;或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整合阶段;或是全方位的整合阶段。教师应该掌握如何着手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自己的整合水平处于哪个阶段层次,如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教学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所教课程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方法原理,探索整合的有效途径,积累经验,积极推进整合的层次。

13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3 人们怎样传递信息”,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会认字(包括1个多音字),练习书写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体会先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人们的好处。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先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人们的好处。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情况汇报。
1.开火车接读课文,挖“地雷”(学生读错的字词为“地雷”,下同)。
纤qin纤夫
xiān纤维纤细
2.你还有哪些字读不准或者读得和别人不一样?(解决个别学生不会认的字)
3.你在预习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尝试解决了吗?用的什么方法?
(1)小组内汇报。
(2)全班交流。
二、游戏检测字词掌握情况。
1.教师用生字词卡片开小火车抽读。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播”字的写法:注意右边的笔顺,注意写好左窄右宽的间架结构。
小老师评组内的写字情况(每组评出一个写字优秀奖、一个写字进步奖)。
三、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效果。
1.默读课文自由完成下列填空题,并说说你对人们更新信息传递方式的感受。
人们不断改进更新信息传递方式,开始是通过邮政系统输送信件,传递信息→(通过电话、电报、广播以电磁波形式)→(激光通信)→(信息网络)→……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学习情况。
4.齐读课文。
四、作业。
1.读一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从写字表中选你认为难写的生字练习写一写。
3.收集下列资料:
a.你知道人们还有哪些信息传递方式?
b.你知道哪些发明家?他们分别发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资料汇报,举办“信息传递会”。
1.邮政没产生前,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你知道人们还有哪些信息传递方式?
a.学生自由上台汇报。
b.评出最佳“猎手”(搜集资料能手)。
2.课文中介绍的几种信息传递方式,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传递?为什么?
a.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动笔画一画)。
b.小组讨论交流。
c.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讲解:光纤、激光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3.当个小小设计师:未来还可能有什么通讯方式?请你展开想象,大胆来设计。
4.发明家的故事交流。
a.学生讲自己找到的故事。
b.老师讲故事。
《电话的发明者——贝尔的故事》
《电报的发明》
二、小结本次活动情况。
1.评奖:最佳小“猎手”、设计明星、故事大王等。
2.教师鼓励学生学好知识、大胆创新。
三、作业。
1.默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语补充“我的词语库”并选词说话。
2.搜集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附:板书设计
13人们怎样传递信息
邮政系统→电磁波→激光通信→“信息高速公路”(网络)→……飞速发展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第一课时(在常规教室)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入题: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上网都做些什么呢?(适度让学生谈谈)

是啊,网络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把我们和世界连接起来。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都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好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感受一下信息高速公路给我们和我们的朋友所带来的快乐,好吗?

2.引导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我”家是怎样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的?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什么好处?……)

3.确定目标:及时梳理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借此引起学生进入有的放矢的学习。

设计意图:1.通过开篇谈话,凸现互联网的神奇,营造气氛,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通过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并且进行筛选归纳,了解学生兴趣指向和问题区域,以便随时确定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粗读课文,把握整体

1.自读探究,小组说议:

(1)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边在旁边加注。

(2)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快速掌握生字和新词;并和同学交流学习生字的好办法。

(3)想一想,并用自己的话跟前后左右同学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刚才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怎么解答?

2.合作探究,班级交流。

(1)指名选读字词,听写若干生词,扼要讨论难点。

(2)指名最想读书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逐段朗读课文,相互评议。

(3)引导交流,重点围绕问题理解课文。

①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依次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重点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发言归纳课文思路:入网→上网→下网)

②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又是指什么?

③跨上信息高速公路能够做什么?“我”跨上信息高速公路做了些什么?

(4)瞧,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多大影响啊!你读了课文有何感想?用一句话说说。(学生发表感受后,教师巧妙引入课文)是啊,小作者对此也深感神奇!让我们继续跟着小作者进入课文,体会信息高速公路的神奇,好吗?

设计意图:始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运用先自读、再小组议、然后班级交流的读书流程,给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实践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细读课文,突破重点

1.提出思路,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作者感到网络的神奇?为什么感到神奇?面对神奇的网络,小作者心情怎样变化?从哪里能看出来?

2.自读圈画,同座说议。教师巡视,随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

3.班级交流,教师评点。对下列句子和词语重点讨论:

①文中的比喻句:

“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②反映思想感情变化的词语:

情不自禁迫不及待恋恋不舍

五、总结赏读,整体强化

1.启发归纳:学了这篇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2.选择欣赏:选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或段落读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①“太好了!太好了!”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把自己无比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②网络真的这么神奇?

──读出惊奇、诧异的语气。

③“真神了!”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读出由衷赞叹的语气。

④我听了,更加喜欢网络这个新朋友了。我盼望着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

──读出十分喜爱、无比期盼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重新回顾课文,深化感知理解;同时对精彩语句进行玩味性朗读训练,既培养语感,又帮助学生积累祖国优秀语言文字。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上网搜索需要的信息、发送邮件……并把自己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一条条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在网络教室)

一、导入新课,组织交流

1.谈话过渡:同学们,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电脑网络将成为人们交流的快捷工具和新兴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掌握好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一文,从小作者的文章中感受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神奇;老师又要求有条件的同学回去亲自上网,对信息高速公路的神奇,你们一定有了更深的感受。下面让我们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要求:

(1)到讲台前,声音响亮地讲述,让大家分享。

(2)讲清楚你上网做了些什么,你发现还有哪些广泛的用途。

(3)说说上网还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谈话,有意识地摸底了解学生家庭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情况,以及不同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现状,同时也巧妙地进行一次语言表达训练──这是语文课理应重视的一项目标。

二、指导上网,体验神奇

1.教师谈话,提出要求:上网的确其乐无穷啊!可是可能还有一部分同学没上过网。因此咱们今天就在这里上网,任务是:寻找我们学校的网站,浏览我们的网页;玩一下你喜爱的游戏;再给自己申请一个免费邮箱,发一封电子邮件给学校,简要写写今天上网的经过和感受。要求上网熟练的同学主动做老师,指导前后左右的同学,怎么样?

2.学生上网,教师巡视:遇到技术生疏或有困难的学生随时指导。

设计意图:向学生提供一次上网机会,不失时机地将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教学结合起来,打通学科间的联系,使语文课具备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三、集体交流,发表感受

1.教师提问,了解总体情况:哪些同学上网完成规定任务很顺利,哪些同学不太顺利?

2.重点指名,交流上网感受。

(1)上网顺利的同学说说上网印象最深的一项内容,谈谈能够这么顺利的感受。

(2)上网不够顺利的同学说说主要遇到什么障碍,怎样解决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操作之后,趁热打铁组织交流讨论,学生有感而发,情真意实,言之有物,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极好契机,也是深化理解课文的有效举措。

四、拓展阅读,深化体验

1.简要谈话,引导拓展:老师这里也有一篇谈互联网的文章,你们想读吗?请快速阅读,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谈论“入网”“上网”的话题,你知道他们所说的“网”是怎么回事吗?

其实,这种“网”不是一般的网,而是指“国际互联网”。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国际互联网”就像这张包住地球的“大网”。不过,这张“网”是通过无数条“线”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这些“线”有的是看得见的电缆、光缆,也有的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文字、图像、声音,它们能够在短短几秒钟内跨过万水千山,传到世界各地的电脑上。比如说,我们从北京的一台电脑上发一封信到悉尼,只要几秒钟,对方就能收到,这比普通的邮递不知快了多少倍。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亲朋好友通电话,电脑里不仅能传来对方的声音,还能显现他的形象。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戏;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或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并向国内外专家请教;还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网上商场”,用“电子钱包”付款,让商店把东西送到家中?.

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思考与练习:

①用“__________”画出说明什么是“国际互联网”的语句。

②用“__________”画出说明“国际互联网”传播信息十分迅速的语句。

③用“__________”画出说明“国际互联网”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的语句。

④仔细读第3自然段,填空:

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__句,第二句往后的内容是围绕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写的,具体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方面讲了“国际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说明__________。

2.交流讨论,现场评价。

3.总结全课,结束全文:同学们,“国际互联网”的知识十分丰富,它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的好处说不完;当然,网络也有它的害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正确使用“国际互联网”,让它为我们发挥有益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接着上网之后进行,一方面将实践操作的切身感受当即融于阅读过程,提高理解感悟的效果;另一方面,有益地丰富了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知识,促进了客观知识与学生主体经验的联结。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紧扣“网”来展开,把事情发展过程、“我”的心情变化以及网络世界给我的强烈感受这三条线索巧妙地对应并有机融合起来,清晰地呈现了课文的脉络,有条理地反映了教学过程,很好地突出了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文字感悟的重点。

特别建议

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的综合实践课程,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应予以特别重视的一种教育策略。但是,作为语文课,应该围绕课文展开,应该让信息技术为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本设计特意在基本完成课文讲读任务之后再安排上网环节,而没有将上网跟学文交替穿插,正是为了避免学生因玩网兴致过于浓烈而冲淡语文学习。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予注意。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___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

(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

(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

(2)了解有关知识。

(3)收集相关的资料。

……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

(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

(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5)究竟有没有“UFO”

(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

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洪春幸)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2.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认识5个生字。

活动课时安排:

一课时:两则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方法的问题)

活动过程:

 一、自读两篇阅读材料,说说你从中了解了些什么?

 二、读报告,了解研究方法。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跟以往的课文完全不同的一则阅读材料,自己读一读,看看研究报告有什么独特之处?(找出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独特如:文章中包含了表格、语言比较简练、条理性很强等)

 2)师小结:研究报告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能像其他文章一样进行想象、夸张等,它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3)我们该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呢?自己再默读材料1,看看小作者的研究过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师相机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文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文”,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太好啦!大好啦!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网络真的这么神奇?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不一会儿,米老鼠的形象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唐老鸭、孙悟空、花木兰......这些早就认识的卡通人物都笑眯眯地看着我,还伴随着音乐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真神了!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妈妈带我访问了许多网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新闻,有卡通漫画,有科学知识,还有课程辅导一真是应有尽有。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妈妈又教我发电子邮件。我试着给远在国外的表姐发了一封我自己用电脑画的贺卡。爸爸看着我,羡慕地说:你们这一代真是大幸福了。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电子邮件,有事只能靠寄信。现在可方便多了,仅仅几秒钟,就可以向国外发一封电子邮件,而且那么便宜。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呀!妈妈说:是呀,发电子贺卡还能节约纸张、保护地球环境呢!

我恋恋不舍地下了网,愣愣地看着爸爸妈妈,心思还在那种奇的网络世界里呢!爸爸说: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部分,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呢!我听了,更加喜欢网络这个新朋友了。我盼望着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

初二说明文阅读:漫谈信息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二说明文阅读:漫谈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一些国家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①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人(人、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示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息。

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捉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它星体的电波,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

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了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经可经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

如果将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②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片、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

③信息在人类(生物)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人类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

在现代社会里,信息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炸"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也应运而生。

⒈本文属于(填类型)说明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⒉本文是依次从方面说明"信息"的。

A.本质概念价值类别B.概念特征变革价值

C.概念类别变革价值D.特征概念类别价值

⒊指出文中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②③

⒋判断下面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本文开头从概述现象入手,引出所要说明的对象。()

②第三段的三句话都是具体说明上段最后一句话。()

③第四段中加点词"可能"不能删掉,否则,就不符合实际了,表达不准确。()

④最后一段中加着重号的两个词"生产"、"加工"可以互相位置,因为它们是并列的关系()

关键提示

以上训练和考查的重点是区分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的能力。区分它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事物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实物,以说明其形状、构造、功用等为主;而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的事理,以说明事物内在的成因、原理、发展规律等为主。形式上,事物性说明文一般采用总分式之类的结构,而事理性说明文一般采用层进式结构。事理性说明文还常运用一些设问句,既引出话题,又作为一段或全文围绕的中心。

解题思路

第1题,识别类型,可从说明对象的属类和说明的内容来加以识别。识别说明顺序,可以运用排除法:非时非空即逻辑。

解答第2题,要仔细阅读全文,尤其要弄清楚第二、三、四段都是围绕概念,即"什么是信息"说明的。第三、四段举例说明"信息"必须具备的本质特征--具有某种意义。弄清了这些,答案就不会选错了。

第3题,识别①,要注意它揭示的是"信息"这一概念的全部本质特征,而不是部分本质特征。前都属于下定义,后者属于作诠释。识别②,要注意它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上,它把同类归在一起;形式上,它用了分号。识别③,要注意"和"是介词,而不是连词,"和……同等"是作比较的结果。

第4题,解答①,要把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1句话联系起来,答案就清楚了。解答②,可参考第2题的思路解说。解答③,可运用比较法,看删后是否符合实际。解答④,要弄清"加工"的含义比"生产"更进了一层,这里是指对原信息加以筛选、提炼,使之达到更完美的标准。因些,两个词如果对调,就不符合逻辑了。

《人人都要了解信息》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875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