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六组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

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迷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

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①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②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①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②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一课时《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教学目标

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

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

2.生各抒己见。

3.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的好建议,我一定会把信息及时告诉他的。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传递方式,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二、初读材料,知晓大意

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

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

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

三、再读材料,比较差异

1.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

2.师:是啊,古代的人们已重视信息的传递,但他们的方式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3.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4.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

5.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6.生交流反馈。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

7.是啊,因特网真神奇啊,它将──(生齐说)世界连成一家!

四、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

五、小结

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第二课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

教学目标

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课前准备

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

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各抒己见)

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

(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

二、《网上呼救》

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三、总结

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

《把握自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和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收集网吧危害的事实,阅读短文《把握自己》,新《守则》、新《规范》并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知。

2.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3.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二、阅读文章《把握自己》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不做评论。

三、讨论

(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网络问题联系到一系列关于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四、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结,布置学生收集黑网吧以及孩子沉迷的相关资料,并想想如何帮助这些沉迷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以情感人

1.在音乐中,讲故事。

2.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上网,其实网络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孩子在进入网吧以后,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沉迷在网吧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信息的时代,成长的孩子,他们渴望与同龄的伙伴进行交流……而网吧里,游戏的刺激,聊天的诱惑,不良网站的毒害……让孩子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如痴如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说明:以情感人,用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引出今天的话题,为孩子们营造放飞思维的自由空间。]

二、展示网络预习成果

1.小组交流并整理收集的资料情况。

同学们,网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我们青少年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难以自我抵制网络游戏以及有害信息的诱惑。特别是当前不少“网吧”的恶性竞争,一些经营者违规经营,不遵守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等规定,造成一部份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而这,对于我们的身心,甚至是生命都造成了危害!通过网络,你们都收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然后展示。

2.分小组展示解说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和身体;

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远离现实……

[说明:收集、处理信息。孩子们展示自己收集、处理后的丰富翔实的事实和资料,在这过程中,让孩子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网吧的危害性。]

三、对照自己的生活,想想办法,对症下药

1.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不少曾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也毁在网吧游戏里;还有的为筹钱上网不惜偷窃家中财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媒体频频曝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你们发现了吗?

2.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争论。

3.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人,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4.小组讨论后,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各种方法,纷纷劝说。

四、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愿望

1.其实,电脑、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乐趣,可是,这个虚拟的空间同样有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因此,我们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我们除了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和指导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同学们,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可以写几句宣传语,可以唱歌、可以画画……等等来表达。小组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自己对蒋康网络的愿望和心声!

五、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说明:将情感推向最高潮。童心飞扬,童言稚语庄严宣誓: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1.刚才同学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也多次组织我们开展了学习和讨论,请大家看:(屏幕展示)

新《规范》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2.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拒绝网吧!!自己的思想,自己管。让我们一起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3.小组研究。

4.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到: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说明:分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健康上网最真实的愿望,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网络是非观,激励孩子们为健康上网而努力奋斗!]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感动着我!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地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真正做到把握自己,那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不良诱惑,帮助那些沉迷的孩子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延伸阅读

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安排了《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等三篇讲读课文。《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赞扬了中国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塑造了彭德怀同志可信可敬的人物形象。《大江保卫战》写了抗洪抢险活动中许多动人的事迹,反映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本单元还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和练习六。这次习作训练是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而练习六中所安排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学生通过学习,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够灵活,学习自主性不强。因此,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诱因,调动学生的积极自动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并结合背景资料来感悟文本,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理解课文,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写一篇“我最敬佩的一个人”的习作。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品词析句,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

2、学习借鉴课文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三、情感目标

1、学习红军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体会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学习人民子弟兵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七律长征》这一课的教学,我依循以下思路展开:先揭题并简介相关知识,接着讲读结合,引导感知诗意,反复诵读,体会英勇无畏,最后联系实际,激励学生。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我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具体描写,来体察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体会彭德怀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

《大江保卫战》这一课,我着重抓住重点的词句,如“日夜兼程、全然不顾、劈波斩浪”等词语,以及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并观察插图,通过反复品读,体会到当时险恶的环境,感悟人民子弟奋勇的精神。除此之外,课文“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人物品格”的表达方法,我们也应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习作六要求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主动表达,结合学生各自的观察、感受,指导学生掌握写人的习作技巧。

练习六中的“语文与生活”与“诵读与积累“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长征,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自己体会其表达的感情。“口语交际”教学时,让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影视剧,先分组和同学们说一说,再推荐代表上台作评说,最后师生再小结。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文本。

2、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读自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及有关的语言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读学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5、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并给予鼓励肯定。

习题设计:

习题要围绕课标,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灵活地选择题型题量,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又能得到发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017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21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师生交流有关长征资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这些词语: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指名读。(2)结合长征资料体会诗意。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3)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提示,在小组里练说。第一步、找出是那一句。第二步、从中看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用“更喜”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五、欣赏歌曲《长征》。

六、总结、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收集有关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3、课本P113第2、3题。

【板书设计】

万水:金沙江大渡河

远征难只等闲革命英雄主义

总括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五岭乌蒙岷山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

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三、指导写生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爱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学会看病》

课型

 略读课文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薛金梅左淑娟

教材简析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去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受到情感的启迪。

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关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描写,体会母亲感情变化感受母亲的爱子情深。

课前准备课件《懂你》、《感恩的心》两首歌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满文军的《懂你》,认真听想想这首歌主要写了谁?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板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就要求我们把平时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现在回忆一下,你都掌握了哪些阅读方法?

3、师小结。1、交流学过的阅读方法,

2、学生自由读课文1、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设置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本课的教学更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读熟之后,同位之间复述故事的梗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由读课文,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自己试着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并且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小组内提出问题各组选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全班交流收获与问题。

3、师引导选有价值的问题交流。

4、你想对文中的妈妈说些什么?

1、先小组合作学习在全班交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感受深的地方写批注

3、有感情读句子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感知课文

1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2小组内交流。

3体会母亲爱儿子的句子。

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疼痛地缩成一团

①(出示:“时间艰涩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收缩成一团。”)

2师:既然时间过得慢,把“艰涩”换成“缓缓”行不行?为什么?(体会母亲在一分一秒中的煎熬)

小结:时间过得越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放慢语速,齐读这段话。

3师:你还抓到哪个词能表现母亲的担忧?(疼痛)

师:疼痛到什么程度?(心收缩成一团)

小结:这哪里是狠心的母亲,这分明是一个疼爱孩子、很有责任心的母亲呀!

4、分角色朗读a小组读

b同桌读

5、师小结:文中的母亲在孩子病中采取“冷漠处理”的办法边授路线图边让儿子独自去看病锻炼儿子的独立意识,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我们作为孩子用歌声表达对父母爱的回报好吗?全班唱《感恩的心》。

感受母爱的伟大,母亲的良苦用心

老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仔细研读母亲的感情变化过程,体会母爱的伟大

①“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因为担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觉得时间的流动艰难缓慢。母亲等待独自看病的儿子归来,“度日如年”,足见爱子真情。

②“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让孩子独自去看病,是对孩子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母亲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所以说也是对母亲自己的考验。

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巩固延伸

1、学完课文后写读后感悟,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搜集有关母爱的诗句或用画的形式表达出对妈妈的爱。

3、阅读课外读本上有关描写父爱、母爱的文章。

交流感受拓展阅读指的是: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独自看病

母亲儿子

尽责的爱路线图

教学反思教学本文,我让学生仔细读课前提示,按要求去自学,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学习,再全班交流,接着我设计了一组辩论,让学生在争辩中深入理解课文,理解母亲看似“狠心”实则“尽责”的爱。

本课的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转换,入情入境。

在让学生解第一段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你正在生病,可是你的妈妈让你一个去医院看病,你心里会怎么想?”有的说:“妈妈,你真狠心,我生病了还让我一个人去医院!”有的说:“妈妈一定是不爱我了,我生病了都不管我。”等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能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沂南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

时间单位 张庄中心小学主备人从秀杰

课题口语交际六

课型

 口语表达 参入集体备

课人员

李长城左淑娟

教材简析通过出示三则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与人交流能理解对方,尊重对方。

3、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过程与方法:引出话题,让学生评说,要广开言路,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父母的爱,与父母真诚谈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和母爱

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课|标|第|一|网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备课

情境体验引起话题

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承诺是父亲对阿曼达的爱;一本《青年近卫军》是贫穷、慈祥的母亲给梁晓声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给巴迪的爱……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同。

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2、再现情境: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体会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爱,引出话题。再一次激发学生体会伟大而平凡的父母之爱。1.先让学生总结本单元的情感主题。

2.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第六组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紧紧追随科技发展的步伐,强调科学探秘和科技应用。涉及到太空探索和互联网络、机器人的想象等热点内容,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既可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语文园地六"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的内容和调味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宽带网"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收集和利用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学生的习作发挥想象提供科学依据.如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和利用资料,将成为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本组课文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
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是: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巩固识字量成为识字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同时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2、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拥有一定数量的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收集资料.
3、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的学习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意识.
4、继续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本组课文语言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学习时应以读为主,读的形式要多元化,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5、本组课文科学性强,可以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鼓励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要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明白科学道理,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本单元时还要注意联系当前最新的科技动态补充到教学中,如载人航天、火星探索等;提醒学生注意网络的负面影响。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大约用12—14课时。
21太阳
一、教材分析
《太阳》是本单元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以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二、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时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阅读与太阳有关的传说故事,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或者引导学生读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这样不仅增添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第一部分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第二部分说明太阳与地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联系课后选读课文《妙不可言的位置》来理解。这两部分内容通过“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句子自然连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句子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本课时还要注意本文所采用的许多说明方法,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利用文中的“泡泡”提示,理解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并让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用不同方法描写太阳的句子,试着说说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试着运用。在此基础上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太阳》这篇课文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可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22月球之谜
一、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它先用优美的文字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接着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荒凉月面,然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最后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遥相呼应,阐述了迄今为止人类对月球作出的研究、探索,从而引导同学们初步认识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文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一篇十分独特的科普文。
编者在最后提供了一个资料袋,不但介绍了月球上的引力,还介绍了月球上环形山的命名,以及有哪四位中国科学家的名字给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与此同时,课后还收录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赋予了教材诗意的想象空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建议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交流资料、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球的魅力。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充分利用这个省略号把交流资料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
本课还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通过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及用“没有……没有”说一句话等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完了本课让学生课后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办成一张月球专题小报。通过课后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积累资料及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良好地锻炼及提高。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一、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写了我上网的亲身经历,使人真切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文章按上网前、上网时、上网后的顺序先写了爸爸告诉我网络的作用,再写了我访问了卡通网站以及和其它一些网站,以及我向国外的表姐发了一份电子邮件,最后写了我盼望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爸妈的讲解,叙述的过程中还渗透了人物的新奇、好奇、赞叹、依恋等内心感受,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章语言亲切自然,采用了比喻、设问等手法,这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生动、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接触这些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和运用语言。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搜集和网络有关的资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布置学生上网,亲身感受网络。
2、?课文内容有趣,角度新颖。名为讲述上网经历,实为介绍网络知识,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介绍变得浅近且富趣味。文中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网络是什么和网络有什么用处。第一个问题是借爸爸的口说出来的,这个问题比较抽象,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根据课文的描述和自己搜集的材料尝试回答,然后老师作适度引导。让学生根据各种具体的事例和感受来形成对网络的印象。网络的作用其实和网络的特点有内在联系,因为“互联”,网络上的信息才这么丰富,因为“互联”,网络中的联系才非常便捷。文中是通过“我”的上网体验来介绍网络的好处的,其中两句话相当重要:“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教学时要重视文中泡泡,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到网络的作用,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描写、自己搜集的信息,甚至自己上网的亲身体验理解。
3、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课文讲了三点:一是电脑网络可以查阅信息,迅速而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二是可以跟世界各地的人随时进行交流,并建立联系;三是可以参加网络购物、拍卖等活动。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要求上过网的同学,说说自己上网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网络对“我”来说也是新生事物,在和网络的接触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引导学生留意相关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情不自禁”“欢呼”“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等词语不单能看出“我”当时的内心状态,使文章更加生动可感,而且还折射出网络的魅力以及“我”对网络的喜爱之情。
5、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各自上网的收获可以强化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可以直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或是自己对网络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在电脑上种蔬菜》,以完成课后的选做题。
24果园机器人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中的机器人服务于丰收的果园中,它们能把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摘下来,整齐地装箱,运到指定的地方。有趣的是,这些机器人只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自我充电,不停地工作。
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水果丰收,果农忙不过来了,于是需要机器人帮忙;果园很大,机器人不好拖着电线工作,用电池也不方便,于是又想让果园机器人“吃”园中掉在地上的水果,自我充电。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学生读后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搜集与机器人有关的资料,可以是文字类,也可以是图片类。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富有趣味,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连接语中的阅读要求,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说说文中果园机器人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自己认为哪些特点最有趣。在对果园机器人特点有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要注意体会“你会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你会想,可以用电池呀!”“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等句子在叙述中的作用,从而感受到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放飞想象翅膀。引导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也可以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应该是怎样的;可以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果园机器人,还可以围绕某一用途,尽可能考虑实际中各种需要,构思机器人的特点,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铺垫。
语文园地六
教学建议
1、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我想发明的机器人”。这个话题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有铺垫,可以从《果园机器人》这课的学习自然引起。教学中可以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学习《果园机器人》时搜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一说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本领。如果有可能还可以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画出来,对照图画向大家介绍。听的同学可以根据所介绍的机器人提出问题,供发言的同学修正和补充自己的设计。评价的标准有两个:想象是不是奇特合理;是不是把机器人的本领说得清楚明白。交际时可以分小组进行,互相问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共享想象和创造的乐趣。
2、习作这次习作内容的范围非常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奇思妙想。教学时,可以利用习作中的种种示例和《同步阅读》中《神桥》等篇目的阅读,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择到各自最感兴趣和最想写的事物。选定要描写的事物后,还要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展开想象,想一想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样的新特性,给人们提供哪些便利。学生想好以后,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启发,然后写下来。写完后,自己多读几遍,然后改掉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在习作完成后,可以以“未来的世界”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3、我的发现本次“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多义词。六个多音字出现在六组词语中。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语中一字多音的现象,积累文中列举的六个多音字和相关的十二个词语,还可以做些拓展练习,找找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字是多音字。
4、日积月累这部分包括“读读认认”和“读读背背”两项内容。“读读认认”是低年级归类识字的继续,内容和调味品有关,采用了韵语的形式编排。要求认识的8个生字中,“蒜、醋”是平舌音,“蒜、盐、咸”是前鼻音,“姜、酱”是后鼻音,要提醒学生读准字音。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读读短文,教师指名朗读,以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句子的意思可以不作过多的讲解,但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协助下,分辨这些调味品。
“读读背背”选的是和气象有关的农谚。这些农谚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范读、指名读、师生对读和自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读,最后背下来。这些农谚只是人们对气候现象所做的观察总结,不像科学定律那样严密、准确。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试着用韵语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5、宽带网“宽带网”是本组学习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这个项目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本次宽带网的教学有三个要点:资料搜集、资料整理、成果展示。
教学设计
21太阳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繁殖、蔬菜、杀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在说明太阳特点时所用的方法。
教具准备
(1)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生字词的课件。
(3)收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猜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上工。哪天不上工,准是下雨或刮风。猜一物。板书:太阳。
2、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我们在太阳下生活、生长,那么,你们对太阳有了哪些了解呢?
3、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多的了解。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3)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其他生认真听,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2、出示本课生字词认读。
3、说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探究:学习1、2、3自然段,领悟表达方法,练习朗读。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这样说,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生回答)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把重点说明句子用线画出来。
3、合作学习
你们对太阳哪个特点感兴趣,讨论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4、汇报交流
a.学习“远”的小组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播放课件。
如:做口头练习;“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间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说明方法列数字
b.学习“大”的小组汇报,教师相机播放课件。
c.学习“热”的小组汇报
要求这一段学生在听完前两组汇报后,说明要有条理,适当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举例子来说明的方法。
d、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e、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1)、()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3)、(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二)、探究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2、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3、归纳,集体解答
4、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引导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5、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四、巩固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2、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再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学生进行练笔。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板书设计:
21、太阳

大热远地球

关系密切
11300000
22月球之谜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
1、《月球之谜》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月亮的有关资料
3、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对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好吗?读课题:月球之谜。
2、自读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二、合作交流
1、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3、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小组活动:写出人类探索月球未解之谜。教师准备红、黄、绿、蓝、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别写有1、2、3、4、5、6。由学生随机抽取,按照数字相同的规律做在一组,每组发给1张白纸,然后按照顺时针依次传给其他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尽量多的问题,最后一名同学汇报,比赛哪个小组获胜。
4、总结表达,读懂了什么,讲述疑惑,
三、品读体验
1、各位宇航员,请大家作好准备,我们的月球之旅就要出发了!(师激情导语)
2、课件出示飞船图片,跨上神秘的月球之旅。
3、因为路途遥远,月球离我们有38.4千万公里,所以我们得用四天的时间到达月球,为了能让大家顺利完成这次探险,请大家利用路上的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手里的资料,翻到课后资料袋,读一读,了解月球的特点。
4、课件出示:
(1)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公斤重的东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了。在月球上,人只要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蹿起很高,如果在那儿跳远或跳高,可以取得比在地球上好得多的成绩。
(2)月球表面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一些杰出的科学家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的环形山,其中有四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他们是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
(3)因为没有空气,月球上温度变化非常大。长夜里,温度下降到-180℃;白昼时,温度又上升到120℃。
(4)因为没有空气,宇航员来到月球后,感到自己好像成了“聋子”。两个人即使面对面大声喊叫,也听不到一言半语。这是因为声音要在空气中才能传播,没有空气的传播作用,怎么能听到声音呢?所以,月球上是一个万籁俱寂的世界。
5、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用心观察,告诉地球上的朋友,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自学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6、课件出示句子:
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朗读体会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色。)(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散射太阳光,因此也就出现了地球上看不到的奇妙景象:太阳比在地球上看到的要明亮一百倍,白天尽管太阳高悬于天空,可天空仍然一片漆黑,星星就像一颗颗夜明珠和太阳一起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天幕上……)
7、你们真了不起,这就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景色。(欣赏一下他们拍的照片。)
8、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9、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
10、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读读句子,理解“费解”的意思。)
11、这些谜底等着我们来揭开,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12、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13、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汇报刚才合作学习的成果。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四、巩固延伸
出示未来月球的图片,遐想30年后的月球探险,你会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信息、网络、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赞叹、恋恋不舍、新奇、功能”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见识,体会网络的神奇,以及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
3、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4、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
5、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二、合作交流
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三、品读体验
(一)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
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
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
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
(三)交流体会
1.出示:进入网络,就好像跨入了信息高速路。找出文中类似这样打比方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体会,深入认识网络的神奇及作者兴奋的心情。
“电脑网络如同一个遍布全球的蜘蛛网,把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信息。
“进入网络,就好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网络为人们便捷高效地提供信息。
“有了网络,五湖四海的人随时可以交流,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没有了距离,身在家中却可广泛联系。
“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
“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网络功能的神奇、信息的丰富赢得“我”的青睐。
四、巩固延伸
1、请上过网的同学交流一下收获。
2、有感情朗读课文
(1)任选一段能够表现网络功能神奇和作者兴奋心情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
(2)以挑战赛的形式让更多同学展示朗读水平。
3、有条件的同学课后请亲自跨上“信息高速路”,查一查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板书设计: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查阅信息建立联系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24果园机器人
课型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具
1.上网查找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解机器人在哪些领域起了哪些作用。
2.准备一个电动智能小狗玩具。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一)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二)师指名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出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通读准课文。
(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写的机器人是怎样的?
(3)想象有哪些地方读得不明白,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二、合作交流
1.小组内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文中果园机器人新奇有趣的地方。
三、品读体验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3、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4、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四、巩固延伸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2、展开想象,想一想将来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它有哪些本领,先说给爸爸妈妈听,再写下来。
板书设计24果园机器人
聪明能干──果园机器人──自己充电
语文园地六
课型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读音。
4、能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5、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课前准备:
1、介绍“智能机器人”的课件。画一画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的样子,并简单标注它的功能。
2、多音字注音卡片。
3、引导学生平时关心科技发展,做科技新闻剪报和科技知识卡片。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完《果园机器人》一课,知道机器人是那样聪明能干。在机器人的大家族里,有的可以进入险区,排除险情;有的可以潜入深海,寻找宝藏;有的可以进入人体,查病治病……老师还知道同学们也想发明更加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让我们先来给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取个名字吧。(板书课题:我想发明的机器人)
2、学生拿出设计好的图纸,为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取名。
二、创设情境,明确交际要求。
1、机器人协会要举办“未来的机器人”大赛,评出“最佳创意奖”。你们有没有信心参赛,介绍自己发明的机器人?
2、我们不能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获得好成绩,该怎样介绍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呢?大家讨论一下。
3、通过讨论明确:第一,对机器人的样子及本领的想象要既奇特又合理;第二,要说得清楚明白。
三、示范引路,感悟要领。
1、要把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介绍得生动有趣,让评委爱听,还要把自己的想象说明白,让评委听清楚,是获奖的主要条件。怎样才能说清楚说生动呢?请大家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2、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
四、展开交际,多向互动。
1、学生自由练说自己要发明的机器人,重点说清经的样子和本领。
2、教师扮演评委,请一名学生扮演参赛者,师生合作演示说、评的交际过程。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并评选出组内“最佳创意奖”。
4、请各组的优胜者上台介绍自己想发明的机器人,老师和其他同学当评委,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提问和点评。
5、全班学生进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议时,主要从三方面来评:第一,想象奇特合理;第二,说得清楚明白;第三,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情自然,说话有礼貌。
五、总结拓展。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自1997年起,日本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比赛,而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足球竞赛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诞生。
2、展出优胜者设计的图纸。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激发习作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流了自己想要发明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就是你们今天的想象。那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未来的人吃穿住行会变得怎样呢?
2、学生自由说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根据学生说的内容,适时小结,启发学生明白本次习作既可以写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地玩具、公共设施等,只要自己感兴趣就可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题目可以用“未来的……”,也可自己拟定题目.
2、想象奇特而又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顺序.
三、说出想象,初步修改。
1、教师示范说,并真诚地邀请同学们提出修改建议。
2、请同学们提出建议或意见,老师表示虚心接受。
3、把自己的想象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并请大家提出建议;认真听别人说,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四、自主习作。
1、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想象奇特有趣、叙述角度新颖、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自己修改,自我评价。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为自己的习作配上一幅插图。
3、自我评价一下:五颗星,你的习作能得几颗?画在自己的习作后。
六、引导互评。
1、与你的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星级评价,并将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写两句评语。
2、各小组内互读,评出一篇在想象上新奇有趣、叙述上清楚明白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推荐几名写法上有个性及进步较大的学生,当众朗读,给予鼓励。
七、拓展活动。办一期“美好的未来”板报,展出学生的优秀习作。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三、宽带网
(一)、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同学们一直在课外关注着科技的发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召开一个“科技新闻及知识发布会”。
(二)、整理资料,准备发布。
1、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确定几条你认为重要的科技新闻和科技知识。
2、试着练一练怎样发布这些重要信息。
(三)、组内练习,进行评选。
(四)、全班交流展示资料。
1、各组优胜者轮流上台进行新闻发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接受小记者的采访,主要说清收集资料的途径及筛选、保存办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过收看(收听)新闻、查阅报刊、询问、上网途径获取信息,在多方获取信息后要进行筛选,用记录、剪报或知识卡片等形式保存下来,便于查找。
3、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新闻发布会,老师发现大家不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收集资料。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吧!

201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2013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课题18、将相和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

2.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相关背景资料

(共2课时)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课题18、将相和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以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课后小结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课题19、草船借箭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共2课时)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

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第四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第七自然段的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三、课外延伸

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课题19、草船借箭课时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巩固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难点:

理解“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2.学生片刻沉思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读:有感情地朗读。

(2)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像,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演:邀请几个同学或者老师,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评: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

(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

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体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例

(1)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学习方式,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效果。

(2)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怎样说?

(交流要点:①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②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创造,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对话,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节等。③语言要自然、流畅。不同人物的语言,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④说话时态度大方,要注意“听众”的反应,能用目光和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

(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呢?

(交流要点:①要编好“剧本”。把课文内容改为“剧本”,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②选择好“演员”,分配好“角色”。③各自熟悉“台词”。④准备好简单的“道具”。⑤注意:一可以演具体片断: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对话交锋”;第七自然段的“饮酒取乐”;二可以串演整篇课文内容。)

5.请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知人心进行汇报,教师参与、互动。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

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演演看,诸葛亮他这时怎么‘笑’?”

(可能是:诸葛亮向北岸望了望,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曹操轻蔑的嘲笑。)

(可以是:诸葛亮面对南岸,仰天大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战胜周瑜后,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

(可以是:诸葛亮看着眼前的船只,听着擂鼓、呐喊声,微微一笑,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自豪、自信的笑。)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朗读把“笑”的不同内涵读出来。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四、作业:

1.接龙复述故事。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

教学后记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4授课时间2013年月日

课题20景阳冈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教法提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好汉歌》

(共1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

18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

“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2、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3、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我想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原出来。

4、学生写作,交流。

5、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6、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四、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1、请同学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后来怎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19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了解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学习本课“妒、督、鲁”等ll个生字,以及妒忌、商议、推却、探听等8个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课前准备

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著,了解大势

教师介绍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师生合作介绍“草船借箭”前的三国形势,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诸葛亮的表现。

二、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草船借箭

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

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回答什么?请用陈述句表达。

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2、给文章分段:一(l、2节)、二(3--5节)、三(6-9节)、四(10)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主要内容。

四、自读第2至第5自然段,指导感情朗读。

1、找出这几段的特点。(以对话形式出现,且无提示语。)

2、根据人物对话内容,揣摩人物思想状况、性格特点,自加提示语。

3、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出语气,探究人物特点。(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读第6至第9自然段,了解借箭经过。

1、先说经过。出示示意图(图略),自己读书,自己画图,说明理由(也就是因果关系。)

2、分析保证借箭成功的因素。

(1)雾的作用。(冬季,雾在四更最浓。)

(2)船的作用。(草人——雾中似人;相连——空隙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仅不轻易出动,令弓弩手射箭,不调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呐喊,虚造声势,引敌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风,使船回去时“顺风顺水”。这时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军发觉时,船已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

总结: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因素,诸葛亮都考虑到了,基于这些周全的考虑,诸葛亮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这就叫——“神机妙算”。而周瑜都没想到,当他知道这一切时,一定是——“自叹不如”。

第二课时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讨论交流。

知天文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①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

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②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③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④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

(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1)识曹操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师生对话,体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0景阳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11宴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A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A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口语交际三劝说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课前准备:

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习作三写发言稿

教学目标: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课前准备:

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附2:运动员代表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在这充满团结、奋进、友谊氛围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我校首次体育盛会——天府路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对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新校向强校转变,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刚刚闭幕的区运会上,我校取得了乙组总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此外,还夺得了多项竞赛的冠亚军。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体育工作,并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辛勤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届趣味运动会是创造性体育盛会;是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发展的盛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听从指挥、服从裁判,在比赛中坚韧顽强、拼搏进取、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最后,祝我校首届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第八单元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联系作者生平,感受作者故地重游时别样的心情。

3、认识本课3个生字,抄写课文中描写花买美的句子。

课前准备:

课外了解季羡林生平轶事,阅读季羡林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外引入,揭题质疑

1、出示一张德国哥廷根的照片: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至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古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读课题,质疑问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季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指名读通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准,或没有读通的地方进行指导。

3、想一想: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景色?

4、自由交流,让学生通过第二、三两段句子进行自悟,不求完备。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自由读,季老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花之美?

4、读第二自然段。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请读这一段,好好体味体味。

5、交流指导:“真切”、“脊梁”是什么意思?哪些行为说明人爱花之“真切”?德国人爱花仅在于此吗?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情调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听了这个介绍,你觉得女房东是怎么一个人?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读了这一段,你觉得哥廷根之美,还美在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说说哥廷根的美丽指什么?

二、品读课文,再感“美丽”:

1、引出第三自然段:

出示: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这句话前后半句都指什么?这样反复写的目的是为什么?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

2、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到哥廷根去感受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吧!再读第三自然段: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体会花之多,花之美。

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怀念祖国和故乡,思念亲人)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花之美。

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这一段。

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

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

2、当作者再一次踏上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踏上他曾经留下生活的痕迹和情感的哥廷根,他会想起什么呢?

3、补充阅读《季羡林先生》一书中《再返哥廷根》一文。(附后)

4、你从文中了解了什么?正是这样的情绪,使得季羡林在文中这样写道:“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四、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

1、配乐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

2、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

26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6自然段,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能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理解夜景描写与小艇的关系。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能模仿课文写一些家乡的某处景物。

课前准备:

了解威尼斯城有关的知识,收集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知识。

3、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

2、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3、全班交流:

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

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

三、直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

1、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

2、自由读这一段话,威尼斯的小艇美在哪里?

3、交流指导:“二三十英尺”大概有多少长?为什么把小艇比作“新月”和“水蛇”?

4、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城市建筑都是依水而建,所以,威尼斯成了以船代车的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在窄小的河道中自由穿梭,小艇只能设计成这样一种独特的式样。

5、读出小艇的美。

四、再读课文,体会小艇“坐之舒”:

1、小小的一轮“新月”引起了我们的无限遐想。这弯“新月”飘进了清清了河里,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同学们想不想坐坐这种小艇呢?

引出第三自然段:坐在小巧玲珑的威尼斯小艇里,舒服吗?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感悟。

3、坐着舒适的小艇,穿梭于古老的水城威尼斯之中,你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4、小结:这真是“说不完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读写结合,复习引入

1、听写“小艇、操纵自如”等重点词语。

2、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读读描写小艇外形之美和坐着舒适的句子。

二、读、说、想、演,感受船夫“驾技之美”:

1、读: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船夫一流的驾驶技术的句子。

2、说:交流哪里写出了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

3、想象这些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

4、演:造型独特的小艇带领我们浏览威尼斯风光,小艇随着浪花时起时伏,我们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真怕一不小心随时坠入船下水中成了“落汤鸡”。如果此时你就是我所坐的小艇的船夫,你会怎样来帮我?(介绍自己的驾驶技术;唱歌助胆;介绍威尼斯风光;播放威尼斯地方的音乐……)

5、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船夫“驾技之美”。

三、感悟朗读,品味小艇与人们之间“和谐之美”:

1、读第五自然段。从这一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2、自由想象:人们还用威尼斯的小艇做什么?

用上“……可以……可以……可以……”说话。

3、威尼斯人是海洋的儿女,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是在月夜中,招手叫一只“冈多拉”,沿着运河曲折的水道,让自己迷失在迷蒙的夜色中,领略这座水上古城永恒的魅力……

引出第六自然段,静静地朗读。

4、引出课文“阅读链接”,自由读后说感受。

5、如果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配一首曲子,你想选择哪一类的音乐?(抒情的钢琴曲或小提琴曲)配乐朗读。

6、小结:白天的小艇像活泼的精灵,自由穿梭于水城之中,威尼斯是充满活力的;但晚上,当小艇载走最生一批威尼斯人,静静地停泊于码头上。整座威尼斯城就沉沉地入睡了……小艇与威尼斯,与威尼斯的人们,与威尼斯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四、作业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要写出特点。

27与象共舞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重点句细细品味,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大象的感想。

课前准备:泰国大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谈话:泰国有“大象之邦”称誉,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征。有泰国人向游人炫耀说,泰国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劳能干,聪明灵性,既是廉价的劳动力,又是乖巧的旅游宠物。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后,请学生读一读,读通顺说说:读了这一段,你对泰国的大象有什么印象?

3、出示课题:“与象共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泰象

1、自由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确。

2、读了课文,说说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国的大象勤劳、善良,有时调皮,有时乖巧,有时活泼。泰国大象已经成为泰国的一分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大象。

三、抓住重点,深入了解泰象

1、泰国人的生活已经和大象融为一体。何以见得呢?自由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这样几个方面:

(1)象是泰国的国宝;

(2)象与人之间没有距离;

(3)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爱与人开玩笑;

(4)看大象跳舞是一种享受

3、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象是泰国的国宝。课文是怎么具体写的?你了解到泰国的大象还为当地人做哪些事?

①驮着武士冲锋陷阵;为泰国人做工服役;充当旅游大使;表演杂技,带去欢乐……

②你还知道大象能干哪些事?在泰国,没有大象行吗?为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④读后说话训练:

在战场上,泰象与人是()关系;在舞台上,泰象与人一样是();在国际上,泰象充当的是()角色;当遇到困难时,泰象则是();在农场里,泰象就是();在……可见在泰国,大象与人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写出了大象的聪明的灵气?

②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描写。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让大象按摩,你敢吗?引导学生抓住“小心翼翼、轻轻地抚弄”等词:什么才叫“抚弄”?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话:找出描写大象动物神态的词,读一读,这些词写出了什么?

⑤这一段是用哪几个句子把几层不同的事例连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话:

◇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

◇有趣的是,它偶然也会跟人开开玩笑。

这三句话可以去掉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课文,领会写法:

1、读了课文,你喜欢泰国的大象吗?你最喜欢它的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段落。

2、从泰国的大象中,你看出泰国人是怎样一种性格?泰国是怎么一个国度?

3、仿照课文总分结构写一道话介绍泰国的大象。可以自己写总起句,也可以选择:

泰国的大象十分热情。

泰国的大象是友谊的使者。

泰国的大象是劳动的能手……

4、课堂交流。

28彩色的非洲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章中优美的词句。

2、了解课文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展示非洲的多姿多彩的写法,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非洲的多姿多彩。

课前准备:了解非洲的一般情况,搜集有关非洲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自由谈谈对非洲的印象。

2、出示课题:“彩色的非洲”。

二、整体感知,了解“非洲的彩色”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2、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4、课堂交流,引导学生概括: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4)非洲的艺术是彩色的。

4、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划一划: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①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②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什么?你想说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最难理解的句子是哪一句?

①出示句子:“那些蝴蝶经过防腐处理,制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其颜色不仅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在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令你目不暇接。”

蝴蝶变成了工艺品,它们彼此的颜色怎么还会“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呢?“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怎么样的情况下会“目不暇接”?

小结:当无数的色彩斑斓的蝴蝶一下子全部呈现在你眼前时,灯光、蝴蝶的色彩,交相辉映,纷纷映入你的眼帘,你一会儿看这朵,一会儿又看那只,眼花缭乱,所以种种色彩就“不断地变幻着,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了。

②有感情朗读,把蝴蝶的多,色彩的美,你的眼花缭乱表现出来。

(3)自由读第七自然段,非洲的音乐、舞蹈和非洲人的性格怎么也会是彩色的呢?

①展示非洲的图片,请学生说说印象。

②强悍而热情的非洲人用他们的奔放的舞蹈在向人们说着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四、创设情境,介绍“非洲的色彩”

1、自主作业:

(1)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展示非洲的色彩斑斓;

(2)摘抄描写非洲的优美的文句。

(3)请你当一回导游,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来介绍非洲;

2、总结:非洲是一方热土,他古朴、自然、美丽;他吸引了世界人的目光,他更呼唤人们对和平的心态对待这片淳朴的土地;非洲人正渴望你伸出友谊之手,共同保护这片奇异的土地。

口语交际八聊聊热门话题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发现自己独特的看法。

课前准备:

课前一周把听到的、看到的事情用一两句话记下来,作为话题本。

教学过程:

一、展示自己一周的收获

说说自己一周中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

先同桌交流,再选择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自己感兴趣的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

二、围绕话题小组交流

1、讨论:这一周中,大家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说说各自不同的看法。讨论的要求是:

(1)把这件事说清楚;

(2)你的看法是什么;

(3)认真听别人发言,对他有不同看法勇于提出来;

(4)人人都要发言。

2、展示:评选哪一组说得比较好。(由学生当评委)

制定评选方法:

(1)把事情和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2)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评委点评。

三、集体讨论

1、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

2、话题举例:最近,“超级女生”在电视、网络各类媒体中频频出现。许多青少年对此追捧不已,但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你如何看待“超级女生”现象?

子话题:

(1)喜欢“超级女生”这一节目吗?为什么?(组织自由辩论)

(2)你喜欢“超级女生”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3)你会参加类似的活动吗?为什么?

(4)从“超级女生”这个节目中,你想到了什么?

3、进行自由讨论。

习作训练八自由创作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一周的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唤起记忆的小船:

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平凡的小事呢!

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想法。

4、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二、让风扬起船帆

1、这节课上,你觉得自己最值得一写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如何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呢?

3、回忆第八单元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说说它的写法。

4、片段训练: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瞬间用精彩的语言记录下来。

三、能量加油站:

学生出示自己的片断,展示:

读一读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请大家提出他(她)写得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1、小组互相评改。

2、独立修改。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创作:

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全部写下来。

二、交流评议:

1、展示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地方。

2、说说哪里比较难写,小组帮助,提出修改意见。

3、欣赏佳作。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六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本单元课文编排及单元练习设计凸显的一个主题就是——诚信。《诚实与信任》启发学生着重探究“我”在所发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品格,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珍珠鸟》将“信赖”作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九色鹿》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三篇课文各有侧重,要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领悟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而练习六中有关兄弟卖酒的小故事以及后面的短语、读读背背等更是通过语言文字训练、积累、拓宽让学生体会到诚信的可贵和重要。19《诚实与信任》记叙了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平淡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吸引读者去品读感悟,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20《珍珠鸟》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课文前半部分写了两件事,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对小生灵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第一件事,是为刚来家的小鸟,安排了一个安全的住处。虽然朋友把珍珠鸟送来时,它们已经有了一个“舒适又温暖的巢”,但作者仍然精心为它们重新布置了一个幽静的居室,使小鸟能在温馨和谐中开始新的生活。第二件事,是珍珠鸟做爸爸妈妈了,作者决不去惊动它们,每天精心为小鸟一家添食加水,让鸟妈妈和小鸟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本文语言清新、明快,像一潭清泉,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应引导学生好好朗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细腻的爱,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文教学的难点。21《九色鹿》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而故事本身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所以,本课是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好教材。

单元目标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学会单元37个生字,1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4、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单元设计意图

1、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让学生收集有关诚实,信赖,知恩图报之类的故事,为学文做情感铺垫.
2、读文悟情,各有侧重------《诚实与信任》启发学生着重探究我在所发生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诚实品格,让学生获得真切感受;《珍珠鸟》将信赖作为突破点,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九色鹿》可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表演,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3、交流展示,深化主题------组织学生召开一次以诚实与信任为主题的交流会,通过交流升华学生的情感.4、根据课文主题意义,本课教学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以导为主.师生共同探究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指导学生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具体的教学中以课文为本,以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的朋友,品味美的情感,抒发美的心声.教学结束时,可关注文本意蕴的人文素材。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20、诚实与信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写生字,理解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与难点:读通课文,学会生字。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听故事,激发兴趣。读课题。从《狼来了》这个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好课文做好了准备。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2、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读课文引导说出课文大意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质疑。按要求,反复读课文。(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三、学会书写生字1、认读生字卡片,正音。2、教写生字:观察结构,打算怎样记住它。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示范板书。3、学习其余生字。方法同前。1、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2、仔细观察分析,手指书空。仔细观察每一笔的起始位置。在书上描红。3、同前。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重点指导易错字。四作业抄写词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0、诚实与信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学习第一段一、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2、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4、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并无一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自由读,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齐读。通过自读感悟讨论得出“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学习第二段二、品读课文第二大段。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2、指名分角色读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出3、交流4、重点句理解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齐读第11自然段。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谢你”等词语表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指名读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演一演。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通过多种手段以及重点句的理解感受“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三、总结课文1、师: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2、回归整体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感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熟读课文通过感悟体会“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四、作业1、朗读课文三遍。2、读、抄词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1、珍珠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与难点: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课前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读课题。激起学生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情感二、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简介珍珠鸟学生听简介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的介绍,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三、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题。(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学生自学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解释词语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齐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四、细读课文1、第1、2自然段。(1)指名读。(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学习第1、2自然段。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学生理解“舒适”“温暖”“安全”“蒙盖”等词,体会“我”精心安排珍珠鸟的住处。齐读第1、2自然段。通过对“舒适”“温暖”“安全”“蒙盖”等词的理解,体会“我”精心安排珍珠鸟的住处。五、写字指导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边描红边记住这些生字。六、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三遍。2、读、抄词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1、珍珠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3、激起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图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通过复习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学习第3、4自然段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个别读。讨论。借助朗读和讨论来了解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三细读活动情况(一)整体感知内容板书:笼子周围屋里小桌上我的窗口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二)细读句41、自由读句4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词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配乐朗读(三)同法学习句51、指读、圈划2、交流(四)同法学习句61、默读圈划2、交流自由朗读4--6句,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读句交流词语。进行补充发言。生进行朗读。余生评价指名再读齐读:增加难度(1)……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2)……竟然……小桌上……(3)……挨近……蹦……俯……喝茶……偏……瞧瞧……(4)……啄……笔尖……。(5)……啄……手指……。(讨论方法同句①)同桌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应答的过程。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些什么呢?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节中的词语。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体会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同桌对演,配乐赏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学习悟出道理1、出示句:信赖……境界……总结: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2、九色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的品质和调达的可耻。课前准备:图片搜集有关九色鹿的资料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请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童话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吗?2、小结,童话具有强烈的幻想色彩,它通过虚拟的人物,假设的环境,离奇的情节来反映生活,表现思想。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九色鹿》板书课题。学生回答:《谁的本领大》中的风和太阳。《三袋麦子》中的小猪、小牛、小猴。《小露珠》中的小露珠。《云雀的心愿》中的云雀。读课题学生对学习童话故事很感兴趣,以前学过的童话故事能记忆犹新。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故事梗概。(!)九色鹿是一种什么样的鹿?自读课文九色鹿双角雪白,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漂亮极了。通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故事梗概,理清文章思路。(2)《九色鹿》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默读课文后简要回答。(3)理清文章思路九色鹿救助调达不要报答,可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向国王告密。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三学习字词1、教学生字、词语。(1)边读课文边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根据读音读准字音。(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读一读,写一写。学生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根据读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自形,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四作业。用钢笔描红。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朗读课文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22、九色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感悟,采取对话形式交流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感受人物形象。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童话故事——《九色鹿》。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是否正确、流利。指名说九色鹿和调达。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讨论是否正确、流利。通过复习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了解故事内容。二、精读课文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1、指名读第一段并概括大意。2、默读第二段(1)理清层次。(2)理解“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指名读第一段并概括大意。“立即”表示行动迅速,毫不犹豫,不顾自身安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来体现九色鹿和调达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3)分述九色鹿与调达的不同表现。(4)即兴表演。3、读第三段。(1)第6、7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联系第二段调达对九色鹿所说的话,你觉得调达是个什么样的人?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说?学生分述九色鹿与调达的表现。指名说。三、总结全文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如果调达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2、教师总结。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我们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四、布置作业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怎样发展呢?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通过拓展练习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写作能力。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写好钢笔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重点与难点:读短文,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处处留心。一、自由读短文,要求:二、学短文:指名回答:指名回答三,学名言提出要求: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1.读通读顺,划出疑问处2.了解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1.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小组探讨: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相关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4.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新课标第一网1.自由朗读名言,通过自读感悟、小组探讨来理解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2.试背诵名言理解有关名言。积累名言。二写好钢笔字。1.观察范字2.讨论字的笔画3.练习写钢笔字展示优秀的字指导学生写得正确、端正、美观,注意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三、布置作业预习成语,练习说话。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2、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重点与难点:做做说说,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课前准备:搜集核潜艇的有关知识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教学读读背背。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分组读背成语教师巡视检查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分组读背成语小组竞赛熟读理解、背诵积累成语。二、做做说说口语交际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2.指导(1)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①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明确练习要求,讨论复述的注意点。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1)出示提示(1)复述提示(2)。4.反馈。每组选择两名同学上台前指图复述,全班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②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③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3)练习。请学生自由复述。(1)同桌互相练习复述。(2)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3)同样方法练习复述提示(2)。学会搜集和处理资料,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为卡通人物编故事,拓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编故事。(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展开想象为卡通人物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课前准备:自带卡通玩具课件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1、课件出示:我的好朋友。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动画人物合影)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我的好朋友呀,住在卡通王

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它们的到来。

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它们的名字。

学生对卡通画非常感兴趣,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片?

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放飞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还能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3、如果让一个卡通人物在你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4、这是我搜集到的作品——《呼噜猫和阿猜狗》。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俩的故事。

教师读范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归纳:

1、内容是编故事,主角是卡通人物,数量为1—2人。

2、人物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设计的。

3、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故事生动、有趣。

4、要有意义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

三、写作文

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联系平时写作中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充分大胆地去想象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四、交流

交流学生习作片段。

集体交流: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

把自己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片段写下来。

在交流中互补,共同提高。五、誊写誊写。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课题:石头书(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

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1、齐读生字词。2、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读准字音。2、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3、齐读生字词。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5、读通顺课文。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三、学习第1、2小节1、文章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3、指导朗读。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1、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

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二、细读课文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边听边思考回答。

2、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

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三、练习说话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能不能用“因为------

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2、同桌互说。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

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

揭题质疑二、指导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

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

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

(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读课文

理解字词

2、汇报自读情况

(1)、认读、理解生字词

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

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

(2)、读课文

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

(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

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

正确书写。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

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指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

(2)、练习表演“遇险”

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三、指导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

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

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

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

演一演课文内容五、

布置作业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二、初读指导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有关词句。2、小组交流讨论。3、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庞然大物抖擞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2、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3、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1、描红。抄写生字2个。

正确书写。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

2、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

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1、默读第1节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

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

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

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

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指导朗读全文。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

航天飞机翅膀是(),脑袋()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

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

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

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

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

介绍航天飞机。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1、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

2、出示说话句式:我的------

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文章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自由练习。2、集体交流。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练习说话,激发兴趣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

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文章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

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1、出示轿车文具盒。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1、观察轿车。2、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3、个别口述。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2、个别说。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读准多音字。

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读准字音,并能组词。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描红,仿影。正确书写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

“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

交流:

3、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

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

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

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

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3、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

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

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

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1958年10月撤离朝鲜。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

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二、深入研读,展示探究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大娘为志愿军战士洗衣服,几夜无眠;

(2)大娘送打糕,昏倒路旁;救伤员,失去小孙孙;

(3)小金花,为救老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4)大嫂,为挖野菜,炸伤了腿。

2、走进情境,感受体验。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划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①交流。学生说句子,自由谈体会。

②重点出示: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哪里写出了“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大娘她们仅仅是为我们送来打糕吗?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鼓励、希望、信心……)

抓住动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事?

也许大娘做的事还有更多更多,这一切,怎么不使我们感动和敬佩呢?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③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但却像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生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师引,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人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随机理解词语:同归于尽、噩耗

②重点指导: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的死重于泰山。但小金花为什么没有哭呢?

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这两种情感是多么真切,对比又如此强烈。有感情地朗读。

③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当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关心地说——(生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词句小组交流体会。

②重点交流,出示句子: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到前沿阵地上挖野菜,会有哪些危险?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挖呢?这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③引读:为了给战士们挖蔬菜,大嫂却为此付出了双腿残疾的代价,所以在志愿军心目中,这位大嫂虽然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所以,在离别的一刻,战士们满怀真情地说——(生读)“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再读课文,加深体验:

1、在这些感人的故事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个人的事迹呢?有感情地读一读。

2、交流展示朗读。

3、读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4、是的,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读——再见了,亲人!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领悟写法

1、选择你最感动的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分别读不同的故事。

3、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三个自然段虽内容有别,但写法相似,这三个朝鲜人民的代表人物都为志愿军付出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说不尽的关心帮助,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这样高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每一段最后的一个反问句,都强烈地表达了我们对朝鲜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三、刨根究底,再读再悟

1、可亲可敬的朝鲜人民,为什么要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志愿军战士呢?再读课文,找出句子体会。

2、交流:

◇“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

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3、志愿军战士踏上异国他乡,与朝鲜人民共同浴血奋战;朝鲜人民关心志愿军战士,军民一家人,同甘共苦,都是为了什么?(为了共同的敌人,为了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

四、创设情境,体验朗读

1、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似一声时,你的心情是怎样呢?请通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朗读来表现出你的心情。

2、指名读——互评——齐读。

3、读了这几自然段,你觉得当时的场景可以用哪几个词来形容?(难舍难分、依依不舍……)

4、正是因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两国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所以说这种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这种感情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六、作业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摘录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金色的鱼钩。

(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

(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语感,说自己想到的,教师可以引导: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2、快速默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语言表达可以多种多样,也不要求过分简练,大致的意思是: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2)读了课文你有哪些疑问?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重点出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说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②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指导员的意思是什么?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3、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要碰到哪些困难?

4、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

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5、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职守……

三、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课文主要是抓住老班长的什么来表现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呢?(外貌、动作、神态等)

2、小组合作学习,请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划下来,深入体会理解。

交流,品读:

小组汇报,出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句子,重点讲解: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为什么不到四十岁的炊事班长会显得那么苍老?这说明了什么?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吃得多吗?“嚼”字写出了什么?(食物少,难吃,硬)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研读“笑”意。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鱼汤这么少,为什么老班长还“笑着说”?从“笑”到“收敛了笑容”,再到“露出了一丝笑意”,你读懂了什么?

4、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奄奄一息”是什么意思?既然是“奄奄一息”了,为什么他说的话中还用了两个“!”?

是的,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5、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四、前呼后应,解困释疑

1、出示最后一段话。思考:“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所以,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3、总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五、作业

1、复述课文。

16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3、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

(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

(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

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第二课时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

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

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

3、再读加深感受:再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

爷爷,我们想您!

老支书,慢走!

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

洪水退后……

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

五、作业

1、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课本剧。

17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梦想”的质疑

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

(1)谁的梦想?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梦想”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梦想”怎样实现的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

(1)瑞恩为攒够这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是瑞恩和同学们更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3、再次默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

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四、“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①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

②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像些什么?

③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2)“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口井。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作业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口语交际四感动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1、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2、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6、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7、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8、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习作四感动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例文一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

1、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

出示例文《感动的心》

(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交流:课文是怎么把这些感动的地方写具体的?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为什么用上“居然”?去掉行吗?为什么?

(3)再读文章,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4)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文章写具体。

二、指导写作

1、选择自己最感动的故事的片断,写下来。

2、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3、按方法小组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习作: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评习作:

1、指名读,说说写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修改意见。

2、独立修改。

附:例文

感动心灵

今年七月,我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在返程的北京西站——重庆T9次列车13号车厢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像晴天霹雳,一个疯女人搅乱了旅客们的兴致。

她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开始,人们似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反常,不一会儿,就发现她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有人报告了列车长,列车长带着两名乘务员立即来到了13车厢,并在13车厢的旅客中找到了一位医生,那位医生很乐意地为这位病人看病,并将自己随身带的安定药给那位病人服下。

为了照顾好这位疯女人,列车长决定,派两名乘务员日夜守护在她身边,以确保病人和乘客的安全,那位医生也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那位病人,自己就睡在那位病人的中铺,以便随时照顾她。

就这样,乘务员、医生、乘客他们并没有嫌弃那位疯子,而是用爱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

列车长和乘客们开始为这位疯女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是哪里人?家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护送?列车长说:“从她的行李中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身份的证件,她既然上了我们的这次列车,我们就要对她负责,保证安全地把她送到重庆站,然后再想办法联系家人。”

乘务员轮流照看着这位疯子女人,他们既要耐心地听她说个不停,又要防备她对乘客的伤害,列车每到一站,乘务员都要特别小心,将她紧紧地拉住,以防她下车跑了。一位乘务员阿姨说:“我当了二十几年乘务员,遇到这种特殊的旅客还是第一次,我们要尽力照顾好她。”他们为她买来了方便面、面包等。

乘务员们的爱心深深地感动着乘客们,几位好心的乘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看护那位疯女人的队伍中,他们有意地去和她说话,然后给她东西吃,给她水喝。在他们爱的呵护下,那疯女人似乎有一些清醒了,她说她叫穆仕晴,三十三岁,在北京做清洁工,家在贵州,其它什么都不知道了。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爱是多么伟大,她可以让没有正常思维的人心灵感动。

用爱抚平寒冷的心扉,让心灵去感动心灵,使黑暗的世界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第七单元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能从课文的词句中感受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等鲜明的人物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还原人物形象,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从课文中找到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细心揣摩,体会这些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尝试写一段人物描写。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边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第二课时

一、课堂交流,分享成果

(1)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①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她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临时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①严监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总部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越发指得紧了。”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

——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严监生人都将死,仍恐费了灯油,是多么吝啬。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①“凤辣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认未到而声先至,其他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唯有她“放诞无礼”,活脱脱的泼辣相。

……

②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有感情地朗读。

二、反思形象,感悟写法

1、快速阅读三篇短文,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在文中找出理由,做好标注。

2、交流讨论,学生只有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教师可随机点拨。

点拨的要点:

(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如:小嘎子的动作就是一个小孩子才会做的,他的想法也是小孩子简单的“狡猾”等。

(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如: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凤辣子”在众人面前风风火火的语言,都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如:“凤辣子”一下子转悲为喜时,一前一后说的话,就是典型的人物语言;严监生那伸着的两个指头等。

三、创设情境,尝试描写

(1)小结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有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要典型。

(2)回忆生活中影响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断。

(3)讲评学生描写的片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点。

四、作业

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性格的句子。

23刷子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初识“刷子李”

1、出示课题“刷子李”,说说从课题中你可以看出一些什么?

可能的答案:(1)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姓李的人;(2)这是一个用刷子干活的人;(3)这个人刷墙特别好,所以才叫“刷子李”……

2、刷墙特别好的,姓李人叫“刷子李”,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称呼。你还知道类似的称呼吗?

比如: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叫“豆腐王”,剃头特别好的,姓陈德任叫“剃刀陈”……

二、读课文,了解“刷子李”

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刷子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可以自由说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谈谈初步印象,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话来说。

3、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做好标记。

4、课堂交流,用一个词来说说“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到了什么程度,并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学生可以多个词语来形容“刷子李”的粉刷技艺高超,比如: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出乎意料、不可思议……

理由主要有以下这些,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调整教学顺序。教学时要把理解、朗读结合起来。

(1)“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上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时动作熟练优美。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一个“天衣无缝”,一个比喻,写出了“刷子李”粉刷的墙面十分平整,质量很高。

(3)“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这段话可以和文章开头的一段话联系起来,理解“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真的没有白点,不可思议。

……

5、选择最有兴趣,认为写的最好的句段有感情朗读。

三、悟语言,体会韵味

1、熟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独特的感觉。

2、通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刷子李”的形象,刷墙时的样子。把想到的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诵。

2、摘录精彩的语句。

24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情境,能从内心批评和唾弃托德和老板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嘴脸。

2、通过对描写人物的语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点,感受课文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的传神之处。

3、认识课文中的4个生字,积累有关语言。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梗概。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出示课题“金钱的魔力”。

2、自由读课文,思考:从课文的描写中看,金钱到底有怎样的魔力?

3、课堂交流。

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都是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应该尽量承认他们的有限合理性,但是一定要围绕课文,从课文中得出结论。比如:金钱可以让一个人的笑容凝固;金钱可以一下子改变一个人的态度;金钱可以让一个流浪汉受人尊重……

同时,还要让学会生朗读相应的课文,以检测学生认识生字,读通课文的情况。

二、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思考:

(1)读了课文,你对托德和老板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比如:讨厌、喜欢、厌恶等。

(2)你的这种感受来自于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说说理由或有感情地朗读。

2、小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推选人员代表小组发言。

3、课堂交流,谈谈感受。

一般情况下,学生一致的感受是讨厌或厌恶,但也不能排除有些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但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注意学生分析的理由是否言之有理,同时也要注意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1)托德:从刻薄的嘴脸到一脸的窘况,主要集中在托德笑容的变化。

(2)老伴:从耻高气昂到过分殷勤,主要集中在他说的一场段话中。

4、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厌恶或讨厌他们呢?托德和老板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概括。

三、研读重点,体会语言

1、读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想一想:在这篇课文中,你觉得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哪一个描写得更加传神?

2、交流各自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描写的传神之处。

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四、作业

1、课外阅读《百万英镑》。

2、背诵第6自然段。

口语交际七讲人物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习讲人物故事,能把话说明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同时力求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听众。

课前准备: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我们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以及故事中接触了很多文学人物,说说哪些人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就要来说说人物的故事。

二、试说故事

1、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轻声地说说他的故事。

2、请三位同学来说故事。

3、课堂评议:有没有把故事说明白?

在学生的评议中随机归纳:(1)说话是不是大声响亮;(2)故事的事不是有头有尾;(3)故事的经过交待是不是清楚。

三、再说故事

1、根据上面讨论的标准,再次自由练习说故事。

2、把故事说给同桌听,互相评议,提出改进的意见,反复练习。

四、说好故事

1、听故事录音,想想哪些地方说得比自己好。

2、课堂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随机归纳:

(1)语言要口语化。口语化是故事语言的特点,因为口语化的语言接近于生活语言,富有生活气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影响听众的注意力和对内容的理解。

(2)掌握好语气和语调。讲故事的人要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述不同的内容、描绘不同的情态时,都要运用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加以区别。如果不是这样,语调平淡,再好的故事也吸引不住人。

(3)处理好语速和节奏。讲故事,要快慢适度。太慢,听的人不耐烦;太快,听的人把握不了故事内容。要节奏鲜明,让人听起来清晰、连贯、悦耳。

(4)富有感染力。运用自己富有感情色彩的声音、姿态、动作、表情等,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故事发生、发展的环境气氛渲染出来。

3、练习把自己的故事讲的形象生动,吸引听众。

4、举行讲故事比赛,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判。

习作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

(1)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要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

(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教材内容

1、本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是“难忘童年和童年趣事”,并提示学习要求和阅读方法。

2、这单元课例由5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3篇《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童年的发现》,略读课文2篇《祖父的园子》《儿童诗两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这几篇课文反映了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儿童生活的某些侧面。《童年的发现》写童年时有趣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则写了现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窘、绞”等生字,会写“痴、愧”等生字,正确书写“牧童、祸患、幼稚”等词语。

2、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4、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5、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感动的语句。

6、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7、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教学重、

难点

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措施及手段

教学用时

1、从词句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揣摩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2、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文中美好的语言,感受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应关照编排特点,把体会感情与领悟写法、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681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