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新课标人教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新课标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我能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我能说出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件事。

我能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结尾父亲所说的话得含义。

知识链接:

教堂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处所,基督教: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奉耶稣为救世主。

罗马广场位于意大利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罗马城中。

巴黎法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巴黎还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革命纪念地公社社员墙以及巴黎圣母院、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孚博物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著名建筑物。

预习任务:

1、记住文中的四个生字词。

2、大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中记叙作者在人生经历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两件事。

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人生经历的道路上“我”经历的两件事是什么?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我来闯关:

1、课文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

2、课文写了、成长经历中的两件事,作者终以克服了许多困难,冲破艰险,经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不止一条了。

3、写一写:我能完成“通往广场的路就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收获: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6*珍珠鸟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能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体会作者与珍珠鸟是怎样和谐相处的。

知识链接:珍珠鸟,是“金山珍珠”的别名,又叫“锦花鸟”、“锦华鸟”、“小珍珠”。属雀形目,文鸟科,原产于澳洲东部,现已培育成人们喜爱的笼养种类,这种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驰名世界的人工繁育鸟。冯骥才有《珍珠鸟》一文。

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2、了解课文内容。

3、作者与珍珠鸟是怎样和谐相处的。

自主、合作、探究:

1、我能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划出作者与珍珠鸟相处过程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我闯关:

A

liúxièyǎnjiǎnmóuzixìnì

()()()()

Chúerchǒuyìyǎncōnglóngchuíwàn

()()()()

B

作者与珍珠鸟相处的过程,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C

作者这么、珍珠鸟,人与动物相处得这么友好,我们也应该和动物我们也应该向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爱心滋润中周围的一切事物,用去创造美好的境界,所以文章最后说:“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收集并读读有关作者冯骥才的相关内容。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我能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好词佳句。

我能充满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解决课文的生字词,并积累语言。

知识链接: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

预习任务:

1、正确大声的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

1、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学习巩固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分角色朗读父亲及儿子的对话,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

1、洛()矶瓦()废()

()抖()炸()乱

2、解释词语: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3、课文讲述了()发生在( )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 )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的故事。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找一找并搜集相关地震的知识。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A、我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B、我能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

学习重点:

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预习任务:

正确流利的大声读课文。

勾画出文中描写父亲和儿子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并大声朗读。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爱的伟大。仔细品读相关段落。

自主、合作、探究:

1、课文第二十自然段,父亲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颤抖的说,应该高兴才对。

2、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4、编排课本剧。

三、达标检测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四、学习本课后我的收获

知识延伸:

收集有关的课文读读,如朱自清的《背影》和描写母爱的课文《秋天的怀念》

诵读古诗《游子吟》表达母爱的古诗。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五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

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设计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去体验、去感受,建构起他们自己的认识。主要表现为:

1、以读为主、在读中思、读中悟,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体悟,建构起自己的认识。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的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一篇、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学习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预习任务:

一、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默读全文,并用“”划出母亲评价的语句。用“﹏﹏”划出父亲评价的语句。

自主、合作、探究:

一、我会读会写本课生字词,并流利朗读课文。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的评价是什么?巴迪有什么反应?

四、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来闯关:

1、放声朗读课文,注意咬准字音,读通句子:

我能读通句子了!(☆)

我能流利地读课文了!(☆☆)

2、我会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搂住自豪慈祥谨慎

位置出版歧途糟糕誊写

3、我会用上题目中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简单的几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最渴望的爱是,因为

学习收获:

班级五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

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达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懂得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帮助,学会正确对待赞扬、批评等不同的评价。

学习重点:

1、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预习任务:

1、我能从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继而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2、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体会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源于爱。

自主、合作、探究:

1、体会母亲、父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如此不同,读一读1—14自然段,划出描写父母的评价的句子并把它读好。

出示1: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1)指导读好母亲说的话。

(2)同学们,我们读句子还要注意抓住一些词语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内心,这两个句子你都关注到了哪些词,从中有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2: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1)让学生按照学习前一句的方法读好并抓住一些来谈读后的体会。

(2)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作者,听了这样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可是满怀希望等着父亲的赞扬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作者少年时代和成年以后如何看待父母的评价呢?

1.后来巴德自己是怎样看待“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评价的呢?

预设1: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同学们,你现在就是巴德,请你把你对父母的理解告诉大家吧(指导学生把这段话读好)

(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很感激也的父母,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

师过渡: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

预设2: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师引读:多少年后,巴德已经成了一位大作家,这时在他的耳边有更多的类似当初父母给他的评价……“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好)

(2)试想一下,如果巴德听到的都是“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的评价你觉得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

(3)师:庆幸的是这一切没有发生,巴德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读到这里,你觉得巴德在父母那里仅仅收获了爱吗?他还收获了什么?(先让学生自由说,在出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4、假如你就是巴迪,请你帮助他完成获奖感言,并请同学到讲台上来交流,下面的同学客串巴迪的父母进行现场的采访。

我来闯关:

1、本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几次起伏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心情的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里。

(得意洋洋)——()——()——()——()——(醒悟)

2、“精彩极了”是母亲的爱,它像

“糟糕透了”是父亲的爱,它像

3、当你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你的爸爸、妈妈各是怎么说的?又各是怎么做的?想好后,把它们写下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文章推荐:《父爱,就在拐弯处》

2、好书推荐:《爱的教育》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五课题20*学会看病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让他独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心理变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

预习任务:

1、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勾画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理解以下词语:

喋喋不休: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2、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情。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

3、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

我来闯关:

1、把四字词补充完整。

()()不休按图()()()()于无

毫无()()雪上()()来日()( )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1)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这样做?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母亲的感情变化是:

(作出决定)—()—()—()—(勇气回升)

(3)我从母亲的语言和心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

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

(4)在生活中我有过类似的经历,举例说说:

4、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的启发是

学习收获:

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班级五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名的园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4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A、辨字组词。

宏()剔()瑶()瑰()销()侵()

雄()踢()遥()魅()稍()浸()

B、把词语补充完整。

()星()月金碧()()诗()画()

奇()()宝()世()名亭()楼()

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名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的皇家陵园,它由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三面。

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还有,……园林艺术有

,还有……说明圆明园是,漫步圆明园中,有如,仿佛。

B、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西路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七册)

班级五(1)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激发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情感,从而增强自己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运用搜集资料帮助理解学习课文。

学习重点:1、结合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从而激发孩子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习检测:

A、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为了___(xiāo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_(qīnlüè)者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 (guī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_(huījìn)。

B、填写关联词语。

1、园中,()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2、圆明园()宏伟建筑,()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圆明园的毁灭()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主、合作、探究:

1、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

壮观?

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了它建筑风格。

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一读呢?

2、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

明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

日的辉煌?

我来闯关:

A、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之情。

B、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一读课文,再用你的笔来写一些读后的心情。

圆明园曾经辉煌:。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C、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会说: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读故事《虎门销烟》。

22、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

学校班级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重点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英勇形像。

知识链接: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遗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占领的狼牙山打转,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群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5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预习任务: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了解故事的内容。

自主、合作、探究:

1.多读几遍文章,我能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把生字词写下来)

日寇龙王庙任务葛振林大吼满腔怒火抡圈绷紧全神贯注崎岖横七竖八尸体棋盘陀悬崖绝壁斩钉截铁热血沸腾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嗖屹立眺望仇恨叽里呱啦昂首挺胸共产党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哪几部分,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我来闯关:

1.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______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______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____________,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______顶峰,英勇__________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________、热爱________、仇恨_____、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的?分别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并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知道哪些内容是作为重点写的。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22、狼牙山五壮士导学案

学校班级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

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学习目标:

1、划出课文2、3、4、6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学习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知识链接: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在本次战斗中,他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战士也相继跳下悬崖。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等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在半山腰被树枝档住,负伤脱险后返回部队。

预习任务:

1.划出课文2、3、4、6段中描写五位战士动作、神态的句子,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自主、合作、探究:

1.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壮士”?

2.本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来闯关:

1、先用“√”勾出带点字的读音,读了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再读读。

嗖(sōu shōu)的一声 斩钉截(jié jiē)铁

绷(bēng běng)得紧紧大吼(hǒu kǒu)一声

2、选一选,填一填

陆续继续相继

①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②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从悬崖往下跳。

站立挺立屹立

①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远去的方向。

②一棵小松树迎着寒风()在山坡上。

3、填适当的词。

()的山路()地瞄准敌人()的力气

()地躺着尸体()的怒火()地完成任务

()的喜悦()地打

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山河全神()注居高()下

斩钉()铁横七()八昂首()胸

5、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

 1)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

 2)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3)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4)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6、这些都是表示看的词语,你还能想出几个来吗?和小伙伴表演表演,相互猜猜,一定很有趣。

如:眺望、俯视

 你也来写几个: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很有特色,我们不妨可以仿照写一写,你会发现“原来我也会写这样棒的句子!

 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仿写:

8、学完课文,你一定有更多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写下来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_________________

精选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新课标人教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新课标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新课标人教版)

1、窃读记(第一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1、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ǔcháocaìwūyán

()()()()

2、窃: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

《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

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

1、听写词语。(10个)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

语()戏()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1、窃读记(第二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一、读课文,感悟读书的乐趣。

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

全班交流:

例:“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到什么?

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

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

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

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

3、文章没有什么情节冲突,读起来却感同身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

我来闯关:

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知识延伸:

1、推荐林海英的《童话》《城南旧事》。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班级五课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我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知识链接:

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弄明起义的小说。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

2、勾画出我认为重点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我的体会。

3、课文内容我知道:。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绿朝倒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要;要;要。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组内说说苗苗和季羡林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3、小组学习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组内交流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从苗苗和季老的对话中知道了他们对读书的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

A、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水浒()传彭()公案绿()林好汉

B、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整体感知课文

5、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中的“侣”。

4、背诵诗歌《神奇的书》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13个生字、生词,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3、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提出来写在黑板上。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深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例:1、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

我来闯关:

1、看拼音,写词语。

bànlǚyúlèyóuyùfànhé

()()()()

mǒurénlíngdùbiānxiébèisòng

()()()()

2、比一比,组词语。

盒()零()编()

合()令()扁()

豫()趟()诵()

预()躺()踊()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3、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4、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

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

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

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

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

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

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

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二、悟读6、7自然段

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小组内可以交流)

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你用过哪些?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读这两个自然段。

理解这句话: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

三、学习8自然段

1、读8自然段?

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我来闯关:

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4*我的“长生果”

班级五课时1课时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预习提示:

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

我来闯关:

A、补充词语

流光()()()()日久不言()()黯然()()

悲()离()千()一()如()似()牵肠()()

囫囵()()不求()()津津()()呕()沥()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与众不同。()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书籍。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5、古诗词三首

班级五课时2课时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学习重点:能并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张籍767—830唐朝诗人,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其存词三百四十二首。

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好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划出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并谈谈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认识。

3、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

4、分角色朗读对话。

我来闯关: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绿朝倒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要;要;要。

C、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体会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学习重点: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

知识链接:1、星岛,即新加坡,又称狮城、星州。

2、《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预习任务: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我来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然纸上()然一新()然若失

()然开朗()然不顾()然不同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改为反问句)

(3)、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改为夸张句)

(4)、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拟人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摘录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2、收集一些思念亲人和家乡的诗句,在班上展示。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预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自主、合作、探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3、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三、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1、(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拓展,内化积累:自己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

我来闯关:

1、黄金搭档:

()的梅花()的春天()的气节()的泪珠()的故乡()地坐下()地刮去()地摆开

2、择优录用。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

(1)、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败衰老衰退)了许多。

(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我的视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里长满了草,呈现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这点儿打击都经受不起。

3、梅有什么秉性?写一写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读读阅读链接《故乡》。2、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具有的品格我们一起来积累描写爱国品格的好词好句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7*、桂花雨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生字、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习难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知识链接:

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预习任务: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读课文,划出形容桂花树和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摇花乐”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阅读提示并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分同桌轮读,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你喜欢哪几句话?请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师范读,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讨论交流:(1)、桂花给我带来了那些快乐?

(2)、交流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并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5、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闯关: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来台风,我们()可以收几大箩筐桂花。

(2)、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3)、桂花()开,母亲()开始担心了

(4)、()桂花总是被风雨吹落,香味()比摇下来的差不多。

2、模仿文中“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写句子

听到__________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回忆童年的趣事,画一幅表现童年、生活的画。

2、每个人都喜欢鲜花,那描写鲜花的好词好句你知道多少呢?赶快下去收集一下。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新课标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2(新课标人教版)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五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家乡的美好。

学习重点难点:1、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知识链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出自古歌中句。世纪帝王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歌词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与我哉!”后名为击壤歌。这首诗描绘的是上古太平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生活是围着太阳走的。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饭就自己种地。人少地多,无争无忧。人们感到君主似乎是没有什么用的。现在人们对偏远地区的生活,也往往借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话来形容。

预习任务: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再读课文,故乡的那些景致让作者难以忘怀?按什么顺序描写这些景致的

自主、合作、探究: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并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1、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全班交流.

三、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四、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五、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我来闯关:

1、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绕()跨()慨()缝()

饶()垮()概()蓬()

浇()挎()溉()篷()

2、读句子,回答问题。

(1)、“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美好的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这条小溪的用处是_________________,带给“我”的美的感受是___________,带给“我”的快乐是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五年级课题9鲸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知识链接: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多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虎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鲸的体长从1米到30米不等。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1、地球之最——蓝鲸蓝鲸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你,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30倍左右。

2、“口技专家”——白鲸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它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让人惊叹不已。

3、海中霸王——虎鲸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它最大全长不过十米,体重7吨—8吨。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预习任务:

1、自学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自主、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就把它画出来。

3、自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哪些了解?

我来闯关:

A、辨字组词。

鲸()哺()肺()胎()

凉()捕()柿()始()

B、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课后上网或资料了解有关鲸的知识。

2、请同学借助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以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9鲸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交流,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用横线在文中画下来。

2、全班交流,试着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事物。

3、默读课文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并完成表格。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

须鲸

齿鲸

4、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5、说说鲸是怎么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我来闯关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2、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2、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0*松鼠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流利、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2、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知识链接:

脊椎动物,哺乳纲,啮齿类,松鼠科。小型兽类,体重约38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松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我来闯关

1、我会填空。

漂亮的()身体()格外()面容()

圆圆的()四肢()玲珑的()眼睛()

2、完成表格。

课文内容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

松鼠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学习本文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2、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照《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1、新型玻璃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对付、处理、研制、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好词、好句。

知识链接:

变色玻璃是怎样制成的?产普通玻璃时,在原料中加入5%的光敏感物质(如,氧化银),加入0、015%的氧化剂(如,氧化铜,而后经过1500的高温融化后就制成了变色玻璃。这种玻璃为什么会变色呢?由于化银和化铜的颗粒很小,又均匀分布在玻璃中,当然不会应影响透明度,但当遇上强光照射时,化银分解,产生许多银离子,阻止光线通过玻璃,使玻璃由暗变黑;而等到外界的光线变弱,在氧化铜的作用下,氯和银又重新化合成氯化银,玻璃颜色于是由深变浅。

预习任务:

1、自学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主、合作

1、小组合作学习,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好词好句。

3、汇报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4、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我来闯关

1、我能用词造句。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2、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

3、正确、工整地抄写词语。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运用。

2、想一想,如你是科学家,你能发明出具有什么特点的新型玻璃。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1、新型玻璃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通过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1、个人探求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读一读课文,看着表格,用连贯的话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当推销员,可以介绍课文中的产品,也可以介绍自己想象设计的,也可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3、评选优秀推销员。

4、请同学根据生活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1世纪新型玻璃设计方案

产品名称:

产品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人:

5、学生完成方案。

6、交流总结。

我来闯关

1、举例说一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课后找一些商品说明书读一读,看看它们是怎样介绍商品及其使用方法的。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五课题18*慈母情深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

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自主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亲情无价。

3、初步了解环境和人物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点: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知识链接:

梁晓声,男,1949出生。生长在农民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儿时家境贫困。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多数工人的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我们的共和国处在艰难时期。国营商店只卖一种肉——“人造肉”,是淘米泔水经过沉淀之后做的。因为粮食是珍品,所以用淘米泔水做的“人造肉”也成了“抢手货”。

预习任务:

1、积累一些好词。

2、了解故事内容。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突出了母亲的什么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仔细默读,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穿过一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烤着我的脸。

从这段文字中,可见母亲工作的环境。可是她却大度地掏出钱来给我买书,可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2)“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4、语言实践,倾诉情感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说出来!你可以对文中这位母亲说,也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还可以对天下所有的母亲说。

 

我来闯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祈祷()jié()ào()不驯怂()恿()()疮

褐()色虎视眈眈()疲惫()攥()

2.用“母爱是……”句式续写三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母爱是游子临行前密密缝织的针线,母爱是

3.仿照下面语段“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写一段话.

那些女人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暴露出相当一部分丰厚或者干瘪的胸脯,千奇百怪。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2*假如没有灰尘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我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学习重点: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预习任务: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然而、面临、朝晖、单调、湿漉漉、庞然大物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

3、明白文中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划出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设想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

3、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文中哪些句子表达得很清楚?请你谈谈你体会到的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我来闯关:

A、朝晖()()闲()迷()彩()虹日()气()万()

B、灰尘的特点是:作用是

.

C、读了课文我掌握这些表达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请你运用本课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个生活中的一个事物。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阅读相关的科普内容《太阳》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3钓鱼的启示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积累描写美丽月色的句子。

3、我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重点:学生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知识链接:

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预习任务: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把你不懂得词语在书上做上记号。

2、抄写课文中描写美丽月色的句子。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自主、合作、探究:

1、交流哪些生字词是预习时,自己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并解决。

2、交流课文中生词的意思。

3、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

1、()鱼()漪()()闪闪小心()()()择

筋()力()()动()()辉映()()不舍嘴()告()

解释词语:涟漪:

翕动:

乞求:

抉择:

告诫: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收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

班级课题13钓鱼的启示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A、我能找出文中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积累。

B、我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地父爱。

C、我能从课文中领悟到一个做人的道理。

学习重点:

领会课文结尾处,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的感悟。

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的感悟。

3、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自主、合作、探究:

1、父亲要“我”把到手的鲈鱼放掉,态度是那么坚决,是不讲理?不爱我吗?

2、精读课文,划出文中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和严格道德教育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3、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得意__()—( )---()-----( )

4、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学习了本课明白了什么道理?

达标检测

1、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事情过去三四十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2、写一写。

三四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可写月夜,也可写事情、启示)

学习本课后我的收获

知识延伸:

收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二)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二)人教版
11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
◆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
◆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自己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汇报,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了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由于金属丝网和电源相接通,同时又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
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谚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布置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哪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12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
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
(1)小.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列数字、做假设.)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
◆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
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
◆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
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
◆“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
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
◆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第二、三课时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确定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
◆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
教学过程
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日积月累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
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
◆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
13钓鱼的启示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课前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生字生词,朗读情况.
◆重点理解“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启示”的意思是什么?
◆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复习生词
◆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鳃、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a.“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争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b.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之处.
c.齐读第3自然段.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比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心情.
◆转眼问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a.出示:“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b.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c.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
4.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出示找到的罗马城市广场的图片,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学生可直观得出“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印象.)
◆“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幅图片最好的注释.课文中童年的“我”在父亲那里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教诲,这个教诲对自己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请大家打开课文,初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生字,自学新词,大致了解内容.
学生整体感知:
童年受到教诲自制毛衣,开创事业
人生两次印证
启示受用终生时装展示与众不同,获得成功
班内交流
师:由绝不可能到获得成功,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指导学生理解: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式、方法绝不会是惟一的,要集思广益,敢于尝试或开辟新的途径.
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5落花生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主识字.
a.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b.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c.拼读生字,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认字方法.)
d.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硬背词典中的解释.)
◆读通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a.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b.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读第1自然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利用评读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充分读书,抓住吃花生、议花生.
a.自由读,指名读,读出花生的好处.
b.学生根据搜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c.出示第1◆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1)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2)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
(3)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d.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e.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或物,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事物.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它().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组织讨论,彰显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16珍珠鸟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要求的13个生字.
2.领悟课文是怎么具体表达“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思想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
2.有关珍珠鸟的挂图和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个新的小伙伴——珍珠鸟.它娇小、可爱,就是特别怕人.作家冯骥才用他的笔、他的心为我们讲述了他与珍珠鸟之间动人的故事.
初读
◆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这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我”与珍珠鸟一家和睦相处的情景.你们能不能从中选取三、四幅印象最深的画面,连起来展示“我”与珍珠鸟“日渐亲近”的情谊?
细读
◆学习第一个画面内容.
a.我们先进入展现“小家伙爸爸、妈妈生活环境的画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与这幅图关联的内容,请学生谈谈感受.(学生自由朗读3~5自然段.)
b.当学生品味到“我为珍珠鸟创设了一个安全、自在的生活环境”时,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就是生活其中的珍珠鸟,你有什么感受?
c.教师小结:是关爱、理解与尊重,使他们与我熟悉起来.
◆学习第二个画面内容.
a.这幅图展现了小珍珠鸟“远远观望”的画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6~9自然段内容,用不同的画面展现“人与鸟的关系”.
b.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文章中用了怎样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图?(指名朗读.)
c.让学生体会“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神气十足的小家伙”什么样?让我们欣赏一下吧.(指名朗读相关文字.)
d.教师小结:小家伙生活得多么快乐,虽然还在远远地观望,但离“我”越来越近了.
◆学习第三个画面内容.
a.“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说一说这份“亲近的情意”是什么?(引导学生朗读10~11自然段.)
b.在这看似不动声色中,流露出“我”对小家伙深深的情意,让我们也来分享分享吧.同座位两个人,一个人是小家伙,一个人是大作家,亲近地交流一下吧.(学生互读这两段.)
c.指名朗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d·教师小结:小家伙感受到这份情意,更信任“我”;“我”也感受到这份信任,获得无限享受.(再指名读这句话.)
◆学习第四幅画面.
a.有了这份信任,有一天,小家伙竞在我身上睡着了.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静静地欣赏,读读书中描写这一画面的语句.(加背景音乐.)
b.谁来把你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指名朗读.)
总结
◆这是信赖创造的美好的境界,能谈谈你对作者流泻下的感受的理解吗?
◆欣赏了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写一写.
口语交际·习作四
学习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作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容
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回顾·拓展四
学习目标
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课前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
交流平台
◆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日积月累
◆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在作业本上抄写.
成语故事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笑话.)
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第77页.
◆学生自由读第77页上面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指名读“活动建议”.
b.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三、四课时
(说明:在确保活动中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五课时
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汇报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字谜大擂台.
a.教师引言:首先,我们从汉字的猜字谜开始.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要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
(活动说明:教师事先将学生收集和编写的字谜和谜底集中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必答题、抢答题若干道,分别用不同的信封装好,以便主持人活动时使用.)
b.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全班分成四个活动大组.将每个小组成员进行编号,每个组人数尽可能相等.
(2)在班级中选出一位活动主持人,五位裁判员,一位记分员.
(3)必答题每题5分.答对加5分,答错不扣分.
(4)抢答题每题8分.答对加8分,答错扣8分.
(说明:教师根据活动的效果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
c.交流体会,感受乐趣.
活动结束后,可以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谐音俱乐部.
a.教师谈话: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我们的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b.互动游戏.
(1)歇后语: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前半句,指名其他人说其中的谐音字.
(2)古诗:一学生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其他人说后半句.
(3)对联:一学生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其他人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4)笑话:一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为什么好笑.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实践
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课下,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还可以在教室里出一期黑板报.
总结全课
同学们,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我们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我们的收获真大.大家还想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吗?好,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六、七课时
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第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的第85—9◆页的“阅读
材料”.
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教师谈话:首先,让我们阅读“阅读材料l一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7”,想一想这7则材料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
b.除了上述7个有关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汉字的演变》: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演变的过程,教师可以再另找一两个汉字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汉字演变的规律.
b.关于《甲骨文的发现》: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请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
c.关于《一点值万金》:先由学生自读,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d.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e.关于《赞汉字》:学生自由读一读.
f.关于《书法作品赏析》:学生仔细观察两种字体的不同,说一说各自的特点,然后教师再出示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供学生欣赏.
g.关于《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1)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主读文章.
(3)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6)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教师总结:通过上面“阅读材料”的学习,我们不仅增长了更多的汉字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大家在学习中有了很多收获.
◆布置任务: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制定活动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
活动.
第八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a.自由组成小组.b.讨论活动内容;c.制订活动计划;d.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e.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看一看第84页.
◆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第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a.指名读“活动建议”.
b.汇报活动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做适当调整.)
◆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第九、十课时
(说明:因为要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活动,同时为确保活动中学生的安全,教师要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走上街头,进入社区,所以需要安排两课时的时间进行活动.)
第十一、十二课
激趣谈话,明确任务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首先,请大家讨论一下,你打算怎样汇报?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评点.
(说明:若学生提出合理的、科学的建议,教师可以予以采纳;若没有,则按照如下建议进行.)
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a.教师引导:同学们,汉字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其问有着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下面请大家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拿出来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
b.分组交流,共享资料.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组织进行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介绍,介绍完后,大家可以互相传看.
(说明:学生提供的材料最好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一般文本的文字、图片的,有在网上搜集到的电子文本,也有口头介绍的……)
C.全班汇报展示.由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
◆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a.教师引导:正确使用汉字,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还记得“一字值万金”的教训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训还有很多很多.通过前一段时间的活动,相信大家一定搜集到不少这样的事例吧.
b.组内互说,推选代表.
C.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
◆小主人在行动——我为规范用字出点力
a.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的综合性学习计划中,安排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活动.大家是如何开展这一活动的呢?请每个组的组长汇报一下活动开展的情况.
b.组长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点拨和评价.
C.教师小结,并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汇报.
(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
(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教师提示注意的几点.
◆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其他.
◆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简单的调查报告.
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a.同学们,中华汉字不仅是文明的使者,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历来为众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喜欢书法艺术的人数不胜数.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将举办一次书法作品展览.看,我们的教室被大家布置成了书法艺术的殿堂.大家可以自
由参观.
b.教师提出参观要求.
(1)参观时,注意言行文明,不要拥挤,不要大声喧哗.
(2)参观时,注意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
(3)参观时,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
C.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总结回顾: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
◆拓展延伸: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搜集并阅读其他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教师导人: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94年,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9自读课文,要求:a.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b.用“——”画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C.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全班交流:a.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b.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默读课文,思考:a.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c.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全班讨论:a.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新词.
◆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小组内先试着回答一下.
◆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a.“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b.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时,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伤心,表现出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c.“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d.“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在支撑这父亲——“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38个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e.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这种坚定的信念终于让父子团圆.读一读父子之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f.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
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质疑:a.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b.“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同桌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拓展,课堂练笔
◆想一想,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
◆阅读类似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18慈母情深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父爱进发出的巨大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你感受到母爱的深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展示资料,交流预习
◆简介作者.学生先介绍各自搜集的作者资料,然后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交流预习感受:课文主要讲什么?预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质疑: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呢?
品读课文.感受母爱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在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a.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哪些?依据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其主要为:
(1)“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反映出妈妈工作的辛劳,劳动环境极差.)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段话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还看出母亲为“我”的到来感到惊讶;通过省略号还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钱而内疚.)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说明母亲的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看出母亲的艰辛.)
(4)“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反映出她内心的喜悦.)
(5)“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这段话运用排比句讲母亲为了整个家而不知疲倦地劳动,珍惜一点一滴的劳动时间.)
(6)“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当时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体贴母亲而内疚.)
b.你画出了哪些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1)指名读句子,体会从这些描写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
(3)全班分角色朗读,评议.
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总结:说说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拓展:读一读“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纸船一一寄母亲》是冰心早年写的一首诗,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借纸船抒发了对母亲、对祖国的深深的思念.)
◆延伸:课外读一读歌颂母亲的文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三)人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三)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三)人教版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交流: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
第二课时
披文入情.自我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
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
◆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NT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
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
◆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
20学会看病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口语交际·习作六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谈话导人.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一)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一)人教版

1窃读记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

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

4我的“长生果

学习目标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编号:№1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认读),会写“毯、渲、勒、吟”等14个生字、“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自己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主要方法: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不要多笔少画。如:吟、涩、襟。

3、我来写一写。

方法: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说一说。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草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了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很美:(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民族风情:(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喜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穿着的服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好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远到的客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我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少数民族。

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组内对桌同学互相交流)

2、课文中作者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画面?

方法: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完善——板书展示

(草原风光图)——()——()——()

3、小组齐读课文,感受内蒙古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练练测测

1、选择正确的音节打“√”。

渲(xuānxuàn)染吟(yínyínɡ)唱胸襟(jīnɡjīn)羞涩(sèshè)

拘(ɡōujū)束勾勒(lènè)害羞(xiōuxiū)鄂(éè)温克

2、给下面多音字组词。

mēnɡ()hǎo()xínɡ()

蒙ménɡ()好行

měnɡ()hào()hánɡ()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闹()拘束()洒脱()羞涩()勾勒()

4、读一读,填一填。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

编号:№2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激发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重点)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品的表达方法。(难点)

4、主要方法:朗读、勾画、思考,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和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在课本上做出旁批。(4处以上)

2、我来背一背。

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对桌同学互相抽背)

3、我来抄一抄。

方法:摘抄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在摘录本上。

4、我们比一比。

同组同学PK一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评出今日“小小朗诵家”。

合作探究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无边的地毯”指的是什么?“白色的大花”指的什么?这样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②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为什么?

③请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2、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让我们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请在文中找出来抄写在下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自主作答——小组交流——板书展示)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组内交流——板书讲解展示)

②联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勾画理解——交流讨论——口头展示)

练练测测

一、拼音对对碰。

mínɡlǎnɡxiūsèlmàoshuāijiāojùnmǎ

()()()()()

xuànrǎnjíchíɡōulèjūshùdīyín

()()()()()

二、火眼辨形近。

喧()摔()苟()勒()驰()

渲()蟀()拘()勤()弛()

二、在课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大方()随意()高歌()静寂()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记叙和描写,表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内蒙人民。最后,作者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以及____________之间的大团结。

编号:№3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基础知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重点)

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难点)

4、主要方法:朗读、勾画、思考,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工具书。

2、我来抄一抄。

方法:将本课学习目标中的词语以及文中的四字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

3、我来谈一谈。(深刻体会重点语句,在书上作旁批4处以上)

合作探究

1、小组内初读课文,阅读课后资料袋,初步了解丝绸之路。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丝绸之路”主要写了什么?(认真思考——小组交流——统一答案——口头展示)

3、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你知道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作出了那些贡献?你认为它是一条怎样的路?(小组交流讨论——板书讲解展示)

4、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段最后一句:

全文最后一句:

它们之间的联系:

5、所以,本文中的“丝绸之路”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练测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138年,_________曾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友好往来。课文中描写了东西方相互交流的生动一幕,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年,_____国的副使与__________国将军代表两国互赠礼品。

2、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打开了东西方国家的商贸与交往的大门,其中,我国出口的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艺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外进口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沙漠中悠悠的驼铃声。

仿写: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查阅有关“丝绸之路”的其他故事。

编号:№4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3白杨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读写),会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白杨的特点,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主要方法: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编谜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的写法,如:疆、陷。

3、我来写一写。

方法: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填一填。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在一辆通往___________的火车上,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围绕着车窗外的____________而展开讨论的事情。兄妹俩眼中的白杨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样的),父亲眼中的白杨树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样的)。

5、我来背一背。

方法:用红笔把课文中父亲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画出来,背一背。请对桌同学评一评。

()流利、有感情。()通顺、流利。()还不太流畅。

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组内对桌同学两两互讲)

提示:生长环境、外形特点、贡献用途、内在精神等方面

2、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①试着朗读这段话,体会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请在下面做上“Δ”。(组内交流——试读比赛——朗读展示)

②从“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那么……那么……”这些词语我们可以体会到白杨树的什么品格和精神?(认真体会——小组交流——板书讲述展示)

201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8*彩色的非洲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本课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会积累运用语言。

学时:

1学时

知识链接

非洲是世界的第二大陆。在非洲生息着不同肤色的居民,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黄种人,其中黑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非洲的全名叫“阿非利加洲”。非洲大体是个起伏不大的高原,赤道横贯大陆中部,四分之三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几乎全年都是夏天,故被人们称为“热带大陆”。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力、农业和林业资源。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我能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我能找出三个直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感叹句。

 3、我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独学方法:

反复吧课文读通、读顺。把感兴趣的段落用括号括起来多读几遍。对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

独学检测:

1、明察秋毫(给划线的字选读音)。

mòmài

含情脉脉()一脉相承()脉络清晰()脉搏跳得()

Jiānjiàn

黑白相间()彼此之间()挑拨离间()间不容发()

2、先填空,再按要求做。

色彩()斓目不()接五()十()繁花似()

五彩()()()不可言()树()花取之不()

大饱()()多()多彩五()六()()山绿水

(1)上述词语中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积累的形容色彩丰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我能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炽热、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沙瓤、强悍、粗犷、篝火、殷红、繁花似锦、含情脉脉、频频点头、大饱眼福、目不暇接、色彩斑斓

2、秀一秀:组内交流独学2、3小题

3、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4、教师小结。

三、交流、探究、合作

1、作者是怎样介绍非洲的?

2、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法提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关键词句知道的,画出相关的句子,并仔细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非洲的色彩斑斓表现在()()()()()五个方面。

3、我从课文中学到了哪些表达的方法?

表达特点:(述)——————(述)——————(总结)

4、课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关键句,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课文要以“彩色的非洲”为题?

四、自我检测

1、词语连线。

花花绿绿的音乐

熊熊燃烧的活力

无限的火焰

流动的世界

金灿灿的旋律

蔚蓝的阳光

五彩斑斓的天

2、句子加工厂。

(1)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很蓝很蓝。(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花衣服,颜色非常鲜艳。(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千上万的游客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韵律。(句子瘦身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与“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学习收获

我的收获是:

六、课外延伸,鼓励阅读

辽阔的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想更多的了解非洲,可以阅读小蒂皮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也可以继续上网查资料。

七、作业布置

写一写,学习本课某一段的写法写一处自己熟悉景物的片断。

 八、学文图解

彩色的非洲

1、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2、动物世界是彩色的总——分——总

 生活是彩色的

 艺术是彩色的

 3、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世界啊

教学一得:

口语交际·习作八

一、学习目标

1.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3.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二、学习重难点

1.人人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打开思路,自然地与人交流。

2.联系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三、学时

4学时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把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记下来、说出来。

独学方法:

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细心观察,认真整理,做好说话准备。

独学检测:

1.我选的话题是:

2.我选择这个话题的理由是:

3.我要说清楚以下几个要点: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总会有一些热门话题。这次的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聊一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

二、独学展示:

学习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1.我选的话题是:

2.我选择这个话题的理由是:

3.我要说清楚以下几个要点:

三、合作、交流、探究:

1.“聊聊热门话题”——提示

(1)可以是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

(2)可以是学校、家庭、社区中人们关注的事情。

(3)还可以是好人好事好风尚,可以是不良倾向新闻题等。

2、班级交流:围绕这个中心,要说清楚哪几个要点呢?

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说具体。(教师点拨:要学会倾听作好记录,要围绕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4.大家说:

(1)各学习小组推选学生说。

(2)听的同学认真倾听,抓住要点作好记录,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四学时

学习目标:

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自由”,多么令人兴奋的字眼!放飞我们的思绪吧!让我们一起去捕捉天空飘荡的云朵;去寻觅四季的足迹;去畅想神奇的未来;去追寻记忆深处那声温暖的问候;去回味成长中那小小的插曲;去回头看一看那令人难忘的身影……

二、学习方法

(一)思路指导:

记叙事件——六要素齐全得到启示

表现人物——写出特点具体事例

自由命题作文﹛放飞想象——想象要丰富情节要合理

描写景物——抓住特点掌握顺序情景交融

描写物品——写出特点动静结合托物言志

(二)技法放送

写作魔法

只要你肯多读书——古人们老早就说过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阅读优秀的书籍、优美的文章,不仅你的文章会优美起来,就连你自己也会变得优秀起来。

只要你肯多观察——观察是打开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智慧的能源。在对事物的观察中,你能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许多新奇有趣的新知识。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到大自然中去看四季的变化,听听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看晚霞如何染红田野山冈。在对事物的观察中,你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你的知识也在增长。

只要你肯多思考——如果你只是背诵,只是吸收,而不思考,就算你读的书再多,也只能是犹太人说的那种书呆子——“驮着书本的驴子”。只有当你思考的时候,你智慧的火花才会点亮起来,你的思想才会丰富。

只要你肯多练习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勤动笔,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习写作的时候,更加要多写多练。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同学,肯定也是作文写得多的同学。大多数作家在青少年时代都是书虫和写作迷。

三、合作交流

1.弄清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⑴写什么(我最拿手的文体):

⑵作文题目:

(3)文章中心:

(4)结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回忆本组课文中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并写下来。

四、拟稿。

独立完成,注意运用描写式的语言,人或物的特点要突出。

五、修改

①独立修改;

②学校小组内互改;

③组内选取优秀作文以备展示和集体修改。

六、定稿誊抄。

交流展示、反复修改后,誊抄上交。

学习收获(教后一得):

回顾·拓展八

一、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法、学习收获和体会。

2.了解广告语的风趣、幽默。

3.培养阅读兴趣。

二、重点难点:

积累更多的名人名言,并领会其深刻的含义。

三、学时:

1学时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总结单元学习收获。

2.收集课外的名言警句;搜集有趣的广告语和其它有趣的语文材料。

独学方法:

回顾,搜集。

独学检测: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从他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

我还有很多收获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2、这些广告语真有趣:

(1)

(2)

(3)

3、名言警句填空:

①强调奉献的精神:

②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③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我还能写出一条外国名人的名言警句:

课中导学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大家都来秀一秀: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本组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是:

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我从中知道了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因为我从他身上

我印象最深的是,因为

我还有很多收获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与打算

(2)这些广告语真有趣:

A

B

C

(3)名言警句填空:

①强调奉献的精神:

②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③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我还能写出一条外国名人的名言警句:

2.两人对子批一批: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3.教师小结。

二、探究、交流

(一)交流平台:

1.学习小组交流阅读收获:

(1)读读品品: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找出自己最受感动或最喜欢的精彩片段或篇章进行品读,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得如此动人。

(2)畅谈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每组选派一至两位代表上台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二)日积月累:

1.一边读名言警句,一边思考含义。

2.全班交流,讨论。

(三)趣味语文:

 学习小组交流:

 (1)读了这些有趣的广告语,我感受到:

 (2)围绕主题,我们也能编一句广告语

 

学习收获(教后一得):

2016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1、草原

编写时间:20160227学校: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2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民族间的深厚情谊。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导学时数: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草原。齐读课题。

二、自学体验:

1、请同学们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后生子连词勾画出来,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xuànrǎngōulèxiūsèlǐmàocuìsèyùliú

()()()()()

2、近义词:清鲜()惊叹()洒脱()

反义词:热闹()羞涩()拘束()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天空()的骏马()的主人

奇丽的()寂静的()无边的()柔美的()

六、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原》。现在让我们回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二、自学体验: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读第一部分(1自然段)。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勾画出相关的句子,思考:①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②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草原人民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学生就以下自主学习情况,与小组学生进行交流。

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在句子里,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比作()。

⑵“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①渲染是指什么?②勾勒的意思是什么?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在全班交流展示,并让学生相互评价,交流完善。

四、归纳提升:

1、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自主交流,并相互评价、补充、完善)。

2、采取分角色读等的办法,赏读课文,读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回顾课文填空。

(1)《草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描绘了()()()图,表现了草原的()、()、和()。

(2)“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勾勒”都是指:(),“渲染”是指:(),“勾勒”是指:()。老舍先生将草原拟为一幅(),突出了()。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反思总结:

2*丝绸之路

编写时间:20160227学校: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矗立、戎装、守候、鸵鸟、匕首、贸易、芝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导学重难点:

1、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2、丝绸之路的价值。

导学时数:一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进──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自学体验:

1、自由读资料袋,了解丝绸之路。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

4、读通读顺课文,用四要素(时、地、人、事)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5、“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义是:。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就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间相互交流。

2、全班展示交流。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学生品读句子,感悟课文内容。重点品读: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如生不计()()天()气()浩浩()

五彩()()()()峻岭()多彩美()美()

2、知识拓展填空。

丝绸之路是()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往西一直延伸到()。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最具有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3、我国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人物有:

4、课文先写(),再写()以及(),最后写()。

六、反思总结:

3、白杨

编写时间:20160227学校:学生姓名:

导学目标:

1、理解生字新词。2、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崇高品质。

4、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导学重难点:《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

导学时数: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白杨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学体验:

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重在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5、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词语。

gēbìjièshàoqīngxīruǎnruòfēnbiànfǔmō

()()()()()()

2、比一比,再组词。

僵()晰()壁()芒()辩()旅()

疆()析()璧()茫()辨()旋()

3、近义词:出神()严肃()清晰()分辨()软弱()满足()

4、课文主要讲了:

六、反思总结:

第二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语文S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语文S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课题:“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课型:预习+展示+测评主备人:廖海燕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会认“卿、钦、等6字;会写“唐、凑、等15个字”理解“紧凑、沉溺、等词语

重难点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知识链接:柳公权(778—865),唐朝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柳公权的书法在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组词语。

诀()弱()俭()富()决()

溺()检()福()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毫不犹()()正()顺

不()之臣()()百世

3、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奏—()—()若—()—()

玄—()—()包—()—()

4、柳公权是晚唐大书法家,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柳公权。

5、为什么用“心正笔正”来形容柳公权?“心正”和“笔正”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探究

1、思考: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两件事?

3、写出下面词语意思。

弦外之音:铁骨铮铮:

赏罚分明:

喜不自胜:垂青

4、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字—(),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

5、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请你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

7、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

6、默读课文,思考,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

8、过渡: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他豪不犹豫地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

9、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

10、默读第二件事,可做简单的画批,一边默读,一边思考:从哪一句能感受到柳公权的“心正笔正”?

为什么他的这番话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三、展示点评

四、整合提高

五、总结反思

六、 当堂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ǐncòugōngdiànlóngpáoxiánliángZhíwèi()()()()()

xiánwàizhīyīnrěnǎochénnímìjuéshǎngfá

()()()()()

2、选字组词

(密秘)诀俭(仆朴)惹(恼脑)

风(采彩)委(曲屈)(虑虚)伪

3、课文是怎样表现柳公权的“笔正”和“心正”的?

4、为什么说柳公权劝文宗的话是机智大胆的直言?

教学反思:

编号:5023课题:黄帝

课型:展示+练习主备人:廖海燕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重难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请同学认读下列词语。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再读全文,感知内容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

2)

3)

4)

5)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什么叫始祖?

2、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1)

2)

3)

4)

5)

6)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篇课文主要价绍了黄帝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使我们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五、随堂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基础()擒获()

毅然()暴虐()

2、在()里写出近义词,在___上写出反义词。

聪慧()拥戴()坚毅()侵凌()

衰落______弱小______灿烂______悠久______

3、选词填空。

注视凝视重视

1.现在连小学生也开始()学英语了。

2.警察们()着周围的动静。

3.小明抬起头,()着墙上的心爱的小提琴。

4、缩句。

1.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帝联合炎帝族与蚩尤进行的涿鹿之战是远古时代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公认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疑难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惑?

部分答案

一、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编号:5024课题:

课型:探究案主备人:

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结合课文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3、我要认真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重难点体会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我认为梅兰芳是一位。

3、课文讲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具体讲了哪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你对梅兰芳哪件事情感触很深?用“~~~”画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句子,认真品读,把精彩的词语圈起来,相互交流感受。

汇报提示:

①我们对梅兰芳的……这件事感触很深,文中让我们特别感动的句子是……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我认为句中的词用得最好,最能体现……

②我们能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汇报提示:

①我知道这是一个。(选择:A反问句B疑问句)

②这句话的意思是:

③我能把它改成陈述句:

四、交流展示:

对学:交流自主学习的第二、三题。

群学:交流合作探究的问题。

五、拓展提升、当堂训练:

(一)我的想象最丰富

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又能()了,又能()了,这是多么()的事情呀!他再次冲上太平山顶,()。

(二)我的表达最完美

此时此刻,我最想对梅兰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激情总结,布置任务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梅兰芳的故事,欣赏梅兰芳的作品。

教学反思:

编号:5025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

课型:展示型+讨论主备人:廖海燕

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

重难点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在民间流传着许多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学者、翻译家、旅行家的事迹。

二、默读课文,通览内容

1、读准字音

玄奘(zhàng)缉拿(jī)高僧(sēng)

天竺(zhú)堡垒(lěi)朝拜(cháo)

2、词语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屈服,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再次快速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1自段然写的是()2-10自然段写的是()

11-13自然段写的是()

2)了解重点段层次

默读(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途经哪些地方?

三、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玄奘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读了课文第一部分,你有什么问题?

3、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

4、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拥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5、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

四、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直经,而取到直经才只不过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a、从学者的角度,

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b、作为一个高僧,

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无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c、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

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d、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疑难反馈: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2)你还有哪些疑惑?

教学反思:

编号:5026课题:天窗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并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预习交流

1.自读课文,读通句子。

2.自学生字:藉、蝙蝠、霸、宙

3.理解词语。(通过自学,你在课文中搜集了哪些词语?能过读课文或利用学习工具理解词语意思。)

4.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二、展示汇报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先在小组内读一读。

因为所以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因为所以小小的天窗又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因为天窗让孩子们所以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

因为天窗让孩子们所以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

2.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最好的词语或句子有哪些?写下来,说说好在哪里?(5分钟)

(师重点引导“雨脚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一划”“掠过一条黑影”等)

3.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句子或段落是什么?说明理由。

4.你认为这是一扇怎样的天窗?说说你的看法。三、交流合作

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4.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5.小组合作完成展示部分的内容。

四、教师指导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五、课堂检测(8分钟)

1.通过预习,我知道“慰藉”这个词的意思是

我能用“慰藉”写一句话:

2.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

天窗是

这篇课文写的是

教学反思:

编号:5027课题:我是猫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自学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在读中感悟作品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重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难点在读懂作者描写的每个场景的基础上,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将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他就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主人公,大家有兴趣吗?(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准确。

2、读后交流:

(1)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觉?把你觉得好笑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这只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三、质疑问难理解感悟

1、引导学生质疑: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老师归纳总结值得探究的问题

3、请同学们结合阅读提示默读(1—6自然段)

(1)找一找,划一划:

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2)读一读、议一议:

你是怎么理解这几条真理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练习朗读

4、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1)读一读画出的句子,说说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悟出了第一(二、三)条真理的。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

A.见年糕时:通过“难得的机缘”来体会猫面对年糕时的那种起伏变化的心理。

B.吃年糕时:抓住“宛如……牙齿一动不动了。”这一比喻句来体会猫的尴尬处境。

C.拔年糕时:抓住猫的动作、心理活动体会猫的无奈、无助以及作者的同情之心。

(3)指导朗读

(4)归纳升华:说说此刻你对猫的印象有什么改变吗?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年糕粘住了牙齿,已想尽一切办法可却依然无济于事,因而倍感无奈、无助甚至是可怜的猫,此刻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2、可他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现实呢?此时,他的心情又会如何呢?(阅读第7自然段,也可分角色朗读、表演)

3、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引导阅读第8自然段)

4、从最后一段猫的心声中你读出了什么?

5、那么你认为作者写这些内容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简介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6、再读一读那些曾让你发笑的句子,感受作者蕴藏在笑声背后的深郁感情。

五、总结全文

1、总结学法:

(1)回顾本节课我们都通过了哪些环节,完成了哪些任务。

(2)评价自己本节课的表现(收获和不足)。

2、总结课文

六、拓展延伸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只猫还经历了那些有趣的事?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我是猫》的全文。

教学反思:

编号:5028课题:杨子荣借题发挥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诈、匪、匣、惕、梭”5个生字。

3.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杨子荣面临的险恶环境,在读中体味作者对杨子荣内心世界的描写。

重点在自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精彩的心理描写。

难点在自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精彩的心理描写。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质疑(3分种)(学生对题目质疑,师归纳。)

1.借题发挥是什么意思?

2.杨子荣为什么要借题发挥?

3.杨子荣是如何借题发挥的?

4.杨子荣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自主学习(5分钟)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学习工具理解意思。

三、交流合作:(12分钟)

1.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3.画出课文中描写杨子荣心里活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4.杨子荣的心理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四、汇报展示(12分钟)

1.你认为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战士?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重点朗读、体会、描写杨子荣心理活动的句子,师指导朗读。)

2.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地方在哪儿?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3.写一个你的心理活动变化的片段。

4.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5.集体朗读《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唱词。

五、课堂检测(8分钟)

1.用下面词语写一句话:

不堪设想

虚张声势

2.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填空。

座山雕为了杨子荣,设计杨子荣先,接着,经过,他确信。于是,他。我感到杨子荣是一个

3.从课文的这些心理描写中,你看出杨子荣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3)

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编号:5029课题:《武松打虎》导学案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认读6个生字,学会本课7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让学生理解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3.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

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段,深层读悟,体会武松的智勇双全。

难点了解文章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10分)(自已当家作主)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词语。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武松的什么事?除了打虎,还写了他的什么?

3.找出相关的段落,写出小标题。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部分,说说你认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划出句子,写上批注。

二、合作交流(3分)(发挥小组优势)

请你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交流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做到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三、反馈展示(20分)(碰撞多种思维)

1.展示生字词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生自读、互读、领读、抢读。

生强调易错字:

我认为这些字中,最容易读错的字是请大家跟我读。

我认为这些字中,最容易写错的字是请大家写一遍。

齐读生字词。

2.展示初读感受。

读了课文,我知道文章主要写武松的事,除了打虎,还写了他。1、2、3段写的是,4、5、6段写的是

3.抓重点语句,品武松性格

读完第一部分,你觉得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句子(1)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看怎地

读了这个句子,我觉得武松是一个的人,因为他

其它生补充、纠错。

生练习有感情地读句(1)。自读、互读、指名读、评议朗读、小组展示朗读。

(2)练讲故事,进行复述

同学们,一幅美丽的图画,如果再配上你精彩的解说,会让我们更加领略名著的风采,假如你是故事大王,请你参照第一幅插图,给大家解说武松上冈的经历。

提示: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故事是武松打虎之上冈,话说武松……欲知武松如何打虎,请听下回分解。

生小组互讲故事,推荐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四、课堂检测(7分)(收获累累硕果)

1.看拼音写字词

zhàngxiànchǐ

手()()期()笑

jǐliangtángnà

()()胸()()定

2.比较组词

梁()限()杖()

粱()垠()仗()

3.填空

(1)《武松打虎》选自,它的作者是(朝代)的。这部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位好汉,除了武松还有。

(2)《武松打虎》主要写的事,先写,接着写,武松是一个的人。

4.连线

吴承恩《红楼梦》孙悟空大战二郎神

施耐庵《西游记》晴雯撕扇

罗贯中《水浒传》三顾茅庐

曹雪芹《三国演义》林冲大闹野猪林

5.黑旋风李逵

行者林冲

豹子头鲁智深

花和尚武松

教学反思:

编号:5029课题:《武松打虎》导学案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学习第二部分,品悟打虎经过,了解武松性格。

2.练讲故事,复述经过。

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品悟打虎经过,了解武松性格。

难点

练讲故事,复述经过。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武松打虎可分几段,各写什么?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自主学习(10分)(自己当家作主)

1.自由读第二部分的3个段落,弄清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2.默读5、6节,划出打虎句,圈出动作词。

3.简要复述打虎经过。

4.体会武松品格。

三、合作交流(3分)(发挥小组优势)

请你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交流自己自主学习的收获。

四、反馈展示(20分)(碰撞多种思维)

1.展示第一题

读了这三段,我知道了第4节写第5节写第6节写

指名生说,其它生补充,纠错。

2.品析句子

读了第5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出示句子(1)那个大虫……又闪在一边。

生自由小声读句子,找出描写老虎和武松动作的词语。

我会说:读了这个句子,我看到了一个的武松,因为他

生补充、纠错、适时板书。

(2)感情朗读句(1),自读、互读、个人读、评议朗读、小组展示。

(3)武松躲过了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又如何进攻,并最终打死猛虎的呢?自由读第6节,两人结合说说武松打虎的经过。

生生互说、指名说、生补充

(4)感情朗读第6节,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评一评,谁最像武松。

自读、个人展示、小组展示。

3.练讲故事,进行复述

同学们,武松凭借超人的胆量与机智走上景阳冈,与老虎展开了生死搏斗,现在,你就是故事大王,请自选一幅插图,练讲打虎片段。

出示提示:同学们,大家好,上回我们讲到武松上冈,今天,我们讲的是武松打虎。话说武松……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组分解。

生互讲故事,展示评议。

4.拓展延伸

武松,我想对你说:

五、课堂检测

1.武松打虎时,先用三来对付老虎的一一一,再用打,打,最后打死老虎,从中我了解了武松是一个的人。

2.学本课,我的收获是

3.用上多个动作词,描写一个场面。

六、小结

《水浒传》写了108位英雄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反思:

编号:5030课题:30*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课型:预习+展示+讨论主备人:李丽娟

学习目标1.认读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说说课文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真可的印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课文,体会大圣与二郎神的神通广大。

难点谈谈自己对这篇课文的体会。

教学程序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

2018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1、窃读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

1、林海音(1918—2001),台湾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后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并担任《世界日报》记者。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2001年因患突发心肌梗塞、脑中风被送医急救,最终在2001年12月1日去世。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7个生字、14个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

4、在文中划出写“我”如饥似渴的读书的句子并抄写。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预习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jùpàqièdúchǎocàiwūyán

()()()()屋檐

2、窃: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

《窃读记》中的“窃”选哪一个?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7个生字、14个生词,

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接读课文。(在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来说说读书的滋味;听书的学生来说说听书的滋味。

3.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全班接读完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来闯关:

1、听写词语。(10个)

2、在括号内填入读ju的字。

()怕()离()体

语()戏()相()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1、窃读记(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的热爱、求知的的渴望并受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3、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一、读课文,感悟读书的乐趣。

1、默读课文,看看那一句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勾画下来。

2、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还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3、品勾画的句子,体会读书的乐趣

全班交流:

例:“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体会到什么?

在交流中抓住动作和心理活动来体会。

4、文中写道书店老板,假如你是老板,面对一个酷爱读书又买不起书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展开想象,完成填空。

1)、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

老板在心中默默对小女孩说:“

2)、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表达对他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的走开了,我想对他说“

5、“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回顾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

2.同位俩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

3、文章没有什么情节冲突,读起来却感同身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样真实感人的文章的?

我来闯关:

1、“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谈谈见解。

知识延伸:

1、推荐林海英的《童话》《城南旧事》。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五年级上册)

班级五课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时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我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学习重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认真参与课外阅读。

知识链接:

季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人。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是第一部描写弄明起义的小说。

《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

2、勾画出我认为重点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我的体会。

3、课文内容我知道:。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绿朝倒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要;要;要。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组内说说苗苗和季羡林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3、小组学习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组内交流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从苗苗和季老的对话中知道了他们对读书的见解,请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

A、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水浒()传彭()公案绿()林好汉

B、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整体感知课文

5、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重点: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任务: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题中的“侣”。

4、背诵诗歌《神奇的书》

(预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6人小组合作完成)

自主、合作、探究:

一、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13个生字、生词,由各组组长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3、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提出来写在黑板上。

二、读课文(达到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的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深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例:1、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

我来闯关:

1、看拼音,写词语。

bànlǚyúlèyóuyùfànhé

()()()()

mǒurénlíngdùbiānxiébèisòng

()()()()

2、比一比,组词语。

盒()零()编()

合()令()扁()

豫()趟()诵()

预()躺()踊()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

班级五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3、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4、难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一、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小组内交流找到的语句)

a、你喜爱的一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1)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联系上下文内容说一说。

2)、1-5自然段中有两个反问句找出来,改成陈述句。

b、把书看成家,还有一个原因——

1)、5自然段中有两个感叹句

勾画出来读,读出我们的惊喜

2、读5自然段请你代作者简单地告诉大家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3、让我们来读一首诗。

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二、悟读6、7自然段

1、作者一遍一遍帝都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概括作者读书的方法,给它列个清单吧。(小组内可以交流)

2、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你用过哪些?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读这两个自然段。

理解这句话: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小组内分工背诵7自然段。

三、学习8自然段

1、读8自然段?

全班交流对8自然段句子的理解。(联系课文前面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再读全文中的比喻句。

3、再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

我来闯关:

1、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2、将作者读书的方法归纳后写下来。

3、写两句读书的名言。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4*我的“长生果”

班级五课时1课时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我能学习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预习提示:

1、积累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囫囵吞枣、如饥似渴、浮想联翩、不言而喻、流光溢彩、悲欢离合、如醉如痴、津津有味、不求甚解、天长日久、牵肠挂肚等。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3、体会作者从童年的读书和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4、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习到的读书和作文的方法。

我来闯关:

A、补充词语

流光()()()()日久不言()()黯然()()

悲()离()千()一()如()似()牵肠()()

囫囵()()不求()()津津()()呕()沥()

B、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出。()

2、形容因过于沉迷、陶醉而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3、与众不同。()

C、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在这指的是什么?

D、莎士比亚说:书籍。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

5、古诗词三首

班级五课时2课时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我能通过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学习重点:能并边读边想的方法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对家乡的思念、热爱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张籍767—830唐朝诗人,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其存词三百四十二首。

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好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想一想从他们的对话中知道他们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划出课文中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并谈谈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谈认识。

3、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对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理解。

4、分角色朗读对话。

我来闯关:

A、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

绿朝倒

()()()()()()

B、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要;要;要。

C、你读过“闲书”吗?你从“闲书”中读懂了些什么?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我的童年》(季羡林)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1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体会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学习重点:学习字词,把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

知识链接:1、星岛,即新加坡,又称狮城、星州。

2、《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山中送别》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全诗是: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浣溪沙》北宋诗人秦观的词。全词是: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预习任务: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

1、默读课文,用“──”划出表现外祖父非常喜欢梅花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重点体会以下句子。)

a“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b“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我来闯关: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然纸上()然一新()然若失

()然开朗()然不顾()然不同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2)、梅花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改为反问句)

(3)、桂花盛开的时候非常香。(改为夸张句)

(4)、那长长的柳枝随风飘动着。(改为拟人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1、摘录文中让自己感动的词句。2、收集一些思念亲人和家乡的诗句,在班上展示。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6.梅花魂课时第2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梅花的高尚品质,学习这种品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预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自主、合作、探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默读课文,从哪些具体事例中还可以看出外祖父思念、热爱祖国。

2、生默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体会游子之情

1、教念古诗,悲伤落泪。

 ◆理解古诗的含义。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为什么外祖父说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

2、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这句话把外公比作什么?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

3、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

 ◆当你读到这句,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三、回顾整体,畅谈收获

1、(指课题)什么叫“魂”?本文以“梅花魂”为题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外拓展,内化积累:自己选择一首思念亲人或家乡的古诗背诵下来。

我来闯关:

1、黄金搭档:

()的梅花()的春天()的气节()的泪珠()的故乡()地坐下()地刮去()地摆开

2、择优录用。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上“_”

(1)、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败衰老衰退)了许多。

(2)、由于每天对着电脑工作,我的视力大大(衰弱脆弱衰退)了。

(3)、庭院里长满了草,呈现出一片(衰弱衰退)的景象。

(4)、她太(衰弱脆弱衰退)了,这点儿打击都经受不起。

3、梅有什么秉性?写一写

知识延伸1、读读阅读链接《故乡》。2、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具有的品格我们一起来积累描写爱国品格的好词好句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课题7*、桂花雨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生字、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学习难重点:。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知识链接:

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预习任务:

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出新词,不理解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解决。

3、读课文,划出形容桂花树和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摇花乐”的句子。

自主、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阅读提示并思考: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3、分同桌轮读,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你喜欢哪几句话?请画下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汇报交流:如桂花树的样子,母亲送桂花的情景,摇桂花的情景等。

3、师范读,学生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讨论交流:(1)、桂花给我带来了那些快乐?

(2)、交流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并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5、默读课文,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闯关: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来台风,我们()可以收几大箩筐桂花。

(2)、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3)、桂花()开,母亲()开始担心了

(4)、()桂花总是被风雨吹落,香味()比摇下来的差不多。

2、模仿文中“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写句子

听到__________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收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3”,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2*半截蜡烛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诺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安全起见,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鬼子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的精彩之处就体现在他们与敌人的对话中:伯诺德夫人──“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吹熄了蜡烛)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蜡烛)“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结果,杰奎琳的巧妙伪装出来的可爱和天真、毫无破绽的理由打动了德国少校,终于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无奈、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杰奎琳的关键作用。

3、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能用正确的方法朗读剧本,人人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表演能符合人物的不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抓住人物对话、动作、表情体会人物特点,演好剧本。

2、难点:如何通过琢磨人物特点演好角色。

教学准备

了解二战历史背景,了解法国抵抗组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半截蜡烛,齐读课题。(幻灯出示:半截蜡烛图像)

看到半截蜡烛,我们自然会想到光明、美好和奉献,你肯定会想这半截蜡烛怎么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呢?就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读边思考:围绕半截蜡烛发生了哪些事?

⑴学生仔细读剧本,教师巡视,并发现读得好的学生。

⑵交流。(2-3人,点评中要注意语言运用与完整性)

㈠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人教版)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想
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
30、《电脑住宅》1课时
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
《语文园地八》5课时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交流生活,感知变化
1.我想和大家聊聊,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小时候比,我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指名在全班交流。
2.从大家的交流来看,变化怎么样?(大)
二、揭题释题,激发兴趣
导语:的确太大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人类生活变化的课文。
1、(板书:29呼风唤雨的世纪)。读课题
当你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语,你立刻联想到了谁?(学生自由发言,知道有法力的含义)那这里的“呼风唤雨”会是法力的意思吗?(显然不是)
2、我们从网上来查找它的意思(能支配自然的世纪,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
3、让我们一起读课题,读出它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4、简介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科学院院长,著名的科学家路甬祥先生!
下面,我们就随着路甬祥先生写的文章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20世纪,感受生活的精彩。
三、初读课文,认词识字
1、自读自学。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师适时纠正。
词语理解。(程控电话:我们家庭使用的就是程控电话,能够联通世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原子核:原子的中心部分,它的变化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医疗、军事、发电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因特网:又叫互联网,全世界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沟通、联系,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其它词语怎么办?(引导在深入学习课文的时候进一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这个课题有一种什么感觉?(神奇,自豪)为什么神奇、自豪?
一齐自豪地读!
二、这个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跟课题连起来,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加“?”,问: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证据吗?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让事实说话大家才会信服呀!这些证据就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请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行吗?好,那就请同学们细细地读2、3、4自然段,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开始。
三、品析重点语句,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变化之大。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从哪些词语最能体会到:“一百年”和“百万年的总和”进行对比;于是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你知道哪些发现与发明?
(3)选词填空。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了维生素。
*1902年美国人开利()空调。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飞机。
2、“四、抓重点句,悟情读文
检查读课文,对于读得不通顺的段落,可以再叫个学生读。
文中写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也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接下来,我们就抓住这个句子深入学习课文。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能让你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了不起”的句子划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4、交流感悟。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非常了不起?全班交流相关的句子,简述自己的感受。
【出示第四自然段】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①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②这段话中举了哪些科技成就?这么多巨大的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哪儿舒适了?(如学生说到以前是靠走路的,现在可以乘汽车,教师还可以引导“除了汽车还可以乘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改善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当学生说到以前联系靠寄信,现在可以通过“电话、程控电话、因特网等”;以前玩具,娱乐场所也没有,现在可以上网玩游戏,去歌厅唱歌等,都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孩子从“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方面来交流)
小结学生发言:正如这段话中说到的,(师)科学在改变着——(生)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师)也在改变着——(生)人类的物质生活。
③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的心情怎样?读一读这一段,把高兴、激动、自豪、幸福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④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你还能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吗?
⑤在人类历史的百万年间,我们只用了短短的一个世纪,短短的一百年,就取得了那么多巨大的科技成就。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在哪儿?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读一读这句诗,想想这句诗的意思。(点拨: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美吗?那就美美地读一读。
作者用这句诗形容20世纪的科学成就,在说明什么呢?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突出“忽如一夜”“千树万树”)
⑥所以,面对这样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改变,我们不能不承认——(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第三自然段】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①学生读这段话。
②我们的祖先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想过上好的生活吗?但是他们只能靠幻想,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他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现在有没有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怎么实现的?
③何止这么一点幻想变成了现实!你随便代我们祖先说一个幻想或者美好愿望,现在一定能帮你实现。谁来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感受科学成就之大)
⑤祖先的幻想,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呀!你感受到了吗?其实,对比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直观,更清楚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成就。
你们再读读整段话,看谁能把这种强烈的对比读出来。生练读,再指名读书。(指导读出祖先的期盼和今天的自豪)
⑥在20世纪的一百年中祖先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同学们的证据充足,我们不得不赞叹: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加感叹号)是什么让20世纪呼风唤雨呢?正如——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文章的前面也讲到这个意思,你知道在哪吗?科学技术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给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感受到了吗?
(1)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可按这样的句式说话:以前没有电灯,人们生活在黑暗中,20世纪发明了电灯,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2)插上想象的翅膀,畅想美好的未来。(乘空中客车上月球旅游,机器人保姆,私人飞机等等)
(3)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大胆地去发现与发明,让21世纪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作业:阅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百个精彩瞬间》
30、《电脑住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展示从人类择山洞而居到今日的高楼大厦的图片:
这是生活在距今1.8万年前的原始人居住的山洞
草屋土房
2.师: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庐而住;从土坯房到今天的高楼大厦,我们人类的住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住宅真是多种多样,我们再来欣赏欣赏。
教师出示图片:
3.师:你能说说自己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吗?
学生回答。
4.师:你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这个住宅比同学们说的都有趣。我们这就一起去参观一下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的一座电脑住宅。
板书:电脑住宅
二、通读课文,粗知大意
1.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让学生欣赏,初步了解电脑住宅及它的神奇。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3.教师出示字词卡检查并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字:仓(cāng)储(chǔ)烹(pēng)盗(dào)综(zōng)判(pàn)
词:风向标分门别类烹饪火候集装箱综合防盗判断
4.同桌互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5.汇报读书感受并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住宅的设施的?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小黑板中的提示,分为三个小组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在小组内自学课文。
方式A:表格
(1)、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结构。
电脑住宅
住宅的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方式B:画示意图
(2)、根据课文的描述画出电脑住宅示意图并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小组成员介绍电脑住宅中最感兴趣的地方,要求做到语言准确,条理清楚。
方式C:介绍电脑住宅
(3)、以“电脑住宅小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2.各小组选派代表分别汇报合作、交流情况。
选择方式A、方式B的上台填写、板演,方式C的上台介绍。
3.全班评议、改进。
4.总结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5.感悟积累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练习朗读。
(2)汇报交流自己喜欢的语段,并体会作者的表述方法。
(3)说说电脑住宅除了高科技,还有哪些特点?
提示:隐蔽……
四、延伸总结
1.师: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学生回答。
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聪明的设计师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设计的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不但领略了它的神奇,还真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也会出现一座由你们设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脑住宅,让我们努力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神奇”吧!
【板书设计】
30、电脑住宅
一切电脑指挥
(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
神奇
安全方便舒适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漾东小学杨晓芬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及本课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教师准备各种恐龙动画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动画激趣,破题入新
1、教师播放各种恐龙动画的VCD,激起学生兴趣,请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种类?
板书:恐龙。
2、入新: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恐龙家族的另一支成员,补充板书:飞向蓝天的
二、初读感知,自主预习。
1、学生自由读文,初步感知内容人,标出文中生字新词。
2、学生自主学习,读文,借助拼音、字典读准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反馈预习。
⑴读出下面的字,注意加横线字的读音。
迟钝凌空笨重鸽子描绘千吨
敏捷轻盈欣喜若狂形态各异
⑵用“√”画出加“”字的正确音节。
相似(shìsì)画卷(juǎnjuàn)
奔跑(bènbēn)毫不相干(xiāngxiàng)
崭新(zǎnzhǎn)降落(jiàngxiáng)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初读课文,学生所知比较肤浅,可能会了解到:
①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科学家提出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③辽西的发现给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
3、教师作深入引导。
⑴出示上面句子②。
a、“后裔”是什么意思?
b、把句子中“很可能”去掉,行吗?为什么?
⑵出示上面的句子③。
a、“画卷”指的是什么?
b、为什么说这是“点睛”之笔呢?
⑶出示上面句子①与句子“恐龙经过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a、男、女生分别读两个句子。
b、学生自读比较两个句子有何不同?为什么?
C、引导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⑷进行感情朗读。
四、课后巩固。
1、练习书写生字“恐、凶、笨、鸽、仅、顿、吨”,师重点指导“鸽、顿”。
2、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质疑入新
1、学生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然发问: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生带疑细读课文,思考,批画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小组合作,读文,填写下表。
恐龙的庞大家族
繁衍生息的情况
它们的特点
作者说明的角度
第一代恐龙
()
()
填完上表教师引导:
(1)通过填写表格你知道了什么?
(2)在恐龙这个庞大家族里哪种恐龙经历了什么演变飞上了天空?
(3)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感受作者叙述的条理性。
(4)学生试用“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仿写句子。
3、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语言。
出示句子“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a、把句中的“大约”去掉行吗?为什么?
b、男女生对比读。
c、学生谈体会。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愿望”指的是什么?
三、巩固升华
1、内化语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的演化过程,可展开想象,加入有关知识。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练习背诵。
四、课堂练习
读一读,填一填。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3.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4.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五、拓展
1、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2、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课余交流
板书设计: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演化鸟类
肉食性恐龙
第一种恐龙→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
草食性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过选育之后果实的食用、药用及他用。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题目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引导,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朗读体会,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与他人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2、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搜集关于“神五”“神六”和“神七”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词语卡片、幻灯机以及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读题存疑
1、学生交流“神五”“神六”和“神七”资料。
2、板书课题: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3、学生读题质疑: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要乘上飞船天空旅行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标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习生字新词:
(1)读下面词语,注意带“—”字的读音:
例如筛选辐射淘汰美味佳肴盐碱
(2)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音节:
特殊(chūshū)处于(chǔchù)差异(chāchà)
比较(jiàojiǎo)兴奋(xīngxìng)茄子(xiéqié)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初读收获,质疑定向:
1、学生很容易知道:“特殊乘客”指的是植物种子;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种子旅行归来所产生的变化、变化的原因,选育后果实的食用、药用以及其他用途……
2、学生再质疑,教师引导定向:
从太空归来的种子具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具有这些优点?这些种子还有什么用途?
四、研读课文,领悟积累
1、学生自主学文,思考以上问题,边读边批注,并试着帮科学家完成一份小报告。
关于太空植物的变异分析
植物名称
太空对植物的影响
因素分析
性状、品质等
变异特点
优势分析
太空茄子
太空黄瓜
太空葫芦
太空花卉
太空水稻
太空辣椒
2、小组交流,互相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
1)学生交流文中提到的植物种子经过太空旅游后的神奇变异,
2)你还想带哪些植物种子遨游太空?你假设他们会有哪些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呢?(学生交流完填写到表格中的空格处)
4、指导学生朗读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喜欢的理由。
5、读中比较,研读佳句:
(1)出示句子:
1、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
2、经过多年努力,专家们已经培育出“太空水稻”、“太空黄瓜”、“太空辣椒”等新品种。它们普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在恶劣条件下生命力强等优点。
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②引导学生感悟说明文举例说明的具体性、准确性。
(2)出示句子:
“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好像获得了“魔力”,可以有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其实真正的魔法师是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是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①查字典理解“魔力”、“美妙”,体会用词的准确。
②小小的植物种子产生的奇妙变化应感谢谁?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③指导带着赞美、感激、自豪的情感朗读句子。
(3)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请找一找,读一读。(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1:
这些优点从何而来?从太空中来。
这些优点从太空中来。
比较读后明白第一句是“设问句”,自问自答,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出示句子2: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呢?
找到句子的所在段落,知道这句话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直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回归整体,总结深化
1、学习完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读课文,不光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还要观察研究课文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知道课文是怎样通过文字来介绍的,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学懂了课文。
六、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余自读选读课文中《人造发光植物》。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3.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4.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
教学难点:
从音、形、义上区分同音字。
教学准备:
1、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2、布置家庭(或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访:长辈谈一谈小时候的梦想)
3、搜集反映社会生活、生产建设日新月异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吗?
2、在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这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的许多幻想已成为现实。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昨日的梦想——今天的现实》能简洁地向大家汇报你调查到的情况吗?
a、学生依据调查的情况汇报。
b.教师相机展示资料图片。
二、指导学生交流
1、我们了解了这么多美梦成真的事情,真让人激动!你们有梦想吗?
谁来当众介绍你的“奇思妙想”?
a.出示文字屏幕:
b.指名读以上学习提示。
2、讨论采取哪种交流形式。
3、互相交谈,准备发言内容。
4、介绍自己的奇思妙想
5、师生相机评价。
说的方面,内容、表述质量、礼貌、体态语言,应对能力等。
听的方面;神态(举止、态度),质量(接收信息容量)、信息反馈(语言及思维机智)等。
三、总结感悟
1、在口语交际中,你的内心一定有许多感受,也会从伙伴那里学到许多新东西。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2、学生谈个人收获。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的内容。
2、读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a、学生交流个人的发现。
b.教师相机点拨。
3、开展“争做文字小卫士”活动。
a、动手修改成语广告中的错别字。
b.出示自己搜集的错用滥用的成语广告词。
c、生生交流,动手修改。
二、日积月累
1、名句导入。
常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a、交流看法。
b.教师相机引导。
2、学习本课提供的名人名言。
a、自读名人名言。
b.组内交流对名句含义的理解,认识。
c、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对名句含义的理解,认识。
d、齐读、背诵、巩固。
3、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名句,并介绍其含义。
4、思考总结学习名句的途径:读书读报、生活中与人交往、留心观察和倾听等。
三、趣味语文
1、试着读读对联。你觉得哪个词不好读?
a、讨论怎样读准对联中的多音字。
b、交流看法,理解对联的意思。
c、齐读对联。
2、读茶杯盖上的“五字循环句”
a、个人试读并质疑。
b、解疑:想想五句话里省去的同一个词语是什么?
c、将其带入恰当的的位置,再读一读。
d、试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


第十五课:高斯智断瓶中线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工整书写。
2.读懂课文,感受高斯的聪明才智。
3.学习前面部分描写为后文做铺垫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太阳灶的有关知识。
学生:搜集与故事有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数学题引出主人公。
教师: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1+2+3+4+…+100=?(5050)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
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在小学一年级就通过思考很快算出这道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通过这道巧算题目你觉得高斯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作答。(机智、聪明、爱动脑筋)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他的一个小故事。
2.揭示课题。
(1)读题,本课的主人公是谁?(高斯)
(2)课题中也有一个字给予了高斯很高的评价,是“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1)教师:这篇课文中易错的生字、生词不少,比如这些词语,你们不一定读得准哦。出示第一组词语:一枚沁出啪嗒紧张聚焦困境适时表扬读的同学,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鼓励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2)教师:两个字的能行,四个字的就不一定都能读得好。出示第二组词语:恭恭敬敬聪明才智炎炎烈日风马牛不相及教师相机理解词语意思,这些词有的形容人物,还有的形容天气。猜想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
2?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怎样智断瓶中线的?)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都成为这样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把课文读好,当然,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来。
3?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朗读,你了解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吗?(生汇报)
5?整个故事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高斯)从课题我们就看出了他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明的人。难怪当地的人们都称他为天才。
三、品读课文,探究智慧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找高斯智断瓶中线的那一部分读一读。(第7段)抽学生朗读这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高斯是怎样断瓶中线的,断瓶中线的必要条件有哪些。(太阳光、老花镜)
①默读课文第1~6段,找出描写太阳光的句子,想一想它在文中的作用。品读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如:一天,高斯顶着烈日……赶去。太阳光是那么的强……炎炎烈日下。品读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第4段,高斯紧张地……石板路上)讨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②找出描写老花镜由来的段(第5、6段),品读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铺垫)
2?高斯的哪些表现令人敬佩?快速默读勾画,读一读勾画的部分,想想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谈谈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
(1)第1、2段,“高斯顶着烈日,匆匆往学院赶去”“大大出乎高斯的意料”“一时间,他不能解决这个难题”“他认认真真地动起脑子来”。相机指导学生理解体会高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沉着镇静,冷静思考。理解“风马牛不相及”,适时质疑这个问题是哪方面的难题,相信大家学了课文会找到答案。
(2)第3、4段。教师:在小镇街心,高斯就这样认认真真地思考着,瞧他还是皱着眉,眯着眼,紧盯着那个玻璃瓶。时间很快就过去了1分钟、2分钟、3分钟……10分钟,这时除了难题在困扰高斯外,还有哪些因素在干扰他?
①围观的人多。引读“这时,街中心……如何走出别人给他制造的困境”。如果是你面对挑衅者的起哄,你的心情如何?
②天气恶劣。
教师:加上此时太阳光是那么的强,那个玻璃瓶偏偏放在炎炎烈日下。高斯……
学生:(接读)紧张地思考着……落在高斯身前的石板路上。
教师:可以看出此时的天气是(恶劣)的,此时的高斯心情是(紧张)的,此时高斯思索的神情更是(凝重)的。(3)第5~9段。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为高斯捏出了汗、憋足了劲,最后高斯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难题的呢?在解决问题中高斯的哪些行为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学生汇报。
适时介绍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补充太阳灶、太阳能利用的有关知识。他是怎样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条件:阳光、老花镜、物理知识。利用了阳光这一自然资源,巧妙利用了老花镜,结合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为什么说高斯很聪明机智?谈谈自己的看法。
5?这篇课文除了高斯以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文中也有几处描写老人的语句,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关键人物?(与旁人的行为对比、缓解高斯的紧张情绪给他鼓励、为高斯解决问题带来启发。)再读,感受这位慈祥的老人给予高斯的安慰。
四、朗读课文,感受品质
1?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他们?
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些片断?读一读。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
第十六课: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注释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背诵《观书有感》。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了解大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赞美书的名言警句。
学生:课前查阅《观书有感》的资料及朱熹和狄金森的简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都喜欢读书,他们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对书的赞美。今天我们将一同领略古诗和现代诗的不同魅力。一首是——(生)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一首是——(生)美国女作家狄金森的《神奇的书》。
二、初读解词义,诗句脉络清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抽读正音。注意“亩”“徘徊”“渠”的读音。
3.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运用工具书、诵读、联系上下诗句、看注释等)。
4.运用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先小组再全班汇报。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
5.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一鉴开: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比喻)
徘徊:来回移动。(动作理解)
渠:它,水塘。
清如许:如此清澈。
6.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7.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仿佛看到哪些景物。(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三、设疑品诗句,寓意跃纸上
1.教师设疑问难。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2.发挥想象,理解释疑。诗人身处何地?在做什么?(当时诗人在读书,有一个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边的景色后恍然大悟,就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诗。)看到了什么景色?(看到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天光和云影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闪耀浮动。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所以池塘里的水才这么清。)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诗人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要想知识渊博,就必须多读书。要像源头活水不断充实。)
四、想象促朗读,寄情于诗间
1.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一遍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结合对诗的理解复述。
3.师:让我们边想着这美丽的景象,边吟诵这首诗。
五、话锋一扭转,现代话神奇一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美的境界和读书融合,让我们再去感受书的神奇。
1.初读课文,思考问题——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2.自主交流,体会书的神奇,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3.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
六、对比诗中意,悟出真道理
1.谈谈学了这两首诗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观书有感》。
附:板书设计诗两首观书有感神奇的书
宋朱熹美狄金森
共同点:写书
不同点:前者古诗,后者现代诗,各自感受也不尽相同。
积累与运用(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形容词重叠后的表达作用,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心理、情感的四字词语。
2.体会人物外貌描写的作用,在习作中自觉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清楚流畅。
4.巩固边读边批写的读书方法,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搜集优秀的外貌描写片断、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同桌对比读这三组句子,纠正字音。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带点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谈谈你的发现。(词语重叠后,所表达的意思加深了。)
3.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4.男女生对比齐读三组句子。小结:是呀,“认真”“恭敬”“痛快”重叠后变为“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痛痛快快”让整句话在表达意思上程度加深,起到强调的作用,在我们平时说话和写作时,正确地运用叠词,就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查字典,与同伴讨论解决。
2.说说每组词的共同特点和各组的特点。(共性是描写人物的词语。特点:第一组是描写神态;第二组是描写人物心理感受;第三组是描写人物的情感。)
3.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些词语(抢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尽量读熟。游戏:我说你对。(老师或同学说词语的前面两个字,其余生说后两字。)
4.你知道哪些这类的词语,根据每组的特点说词语。可以小组搜集整理,集体展示。
三、互动平台
教师:刚才我们在语海拾贝中积累了不少描写人物神态、心理、情感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与郝思、于蓝一起走进互动平台,共同探讨你印象最深的外貌描写。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同伴分角色对读、自由读),读通顺。
2.说说你在对话中懂得了什么。
3.把你读到过的课内外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片断介绍给大家。
小结:“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就可能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读有关人物外貌描写的文章时,我们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然后再根据这些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去认识人物。
四、口语交际
教师: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他告诉我们“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大文豪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那你爱读书吗?最近你都读过什么样的书?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读书的收获吧!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引导学生明白向别人推荐书应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体会。
2.引导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书。思考:我准备向同学们推荐什么书?怎样推荐才能使大家想读、爱读?
3.学生在小组内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组内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4.向本组以外的好朋友推荐自己喜欢的书,教师参与其中。
5.民主评选出数名推荐明星,请小明星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6.教师出示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
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我身上所有优秀的品质都要归于书籍。——高尔基
7.课后延伸。
(1)向你的小伙伴或家人推荐自己喜欢的书。
(2)阅读同学推荐的好书并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
五、习作百花园
1.启发谈话,唤醒学生记忆的表象。教师可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欢的人,有讨厌的人,有你崇拜的人……能不能把他(她)们介绍给老师呢?今天先把你最崇拜的那一位介绍给大家。他(她)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呢?你崇拜他什么?为什么崇拜他?请你按要求写下来。
2.读题,明确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习作指导。
(1)分四人小组互议,交流,说说你准备写哪一个让你崇拜的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崇拜。
(2)读写联系,领悟写法规律。学生的习作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帮助学生领悟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3)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在这些课文中,是怎样通过外貌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点的?同桌先讨论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4)启发谈话: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4?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教师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最崇拜的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如果你们将自己最崇拜的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耕耘奖”。(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快速表达的能力。)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耕耘奖”。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4)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a)启发谈话: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你的习作初稿写好以后,通过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习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吗?改得好的同学还可以获得本次习作的“百花奖”呢!
(b)学生自改习作。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c)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d)课堂交流。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e)评议“百花奖”。先分四人小组评议,再进行全班评议。
5.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启发谈话: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同样,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两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你的习作通过自己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成功之处。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和他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如果你认为自己全文写得好,就读全文:如果你觉得只有某一片断写得精彩,就读这个片断。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浪花奖”。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结合评议意见,学生对习作进行再修改。
6.誊抄习作。注意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激趣引入。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批读文,其中学习了勾画、边读边批等方法。边读书边批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本册一单元课文《三峡之秋》,就对边读书边写进行了示范,你愿意运用这种读书方法吗?
2.读课题,明白要求。
3.学生自读短文,根据要求边读边批。
4.学习汇报自己的批注,大家进行评议,对好的加以肯定。
第十七课:不平常的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
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
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3(新课标人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534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