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五年级下册《春季星空》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春季星空》教案分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五年级下册《春季星空》教案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课与《秋季星空》、《冬季星空》、《夏季星空》组成了观测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是在原有观察星空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春季星空又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了解春季的典型星空,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

2、培养在长期的观测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3、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并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4、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其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辨认春季的代表星座。

难点:长期观测春季的星座变化规律。

四、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四季星空的资料,整理自己的观察记录,准备观星箱。

教师准备:有关四季星空的资料。投影片---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大熊座,天鹰座和银河,利用参照物观察星座运动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万物开始生长,一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板书课题)

2、探究过程:

(1)谈话:前段时间同学们已经观察了北斗七星和猎户座,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各自的观察纪录在小组内整理和交流一下。请各小组长注意作好记录。

(2)各小组整理交流观察记录。

(3)谈话: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积极、热烈。请小组长把你们小组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4)学生展示:对猎户座的观察记录,画的北斗七星。

(5)谈话: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观察记录,那么北斗七星属于哪一个星座呢?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北斗七星]jab88.cOM

(6)谈话:同学们,在从冬到春对星空的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呢?(生答)

(7)小结:好,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星空的观察越来越细致,真像一个个小科学家。

3、继续观察、研究星空

(1)谈话:茫茫的宇宙有着无穷的奥妙,要想探索星空的奥秘,就需要同学们继续对星空进行观察。对于以后的观察,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生答)

(2)谈话: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观察呢?(生答)

(3)谈话: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观察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同一地点。

(4)谈话: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预测:从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其他星座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将自己的预测结果画出来或写下来。(生画)

(5)在小组内交流。

(6)推选代表展示自己的预测。

(7)小结:同学们的预测是不是准确呢?这就要靠大家继续仔细观察星空的变化,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预测。

4、寻找北极星

(1)[课件:星空图]在星空中,有一颗比较亮的星,它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北极星。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它?

(2)学生讨论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3)谈话:谁起来说一说?

(4)谈话: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利用北斗七星来找北极星,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如何快速而准确的找到它呢?我们来看大屏幕:[继续点击课件五:展示北斗七星]

(5)谈话:在星空中,还有一个星座:[继续点击课件],师展示用小熊星座来找北极星。

(6)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用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和小星座来寻找北极星,对于大熊星座和小星座,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同学们想听吗?(想)

(7)讲述: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传说(师讲故事)

(8)谈话:听完了美丽的神话传说,我们继续了解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课件展示]:在北斗七星和仙后座中间,那颗比较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9)谈话: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寻找北极星的方法,你知道它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知识拓展中的小资料。

[展示知识拓展]:夜晚,如果你迷路了。

欣赏视频: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了春季星空,了解到了许多知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科技工作者制作的春季星空录像,欣赏完后,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播放视频课件]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许多春季星空的知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六、布置作业:

谈话:同学们回答的真棒!课下,老师想请大家在天空中找到北极星和北斗七星,认真观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星座来观察,注意一定要做好记录。

七、板书设计:春季星空

北斗七星狮子座

扩展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17、爱如茉莉

教材分析: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这件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相茉莉般平奇却芬芳怡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懂文中主人公之间如茉莉般的真爱。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真切体会爱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是真爱必须付出真心;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愿意付出爱、懂得感受爱的人。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

教学准备

看一看茉莉花的样子,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查一查茉莉花的习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2.大家翻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随文识字读生字词。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感悟好词,体会茉莉的特点。

1.题目说爱如茉莉,文中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茉莉,找找看。

2.用文中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茉莉,概括茉莉花的特点。

点拨:在运用中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潜心读文,感受“如茉莉般的爱”。

1.了解作者对“爱如茉莉”的初步认识和态度。

起初,母亲说,爱如茉莉,作者赞同吗?(处理咽——用心品读字词,你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汉字丰富的表达效果。副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二》教案分析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二》教案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二》教案分析
练习二
教学要求
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生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
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大胆、合理地进行想象和连贯表达意思。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时间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境。
(2)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比较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
(3)让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什么情况下用“看”,什么情况下用“紧盯”,并得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紧盯”的结论。
(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
2,教学第二部分。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
(2)让学生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使用所列词语的完整句子,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
3,教学第三部分。
(1)让学生读题中的五个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让学生仔细阅读五个句子,尝试在空白处填上最恰当的词语。
(3)教师评议,看词语填得是否贴切、生动、准确、通顺。
4,教学第四部分。
(1)学生读八个成语。
(2)教师指出这些词中都含有“看”的字眼,让学生在词中找找看,拿不准的可以查查字典。
(3)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谁准字音。
(3)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查成成语词典。
2,积累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梦圆飞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信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3,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根据课前准备,分别就是未来的衣食住用行展开畅想。
(2)分组推选同学上台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说出来,要求语言表达通顺、流畅。
4,反馈。
五,教学第五题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对照自己的毛笔字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工、母”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5,练习。
(1)学生再次绳其祖武,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习,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2》教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2》教案分析
 
习作2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拔河》这篇作文主,再根据自己的拔河体验,了解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了解“眉批”和“总批”的内容及位置,读懂教师的修改意见,明确写好作文的具体要求。
3,参照老师的修改意见,积极讨论交流后,认真修改作文,并从中掌握修改作文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图片,同时播放拔河现场的录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4,教师板书课题,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同的不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揉已见,小组内交流。
3,教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学生再次欣赏拔河的录音,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修改,最后誊情
1,学生作文,力求做到成文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2,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尽量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3,教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4,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清。

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分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古典名著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感受孙悟空最初的形象,体会石猴的特点,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

2、揭示课题《猴王出世》

3、课题质疑

二、初读(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初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找出最难读,最难读懂的句子。

2、交流自学情况。

3、指导朗读方法。

 例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例2:“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三、再读(快速浏览)课文,整体了解

1、再读课文,思考:猴王是怎样出世的?

2、反馈交流

四、三读(跳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猴王的印象。

2、反馈交流

例: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勇敢无畏,身手不凡……)

3、小结

五、四读(美读)课文,感受阅读乐趣

1、请同学自己选择其中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交流。

2、学生自由读,师巡回指导。

3、赏读,指名读。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古典名著的语言美。

六、课外拓展,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21猴王出世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回顾·拓展五》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回顾·拓展五》教案分析
回顾·拓展五
学习目标
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交流讨论
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分小组就共同感兴趣的人物交流分析: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语言等等
3.喜欢他是为什么?除了课文中的这些情节,你在课外阅读时,还有哪些有关于他的描写?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
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
6.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小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三、课外书屋
1.介绍《西游记》
2.交流自己对《西游记》的认识。
3.教师介绍《西游记》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东亚、东南亚的影响。
4.谈谈自己在看《西游记》过程中的趣事。

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分析

第五组单元分析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项教学内容。4篇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组教学的重点。

本组教学,根据选编的课文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实际,可指导学生重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本组4篇课文在这两个方面比较突出,学生对这两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适度拓展,举一反三。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教学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

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知道这些名著的存在。名著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仅通过一组教材的学习和阅读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全面感受名著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

18将相和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把一个单一的事件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来叙述,这是《史记》叙事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既增加了事件的历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11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学案分析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行进行文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幻灯出示文章)仔细读一读这篇课文,和平时读的课文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文言文和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难理解。

小结: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有时候一句话只有一个字,但包含的意思很多。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

2、那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文言文看似很短,但不像我们平时的课文那么好读。怎么读好它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

二、借助停顿符号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

刚才老师注意听了一些同学的朗读,有些同学读时磕磕绊绊、一顿一顿的。而有些同学读得流畅通顺,说说你有什么方法吗?生交流。

2、确实读文言文我们要注意恰当的停顿,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再读一读。(让学生在书上做好停顿记号)

幻灯出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文中共有五句话,老师请五个同学读。正音,注意学生的停顿。

第二句:“诣”是生字,会读了,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个“诣”是拜见没错,但它不是拜见一般的人,专门指拜见他尊敬的人或他的长辈。)

第三句:“为”读四声,这里省略了谁为谁?

第四句、第五句:都有一个“曰”,要读出说的语气。

第五句:“应”读四声,表示很快接着别人的话。“禽”是生字,在这里是鸟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叫——飞禽走兽,不是家禽的意思。

4、谁愿意来读一读全文。

三、自解意思,初述大意

1.师:真了不起,刚接触古文,就能把古文读得这么好,这么流畅。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读懂它?

预设方法一:先把每个字的意思搞明白,再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预设方法二:看注释;

预设方法三:联系上下文理解;

预设方法四:看课文插图理解;

预设方法五:也可以在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预设方法六:……

2.师:请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一会我们来交流。

3.师:你读懂了吗?会说每句话的意思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

孔君平诣其( )父

此( )是君家果

( )为()设果

师:短短的时间里这么难理解的文言文句子居然能自己读懂它,实在让人佩服!但是到底懂不懂,下面这个环节就见分晓了。

四、读懂课文,体会“聪惠”

1、这个姓杨人家的儿子怎么样?请同学们读第一句,你了解到了什么?(姓杨人家的儿子是梁国人,当时只有九岁,非常聪明。)

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了解到了杨氏之子生活的国家,以及年龄、性格特点。“甚聪惠”的“惠”通“慧”,“甚聪惠”的意思是非常聪明。

那么,从哪儿看出来这个小孩非常聪明呢?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杨氏之子”聪惠的语句。幻灯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那他聪明在哪儿呢?

(1)“儿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很快,思维敏捷。(不假思索地回答)

(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听出了孔君平的“话中话”,听出了“弦外之音”。孔君平并没有说你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只说了一句话“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就听出来了,言外之意——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说明他很会听。

(3)孔君平抓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都是同一个字来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小孩马上抓住孔君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没听说过孔雀是你家的家禽。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回答得很巧妙。他的回答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说明他很会说,善于言辞。像这样的人,我们说他是——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对答如流、能言善辩。

师相机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口语交际·习作五》教案分析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口语交际·习作五》教案分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口语交际·习作五》教案分析

口语交际·习作五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主题

这个单元的课文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今天的口语交际,我们就来演演课本剧通过我们的表演来再现名著中的人物。

二、角色选择

1.你最喜欢哪部名著?为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或者你最崇拜谁?你想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当一回你喜欢的人物吗?

三、感知剧本的特点

1.你喜欢谁?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你喜欢的人物的特点的?(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从)

2.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可以通过书上的一些叙述性的语言转化而成。

四、分角色准备

1.如果让你来演这个故事,你觉得需要哪些准备?

师生探讨:

(1)可以将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成人物的对话。

(2)可以利用提示语加上表情或动作。

(3)可以准备些简单的服装、道具。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

五、班级表演

1.班内表演。

2.全班同学评议,评出“最佳表演家”。

标准: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再现故事情景。

(2)突出人物形象。

六、老师总结

这些人物的形象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真是生动逼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感受,去细细品位。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明确缩写目的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把文章写具体,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应需要具体就具体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2.引导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猴王出世》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猴王出世》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作者巧妙地将他的动物特性与聪明勇敢的人格化个性和谐地融为一体,使这个形象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西游记》的故事非常熟悉,因此学习的重点因放在对文本的理解上,由形象的认识转移到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方式的感悟上。虽然学生之前有学习古诗文的基础,但还是要重视对文言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培养好的语感。

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课上讨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孙悟空)

2.你知道孙悟空打哪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扫清文字障碍

1.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查字典解决。)

2.交流自学情况,逐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使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读边想:石猴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2.交流讨论。

 (1)问题:石猴是从哪来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话介绍了石猴的来历,引导学生画出相关的语句后用自己的话概括。)

 (2)问题二:石猴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其中有些贯穿始终的关键语句要引导学生找出,以便了解事情发展的脉络,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过程作准备。)

例如: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桥头要求众猴信守承诺拜他为王等语句。

小结过渡:了解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过程,孙悟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品词析句,感悟人物品质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勇敢顽强、无私无畏、顽劣活泼等皆可。)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3.反馈交流:

 (1)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勇敢无畏,毛遂自荐,身手不凡……)

 (2)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敢作敢为,充满自信,当仁不让……)

4.感情朗读课文,读出美猴王的个性特点。

四、复述课文

四人小组合作:选择一个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详细复述课文,比较课文的叙述和我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之处?感受课文的语言简练、概括,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把下面两个片断多读几遍,用自已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写一个同学们劳动或活动的片断。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神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阅读《西游记》或《西游记》故事书,准备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周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要求,根据要求来评价范文,根据评价结果自主修改习作。

2.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发现生活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根据要求来评价范文,根据评价结果自主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

写清楚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组织典型作文的讲评(10分)

1.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世界。

2.展示典型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

我们共同来读这篇习作,看看有什么修改建议?

出示评析两步法:

第1步:事情写得是否清楚。选材如何(建议从小事入手,事情要真实)?道理是否说得明白?

第2步:看主题。内容能否表现主题,将与主题无关的语段、句删掉。

审结构段落安排是否合理,首尾有无照应。

品语义用词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合理。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习作的作者按大家的建议修改。

二、组内评改(10分)

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再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

三、佳作欣赏(10分)

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

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

3.朗读作品,佳作上墙。

四、及时补救(5分)

这些优秀的习作一定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启示,请你再次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总结延续(5分)

一句格言凸显你的文采,你要学会积累,更要学会运用;深刻的道理,往往蕴藏在日常生活的事物中,你要学会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发现生活中的道理(习作讲评)

写清事情经过

写清自己的看法

感悟与事件结合

文题自拟

教学反思:

在本次习作中,大部分学生都能从生活中选取事件,所以大多数描述准确,讲评习作时,同学们能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价,能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重点问题,并能吸取别人的长处适当的修改自己的习作。个别只是挑出错字,修改不到位。

语文七色光五

 备课时间:4月26日授课时间:5月4日第10周第2节

教学目标:

1.在词句训练中,学会抓特点。

2.积累成语和名言。

3.阅读小幽默,感受阅读给人的快乐。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和名言。

教学难点:

在词句训练中,学会抓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5分)

同学们,又到了语文七色光时间了,回忆一下在第五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文章?还记得这一单元的主题吗?(相互联系)你们知道吗,语文学七色光中我们都要学习些什么吗?(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语文七色光五,感受语文七色光独特

二、练(8分)

1、读拼音,填汉字,并用所填的字再组词。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小组内相互订正更改。

插秧枯萎模仿评判牢骚

固执埋伏羞愧后悔采纳

2、补充成语

(1)独立填写成语。

(2)汇报交流。

杯弓(蛇)影叶公好(龙)刻舟求(剑)

水滴(石)穿亡羊补(牢)滥(竽)充数

(3)讲讲上面成语中你所知道的寓言故事。

(4)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来自寓言的成语。

3、读句子,体会三个问句在语气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自读后小组内交流体会。

(2)汇报补充。

(3)仿写问句。

三、日积月累(8分)

1、指导学生读准这些成语或名言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同桌互相交流对成语和名言的理解。

3、熟读并背诵成语和名言。

四、开心一笑(6分)

(1)学生读一读,乐一乐,议一议这个小幽默讽刺了哪种类型的人?说明了哪些道理?

(2)交流搜集的幽默小笑话。

五、知识窗(8分)

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中的文章,读后说说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交流时先说书中的内容,再说自己搜集、了解的有关寓言故事。

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小组内对寓言的了解。(通过代表发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积累。)

六、总结(5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在于积累、知识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收集、整理、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五

杯弓(蛇)影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水滴(石)穿

亡羊补(牢)滥(竽)充数

 教学反思:

多数学生可以准确区分平翘舌,补充成语填写得也很好,并能讲出相关的寓言故事,还搜集了其他一些含有成语的寓言故事相互交流,只是部分同学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第五单元练习

 备课时间:4月27日授课时间:5月4日第10周第3节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知识。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给下面带点的字写正确的读音。(5分)

渺()茫灶()旁憧()景

脸庞()遨()游勉()强

二、填空。(5分)

1.东方的天空,()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了粉红的颜色。

2.朝霞渐渐(),粉红色的颜色,渐渐变成了()

以后又变成为()了。

3.开始的时候,他升起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

不久,这()很快的在扩张,扩张着,(),到后来,就已经不是()而是()。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10分)

兴()采()南()背()自相()()

守()待()()公好()亡()补()

相()相()刻()求()大()大()

四、选词填空。(3分)

汇集竟然

1.昔日荒凉的大草原上()了几万人的石油大军。

2.正月十五的晚上,赏灯的人们()成了海洋。

五、按要求写词语。(7分)

1、写近义词。

依赖——()劝慰——()羞愧——()

2、写反义词。

偶尔——()精彩——()赞扬——()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该为拟人句)

2、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仿写句子)

3、小华戴着一顶太阳帽和一件花衬衫。(修改病句)

板书设计:

单元练习

兴(高)采(烈)南(辕)背(辙)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

相(辅)相(成)刻(舟)求(剑)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对于本单元字词等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较好,能够准确注音、补充词语、选词填空,但个别同学近义词、反义词掌握不好,填写不正确,按要求写句子还需加强。

三峡之秋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28日授课时间:5月5日第10周第4节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1个字,理解“摇曳、朦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三峡秋天的美,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

正确认写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

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板书)

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5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8分)

1、自由读课文,师生合作理解橘柚树、云母石、素锦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集体交流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找出易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1)、易错的字

橘柚陡峭累累巨蟒荡漾光晕驳船摇曳谷壑清冽

(2)、词语解释

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累累:接连成串。

摇曳:摇荡。

宛若:宛如;仿佛。

谷壑:山谷,山沟。

(3)指导写字

重点强调:橘、鳞、朦、倾等字。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峡的美(10分)

1、默读课文,想想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回答

2、谁来说说三峡的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的,三峡秋天的美,无处不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周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8周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

2、搜集祖国建设方面的材料。

3、培养热爱祖国成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围绕话题,将重点事情说清楚。

教学难点

将重点事情说清楚,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引起兴趣(5分)

同学们,在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有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就自己了解的资料互相交流,畅所欲言。

二、探索新知(32分)

1、分小组交流,谈感受。

2、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推荐两名同学带着资料及图片在班上发言。

4、有意识的推荐人选,侧重介绍某一方面。

可以介绍从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搜集到的资料。

5、学生同桌交流。

6、指名学生谈感受。

三、课堂总结(3分)

祖国的建设靠大家吗,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板书设计

祖国建设跨骏马

要求:1、围绕话题谈感受。

2、采用具体事例说清楚。

3、可配有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课前预习时我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祖国建设与发展的成就方面的资料,但由于学生搜集的资料比较少,多数是建国初期的资料,课上学生谈体会是词汇量很少,没有抓住身边的、就发生在近几年、我们所熟悉的、关注重大成就,交流体会不深。教师出示课件后,学生有惊叹之感。

家乡的变化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12日授课时间:4月19日第8周第2节

教学目标:

1、通过选典型、具体的事例,反映身边环境、日常生活的变化。

2、写清家乡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表现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写清这些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难点:

写出具体事例表现家乡的变化,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点明主题(5分)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展示祖国建设的文章,课后同学们还搜集了许多关于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资料,,在上节口语课中大家还交流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了许多祖国建设与发展中的新成就,特别是大家细心观察到了我们身边的可喜变化,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就动手写一写吧。

二、探索新知(10分)

1、明确习作要求,提示写法。

(1)学生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

(2)提炼强化要求。

用具体实例来反应身边的变化,如:住房、交通等。

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写清楚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3)交流这次习作的困难是什么。

2、提示写法

(1)选择你最熟悉、最有说明力的具体事例。

(2)介绍某项成就要抓住要点,要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

(3)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具体描述身边的变化。

三、展示变化,感悟发展(10分)

1、展示家庭变化,感悟家庭发展:

(1)小组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一——近3年来家庭收入、人均收入情况。

(2)进一步展示变化:几年中,你们家里生活条件在哪些方面有变化?

(3)感悟家庭生活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2、展示身边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二——逛超市时的见闻和感受。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除了刚才说的,再想一想,我们身边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汇报。

(3)感悟身边环境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城市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3、展示祖国建设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三:一年中,我们的祖国、我们居住的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

(3)感悟祖国建设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祖国建设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科技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政策变化等,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四、提出要求,审视主题(2分)

下面,我们就用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一写家乡的变化。你可以选择一个方面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说明,也可以选择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表现主题。

五、选择材料,明确思路(5分)

要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对习作内容进行构思、准备。

1、明确选材。

小组交流讨论,明确选材。教师巡视指导。

2、明确思路。

写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怎么写清楚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怎样展示出来,开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六、用心思考,完成习作(8分)

1、对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表扬,以对其他同学有所启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

2、学生动笔完成习作。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选择材料抓住要点

写出真情实感

文题自拟文体不限。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从衣、食、住、用、行及环境等多方面去谈家乡的变化,能结合自己家近几年的生活水平变化去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我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家乡的变化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4月13日授课时间:4月20第8周第3节

教学目标:

1、按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

2、学习他人习作中的优点,掌握修改方法。

3、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点:

按习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掌握修改方法。

教学难点:

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2分)

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祖国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同学们还动笔记录下这些变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典型作文的讲评(15分)

1.出示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的典型习作。

2.展示典型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

3.师生共同评议。

(他是否把祖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写清楚?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通过师生评议,达到进一步指导的目的,并结合评议,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的重点,是事情写得是否真实具体,语言是否通顺,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

三、生生交流,师生评价(10分)

1、互相评价。

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还可以选一个你认为写作水平比你高的同学交流学习。记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取长补短!

2、自评自改。

读了别人的习作,听了别人对你的习作提出的建议,现在请你动手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吧。

3、共同评价,共同修改。

教师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评价、修改,然后教师点评,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四、佳作赏析,佳作评选(10分)

1、每个小组评选一篇最佳习作,面向全班交流,让大家获得启发。

2、小组自由评选。

可以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选材、最佳语言、佳句赏析等,发现每个人习作中的闪光点。

五、全课总结(2分)

掌握修改方法,仔细修改,让习作更加完美。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用具体实例来反应身边的变化。

写清楚这些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学习优秀作文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听取他人的意见,但个别人只改了错别字,对于习作内容不会修改,自改能差。

语文七色光四

 备课时间:4月13日授课时间:4月20第8周第4节

教学目标:

1.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以及边音和鼻音,读准汉字的读音,学会在汉字表达中正确使用关联词。

2、积累背诵有关“国家建设”主题的名言名句。

3、了解深圳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4、开展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信息交流会,激发学生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投身祖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易混音的读音训练;关联词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搜集关于建设祖国的名言名句和有关资料,能结合具体事例说说自己的感受,开展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信息交流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3分)

同学们,会唱《七色光》吗?你们知道吗,语文学习中也有七色光,是什么呢?(拼音、字词、句子、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学习)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语文七色光四,感受语文七色光独特的魅力。

二、进入“练一练”(10分)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下面这些词语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出示8个词语,学生在书上完成注音。

(2)谁能读出这些词语?

指名让学生读准这些词语,核对注音是否正确。

(3)教师领读,指名再读。

(4)补充练习:

讹()诈血()液滋()味一幢()幢

(5)你觉得还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提醒大家在平时阅读、说话时注意把字音读准。)

2、读一读,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些句子需要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吧!(学生自己试着填写关联词语。)

(2)谁告诉大家,你选择了哪一组关联词语?

指名读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一组关联词语。

(3)变化方式训练,明确关联词语表示的是什么关系。

把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用关联词语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句子。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内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国际上的同行赞誉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天气异常寒冷,他坚持拖着伤残的腿去补习班上课。

(4)自己选择一组关联词语试说一句话,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3、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短文。

(1)下面这段文字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认真读一读,看你能不能发现?

学生自由读短文,发现问题。

(2)指名发言,指出短文中问题所在。

(3)全班交流说一说应该怎样修改。

(4)明确修改符号,学生动手在书上修改。

三、进入“日积月累”(10分)

语文七色光里还有一个让我们增长知识,积累语言的栏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两句话及作者。

2、提出要求:读流利,注意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不懂意思的词语查字典或者联系句子理解。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组背诵。

5、教师提供素材,学生进一步积累。

大屏幕出示:

一个青年人,总有自己的学习目的。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钱学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四、走进“知识窗”(7分)

七色光里知识多,七色光里收获忙,下面让我们再走进“知识窗”去看一看吧!

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中的文章,读后说说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小组交流,交流时先说书中的内容,再说自己搜集、了解的内容。

3、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小组内所了解的深圳变化。(通过代表发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积累。)

五、大家一起来(5分)

1、导入,明确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要求大家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放眼世界,把你对其他国家的生产、建设、科技、环境保护、人民生活等方面的了解,介绍给大家,然后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

2、同桌交流搜集的材料。

3、组内资料交流。

4、小组按内容选派代表交流。(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说了解,更重要的是要谈出认识和感想。)

5、整理充实资料。(让学生根据交流,充实自己的资料)

六、总结,布置作业(5分)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每个人把课上交流的资料整理出来,办一期以《放眼世界,建设祖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四

塑料()遨游()熟悉()松嫩平原()

困扰()欺辱()燃料()幅员辽阔()

教学反思:

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区分平翘舌,关联词语填写也比较恰当,在改短文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修改符号掌握不好,修改时不够认真,个别学生只能找出错别字,不会修改词语搭配、语序等问题。读于句子积累的很快,都能理解意识,并当堂背会。

单元练习

 备课时间:4月14日授课时间:4月21日第8周第5节

教学目标:

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知识。

教学重点:

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下面的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垄断辉煌瞩目霹雳

·····

埃及下旬氢弹讹诈

·····

二、选择正确读音(3分)

屏息(bǐngpíng)弹琴(dàntán)

··

三、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分)

担()钻()屏()

()()()

四、补充词语(5分)

草长()飞一()当先()头()尾

亡()补牢叶公好()()立()群

尖嘴()腮画()添足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5分)

矗立寻觅称赞

苦恼强烈震惊

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7分)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只有……才……只要……就……

1、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会兴旺起来。

2、()奶奶年过花甲,()她的精神很好。

3、()今天预报有大雨,()活动改期了。

4、()多读多写,作文水平()会提高。

六、写一段话,歌颂家乡新变化,题目自拟,字数不限。(5分)

板书设计: 

单元练习

草长()飞一()当先()头()尾

亡()补牢叶公好()()立()群

 教学反思:

对于本单元字词等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较好,能够准确注音、补充词语,多音字把握较好,关联词语选择也很准确。

9、桃花心木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4月14日授课时间:4月21日第8周第6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并掌握“侥幸、汲取”等词语。

3.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发。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学生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主题是以“相互联系”为主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九课,看看从《桃花心木》中能懂得一个怎样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5分)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2、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0分)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四、指导写字(15分)

1.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的字写得美观、正确。

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并按结构分类。

4、指导写字。

重点强调:“规、萎、汲”等字的书写。

五、再读理解课文内容(5分)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同桌互说。

(2)交流问题,小结: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

六、总结(2分)

文中种树人的做法怪在哪?有什么耐人寻味的道理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9、桃花心木

侥汲

 教学反思:

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对桃花心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字词、朗读等的预习大部分学生做的都很好,课上检查情况较好,个别学生书写时结构把握的不好,对课文的概括能力仍需加强。

9、桃花心木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4月14日授课时间:4月21日第8周第6节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桃花心木》。(板书课题)

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5分)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是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苗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就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

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

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

三、潜心会文,领会主旨(10分)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想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五、回归课文,深化感受(5分)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了。”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六、总结(5分)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周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周教案分析

9、桃花心木练习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4月18日授课时间:4月25日第9周第1节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本课字词的掌握。

2、能够正确找出近义词、反义词,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3、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读拼音写汉字。(5分)

chāyānɡkūwěiduànliàn

()()()

yōuyǎlúnfān

()()

二、填入合适的词语(5分)

()的树()的基业

()的人()的树苗

()的心()的能量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5分)

枯萎—()依赖—()优雅—()

四、在括号里写出带点词的反义词。(5分)

(1)、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3)、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五、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5分)

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六、填空。(5分)

⑴林清玄,()代作家,()人。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等。

⑵借物喻人就是借(),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在课文《桃花心木》中作者借(),来比喻(),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客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⑶“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指

七、修改病句。(5分)

⑴种树的人不再来,也不枯萎了。

⑵桃花心木树苗大概一定不会枯萎的。

⑶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

八、读课文,把种树人回答作者问题的话概括起来简述。(5分)

例:问: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

答:模仿老天下雨,时间不确定。

1、问: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语文下册《种子的梦》教案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种子的梦》教案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

学情分析:

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

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音乐。

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

《五年级下册《春季星空》教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体育教案小学五年级”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511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