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中和反应中pH的变化以及热量的变化。

②②盐的组成,并能初步判断盐类物质。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酸、碱、盐对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的重要性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

2、教学重点:认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反应中的酸碱性变化和热量变化。探究金属活动顺序并能对简单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

3、教学难点:从中和反应中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4、课型:探究、讨论

5、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和反应

【设问】如果把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有什么变化呢?

【活动与探究】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2~3滴酚酞溶液,测溶液的温度,用滴管取盐酸逐滴加入,到溶液刚变为无色时停止加入盐酸。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溶液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2、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加入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颜色又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取1所得的少量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干,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

学生完成后交流

【拓展视野】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沉淀生成

2、有气体放出

3、有水生成

【板书】

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盐

【交流】酸的组成特征?碱的组成特征?

【探讨】盐的组成特征?

【提问】你知道哪些盐?它们有何共同之处?[

【讲述】依据盐的组成,根据阴、阳离子的组成分类,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钙盐等、还可分成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碳酸盐等。

【交流与讨论】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过哪些物质能与盐溶液反应?

【小结】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交流与讨论】查阅附录四,探讨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要求】学生记忆盐的溶解性

【练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问的关系如下:

活泼金属+酸→盐+氢气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酸+碱→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盐+盐→新盐+新盐

从以上的归纳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中,都有盐类物质生成。所以,我们可以联想到制备盐类的途径,方法有很多。

[想一想]

请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板书】一、盐的化学性质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2、酸+盐一新盐+新酸

3、碱+盐一新碱+新盐(反应物都可溶)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物都可溶)

二、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指氯化物)除去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金属活动性

【提问】你知道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提出你的假设,并设计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猜想:

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活动与探究】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归纳】

KCaNaMgAlZnFeSnPb(H)CuH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学生讨论】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何用途。

【总结】在初中教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应用于在溶液中进行的两类置换反应:

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

对此两类置换反应在应用时还应注意:

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呈现+2价(励志的句子 m.dJz525.com)

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教师讲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将其几种应用归纳如下:

㈠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例1.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是()

A.银B.镁C.锌D.铁

分析:镁、锌、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所以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边,故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答案为A。

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例2.为验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再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acB.abcC.bcaD.cab

分析:a、b、c三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只有c不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气体,说明a、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而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后边,故a、b比c活泼;把a投入b的硝酸盐溶液中,在a的表面有b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排在b前边,综上所述可知abc,所以答案为B。

例3.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至少需要选用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

①Zn②Ag③Cu④CuSO4溶液⑤稀硫酸⑥AgNO3溶液⑦FeSO4溶液

写出证明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氢前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氢后的金属则不能,所以取用锌、铜和稀硫酸,将锌、铜分别放入与稀硫酸中,将见到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由此得出结论锌比铜活泼且锌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然后再取用铜与AgNO3溶液看两者能否反应,可见铜的表面附有银白色物质,说明铜可置换出银,所以铜比银活泼。从这两组实验则可证明锌、银、(H)、铜的活动性顺序,所以至少需要选用所给物质中的①Zn③Cu⑤稀硫酸⑥AgNO3溶液。答案为:①③⑤⑥Zn+H2SO4==ZnSO4+H2↑Cu+2AgNO3==Cu(NO3)2+2Ag

㈢判断金属能否与其它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例4.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Zn(SO4)2和AgN03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AgB.Fe、AgC.Zn、FeD.Fe、Zn、Ag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排在Zn的后边、Ag的前边,所以Fe不能与Zn(SO4)2反应,故滤纸上不可能有Zn;但Fe能与AgN03反应换出Ag,所以滤纸上有Ag;又因为Fe是过量的,所以滤纸上有没反应完的Fe。所以答案为B。

㈣判断置换反应进行的程度

例5.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Mg2+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Cu﹥Ag,即Zn能置换出Cu(NO3)2中的Cu,能置换出AgNO3

中的Ag,但不能置换出Mg(NO3)2中的Mg。若加的Zn不足,置换反应只能部分进行,锌粉加入溶液后,首先置换Ag+,当Ag+被置换完后,再置换Cu2+。也就是说,当滤纸上有Ag和Cu时,滤液中肯定没有Ag+;当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肯定没有Ag+,Cu2+。所以答案为B和D。[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实质上就是金属单质与金属阳离子的置换反应。如果滤纸上的金属单质与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能够反应,则这种情况肯定不会发生(即不能共存),因此答案为B(Cu和Ag+反应)、D(锌不可能置换出镁)。]

【板书】一、金属+酸→盐和氢气.

反应条件: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排在氢前边;b.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而浓硫酸、硝酸,不溶性酸、极弱的酸除外。

二、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反应条件:a.反应物中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的金属元素前边;b.盐必须可溶.

注意:①铁与非氧化性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呈现+2价

②很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钡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是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碱继续和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没有金属生成,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教后小结】

相关知识

第三节酸的通性pH值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三节酸的通性pH值》,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三节酸的通性pH值

(2课时)一.知识教学点

1.酸的分类、命名。

2.酸的通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

4.pH——酸碱度的表示法。

5.碱性氧化物。

6.中和反应的概念。

二.重、难、疑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pH值。

2.难点: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3.疑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酸碱性与酸碱度。

4.解决办法:

(1)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概括出酸的通性,既让学生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做实验8-19,理解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3)通过学生自学第三节有关pH值的内容和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第二节的内容。

[板书]:一.酸的分类和命名

[教师活动]:课前准备一些习题,上课时让学生完成下列习题: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HNO3、H2CO3、H2S、H2SO4、H3PO4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写出上述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引导学生可按酸的组成情况抓住共性来考虑怎样分类。酸可以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或者按电离时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最后从熟悉的含氧酸和无氧酸的名称抽象出酸的命名方法。

[板书]:含氧酸:HNO3、H2CO3、H2SO4、H3PO4(某酸)

无氧酸:HCl、H2S、HI、HBr(氢某酸)

一元酸:HCl、HNO3、HI、HBr

二元酸:H2CO3、H2S、H2SO4

三元酸:H3PO4

二.酸的通性

[教师活动]: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即酸的通性。

[板书]: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水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某些盐=新盐+新碱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演示实验]:做实验8-19,铜、银、锌、镁、铁与稀硫酸反应,由实验现象讨论其实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不同种金属其化学活泼性是不同的,由此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看书阅读得出以下两点:

[板书]:(1)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丢失电子的能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丢失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泼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教师活动]:最后强调:“酸+金属=盐+氢气”中:①金属必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②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③金属如果是铁,则生成亚铁盐。

[板书]:四.pH——酸碱度的表示法

[提问]:如何试验溶液中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回答,举一些例子说明在生产、科研、生活中,有时只知道溶液是呈酸性或呈碱性还是不够的。例如,电镀厂的酸液和人体的胃液都是酸性的,但是两者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引出溶液的酸碱度,即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进一步引出pH值和pH值的范围和如何测得溶液的pH值。

最后请学生阅读有关材料,使他们体会测定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实际意义。

[板书]:pH值的范围:0—14

7

0——————————————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

测定溶液中pH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164页习题。

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值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三节 酸的通性 pH值”,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知识教学点

1.酸的分类、命名。

2.酸的通性。

3.金属活动性顺序。

4.pH——酸碱度的表示法。

5.碱性氧化物。

6.中和反应的概念。

二.重、难、疑点及其解决办法

1.重点:酸的通性,金属活动性顺序以及溶液的pH值。

2.难点: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3.疑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

(2)酸碱性与酸碱度。

4.解决办法:

(1)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概括出酸的通性,既让学生了解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又培养了他们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学生分组做实验8-19,理解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3)通过学生自学第三节有关pH值的内容和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三.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第二节的内容。

[板书]:一.酸的分类和命名

[教师活动]:课前准备一些习题,上课时让学生完成下列习题: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HCl、HNO3、H2CO3、H2S、H2SO4、H3PO4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写出上述物质的电离方程式,引导学生可按酸的组成情况抓住共性来考虑怎样分类。酸可以按是否含有氧元素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或者按电离时能生成氢离子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两种方法进行分类。最后从熟悉的含氧酸和无氧酸的名称抽象出酸的命名方法。

[板书]:含氧酸:HNO3、H2CO3、H2SO4、H3PO4(某酸)

无氧酸:HCl、H2S、HI、HBr(氢某酸)

一元酸:HCl、HNO3、HI、HBr

二元酸:H2CO3、H2S、H2SO4

三元酸:H3PO4

二.酸的通性

[教师活动]:通过复习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即酸的通性。

[板书]: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水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某些盐=新盐+新碱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演示实验]:做实验8-19,铜、银、锌、镁、铁与稀硫酸反应,由实验现象讨论其实质,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不同种金属其化学活泼性是不同的,由此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看书阅读得出以下两点:

[板书]:(1)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丢失电子的能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丢失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泼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

[教师活动]:最后强调:“酸+金属=盐+氢气”中:①金属必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②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③金属如果是铁,则生成亚铁盐。

[板书]:四.pH——酸碱度的表示法

[提问]:如何试验溶液中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

[教师活动]:通过学生的回答,举一些例子说明在生产、科研、生活中,有时只知道溶液是呈酸性或呈碱性还是不够的。例如,电镀厂的酸液和人体的胃液都是酸性的,但是两者所起的作用却大不相同。引出溶液的酸碱度,即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进一步引出pH值和pH值的范围和如何测得溶液的pH值。

最后请学生阅读有关材料,使他们体会测定溶液酸碱度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实际意义。

[板书]:pH值的范围:0—14

7

0——————————————14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pH值=7时,溶液呈中性。

pH值7时,溶液呈碱性。

pH值7时,溶液呈酸性。

测定溶液中pH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四.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164页习题。

酸和碱的反应学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酸和碱的反应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3酸和碱的反应(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通过中和反应进一步加深对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的理解
2.通过对中和反应的探究及反应过程中放热,了解利用酸碱指示剂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的一种方法。
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忆】
①你能列举一些常见的酸吗?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和名称
(1)(2)
(3)
②你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碱吗?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和名称
(1)(2)
③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胃舒平”或“斯达舒”[内含Al(OH)3],原因是什么?
试试看根据复分解反应的书写规律写出它们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新课引入】
中和反应是指和反应生成和的反应。
用文字可表示为
【师生互动】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
①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
颜色状态此时溶液的温度
②向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
溶液的颜色原因是
③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溶液的颜色由色变为色,测量此时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了。
【讨论】溶液的碱性(PH)从开始加盐酸至恰好变为无色为此作如何变化,在图象上表示出来:
PH

7﹍﹍﹍﹍﹍﹍﹍﹍

O加入盐酸的量
实验二
①取实验一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少量于另一试管中
②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1滴氢氧化钠溶液
③观察:溶液由色变为色,说明了
实验三
取实验一中所得的溶液少量加热蒸发
观察:出现,你知道该物质是什么吗?属类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小结】
①当酸和碱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判断反应发生了?
②是否所有的酸和碱的反应都无明显现象?举例说明
③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
④有哪些反应还有盐和水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
b.
⑤中和反应属于那一种基本反应?.
⑥中和反应时伴随着的热量改变如何?
⑦测定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对酸和碱有何要求?为什么?
【大显身手】
①写出Ca(OH)2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
②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如果用氨水[NH3H2O]中和它能得到一种氮肥—[(NH4)2SO4],
试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黄蜂的刺是碱性的,若被黄蜂刺了,最好在被刺处涂上()
A.肥皂水B.食醋C.面碱溶液D.食盐水
④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B.装置②:由b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D.装置④:干燥,收集HCl气体
【中考链接】
某校兴趣小组在我市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是单质,图中部分产物被略去):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②,⑤,⑥。
7.3酸和碱的反应(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的分类及盐的可水溶性,知道盐的化学性质及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2.通过对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探究,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
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
【回忆】
1.什么是盐?盐都有咸味吗?盐都可以食用吗?
2.举例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盐。
3.什么是置换反应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Mg+HCl—
Fe+HCl—Fe+CuSO4—
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硝酸钠
氯化钾硫酸钾碳酸钾硝酸钾
氯化钙硫酸钙碳酸钙硝酸钙
【观察与思考】
观察3中你所写出的各种盐
从组成上看:钠盐、钾盐、钙盐等
盐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硝酸盐等
【师生互动】
【讨论与交流】
1、从组成部分上认识盐的组成与酸、碱的区别
2、硫酸钾、硝酸钾、硫酸钙、氯化钠可以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
3、查阅附录四了解各类盐的溶解性情况
【师生互动】
盐在水中溶解性记忆规律:
【回忆】
盐的化学性质
1、酸和盐反应(举二例)
①②
2、碱和盐的反应(举二例)
①②
【活动与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
〖讨论与交流〗
1、化学反应活动性
①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则不能锌铜
②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镁铁
③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铁铜
2、你知道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吗?请你提出你的假设,并用实验检验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实验所需药品:
实验所需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综合实验结果:
铝、镁、铜、铁、锌的金属活动性为
【师生小结】
P19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大显身手】
一、断下列置换反应能否进行,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①Cu+H2SO4—
②Zn+HCl—
③Cu+AgNO3—
④Cu+AgCl—
⑤Zn+FeSO4—
二、有X、Y、Z三种金属,将X、Y、Z分别浸入稀硫酸中,Z溶解而X、Y不溶解,将X浸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Y析出,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中考链接】
1.鱼是人们非常喜爱并经常食用的食品。剖鱼时若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就会使鱼肉带有苦味而影响人的食欲.汁中具有苦味的物质主要是胆汁酸(一种酸),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很难用水洗掉.
(1)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写出胆汁酸的一种物理性质。
(2)除去沾在鱼肉上的胆汁酸,消除鱼肉的苦味,可用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物质的溶液浸泡,这种物质是。若用HR表示胆汁酸的化学式,则浸泡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黄棕色的三氯化铁溶液呈酸性,且能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现有一同学取一盛有适量的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并将过量的镁粉放入其中,他观察到:a.先有气泡产生,b.片刻后溶液褪色为几乎无色;c.数小时后又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粉末,溶液无色。试回答:
①.a现象的原因:;
②.b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③.c现象的黑色粉末是,化学方程式是。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黑色粉末为何种物质?。
7.3酸和碱的反应(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加深对酸、碱性质的较全面的理解,知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通过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回忆】
1、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酸和碱反应
③酸和盐反应
④碱和盐反应
⑤盐和盐反应
2、你知道这些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吗?
CaCO3BaCO3BaSO4AgCl
Cu(OH)2Fe(OH)3Mg(OH)2
Ag2SO4
【拓展视野】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酸、碱、盐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或或
1、有沉淀生成:
①Na2CO3+Ca(OH)2——
思考:如何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分离得到重要的碱氢氧化钠
方法:
②AgNO3+NaCl——
Cl—的检验方法:
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gNO3+HCl——
③BaCl2+K2SO4——
SO42—检验方法:
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H2SO4——
2、有气体生成
①Na2CO3+HCl——
CO32—(碳酸盐)的检验方法:
②NaOH+NH4Cl——
NH4+的检验方法
3、有水生成
NaOH+HCl——
思考: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你有办法证明该反应进行了吗?写出你的方案
【判断】
下列物质之间能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②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③盐酸和硫酸钾溶液
④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⑤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⑥氢氧化钡钡溶液和稀硫酸
【讨论】
1、下列各组物质能不能共存于水溶液中,为什么?
①硫酸钠和氯化镁
②氢氧化钾和氯化铜
2、下列各组物质能不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为什么?
①硝酸钾和氯化镁
②碳酸钾和氢氧化钾
3、下列各组物质能不能共存于碱性溶液中,为什么?
①氯化镁和硫酸钠
②盐酸和硝酸钾
【大显身手】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氯化钠和硫酸钾B.硫酸铜和氢氧化铁C.碳酸钠和氯化钙D.氯化钠和硝酸钾
2.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B.Zn和CuC.Cu和AlD.Cu、Al和Zn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氯化钠和碳酸钾B.碳酸钠和稀盐酸C.硫酸铜和硝酸钾D.稀盐酸和稀硫酸
4.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在滴加过程中,Y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溶液ABCD
X盐酸氢氧化钠盐酸氢氧化钠
Y水水氢氧化钠盐酸
(1)表格中符合这种变化情况的是(填写编号),理由是。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Y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若不断滴入X溶液,石蕊颜色的变化是。
【中考链接】
如图所示,甲为一种常用的合金,乙为一种常见的
化肥,丙为一种重要的矿石。若A溶液为浅绿色,
D为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I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其它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未注明。
①请回答:
(1)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A;D;G。
(2)写出图示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能实现C→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的①属于反应。(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文章来源://m.jab88.com/j/8051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