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1.教材(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8.教学设计(过程)
一、引入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你对“角”这一概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问题2:研究“任意角”这一概念时,我们引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问题3:当角clip_image002的终边在绕顶点O转动时,终边上的一个点P(x,y)必定随着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在这圆周运动中,有哪些数量?圆周运动的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吗?
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构
问题4:当角clip_image002[1]是锐角时,clip_image004,线段OP的长度clip_image006这几个量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析结论,指出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问题5:锐角三角函数是我们高中意义上的函数吗?如何利用函数的定义来理解它?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新概念的形成
问题6:如果我们将角度推广到任意角,我们能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学生回答,并阅读教材,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
问题7: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符合我们高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吗?
展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它是如何刻划圆周运动的
并类比函数的研究方法,得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四、概念的运用
1.基础练习
①口算clip_image008的值.
②分别求clip_image010的值
小结:ⅰ)画终边,求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算比值
ⅱ)诱导公式(一)
③若clip_image012,试写出角clip_image002[2]的值。
④若clip_image015,不求值,试判断clip_image017的符号
⑤若clip_image019,则clip_image021为第象限的角.
例1.已知角clip_image002[3]的终边过点clip_image024,求clip_image026之值
若P点的坐标变为clip_image028,求clip_image030的值
小结: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等价定义(终边定义法)
例2.一物体A从点clip_image032出发,在单位圆上沿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若经过的弧长为clip_image034,试用clip_image034[1]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若该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变为clip_image006[1],如何用clip_image034[2]来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
小结:可以采用三角函数模型来刻画圆周运动
五、拓展探究
问题8:当角clip_image002[4]的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时,角clip_image002[5]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clip_image039的坐标clip_image041clip_image043与角clip_image002[6]之间还可以建立其它函数模型吗?
思考: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我们可以把圆周运动用数来刻画,这是将“形”转化成为“数”;角clip_image002[7]正弦值是一个数,你能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用“形”来表示这个“数”吗?角clip_image002[8]余弦值、正切值呢?
六、课堂小结
问题9: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课后作业
教材P21第6、7、8题
相关知识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4-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与值域、符号、及诱导公式;
2.利用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正切的三角函数值;
3.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两个同名三角函数值的大小及表示角的范围。
能力目标:掌握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从而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有更深的理解。
德育目标: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弦、余弦、正切线的利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三角函数的定义
2.诱导公式
练习1.D
练习2.B
练习3.C
二、讲解新课:
当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满足时,有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值的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
1.有向线段:
坐标轴是规定了方向的直线,那么与之平行的线段亦可规定方向。
规定:与坐标轴方向一致时为正,与坐标方向相反时为负。
有向线段:带有方向的线段。
2.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设任意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轴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与点,
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过点作单位圆的切线,它与角的终边或其反向延
长线交与点.
由四个图看出:
当角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有向线段,于是有
,,
我们就分别称有向线段为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说明:
(1)三条有向线段的位置:正弦线为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到轴的垂直线段;余弦线在轴上;正切线在过单位圆与轴正方向的交点的切线上,三条有向线段中两条在单位圆内,一条在单位圆外。
(2)三条有向线段的方向:正弦线由垂足指向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余弦线由原点指向垂
足;正切线由切点指向与的终边的交点。
(3)三条有向线段的正负:三条有向线段凡与轴或轴同向的为正值,与轴或轴反向的
为负值。
(4)三条有向线段的书写:有向线段的起点字母在前,终点字母在后面。
4.例题分析:
例1.作出下列各角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1);(2);(3);(4).
解:图略。
例5.利用单位圆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角x的范围.
答案:(1);(2);
三、巩固与练习:P17面练习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三角函数线的定义;
2.会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线;
3.利用单位圆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范围。
五、课后作业:作业4
参考资料
例1.利用三角函数线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2与
解:如图可知:
tantan
例2.利用单位圆寻找适合下列条件的0到360的角
1sin≥2tan
解:12
30≤≤150
3090或210270
补充:1.利用余弦线比较的大小;
2.若,则比较、、的大小;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角的取值范围:
(1);(2);(3).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理解上。在本节课的开头以学生所熟悉的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入手,引导学生尝试探究,逐步深入,引出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以问题的形式巩固深化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启发学生找到各个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符号以及在坐标轴上的值。并用“一全正,二正弦,三余弦,四正切”这一句话来概括了各个象限的符号。
在例题的设置上,例1是已知一个角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这个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通过这个例题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例2和例3的设置是让学生进一步熟记各个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范围以及坐标轴上的值。例4是把几个三角函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函数,结合函数的表达形式求定义域,能够让学生反过来已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去判断角的大小.
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只靠老师上课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做练习才行,所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督促学生多做练习,因为只有熟才能够生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多反思,多多探索。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1.教材(教学内容)处理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为可以用函数的定义来抽象和规范三角函数的定义,同时也可以类比研究函数的模式和方法来研究三角函数;启后是指定义了三角函数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图象特征,并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问题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入地领会数学在其它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2.设计理念
本堂课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整堂课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展开合理的联想,提出整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圆周运动等具周期性规律运动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刻画吗?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钻研教材,引发认知冲突,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造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运用类比方法,形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这一新的概念,最后通过例题与练习,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内化为学生新的认识结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并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学会运用这一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数学建模思想、类比思想和化归思想在数学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学会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理性之美.
4.重点难点
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难点: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概念的理解(函数模型的建立)、类比与化归思想的渗透.
5.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函数的概念、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任意角和弧度制的相关概念、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将学生的以直角三角形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改造为以象限角为载体的锐角三角函数,并形成以角的终边与单位园的交点的坐标来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再拓展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6.教法分析
“问题解决”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和驱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质疑和讨论,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
7.学法分析
本课时先通过“阅读”学习法,引导学生改造已有的认知结构,再通过类比学习法引导学生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学习法,来研究三角函数一些基本性质和符号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达成教学目标.
8.教学设计(过程)
一、引入
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了任意角和弧度制,你对“角”这一概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问题2:研究“任意角”这一概念时,我们引进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平面直角坐标系,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问题3:当角clip_image002的终边在绕顶点O转动时,终边上的一个点P(x,y)必定随着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在这圆周运动中,有哪些数量?圆周运动的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能用一个函数模型来刻画吗?
二、原有认知结构的改造和重构
问题4:当角clip_image002[1]是锐角时,clip_image004,线段OP的长度clip_image006这几个量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分析结论,指出这种关系就是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的锐角三角函数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
问题5:锐角三角函数是我们高中意义上的函数吗?如何利用函数的定义来理解它?
学生讨论并回答
三、新概念的形成
问题6:如果我们将角度推广到任意角,我们能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学生回答,并阅读教材,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思考:
问题7: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符合我们高中所学的函数定义吗?
展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并指出它是如何刻划圆周运动的
并类比函数的研究方法,得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四、概念的运用
1.基础练习
①口算clip_image008的值.
②分别求clip_image010的值
小结:ⅰ)画终边,求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算比值
ⅱ)诱导公式(一)
③若clip_image012,试写出角clip_image002[2]的值。
④若clip_image015,不求值,试判断clip_image017的符号
⑤若clip_image019,则clip_image021为第象限的角.
例1.已知角clip_image002[3]的终边过点clip_image024,求clip_image026之值
若P点的坐标变为clip_image028,求clip_image030的值
小结: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等价定义(终边定义法)
例2.一物体A从点clip_image032出发,在单位圆上沿逆时针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若经过的弧长为clip_image034,试用clip_image034[1]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若该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变为clip_image006[1],如何用clip_image034[2]来表示物体A所在位置的坐标?
小结:可以采用三角函数模型来刻画圆周运动
五、拓展探究
问题8:当角clip_image002[4]的终边绕顶点O作圆周运动时,角clip_image002[5]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clip_image039的坐标clip_image041clip_image043与角clip_image002[6]之间还可以建立其它函数模型吗?
思考: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我们可以把圆周运动用数来刻画,这是将“形”转化成为“数”;角clip_image002[7]正弦值是一个数,你能借助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单位圆,用“形”来表示这个“数”吗?角clip_image002[8]余弦值、正切值呢?
六、课堂小结
问题9:请你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课后作业
教材P21第6、7、8题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函数的定义.
2.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度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经验.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法.
难点:把三角函数理解为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
[执教线索:
回想再认: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问题情境:能推广到任意角吗?——它山之石: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何?)——优化认知:用直角坐标系研究锐角三角函数——探索发展:对任意角研究六个比值(与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性、依赖性,满足函数定义吗?)——自主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登高望远:三角函数的要素分析(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与正负符号判定)——例题与练习——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一)复习引入、回想再认
开门见山,面对全体学生提问:
在初中我们初步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学习了角度制和弧度制,这节课该研究什么呢?
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想,再明确一下:
(情景1)什么叫函数?或者说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让学生回想后再点名回答,投影显示规范的定义,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修正、强调:
传统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现代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映射?: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文章来源://m.jab88.com/j/8047.html
更多猜你喜欢
更多-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4-1.2.1... -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理解上。在本节课的开头以学生所熟悉的直...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 10-13
-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1.教材(教学内容)处理 本课时主要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课时的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因... 高中三角函数教案 10-31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2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掌握任意... 高中三角函数的教案 11-12
最新更新
更多-
三角函数线 - 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 课时21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性质(1) 教学目标: 1.继续熟练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 2.理解等比中项。 3.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知识梳理: 1.定义:, 数学表示:。 2.通项:==; =。 3.三... 高中等差数列的教案 05-30
-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第2课时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 高中集合教案 05-30
-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4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的序数。 2、培养序数概念。 3、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智慧盒每人一套。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幼儿随音乐有序入座。 一、游戏导入 教师...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5-30
-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下雨啦 活动目标: 1.能进行5以内的数与量、量与量的匹配活动,掌握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2.了解雨天常用的雨具,并尝试根据雨具的两种特征(种类、颜色)同时进行排序。 3.能按相应的数或量的提示进行单独或合作游...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5-30
-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会唱歌的小瓶子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让瓶子发出声音的方法,并运用弹、吹、拍、转等动词完整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软硬、空间变化等与声音的关系。 3、喜欢动手制作音乐瓶子,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 小学科学的教案 05-30
- 高中教案数学三角函数
- 小班美术教案 动物的花花衣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猜猜、做做的情景中,区分动物皮毛的特征。 2.尝试给动物制作花花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动物(斑点狗、斑马、奶牛)、胶棒、贴纸、PPT 重点难点: 区分不同动物... 花小学美术教案 05-30
-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学案 第一章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 第一部分走进预习 【预习】教材第3-5页 1、查阅大数学家康托尔(Contor)的材料。 2、初步掌握:①集合、元素的概念;集合如何按元素个数分类? ②集合、元素的记... 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案 05-30
-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小兔子找食物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大、小标记其特征, 2.尝试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萝卜和小萝卜若干、大小篮子各...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 05-30
- 高一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函数定义域函数值域 高一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函数定义域函数值域 定义域 (高中函数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 高中必修一函数教案 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