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2届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8讲气压带、风带

探究点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1.环流的形成

(1)低纬环流: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可以利用示意简图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例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⑴~⑵题。

⑴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⑵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命题意图:本题灵活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各圈层的关系,让学生明确考查的方向。

解析:⑴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⑵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⑴B⑵A

(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气压带()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由热力因素形成

⑵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交替控制

命题意图:本题进一步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⑴根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判断出图中气压带应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⑵风带为东北信风带,③风带为西风带。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例2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点;气压较低的是、两点;气压较高的是、两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如何运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同时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据A、B、C三点大气运动的状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现在赤道低压中心位于赤道以南的A处附近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接着可判定其他内容。

答案:(1)BD(2)黄赤太阳直射点(3)BAACBD

探究点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7月份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例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⑵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探究点四季风环流

1.概念: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叫季风。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强盛而典型,范围最大。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

2.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气压,而与它邻近的太平洋、印度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因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夏季,亚洲大陆辐射增温强烈,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吸热散热慢,辐射增温缓和,相对而言,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气压梯度自海洋指向陆地,因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

3.南亚季风:冬季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为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例4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

C.③⑤D.③⑥

⑵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各种季风的成因及气压带的分布。

解析:⑴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⑴C⑵D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在图示时段()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010南通模拟)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2011湖南联考)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将承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

(2011浙江镇海中学、绍兴一中联考)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回答6~7题。

6.设A、B、C、D四地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A.PaPbPcPdB.PdPcPaPb

C.PcPdPbPaD.PbPaPdPc

7.若C处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内陆且达到强盛之时()

A.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我国北方农村正值使用沼气的最佳季节

(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读图“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的数值为1004②A处的数值为1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关于C、D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2010潍坊检测)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1,回答12~13题。

12.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A.东南风B.偏北风C.西南风D.偏东风

13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1南通模拟)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节B.西南季节

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1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二、综合题

16.(2011安徽四市联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中,受C气流和B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17.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8.(2011淄博一模)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分别标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9.C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即当地(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C地吹西南风;此时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地吹西南风。当地(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大陆被低压控制,此时位于北半球的D处(正值冬季)吹东北风,位于南半球的C处吹西北风,所以正确答案为C。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7.解析:(1)从图中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2)B地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从图中气压带位置可知甲图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4)C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燥信风);七月盛行风来自海洋,湿润多雨。

(3)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4)f地处荒漠带,g地处热带雨林带。f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并受到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g地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或湿润信风),加之地形抬升的作用和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相关阅读

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复习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2012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教材复习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鲁教版教学案第9讲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探究点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1.环流的形成

(1)低纬环流: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可以利用示意简图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例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⑴~⑵题。

⑴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⑵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命题意图:本题灵活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各圈层的关系,让学生明确考查的方向。

解析:⑴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⑵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⑴B⑵A

(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气压带()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由热力因素形成

⑵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交替控制

命题意图:本题进一步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⑴根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判断出图中气压带应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⑵风带为东北信风带,③风带为西风带。

答案:⑴C⑵B

探究点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例2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交角的存在,导致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点;气压较低的是、两点;气压较高的是、两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如何运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同时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据A、B、C三点大气运动的状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现在赤道低压中心位于赤道以南的A处附近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接着可判定其他内容。

答案:(1)BD(2)黄赤太阳直射点(3)BAACBD

探究点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7月份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例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⑵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B.2月C.7月D.8月

探究点四季风环流

1.概念: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叫季风。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强盛而典型,范围最大。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

2.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气压,而与它邻近的太平洋、印度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因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夏季,亚洲大陆辐射增温强烈,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吸热散热慢,辐射增温缓和,相对而言,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气压梯度自海洋指向陆地,因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

3.南亚季风:冬季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为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例4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

C.③⑤D.③⑥

⑵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各种季风的成因及气压带的分布。

解析:⑴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⑴C⑵D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气流为西北风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在图示时段()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010南通模拟)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2011湖南联考)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将承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D.洋流性质

(2011浙江镇海中学、绍兴一中联考)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回答6~7题。

6.设A、B、C、D四地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A.PaPbPcPdB.PdPcPaPb

C.PcPdPbPaD.PbPaPdPc

7.若C处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内陆且达到强盛之时()

A.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我国北方农村正值使用沼气的最佳季节

(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读图“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的数值为1004②A处的数值为1012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关于C、D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2010潍坊检测)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1,回答12~13题。

12.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A.东南风B.偏北风C.西南风D.偏东风

13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11南通模拟)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节B.西南季节

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1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D.正值1月份左右

二、综合题

16.(2011安徽四市联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中,受C气流和B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17.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8.(2011淄博一模)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分别标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9.C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即当地(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C地吹西南风;此时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地吹西南风。当地(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大陆被低压控制,此时位于北半球的D处(正值冬季)吹东北风,位于南半球的C处吹西北风,所以正确答案为C。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7.解析:(1)从图中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2)B地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从图中气压带位置可知甲图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4)C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燥信风);七月盛行风来自海洋,湿润多雨。

(3)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4)f地处荒漠带,g地处热带雨林带。f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并受到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g地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或湿润信风),加之地形抬升的作用和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教学设计,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地理教案: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第8讲 气压带、风带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1.环流的形成

(1)低纬环流: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o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压。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o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可以利用示意简图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例1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⑴~⑵题。

⑴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⑵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命题意图:本题灵活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各圈层的关系,让学生明确考查的方向。

解析:⑴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⑵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⑴B ⑵A

【变式训练】(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气压带()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由热力因素形成

⑵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交替控制

命题意图:本题进一步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⑴根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判断出图中气压带应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⑵风带为东北信风带,③风带为西风带。

答案:⑴C ⑵B

探究点二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例2 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南亚吹偏南风

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交角的存在,导致 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 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 点;气压较低的是 、 两点;气压较高的是 、 两点。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如何运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同时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据A、B、C三点大气运动的状况,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由现在赤道低压中心位于赤道以南的A处附近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接着可判定其他内容。

答案:(1)BD (2)黄赤 太阳直射点 (3)B A A CB D

探究点三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7 月份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例3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⑴~⑵题。

⑴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⑵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探究点四 季风环流

1.概念: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叫季风。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最为强盛而典型,范围最大。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南亚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

2.东亚季风: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辐射冷却强烈,温度低,空气密度大,形成高气压,而与它邻近的太平洋、印度洋,由于水的热容量大,辐射冷却不如大陆强烈,相对而言,温度较高,气压较低,,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自大陆指向海洋,因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盛行偏北风。夏季,亚洲大陆辐射增温强烈,温度高,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海洋吸热散热慢,辐射增温缓和,相对而言,温度较低,气压较高,气压梯度自海洋指向陆地,因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盛行偏南风。

3.南亚季风:冬季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为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高压南部的东北风就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而此时正是南半球的冬季,澳大利亚是一个低温高压区,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这就是南亚的夏季风。

例4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⑴~⑵题。

⑴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

⑵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各种季风的成因及气压带的分布。

解析:⑴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⑵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⑴C ⑵D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气流为西北风 B.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C.H处因热力作用形成高气压 D.E到F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2.在图示时段()

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

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010?南通模拟)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5.(2011?湖南联考)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将承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 D.洋流性质

(2011?浙江镇海中学、绍兴一中联考)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回答6~7题。

6.设A、B、C、D四地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Pb>Pa D.Pb>Pa>Pd>Pc

7.若C处气压中心位于亚洲内陆且达到强盛之时()

A.日地距离小于1.5亿千米

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C.杭州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我国北方农村正值使用沼气的最佳季节

(2011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读图 “某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A处的数值为1004 ② A处的数值为1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 ④ 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关于C、D两地风向正确的是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2010?潍坊检测)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2011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0年10月上旬海南暴雨成灾。10月初,南海中部的热带低压使海南东部、中南部出现了强降水:3日至5日,北方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海西北部的热带低压共同作用,造成海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进一步加强;同时,受新生成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强降水仍然持续。依据材料和图1,回答12~13题。

12.材料中的弱冷空气表现为 (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偏东风

13海南暴雨形成的原因有 ( )

①我国东部雨带撤回南部沿海地区 ②热带气旋频繁出现

③海南省中部山地加剧了局部降雨的强度 ④地处中低纬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1?南通模拟)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节 B.西南季节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二、综合题

16.(2011?安徽四市联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__和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年中,受C气流和B气流交替控制的大陆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17.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8.(2011?淄博一模)读某区域一月、七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分别标出c地一月和七月的盛行风向。

(2)c地一月和七月的降水量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说明e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f、g两地同处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但是其所处的自然带却不同。请说明f、g两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9.C 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即当地(南半球)为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C地吹西南风;此时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地吹西南风。当地(南半球)夏季时,澳大利亚大陆被低压控制,此时位于北半球的D处(正值冬季)吹东北风,位于南半球的C处吹西北风,所以正确答案为C。

(2)丰富 A地(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17.解析:(1)从图中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其控制的地区高温多雨。(2)B地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3)从图中气压带位置可知甲图气压带位置偏北,乙图气压带位置偏南,这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4)C为地中海,其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答案:(1)A是赤道低气压带。 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为高温多雨。

(2)画图略。(提示:B所在风带的风向为东北风。)

(3)甲图气压带位置比乙图偏北,原因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

(4)C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燥信风);七月盛行风来自海洋,湿润多雨。

(3)e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

(4)f地处荒漠带,g地处热带雨林带。f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并受到寒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旱;g地终年受到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的影响(或湿润信风),加之地形抬升的作用和暖流的影响,降水丰富

气压带和风带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气压带和风带》,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了解到大气环流能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今天这节课就来一起研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推进新课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
师请大家在图上标出全部的风带和气压带
生(一学生指投影回答,其他学生在事先发下的空白图上填图)
(在绘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我们在描述气候特征的时候,要把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气温和降水的情况描述清楚。在某一种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单一,其气候特征可用“全年怎么样”来描述。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的交替控制下,其天气状况复杂,其气候特征可用“夏季怎么样、冬季怎么样”来描述。
(板书)(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即南北纬10°之间的广大地区,气温会有这么样的特征?
生受太阳辐射强,终年高温。
师赤道地区受哪一个环流控制?
生受单一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师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地区的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盛行上升气流。
师多什么样的天气?
生多对流雨。
师那么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的气候特征怎么描述?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
师很好,这种气候就是热带雨林气候。
(投影)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读出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和气温值。
生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mm以上。
师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呢?
生赤道及其南北两侧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动画演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学生再跟随演示指认)
师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只受单一的环流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生(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控制。
师很好。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的大陆中西部终年在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下,大气是怎样运动的?
生气流下沉。
师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生终年高温少雨。
师这种气候叫热带沙漠气候。
(投影)开罗——热带沙漠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学生读图说出降水和气温值)
师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生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西亚阿拉伯半岛、印度河流域、墨西哥、西南非洲、澳大利亚的中西部、智利北部和秘鲁等地区。(同时动画演示)热带沙漠气候的世界分布。
师终年在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下,南北纬40°至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会是怎样的气候特征?
(投影)伦敦——温带海洋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生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终年湿润,年降水量在700—1000mm,气温年较差小。
师这种气候叫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冬不冷、夏不热,全年降水均匀。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区?
(动画演示)温带海洋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交界两侧的西海岸、南美洲的智利南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的南北二岛。
(过渡)
师非常好。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会带来风带和气压带的南北移动,这样就会有一些地区夏季受某环流的影响,而冬季又会受另一种环流的影响,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探讨在某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有什么特征。
(板书)(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动画演示)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师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因为离赤道较近,故全年高温。看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赤道低气压会移动到这儿并控制这个地区,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会控制这个地区,降水稀少。
师这就是热带草原气候。
(投影)——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和气温直方图
师看图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
生全年高温,夏半年降水多,冬半年干燥。
师正确。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请你找出主要分布的地区。
(动画演示)热带草原气候的世界分布。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投影)世界气候分布图,标示风带和气压带。
师很好。再看世界气候分布图(已标示风带和气压带),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在夏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呢?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冬季哪个环流会移动到这儿?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南移并影响这一地带,暖湿多雨。
师正确。这种气候在哪儿最典型?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
师很好。这就是地中海气候。看图回答,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呢?
生地中海沿岸地带、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周围和帕斯周围。
师有哪些代表性的城市?
生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墨尔本、帕斯、好望角、开普敦等。
师这是唯一一种夏干冬湿的气候类型,大家要认真理解记忆。
(过渡)前边我们探讨的五种气候类型都分布于大陆的西部或中西部,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有什么分布规律呢?
师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上节课我们请大家课后完成“活动4”。请几个同学来谈谈大陆东部的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其特征。
(投影)1月、7月亚洲季风图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亚洲的季风气候)
生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
生东亚地区——冬季,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
生以我国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生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生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生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并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影响大致位于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冬季在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高压和赤道低压之间存在较强的气压梯度,给本地带来干燥的东北季风。
师刚才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即北美洲美国的东南部、南美洲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也有类似于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
师我们了解了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想想看,中纬度大陆中部的气候会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生大陆中部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年降水稀少;陆地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冬夏温差大。
师正确。这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洋近一些的地方降水稍多,植被以草原为主,是温带草原气候;深居大陆内部的地区,降水更少,植被不表现为荒漠,是温带沙漠气候。纬度较高的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北部分布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暖,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但因蒸发弱,仍为湿润地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也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
师极地地带该会是怎样的气候呢?
生冬季酷寒,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夏季短促。
师极地气候可分为两种,即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请大家在地图上找出来。
(同时动画演示)极地气候的分布区
生(指认极地气候的分布)
要特别注意: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只有地中海气候。
我们也分析了其他因素形成的气候类型。下面请大家做一些巩固练习。
练习:填表
气候类型特点分布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多且分配均匀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夏半年受西风带控制,冬半年受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
学生回答后:(投影答案)
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主要探讨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道:在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下形成的气候有三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板书设计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一)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赤道附近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常年炎热干燥
温带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冬不冷,夏不热,终年降水均匀
(二)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位置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
热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中西部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夏)和信风带(冬)交替控制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亚热带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夏)和西风带(冬)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活动5——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内容:比较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
探究办法、过程:让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独立完成。提出如下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1)概括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与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差异(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个是最北达到的纬度,一个是东西跨越的范围大小)。
(2)根据图中的地形分析,从地形的角度看两个地区地形有什么不同?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3)提供洋流图,教师浅释北大西洋暖流与阿拉斯加暖流的不同。说明洋流对气候影响程度有什么差异。
探究结果:小论文
参考答案: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较大,而且向纵深发展;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呈南北狭长分布。这两个地区的气候都受到西风带的控制,但是在北美太平洋沿岸,西风受到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加之洋流的影响,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

推进(新知识传授)

[教师精讲]

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输送和交换热量。

师: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圈环流。

(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

下面我们一起先做一个活动。

(活动)P36活动1

看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师:(强调)假设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也就没有了地转偏向。由于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在赤道和极地间就会产生热量差异,那么在赤道和极地间会形成怎样的大气运动?

生:热力环流。就半球而言,是单圈环流。

师:在教材第36页图2.9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

生:(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

(投影)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师:(在学生回答后分别显示大气运动的方向箭头、高低气压的位置)

想一想,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大气一有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过渡)

师:很好。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全球大气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

(逐步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立体图(北半球)

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1.低纬环流

①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

②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自西向东的方向,在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信风。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①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

(参照讲授情况补充历史故事: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航线,故称信风带为“贸易风”。第二次世界大战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就是大胆地选择了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出乎意料之外偷袭成功的)

②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

③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北纬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因此相反。

(投影)“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示意图”

师: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全球共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请大家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七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六个风带。

生:(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指认并画出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

有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

而且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师:很好。(引导学生思考)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生: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过渡)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这是怎么回事呢?

(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师: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有规律的移动呢?

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春秋分时,所有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关于赤道对称。北半球夏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北偏;北半球冬半年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各个风带、气压带的位置都比春秋分日向南偏。从夏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南移动;从冬至日开始,各个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

师: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

(投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

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各个季节时所在的位置)

师: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吗?

生: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性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就没有了季节移动。

(过渡)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要复杂得多。

(板书)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师: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呢?

生: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师:那么,冬季,大陆与海洋相比较,哪里的气温低?哪里的气温高?夏季呢?

生: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温度夏季比海洋高,冬季比海洋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活动。

(投影)教材第39页活动3图示(引导学生按步骤分析)

师: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那么,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

师:为什么?

生: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师:夏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还是低气压?

生: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

师:为什么?

生: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师: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位于哪个气压带上?

生: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上。

师: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

生:不会,图中的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

师: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地球上的气压带会被切成块状分布于大陆和海洋上。

师:很好。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投影)图示和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夏季

冬季

气温

气压

气温

气压

原因

陆地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洋

(投影)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生:(在老师引导下探究分析归纳)

(投影)表格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生:(回答填表)

A

亚洲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

7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师: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也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又学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知道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

布置作业:

教材第38页活动2:制作三圈环流模型。(通过自己亲手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搞清楚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利用硬纸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901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