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的生动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2.积累对联知识。

3.围绕自己浏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过程与方法】通过试做,师生交流总结来完成学习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交际能力。

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教学“我的发现”,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习惯。

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指导完成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忘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们发现的美景展示给大家吧!

(二)交流步骤

1.启发谈话。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时的生活活动,唤起对某一景物的回忆。例如,在放学路上,在公园里,在家里的庭院里,你有没有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观,下雨时的天象……这些你都观察过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外出旅游时,看到过什么奇特的景象?通过师生无拘无束的对话,为口语交际创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介绍给同学。

2.学生个人准备。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静心回忆,有哪些景物让人感到惊奇,并思考怎样和同学交流。说清楚事物的特点,给大家带来惊喜的感觉。

3.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介绍,互相启发,相互提问,互相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4.指名试说,教师点评。根据各小组推荐,先让学生上台试说,然后教师根据发言情况作出点评。如,景物的特点说清楚了没有,说的内容是否给大家新奇的感觉,还有哪些内容需要补充得更具体。

5.全班交流。要求听的学生能提出问题,或对说的内容作补充;说的学生能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并适时给予鼓励表扬。

(三)延伸拓展

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2.办一期自然奇观手抄报展。

(四)课堂小结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去欣赏那一幅幅瑰丽壮美的图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吧。

精选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分析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二.教学重点: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知识,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三.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

1.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2、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象,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4.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3、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学目标

⒈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⒉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⒊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⒋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⒈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⒉搜集同学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词语盘点

⒈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

③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④教师听写词语。

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②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④从课内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比喻句更深刻地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日积月累

⒈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⒉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⒊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成语,提出难以理解的成语全班交流。

⒋教师点评解释并选词造句。

⒌比一比,看谁记得多,看谁记得快。

四、作业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中提到的战争场景。

二、回顾课文

⒈本组课文提到的战争场景。

①《夜莺的歌声》中,沉着俏皮的小夜莺与游击队员完美合作,歼灭了32个鬼子。

②《小英雄雨来》中,机智勇敢的雨来不仅掩护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自己还成功的从鬼子的魔爪下脱身。

③《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完美一起享受春天》更是表达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永驻的期盼。

⒉呈现战争中儿童的图片,播放写作图片时代背景淞沪会战纪录片,交流感想。

⒊呈现写作图片,简要讲述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南站情景及照片来源。

⒋小组内讨论感受后班级内分享。

三、观察图片

⒈引导学生按看图作文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⒉一废墟中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孩子的外貌?年龄?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⒊讨论作文题目并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整个故事。

⒋提出写作要求。

①整体把握,把想到的和看到的写下来。

②突出重点。

③完整表达。

四、拟定草稿

五、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的片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六、作业布置

誊抄习作。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⒉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⒈自读要求,想一想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①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②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③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④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⒉教师发布新闻示范。

三、我来发布

⒈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注意组织语言。教师巡视指导。

⒉小组派代表发布新闻。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⒊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⒋师小结。

四、师生总结

⒈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①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新闻。

②培养了大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③训练了同学们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

⒉师: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五、作业布置

向家长发布你了解的新闻。

附:

⒈词语释义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突然袭击—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多用于用兵出奇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的方向,没有能抵得住的对手。

⒉习作例文

一张旧照片

这是一张1937年2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一个小孩面对着废墟的场面,无助得哭泣。倒塌的房屋,断裂的天桥,被炸断的火车轨道,原本还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一瞬突然改变了。也许爸爸刚刚答应给他买好玩的玩具赛车,漂亮的小娃娃,还有逗人喜欢的玩具小猴……妈妈也答应他今天去奶奶家玩,明天去姐姐家玩,后天去姨妈家玩……突然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一阵阵炮火轰鸣,一个个坦克连连发出。炸毁了他美好的童年.他被这一切惊呆了。

他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他的命运注定要改变。因为,他没有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舒适的小床,没有了宽阔的房间,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痛恨战争,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痛恨曾经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人!我相信你们也有父母,也有儿女,也有妻子啊!你们的心也是用肉做的呀!你们怎么忍心让别人家的小孩变成小乞丐呢?我希望你们赶快纠正错误,也希望我们的世界没有战争。

一件真实的事情

在我们课本第19页有一张非常残酷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在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为什么哭呢?也许是他的父母要回老家,但是发生爆炸时,突然火车一响,他的父母就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小孩一个人在这里嚎啕大哭!

那他的父母在哪里?或许这个小孩的父母已经被日本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不敢让人们相信的是当时的抗日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但在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当时父母可能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坐火车回老家。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危险面临着他们,向他们逼近。但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他的父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再也见不到他的爸爸妈妈啦!

这个孤独的小男孩以后的命运如何?说不定在战争过后小男孩会被好心人收养,也说不定也会被日本人收养,或者他长大以后想为他的父母报仇,为国家报仇,为人民报仇。

这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抗日,不让敌人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维护和平,让和平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之间吧!

废墟中的孩子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沉痛的教训

这是一幅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车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弹。顷刻间,使繁华的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图中的幼儿由于剧痛和惊骇大声的哭嚎着,他的亲人可能已被敌人罪恶的炸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上海火车站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残垣断壁,炸毁的铁轨,倒塌的天桥,无助的孤儿,无不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

看到这幅照片会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啊!大批饥饿的难民、失学的儿童,倒塌的房屋、失去双亲的儿童、无家可归的贫民、致残的身体。

图中的幼儿今后将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为战争,会使这个刚刚来到人世不久的婴儿过早的夭折,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带着惊恐、带着无助、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他幸运,可能会被好心人收养,可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孩子心灵深处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弹炸伤了身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拖着致残的身体领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沿街乞讨,孩子伸出的乞讨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弹片擦伤的疤痕。

是呀,这是中华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于我们当时国力不够强大,侵略者才敢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此嚣张。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啊,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年轻一代用勤劳的双手去建造。决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二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机会。

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指导学生习作时,可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的发现”安排了4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平”,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⒈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⒉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⒊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⒋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⒈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⒉搜集同学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词语盘点

⒈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

③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④教师听写词语。

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②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④从课内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比喻句更深刻地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日积月累

⒈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⒉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⒊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成语,提出难以理解的成语全班交流。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突然袭击—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多用于用兵出奇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的方向,没有能抵得住的对手。

⒋教师点评解释并选词造句。

⒌比一比,看谁记得多,看谁记得快。

四、作业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中提到的战争场景。

二、回顾课文

⒈本组课文提到的战争场景。

①《夜莺的歌声》中,沉着俏皮的小夜莺与游击队员完美合作,歼灭了32个鬼子。

②《小英雄雨来》中,机智勇敢的雨来不仅掩护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自己还成功的从鬼子的魔爪下脱身。

③《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完美一起享受春天》更是表达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永驻的期盼。

⒉呈现战争中儿童的图片,播放写作图片时代背景淞沪会战纪录片,交流感想。

⒊呈现写作图片,简要讲述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南站情景及照片来源。

⒋小组内讨论感受后班级内分享。

三、观察图片

⒈引导学生按看图作文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⒉一废墟中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孩子的外貌?年龄?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⒊讨论作文题目并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整个故事。

⒋提出写作要求。

①整体把握,把想到的和看到的写下来。

②突出重点。

③完整表达。

四、拟定草稿

五、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的片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六、作业布置

誊抄习作。

习作例文

一张旧照片

这是一张1937年2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一个小孩面对着废墟的场面,无助得哭泣。倒塌的房屋,断裂的天桥,被炸断的火车轨道,原本还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一瞬突然改变了。也许爸爸刚刚答应给他买好玩的玩具赛车,漂亮的小娃娃,还有逗人喜欢的玩具小猴……妈妈也答应他今天去奶奶家玩,明天去姐姐家玩,后天去姨妈家玩……突然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一阵阵炮火轰鸣,一个个坦克连连发出。炸毁了他美好的童年.他被这一切惊呆了。

他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他的命运注定要改变。因为,他没有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舒适的小床,没有了宽阔的房间,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痛恨战争,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痛恨曾经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人!我相信你们也有父母,也有儿女,也有妻子啊!你们的心也是用肉做的呀!你们怎么忍心让别人家的小孩变成小乞丐呢?我希望你们赶快纠正错误,也希望我们的世界没有战争。

一件真实的事情

在我们课本第19页有一张非常残酷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在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为什么哭呢?也许是他的父母要回老家,但是发生爆炸时,突然火车一响,他的父母就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小孩一个人在这里嚎啕大哭!

那他的父母在哪里?或许这个小孩的父母已经被日本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不敢让人们相信的是当时的抗日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但在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当时父母可能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坐火车回老家。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危险面临着他们,向他们逼近。但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他的父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再也见不到他的爸爸妈妈啦!

这个孤独的小男孩以后的命运如何?说不定在战争过后小男孩会被好心人收养,也说不定也会被日本人收养,或者他长大以后想为他的父母报仇,为国家报仇,为人民报仇。

这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抗日,不让敌人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维护和平,让和平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之间吧!

废墟中的孩子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沉痛的教训

这是一幅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车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弹。顷刻间,使繁华的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图中的幼儿由于剧痛和惊骇大声的哭嚎着,他的亲人可能已被敌人罪恶的炸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上海火车站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残垣断壁,炸毁的铁轨,倒塌的天桥,无助的孤儿,无不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

看到这幅照片会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啊!大批饥饿的难民、失学的儿童,倒塌的房屋、失去双亲的儿童、无家可归的贫民、致残的身体。

图中的幼儿今后将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为战争,会使这个刚刚来到人世不久的婴儿过早的夭折,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带着惊恐、带着无助、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他幸运,可能会被好心人收养,可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孩子心灵深处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弹炸伤了身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拖着致残的身体领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沿街乞讨,孩子伸出的乞讨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弹片擦伤的疤痕。

是呀,这是中华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于我们当时国力不够强大,侵略者才敢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此嚣张。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啊,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年轻一代用勤劳的双手去建造。决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

一张旧照片中的战争孤儿

当我手持这一张照片时,我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就不断听妈妈重复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太坏了,坏得丧失了人性!”(点明时间和历史事件。)

我看到这张照片,眼中浮现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一个可怜的孩子,坐在一堆废墟中,伤心地用脏兮兮的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身旁的繁华在一刹那间变成了废墟,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失去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亲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围,又用迷茫的眼睛望着砖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的搬开砖头:“妈……妈别扔下我!”他眼里已经没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家,我的亲人们都到哪儿去了!是呀!这个小男孩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日本飞机轰炸时,妈妈用全身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他被一位拍照的记者看到,送进了孤儿院里。(动作和心理描写恰当好处。)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说:“日本人太坏,坏得失去了人性!”没错,我总是认为,日本人难道没有孩子、亲人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失去亲人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吗?难道他们就只会拿刀枪去杀些无辜的人吗?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身上充满着血腥和野心!在他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热爱和平,拥抱和平。(发表看法,反问有力。)

直到现在,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日本人还不肯承认历史,承认自己给其他邻国造成的伤害,他们这样只会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请珍爱他人的生命,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吧。(结尾提出忠告。)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⒉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⒈自读要求,想一想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①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②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③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④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⒉教师发布新闻示范。

三、我来发布

⒈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注意组织语言。教师巡视指导。

⒉小组派代表发布新闻。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⒊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⒋师小结。

四、师生总结

⒈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①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新闻。

②培养了大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③训练了同学们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

⒉师: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五、作业布置

向家长发布你了解的新闻。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简析】

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商量怎样保护,提出保护的建议。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言和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实用的语言。学生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的是几个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宽带网”安排学生课外搜集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图片、诗词、楹联或故事、传说,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与同学分享信息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2.这次习作活动中,可以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3.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4.积累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学写导游词。

【课前准备】

了解曲阜的文物,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自读这段文字,读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你说我谈,保护长城

1.分小组商议保护长城的建议。

2.全班交流。

3.分析总结出一系列保护长城的措施。

三、拓展延伸,保护文物

1.认识世界遗产标志,以及什么是世界遗产。

2.交流了解,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3.我们为什么要申报这些风景名胜等为世界遗产?这些世界遗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中国世界遗产的现今状况如何?

4.怎样来保护世界遗产?

5.形成书面建议或倡议书。

6.师:保护文物,既是爱国的表现,也是守法的行为。对“世界遗产”,既要申报,又要宣传,更要保护。安排这次口语交际,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的观念。

四、作业布置

撰写一份保护曲阜文物的建议书或倡议书。

第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曲阜的一家旅游公司要在我们班招聘几名小导游,导游招聘考试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写一段著名的导游词,并进行现场导游服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培训写导游词。

二、交流技巧

1.语言通俗,亲切自然。

出示一段导游语,感受一下导游语的语言特色:

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光临颐和园。我是风光旅行社的导游,姓杨,大家叫我小杨就行了。颐和园是北京首都最为著名的皇家园林,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欣赏它精致的园林艺术和美丽的建筑艺术,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2.按照顺序,讲解清楚

导游语可以分为:热情的前言、简洁的总述、生动分述、亲切告别等几部分。

(1)热情的前言:(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上文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热情得体。)

(2)简洁的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出示:读一读下列导游词,体会总述的语言特点。

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院,一般大家都称它故宫。顾名思义,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从明朝的永乐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共有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帝王之家,当然气势宏大,目前,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3)生动的分述: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

(4)亲切告别: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出示一段结束语,了解结束语的风格特点: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儿得愉快,万事如意。谢谢!”

3.语言生动,栩栩如生

4.穿插故事,引人入胜

(1)导游给我们介绍风景名胜,有时为了让游客感受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以及神秘色彩,往往会在导游词里穿插什么内容?(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2)你曾听到过导游给你讲解的什么故事呢?请大家说一说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友好提醒,文明游览

作为导游,要及时提醒大家游览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并向游客提出争当文明游客的要求。如:要爱护文物古迹,不要乱丢垃圾,不再文化古迹上刻字等等。

三、写导游词

1.交流资料:小组内互相交流查阅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写导游词,教师指导。

3.写导游词的步骤

第一步:先确定你要介绍的一个景点如是介绍长城还是鸟巢。在写导游词前必须先确定下来。

第二步:搜集你要导游景点的相关资料

①最大旅游特色是什么?②它的形成背景等③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尽可能的收集

第三步:开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筛选最能打动游客的资料,作为导游词素材。

第四步:开始撰写导游词

导游词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分述: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四、作业布置

继续完成导游词。

第三课时

(习作评议)

一、小组评议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

2.评议中推荐两份导游词,以备集体交流。

二、集体评议

1.有小组代表读自己的导游词。

2.交流评议:既要评议优点,也要提出建议。

三、模拟导游

1.提醒学生,语气要口语化,不要让别人听着像背诵,要亲切自然地给别人讲述。

2.评出优秀小导游。

四、作业布置

修改导游词,并誊抄。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生自由读例句,想一想,看能从中发现什么。

2.分角色读小林域小东的话,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3.分析比较:自己的发现和小林小东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再读句子,体会:文中句子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5.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使句子更加形象具体的呢?

6.师:这次“我的发现”,让我们发现了一种表达的方法:描写事物时,用大家熟知的事物作比照,就会使事物变得十分具体、形象,使读者很容易想象出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7.找一找:在已学的课文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试着自己写一写。

二、日积月累

1.自读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

2.指名学生读对联,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

3.交流自己对这几幅对联的理解,之后,教师展示对联所描绘的相应的风景名胜的图片。

(1)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这是颐和园月波楼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白天幽径竹阴,下联说的是夜晚月下花影,大意是: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丛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好看。

(2)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这是青城山真武殿的一副对联,出自唐代诗人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济南大明湖有名的对联,将济南的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来自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是苏州沧浪亭的一副对联,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诗句,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诗句。这副对联诗意相谐,对仗工整,如出一人,巧妙地把欧阳修和苏舜钦两位历史名人的友谊永远留在沧浪亭中,令人遐思,促人回味。4.熟读背诵。

5.交流搜集的风景名胜区有名的对联。

三、宽带网

提出要求,展示资料。

关于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搜集的途径,如,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随时发现,随时积累;查阅或购买有关的旅游类书籍、杂志或纪录片;访问游览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熟悉的人,从门票、旅游手册、照片上获取信息;实地游览时注意收集、记录资料;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

②可以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资料本,进行分类收藏;倡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搜集资料。

③解决搜集资料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纠正一些不当做法,如,由家长代劳;只搜集不阅读;乱剪书报。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区有名的对联。

2.搜集曲阜三孔风景名胜区有名的对联。

附:相关链接

习作——佳作借鉴

秦皇岛海神庙导游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圆明园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

今天,我们来游览世界遗产——圆明园,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虽然它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残垣断壁,但是我们站在圆明园的遗址上,不仅仅感受到中华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我们要牢记耻辱,励志让祖国强大。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有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它的陆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

圆明园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现在,这虽然是遗址,但是却可以想像出圆明园昔日的宏大气势。

圆明园也是一座园艺之园,名贵花木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它称为“万园之园”。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50年前一样,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圆明园更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今天大家玩好了吗?其实,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游玩。

兵马俑导游词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游览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非常高兴今天能为大家服务。我是青春旅行社的导游张晓丽,大家叫我小张或晓丽都行。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赶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村民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报告了文物部门。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1、2、3号坑被确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经过有关部门多年的努力,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

……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它占地520平方米。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个坑里武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你看,他们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御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你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俑。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最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从1.7米到1.9米不等。

当然,秦兵马桶是借庞大的军队,来显示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帝目的雄心壮志的。这些兵俑手执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防止兵器生锈,秦人在兵器表面涂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这种镀铬技术在本世纪20年代才发明出来,而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兵器上镀铬,这实在令人叹服。各位游客,相信你看到这样气势宏伟的兵马俑,想象一下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奇迹,实在是了不起。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对我今天的导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玩儿得愉快!

九寨沟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这次九寨沟之旅的导游,我姓刘,大家叫我刘导就可以了。

刚到九寨沟,大家都可能不太了解九寨沟,下面我给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下九寨沟的位置和名字的来历吧。在四川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我们现在正坐在通往九寨沟的车上,从南坪西行40千米,才能到达九寨沟,趁这个时间我给大家继续介绍。九寨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贵冠的自然风景名胜区,它的总面积是72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千米,保护缓冲区为110平方千米。等一会大家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大家知道九寨沟到底有多美吗,我再给大家说一说吧。你看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我闪闪。大大上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一练腾空,银花四溅,真是蔚为壮观。

我们继续身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会逐渐减少的。大家注意,现在我们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了。大家看有一只金丝猴,正吊在一棵大树上向大家窥视呢。大家再看,有一群羚羊突然蹿出来,还没等我们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如果大家运气好的话,会在远处的竹林中,发现大熊猫正在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竹叶呢。也许,你们还会看见一只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照镜子。如果大家不累的话可以继续游玩。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这就是九寨沟,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大家说九寨沟美不美啊?下面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快乐!

泰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是大家的导游任婧然,大家叫我小任就好。

今天我带大家去的地方是五岳之首___泰山。

泰山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

泰山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你们会想:为什么要在泰山祭天,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祭天,泰山也不是最高的山?因为泰山在东方,太阳也在东方升起。还有人说是盘古开天地,倒下后,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变成了南岳恒山,右臂变成了北岳衡山,两脚变成了西岳华山。这种种说法证实了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就在泰山祭天。

过正阳门到南天门是登泰山的必经之路。途径“十八盘”。“十八盘”山路弯曲,山陡路险。走过十八盘,就到了南天门。过南天门后,诸多美景映入眼帘。我们可以看到“碧霞祠”。碧霞祠供奉碧霞元君。在古代,人们有困难,就来碧霞祠求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一定会去帮助他。

游客们,再往上走就走到了玉皇顶,玉皇顶乃泰山之巅,登顶似在云里雾里。抬眼望碧日晴空,脚下一片翻腾云海。游客如处仙境。登顶后,你可以看见正中间有一块石头,石头上面刻着泰山的标志。一个铁栏杆围着它。栏杆上挂着许多锁,锁上刻着许多人的名字。人们说要是在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并挂在铁栏杆上,泰山山神会保佑他一生平安。

从玉皇顶往下俯瞰,诸多美景尽收眼底,不愧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登泰山而晓天下。”

游客们,雄伟、巍峨的泰山,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在2009年,泰山以12位皇帝到泰山封禅的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封禅第一山,成为又一中国之最。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小任的导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在游玩的时候把垃圾放到指定的位置,不要在石壁上乱刻乱画,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一)

语文园地一

教材教学解读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突显单元主题目标,通过学习伙伴之间的对话提示“边读边想象”的要求与方法。“边读边想象”这一语文要素在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出现过,但三年级下册更倾向于初步学习运用,而本册要达到的目标是能准确、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三个例句指向的“边读边想象”的内容并不一样,第一句是想象“看到”的内容,想象文字所表达出的画面;第二句想象针对“听到”的内容,是对视觉想象的延伸;第三句想象是联系“闻到”的味道,在前两次想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拓展。三个例句旨在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展开想象。

“词句段运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课本提供了8个词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共同特点是都表示声音的大小,但是具体表示的音量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都不同。“人声鼎沸”和“锣鼓喧天”都是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震耳欲聋”和“响彻云霄”单纯指声音厚重且大,“低声细语”和“窃窃私语”形容人在轻声交流的样子,“鸦雀无声”和“悄无声息”则是形容整个场面十分安静,没有声音。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想象。第二部分“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也是对”交流平台“的迁移运用。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时间的长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加点词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想象,用上加点词进行描述。

“书写提示”编排了《观潮》一课中要求背诵的段落中的两句话,同时提示了书写要点。这是第一次出现横格子,而不是方格。教学时要让学生观察每一行字与字的中心和间隔距离,引导发现字中心在水平线上,字与字之间要保留距离的书写模式,让学生模仿学习,树立正确的书写意识,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王维的《鹿柴》,目的指向优秀古诗文的积累,同时,也是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语文要素的再次体现。《鹿柴》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意境幽远,以动衬静,清新自然。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幽深的感党。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读通顺,大致理解诗句含义,并通过反复的朗读推动想象。这首诗的想象层面不仅是“视觉”,还可以延伸到“听觉”等多种感官。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句子意思,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词语意思,并正确运用词语。

3.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说说“边读边想象画面”给自己带来的阅读体验。如,仿佛看到了课文描写的画面,能真切地感受情景之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交流自己是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可以结合课文中具体的句子来交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时,可以想象“看”到的画面;读到“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可以想象“听”到的声音;读到“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可以想象鼻子“闻”到的气味。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的感受来交流。在日后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边读边想象”这种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2.词句段运用

借助拼音自读,把词语读正确,重点关注“锣、喧、聋、扯、宵、悄”的读音。指导学生朗读并比较两组词语,发现异同。相同:都是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不同:第一组形容声音大,第二组形容声音小或没声音。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在小组内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读词语想象到了什么画面?如,先交流“鸦雀无声”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想到的画面,可以是安静的图书馆、冬天的山林、考场等。全班汇报交流。不仅要交流想象到的画面,还可交流是用什么方法想象的,给学生以想象方法的指引。如,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想象。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词语,并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形容声音的词语,如“声如洪钟、振聋发聩、絮絮低语”。

指导学生读读右边加点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很短。指导学生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左边的一种事物。教师可先给出一个范例。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点燃了烟花。忽然砰的一声,一粒烟花飞上了天。紧接着,啪的一声,天空中顿时开出了一朵五颜六色的‘鲜花’。”

学生自己选择一种事物,先口头描绘,再写下来。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先想想与某种事物相关的场景,再进行描绘。如“风”,可以想象风自身忽大忽小的变化,也可以想象风中事物的变化,如,花草树木会怎样变化。再如“小狗”,可以想象小狗活动的场景,如,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小狗会有怎样的表现。最后全班展示交流,教师点评。

3.书写提示

指导学生阅读右边的小贴士,明确书写要求。出示教材中的书写范例,引导学生结合书写要求,观察这段话的书写特点。教师选择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个小片段让学生练习书写,并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结合书写要求进行自评、互评,并根据评价再次练写。展示学生书写作品,进行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养成提笔就练字的良好习惯。

4.日积月累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古诗读正确,重点关注“柴、返、苔”的读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柴”在这里读“zhai”,同“寨”,是栅栏的意思,“鹿柴”是个地名;“但”是“只”的意思;“返景”是“夕阳返照的光”。指导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幽静。指导想象时,可引导学生调动听觉,仿佛耳边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调动视觉,仿佛看到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苔上。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句子意思,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正确运用词语。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出示句子,指名读一读。

内容提示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逐句交流,品味语言。

3.边读边想象,想象你从句子里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

内容提示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2)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4.从听觉的角度想象,引导学生想象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内容提示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5.从嗅觉的角度去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去感受果子的香甜。

6.过渡:你还能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读一读并品味句子。注意在课外阅读时也要积累这样的句子。

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2.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内容提示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3.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

4.读这些词语时,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5.出示词语注释,让学生品读。

内容提示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6.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内容提示

风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说。

(3)写一写。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评一评。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评欣赏。

7.小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还学会了说词造句,希望同学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3篇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模板: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导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在读书时要进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掌握如何读书的方法。“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部分是让学生学会用表示时间的词描述事物的特征。“书写提示”是让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在书写时要写好每一个字以及注意字、标点符号的间距。“日积月累”意在让学生积累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建议:

1.运用“读中悟”的方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勾勒文本描绘的画面。

2.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进一步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发现的乐趣,积累词语。

3.运用“读中赏”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如何读文章的方法。

2.积累8个描写场景的成语和5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3.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运用创设情境、讨论的方式感知如何在读文章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写字的好习惯;积累词语;背诵古诗《鹿柴》。

难点:学习如何读文章的方法。初步理解古诗《鹿柴》,引导学生知道古诗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王维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作者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而我们读者要了解这种感情就必须看到超越平面文字的画面,学了本组课文,你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先一起来看看几名学生的发现吧。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人物对话。

3.指名分角色读人物对话并说一说他们在对话中谈的内容。

4.联系课文,举例说一说自己读书时想象到的画面。

5.交流课外书中自己发现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欣赏。

6.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听”声音,“闻”味道。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1.读正确:

(1)自由读一读这些成语,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

2.解词意:

(1)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借助成语词典加以理解。

(3)选用其中的几个成语说一说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1.自读带点的词语,要求读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小组交流:任选一两个词语描述事物。

4.把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再大声地读出来。

三、书写提示

1.出示文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回想这是哪篇文章里的句子。

2.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3.读旁批的三个句子,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这段话写好。

4.在写字本上书写。

5.评比。

四、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素有“诗佛”之称的大诗人王维写的《鹿柴》。

2.生借助拼音将古诗读通顺,并尝试着读出节奏。

3.针对学生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诗意: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到人讲话的声音。

(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意:落日的余晖反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

总结:诗人以一种特有的感觉,描绘了静寂幽暗的空山深林傍晚的景色。这是一种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是诗人细致观察,潜心体会的结果。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5.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王维的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4.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5.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2.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小组讨论后发言。

生:课文《观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我仿佛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生:课文《走月亮》在作者的描述下,我不仅能想象画面,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生:有些文章,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能“闻”美食的味道了。

二、词句段运用。

板块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3.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生:切切私语我能想到几个女孩子在一起说悄悄话。

板块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一会儿工夫

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生: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4.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我家的小猫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鱼吃完了。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四、日积月累。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3.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篇三】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调动各种感官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2.学会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激发想象力。

3.掌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把握字与字、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培养提笔练字的好习惯。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重点

1.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画面。

2.积累写景的古诗,感受诗中的风景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文章的魅力。

2.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全身心投入课文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用几个词语组织画面,并能生动地描述。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钱塘潮的图片,播放流水声、虫鸣声,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这些美丽的风景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首先当然是依托作者巧妙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感受文中的美景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交流平台”,看看你们会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读教材中的几位小朋友的对话,适时提问。

思考:

(1)前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告诉我们哪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想象画面;听声音)

(2)第三个小朋友告诉我们还可以从文中“闻”到味道,同学们能接着他的话具体说说吗?(从课文的某句话中“闻”到了什么味道?为什么会这样?)

(3)你们还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触觉、味觉等)

3.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类似体会。

4.指名学生说说交流体会,教师适时指导。

示例一:读了文章,我不仅能想象画面,“听”到声音,还能“闻”到味道。如读《走月亮》时,我似乎闻到了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果园里果子的香味,还有那成熟的稻子的味道……

示例二:读《观潮》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仿佛听到了观潮的人发出的赞叹声。

示例三:读《秋晚的江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倦鸟晚归,夕阳西照江面的景象,似乎听到了鸟儿发出的疲惫的鸣叫。

示例四:读《繁星》时,我仿佛看到了繁星满天的景象,感受到了星星温柔的光芒,就像母亲寄予的温暖一样。

5.出示朱自清的《春》中的名段,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调动多种感官来描绘美丽的春天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师:这是朱自清的《春》中最脍炙人口的一个片段——“春风图”,它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多种感官来展开描写。请同学们认真读读,然后告诉老师,朱自清先生运用了哪几种感官来写春风呢?

生1:触觉。第一句写了春风拂面的触感。

生2:嗅觉。第二句写到了“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生3:还有听觉。第三、四两句描写了鸟儿的歌唱声、轻风流水的声音和牧童的笛声。

生4:应该还有视觉。鸟儿、巢、繁花嫩叶、牛、牧童等都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

6.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并对这一版块进行总结。

小结:同学们结合句子进行分析,对其中所运用的感官描写的方法都分析得很准确。这就告诉我们,在写作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感觉来展开描写可以更好地丰富文本。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写作技巧,长此以往,相信我们的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八个词语,学生齐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人声鼎沸锣(luó)鼓喧(xuān)天震耳欲聋(lónɡ)响彻(chè)云霄(xiāo)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qiǎo)无声息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下两组词语之间的关系。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描写声音的四字词语,你们还记得多少呢?教材给出了八个这样的词语,看一看,上下两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规律?

明确:上面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表示十分欢乐、热闹等。下面一组词语表示声音小,形容十分安静。

3.教师从中抽出一些词语,请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尝试造句。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造句: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锣鼓喧天]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造句:大街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都在庆祝大桥顺利通车。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造句:宁静的夏夜,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造句: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停止了说笑打闹,教室里鸦雀无声。

4.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指名学生描述画面。

过渡:我们已经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含义,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这些词语时,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短暂交流,并简单记录)

5.谁能给我们描绘一下你想到的画面呢?

生1:上面的一组词语突出的是声音大,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节日里大街上的景象,我想这样描绘:元宵节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有舞狮子的,扭秧歌的,猜灯谜的……歌舞声,欢呼声,震耳欲聋;烟花腾空飞起,精彩绽放,响彻云霄。

生2:下面的一组词语正好相反,描写的是很安静,甚至没有声音的场面。读它们的时候我想到了静寂的月夜,我觉得可以这样描绘:太阳落下了,不知什么时候,月亮悄无声息地升起来了,星星在低声细语地交谈着。空旷的原野鸦雀无声,偶尔传来一两声响动,想必是蛐蛐在窃窃私语。

6.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适时引导第二题的内容。

小结:描绘得多生动啊,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了。但是用词语描绘画面时注意联想要合理,不能生拉硬拽,影响内容的表达。下面我们再看一看第二小题,想一想怎样运用给定的表示极短时间的词语描绘某种事物。

7.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词语,给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过渡:同学们,经过上一题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根据词语想象画面的技巧。这一题具体规定了要描写的事物以及要运用的词语,请你们充分发挥想象,写一写。

8.学生简单讨论,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根据指定词语描绘画面的方法。

明确:加点的词语都表示极短的时间,用这些词语描述事物,就是突出其在短时间内情态、动作、行为等的变化,这种变化要合理,要符合生活常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9.学生尝试写话,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10.指名学生朗读所写内容,教师简单点评。

师:下面就请几位同学读一读你们描写的事物,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我写的是风,用到的词语是忽然、顿时: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们顿时慌作一团,纷纷找地方躲避。

生2:我写的是雷雨,用到的词语是霎时、一会儿工夫:雷声隆隆,暴雨霎时从天而降,一会儿工夫,道路就被淹没了。

生3:我写的是烟花,用到的词语是霎时:朵朵烟花在空中绚丽绽放,满天的星星霎时失去了光彩。

生4:我写的是小狗,用到的词语是忽然、过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小狗豆豆发现我还没有把骨头丢给它,忽然耷拉下脑袋,一脸失望的表情。

师:这几位同学写得真精彩!他们不仅按要求用上了教材中给出的词语,而且设置具体的场景,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相信其他同学创编的句子也很不错,在课堂上就不一一读了。课下同学们可以交换着看一看,互相学习。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回顾了本单元课文,学习了从多种感官角度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从中我们知道了不能仅靠理解句段去品析课文,而要换一种角度,这样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全面、更深刻。除此之外,我们还练习了用词语描绘画面,这样不仅理解了词语的含义,还更灵活地运用了词语,而且对我们思维的拓展也大有益处。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答问题特别积极,希望能继续保持。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生动、优美的词句。

从感官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名句: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视觉、嗅觉、触觉)

——鲁迅《社戏》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视觉、触觉、听觉)

——峻青《海滨仲夏夜》

与声音有关的成语:

掌声雷动声如洪钟如雷贯耳惊天动地雷霆万钧

莺声燕语抑扬顿挫珠圆玉润娓娓动听万籁俱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在横格中书写钢笔字的要领,注意字距要均匀。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情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钢笔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理解诗意,积累写景的古诗词名句。

教学过程:

一、书写展示。

1.教师出示“书写提示”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句子。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2.引导学生自读“书写提示”右边的文字,使学生对钢笔字书写形成初步的印象。

3.讲解在横格中书写的注意事项,并指名学生表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进行补充。

4.学生进行钢笔字书写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5.挑选写得比较好的钢笔字,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课件,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美丽自然”,选编的课文也都是写景的美文。学习这类的文章,我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文字之美,还能感受到文字中的风景之美。“日积月累”版块正契合了这一主题,所选的古诗《鹿柴》描绘的就是人迹罕至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学生诵读。

诵读示例:

鹿柴(zhái)[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在诗歌方面,他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重点词语: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复】又。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诗意: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画面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5.指名学生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6.教师出示其他写景的名句,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的是何地、何时的景色。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西北边塞下雪的情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明月升起的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落日西斜的情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大林寺四月桃花盛开的情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早春雨后的情景)

7.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三、课堂回顾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两个版块的内容:钢笔字的书写和古诗《鹿柴》。通过这两个版块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钢笔字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文化积累。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不仅积极动脑,认真对待写字,而且在课下搜集资料,提前了解了古诗《鹿柴》的相关知识。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是很值得嘉奖的!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启发学生走向大自然去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制定春游的方案。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合作和交往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
教学过程基本上可以参照课本中设计的几个步骤来进行。
教学时,可以先分小组,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也可以由老师统一划分。分组后对组内成员要做好明确分工,如谁来主持,谁来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等。
为了使小组讨论的结果能准确的反映,可让学生制作一份表格。
如:

时间

地点

活动内容

准备工作

分工

其他

各小组汇报后的评议。要求学生虚心听取各小组的汇报,并进行比较,推荐时要说出充分的理由,这又是一个交际的场合。应针对学生交际时的语言是否规范、说得是否清楚加以点评。

最后把大家的意见统一起来形成班级的春游方案。

习作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再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要按一定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在上学期的作文训练中,曾安排过写一处景物的内容,这次应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特别是要求按一定顺序把景物写具体。

本次习作教学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

1.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准备写哪一处景物?这一处景物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来写?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3.相互交流。

分小组或在班上相互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相互启发。

4.拟写草稿。教师巡视,及时发现优点和问题,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作中指导。指导的重点一是写具体,二是按一定顺序写。

5.部分学生完成后,可选一篇较为典型的文稿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修改。

我的发现

这一次“我的发现”以对话的方式对本组课文表达方式作了回顾和总结。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表达方式继续深入思考,并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教学时,可让学生思考例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再说说这组对话的大概意思,懂得了什么。接着可让学生回忆本组课文,从文中找一找,去发现写作上还有哪些特点,把这些特点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体会这种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排比的修辞知识不必讲给学生。

日积月累

1.教学建议:这里选编了5句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只要求学生通过诵读懂得大概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还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2.相关链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出自《使至塞上》一诗。开元二十五年春,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前往边地,并任职节度判官。本篇即作于出塞途中。诗句的意思是:一片大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烟,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滚圆的落日。可以说把广袤的塞上风光写绝了。

(2)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出自《将至桐城》。

(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出自《登快阁》一诗。诗句写出了季节和周围的环境:群山上树叶飘落,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江水也更显清澈,在傍晚月光的辉映之下,江水犹如一道白练。这是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江暮景图。

“快阁”──在江西省泰和县东赣江畔,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而得名。

(4)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出自《鹧鸪天》。原词为:送人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出自《春江花月夜》。这两句的意思是: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也同时升起。

宽带网

本次宽带网是一项搜集祖国锦绣河山图片资料的语文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孩子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兴趣。

这次实践活动,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收集信息的范围。

2.提供收集的途径,如网上查找,报刊杂志图书中摘录。

3.指导收集后的整理,可用自编手抄报、列表格等形式,然后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和评奖活动。

4.要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三)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良好习惯。

2.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人物对话并说一说他们在对话中谈的内容。

3.联系课文,举例说一说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画面。

4.交流自己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欣赏。

5.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听”声音,“闻”味道。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指导:说说这些词语的异同。

预设:

同: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异:第一行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行词语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3.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读“响彻云霄”,我仿佛看到了“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只听一声巨响,火箭直入云霄。

4.小结: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画面会更立体,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 烟花 霎时 顿时 忽然

雷雨 小狗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1.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指导:“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都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用这几个词语描绘事物一般都是突出事物变化快或者变化多端的。所以在描绘时一定要从事物变化方面着手,想象事物变化的场景。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描述一个事物。

预设1:刚才还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预设2: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把一根骨头啃完了。

四、学习“书写提示”。

1.看提示: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朗读《鹿柴》。

2.作者简介。

3.借助拼音,读通古诗。提醒学生注意“鹿柴”的读音。(“鹿柴”为地名。其中的“柴”同“寨”,栅栏。)

4.结合插图,联系上下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针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但:只,仅仅。返景:夕阳返照的光。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5.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学生读读背背。

7.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想象画面

背诵《鹿柴》

教学反思

从读到赏,再到拓展延伸,本节课遵从了循序渐进的理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堂课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该如何去想象画面,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魅力。学生在感知、体会、思索、理解的同时,也体验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二)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学习“日积月累”,积累古诗《鹿柴》。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书写提示

1.导入:我们在开始学写字的时候,一定听说过“字如其人”,字写得好,别人看你的字就像看你一样,写得一手好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怎样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2.观察课本插图上的这段文字,想一想写字时应当注意什么。

3.指名学生说一说。

内容提示

观察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重点观察标点符号之间的距离。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

内容提示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保持一致,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5.小试身手。

(1)根据总结的写字注意事项,进行书写,在落笔前想好下笔的地方,认真对待书写。

(2)同桌交换书写作业,互相检查,对不规范的汉字和笔画用记号标出来。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课题导入:古诗以其和谐的韵律、敏锐的洞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以及精炼的语言,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将要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王维的《鹿柴》。

2.介绍作者。

内容提示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阅读提示

(1)注意“柴”的读音。

(2)“苔”字读第二声。

(3)理解“深林”的意思,将其与“森林”作比较,确保读音正确。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

4.指导朗读,感受朗读节奏和停顿。

阅读提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理解想象。

(1)理解诗中个别词语的意思,如,“但”是“只”的意思,“闻”是“听”的意思,“景”是夕阳返照的光,景通“影”。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诗给你怎样一种感觉,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内容提示

第一句直观地写出了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角度,以轻微的人声衬托出山林的安静。第三句写出了深山悠远的感觉,第四句写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深。

6.熟读成诵。

7.课堂小结:《鹿柴》这首诗出自王维万年所著的《辋川集》,这是二十首中的其中一首,我们还可以去欣赏其余的19首,进一步领略王维诗作的优美。

教学反思总结

就语文园地内容而言,“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其中,每个固定保留的项目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而“书写提示”“识字加油站”相机出现,由此看来,每个单元学习完之后的交流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园地的教学除了要延续课文学习的内容知识,更要以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

1.“交流平台”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进行想象,说一说文章中所描写的画面。再找出有关句子进行品析,学习作者在文章中想出画面、听到声音、闻到味道。“书写提示”结合课本中给出的三点提示指导学生书写。“日积月累”让学生自读诗句懂得大意。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还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2.“书写提示”是新増的练习项目,字体范例内容是《观潮》中的语段,最主要的是旁边的提示,对于书写的格式、标点符号、书写态度都有明确要求,让学生对于写字要求更加明确。

3.在“日积月累”的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放手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

4.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力,开展自学。学生结成小组互相讨论,互相解决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増强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如何在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因为这也是每个园地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通,让语文走向生活,并且与生活有机结合,这样的机会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去创造。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一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一

《语文园地二》习作教案

[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回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最想说的心里话,让他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习作指导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在习作中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这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可设定为:

1.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选择好想倾诉的对象,把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2.尝试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说真话、诉真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修改习惯及自改作文的能力。

要完成好这次习作,首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情景,让学生置身其间,无拘无束地说,充满激情地写。其次是淡化过细的写前指导,减少限制。让学生自主写作乐于表达,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倾吐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因为“落在猫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再次,要特别重视习作的交流和展示。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通过认真学习研究,体会到在习作教学中重视交流和展示非常重要,很有好处。首先,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获得成就感,这是激发习作兴趣的最好方法。同时,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仅是交给老师看的,从而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而且,交流、展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评改习作的方法,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可以共同提高对于习作的评价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凸现了这一内容。

教学过程:

指导课

一、“概括”游戏,拓展思路。

1.教师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根橡皮筋,一抻它会变长,松劲它可以变短。其实习作也可以做‘抻皮筋’游戏。下面,我们就来做个练习,先听老师读一段话。”

2.拓思激趣练习一。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好朋友李瑾,你好!我想告诉你一件前几天发生的事。那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题为“我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作文。为了赶时间和邻居踢球,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草草把作文写完了。交作文的第二天,王老师就找到我问:“你今年有70岁吗?”一边说,一边把我的作文本递给我。画红线的第一句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有一个可爱的表妹,她今年67岁。我的脸“腾”地一下红了。我的小马虎的毛病又使我闹出了玩笑,少了一个顿号,6、7岁的表妹成了67岁,难怪老师问我刚才的问题。看来马马虎虎的毛病真的要改了,你能帮助我吗?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把这段话变短(用手示意)写成一句话:“我”向好朋友李瑾说的心里话是。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班内交流,适时评价。

学生发表交流后达成共识:心里话是“我要改掉马马虎虎的坏毛病。”此时让学生对“小作者”进行评价:你喜欢这个小同学吗?

(5)教师小结。

教师可以这样说:正像同学们所说,小作者敢于在朋友面前说真话(强调这三个字)并且有决心改正马马虎虎的坏毛病,因此老师也喜欢他。板书:敞开心扉说真话

3.拓思激趣练习二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饱含深情地)奶奶,慈爱的奶奶,我想对您说:您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您还记得去年冬天那个大雪的日子吗?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家里只剩下冻得缩成一团的我。当您打来电话询问我午饭有没有时,我却不耐烦地说:“我自己随便吃点什么就行了,不用您管!”一小时后,忽然有人敲门,当我要打开门时才发现防盗门让妈妈锁住了,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打开门上的小窗,映入眼帘的是您那冻得通红而苍老的笑脸,您从怀里掏出了一兜子热乎乎的我最爱吃的包子,从小窗子哆哆嗦嗦地递进来,还慈祥地笑着说:“佳佳,包子趁热吃!”您知道吗?当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望着您冒着严寒,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蹒跚的背影,我终于哭了出来……谢谢您给我的爱!

(2)教师提问:能把这段话变短,写成一句话:“我”向奶奶说的心里话是。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4)班组交流,适时评价。

先在组内交流,而后在班内交流,在统一意见后思考:这段话感人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小作者就是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抒发自己对奶奶的感激之情的。谁再来动情地读一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板书:具体事例诉真情

4.拓思激趣练习三。

(1)教师朗读,学生静听。

老师,您是受人尊敬的,可您对我却……我学习成绩不好,本想这学期奋起直追,提高成绩,可您却给了我当头一棒。第一次测验,我考得不理想,心里很不是滋味,您却对我说:“天生的低能儿,死木头疙瘩,每次都拖班级的后腿……”我心里难受极了,像千把利刃在绞割一般!第二次测验。我加倍努力,比第一次进步了一大块,您却说:“虽然你这次及格了,可这成绩……倒令人怀疑!”于是同学们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我,我的心全冷了。老师求求您!请不要再这样对待我!我多么希望得到您的肯定和信任啊!

(2)教师提问:把这段话变成一句话,怎么写?“我”向老师说的心里话是。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4)指名交流,阶段总结。

教师可以说:同学们都很聪明,把“一段话变短”的游戏我们都获胜了。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是不是也会有许多心里话说,想一想你要对谁说?想告诉他(她)的心里话是什么?

(设计意图:三段范例,既让学生明白了“敞开心扉说真话、具体事例诉真情”的写作方法,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想把心里话一吐为快”的热情。)

二、“扩充”游戏,选材写作。

1.教师继续运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确定说心里话的对象。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把一段话变短”的游戏,下面我们换一种玩法:“把一句话变长。”

(1)出示字幕,思考:你想对谁说心里话,说什么?

我想对说,。

(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游戏,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次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说话对象及内容,水到渠成,达成了选材目标。)

2.再创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完成习作主体部分。

(1)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要出版一本习作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说说我们的心里话》,老师给你们读一读征文启示:

征文启示

同学们:

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习作中一吐为快吧!注意在习作里最好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完后要认真修改。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扩充后的一两句话通过具体事例变成一篇文章。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2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①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③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
①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②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①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②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③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①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②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①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②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也可以是烦恼的事、难受的事……
③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④学生动笔。
⑤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①学生自读。
②同桌互查。
③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④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①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③逐句自读。
③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④教师释疑。
⑤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①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自读。
③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目标
①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④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⑤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宽带网
①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②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③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邀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④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语文小学四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99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