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分析部编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分析部编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教案分析部编版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的能力和唯物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门户开放”的实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今天让我妈一起学习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

1、教师展示地图:出现清国、朝鲜、日本。

(教案)第5课wbrwbr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日本的对外侵略的野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教师归纳: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教师讲解: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4.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

1894年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1894年9月,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

1895年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教师展示图片《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并让学生谈感想。

(教案)第5课wbrwbr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学生说出感想:日军残忍如禽兽,满清腐败无能,人民生灵涂炭;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6.教师提问:1895年,日军陆海军进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目标导学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马关条约》各条款内容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致使中国京津地区受到安全威胁;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受到收缩和损害。

②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为了还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jAB88.com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列强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2.教师指出: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目标导学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单了解“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2.教师指出:“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3.教师展示《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教案)第5课wbrwbr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提问:当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强国——美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呢?

学生回答:当时美国正在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进一步提问: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门户开放”。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教师指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日本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经过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相关推荐

八年级历史上2.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2.5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学习区)
(一)预习内容:P24-P27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门户开放政策
(二)预习时间:
(三)预习目标: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四)预习检测: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课内学习区)
探究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探究2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
探究3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课后互助区
1.学案整理:整理“课中学习区”后,交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互检。

2.构建知识网络

互帮互助:
“我”认真阅读了你的学案,“我”有如下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签名: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因为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2、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合作探究:
1、(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2)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的一败再败。(3)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实力差距。
2、体现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3、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甲午中日战争北师大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分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一、请你认真阅读课本15—17页“黄海海战”一目内容,回答1—3题:

1.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简述一下邓世昌的英勇事迹。

3.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是什么?

二、请看课本17—18页《马关条约》有关内容,完成第4题:

4、

签定时间:年,同日本首相签订;

影响:

内容

①清政府割、、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

③开放、、、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

文本框:《》

三、《时局图》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什么危机?你有什么感想?

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填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异同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开通商口岸

不同点

1.(2010·福建漳州)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撞击敌舰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A.东山保卫战B.威海卫战役C.黄海海战D.雅克萨之战

2.(2010·湖南衡阳)清末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2010·四川南充)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2010·四川资阳)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5.(2010·湖南娄底)“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课本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

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解析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上册历史《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解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黄海大战。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通过讲述《马关条约》的签定的情况和内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罪行。
本课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二、教法建议
1.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课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定,台湾已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说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投降派苟且贪安的卖国嘴脸。
练一练
(略)
活动与探究
1.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指导学生分析、填写下表:)
2.故事会:搜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在班里交流。(自行安排)
项目
内容
分析
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728.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