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饮用水”,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4.2饮用水教案
(1课时)
一、主要内容
①水的净化(含水的纯化)方法;②自来水的简单生产过程;③硬水及其危害、软化方法;④硬水和软水的简单检验方法。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理解)。
2.知道自来水生产的基本过程和每个过程的作用(了解)。
3.知道各种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知道硬水及其危害、软化方法,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了解)。
4.初步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净化实验,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学习水的净化及硬水的检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水的净化、硬水的检验、饮用水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密切关系,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自来水生产过程的学习,感受自来水来自不易,增强爱护水、节约用水意识。
3.通过各种饮用水利与弊的分析,增强学生卫生与健康意识,增强学生对“一分为二”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重点:水的净化方法;硬水的危害及检验
难点:水的净化方法及自来水的简单生产过程
关键:对各种水的成分的认识
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天然水含有各种杂质,不能饮用→水需要净化、纯化→针对天然水中的不同杂质,提出各种净化、纯化方法→讨论不同水的成分、利弊等。
可以从生活用水的来源导入新课,问学生,你们饮用的水是什么水?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课题。
然后提出问题:城市学生生活用水是自来水,农村学生生活用水是井水。为什么要饮用自来水,而不直接饮用天然水?为什么饮用井水,而不饮用河沟、水塘里的水?学生可以说出一些理由,教师把教材p98图4-8制成投影展示给学生。
所以需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和纯化,从而过渡到水的净化。
如何除去天然水中的杂质?教师出示一杯混浊的水,怎样使它变得澄清?学生经过思考不难说出静置沉降、过滤的方法(一定让学生自己想出来)。演示示【实验-1】、【实验-10】。教师说明加入明矾可使悬浮物沉降更充分的原因
学生思考:上述过程得到的水,除去了哪些杂质?这时得到的水是不是就可以饮用了?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作补充(除去了不溶物,但可溶性有害物质还没有除去)。引出自来水的生产。
自来水的生产可以投影p100图4-11,引导学生分析各个过程的作用。
经上述过程得到的水是否纯水?演示【实验4-3】证明不是纯水,怎样得到纯水?引出水的纯化,让学生自己想出方法,学生能说出用蒸馏的方法。介绍蒸馏操作,要求学生能说明蒸馏法的原理。
关于各种饮用水,然学生自己说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自成分、利弊。
硬水、软水可采取讲解,也可采取阅读的形式进行。(给学生补充介绍软水概念)饮用水学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饮用水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四章生命之源―水4.1我们的水资源4.2饮用水
一、教学内容
4.1我们的水资源4.2饮用水
1、介绍水和人类的关系,水的污染与防治。
2、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懂得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国情、节水、环保教育。
二、重点、难点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三、教学过程
4.1我们的水资源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也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们生活在“水球”上
●生命离不开水
●水的用途
1、在工业上
要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每生产1t的
煤:需水1~1.5t
钢:需水20~40t
纸:需水200~250t
化肥:需水500~600t
人造纤维:需水2000~3000t
2、农业上
灌溉农田,它的用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2/3以上。
●我们的水资源
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淡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1%
B.动植物体内及大气中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气候的作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
D.水不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节约用水
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_______。
●节约用水
●水污染及其防治
污水的来源
水体富营养化:氮、磷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物质大量繁殖。
污水处理厂
练习:
1.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__,但地面淡水仅约占总水量的____。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量的_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______________和生活_____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________、_______随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废水污水农药化肥
3.我们每一个人都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立起节约用水光荣的好风尚。
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B.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水来溶解物质
4.2饮用水
●水的净化
沉淀法: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使悬浮物沉淀。
过滤法:用沙层或活性炭过滤。
自来水生产原理:
生活中的净水方法:
【实验4-2】:在一个下端带有开关(活塞)的玻璃过滤柱内,由下至上装填棉花、活性炭、细沙、粗沙,把一个干净的烧杯放在过滤柱下,将浑浊的水慢慢地倒进滤柱。
观察:烧杯上得到的滤液,与原来的浑浊水相比,有何不同?
。
自来水厂
●水的纯化
将自来水,矿泉水少量加热蒸发,观察:
结果:水中均有固体残留物。
如何获得纯净水(蒸馏水)呢?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①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水。
②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水。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②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3)硬水软化的方法:
①生活中通过将水煮沸或曝晒。
②用实验室里制取蒸馏水的方法。
【典型例题】
夏天的长江水浑浊不堪,是因为水流量增大,引起河床的泥沙悬浮。自来水厂取水后要除去河水中的泥沙,采用的方法是;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可用的方法是;若水中混有不同沸点的其它液体,可选用的方法进行分离;若水中含有较多的
则称为硬水,生活中用可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沉淀法;活性炭吸附;蒸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肥皂水;煮沸。
【模拟试题】
我能选(“四选一”)
1、水是普通而宝贵的物质,它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2、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存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
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饮用水越纯越好,长期饮用有益健康
B、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异味是因为它有还原性
C、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D、生活中煮沸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B、氧气C、水D、铁
5、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B、水分子
C、氢分子D、氧分子
6、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
7、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河水污染的是()
A、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废渣的任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8、物质三态的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实质就是()
A、分子运动速度改变B、分子间隔改变
C、分子大小改变D、分子种类改变
【试题答案】
1、C、2、B、3、D、4、C、5、B、6、D7、D8、B第二册煤和石油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二册煤和石油”,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煤和石油教案(二)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了解“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对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有大致印象。
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节约能源并为开发新能源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归纳相结合。
教学用具
药品:石油。
其它: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煤和石油一定含有的主要元素是[]
A.碳B.氢
C.氧D.硫
2.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甲烷B.煤
C.石油D.乙醇
3.下列物质中不具有固定沸点的是[]
A.液态氧B.干冰
C.石油D.酒精
4.下列各组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A.金刚石、石墨B.甲烷、甲醇
C.乙醇、乙酸D.煤、石油
5.下列物质的燃烧产物,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煤B.石油
C.天然气D.氢气
附2:课堂练习答案
1.A2.A、D3.C4.A、C5.D
附3: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石油B.煤
C.甲烷D.乙醇
2.天然气和石油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氧B.碳、氢
C.硫、碳D.硫、氧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工业制二氧化碳B.石油炼制汽油
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D.酒精燃烧
4.下列物质不能燃烧的是[]
A.甲烷B.乙醇
C.煤D.碳酸钙
5.下列物质不能作为能源的是[]
A.天然气B.二氧化碳
C.氢气D.煤
文章来源://m.jab88.com/j/7728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