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遗址的建筑布局是:北部的卫城,南部的“圣堂”,中间的谷地

特点是:都用花岗石砌成,石缝无黏合物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的发现是揭示历史的重要依据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大津巴布韦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的表现

出土的文物

有工具和工艺品;进口货;皂石器

展示资料

感知历史

非洲人民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遗址是古代津巴布韦国家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

通过大津巴布韦遗址与考古发掘,探讨南部非洲历史的文明进程

感知理解

史论结合

全面概括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南部非洲的文化传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难点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出土的文物两个方面揭示了1100年至1500年前后南部非洲的文明所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与线索,从而揭示了古老的非洲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同样的灿烂与辉煌。由于本课重点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布局与特点和出土文物,建议在教学中多运用影视图片资料,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探索历史奥秘的兴趣,并为后面化解难点做知识准备。

本课引言引用了考古学家麦克维尔和戴维逊的记述并配以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成就与神秘,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遗迹的求知欲。建议教师以文字和照片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引入新课。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在猜想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探索的领域。

第一目“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其次重点介绍了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和特点,揭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恢弘气势与神秘,以及南部非洲的建筑艺术的成就。在介绍之前,先告诉同学因为今天津巴布韦国家以考古遗址命名,为了有所区别,就在津巴布韦遗址前加了一个“大”字。

(1)遗址北部的卫城。了解卫城的建造时间、建筑特点及建筑式样和作用,以及在这里出土的重要文物,并且了解“卫城”得名的由来,以突出卫城的重要性。

(2)南部的椭圆形建筑物——“圣堂”。建筑时间、建筑式样及特点,圆形椎塔的建筑设计,显示了这里建筑的与众不同。

介于卫城与“圣堂”之间的谷地。介绍它的布局特点与规模。

关于建筑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图片以及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布局的空间感。

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中,我们发现建筑都是用花岗岩石砌成,没有使用木结构。不用拱门和圆顶,而且石头与石头接缝处不施灰浆,未用任何黏合物。它对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个谜。建议让同学阅读,初步了解石头建筑的三种类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无黏合物的石头建筑技术怎样才能做到毫无缝隙呢?教师补充说明“在这些花岗石上烧火,然后突然浇水,利用冷缩热胀的原理使岩石裂成平整的石片,然后再用硬槌将这些石片修饰成平整的石砖。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以增强对大津巴布韦遗址高超的建筑技术的了解。

教学建议:根据所掌握与了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资料,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手绘制一份遗址布局平面图,同时探究它的建筑目的与用途?注意尊重学生的发言,保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第三目“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的探究做铺垫。

第二目“出土的文物”

对大津巴布韦的发现最早是西方人对财富的渴望的结果。因为在19世纪,一些寻宝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极大地阻碍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这些寻宝者以古迹开发公司的名义,对这一历史古迹进行了合法的洗劫。后来对遗址的考古也仅限于想证明遗址文明与外部文化有关。因此对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就显得力不从心。仅就出土的文物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工具与工艺品。通过展示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铁锄、斧头和工艺品中铜、青铜、黄金镯子等出土的实物图片,并介绍它们的出土地点,为第三目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注意引领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注意让学生运用这些实物史料进行历史的探究活动。

例如:纺锤的发现证明了古津巴布韦人掌握了纺织技术,而不像种族主义者们把非洲人描述成野蛮未开化的民族;大量铁农具的出土,表明了当地农业的发达,同时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等等。

进口货。有棉、丝织品、花瓶、玻璃珠子,波斯的小花碗和中国明朝的青瓷碎片。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尤其是中国明朝青瓷碎片的出现,更加有力的证明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之间的了解。

皂石器。介绍什么是皂石。它是滑石的变种,常与绿泥石、头角闪石和云母等相伴生。具有云母的晶体,质地的硬度和油滑的触感,不受任何酸类的影响。可以放进资料库。重点介绍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用皂石雕刻而成。目前有8个被国家列为国宝。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让学生阅读,了解神鸟归来的曲折历史,使学生明白,我们要尊重各国历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第三目“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首先让学生明确遗址反映的时间。经14C的测定:遗址11世纪开始建设,1500年前后被遗弃。

关于石头城建设的目的,有多种说法,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勇于大胆置疑。

本目是教学难点。大津巴布韦遗址不仅反映了古津巴布韦社会的政治状况,而且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材从遗址建筑与出土文物本身去复原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如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这种城市式的建筑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惊人,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教材阐述这一部分内容,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学难点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从分项理解到总体归纳,以形成对古津巴布韦国家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如政治状况、经济发展程度、对外贸易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最后,在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运用原因分析法,从内外因两方面比较,得出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于膨胀的结果。使学生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分组描绘古津巴布韦人一家一天的生活。要求有描述商人家庭的,有描述农民家庭的,有统治者一天的生活,有被统治者的一天的生活。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通过对引言的解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对考古发现的兴趣,使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例如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与建造者的艰辛?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引入新课。然后运用多媒体或音像资料展示并介绍三个重要概念:卫城、椭圆形建筑、谷地。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的特征,以发现大津巴布韦文明在建筑上的独特性。以增进对南部非洲文明的敬仰,对当地人民智慧的了解。问题三:请你设想当时建造石城会遇到哪些困难?建造石城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此目问题的设置呈阶梯状,由易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探究人类古文明的兴趣。

出土的文物。教材分三类介绍了出土文物。这三类出土文物构成了一幅古津巴布韦人的生产、生活、文化画卷。教学中通过展示大津巴布韦出土文物的实物图片,以增强学生对津巴布韦历史的感性认识。领略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如介绍出土的叶形铁铲,它就有别于我国铁铲的式样。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19世纪人们对南部非洲还没有多少了解的时候,中国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大津巴布韦就有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介绍本课一个重要概念“皂石鸟”时,着重讲述皂石鸟的出土到遭受劫掠的命运和今天它作为津巴布韦人民的骄傲出现在国旗与国徽的非凡经历,让学生懂得尊重历史,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反对文化上的殖民与强盗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历史思维品质与能力。

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出土文物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探究大津巴布韦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养成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先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并举例说明”。其次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渐形成综合概括的能力。

关于大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教材提供了三种说法。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关于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哪一种说法最合理?从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旨在讨论中让学生掌握历史原因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大凡历史悠久的国家都会保留着几处废墟,让后来的人们追忆和凭吊祖先们的足迹。津巴布韦的国名意思就是“石头城”,取自于古代的大津巴布韦城。大津巴布韦城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废墟之一,和古罗马斗兽场和庞贝古城等等其他的古迹比起来,大津巴布韦城好像在人们的眼中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虽然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建造的这座城堡,但是人们还是搞不清楚,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修建这座石头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外星人的作品。但是经过考古学家长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用14C考察证明出大津巴布韦城确实是古代津巴布韦人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津巴布韦遗址去领略它神秘而迷人的风貌。

案例二 在介绍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图片并介绍皂石鸟。

“津巴布韦鸟”石雕最早发掘于19世纪末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遗址中发现的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花岗石建筑顶部的“津巴布韦鸟”。鸟身如鹰,而头似鸽,脖子高昂,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这种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

案例三 在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这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

对于许多对非洲文明不甚了解的人来说,非洲留给人们的是落后封闭荒凉的印象。南部非洲更是缺失了文明的地方。

然而失落文明的证据一个个像袅袅青烟从非洲内陆升起,大津巴布韦遗址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证明了我们之前对非洲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和无知。

透过历史的时间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古津巴布韦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

解题关键:石头建筑是它的特点。

思路引领:从建筑布局与建筑技术上了解。

答案提示: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

2.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2~3点。

解题关键:依据是建筑遗址与出土文物。

思路引领:冶金、纺织、建筑。

答案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看课文中的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解题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思路引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次要因素。

答案提示:课文中关于津巴布韦衰落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穆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津巴布韦的衰落。

2.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解题关键: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是证明历史的最好说明。

思路引领:我们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认识源于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

答案提示: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相关阅读

第七单元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第七单元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遗址的建筑布局是:北部的卫城,南部的“圣堂”,中间的谷地

特点是:都用花岗石砌成,石缝无黏合物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的发现是揭示历史的重要依据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大津巴布韦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的表现

出土的文物

有工具和工艺品;进口货;皂石器

展示资料

感知历史

非洲人民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遗址是古代津巴布韦国家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

通过大津巴布韦遗址与考古发掘,探讨南部非洲历史的文明进程

感知理解

史论结合

全面概括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南部非洲的文化传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难点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出土的文物两个方面揭示了1100年至1500年前后南部非洲的文明所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与线索,从而揭示了古老的非洲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同样的灿烂与辉煌。由于本课重点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布局与特点和出土文物,建议在教学中多运用影视图片资料,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探索历史奥秘的兴趣,并为后面化解难点做知识准备。

本课引言引用了考古学家麦克维尔和戴维逊的记述并配以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成就与神秘,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遗迹的求知欲。建议教师以文字和照片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引入新课。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在猜想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探索的领域。

第一目“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其次重点介绍了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和特点,揭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恢弘气势与神秘,以及南部非洲的建筑艺术的成就。在介绍之前,先告诉同学因为今天津巴布韦国家以考古遗址命名,为了有所区别,就在津巴布韦遗址前加了一个“大”字。

(1)遗址北部的卫城。了解卫城的建造时间、建筑特点及建筑式样和作用,以及在这里出土的重要文物,并且了解“卫城”得名的由来,以突出卫城的重要性。

(2)南部的椭圆形建筑物——“圣堂”。建筑时间、建筑式样及特点,圆形椎塔的建筑设计,显示了这里建筑的与众不同。

介于卫城与“圣堂”之间的谷地。介绍它的布局特点与规模。

关于建筑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图片以及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布局的空间感。

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中,我们发现建筑都是用花岗岩石砌成,没有使用木结构。不用拱门和圆顶,而且石头与石头接缝处不施灰浆,未用任何黏合物。它对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个谜。建议让同学阅读,初步了解石头建筑的三种类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无黏合物的石头建筑技术怎样才能做到毫无缝隙呢?教师补充说明“在这些花岗石上烧火,然后突然浇水,利用冷缩热胀的原理使岩石裂成平整的石片,然后再用硬槌将这些石片修饰成平整的石砖。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以增强对大津巴布韦遗址高超的建筑技术的了解。

教学建议:根据所掌握与了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资料,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手绘制一份遗址布局平面图,同时探究它的建筑目的与用途?注意尊重学生的发言,保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第三目“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的探究做铺垫。

第二目“出土的文物”

对大津巴布韦的发现最早是西方人对财富的渴望的结果。因为在19世纪,一些寻宝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极大地阻碍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这些寻宝者以古迹开发公司的名义,对这一历史古迹进行了合法的洗劫。后来对遗址的考古也仅限于想证明遗址文明与外部文化有关。因此对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就显得力不从心。仅就出土的文物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工具与工艺品。通过展示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铁锄、斧头和工艺品中铜、青铜、黄金镯子等出土的实物图片,并介绍它们的出土地点,为第三目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注意引领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注意让学生运用这些实物史料进行历史的探究活动。

例如:纺锤的发现证明了古津巴布韦人掌握了纺织技术,而不像种族主义者们把非洲人描述成野蛮未开化的民族;大量铁农具的出土,表明了当地农业的发达,同时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等等。

进口货。有棉、丝织品、花瓶、玻璃珠子,波斯的小花碗和中国明朝的青瓷碎片。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尤其是中国明朝青瓷碎片的出现,更加有力的证明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之间的了解。

皂石器。介绍什么是皂石。它是滑石的变种,常与绿泥石、头角闪石和云母等相伴生。具有云母的晶体,质地的硬度和油滑的触感,不受任何酸类的影响。可以放进资料库。重点介绍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用皂石雕刻而成。目前有8个被国家列为国宝。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让学生阅读,了解神鸟归来的曲折历史,使学生明白,我们要尊重各国历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第三目“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首先让学生明确遗址反映的时间。经14C的测定:遗址11世纪开始建设,1500年前后被遗弃。

关于石头城建设的目的,有多种说法,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勇于大胆置疑。

本目是教学难点。大津巴布韦遗址不仅反映了古津巴布韦社会的政治状况,而且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材从遗址建筑与出土文物本身去复原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如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这种城市式的建筑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惊人,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教材阐述这一部分内容,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学难点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从分项理解到总体归纳,以形成对古津巴布韦国家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如政治状况、经济发展程度、对外贸易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最后,在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运用原因分析法,从内外因两方面比较,得出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于膨胀的结果。使学生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分组描绘古津巴布韦人一家一天的生活。要求有描述商人家庭的,有描述农民家庭的,有统治者一天的生活,有被统治者的一天的生活。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通过对引言的解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对考古发现的兴趣,使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例如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与建造者的艰辛?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引入新课。然后运用多媒体或音像资料展示并介绍三个重要概念:卫城、椭圆形建筑、谷地。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的特征,以发现大津巴布韦文明在建筑上的独特性。以增进对南部非洲文明的敬仰,对当地人民智慧的了解。问题三:请你设想当时建造石城会遇到哪些困难?建造石城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此目问题的设置呈阶梯状,由易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探究人类古文明的兴趣。

出土的文物。教材分三类介绍了出土文物。这三类出土文物构成了一幅古津巴布韦人的生产、生活、文化画卷。教学中通过展示大津巴布韦出土文物的实物图片,以增强学生对津巴布韦历史的感性认识。领略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如介绍出土的叶形铁铲,它就有别于我国铁铲的式样。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19世纪人们对南部非洲还没有多少了解的时候,中国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大津巴布韦就有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介绍本课一个重要概念“皂石鸟”时,着重讲述皂石鸟的出土到遭受劫掠的命运和今天它作为津巴布韦人民的骄傲出现在国旗与国徽的非凡经历,让学生懂得尊重历史,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反对文化上的殖民与强盗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历史思维品质与能力。

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出土文物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探究大津巴布韦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养成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先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并举例说明”。其次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渐形成综合概括的能力。

关于大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教材提供了三种说法。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关于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哪一种说法最合理?从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旨在讨论中让学生掌握历史原因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大凡历史悠久的国家都会保留着几处废墟,让后来的人们追忆和凭吊祖先们的足迹。津巴布韦的国名意思就是“石头城”,取自于古代的大津巴布韦城。大津巴布韦城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废墟之一,和古罗马斗兽场和庞贝古城等等其他的古迹比起来,大津巴布韦城好像在人们的眼中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虽然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建造的这座城堡,但是人们还是搞不清楚,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修建这座石头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外星人的作品。但是经过考古学家长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用14C考察证明出大津巴布韦城确实是古代津巴布韦人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津巴布韦遗址去领略它神秘而迷人的风貌。

案例二 在介绍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图片并介绍皂石鸟。

“津巴布韦鸟”石雕最早发掘于19世纪末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遗址中发现的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花岗石建筑顶部的“津巴布韦鸟”。鸟身如鹰,而头似鸽,脖子高昂,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这种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

案例三 在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这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

对于许多对非洲文明不甚了解的人来说,非洲留给人们的是落后封闭荒凉的印象。南部非洲更是缺失了文明的地方。

然而失落文明的证据一个个像袅袅青烟从非洲内陆升起,大津巴布韦遗址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证明了我们之前对非洲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和无知。

透过历史的时间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古津巴布韦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

解题关键:石头建筑是它的特点。

思路引领:从建筑布局与建筑技术上了解。

答案提示: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

2.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2~3点。

解题关键:依据是建筑遗址与出土文物。

思路引领:冶金、纺织、建筑。

答案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看课文中的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解题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思路引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次要因素。

答案提示:课文中关于津巴布韦衰落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穆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津巴布韦的衰落。

2.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解题关键: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是证明历史的最好说明。

思路引领:我们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认识源于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

答案提示: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第七单元第2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第七单元第2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2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

卡尔·莫克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

1.非洲绍纳人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

2.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认识和探究应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用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究人类古文化遗产

情景再现

1.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文明

2.在科学研究领域不应有任何民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英国殖民主义者塞西尔·罗得斯、詹姆斯·本特、理查德·霍尔、兰德尔·麦克维尔、卡顿·汤普森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阅读文字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谁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

难点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掘的。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如何发现和发掘以及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的成就。建议先复习第一节课内容,明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历史概念。

本课的引言是由一幅图片和关于卡尔·莫克寻找和发掘宝藏艰辛历程的一个片段组成。建议从图片入手,提问谁首先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引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

教材详细讲述了德国人卡尔·莫克寻找和发掘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艰难历程。

19世纪中叶,在世人的眼中,南部非洲依然是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第一个亲身探秘大津巴布韦遗址,并将它公之于众的是德国人卡尔·莫克,一个生在德国斯图加特的木匠的儿子。15岁时,深受探险潮流影响的卡尔·莫克,已下定决心要到非洲探险,决心探明南部非洲的神秘。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学习了生物学、地质学,以及当地人的语言。他还大量翻阅了欧洲出版的探险文学作品。这类书在当时十分流行畅销。27岁,莫克认为他已经作好了探险的准备,但由于没有官方的支持,也没有足够的装备,他不得不在一只德国货船上当船员才踏上去非洲的路。这只船把他载到南非东南部的德班港口,当时的德班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在以后的6年中,莫克徒步穿行于南部非洲。不像有钱的探险家,他没有雇用当地的挑夫为他担载行李;他身着皮革套装,出没于羚羊藏身之地;他自己扛着60磅重的装备,包括罗盘与六分仪、猎刀、毯子、洋铁碗、书、笔墨纸张、猎枪,以及两支左轮连发手枪。身材魁梧、络腮胡子的卡尔,在穿越热带森林草原时的情景令人钦佩而又不可思议。他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只有一把大伞为他挡着火一样的太阳。最后在林波波河的南岸,他终于看到了地质的“杰作”,那就是黄金、钻石矿藏的矿脉,按照英国殖民政策的规定,他把这个发现向当地官员报告。卡尔的预感是正确的!黄金、钻石不断从这个地区开采出来!

莫克再次去探险时,装备已十分精良。他第一次有了大笔的钱来雇用挑夫。1871年5月,他率领40人来到南非。7月底,他越过林波波河后写下了这样一番话,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一位考古学家的雄心壮志:“我好像看到了祖国的统一,我站在整个世界面前,心中浮现出戴上胜利桂冠的神圣帝国皇帝凯撒的高大形象,他庄严宣布: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也是迄今为止最神秘的非洲地区,将重见光明!那就是古老的莫诺莫塔帕!那就是奥菲尔!”一个月后,莫克发现自己已身陷绝境。他的挑夫离开了他,拿走了他的部分日用品,作为应支付的薪水。更为严峻的是,当地的马绍纳人对他怀有敌意,这使他恐惧至极。他沮丧地写道:“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恐怖,不但东西可能丢失,就连生命也难保住。吃的食物,可能被人下毒;暗箭,也随时难以提防。”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位叫亚当·仁达的猎人帮助了他,亚当·仁达是流浪于南非的德国人,他已脱离白人社会,与他的两位马绍纳妻子在这附近居住。亚当·仁达不仅给莫克提供住所,还陪同莫克进行探索。

那时,大津巴布韦遗址处于酋长头人的控制之下。莫克在遗址附近逗留了九个月,只被获准进入遗址三次。第一次莫克发现了椭圆形建筑物。数天后他又发现了破损的沿山卫城及卫城山上的碉堡。莫克特别注意到,卫城西部墙上突出的经过修饰的皂石横梁。他又捡到一只皂石碟子,还有一个类似铁锣形状的东西。第三次的探索收获最大。莫克从椭圆形的建筑物的门楣上刮下一片类似雪松的木片。这种木料微红且芬香。莫克认定木料就是檀香木。莫克记得《圣经》上说过:所罗门王就是用黎巴嫩的檀香木建筑他的宫殿的,于是,他匆匆地下了这样的结论:这一小块檀香木一定是来自黎巴嫩。因此,他推论:这檀木只能是古时在海上旅行的黎巴嫩人,即腓尼基人带到非洲来的。而且,《圣经》上还说:示巴女王曾经到过所罗门王的宫殿。莫克认为他发现的地方就是盛产黄金宝石的奥菲尔,类似雪松的木片就是有力的证据,他在山顶所发现的那个圆形围场一定是示巴女王仿所罗门王的宫殿建造的。

莫克在这片废墟上没有发现示巴女王任何藏宝遗迹,他把他发现的那只皂石雕刻的破碗和一面铁锣,仔细记载并绘了图。但是,莫克没有任何考古的经历,也未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发掘这庞大遗址的工程实在超出了他的能力。莫克考虑到,如果长时间逗留在这里,可能不大安全,所以,1872年3月,他打起行李,越过林波波河,回到了英国人管辖区。与此同时,外界终于第一次知道了莫克的发现。发现废墟遗址后,莫克马上派了信使到离他最近的欧洲人居住区,带了封信给德国。在这封信中,莫克宣布了他的发现。这封信后来刊登在1872年3月的一本德国杂志上,在欧洲这是第一次由官方宣布,同月,莫克离开了津巴布韦这个地区。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请学生讨论回答如下问题:莫克为什么要去非洲探险?他的目的是什么?莫克在探险过程中遭遇到什么困难?莫克探险发现了什么?莫克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莫克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师生在答疑和讨论过程中完成本目的教学任务。最后归纳出莫克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

第二目“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莫克的发现以及19世纪80年代南非德兰士瓦发现特大金矿,极大刺激了欧洲人在津巴布韦探矿的热潮,各国淘金者蜂拥而至。同时引起了考古人士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从而逐步揭开了这一南部非洲文明的神秘面纱。

虽然莫克默默无闻地死去,但他发现的废墟却成了考古学上的一个热门话题。1899年,这个废墟掌握在英国著名的殖民主义者塞西尔·罗得斯手里。他建立了一个叫做罗得西亚的殖民地。塞西尔·罗得斯组织了一队人在这废墟上驻扎下来,对莫克发现的废墟进行考察。19世纪90年代初,罗得斯的考古队与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遗址科学研讨会。他们所研讨的正是卡尔发现的大津巴布韦。他们聘请了研究远古时期文明的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1891年,本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系统发掘,本特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各种外来文化(如《圣经》中提到的那些)联系的证据。但自一开始,他就陷入失望中,因为津巴布韦,在他看来,似乎是纯粹的非洲文化,并不十分古老。他这样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但是,当他挖到4只用皂石雕刻的栖息在高大雕刻柱子上的大鸟时,开始改变他的观点。这样的艺术珍品,在他眼中,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亚述、希腊、克里特、腓尼基等古国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本特没有受过考古的专业训练,又缺乏实地考古的经验,因此,他对津巴布韦遗址的首次发掘没有留下多少现场记录,还破坏了遗址中不少地层学资料。

1902年5月殖民政府任命理查德·霍尔为“大津巴布韦博物馆馆长”,对这个遗址再次进行挖掘。此次遗址考古的时间是从1902年至1904年。由于霍尔未经过考古专业的训练,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进行了破坏性的发掘,给大津巴布韦遗址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霍尔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与本特的相符,即津巴布韦是由从阿拉伯或近东来的北方人所建造。

在1905年,大津巴布韦遗址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科学探查。这就是不列颠协会派出的考古专家兰德尔·麦克维尔,他仔细考察了这片遗址,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发掘。所做结论与本特的第一判断相吻合。他郑重宣布:大津巴布韦“毫无疑问,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属于非洲”。他还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新的历史篇章已经被掀开了一角。非洲黑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面纱遮掩的角落,但是,这段历史并非无法发现,现在,这个面纱的一角已经被揭开了。”英国科学促进会不愿意接受这个定论,1929年派了另一位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去考察以证明大卫是错的。这个资深的考古学家对该遗址进行了极其彻底的分析,她的发掘成果丰富且极具价值。1929年卡顿·汤普森宣布麦克维尔的结论是正确的。她说:“我认为,该遗址从每个角度来看都属于非洲本土文化。”因此大津巴布韦遗址属于非洲文明已确凿无疑。

1958年,殖民政府主持了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最后一次系统的发掘,出土的文物虽然不多,但已经证明,这个遗址是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文明。

建议在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主要进行了哪几次发掘?你认为最成功的是哪次?为什么?还可以请同学阅读完本目内容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本目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一目的教学。本课的引言是由一幅图片和关于卡尔·莫克寻找和发掘宝藏艰辛历程的一个片段组成。建议教学从图片入手,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解释“大津巴布韦遗址”,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的独特之处”。

提问谁首先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引入本课的学习。

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请学生讨论回答如下问题:莫克为什么要去非洲探险?他的目的是什么?莫克在探险过程中遭遇到什么困难?莫克探险发现了什么?莫克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是否科学?为什么莫克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师生在答疑和讨论过程中完成本目的教学任务。最后归纳出莫克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

关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一目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先讲清楚“大津巴布韦遗址”开始有组织发掘的背景,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塞西尔·罗得斯。塞西尔·罗得斯对莫克有关大津巴布韦地区就是《圣经》上记载的盛产黄金宝石的奥菲尔的论断深信不疑,詹姆斯·本特正是受雇于罗得斯开始对莫克发现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系统的发掘。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对大津巴布韦遗址主要进行了哪几次发掘?你认为最成功的是哪次?为什么?还可以请同学阅读完本目内容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本目的教学任务。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介绍“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用多媒体介绍)。

图片1:津巴布韦的国徽

问:1.这是哪个国家的国徽?2.津巴布韦是什么意思?说明:津巴布韦这个词可能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头房子”的意思。这是世界上惟一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

图片2:大津巴布韦遗址外景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马斯温戈市东南、维多利亚堡东南约29公里处,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12世纪,津巴布韦国家建立之后,统治者多以石头房子标榜自己的身份。据统计,津巴布韦有两百多处石头建筑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南部非洲文明的集中体现。是谁发现了遗址呢?这样转入本课内容。

案例二 使用计算机出示两幅图片

图片1:卡尔·莫克像

问题1:第一个亲身探索大津巴布韦遗址并将它公布于众的是谁?

教师指出莫克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是《圣经》里所说的奥菲尔,他在日记里写到:很明显,这是远古时代文明人的作品。山上的碉堡,无疑是仿照所罗门王的庙宇建造的。山谷中的椭圆形建筑物,肯定抄袭了示巴女王的宫殿式样。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属于欧洲人的。

出示图片2:罗得斯像。问题2:这是谁?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教师指出莫克的发现以及19世纪80年代南非德兰士瓦发现特大金矿,极大刺激了欧洲人在津巴布韦探矿的热潮。各国淘金者蜂拥而至。其中英国著名的殖民主义者罗得斯走在最前面。他以英国南非公司的名义侵占了北至坦噶尼喀湖、东至今马拉维湖的大片地区,以其姓氏命之为“南罗得西亚”和“北罗得西亚”。罗得斯对莫克的观点深信不疑,本特正是受雇于罗得斯开始对大津巴布韦遗址进行系统发掘的。这样进入本目的学习。

一、本课测评

1.简述莫克是如何发现大津巴布韦遗址的。

解题关键:自身具备探险家的基本素质。

思路引领:执著顽强的探险精神、别人的帮助。

答案提示:莫克从小就决心去非洲探险,他学习了大量的生物学、地质学和非洲语言等相关知识,具备了探险家的基本素质,凭借执著顽强的探险精神,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辗转于原始森林与山丘岩石之间,有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难,在一位德国猎人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

2.你认为,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几次发掘,哪一次最成功?

解题关键:科学的发掘、实事求是的研究。

思路引领:兰德尔·麦克维尔是一名专业考古人士,训练有素,经验丰富。

答案提示:兰德尔·麦克维尔毕业于英国考古训练学院,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对大津巴布韦进行了科学的挖掘,先对津巴布韦其他五个遗址进行短期发掘,之后将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出的文物以及当地人的用品进行详细的比较,实事求是的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属于非洲文化的正确结论。

二、学习延伸

1.你认为莫克是个成功的探险家吗?

答:是。莫克凭着执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2.为什么说理查德·霍尔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是破坏性的?

答:由于理查德·霍尔经过考古专业的训练,也由于他对非洲人的偏见和歧视,他错误地推断,遗址的上层必是非洲人的遗物,真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创造者必定在下层。他率领的考古队,将一些遗址3—5英尺厚的文化遗存,包括石头、泥土连同树木,全部搬离现场。有些地方,甚至搬走了12英尺厚的文化遗存!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发掘,对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考古和历史研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七单元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七单元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4课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兰德尔·麦克维尔和卡顿·汤普森考证是非洲人创造了遗址文明

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陈述观点,问题探究

古代非洲人民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文明;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两位学者的贡献

加莱克初步论证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了遗址文明;达文·比奇对绍纳史进行研究,进一步论证此观点

对比联系,广泛探究

在追求科学与真理的道路上,要树立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启示与疑问

启示:懂得理解与尊重历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疑问:遗址的起迄时间;遗址文明是一种非洲人,还是多种非洲人创建的;遗址所属国与穆塔帕王国的关系

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探究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

概括阐释,问题探究

我们对世界文明的探索应尊重历史;对人类历史的认识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应该不断探究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非洲人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难点

为什么说大津巴布韦是非洲人创造的?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有三目内容,一是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介绍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即非洲人创造说与非非洲人创造说。二是两位学者的贡献,英国学者加莱克和津巴布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研究成果使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非洲人自己创造的观点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三是启示与疑问。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导下获得一定的启示。同时还有许多有关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未解之谜有待人们去探索。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建议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增加学生对本课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兴趣。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画的是今天津巴布韦国旗图案。文字侧重指出国旗最显著的图饰特征。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皂石鸟已经成为津巴布韦的标志,印在了国旗、国徽和硬币上。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津巴布韦人民对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是多么珍惜与敬仰。建议教师,出示津巴布韦国徽图片,让同学们观察国徽中熟悉的图案,通过提问方式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所示图片是哪国国徽,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问题二:津巴布韦人把出土文物印在国旗、国徽上的寓意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另一种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创造的观点,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

教材介绍了两种观点。一种是以理查德·霍尔等殖民主义者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创造的,而是近东人创造的。

教材对这个问题的由来没有详细介绍,建议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内容,以帮助学生了解此观点。

19世纪90年代初,英国人罗得斯的考古队与英国科学促进会共同举办了第一届遗址科学研讨会。他们所研讨的正是卡尔发现的大津巴布韦。他们聘请了研究远古时期文明的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本特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各种外来文化(如《圣经》中提到的那些)联系的证据。但自一开始,他就陷入失望中。因为津巴布韦,在他看来,似乎是纯粹的非洲文化,并不十分古老。他这样写道:“我对这地区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但是,当他挖到4只用皂石雕刻的栖息在高大雕刻柱子上的大鸟时,开始转变他说话的腔调了。这样的艺术珍品,在他眼中,似乎弹奏着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弦音——亚述、希腊、克里特、腓尼基等古国的弦音!一句话,绝不是非洲的!1892年,本特写了一本名为《马绍纳的城市废墟》的书,在描述这片废墟完全不同于它周围环境的地貌时,他写道:“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个标志,这片废墟是最著名的──古老、雄伟、神秘;高高耸立,与周围的原始小屋和粗犷的大自然形成鲜明对比。”本特的继承人是发掘津巴布韦遗迹的官方考古学家理查德·N·霍尔。此人在此遗址考古的时间是从1902年至1904年。他的发掘方法具有破坏性。他总是急于把遗址上的废墟恢复到他认为的“原来”模样。所以,他鲁莽无情地把12英尺厚的泥土和石头从地堡的内部搬运出去。这无疑是一种破坏:他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与本特的相符,即津巴布韦是由从阿拉伯或近东来的北方人所建造;正如霍尔所指出的:是由远古社会的更加开化的民族所建造。

另外一种观点是以兰德尔·麦克维尔和卡顿·汤普森为代表,认为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自己创造的。1905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委任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麦克维尔对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希望能够证明大津巴布韦并不是非洲人的遗产。但是从挖掘出土的文物和遗址建筑的特点看,都属于非洲式的,麦克维尔严肃指出:“许多人都会哀叹一段罗曼史的破碎,但是可以肯定,一个冷静清醒的头脑看到的并不是什么罗曼史,而是一个失落已久的历史文化遗产……非洲黑人的历史曾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一个被面纱遮盖的角落,但是,这段历史并非无法发现,现在这个面纱的一角已经被揭开。”他的宣言点燃了一场论战之火。激起了殖民主义者的愤怒。1929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又征招了另一位杰出的女考古学专家汤普森博士,重新对遗址进行考察。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称得上是科学工作的典范。她证实了麦克维尔的论断,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文明是由班图人创造的。她还说:“我……坚决不同意一再提出的调和性意见,即津巴布韦及其同类的建筑是在当地的工人在一个优秀的外来种族或监督者指导下修建的。”建议教学中让学生阅读,了解班图人的概况,以加深非洲黑人是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创造者的理解。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如:黑人又叫尼格罗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他们可分为苏丹尼格罗人和班图尼格罗人两种,后者在民族、语言学上又被称为班图人。班图人起源于喀麦隆高原的西侧。在过去2000年里班图人从早先居住的小块地区不断向外扩散。这种扩散,在非洲古代历史上被称为班图人大迁徙。路线大体上可以分成西、南、东三个方向。向南迁徙的班图人人数最多,被称作绍纳人、卡兰加人、聪加人等的部落越过马夸人和瑶人的住区,到达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河间地区居住,其中绍纳人居住在今津巴布韦的西部。

这里尤其要点明:由于历史原因,殖民主义者不愿意承认非洲人有创造文明的能力。麦克维尔和汤普森两位学者在恶劣的学术环境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科学精神奠定了他们在学术界的地位,并赢得了后人的尊敬。而殖民主义者们无论如何也不肯作出让步,他们决不承认非洲人有能力创造出如此伟大的建筑。

建议教学时补充说明殖民主义者不愿意承认非洲人有创造文明的能力的原因。欧洲人在非洲的领土攫取、传教热情、商业冒险主要都是基于一种主要看法,即当时的非洲人“低人一等”;他们的愿望可以被忽视,他们需要“较开化”的文明来“指引”。那时,多数欧洲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总是住在泥土茅屋里——这是原始的象征。而此时此刻所考察到的非洲文明具有如此高度的组织性和创造性,以至于建造了像大津巴布韦这样的著名石建筑物;这一概念对心安理得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的欧洲人确实具有威胁性!于是,这种看法间接地抨击了在非洲大陆上的欧洲人的存在。这对英国人和在罗得西亚的殖民者认为大津巴布韦不属于“非洲文化”的观点有很大的利害关系。他们极力否认并企图控制此学说的传播。

随着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关于文明根源争论问题就变成了政治问题。殖民主义者的殖民行为引起了当地黑人民族主义者的仇恨,他们在1961年和1963年分别成立了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和津巴布韦民族联盟,来传播自己民族文化和与白人殖民政府进行政治斗争。这场由学术问题引起的争论逐渐演变成了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之间的斗争。争论愈演愈烈。直到1970年,罗得西亚的一位官方考古学家不得不认输,承认了这桩考古事实——大津巴布韦属于非洲!10年后,罗得西亚独立,一切权利归于占绝大多数的黑人。这个国家自豪地取名为津巴布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这名字是马绍纳语“Jinmbabuwei”的英语形式,意思是“望族”。

教学建议:可以请学生讨论问题一:麦克维尔和汤普森考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结论的依据分别是什么?问题二:殖民主义者极力否认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三:学术争论为何会演变成政治斗争?黑人民族主义者坚持斗争的意义何在?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殖民主义者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的观念是引起争论的根源。

第二目“两位学者的贡献”

教材主要介绍了英国学者加莱克和津巴布韦大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在论证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非洲人创造问题上的重要突破,津巴布韦国家档案馆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加莱克通过考古初步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建议学生阅读,了解绍纳人的概况,及与班图人的关系。或者请同学课后进一步了解班图人、绍纳人的情况,撰写一篇介绍小短文。

加莱克从绍纳人石头建筑风格和生产工具特征上证明了遗址文明与绍纳人有关,这比麦克维尔等的研究更进一步。达文·比奇对绍纳历史的研究则更加系统和具有开拓性。他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也更加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领域更加开阔。除了考古材料,他还利用国内外的档案、语言学等去印证历史,增加了历史的可信度,使遗址的很多疑团迎刃而解。这里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考证的相关知识,如:孤证不立的原则;科学考证应注重三重证据:地上文献,地下文物,活的社会风俗,它们彼此相互印证;类型比较法与历史比较法,类型比较法比历史比较法更可靠等。以引起学生对考古论证的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达文·比奇的研究视角与前人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注意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化和视角的变化是创新思维的宝贵品质。同时在追求科学与真理的道路上,应具有科学的态度与精神。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津巴布韦国家也非常重视对自己祖先文明的了解,国家档案馆出版了历史权威著作《津巴布韦史诗》,也为非洲人创造大津巴布韦文明作了有力证明。现在这一观点已普遍为大家接受。所有严肃的学者“都把大津巴布韦看成是非洲发展的产物,它是用当地出产的原材料,按照数世纪一直沿用的建筑原理建造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四卷,第387页。)

第三目“启示与疑问”

本目教材是对本章内容的一个总结与运用,也可作为本课的小结。主要解释启示的含义:启发指示,有所领悟。

教材主要从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探秘和谁创造了津巴布韦文明这两个方面去解释非洲历史的线索。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由此我们受到的启示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在对待古津巴布韦文明问题上,我们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与态度,理解与尊重历史。大津巴布韦文明不过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古代文明的代表。而古代非洲还存在着很多文明王国,他们此起彼伏,遥相呼应,生长在非洲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二、任何种族歧视和种族偏见都不可能抹煞非洲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任何无视非洲文明的做法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与践踏。三、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艰苦探索、作踏实细致研究的科学精神。教学中应就启示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阐释自己的观点。

疑问:人类认识历史的过程是复杂与艰巨的。因此人们探索历史奥秘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类历史不断接近真理的认识过程。其中必然还会有我们目前不能揭示的奥秘。例如,关于古代津巴布韦文明中,遗址的起迄时间问题,文明的分期问题,创造文明的是一种非洲人还是多种非洲人的问题,遗址所属津巴布韦国家同穆塔帕王国之间的确切关系问题等等。教学中建议教师抛砖引玉,重点介绍一个疑问,或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津巴布韦文明不解之谜的探索兴趣。课后分小组完成一篇有关设想解决古代津巴布韦文明疑难问题的研究性小论文。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一目的教学。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图片资料,即津巴布韦国旗和国徽,提出问题。如所示图片是哪国国徽,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考察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二:津巴布韦人把出土文物印在国旗、国徽上的寓意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接下来应让学生感知有关“谁创造了大津巴布韦文明”的两种不同观点。通过学生阅读与教师讲述,让学生感知问题。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适当补充一些史料以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如介绍殖民主义者本特和霍尔的大津巴布韦文明是由近东人创造的观点以及1938年罗得西亚政府的一幅张贴画。在此基础上,学生探究如下问题:问题一:麦克维尔和汤普森考古结论的依据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二:殖民主义者极力否认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学术争论为何会演变成政治斗争?黑人民族主义者坚持斗争的意义何在?以完成本目的学习任务。

两位学者的贡献。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加莱克研究问题主要从哪里入手?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本课知识来回答问题。比奇的研究有哪些优势?他的学术贡献在哪里?注意引导学生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同时启发学生关注科学研究视角与范式的变化,它是创新思维的宝贵品质。从他们的研究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认识到在追求真理与科学的道路上,应具有科学精神。

启示与疑问。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关于启示,可以请同学回答课后学习延伸的第一问,“你从本课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概括与阐释。鼓励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实践。关于疑问,教师抛砖引玉,重点介绍一个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采用分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对疑问提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提出解决疑难的设想。在回答问题中让学生体会我们对世界文明的探索应尊重历史;认识人类历史是复杂的、艰巨的探索过程;认识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介绍殖民主义者关于大津巴布韦文明不是非洲人自己创造的观点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1938年罗得西亚政府的一幅张贴画。一个黑人跪在废墟前面,废墟是白色的。这个黑人捧着一大块金矿石,献给示巴女王神灵。当然,示巴女王代表着的是白人!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这个国家白人统治者的观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创造者不是非洲人,而是白人。

案例二 在学习“两位学者的贡献”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对古文明进行考古探究中,离不开对人的研究,没有人的历史是苍白的。考古学也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涉及到很多领域与学科,其中包括民族学、风俗学、语言学等,它们与文献一样(绍纳人没有文字),是佐证考古发现的有力证据。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有两位研究大津巴布韦文明的学者,他们对绍纳民族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属班图的绍纳人创造的,阐释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许多疑问。这两位学者是谁呢?

案例三 在学习启示与疑问一目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出示两幅地图,一幅是今天津巴布韦国家地图,一幅是学生绘制的穆塔帕王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图。

请同学们在两幅地图上标出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在地。比较两幅地图所处地理位置有何不同?大津巴布韦遗址所属的津巴布韦国家同穆塔帕王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弄明白。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解决此疑难问题的方案,并说出理由。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为什么说大津巴布韦文明是非洲人创造的?

解题关键:以史实为据。

思路引领:考古学家的考古成果。

答案提示:兰德尔对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其他五个遗址考查得出非洲人创造论。1929年卡顿·汤普森博士研究得出了非洲班图人创造了文明。1973年彼得·加莱克研究得出了属于班图的绍纳人创造了文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津巴布韦大学青年学者达文·比奇在更为广泛系统研究基础上论证了绍纳人创造说。

2.从兰德尔·麦克维尔等人对大津巴布韦的研究,你学到些什么?

解题关键: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

思路引领:学者们对待工作的科学精神。

答案提示:实事求是,艰苦探索,踏实细致,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科学精神。

二、学习延伸

1.你从本课学习中得到什么启示?

解题关键:启发指示,有所领悟。

思路引领:对所学内容给予我们的启示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

答案提示:懂得理解与尊重历史;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反对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

2.设想一下,你怎样解决有关古代津巴布韦文明的疑难问题?

解题关键:合理假设,大胆求证。

思路引领:考证的方法:历史比较法与类型比较法;注重三重证据。

答案提示:确立问题,寻找资料,收集证据,创新思维。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第3课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遗址的建筑布局是:北部的卫城,南部的“圣堂”,中间的谷地

特点是:都用花岗石砌成,石缝无黏合物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与文物的发现是揭示历史的重要依据

情景再现

问题探究

大津巴布韦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多样性的表现

出土的文物

有工具和工艺品;进口货;皂石器

展示资料

感知历史

非洲人民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遗址是古代津巴布韦国家的首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

通过大津巴布韦遗址与考古发掘,探讨南部非洲历史的文明进程

感知理解

史论结合

全面概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南部非洲的文化传统,培养人文主义精神,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遗址的建筑与文物。

难点

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出土的文物两个方面揭示了1100年至1500年前后南部非洲的文明所反映的历史发展状况与线索,从而揭示了古老的非洲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同样的灿烂与辉煌。由于本课重点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布局与特点和出土文物,建议在教学中多运用影视图片资料,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引起学生探索历史奥秘的兴趣,并为后面化解难点做知识准备。

本课引言引用了考古学家麦克维尔和戴维逊的记述并配以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成就与神秘,使学生产生探索历史遗迹的求知欲。建议教师以文字和照片为素材,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引入新课。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学生在猜想中不知不觉进入了探索的领域。

第一目“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其次重点介绍了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和特点,揭示了大津巴布韦遗址的恢弘气势与神秘,以及南部非洲的建筑艺术的成就。在介绍之前,先告诉同学因为今天津巴布韦国家以考古遗址命名,为了有所区别,就在津巴布韦遗址前加了一个“大”字。

(1)遗址北部的卫城。了解卫城的建造时间、建筑特点及建筑式样和作用,以及在这里出土的重要文物,并且了解“卫城”得名的由来,以突出卫城的重要性。

(2)南部的椭圆形建筑物——“圣堂”。建筑时间、建筑式样及特点,圆形椎塔的建筑设计,显示了这里建筑的与众不同。介于卫城与“圣堂”之间的谷地。介绍它的布局特点与规模。

关于建筑遗址的三个组成部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图片以及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建筑布局的空间感。

从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建筑中,我们发现建筑都是用花岗岩石砌成,没有使用木结构。不用拱门和圆顶,而且石头与石头接缝处不施灰浆,未用任何黏合物。它对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个谜。建议让同学阅读,初步了解石头建筑的三种类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无黏合物的石头建筑技术怎样才能做到毫无缝隙呢?教师补充说明“在这些花岗石上烧火,然后突然浇水,利用冷缩热胀的原理使岩石裂成平整的石片,然后再用硬槌将这些石片修饰成平整的石砖。大津巴布韦遗址就是这么建造起来的”,以增强对大津巴布韦遗址高超的建筑技术的了解。

教学建议:根据所掌握与了解的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资料,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动手绘制一份遗址布局平面图,同时探究它的建筑目的与用途?注意尊重学生的发言,保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第三目“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的探究做铺垫。

第二目“出土的文物”

对大津巴布韦的发现最早是西方人对财富的渴望的结果。因为在19世纪,一些寻宝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极大地阻碍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这些寻宝者以古迹开发公司的名义,对这一历史古迹进行了合法的洗劫。后来对遗址的考古也仅限于想证明遗址文明与外部文化有关。因此对遗址的发掘与保护就显得力不从心。仅就出土的文物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工具与工艺品。通过展示陶器碎片,纺锤,铁质箭头、矛头,铁渣、铸模,叶形铁锄、斧头和工艺品中铜、青铜、黄金镯子等出土的实物图片,并介绍它们的出土地点,为第三目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注意引领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有历史的证据,并通过这些证据来刺激他的想象和对历史的评价”。注意让学生运用这些实物史料进行历史的探究活动。

例如:纺锤的发现证明了古津巴布韦人掌握了纺织技术,而不像种族主义者们把非洲人描述成野蛮未开化的民族;大量铁农具的出土,表明了当地农业的发达,同时促进了建筑业的繁荣等等。

进口货。有棉、丝织品、花瓶、玻璃珠子,波斯的小花碗和中国明朝的青瓷碎片。建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横向联系与比较,尤其是中国明朝青瓷碎片的出现,更加有力的证明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经济贸易往来,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民之间的了解。

皂石器。介绍什么是皂石。它是滑石的变种,常与绿泥石、头角闪石和云母等相伴生。具有云母的晶体,质地的硬度和油滑的触感,不受任何酸类的影响。可以放进资料库。重点介绍皂石鸟,即“津巴布韦鸟”石雕,是津巴布韦的珍贵文物,用皂石雕刻而成。目前有8个被国家列为国宝。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让学生阅读,了解神鸟归来的曲折历史,使学生明白,我们要尊重各国历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第三目“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

首先让学生明确遗址反映的时间。经14C的测定:遗址11世纪开始建设,1500年前后被遗弃。

关于石头城建设的目的,有多种说法,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开拓学生的思维,勇于大胆置疑。

本目是教学难点。大津巴布韦遗址不仅反映了古津巴布韦社会的政治状况,而且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材从遗址建筑与出土文物本身去复原历史。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方法。如从遗址的建筑上看,可以认为它是国家的统治中心,宗教服务于政治。从出土的进口货上看,反映了大津巴布韦贸易的发达与广阔的疆界和极盛时期。从出土的大量牛骨中,可以证明畜牧业的发达。纺锤的发现说明当地人已能织布。铸模及铜铁金器说明冶金技术发达。尤其是大量铁农具,说明生产力水平高。工艺品的发现说明人们懂得装饰,手工业技术发达。从大津巴布韦的建筑技术看,他们已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石头建筑,并懂得几何学、力学等建筑知识。尤其是不施灰浆而毫无缝隙的技术十分高超。这种城市式的建筑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惊人,说明农业生产的发达。教材阐述这一部分内容,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学难点容易突破,学生也容易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品质。

在教学中,学生从分项理解到总体归纳,以形成对古津巴布韦国家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如政治状况、经济发展程度、对外贸易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最后,在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运用原因分析法,从内外因两方面比较,得出大津巴布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于膨胀的结果。使学生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分组描绘古津巴布韦人一家一天的生活。要求有描述商人家庭的,有描述农民家庭的,有统治者一天的生活,有被统治者的一天的生活。在活动中检验学生知识与能力掌握的情况。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通过对引言的解读,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对考古发现的兴趣,使学生迅速由无意注意转入有意注意。例如问题一:你能否从麦克维尔的记述中推断大津巴布韦遗址当初的规模与建造者的艰辛?问题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椭圆形建筑物北面入口处的照片,你认为这样设计入口的意图是什么?引入新课。然后运用多媒体或音像资料展示并介绍三个重要概念:卫城、椭圆形建筑、谷地。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的特征,以发现大津巴布韦文明在建筑上的独特性。以增进对南部非洲文明的敬仰,对当地人民智慧的了解。问题三:请你设想当时建造石城会遇到哪些困难?建造石城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此目问题的设置呈阶梯状,由易到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探究人类古文明的兴趣。

出土的文物。教材分三类介绍了出土文物。这三类出土文物构成了一幅古津巴布韦人的生产、生活、文化画卷。教学中通过展示大津巴布韦出土文物的实物图片,以增强学生对津巴布韦历史的感性认识。领略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如介绍出土的叶形铁铲,它就有别于我国铁铲的式样。紧接着教师提出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在19世纪人们对南部非洲还没有多少了解的时候,中国明朝时期的青花瓷器在大津巴布韦就有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介绍本课一个重要概念“皂石鸟”时,着重讲述皂石鸟的出土到遭受劫掠的命运和今天它作为津巴布韦人民的骄傲出现在国旗与国徽的非凡经历,让学生懂得尊重历史,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反对文化上的殖民与强盗行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历史思维品质与能力。

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大津巴布韦遗址与出土文物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探究大津巴布韦的历史状况,让学生养成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先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并举例说明”。其次让学生回答“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状况”。这样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逐渐形成综合概括的能力。

关于大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教材提供了三种说法。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例如,关于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哪一种说法最合理?从中我们得到什么教训?旨在讨论中让学生掌握历史原因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人类要想更好的存在下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遗址的建筑布局与特点这一目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大凡历史悠久的国家都会保留着几处废墟,让后来的人们追忆和凭吊祖先们的足迹。津巴布韦的国名意思就是“石头城”,取自于古代的大津巴布韦城。大津巴布韦城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废墟之一,和古罗马斗兽场和庞贝古城等等其他的古迹比起来,大津巴布韦城好像在人们的眼中更有一种神秘的色彩。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虽然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建造的这座城堡,但是人们还是搞不清楚,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修建这座石头城。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外星人的作品。但是经过考古学家长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用14C考察证明出大津巴布韦城确实是古代津巴布韦人的杰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津巴布韦遗址去领略它神秘而迷人的风貌。

案例二 在介绍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图片并介绍皂石鸟。

“津巴布韦鸟”石雕最早发掘于19世纪末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在津巴布韦遗址中发现的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花岗石建筑顶部的“津巴布韦鸟”。鸟身如鹰,而头似鸽,脖子高昂,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这种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国徽和硬币上。

案例三 在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这一目时,可以这样导入。

对于许多对非洲文明不甚了解的人来说,非洲留给人们的是落后封闭荒凉的印象。南部非洲更是缺失了文明的地方。

然而失落文明的证据一个个像袅袅青烟从非洲内陆升起,大津巴布韦遗址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证明了我们之前对非洲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和无知。

透过历史的时间隧道,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古津巴布韦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你认为大津巴布韦遗址建筑的特点在哪里?

解题关键:石头建筑是它的特点。

思路引领:从建筑布局与建筑技术上了解。

答案提示:布局错落有致,由三部分组成;都用花岗石砌成,石头拼缝横竖有致,不施灰浆却十分结实。

2.大津巴布韦遗址在哪些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试列举2~3点。

解题关键:依据是建筑遗址与出土文物。

思路引领:冶金、纺织、建筑。

答案提示:冶金技术上,铸模的发现,说明当时人能够熔炼黄金、铜、青铜和制造铁器;纺锤的发现,说明当时人已能织布;建筑上不施灰浆的石缝黏合技术高超。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津巴布韦国家衰落的原因,看看课文中的哪一种说法最合理。

解题关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

思路引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次要因素。

答案提示:课文中关于津巴布韦衰落的原因有三种说法。一是葡萄牙人的入侵;二是穆塔帕王国的北迁;三是大津巴布韦在发展中人口过分膨胀。三种原因中,只有第三种是从内部去探究事物的变化的,所以第三种说法最合理。即此地附近多山,不太适合种植农作物,人口过多迫使承担农业劳动的妇女到越来越多的地区劳作,这种局面注定了大津巴布韦的衰落。

2.结合本课内容,请思考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解题关键: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是证明历史的最好说明。

思路引领:我们对大津巴布韦文明的认识源于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

答案提示:1.历史发生之后,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凭借所遗留下来的材料去认识。2.现在所学的历史知识,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证据建构而来的,而历史证据则来源于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3.考古学则是研究人类过去历史提供直接实证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唯一学科。4.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描绘1100-1500年间大津巴布韦的有关历史,是因为考古挖掘出了很多实物以反映当时建筑、冶金、纺织等较高的经济技术水平。它比文字资料更具有说服力。它有助于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不断接近真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690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