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_____新授___课时:__1个课时______
授课人: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一)显微镜
请阅读课本p103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
样。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
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二)望远镜
请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物体的叫。
2.物镜成像,目镜成像。
3.我们要看清物体还与什么有关?阅读课本p104页图5.5-4回答。
4.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别的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四、课堂小结
1.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体经物镜后成放大的,再经过目镜成放大。
2.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体经物镜后成的实像,再经过目镜成的虚像。
五、达标检测:
1.从显微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2.从望远镜的结构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的焦距没有明确的要求
3.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四百年,联合国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图为宣传画)。伽利略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关于凸透镜成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三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虚像都是放大的
D.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呈在光屏上
4.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填“放大”或“缩小”)的(“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6.望远镜,尤其是天文望远镜都力求,以求观察到更暗的星,除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做物镜。
教师复备栏
学生笔记栏
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
组别:姓名:
一、课前预习:
1、眼睛好像一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外界的物体经过其折射后成_______立、_______、_______像。物体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
2、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图中甲眼、丙眼比较,不同点是:?a_____;b_____.
3、矫正近视眼用______________,矫正远视眼用______________。
4、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___,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__________.
5、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__________组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
6、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大小有关,物体离我们越近,“视角”越_________,看物体越清楚.
二、合作探究:
1、产生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2、产生远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变__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_________,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___,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3、近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同学所戴的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m,该同学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远视眼镜镜片是一个_________透镜,某人所戴的远视眼镜镜片的焦距是0.5m,该人的眼镜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B.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C.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D.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薄,来自物体的光可以会聚在视网膜上
5、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6、(多选)关于眼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B.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C.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远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7、某同学配戴的眼镜是-3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m-1B.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m-1
C.该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焦度是3m-1D.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焦度是3m-1
8、某人所戴的眼镜是500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mB.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m
C.该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焦距是0.2m-1D.该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焦距是0.2m-1
9、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选择以下正确的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
10、参照上题的判断,选出以下的正确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
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
11、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时,想使字更大一些,应该让放大镜离字稍__________一些.
三、实验题(拓展训练)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透镜上,在距凸透镜20cm的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该同学用这个透镜测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你填表并回答:
物距(cm)物体所在范围像距(cm)像所在范围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
6030
5033.3
4040
3060
2100
20
15-60
(1)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大?
(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
(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
(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
(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
(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
文章来源://m.jab88.com/j/7614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