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拼音加汉字练习-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拼音加汉字练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yànzijùjízēngjiālüèguòshuǐdàozhānguāng
﹙﹚﹙﹚﹙﹚﹙﹚﹙﹚﹙﹚
shānjiānǒuěrdàngyàngpíjuànyīnfúyuánquān
﹙﹚﹙﹚﹙﹚﹙﹚﹙﹚﹙﹚
yǎnzòuzàngē2、gēyǒngbìlǜshuǐbīnzǐsè
﹙﹚﹙﹚﹙﹚﹙﹚﹙﹚﹙﹚
zhuāngbàncáijiǎnhǎibīn3、héhuāliánpéng
﹙﹚﹙﹚﹙﹚﹙﹚﹙﹚
fǎngfúyīshangqīngtíngaīaījǐjǐbǎozhàng
﹙﹚﹙﹚﹙﹚﹙﹚﹙﹚
piānpiānqǐwǔwǔdǎnděngxiánwànzǐqiānhóng
﹙﹚﹙﹚﹙﹚﹙﹚
5、qīngcuìxiùhuāchènshānjífēicuìniǎofùbù
﹙﹚﹙﹚﹙﹚﹙﹚﹙﹚﹙﹚
táotuōruìlìyáohàungsìyǎngchèntuōchìsè
﹙﹚﹙﹚﹙﹚﹙﹚﹙﹚﹙﹚
dǒubìyúwēngtòuliànglínghuóyídòngdúdòng
﹙﹚﹙﹚﹙﹚﹙﹚﹙﹚
shuǐpàohégǎn6、ōuzhōuruìshìshūfuqǐdòngtèshū
﹙﹚﹙﹚﹙﹚﹙﹚﹙﹚﹙﹚﹙﹚
zhuāngzàipíláozhòuránzhèngfǔjiǎotàshídì
﹙﹚﹙﹚﹙﹚﹙﹚﹙﹚
jiùguó7、yīdòngdòngsēnlínyùyùcōngcōngzhànlán
﹙﹚﹙﹚﹙﹚﹙﹚﹙﹚
kǎncháikuòdàgàifángchuǎnqìlímínglídì
﹙﹚﹙﹚﹙﹚﹙﹚﹙﹚﹙﹚
luǒtǐdòngliáng9、yùyánkūlongjiēfanghòuhuǐ
﹙﹚﹙﹚﹙﹚﹙﹚﹙﹚﹙﹚
liǎngzépánchándiāozǒuquànshuōlánggǒu
﹙﹚﹙﹚﹙﹚﹙﹚﹙﹚
jiānyìng10、gōngjiàndàyànbēicǎndǎlièwèiguó
﹙﹚﹙﹚﹙﹚﹙﹚﹙﹚﹙﹚
shèjiànlāxiányùhélièkāidàchīyìjīng
﹙﹚﹙﹚﹙﹚﹙﹚﹙﹚
bēicánzuòtòng11、dīngzhīshúxījiàohuì
﹙﹚﹙﹚﹙﹚﹙﹚﹙﹚
shěnshìyánsùbànshǎngpáiduìyìfúhà
﹙﹚﹙﹚﹙﹚﹙﹚﹙﹚
héyányuèsè13、bǐsàiānwèisuīránwúqióng
﹙﹚﹙﹚﹙﹚﹙﹚﹙﹚
jiāngláiyōuxīnrìyuèrúsuōkuángbēnshǔjià
﹙﹚﹙﹚﹙﹚﹙﹚﹙﹚
shǔjiàjiǎruòsàipǎoyōushāngchíxùténgài
﹙﹚﹙﹚﹙﹚﹙﹚﹙﹚﹙﹚
shūyíngāitòng14、qíngbùzìjīnzhēnbàng
﹙﹚﹙﹚﹙﹚﹙﹚
yāquèwúshēngjiezhībódàwūyāduìwǔ
﹙﹚﹙﹚﹙﹚﹙﹚﹙﹚
xiànmùzhǔxíjiūzhèngjúmiànguānzhòng
﹙﹚﹙﹚﹙﹚﹙﹚﹙﹚
jùlèbùmòmò15、chāoxiěmòshuǐdàitìbìyè
﹙﹚﹙﹚﹙﹚﹙﹚﹙﹚﹙﹚
jièyánjìránshíjiàngsuōxiǎobúliàoyuángù
﹙﹚﹙﹚﹙﹚﹙﹚﹙﹚﹙﹚
gàojièchéngrènfènnùjiānshàngkángcháimàrén
﹙﹚﹙﹚﹙﹚﹙﹚﹙﹚﹙﹚
17.zhùhèxùnsùqiàdàngshāngyìhuǎnhé
﹙﹚﹙﹚﹙﹚﹙﹚﹙﹚
biǎodáfánnǎoxiǎngshòufàncuòwùwàipó
﹙﹚﹙﹚﹙﹚﹙﹚﹙﹚
qiàqiǎoyìlùnyòuzhìhuǎnmànzuǒgùyòupàn
﹙﹚﹙﹚﹙﹚﹙﹚﹙﹚
shénqìshízúfǎnfù18.pòzàiméijiéchàndǒu
﹙﹚﹙﹚﹙﹚﹙﹚
jiélìchōuqìyǎozhùchuòqìxiūkèwǔzhù
﹙﹚﹙﹚﹙﹚﹙﹚﹙﹚﹙﹚
xùnsùyíyuànyīshēnghùshixiāoxiquèrèn
﹙﹚﹙﹚﹙﹚﹙﹚﹙﹚﹙﹚
shūxuèxuèxíngshìfǒucǎodiànjiǔjīngyǎngài
﹙﹚﹙﹚﹙﹚﹙﹚﹙﹚﹙﹚
quántouzhìzhǐzhōuwéiqīngróuzhádiāobǎo
﹙﹚﹙﹚﹙﹚﹙﹚﹙﹚
19.zuànshíjiāokěcòushàngqùshuǐguànfǎnzhèng
﹙﹚﹙﹚﹙﹚﹙﹚﹙﹚
rěnbúzhùdìgěituòmotiǎnshíxǐchūwàngwài
﹙﹚﹙﹚﹙﹚﹙﹚﹙﹚
yànqìcōngcōngmángmángmòzi21.dǐdáchuánshuō
﹙﹚﹙﹚﹙﹚﹙﹚﹙﹚
cùncǎobùshēngshèshìgāngtiěshēngcúnfánzhí
﹙﹚﹙﹚﹙﹚﹙﹚﹙﹚
zhuāngjiashūcàibǐjiàoyùfángrèliàngdǐdá
﹙﹚﹙﹚﹙﹚﹙﹚﹙﹚﹙﹚
zhìliáoxìjūnshājūnchàbuduōgūjìshuǐzhēngqì
﹙﹚﹙﹚﹙﹚﹙﹚﹙﹚﹙﹚
huángmáyěshòu22.yèmùjiànglínxuánguàtànsuǒ
﹙﹚﹙﹚﹙﹚﹙﹚﹙﹚﹙﹚
àomìcéngjīngnǔlìdēngshàngrènhéyídàn
﹙﹚﹙﹚﹙﹚﹙﹚﹙﹚﹙﹚
gūjìniánlíngshénmìfènmìfèijiěhuāngmò
﹙﹚﹙﹚﹙﹚﹙﹚﹙﹚﹙﹚
sǎkāishuǐzǎoxiàngmù25.wǎnxiáshēngqǐjīnguāng
﹙﹚﹙﹚﹙﹚﹙﹚﹙﹚﹙﹚
péibànxiānhuāxìshuǐlànghuāxìshuǐlànghuā
﹙﹚﹙﹚﹙﹚﹙﹚﹙﹚﹙﹚
shíhoushuìmèngchènzǎonóngtóngtóngshuìjiào
﹙﹚﹙﹚﹙﹚﹙﹚﹙﹚
měimèngguójiāpéitóngtàiyáng26.bóziqīhēi
﹙﹚﹙﹚﹙﹚﹙﹚﹙﹚﹙﹚
zhuàngdǎnxiǎozhènbíziyóuyùshuāidǎoshùqǐ
﹙﹚﹙﹚﹙﹚﹙﹚﹙﹚﹙﹚
tānkāijiāohuànwúyǐngwúzōngxiázhǎifēnduàn
﹙﹚﹙﹚﹙﹚﹙﹚﹙﹚
wúnàiníngshìzhēndìng27.yóulǎnzhuàngguān
﹙﹚﹙﹚﹙﹚﹙﹚﹙﹚
chūshòutāndiǎnchénliègòusīguānshǎngwǎnfàn
﹙﹚﹙﹚﹙﹚﹙﹚﹙﹚﹙﹚
biāozhǔnyáchǐgōngyìpǐnmíngbùxūchuán
﹙﹚﹙﹚﹙﹚﹙﹚
yóurénrúzhītuóyùnyóuyùmǎinàitāoqiánfànguǎn
﹙﹚﹙﹚﹙﹚﹙﹚﹙﹚﹙﹚
fenbiànyáchǐfùchūdàmúdàyàngduījī29.qǐqiǎo
﹙﹚﹙﹚﹙﹚﹙﹚﹙﹚
zhúguāngdùhéyúnxiāoyuánxiāopíngfínglàzhú
﹙﹚﹙﹚﹙﹚﹙﹚﹙﹚﹙﹚
fúxiǎotōuyào30.guǎnlǐhànzāiyíngjiētúdì
﹙﹚﹙﹚﹙﹚﹙﹚﹙﹚﹙﹚
pūtengqúdàoguàngàishōuchengdǎbànlǎobǎixìng
﹙﹚﹙﹚﹙﹚﹙﹚﹙﹚﹙﹚
tiándìyǎnzhēngzhēngguānshēntúdìbījìnguìxià
﹙﹚﹙﹚﹙﹚﹙﹚﹙﹚﹙﹚
31.dǎotāránshāoxīmièquēshǎoyěliànliǎnpén
﹙﹚﹙﹚﹙﹚﹙﹚﹙﹚﹙﹚
lóngzhòngzhēngzhálùchūxióngmāopēnshèdǎotā
﹙﹚﹙﹚﹙﹚﹙﹚﹙﹚﹙﹚
nōnglonglong
﹙﹚

延伸阅读

1.9.19加几|人教课标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第1~3题。

教具、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师生共同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出示仪仗队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了运动场。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a.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b.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点数出结果。(逐盒闪烁)

◆从9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外面4盒。)

◆从4接着数。(先4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箱内9盒。)

◆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课件显示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

[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惟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凑十法”。

◆组织摆小棒。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让学生人人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使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和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欢哪种方法”为题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想出的几种方法后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让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让学生在画面中收集数据。

问:踢毽的和跳远的各有多少人?

c.学生独立列式,并让学生讲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数。

[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新课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尝试提出新问题。

a.收集信息及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运动场上除了踢毽和跳远之外,还有哪些比赛项目?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b.小组交流,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

c.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从同学们提的问题中选取两个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

d.小结。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们的第一个加数是几?(引出课题)

计算9加几的题目有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反馈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a.先说图意,再列式。

b.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七第3题。

a.“糖块”图。

b.“蚂蚁抬大青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c.练习十七第2题。

[通过学生独立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识,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专家评析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标准》中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中具体突出以下几种转变:

1.教与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师的教更适应了学生的学,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之中。

2.教学切入点的转变。教师以学生的亲身经历、熟悉的事例引入学习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学习数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4.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没有主动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而是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学习信心。

执教: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贠轶琳

评析:河南省许昌实验小学张书坤

1.9.19加几|人教课标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绝招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的可以写一写。

1.9.2《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1.9.2《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9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搭桥铺路——创设情境造成悬念——动像启发探究规律——乐中提高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搭桥铺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2和(),7可以分成2和(),8可以分成2和(),9可以分成2和()

2、听算:(开火车)

8()=10821=823=825=92=98=(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

这一例让学生再通过动像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感知后训练学生的口述技能。

(1)出示桃子图,提问:左边有几个桃子?右边有几个桃子?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怎样列式?板书:87=

(2)学生独立想想怎么算?

(3)请学生小组派代表口述“87”的计算方法:用凑十法,看8想2,因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时教师移动7个桃子中的2个桃子和8个凑成十,再进一步点拨:刚才我们把这些桃子分成三部分,8个、2个、5个,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吗?(不行,因为8和3,8和4不能凑成十)

第三层次:教学“88”

这一例由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边操作学具边讨论算法,发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间的协作精神。

(1)指定8个男生和8个女生分左右排成两排演唱儿歌,其余同学打拍。唱毕,教师提问:老师的左边有几个男生?右边有几个女生?求一共多少个学生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88=

(2)学生前后四人合作边摆小棒边说说算算教师半扶半放,巡视指导。

(3)紧接着鼓励学生观察前三例的计算方法,把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自己探索出8加几的计算规律。即: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几得十几。学生由以前的一个一个的数着加,到发现新的算法,这正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创新。

第四层次:让学生通过摆小圆片算出得数,再到脱离图和学具操作计算得数。

(1)动手摆小圆片算出84”的结果。

(2)想一想:85=86=89=怎样想很快说出得数?

四、乐中提高形成技能

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拓展新知。为此,从两方面设计练习:

1、为了巩固新知,进行了基本练习,完成P91页“做一做”第1、2题。

2、为了强化新知,形成技能,进行了游戏练习:

(1)在数学医院里,数学医生给数学病人治病。

88=835=1685=814=14

(2)找朋友:(放《找朋友》录音歌曲)

(3)接力赛。

(4)放鞭炮:

今天我们用“凑十法”学会了“8加几”的加法,为了表示庆祝,老师为小朋友特制了“一串鞭炮”,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一个个地放,看谁放得响,算对了大家齐说一声“叭!”,算错了大家齐说一声“扑!”,并再换一位放,直到放响为止。

[课后小记]

本节课,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动脑、动口,活跃学生的思维,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通过创设故事情境,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渐进法在动像启发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通过音乐渲染、游戏活动等形式把课本上的练习综合处理,当堂解决,让学生享受到计算的乐趣。

永福县广福乡中心小学王黎娟

1.9.2《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学设计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开火车读个个过关。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4、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6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

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聚”的下面是“”,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燕子、聚拢、增加、稻田、偶尔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轻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段话讲什么?(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花儿争相开放)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4、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写了什么?(燕子飞行的各种姿势)

5、再读,说说这段话写了小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泼、可爱、机灵)

6这段话有几个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

7、“演奏的春天赞歌”你说,这首歌在赞美春天怎么样呢?(畅所欲言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指导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再回顾课文的脉络,(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照子——燕子的飞行利停歇的顺序)

六布置作业,

1.6.11连加|人教课标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10根小棒

2.实物图形卡片

3.多媒体课件

4.装钱的信封。

教学设计

质疑激情

导语:同学们,小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小明在喂5只小鸡)请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运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来开始上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同时也进行品德教育。]

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看屏幕观察。(小明在喂5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2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1只小鸡)

[观察动画,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交流、汇报。

a.问:你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b.小组交流。

c.学生汇报。(学生可能说: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也可能说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学生说出算式,521,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不一样。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

[小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生的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

d.引导

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板书课题:

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a.提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b.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教师让学生说,但并不限制学生的说法,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算法多样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d.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1=8

应用拓展

1.动手操作:

a.教师谈话,拿出小棒,跟老师这样做:先拿出4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出3根。共拿出了几根?列算式说得数。

b.学生活动。请照老师的样子,和你的同位,来试一试:拿小棒、说算式、说得数。

[学生并不是简单重复老师的动作,而是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理解了“连加”的顺序,深化了新知。]

2.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十一的第2题,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3.变式练习:游戏:从信封内拿出8分钱。

[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

a.教师提要求:1.信封内有6个1分、4个2分、1个5分,请你拿出8分钱,看有几种拿法,填在表里。2.同位合作,一人拿,一人记。

b.学生展示拿法。

[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堂小结

问学生: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特别强调要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努力体现这几方面。

教材提供的是一幅小朋友喂鸡的图,利用这幅图抽像出“连加计算”类型的题。“连加”对于刚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因为它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在计算中要先记住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才能完成计算任务。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忘记,因此第二步的计算也就不容易了。因此我设计了连动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了2只,停一下,又跑来了1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动画过程,理解“5+2+1”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计算顺序。

首先让学生观察连动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意思。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连加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先加前面两个数,再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能先加后面的两个数,再同第一个数相加,都可以,只要学生能从中体验出“连加”的意义就行。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再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连加”的意义和顺序,加深对“连加”的理解。

最后通过一个拿“8分钱”的游戏,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并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专家评析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因此教师创造了许多动手操作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但教师没有仅仅限于知识的教学,更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今后学习数学鼓足了劲。

执教: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西六路小学刘彩霞

1.6.11连加|人教课标

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课标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果园机器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果园机器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机器人是怎样的。
2.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交流讨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上网查询并下载智能机器人的图文资料及课文插图。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观机器人表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猜想
1.(板书:机器人)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对机器人有哪些了解。
2.(板书:果园机器人)让我们来大胆地猜想一下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子的、会干哪些活。
自读自悟
1.打开课本,认真朗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默读课文。
3.找出文中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有空白处写写自己的感想。
全班交流
1.(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小组认为果园机器人最新奇有趣的地方。如:
a.机器人的样子设计可爱合理:它的外表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各个部位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它的电子眼能够发现浓密枝叶后的每一个成熟的水果;胳膊可随意弯曲旋转伸缩,手上戴有手套,不会将水果抓伤;它的脚能够依据地势保持平衡。
2.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来表现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
感悟积累
1.抄写三句文中加有引号的句子,同桌间说说自己的体会。
2.给大家读一句你感到最有趣的句子,并说说原因。(如,“让果农在大片密密的果树林里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本来人才知道饿,饿了没有力气就干不动活,那么机器人没电也干不了活,作者说它们被“饿倒”了,让我感觉到它们就像一群饥肠辘辘的工人,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躺在果树林里向果农抗议,感到非常生动有趣)
?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资料,说说机器人还能干什么。

1.9.28、7、6加几|人教课标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1.9.28、7、6加几|人教课标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责任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自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1.9.1“9加几”的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1.9.1“9加几”的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详细介绍:

教材分析:9

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习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练习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94=1395=1497=16

98=1793=1292=11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平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习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习,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1.9.1“9加几”的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3.4.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3.4.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计算乘加、乘减,实现算法多样性。

4.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方法,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

教师出示小熊图片并贴到黑板上,亲切地说:瞧,多可爱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

1.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

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谁是聪明孩子呢。

2.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23=5×4=1×4=3×4=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我们和小熊到它的农庄科技园去参观。

1.图1(在板书上画简笔画):(4棵玉米,每棵结3个)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3×4=4×3=3333=

2.图2:小熊掰走了一个。

请学生结合图意提出问题:还剩几个玉米?

怎样解决?小组商量讨论。可以借助学具。

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聆听学生的不同想法。列式:

12-1=3332=3×32=4×3-1=23×3=

如果学生列出最后一个算式,告诉学生要先算乘法。

教师把学生的方法写在板书上,板书方法:先画一个伸着大拇指的大手,谁思考出来的方法,就把谁的名字写在手上,然后在大拇指的一旁写出他的算式,有几种方法,就画几只这样的大手。

3.图3:小熊掰走两个。

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式子独立写下来再互相交流。

三、趣味练习,拓展延伸

1.第56页的“做一做”。

第1题,看图列式,用不同方法列式。

第2题摘桃子:把式子写在桃子上,指名计算并集体订正。

2.开放题:小熊要和同学们做朋友,想知道咱们班有多少同学。我们有多少种告诉它的办法?

如:数;直接说;乘加、乘减(每个小组有几人,有几个这样的小组,还剩下几人)。

3.数田格本中同学们所写出来的字数。(打开准备好的一页,都是几行零几个,每个人写的行数不同,零几个的个数也不相同)能解决的可以当堂解决,暂时有困难可以等学完6、7、8的口诀后再解决。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知道运用乘加、乘减的方法比数数快得多。

四、课堂总结,引导实践

教师总结:我们和小熊一起探究数学问题,可真有趣,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说吧?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试试去吧。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郭丽萍

3.4.4“乘加、乘减”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1.6.12连加、连减|人教课标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2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复习旧知

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41525-28-2

53713-16-2

要求:先口算,再想一想,每组题中的第一题与第二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口算后交流。

导入新课:大家不但会算,还能找出它们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本领。

学习连加

1.课件演示,引出算式。

a.出现5只在地上觅食的小鸡。

问:院子里有几只小鸡在吃东西?(屏幕出现“5”)

b.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和又跑来的1只小鸡。

◆指导观察:现在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屏幕出现“2”、“1”)

◆问:要算出一共有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屏幕出现“521”)

◆要求学生结合屏幕上的算式说说算式的含义。

2.学习计算顺序。

问: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a.小组讨论后汇报,并说出计算顺序。

b.根据学生叙述过程,演示课件,在算式“521”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最后成:

问: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3.揭示课题。

a.问: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连加)

b.引导学生总结连加计算的运算顺序。

◆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得数记在脑子里,然后再加第三个数。

学习连减

1.课件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a.草地上出现8只小鸡。问:现在有几只小鸡?在算式中填数。

b.走了2只;又走了2只。

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

3.交流。

a.说说“8-2-2”的含义。

b.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结并补充课题。

巩固练习

1.第72页“做一做”。

要求:先用一种学具摆一摆,再填数计算。

2.练习十一的第1、2、5题。

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3.练习十一的第3、6题。

a.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

b.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课堂总结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和连加、连减计算的运算顺序。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注意的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备课时,考虑到观摩课的需要,感到只教连加,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偏少,所以就把连加、连减两个内容安排在一起教。设计教案时不免有些担心,生怕学生接受不了。可是实践下来,发现学生学得比较顺利。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利用课件使新授部分的例题,变抽象为具体,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定。

第二,加强观察指导。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我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让学生记下演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数量变化情况,进一步和算式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大脑里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为掌握计算顺序打好基础。

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并且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专家评析

本课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把数量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了理解连加、连减含义的直观形象支柱,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改用传统的教具演示,连加、连减的含义是不是会成为教学的难点呢?经验告诉我们,不会。因为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而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又完全相同,因此,把连加、连减两个内容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而且有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

我们看到,在本课的新授过程中,教学连加,以教师引导为主;教学连减,则放手让学生自己类推,体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改革要求。这也是本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相对算式含义的理解而言,连加、连减的口算常有一些学生感到有点困难。分析原因,除了学生初次接触两步计算不习惯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凭短时间记忆进行第二步口算时发生障碍。为此,本课的巩固练习,在“先操作再计算”和“看图计算”之后,安排了“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的专项练习,着重训练学生记忆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这是很有针对性的。

执教: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号桥小学马俪

评析: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学院曹培英

1.6.12连加、连减|人教课标

1.9.2《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2《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详细介绍:

教学内容:8

、7、6加几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队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各种算法如“点数”,“接着数”,“凑十”都已经有了比较,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用“凑十”进行计算。

教学实录及评析:

一、情境入课,初探8加几算法

师:星期天上午,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玩,先来了8个小朋友,又来了3个,一共要买几张门票呢?

生:13张。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数出来的。

生2:从8接着往后数5个,就知道了。

生3:85算出的。

师:先来了8个,又来了5个,可以用加法85来算,(板书:85)那怎样进行计算呢?能用小圆片摆摆,说说吗?

学生操作

师:谁先来?

生:从5个里拿出2个给8,就有10了,加起来就是13了。

师:为什么要拿2个给8呢?谁能说的具体点啊?

生:以为8和2可以凑成10,从5里借2个给8是10,然后10和3加起来就是13了。

师:说得真好,表扬他。

板书85=13

/

23

10

师:看到8,想到了2,82=10,103=13,谁能来说说?

生1、2说

师:同桌说一说

练一练,8386848788(抽几题说算法)

评析:本课主要是在9几的基础上,对凑十法有一定基础上继续来学习8加几,7加几及6加几。以为有了9加几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基本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从教学实录可看出,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了,教师通过适当饮弹,让学生通过操作,积极得出计算的方法,无论是算法还是算理都比较清楚明了,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

二、自主探索7加几,6加几

1、探索

师:小朋友们已经会算8加几了,你能来试试这两题吗?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出示7665)

小组讨论

师:谁先来?

生1:算76时,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师:说得蛮好,谁再来试试?

生2:看到7,想到3,把6分成3和3,73=10,103=13

师:为什么看到7都想到了3?

生:以为7和3凑成10。

师:怎么算65?

生1、2:看到6,想到4,把5分成4和1,64=10,101=11

师: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吗?真棒!

2、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算的时候都是先--凑十,在算加几。

3、练一练,猜猜我是谁?

出示:7466756777

师:公园里也来了很多小动物,他们都躲在这些算式后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八!

(算对一个,出示小动物,错了说算法)

评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完成了由扶到放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到如何去学习,很好地进行了数学思想的启发。教师采用顺口溜的方式,理解凑十,记住算法,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进行了质疑,巩固了算理。另外练一练的设计颇具童趣,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分类,揭题,小结

1、小组合作交流

师: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个信封,请组长拿出卡片,一起算一算,看哪组先完成。

2、请最先完成的接受大家的考验,计算。

3、分类

4、反馈:

生1:按照答案分。

生2:我们是按照答案的单双分的。

生3:我们按照算式的第一个数分的,8加几,7加几,6加几。

师:这正好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在计算时都是先凑十。分类只要有根据,我们可以有很多种分法。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颇具匠心,与所学分类相联系,有一个知识的整合,使数学知识更体系化,渗透了构建的思想,尤其突出了“凑十”,有效的小组合作也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

四、应用拓展

1、帮小蚂蚁找家

师:小蚂蚁听说小朋友们这么能干,碰到麻烦就来找你们帮忙了,你看,背上写了家的地址,送他们回家吧!

66756596878()()()

2、剩下8()()()

师:想想办法把他们也送回家。

生:填上3,送到……

3、小结

五、课堂作业

评析:小蚂蚁回家的设计非常富有童趣,不仅巩固了8、7、6加几,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会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尤其开放题的设计拓宽了练习的范围,,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总之,本堂课是一节成功的设计,无论从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结果,都是一节成功的课,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注重学生的学,突出探究。

本堂课由始至终,老师都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而是适当引导,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出正确的算法。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全轻松的探究范围,其中有同学之间的互相合作,也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本堂课探索的目标比较集中,借助学具,学生自己解决了8加几的研究,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信心,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可以解决7加几,6加几的,这就是学生探究的欲望。一年级的小朋友自主能力比较差,无法完成较大程度的探究,所以教师设计了个坡度,有利学生掌握。

二、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

本堂课的情境,练习都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的时间比较短,需要不断地有新鲜事物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刺激,公园买票,小动物捉迷藏,帮蚂蚁回家都是学生熟悉或喜爱的形象,整堂课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度过的,练习的设计也做到了开放活泼,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三、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师特别注意了思想的传递,如迁移,构件,注意数学素质的培养,非常难能可贵的。

1.9.2《8、7、6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课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二、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

②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

②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③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④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②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③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④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拼音加汉字练习-》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531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