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蒋家王朝的覆灭”,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蒋家王朝的覆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谢兵团和陈粟大军的配合进攻;土地改革;渡江作战;能举例说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战果及意义;能分析说明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2.能力方面:通过利用“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和“三大战役示意图”,说明解放军挺进中原及三大战役的主要经过,培养训练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学生比较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土地改革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通过学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它揭示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通过学习三大战役,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4.学法指导方面:通过指导学生为三大战役写解说词,认识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史实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研习史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战果和意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教学难点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
四、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引言]
请同学们想一想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时间?内战第一年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争的结果?
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战略反攻的重点是以解放军主力挺进中原。
一、挺进大别山
[出示材料]
补充材料说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文。
[出示课件]
“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通过色彩、箭头变化,配上音乐,直观展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过。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回答: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人民解放军处于防御阶段。人民解放军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英勇杀敌,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阅读史料,分析、理解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即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略)
观看多媒体课件15-1,了解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形势。
投影
材料
多媒
体课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引导思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否一帆风顺?
[启发思维]
刘邓大军为什么能冲破蒋介石的阻截?

[指导读图]
“解放军夜渡黄河”、“解放军胜利到达大别山”
[出示课件]
“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通过色彩、箭头变化,配上音乐,直观展示陈谢兵团和陈粟大军的进攻。
为了配合刘邓大军的进攻,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在山西南部强渡黄河,开辟了豫陕鄂解放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
[启发思考]
以上我们学习了三支大军分别建立和扩大了三个解放区,这三个解放区布成了什么阵势?像一个倒着的什么汉字?
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聂荣臻率领华北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谭震林指挥华东解放军山东兵团粉碎了敌人对胶东的进攻;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30余座城市和广大地区;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解放军于1948年4月收复延安。
阅读教材第107页,“解放军夜渡黄河”及小字部分后思考,回答:蒋介石调重兵企图把解放军消灭在黄河、运河之间地区,后又调兵谴将企图阻止刘邓大军过汝河等等都没有成功。
思考回答:我军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指挥员用兵神速;我军作战英勇、顽强;解放军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援。
读图,理解党中央的正确作战方针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

观看多媒体课件15-1,认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形势。

思考回答:布成了一个倒着的“品”字阵势,挺进中原互为犄角,展开大规模进攻。教材
插图
多媒
体课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在反攻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谁能说出英雄的名字和事迹?
[指导读图]
“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一图,使学生学习董存瑞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区的面积日益扩大。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二、土地改革
[启发思考]
在解放区不进行土地改革行不行?

[出示图片]
“向农民宣传《土地法大纲》”
《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一名学生回答:董存瑞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一名著名的英雄。1948年5月,解放军攻打热河省隆化,董存瑞担任爆破组长。正当部队冲向隆化中学时,敌人一座桥形暗堡中的六挺机枪突然开火,封锁了前进道路,前去爆破的三名战士都牺牲了。在关键时刻,董存瑞冒着猛烈的炮火,冲到桥下,毅然以自己的身体作支架,炸掉最后一个火力点。战斗胜利了,董存瑞却光荣牺牲了。
读图:感受董存瑞不怕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讨论、充分发表各人见解。
回答要点:在解放区不进行土地改革是不行的。因为在解放区,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控制,贫苦农民无地,生活贫困,为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必须进行土改。
读图:图上有一位宣传员将《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的情景,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改革的重视。

教材
插图

教材
插图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指导读图]
“斗争地主”,使学生了解农民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指导读书]
课本第110页黑字体,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一段话。
经过一年的斗争,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加,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三、三大战役
[指导]
同学们最近我们要办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展览,请你为三大战役写解说词。(从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指挥员、作战地区、主要经过、结果和意义方面去考虑。)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读“三大战役示意图”。然后由三位同学到前面来读图,每位同学只讲一个战役我军进攻方向、我军歼敌地域、我军包围敌军地区和国民党军逃跑方向。
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指导自学]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读图:“斗争地主”。
阅读教材,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查找资料,参考教材,写出三大战役的解说词。并在班里讲一讲你写的解说词。
内容:(略)。

三位自愿到前面来的同学边指示意图边讲。
阅读教材后回答:(略)。
教材
插图

课件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引导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关于“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提出这一科学论断?
解放战争继续发展,我军将先占领城市,后占领农村,所以,中国革命进入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

五、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全线进军的命令。[指导读图]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4页“渡江战役示意图”和“毛泽东和朱德的一段名言”。使学生了解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地点、进攻的方向、主要歼敌地区。

[指导朗读]
指导一名学生朗读毛泽东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伴有音乐。
[启发思考]
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
挺进大别山的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渡江战役的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是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
思考回答: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工和重心转移”指的是由乡村移到城市。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来我党主要在农村进行发展;三大战役后,我们占领了沈阳、北平、天津、徐州等许多大、中城市,也基本消灭国民党军主力,即将夺取全国胜利。

阅读,理解: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一名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诗词。

认真思考,各抒己见。
回答:(略)。教材
插图
录音

续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
[小结]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Jab88.cOm

相关推荐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识记与理解:记住三大战役的名称、参战部队、战果及意义;掌握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时间和意义;了解解放区土地改和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2、能力与方法:通过看图说史,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和运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讨论人民解放军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历史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重点: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难点: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图片:这是中国北方一个平凡普通的小山村——西柏坡村,它位于河北省平山县。
其实它并不平凡。有人说:“中国命运,定于此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而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怎样崩溃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历史,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胜可靠保证
本目为阅读内容,教学简约处理,教师提出阅读提纲,重点引导分析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系。
1.怎样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把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称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阅读提纲,重点思考第2问、第3问。
展示图片:土改后农民面带喜悦;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中支援前线等。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三农问题”(农民负担,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理解当今我国政府处理农
村问题的方针政策。
教师引导总结: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3.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4.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5.国统区人民不断掀起爱国民主运动。
得出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1、学生根据106页《三大战役示意图》与教师在黑板上手书的草图比对,通过认识地理范围加深理解各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书上做标记:
A、东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
B、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淮海战役——“猛虎掏心”——奠定解放江南的基础
C、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平津战役——“分而取之”——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3、填《三大战役》表
战役名称发起时间共计歼敌人数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教师补充、过渡: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
1、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提醒学生:A、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B、革命力量方面: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3、“活动与探究”,小组讨论:共产党为什么在三年内就能以弱胜强?(从五个层面进行启发)
1)力量对比(数字随着战争进程发生剧烈变化的)
2)军队士气、人心向背
3)政权性质、国家职能(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和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4)战争指挥者的素质
5)历史发展趋势(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不得人心,必然走向失败。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正义的、进步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取得最后的胜利。)
板书设计: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胜可靠保证
1.土地改革?
2.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称为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影响:A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B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率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占锦州,截断敌人向关内的退路。→作用:解放了东北全境。
(2)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率领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作用: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3)平津战役:华北和东北人民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作用: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见书118页《三大战役示意图》)。
三、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
(1)意义:A埋藏了蒋家王朝。B它捍卫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的统一。(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A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B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
如中共的正确战略战术:首先在辽沈打响,为平津战役做准备;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为渡江战役作铺垫。
★如何看待傅作义在平津战役中的行为?
△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在中共政策的感召下,国民党军队总司令傅作义接受了中共主张,弃暗投明,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得到和平解放。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傅作义的行为,使北平人民避免了战火的摧残,又较好的保存了历史名城北平的古迹和文物,是有利于人民,值得历史充分肯定的行为。

1、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
A、孟良崮战役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2、入战略大决战时期,首先展开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3、辽沈战役中的攻克,就能封闭国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
A、长春B、沈阳C、锦州D、营口
4、三大战役中,“关门打狗”的战役是指()
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
5、三大战役中,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6、三大战役中,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术的战役是()
A、平津战役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
374、1949年1月,北平国民党守军将领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A、顾祝同B、傅作义C、李宗仁D、卫立煌
7、下列军事行动中,为渡江战役直接奠定基础的是()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376、下列对淮海战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由中原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合力进行的战役B、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役
C、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D、为人民解放军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8、下列战役中,被陈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的战役是指()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9、淮海战役中的指挥将领不包括()
A、刘伯承B、陈毅C、罗荣桓D、邓小平
10、1949年,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B、挺进大别山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1、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在之后()
A、辽沈战役B、三大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12、国民党政府被彻底打垮的战役是()
A、淮海战役B、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
13、国民党政府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解放军占领南京B、北平和平解放C、三大战役的胜利D、人民解放军进军全国
14、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人民达()
A、12年B、25年C、22年D、30年
1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渡江战役②挺进大别山③三大战役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①④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
16、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①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②共产党人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③国民党力量小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讲授新课:
一、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1.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学生结合事先找的资料、课本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冒顿单于是怎样使匈奴强盛起来的?

匈奴的强盛有哪些表现?

面对匈奴的进攻,汉高祖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冒顿单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冒顿单于励精图治,严于治军,训练了一支数十万人的骑兵队伍,军事力量增强,秦末汉初统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匈奴经济也迅速发展,一是畜牧业繁盛;二是匈奴地区受汉族影响,逐渐有了农耕,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生产上已经有了交往:三是手工业有了发展,尤其是冶铸业,能够铸造铁制农具和兵器,而且全属制品上装饰着动物图案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西汉初年,匈奴向中原发动进攻。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平城白登山,侥幸逃脱。

冒顿单于是一个勇武善战,富于谋略的少数民族军事家。

2.和亲政策:

问题:
(1)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2)西汉对匈奴的骚扰打又打不过,该怎么办?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3)和亲政策效果如何?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首先,请同学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卫青、霍去病的故事。然后,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汉武帝的名义拟写一份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诏书,要求说明两人的功绩以及评价,随后当众宣读诏书。

问题:
(1)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对匈奴发动反攻?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3)你怎样看待汉武帝时对匈奴的战争?

西汉王朝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到汉武帝时,有条件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使匈奴从此再也不能与西汉抗衡。匈奴部分开始西迁。第3问可引导学生回忆第12课中提到的汉武帝晚年的财政危机,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呼韩邪单于归汉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南迁长城附近。他表示愿与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汉元帝把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昭君出塞

请同学向大家讲述所了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随后提问:

(1)阅读以下资料,你怎样理解它?

 材料一:书上摘录的《汉书》内容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征城万里通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2)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

汉初和亲是在白登之围大败的情况下实施的,统治者采取了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这种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且昭君也是自愿前往的,双方是平等互利的结合。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奴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半个多世纪,西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汉和匈奴的和战

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同汉朝和好逐渐内迁。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经常派骑兵进攻东汉的边境,河西走廊的郡县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东汉王朝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北匈奴战败以后,部分向西远迁。

总结提问:

学完匈奴和秦汉关系的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汉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既有民族之间的战争矛盾也有和平往来,它们总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的历史。

板书设计: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一、匈奴族的发展和白登之围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2、匈奴经济的发展
3、白登之围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归汉
2、昭君出塞
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1、匈奴的分裂
2、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

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第4课 夏商奴隶制王朝


第4课夏商奴隶制王朝

江苏无锡市第3中学尤克光

(一)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夏商两个奴隶制王朝兴衰的简单过程,掌握夏朝的建立、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域、青铜器、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奢侈、奴隶的悲惨生活等基本知识。

要求学生在思想上认识: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2.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夏商时期广大奴隶的悲惨生活说明了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性。

3.由于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创造了文化,推动了奴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证明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4.通过“司母戊鼎”等手工业精品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国家文物观念的教育。

要求学生培养下列能力:

1.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而不是退步?”“商汤为什么能够灭夏?”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分析商朝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生活悬殊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阶级观点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画,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我国原始社会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它经过哪两个阶段?(检查学生能否从宏观上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线索,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

我国原始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瓦解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什么?(要求学生从产品的剩余,交换的发展和私有财产出现分析瓦解的原因,从贫富的分化、阶级的产生分析瓦解的表现)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课。

2.导入新课

原始社会瓦解后,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第一个阶级社会是奴隶社会。我国的奴隶社会从形成到瓦解,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约一千五、六百年。这节课,我们就讲“夏商奴隶制王朝”。(板书标题)

3.讲授新课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板书)

(1)禹传子,家天下(板书)

本来,禹的继承人是伯益,他是禹治水的重要助手,受到大家拥护。但是,禹在位时不给他实权,使他得不到锻炼,也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相反,禹把实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启,并让启的亲信也掌握许多权力。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不及启,启在禹死后轻而易举地继承了禹的位置。伯益曾率东夷军队打败启的军队,并将启俘获,囚禁起来。不久启又逃出,重新组织队伍,向伯益反攻,最后把伯益捉住杀掉,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启开始了“家天下”,即王位世袭制。经过一年战争,启打败对此不服的有扈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用武力夺得天下。这场流血斗争实质上是部落联盟中各个贵族集团之间争夺王位世袭权的斗争。同学们还记得禅让制吗?(可请一位学生回答)世袭制是指贵族家庭世世代代相沿做贵族、君王或皇帝的制度。禹以前“选贤与能”,是“天下为公”的时代,禹死“传子”,进入“天下为家”的时代,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随着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原有的氏族部落联盟机关,也就转化为奴隶主贵族压迫和剥削奴隶和平民的国家机器。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夏朝建立的主要标志,也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主要标志。漫长的原始社会终于走到了尽头。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度是极其野蛮、残酷的制度,奴隶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和人身自由。请同学们思考:奴隶社会取代无阶级、无剥削的原始社会是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答问的基础上,指出这种取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私有制的出现,政治上也必然进入“天下为家”的阶级社会,这是进步的历史现象。并归纳说明:在奴隶社会内,战俘作为奴隶保存下来,不再被轻易杀掉,从而保存了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劳动力;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和奴隶,有可能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的劳动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工程,金属工具较为广泛的应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了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这种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创造了条件。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恩格斯语)当然,这种进步是建筑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是一种“野蛮的进步”。

(2)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1世纪(板书)

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为什么叫夏朝?因为夏原为黄河流域一个部落的名称,传说是黄帝的后代,禹和他的父亲鲧都是这个部落的首领。近年来,在河南登封发现两座东西并列的古城址,用卵石夯成,据考古学家论证,这就是夏初的都城阳城。夏朝至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时间,我国是和埃及、巴比伦(今伊拉克的位置)、印度并列而进入阶级社会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列宁指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列宁语)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设施。夏朝已建立了军队,制订了刑法,设置了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在奴隶社会,除奴隶和奴隶主外,还有平民。平民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人身是自由的,但没有多少政治权利。他们往往生活贫困,向富人借债,要付很高的利息,是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一旦犯法或不能偿清债务就要沦为奴隶。

请同学们在《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上找出二里头文化的大致范围。二里头遗址面积3.75平方公里,属今河南西部的偃师县。1959年开始发掘。二里头文化以河南西部为中心,对探索夏朝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宫殿复原图》。宫殿遗址东西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才达4米多。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址进行了复原。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的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的建筑遗存。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朝末期。可见在3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有如此高超的建筑能力。

(3)夏朝的生产(板书)

除粮食生产外,手工业生产已能制造青铜酒器和乐器。我国以青铜为原料铸造兵器和工具的历史相当早。那时还能制造雕饰美观的玉器和陶器。

(4)夏朝的统治区域(板书)

请同学们看本目图画《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并找出夏的都城阳城。关于夏朝最强盛时的统治范围,史学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在鲁西、豫东,另一种认为是在豫西、晋东南。后一说文献资料根据充分,近年来更获得不少考古资料的证明,教科书采用此说。

(5)夏桀的暴政(板书)

夏朝共历14代,17个王(有时是兄弟相继)470多年。夏朝第17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为了自己寻欢作乐,不管人民死活。请同学们阅读有关的小字部分,并观察《夏桀把人当作坐骑》图,这幅图选自山东武梁祠12画像石。夏桀是骑在人民身上作威作福的奴隶主统治者。从艺术的角度看,这幅画线条流畅,形象逼真。夏桀奢侈荒淫,醉生梦死,还恬不知耻地自比为太阳。他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民对他恨之入骨,宁愿和他同归于尽。他为自己的垮台创造了条件。

商汤灭夏和盘庚迁殷(板书)

(1)商汤灭夏建国——公元前16世纪(板书)

商是位于黄河下游的一个古老的部落,属于东夷的一支。它的祖先契因为帮助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今河南东部商丘东南),所以称为商。它的首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首领,他任用贤人伊尹作助手,谋划灭夏大计,先后灭掉夏的同盟者,并抓住夏桀众叛亲离的机会,立即率军伐桀,商军所到之外,备受欢迎。可见汤伐桀是人心所向。夏商两军会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北),夏桀大败,退守三朘(今山东定陶),汤追击,桀再败,最后死于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夏亡。汤回师亳邑(今河南商丘北),即位为王。请同学们在《商统治区域示意图》上找出亳的位置。商朝从汤开始,传17代,31个王,共600年左右。

商汤是一位能干的君主,对大臣要求严格,并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大臣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小字部分,引导学生认识人才的重要性。

《商朝宫殿复原图》是近年来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发现的一处商朝宫殿遗址,是当时商朝一个奴隶主贵族的宫殿。这座宫殿构筑在高高的夯土台上,气势雄伟。由此可使学生了解当时的建筑水平,并可推论商朝统治中心的宫殿要比它豪华得多。

(2)盘庚迁殷——公元前14世纪(板书)

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迁都的原因是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请同学们在《商统治区域示意图》上根据图注找出曾作过商朝都城的地点。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也被称为殷。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迁都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商朝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国力比较强盛,统治区域不断扩大。势力最大的时候,东到大海,西起陕西西部,北到辽宁,南至长江流域。要求学生将《商统治区域示意图》与《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对照比较,说明商朝统治范围比夏朝大得多,是当时世界上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商朝统治的稳定和发展(板书)

盘庚迁殷后,商朝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本目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归纳为商王地位、官僚制度、军队三方面内容,提高学生的读书概括能力。图画《商朝的铜钺和面具》中的钺是古代兵器,形似斧而比斧大,用以砍杀,也用于仪仗、警卫和表示权威。军队是国家机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王有强大的军队,分为左、中、右三师,一次出兵就有上万人。商王中战功最为显赫的是盘庚的孙子武丁,他3个月内用兵达23000人,他的妻子妇好是当时一名女战将。

这一部分内容讲完后,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商朝为什么能够灭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说明:夏桀的暴政激起百姓的仇恨和奴隶的反抗,商汤任用伊尹等干才做好灭夏的准备,乘桀失去民心之机,起兵攻夏,终成大业。从而使学生认清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同时认识人才的重要性。

商朝经济的繁荣(板书)

(1)商朝农业的发展(板书)

农业是商朝的主要生产部门。当时大批奴隶在田野上集体耕作,粮食作物有粟、黍、麦和稻等,已比较齐全。图画《商朝的石刀、石镰》说明当时奴隶使用的工具主要还是石器。在一个商王宫殿遗址里,曾一次出土上千把石镰。工具的集中保存说明农业劳动是集体进行的。为什么当时奴隶使用的农具主要还是笨重的石器和木器?(停顿一下,让学生思考)因为奴隶对劳动没有兴趣,经常怠工,破坏工具,奴隶主不可能为奴隶准备轻便而又贵重的工具。商朝奴隶辛勤劳动,整治土地,挖掘沟渠,修成一块块方田,在商朝文字中也有反映,教科书中的图画说明这是一种象形文字。“田”的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字形方方正正,说明当时的农田修整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长期艰苦的农业劳动中,奴隶们培育出多种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后世的家畜种类当时都已具备。商王祭祀祖先,一次就杀掉成百上千头牲畜作为“牺牲”。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畜牧业的发达。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驾车。

(2)商朝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器(板书)

商朝的手工业已很发达,青铜冶铸、制陶和玉石雕刻业都有很大发展,已有各种行业的作坊。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青铜的冶炼技术和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它是商朝文明的标志。教材图画也特别多,有《四川出土的商朝青铜人头像》、《商朝的青铜器》(其中有兵器、炊煮用具、酒具三种)、《司母戊鼎》、《商朝冶铸青铜器示意图》。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青铜器的制造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起码有采矿、冶炼、制模、浇铸和修整几道工序。根据商朝青铜器的化学成分分析,当时奴隶工匠把铜和锡、铅等一起放在1000℃左右的高温冶炼青铜时,已能掌握多种金属成分恰当的比例,这种铜合金既易溶解,又有一定硬度,适合于制造各种器具。3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掌握获得1000℃左右高温的技术,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着重讲述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1938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挖掘出土的,这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的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个铭文而得名。鼎腹长方形,四周有盘龙纹,上竖两只耳,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鼎高1.32米,长1.1米,宽80厘米,重875公斤。因为这个鼎大得可以当作马槽,所以当地人民称之为“马槽鼎”。此鼎形状雄伟,花纹秀丽。铸造工艺主要有制范和浇铸两道工序。请同学在看图的基础上,说明此鼎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青铜冶铸工艺的杰作,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当时每个坩埚只能熔炼12.5公斤青铜熔液。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铸出这样大的方鼎?(稍微停顿一下,让学生思考计算)根据每个坩埚的容量计算,至少需要70个坩埚,每个坩埚需三、四人,共需250人左右同时排着队,抬着坩埚依次浇铸。否则铜水一旦冷却,就不能融为一体了。此鼎出土后,日本侵略者屡次要劫这个鼎。当时人民把它埋在地下,才没有被劫去。抗战胜利后,1946年重新挖出,现存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保护国宝,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可使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爱护文物的观念。

商朝青铜出土数量之多,品种之齐全,造型之复杂,花纹之精细,都是世界上罕见的。所有这一切,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总之,商朝的劳动人民发展了生产,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残酷的奴隶制度(板书)

(1)奴隶社会是奴隶主的天堂,广大奴隶的地狱(板书)

奴隶主生活极端奢侈,生前住在高大的宫殿里,并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墓,准备死后继续享受。盘庚迁殷后270年,商都再未迁移。长久建都的地方很容易集中大量文物。商都殷在武王伐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墟。这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一个都城,对研究商朝后期奴隶制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把它称为商朝的“历史博物馆”是很有道理的。殷墟从1928年开始发掘到现在,出土文物不计其数,成为国家考古发掘的重点地区,中心在河南安阳西北少屯村一带,面积达24平方公里。内有宫殿区、王室墓地、手工业作坊、平民墓地和奴隶的殉葬坑等遗址。发掘出的11座王陵,规模巨大,有的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1976年挖掘的商王武丁妻子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400余件青铜器和玉石器,品种繁多,有许多物品是前所未见的艺术珍品,造型美观、体态生动、文饰精美。图画上的玉龙和象牙杯,集中反映了商朝的工艺水平,玉龙栩栩如生,象牙杯玲珑剔透。墓葬情况既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

(2)奴隶的悲惨生活:“人牲”和“人殉”(板书)

商朝奴隶主贵族奢侈、腐朽的生活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为奴隶主贵族创造了大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他们本身却被剥夺了一切财富和权利,甚至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奴隶主不但强迫奴隶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各种繁重的劳动,还把他们当作牲畜一样任意屠杀。商王和奴隶主在祭祀祖先和神灵时,经常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作“人牲”。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作“人殉”,妄想让这些奴隶在“阴间世界”侍候他们,守卫他们。

教材上的图画《商朝带枷的奴隶俑》,是1937年在殷墟出土的。女的双手伽在胸前,男奴双手伽在背后,从中可见奴隶生活之悲惨,奴隶制统治的残酷。河南安阳武官村商王大墓是万恶的殉葬制的一个罪证。这一带王陵区先后发掘出11座巨大的王陵和1200多座奴隶杀殉坑。这一座墓是其中之一,并不是最大的,其规模之大,于此可见一斑。该墓形状像一个“中”字,墓室南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深8米多,加上南北两个墓道,南北共长45米,总面积为340平方米,这座大墓里殉葬的有79人之多。另一个大墓,陪葬奴隶多达400人。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1000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男女。无论是“人牲”,还是“人殉”,根据他们的尸骨情况可以判断,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砍头,有的被活埋,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有的被推入坑中用锤砸死。请同学们思考:“人牲”和“人殉”这个残酷的事实说明什么?也就是说奴隶主为什么敢于肆无忌惮地屠杀奴隶?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在万恶的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奴隶的全部劳动果实,而且还占有奴隶本身,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和“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有权买卖甚至杀害奴隶。这也正是奴隶社会的反动性所在。

这一段教材讲完后,引导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问题——商朝的奴隶主和奴隶的生活有什么差别?教师着重说明两点,一是奴隶主生前生活奢侈,死后葬入陵墓,准备继续享受;二是奴隶经常带着刑具干活和过夜,不少奴隶还要被杀死或活埋,为奴隶主做供品和陪葬,命运极其悲惨。奴隶主和奴隶生活的悬殊反映了奴隶社会剥削和压迫制度的残酷及尖锐的阶级矛盾。

4.小结

这节课讲了夏商两个奴隶制王朝四个问题,同学们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夏朝建立的标志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建立的时间、人物、国家的阶级实质,公元前16世纪,夏桀的残暴统治导致夏朝灭亡。

②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的统治范围远远超过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奴隶制大国。

③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历史上又把商朝称为殷朝。迁殷后,社会比较稳定,国力日益强盛,奴隶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商朝主要部门是农业生产,手工业突出表现在冶铜技术和青铜器的创制上,司母戊大方鼎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⑤残酷的奴隶制度表现在奴隶和奴隶主的生活悬殊,奴隶生活极其悲惨。

(三)教法建议

导入新课后,可首先介绍我国奴隶社会的4个历史时期和起建时间,使学生对我国奴隶社会历史阶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抓住我国奴隶社会形成和发展这一线索,说明夏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奴隶和奴隶主的阶级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紧扣教材讲清“国家”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讲述商朝经济生产时,突出青铜器的制造及其巨大成就,教师可适当补充些材料,结合《商朝冶铸青铜器示意图》讲清奴隶是怎样制造青铜器的,及青铜器工艺之高超、产品之多,使学生感受奴隶们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重点讲述司母戊鼎,教师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并对学生进行保护文物的教育。

本课内容图画较多,教师可因势利导,加强形象直观的教学,引导学生看图说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插图的能力。对一些出土文物,可进行一些考古学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对考古知识的兴趣。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486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