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美国第二课时

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xxx审核人:地理组时间:2017年上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课时第二十一课时科目地理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学习
目标
1.学会利用美国的地形和气候图分析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而分析其农业发达的原因。
2.学会根据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分析工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美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的作用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



[问题导入]
1.可能同学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可口可乐、肯德基、福特汽车、苹果手机、电脑等)今天我们就来全面地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自主预习单:

知识点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工业特点:工业部门体系完整,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__最发达__的工业国家。
2.突出工业部门:__军事__工业和__尖端技术__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东北部工业区、南部工业区和西部工业区。其中__东北部__工业区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__高新技术__产业基地。位于__旧金山__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探究点美国工业和城市的分布
问题导入
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据图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图9-1-10
知识链接

(1)美国主要工业区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工业城市

东北部工业区
钢铁、机械、汽车、化学等
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南部工业区
石油、电子、飞机、宇航等
休斯敦

西部工业区
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
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


(2)美国主要城市

城市
主要职能

纽约
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华盛顿
美国的首都

休斯敦
南部石油化工、宇航研究中心

芝加哥
中部交通中心

洛杉矶
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好莱坞电影城和迪士尼乐园所在地

旧金山
新兴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城市


结论:旧金山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雄厚。
拓展应用
1.关于美国工业分布的三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南部地区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B.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
C.东北部地区是美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南部和西部地区集中了美国新兴的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
[解析]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基础较好,濒临五大湖,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而且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和西部有大量石油资源,五大湖区西部有丰富的铁矿,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美国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狭长地带;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区集中了美国新兴的石油、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
2.青岛中考读图9-1-11“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完成(1)~(2)题。

图9-1-11
(1)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是()
A.东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
(2)关于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不断发展的原因错误的是()
A.地价相对低廉B.环境污染相对小
C.劳动力相对充足D.交通更加便利
[解析](1)A(2)D美国东北部地区由于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形成钢铁、机械和汽车工业等。由于美国南部地区地价相对低廉,环境污染相对小,劳动力相对充足,导致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不断发展。南部的交通不如东北部地区便利。
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易错点美国是农业强国,也是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因此不需要进口工农业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工农业生产十分发达。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很多
农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美国位于热带地区的国土面积狭小,所以需要大量进口热带农产品。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工业制品最多的国家,但由于美国经济结构向高科技产业转型,所以一些耗用大量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产品需大量进口。
易混点信息技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不都是信息技术产业,但信息技术产业都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


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一、选择题
1.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中国D.美国
[解析]D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邵阳中考1990年以后,美国在传统工业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情况下,一种以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种新兴产业是()
A.房地产业B.汽车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D.采矿业
[答案]C
3.下列有关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B.西部的“硅谷”是世界上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C.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
D.居民是许多国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
[解析]B美国“硅谷”所在的西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是传统工业区。
4.滨州中考根据下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1-12
A.美国的老工业区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B.美国的新工业区分布在东北地区
C.旧金山发展汽车工业,底特律发展微电子工业
D.美国的老工业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解析]D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是老工业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美国的南部、西部工业区是新兴工业区。旧金山发展微电子工业,底特律发展汽车工业。
5.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
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长河
C.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D.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解析]D美国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温带,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美国河湖众多,航运发达。

德州中考读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及两国地形剖面图,完成6~7题。

图9-1-13
6.下列关于两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国共同的地形地势特征:呈三大纵列带分布,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B.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地域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
C.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农产品有所不同
D.两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服务业
7.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著名的“硅谷”位于洛杉矶的西南部
B.东部地形以落基山脉为主,煤炭资源丰富
C.A为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大
D.B是小麦区,所产小麦销往世界各地
[解析]6.D7.C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服务业,美国的经济增长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的硅谷位于旧金山的东南部。东部地形以阿巴拉契亚山脉为主,煤炭资源丰富。美国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大;自然条件是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B是玉米带,所产玉米销往世界各地。
8.读下图,下列对美国城市①②③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9-1-14
A.①附近有美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B.②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C.③是美国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中心
D.④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解析]A①是圣弗朗西斯科,附近有美国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硅谷”;②是洛杉矶,有美国著名的影视中心好莱坞;③是休斯敦,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④是纽约,是美国的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中心。
9.下列对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B.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C.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地带
[解析]C美国的“硅谷”位于美国西部地带的旧金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美国是世界上高新技术产业最发达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二、综合题
10.淄博中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9-1-15
材料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80—1985年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世界1/3;在1993—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有27%来自高科技产业,而两个传统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仅占18%。
(1)有人说,美国是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美国西部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的高大山脉,其中A是______山脉;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______,请分析该农业带发展的自然条件。
(4)美国的约翰先生全家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堂区做礼拜,他信仰的宗教应该是______。
(5)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解析]第(1)题,美国领土由本土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部分组成,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群岛跨热带和北温带,本土大部分位于30°N至50°N之间,属于北温带。第(2)题,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第(3)题,读图可知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玉米带,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第(4)题,基督教的活动场所是教堂。第(5)题,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根据图可得出:美国国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根据文字材料可得出: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等。
[答案](1)同意。美国领土由本土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三部分组成;阿拉斯加有北极圈穿过,跨北温带和北寒带;夏威夷群岛有北回归线穿过,跨热带和北温带;本土大部分位于30°N至50°N之间,属于北温带。
(2)落基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形成
(3)玉米带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4)基督教
(5)美国国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势东西高,中间低。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和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等。(任写两条即可)
教后评价
学反思

相关推荐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2.运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工业、交通和城市分布特点。

3.理解俄罗斯的人口分布、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俄罗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数据资料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

2.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通过直观感受及问题解决获得感知,形成能力。

3.尝试从学习中发现俄罗斯东西部差异及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并通过查资料收集相关信息,提出缩小东西差距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罗斯和周边邻国的联系,使学生明白国与国之间要加强彼此交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学习重点、难点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分析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分析法、对话法、引导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有许多令人感叹与意思不到的地方“贯穿全课,并通过大量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俄罗斯的面积、地形、河流、气候都有令我们惊叹的地方。唤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效果显著。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提问导入

激发兴趣提问导入,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地形、气候方面也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今天俄罗斯将再次令我们感叹,这又是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

同学回答:资源方面展示俄罗斯资源图片提问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站:

自然资源丰富,

重工业发达

读P39课文和“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探究俄罗斯自然资源及工业分布。

1.说说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状况。

2.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3.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

5.俄罗斯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

6.俄罗斯工业特点的形成,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俄罗斯自然资源及工业分布。展示“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第二站:

发达的交通

读“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以及P48活动,探究俄罗斯交通。

1.概括出俄罗斯交通的特点。2.找出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葳)3.找出从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4.对照图7.48,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5.说出俄罗斯的管道主要用来输送哪两种货物?6.俄罗斯的客运以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俄罗斯的货运以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学生

构建体系小结课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绘制知识树利用展台展示部分小组的成果通过绘制知识树,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二课时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第二课时学案人教版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学情分析本期学生通过亚洲、日本、东南亚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建立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本框架结构的知识学习体系,但缺乏对区域地理中应该要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的学习经验;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印度的气候特点以及主要的粮食作物。
2.了解印度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与方法1.利用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及南亚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说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了解频繁的水旱灾害对印度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
2.利用作物分布图与地形图、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农作物与地形、气候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强化发展中国家能够赶上世界经济潮流,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信念。学习重点、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教学方法图像分析法、启发质疑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读图判读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分析,明确印度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并紧紧围绕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水旱灾害的关系开展讨论,逐步深入地探究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了解印度采取因地制宜相应对策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新闻导入
激发兴趣新闻解读,印度GDP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探讨印度崛起的密码。聆听新闻讲解,思考。展示印度农业新闻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站:
印度农业
读书本内容,探究印度农业。
1.印度20世纪60年代之前,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2.什么样的气候给印度带来了频繁的水旱灾害?
3.印度的气候主要以什么为主?
4.给印度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过多会造成?西南季风带来的雨水过少会造成?
5.印度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6.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7.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粮食作物的分布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地形分布有怎样的对应关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印度粮食作物的分布情况。展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每月1月、7月盛行风向以及“印度水稻、小麦的分布”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过渡:印度是一个资源、物产丰富的国家,独立后,不仅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也逐步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第二站:
服务外包产业
读书本内容,探究印度服务外包产业。
1.印度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有何优势?2.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有哪些?
3.印度服务外包产业中心形成的年代与分布情况。小组自选题目,得出结论组长汇报结果指图讲解
出示“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学生深入的自主学习,培养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析图能力。使学生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七年级下册地理《法国》第二课时学案分析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法国》第二课时学案分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地理《法国》第二课时学案分析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1.处理作业。

2.列举法国在世界上注明的旅游景点。

二、文化和旅游

1.由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a.上述资料,从哪些方面说明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b.作为工业产品的香水、葡萄酒、时装在法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为什么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教师对讨论结果中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应予以鼓励和肯定。

2.引导学生思考法国作为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

3.学生齐读P82第二段文字,了解法国的文化和旅游

本节图表指导:

1.图3-27:①识图定位:法国的六边形轮廓、临海和邻国;巴黎盆地、卢瓦尔平原、中央高原、勃朗峰;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②判断:根据勃朗峰、塞纳河、卢瓦尔河等地理因素综合判断法国的地势地形特点。③归纳综合:地形与气候因素与法国农业之间的关系。

2.景观图可以图旁配备说明性文字,以小型图片展览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也可补充收集法国的其他艺术景观图片。

讲解要点:

法国是欧洲的经济大国。不仅如此,法国经济的强大还体现在文化和旅游上,它有世界上众多的艺术极品,也是世界上接待外国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成为法国的经济支柱之一。

法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高雅的艺术,新潮的时装……无不吸引着天下的游人。1999年,来法国的外国游客达7300万人次,成为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旅游业已成为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艺术之都——巴黎

阅读以下教材材料,回答问题:

巴黎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艺术之都。市区横跨塞纳河两岸,总人口逾1000万,建都已有800余年历史。在这里哪怕只是做短暂的逗留,感觉都会像是接受了一场艺术洗礼……

巴黎著名的艺术景观很多。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圣心堂、圣母院、凡尔赛宫,都是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极品。

罗浮宫从公元14世纪起就是王宫,收藏了大量的绘画和雕刻方面的稀世珍品。法国大革命后,罗浮宫成为国家美术馆。罗浮宫里的珍藏品多达30万件,《蒙娜丽莎》、《胜利女神》、《维纳斯》都“居住”其中。罗浮宫是艺术爱好者的圣地。

1889年,是法国大革命的100周年。这一年,由工程师埃菲尔设计的铁塔落成了,它的高度是320.7米。埃菲尔铁塔与凯旋门、罗浮宫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

巴黎的时装、香水、艺术表演等同样享誉世界。

●上述资料,从哪些方面说明了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和旅游大国?

●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来说,最能够吸引游客的内容有哪些?

●香水、葡萄酒、时装本来都是一些工业产品,但在法国却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这是为什么?

●分组收集法国的有关资料,出一期关于法国文化和旅游业的墙报。

[板书设计]

二、文化和旅游

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

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

三、艺术之都——巴黎

课堂小结、作业:配套练习。

●教学探讨与反思:

文章来源://m.jab88.com/j/7415.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