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熟练掌握口诀。
课型:新授课
教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展现信息。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1、仔细看图,你能把看到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吗?
2、自己在下面练习说一说。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
二、利用信息提出问题。
1、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合作写出所提的问题看哪一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同时找一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所提问题。
船上有几只小动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条鱼?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3=9(只)
3、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你们会解答吗?
三、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1、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看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有没有不会解决的问题?
4、同桌合作,你问我答。
四、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
(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拓展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室,你能否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请你喜欢的同学帮你解答问题。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在商店中你留心看就会发现很多的乘法问题。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作业设计:书P41.3~4
板书设计:
回家路上
(2~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扩展阅读

回家路上(北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回家路上(北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回家路上
教学内容
课本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现数学信息,用“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全面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家路上
1、情景导入。
师(富有感染力地):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森林中的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现在那里可热闹了,动物们刚刚放学,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小朋友们想见到它们吗?
(出示“回家路上”为标题的图)
2、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师:哇!森林里可真有趣,请小朋友们仔细瞧一瞧,图上都有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有一座学校。
师:你怎么知道那是学校呢?
生:楼顶上升着一面红旗。
师:哦。还有什么呢?
(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图中所有的景物。)
生:一群动物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师:是谁呢?
生:有乌龟、小鸭、青蛙……
师:图上还有什么?
生:小猫们在河面上划船,河里有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生:草地上有一些花。
生:树上和草地上还有一些小鸟。
……
(注重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和积极踊跃地发言。)
3、数学游戏。
本环节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后再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可以先引导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弄清游戏内容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让其他同学根据画面来回答。
(1)示范。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根据画面来提问题。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
教师接名学生提问,如:一共有几只猫在划船?
再指名回答:有16只。
追问:你是怎么算的?
生:每只船上有4只猫,有4只船,所以列式是:
4×4=16(只)
(师注意板书算式,还可以问学生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2)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应注意培养小组长对组内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几个小组的游戏活动,起到启发、调动积极性和了解游戏过程的作用。)
(3)交流游戏结果。
师:刚才大家把游戏进行得真热闹。现在,哪个小朋友愿意将自己一组的问题提出来考考其他小组的同学?
(教师指定某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对全班提问。)如:
生:我们小组的第一个问题是:图上共有几只小鸟?
师:你们想让谁来回答这个问题?(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指定回答的对象。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生:共有15只小鸟。
师帮助追问:你是怎样列算式算出的?
生:我是这样想的:草地上有2个5只鸟,树上也有5只鸟,共有3个5,5乘3等于15只鸟。
[(学生说出的同时,教师板书:5×3=15(只))
师:刚才小朋友问得好,答得了妙。第一个问题问完,那第二个是什么呢?
生:谁知道背着书包的小动物共有几只?
(还是让学生自己挑选回答问题的同学。)
生:我知道,是3乘3等于9只。
师:哦,它们是每3只结伴走呢。看来一起走的很有可能是好朋友了。[同时板书:3×3=9(只)]
师:还有问题吗?我们现在换一个小组提问,请别的小组的同学来回答。接下来老师要请表现得最好的小组的同学来提问。(利用这个时机进行课堂调控,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师:刚长这个小组的同学最认真听别人说话,现在请这个小组来提问。
小组代表:草地上共有多少朵美丽的小花?请××同学回答。
生:路的两边各6朵,二六十二,共有12朵花。
师:森林里可真美。怎样列式呢?
生:6×2=12(只)。(师板书算式)
教师再指名由另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提问:刚才第×小组的同学也非常专心呢。老师请这个小组来提问。
学生可能还会提出的其他的问题,如:有几个窗户?
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下面还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展现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生:一共有27个窗户。
师:你怎么知道?可别说是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那样太慢了。
生:不是。我是用乘法算的。一行有3个窗户,一共有9行,3乘9得27个。
生:我不是你这样算的。每面墙上有9个窗户,有3个这样的9,共27个。
师:真爱动脑筋。是的,解决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生:我反对刚才他们的算法!
师:哦,很有个性嘛。你为什么反对?
生:这座教学楼,我们只看见了两面,后面的我们看不见,怎么知道一共有几个窗户呢?
师:对了。那刚才的问题应该修正成能看得见的窗户共有几个就对了。
生:我也有想法。我们可以根据前面的窗户猜出共有多少个窗户。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环节学生只要说得合理,都要予以鼓励和肯定。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将图中的数量加以改变,编成问题来提问。如:从校门又走出来了3只小动物,现在一共有几只等,或者其他可以用加减法来解决的问题,都要给以肯定和赞扬,以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还要注意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河里的鱼只有9条而漏了图右边的3条,这时就要特别表扬说有12条鱼的人,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在对答时还应注意多让学生说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二、练一练。
1、口算练习。
师:刚才进行数学游戏时,小朋友们都把乘法口诀用得很好。接下来你们能利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吗?
(1)出示准备好的卡片,学生口头回答。
①师出示第一张卡片,指名读出算式,说出答案,并说明应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②教师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算式,说答案和口诀。
③师出示卡片,生直接报出答案,看谁的反应最快。
当出现加法算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看清运算符号再计算,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防止定向思维。
(2)学生完成教科书第23页第1题。
①读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同桌互相交流、订正。
④反馈:教师了解计算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2、完成第2题。
(1)了解题目要求:看图填空。
(2)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师:请同学们看五角星图,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吗?
生:横着看,每排有6个,有4排,共24个。
生:还可以竖着看,每列有4个,有6列,共24个。
师:算式怎么列?
让学生先独立写了算式,再交流:4×6=24(个),也可以是6×4=24(个)。
(3)完成右图。
师:你能独立完成右边一小题吗?(学生自己完成后师指名回答)师:一共有多少个圆圈呢?
生:一共有27个。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横着数,有3排,每排7个,有3个7,所以列成算式:3×7=21(个)。
师:不错,还可以怎么想?
生:竖着数每列3个,有7列。算式是7×3=21(个)。
师:小朋友们都十分聪明。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帮助动物找一找它们的新家,好吗?
3、完成第3题:找新家。
(1)观察图画,弄清图意。
师:有哪些动物在找新家?(让学生说一说动物名称)
师:想一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新家?
生:每只动物都带有一张写着数字的卡片,哪个楼层的算式等于这个数字,哪里就是它的家。
师:你真会思考。请全班同学用线连一连,帮动物们找到它们自己的新家。
(2)学生独立计算,连一连。
(3)集体交流,说一说每个算式等于多少,是谁的家。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应用了所学的乘法知识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运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在这节课中,表现得好的同学有……(表扬学生的发言、交流、观察、思考等方面的闪光处,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0页和第41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逐步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
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1.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巩固2~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课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理解了2~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会背2~5
的乘法口诀,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对
2~5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掌握,也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引导法、自主探究法、数形结合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机灵狗特别想知道我们掌握得
怎么样?敢展示吗?师:哇,都这么自信,老师真高兴!首先我们来个口诀对口
令。1、口诀对口令师:二五(二三、二六、四五、五七)生:一十(得六、十
二、二十、三十五)……师:口诀背的真熟练,接下来让机灵狗看看我们的口算能力
怎么样。(课件出示口算我最棒)1、口算我最棒
2×9=7×5=5×3=5×2=6×5=3×2=8×5=2×4=师:机灵狗看到同学们的口算能力这
么牛,想邀请我们到他的动物学校看一看,想不想去?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
起到淘气学校的课间活动中玩一玩,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境图)
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回家,今天咱们在“回家路上”一起探究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回家路上)【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背口诀、利用口诀解
决相关的乘法口算问题,在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利
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发现数学信息。师:瞧,他们三个一群,两个
一伙,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多高兴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的
数学信息?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吧。师:谁来交流一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
察情境图,发现有价值的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语言组织表
达能力。2、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1)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说一
说,算一算。师:同学们善于发现信息的能力激起了机灵狗的挑战性,它想挑战同
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同学们,有信心吗?请看挑战一。(幻灯片呈现问
题: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思考后
请在1号本上算一算。汇报交流。师:你是怎么想的?(2)说一说,2×6=12可以解
决什么问题?师:同学们讲得特别清晰,老师佩服你们!请看挑战二。(幻灯片呈
现问题:说一说,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师:你能先说说2×6表示什么意思
吗?生:6个2,2个6.师:在情境图中,找一找哪里有6个2,哪里有2个6.师:现
在,你知道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学生汇报:一共有多少只小猴?一共有
多少只小狐狸?)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呀,我真没想到2×6=12能解决两个不同
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3)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说一说,算一
算。师:接下来请看挑战三。(出示: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在1
号本上写一写,算一算。)汇报交流。师:同学们出色的表现让淘气心服口服!
瞧,他为大家送来了一首自编小儿歌,请欣赏!(课件显示儿歌:乘法乘法真简
单,理解题意是关键;乘法口诀记心田,帮我解题速度快;不信我们试试看,试试
看!)拍着节拍,师生共读2遍。【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先让学生根据乘法
算式找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然后再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并让
学生说一说自己想的过程,既让学生巩固了2~5的乘法口诀,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设计挑战情境,通过老师及时对学
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在挑战中增强自信;通过儿歌让学生在轻松中过渡到下
一环节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的数学素养在
潜移默化中逐步得到提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1~4题。(第2题组
织学生交流时,让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鼓励与表扬。)【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
多角度理解乘法的意义,巩固运用2~5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回顾。师:通过今天的学生你一定掌握了一些乘法的知识,你能说说
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回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反思、
自我提高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课后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A4纸上写一
写、画一画、算一算。师:同学们收获可真多,请看今天的作业,一起读一读:
(课件显示:在你们的课间活动中找一找,有没有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A4纸上
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完成的很出色!【设计意图】
结合学生的好动、爱画的心理特点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数学问题,感受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回家路上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2×6=12可以解决什么问
题?4×4=1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猴?答:船上一共有16只小猫。一共有多少只小
狐狸?七、课后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数据,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1格代表2个单位),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兴趣的事例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教学准备:统计表,方格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统计图.

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今天农老师来考考你们,看谁记得最好?

二、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2.农老师也喜欢看动画片,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位你们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出示课件)你们喜欢它们吗?现在农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四个动画人物里面,咱们班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最少?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喜欢这几个动画人物的情况。(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体验统计。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在一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的一些知识,知道了收集、记录数据的一些方法。谁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方法呢?(可以用画圆形、正方形、打勾,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现在我们要统计全班同学喜欢动画人物的情况,选用哪种方法最快,哪种方法最好?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种方法,统计到哪个动画人物,你喜欢你就站起来,坐着的同学数数一共有多少?一定要细心,不要多数、漏数。(全班讨论)

师:刚才记录喜欢动画人物情况的过程就叫“统计”(板书课题)我们把统计的数据填到表格中,这张表格就叫统计表,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画人物的人数,如果想一眼看出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多,喜欢哪个动画人物的人数少,还可以整理成什么?

生:……统计图

2.引导学生通过生成的数据,让学生动手画统计图。

①请同学们先观察手上的表格,想一想,每格代表几?先标上数据。

②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

3.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1格表示2个单位。

4.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从这个统计图,我们知道了什么?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③假如下次我们班要放动画片,我们应该选择放什么动画片?

四、应用实践,巩固新知。

①从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超市的经理,你打算怎样进货?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除法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除法

教学内容: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游乐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
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
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4课时
第一课时长颈鹿和小鸟1课时
第二课时小兔安家1课时
第三课时游乐场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
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
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2、继续引导:这20只小鸟要长颈鹿帮助它们做房子,每所房子住4只小鸟,你们知道长颈鹿要做多少栋房子吗?
3、继续引导提问:长颈鹿家又来了22只小鸟,现在,长颈鹿家一共有42只小鸟,它们都要长颈鹿帮助建房子,每栋房子住6只小鸟,同学们知道长颈鹿要建多少栋房子吗?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
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
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
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
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板书设计:
长颈鹿和小鸟
42只小鸟,每栋房子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
42÷6=7(栋)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
答:要准备7栋房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年级同学来参观博物馆啦!出示图。每个班级都由2名老师带队。四个班级的中队长都站在本班队伍的最前面,打着自己班级的班牌: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同学们站得整整齐齐,正等待尽管呢……仔细观察,画面里蕴涵着好多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出示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二(1)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理解题意并列式。
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2=
(2)用口算。
先把两个数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数再与30相加,即5+2=7,7+30=37,所以35+2=37。
(3)摆小棒计算。
3捆=30根
5根+2根=7根
7根+30根=37根
所以35+2=37
(4)用竖式计算
先从个位加起,5+2=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3直接落下来,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2、二(1)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1)理解题意并列示:35+32=
(2)口算。30+30=60,5+2=7,60+7=67,所以35+32=67。
(3)借助摆小棒计算。
(4)用竖式计算。先从个位加起,5+2=7,7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再算十位上3+3=6,结果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归纳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三、拓展运用:
1、计算下面各题。
54+4=21+7=24+3=46+3=
62+17=35+24=13+84=44+40=
2、数学医院:
17+2=1950+6=5642+3=45
175042
+2+6+3
195645

24+61=53+22=37+40=
245337
+61+22+40
857577

教学反思:
有过之前的学习基础,很多孩子口算就可以直接算出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36+21=23+7556+304+52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2=,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
三、拓展运用:
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
3867179
+39+4+53+36
3、数学医院:
492165
+44+39+35
836100
说明理由。第三题个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来的?
4、图形计算。
=5=3=4=7
+=()+=()

+=()+=()
4、看谁加上一个相同的加数算得快。

开放题:谁先正确算出五星表示的数,就奖励给谁。
24732
+69+9+28+6+
9486605599

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数位对不齐,进位之后忘记向十位进一

2、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能力点: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点:1、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的笔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举办?师:我国北京在全世界申办2008奥运会的4个有名的城市中以绝对优势取得了成功,这不仅仅是申办成功,而且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所以全国亿万人民都为此欢呼。你收集了哪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
1、出示票数统计图,观察图,问: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北京和多伦多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北京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和巴黎一共得多少票?多伦多、巴黎和伊斯坦布尔一共得多少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巴黎比北京少得多少票?….
学生列式,可以用笔算加法解决。
学生计算。问: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2、师:56-22该怎样解决呢?
A、可以口算,50-20=30,6-2=4,30+4=34。
B、可以像加法一样笔算。
该怎样列竖式呢?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算法。
3、你认为笔算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
1、解决刚才没有解决完的问题。
2、完成19页“做一做”第1题。小组内交流算法。
3、48-18=35-31=
强调笔算35-31时,十位怎样算?“0”用不用写?为什么?
4、树上有35个桃子,被小猴摘了以后还剩12个,小猴摘了几个?
5、猜一猜。
9465890
-4-25-1-70
0720
开放题:五一节,建强量贩店庆促销,每件玩具优惠6元,几种玩具的价钱如下:
25元30元18元
根据上述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在实际情况中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笔算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
能力点:1、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学习习惯和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会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计算:43-23=89-62=59-5=92-71=
2、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发言,选出“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让学解决。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列式。该怎样计算呢?从哪一位减起?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拿出小棒摆一摆。
学情预测:
(1)先拿出1捆拆开,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2)先拿出1捆,再拿出1捆拆开,去掉8根。
(3)先拿出2捆,再从2捆中拿出2根。
(4)先拿1捆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从中拿出8根,再拿出1捆。
你发现了什么?(要拆开1捆)从几里拿走了8?
2、你能试着列竖式吗?
你认为个位不够减时怎么办?十位还剩几?
教师教写竖式的方法,说明退位点的用途,不要忘了减去退位的1。
3、比较56-22与56-28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笔算两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问: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5、试练:67-39=35-8=81-56=50-24=
问:50-24十位退1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十位再算几减几?
三、拓展运用:
1、你自己出两道今天学的这样的题。自己解决,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2、做练习三第7题。
3、数学门诊:
47806490
-28-51-23-17
29393187
4、蚂蚁传递信息。
38-18()-8()+35()-25
()+40()-26=()
实践调查:回家调查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看看它们相差几岁?5年后,他们之间相差几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能力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结合教材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会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航空小学正在进行“全校卫生评比”活动。清晨,几个同学就集中在评比板前,为二年级粘贴小红旗。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
二、自主探究:
1、找一找表中有哪些信息?求二(2)班的多少面,需要什么信息?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减法?借助小棒摆一摆。
2、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小组合作,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进行解决。
(1)三(1)班比二(1)班少2面,二(1)班得16面。
(2)三(1)班比二(2)班多1面,二(2)班得13面。
(3)四(1)班比三(1)班多2面,三(1)班得14面。
(4)四(1)班比二(2)班多3面,二(2)班得13面。
(5)三(2)班比二(1)班少1面,二(1)班得16面。…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
3、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三、拓展运用:
1、做“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
优惠是什么意思?换句话怎样说?(每个球比原来的钱少8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现在足球多少元?(2)优惠后篮球多少元?(3)优惠后排球多少元?
学生自己解决。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1)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现在要多少钱?(2)足球比排球贵多少元?……
请同学们列式计算。
2、课本24页第2题,独立完成。
3、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
4、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北京什刹海的湖面上有很多的野鸭子,由于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野鸭子越来越少,最后一只也没有了。后来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绿色奥运”的口号,改变了环境,野鸭子又飞回来了,为了保护野鸭子,人们做了木筏放入水中让野鸭子住,野鸭子一年比一年多,去年有35只,今年比去年又多了28只,你知道今年有多少只?

教学反思:用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方式引入,在拍手游戏中学习新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34个23个
二、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学情预测: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23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
摘出:28+34+23
2、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学情预测:2862
+314+23
6285
28
+314
62
+23
85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学生列式,并试算。
学情预测:85-40-2640+26=6685-66=19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三、拓展运用:
1、46+25+17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
2、54+20+16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4530
48365
171834
4、26+()-20=3073+5+()=98
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2、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类推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25+28+36=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
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
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
二、自主探究:
出示主体图,学生说图意。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学情预测:67-25+28=67+28-25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学情预测:(1)分着列竖式。
(2)简便写法。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不够减时,要退位;相加满10,要进位。
做一做:56+24-30=8078-24+39=93
指名板演:5678
+24-24
8054
+39
93
第一题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三、拓展运用:
1、笔算下面各题。
45+35-4824+15-2965-43+1954-28+19
2、比一比看谁先得到小红旗。
26+43-54+48-39

3、在圆圈里填上正确的数。
38+4640-29
○-5853+○
4、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年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5人。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90100
(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3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教学反思:用旧知引新知。学生收获颇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四、教学进度
1、第一大周(8.31—9.13)长度单位两位数加两位数
2、第二大周(9.18—9.30)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第三大周(10.9—10.19)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角的初步认识
4、第四大周(10.23—11.2)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
5、第五大周(11.6—11.16)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6、第六大周(11.20—11.30)6的乘法口诀观察物体
7、第七大周(12.4—12.14)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
8、第八大周(12.18—12.28)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9、第九大周(01.2—01.11)统计数学广角
10、第十大周(01.15—01.25)总复习
11、第十一大周(01.29)复习迎考
五、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经过一个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5、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6、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7、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8、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10、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二

教学内容:P110例2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与操作中探究填数的方法。

2.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经历分析、推理的过程,进一步获得一些逻辑推理的经验。

3.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推理的一般方法,建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不重复、不遗漏地填数。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趣味抢答。(根据老师说的话进行推理,说出你想到的结论)

(1)师:军军不是女生。

生: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学考试考了前三名的小红既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生: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办公室有四个人,我不是最高的,但是我比两个人高,我可能是第几高的?

生: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推理知识,利用已知条件、信息进行判断、推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疑难

1、游戏激趣

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智解密码锁”,打开这把锁你就能进入数字乐园。(课件出示密码是由1、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田”字表)你知道密码是多少吗?如果每行、每列都有1、2这两个数,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

师:原来你们把这两个数字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数位上,第一排是1,第二排是1、2。恭喜大家成功进入数字乐园。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字乐园里玩一玩吧。

2、学习新课:课件出示例2题图,数字游戏——填数。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小精灵的话,明确解题关键。?依照这样的线索就能逐一找出其他空格的数,并最终确定所有空格应填的数。讨论小精灵的话,明确解题关键: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应填的数。

3、自学指导

思考A和B应该分别是哪个数?

4、先学

5、全班交流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1、2、3了,那么A只能是4。如果A是4,那么B所在行和列出现了4、2、3,所以B只能是1。关键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与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

三、当堂训练

做一做

四、拓展训练

1.把3、4、5、7四个数填在下面四个空格里,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得15,可以怎样填?

Y101

答案:Y101-1或Y101-2

2.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校,他们各教一门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已知张老师不教美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知道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答:张老师教音乐,李老师教体育,王老师教美术。

3.从1~9中选合适的数字填入下面的中(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未标题-7

五、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问题吗?

小结:生活中有这么多数学问题,只要小朋友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解释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一第4、5题

板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归纳总结(1)》《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认识米 用米量》《认识线段》《解决问题》《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不进位加(1)》《不进位加(2)》《归纳总结(2)》《进位加》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练习课》《不退位减》《退位减》《练习课(1)》《解决问题》《练习课(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3)》《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归纳总结(3)》《认识角》《认识直角》《认识锐角和钝角》《解决问题》《练习课(4)》《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归纳总结(4)》《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5)》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1)》《2、3、4的乘法口诀(2)》《乘加 乘减》《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6)》《解决问题》《练习课(7)》《整理和复习(2)》《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1)》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观察物体(2)》《练习课(8)》《归纳总结(5)》《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9)》《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10)》《解决问题》《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11)》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归纳总结(6)》《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2)》《归纳总结(7)》《简单的排列》《简单的组合》《归纳总结(8)》《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观察物体》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教案一

课题: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P109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意义,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学习简单的推理知识,能借助连线的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出示猜球游戏。(教师出示手中的白球和黑球),现在老师把这两个球放到袋子里,你们知道白球在哪个袋子里吗?

请同名同学上台,一名提装白球的袋子,一名提装黑球的袋子。老师提示:拿装黑球的袋子的同学:“我拿的袋子装的不是白球。”学生猜测。

2.引出课题:猜的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出结论,这在教学上称为推理。(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解决疑难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把梳理出来的数学信息与同桌交流。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小丽和小刚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问题是,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题中哪句话是解题关键。

1、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小红说的“我拿的是语文书”是解题关键。

2、自学指导

想一想: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你有什么直观的方法来表述分析过程。

3、先学

4、全班交流

生1:连线法。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就直接连线,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把小刚和数学书连上。最后把小丽和品德与生活书连上。

增34

生2:表格法。画“×”表示没拿这本书,画“√”表示拿这本书,先根据小红的话,判断出她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在语文书栏里给其他两人画“×”。再根据小丽的话,把小丽下面的数学书画“×”,这样小丽下面只能在品德与生活书处画“√”。同理表示出小刚拿的书。

5、优化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除了刚才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直观的方法来表述我们的分析过程?

六、小结:根据“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判断小丽和小刚拿的是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说她没拿数学书,那她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实际推理时,方法有很多,边读边思考是推理的一种方法,连线法和列表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更简洁、直观、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判断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至少需要几条信息?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判断出结论的过程就叫“推理”。

三、当堂训练

做一做第1、2题

四、拓展训练

1.把苹果、梨和桃三种水果分别给小花、小丽、小军吃。已知小花吃的不是桃,小丽吃的不是桃和梨。那么小花吃的是(),小丽吃的是(),小军吃的是()。

2.游戏——猜图形。

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露出一部分,你能猜猜它们是谁吗?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
8单元数学广角p99例1及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②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为什么
2,师:今天王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呢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课件出示:去数学广角得买门票,儿童票5角钱一张,请大家将准备好的5角钱拿出来.如果你能用这些钱币说出5角钱的一种付法,就可免费到数学广角去玩.多媒体出示1角,2角,5角三种面值的人民币).
3,学生小组合作后,展示学生不同的拿法:
生1:我拿的是1张5角的纸币.
生2:我是这样拿的,2张2角1张1角.
生3:也可以这样拿,1张2角3张1角.
生4:还可以这样拿,5张1角.
师: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有重复或遗漏的吗真棒!现在咱们就进数学广角.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宫,我们先做个摆数游戏!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请孩子们先独自摆摆,可以边摆边记,看谁摆最完整
生1:我可以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
生2:我也是.
(课件出示: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师:同学们,用数字卡片1,2摆成12和21这两个两位数.那用数字卡片1,2,3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谁摆数字卡片,谁记数,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学生操作)
师:谁愿意起来告诉我们你们摆了那几个两位数
生1:我们摆了13,32,21
生2:我们摆了13,12,23,31,32
生3:我们摆了13,31,23,32,12,21
2,合作探究排列
师:为什么有的摆的数多,而有的却摆的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每个小组进行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再按你们的方法,边摆,找一个人把他记下来!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生1:我摆出12,再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就是21,再摆23,交换后是32,最后摆13,交换后就是31,这样就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生汇报,师板书)
生2:我先把数字1放在十位,再把数字2和3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12和13,我接着把数字2放在十位,数字1和3分别放在个位,又分别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数字3放在十位,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个位,分别组成了31和32,这样也不会漏也不会重复了!(生汇报,师板书)

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块糖》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块糖》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有多少块糖》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一块一块地数:1、2、3、
两块两块地数:2、4、6、8
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
……
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二、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
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交流汇报。
师:你能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生答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7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统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012年秋季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统计(练习课)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巩固所学的统计知识和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
2.使学生学会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教学重难点
体验怎么收集信息。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这学期打算搞一次秋游,喜欢吗?昨天收到了气象台的一张11月份的天气预测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展开
1、课件出示第97页第2个练习题的统计表。
师:从这张预测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统计的方法:“正”字法;每种天气的天数,强化“正”字法的数法。)
2、课件出示第97页第2题的条形统计图。
⑴师:我们还可以把统计表中的信息,画进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自觉地复习相关统计图的知识点。横的代表天气,竖的代表天数,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等)
⑵师:想一想,填写统计图要注意什么?再自己完成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你能提什么问题?会回答书上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⑶学生反馈,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98页第5题的统计表。
师:我们和旅游公司取得了联系,旅游公司向我们免费提供早餐,现在他们向我们调查,早饭吃什么。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调查?(比较各种方法,选出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进行统计。)
⑴全班选用举手法进行统计。
⑵你能画出统计图吗?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统计中会出现人数是单数的情况,引导学生如何在以一当二的格子中画。)
4、出示98页第4题。
⑴师:为表扬同学的出色表现,老师要买玩具送给大家。(出示第4题)这题在小组中完成。每个人只能选一样,组内先讨论怎么统计,再开始统计小组内的情况。
⑵小组活动后并交流。
三、习题
⑴独立完成97页第1题,思考:完成图表之前,需要知道什么,你从哪里了解这些信息?
⑵请一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题目,师辅助。
四、总结提升
教后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流程:

一、 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

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

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

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

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

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

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

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

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

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

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二、巩固线段特征

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

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

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

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

展示

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

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

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

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

3.学会画线段

(1)让学生试画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

(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

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

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他的线段画的完整吗?少了点什么?

(3)老师演示线段

师:左手用力按紧米尺,另一只手沿着米尺的边从左往右画出来一条线,然后再线的两端画出两个小竖线代表端点。这样一条完整的线段就完成了。

(4)学生巩固画线段

师:现在,你能画出一条比刚才更漂亮的线段吗?同桌互相欣赏。

三、作业巩固

师:既然大家已经会自己动手画线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题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顺利解决。(让学生自己读题)

师:那如果有三个点,每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猜猜看,画出来,会是什么图形呢?自己动手试试看。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纸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赏。

师:三个点都难不倒你们,现在给你四个点,你能再试试看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操作,小组互相交流。学生班级交流。

师:有人只画了四条,你们画了几条?是哪两条遗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预设回答说:先画四个外边,再将对角线连起来。

师: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从一个端点画起,与其他的点都先连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投影上进行动画操作,要求该生先确定一点,再全部画完。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喜羊羊的步伐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这节课认识了什么那什么样子的是线段呢?你还学习到了什么本领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下节课再交流。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65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