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6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以及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
教材编写的特点:
1、素材的选取具有时代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将成为“地球村”。所以,本单元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外国儿童“凯蒂”向中国孩子学习中国特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引出对6—9的乘法口诀的学习。此情景,学生喜闻乐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另外,图中中外孩子合作友好,一起玩耍的气氛,也为教材增添了新意。
2、知识结构编排合力。
第二单元2—5的乘法口诀,都是五句。本单元,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这样便于学生更好的探索规律,形成结构。
3、练习形式多样化。
“自主练习”中,为学生提供的练习形式多样,除了常规的计算题外,还设计了“填顺口溜”、“你说我写”、“配钥匙”、“找规律”等形式的练习。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与自编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学与教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以“凯蒂学艺”为故事背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故事加上时间、地点,为人物配上生动的对话,增加清静的现实性,便于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2、逐步增大乘法口诀的探索空间。、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师生可以从共同编制口诀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编制口诀,在通过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引导学生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
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方法。对口诀的记忆,还要在运用口诀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到本学段末,利用口诀计算乘法应达到每分钟8——10题。
4、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一要注意运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参与现实生活的机会,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数:10课时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6的乘法口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7。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课设计与教学,是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编出6的乘法口诀,理解这些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让学生在开放、互动的课堂中轻松、愉悦地学习,从而体验到数学创造的乐趣,同时又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功能性及其探索性,特设计了本节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自己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3、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我们前面学习了几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背。
2、指两生分别背4、5的乘法口诀。
3、把口诀补充完整。(出示卡片)
二五()()二十三四()()得八
五五()()得九三五()()十六
4、看卡片说得数,并说说应用了哪句口诀。
3523554+4+445
423+3+3442+2+2+2+232
5、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的,前后教材的共同因素越多,也就越容易进行正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以不同形式练习1~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尽量设法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样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充满信心地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参观过过水族馆吗?在那里有许多非常漂亮的、各种各样的鱼,想不想去看一看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好吗?(出示课件)
(2)师:同学们快看,这里游来了一群小金鱼,漂亮吗?(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金鱼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出示课件)组成一条小鱼用了几个三角形?(填表:6)是几个几?组成两条小鱼用了几个三角形?(填表:12)是几个几?
(3)师:像这样的3条、4条、5条、6条小鱼分别要用多少个三角形呢?[课件显示增加到6条小鱼]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直观思维强,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但他们比较喜欢有趣、新奇的事物。结合这一特点,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美丽的水族馆图画引入课堂,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抓住了他们的心理,符合了他们的需要,诱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唤起了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从水族馆过渡到小鱼再到摆小鱼所用的三角形的数量上,从学生直接对图画的兴趣转移到对数字的兴趣,吸引了他们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
2、学生独立填表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1页,边观察图,边填写例7下面的这个表格。
鱼(条)123456
(个)612
(2)学生独立填写。
(3)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将表格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说出表格中每一列是什么意思?分别表示有几个几?明确: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4个6是24、5个6是30、6个6是36.
(设计意图:简洁的引入设计,让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对6的规律的发现,为编6的乘法口诀作了充分准备,也是为口诀的编制提供一种思考的契机。)
3、列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1)师: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吗?
(2)学生列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16=661=6
26=1262=12
36=1863=18
46=2464=24
56=3065=30
66=36
(3)师:我们已经列出了乘法算式,你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吗?
(4)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编出口决,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16=6一六得六61=6
26=12二六十二62=12
36=18三六十八63=18
46=24四六二十四64=24
56=30五六三十65=30
66=36六六三十六
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6的乘法口诀。全班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编口诀的欲望,使学生充分感知6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沟通乘法算式与口诀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独立编6的乘法口诀。在这个过程,使学生探究、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由具体感知上升到抽象概括。)
4、观察口诀,发现规律
(1)师:仔细观察这些乘法口诀;你能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2)学生谈发现的规律。
(3)教师进一步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问:
怎样看出是6的乘法口诀?
每句口诀第一个字表示什么?
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与前一句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你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
(设计意图:引到学生观察,发现口诀排列规律,有意识的进行有序思考,乘法变化规律的疏导为后继教学做铺设,在发现、比较、归纳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性和结构美,加强记忆。)
5、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全班背口诀,并指名背。
(3)同桌互背、对口令。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背诵口诀,使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兴趣中熟悉口诀,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摒弃了以前那种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安排,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
6、练习。
(1)师生对口令.(出示课件:把口诀补充完整)
(2)看算式说得数。(出示课件)
26=64=56=
66=16=63=
(设计意图:为了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和运用口诀计算,同时熟记口诀又是学生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关键。)
三、课间游戏:“开火车”背1—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短,很难长时间的全神贯注的集中在课堂上。在课间开展数学小游戏,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在游戏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为下一段的教学奠定好基础。)
四、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1)[出示课件]:摆了一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你知道摆2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摆4个六边形用几根小棒?摆6个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动手用小棒摆出六边形,并回答问题。
(2)[出示课件]:小猴摘桃。让学生帮助小猴计算6的乘法算式,做对一题帮小猴上一个台阶,直到做完全对就能帮小猴摘到桃子。
(3)[出示课件]:找新家。让学生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新家。
2.综合性练习
(1)[出示课件]:一只蜻蜓有几条腿呢?那两只蜻蜓呢?三只呢?四只。。。。(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课件]:4只蚱蜢腿的条数、3只鹦鹉腿的条数、6辆小汽车轮子的个数、5朵花花瓣的片数
(3)[出示课件]:帮青蛙妈妈算一算它有多少只孩子。
3.发展性练习
[出示课件]:在森林里乌龟给小朋友们出了几道题,比一比、看一看,谁学得最好,最棒!
5+5+5+5+5+46+6+6+6+6-4
3+3+3+3+3+3-22+2+2+2+2+2+4+4+4+4+4
4、送礼物。为了表扬学生们这节课学的非常好,做对一题送一个礼物。
466535664326
(设计意图:有效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的新知及掌握技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练习设计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精心安排趣味性、活动性、开放性、发展性的练习,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本节课的新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进一步得到体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又适应了学生学习的不同层次。)
五、课堂小结:
1、提问: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
(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多少?
(3)还学会了用一句口诀计算几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2、师小结: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熟练地应用它们。
(设计意图:画龙点睛的课末小结,对于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加深记忆,巩固知识,活跃思维,发展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小结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要立足于引导,让学生参与,展现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六、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鱼(条)123456
(个)61218243036
16=6一六得六61=6
26=12二六十二
62=12
36=18三六十八
63=18
46=24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五六三十65=30
66=36六六三十六
(设计意图: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之一,板书设计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我精心设计的板书,遵循简结明了,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形象直观的原则,
伴随着教师的讲解适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突出数学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解决教学难点;能够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及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可以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有意注意及进行思维导向,还能把抽象静止的教材内容变为有动感的视觉形象,发展学生的智力。)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6的乘法口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设计理念《6的乘法口诀》教案
教学内容:书本第61-62页练习十三第4~10题。
学情分析:
6的乘法口诀编排与2~5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体例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在实物图下面以列表的形式揭示豆荚个数与豆子颗数的对应关系,将相同加数6作为隐蔽条件。这样编排可以突出相同加数的个数以及累加过程中的得数,为归纳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同时渗透了函数、对应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中,教材不再给出点子图模型,只是让学生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促使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思考。例6中的所有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都是不完整的,需要学生自己完成,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采用基本法、指导练和巩固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1、复习第1题(口算)
6×3+6=6×4+6=6×5+6=
6×4=6×5=6×6=
学生根据乘加与乘法算式的对比、思考,体会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联系时,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请学生观察每组中两小题之间的联系,想一想:
6×3和6×4,6×4和6×5,6×5和6×6后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前一句大多少?为什么?
2、练习十三第五题。
3、填表说口诀,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算得快。
×
1
2
3
4
5
6
1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以摘苹果的情景呈现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6的乘法口诀。
2、让学生边填边说口诀。
3、第4题和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算得快。
4、第10题
实物图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独立填写算式。
5、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1只蚂蚁6条腿,3只蚂蚁()腿,6只蚂蚁()腿
6、第9题:数学游戏
学生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
7、在O里填上+、—、×生独立完成第8题,然后集体交流。
3○3=64○3=125○3=15
3○3=92○6=126○4=10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练习十三第4、6、8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三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三第7、9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4、小刚、小丽、小明、小美一起做风车,小丽做了5个,其他人都做了6个,他们一共做了多少个?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根据算式编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3、背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4、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5、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算式编出6的部分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引导
1、乘法口诀接龙1-5
2、找朋友游戏
三、新授
1、研究一六得六
(1)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小鸭子)来了几只?(生齐数:6只)板书:6
(2)列乘法算式
你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试写)师板书:6×1
6×1等于几呢?(生答:6)
(3)编乘法口诀
谁来编一编它的乘法口诀?(生试编:一六得六)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口诀,我们还能写出另外一个乘法算式吗?(生试写)
2、研究二六十二
(1)现在又游来了几只小鸭?(生齐数: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鸭,我们用加法算式来写一写。(66=12)
(2)你能写出乘法算式来吗?(生试写:6×2=12)
(3)编乘法口诀
生试编乘法口诀:二六十二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个乘法算式是什么吗?(生答:2×6=12)
2、研究三六十八
(1)现在又游来了几只小鸭?(生齐数:6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鸭,我们用加法算式来写一写。(666)请我们的计算器小博士来帮一下忙,加起来等于多少?(18)
(2)你能写出乘法算式来吗?(生试写:6×3=18)
(3)编乘法口诀
生试编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4)引申
根据这个乘法算式你能想到另外一个乘法算式是什么吗?(生答:3×6=18)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的6的部分乘法口诀
四、练习巩固
1、背6的部分乘法口诀
2、游戏:摘桃子
1×62×36×35×12×6
2×24×32×53×36×2
3、列出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二六()()得六
4、给小动物找家
(发给小朋友乘法算式卡片)
1×62×61×46×16×24×1
2×33×42×23×24×3
6的部分乘法口诀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59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会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口诀。
2.熟记7的乘法口诀。
3.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4.让学生学会与同桌交流。
教学重点: 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
教学难点:
难记的口诀: 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
易混的口诀: 六七四十二和四六二十四。
教具准备: 卡片,投影片,49个三角形拼成的7条小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卡片)
二、读题说得数,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2×4= 3×5= 6×6= 4×6=
5×6= 6×4= 3×4= 4×3=
三、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2至6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同样要求大家熟记,看谁记得快。
四、新课教学
1、出示准备题:7个7个地加,加到49。
1个7 7
2个7 14
3个7 21
4个7 27
5个7 35
6个7 42
7个7 49
师:第一个格里是7,是1个7,再加上1个7,是几个7?是多少?
师:第三个格里填几?怎么想?
生:填21,2个7加1个7是3个7,14+7=21
师:两个同学说的全对,第二个同学的方法简单,像第二个同学这样想,把下面的空格填上。(生说师板书)
师:从1个7是7读到7个7是49,边读边记,看谁能记住几个7是几。
评析:利用乘法的意义、加法的法则等基础知识为铺垫,为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注意了知识的连续性,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出示例1,编出口诀。
例1,摆1条小船用7个三角形,摆2条呢?--摆2条呢?摆7条呢?(板书)
(1) 师在投仪上用7个三角形摆一条小船,(让学生看到摆的过程,然后,把1条小船贴到黑板上。)
师:摆l条小船用7个三角形,1条小船是几个7?列出乘法算式。7×1=7,编出乘法口诀:一七得七。
(2)师出示2只小船贴在黑板上。
师:2条小船用几个三角形,想:是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自己编出乘法口诀。编完同桌互相检查。
生:二七十四。
生:二七一十四。
师:同桌讨论,谁编的对。
师:谁能说一说怎么编出二七十四?
生:1个7加1个7是2个7,7×2=14,2个7是14,二七十四。
(3)师出示第三只小船。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老师出示用三角形摆成的小船图,同学们观察是几条小船,想是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编出
乘法口诀,你们能行吗?
生:我们能行!
[评析:激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增强自信心。]
(生编口诀,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写作三七二十一,丢掉了"十"老师及时反馈矫正。
(4)师分别出示4条、5条、6条、7条小船,学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编完同桌互相检查。
(5)生说师板书乘法算式和后四句乘法口诀。
[评析:运用知识、思维的方法迁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求新知,通过编完口诀的同桌互相检查,体会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
提高的协作精神。]
3.总结规律,记住口诀。
看黑板,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与算式中的乘数相同,表示什么?
口诀中的第二个数与算式中的被乘数相同,表示什么?
(2)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几?忘记四七得多少怎么办?
生:想三七二十一,3个7加1个7是4个7,21+7=28。
师:还可以怎么想?
生:5个7减1个7是4个7,五七三十五,35-7=28。
(3)练习记口诀。
①读口诀。②看卡片把口诀补充完整。③师生对口令。④同桌对口令。⑤同桌检查记口诀的情况。
[评析:通过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加深对口诀全面深入的理解。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加深对口诀的记忆。]
4.出示例2,运用口诀。-
(1)7x5=?算式表示什么?积是多少? 5×7=?算式表示什么?积是多少?
师:算式表示的意思不同,但是积相同,所以这两个乘法算式用同一句口诀:五七三十五。
(2)4×7=?口诀是:( )
师:用这句口诀还可以计算哪一道乘法算式?
(3)口算,并说出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7×3 7x5 7×4 2×7 6×7 7x1 7x7
师:根据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为什么?
三、新课小结,学生质疑
四、巩固练习
1.(出示投影片)回答:一行有7个五角星,2行呢? 3、4、5,6、7行呢?
2.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7×4 7x3 6×7 4x7 3x7 7×6
3.填空。
5×( )=35 ( )×3=21 6×( )=24 ( )7×=42 ( )×( )=28 ( )×( )=14
[评析:设计口答,求和、说口诀,用以巩固新知识。设计填空题,即巩固了7的乘法口诀,又为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做了渗透。]
4.把7的乘法口诀填人乘法口诀表。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回答)
[评析:此教案的设计环节分明,结构巧妙,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板书合理。教学过程和激趣手段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讲、扶、放"的方式。讲--"一七得七"的口诀是边出示小船图边问,写出算式,编出口诀;扶--"二七十四的口诀,利用又出示的一条小船图,想几个几,学生自己编出口诀。放--依次出示3条、4条……7条小船图,让学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独立完成,相互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利用知识、方法的迁移。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这一点是本节课设计的独到之处。
本教案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注意了知识间的联系,反馈矫正及时。
整节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很好,所以说是一篇较好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谜语
身体半球形,
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
棉花最欢迎。
2、出示七星瓢虫图,你发现了什么?
3、发现问题:1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个点,那2只七星瓢虫共有几个点呢?你是怎么想的?3只?4只?5只?6只?7只?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创编口诀
1、填表
七星瓢虫(只)
1
2
3
4
5
6
7
点数(个)
观察表格:1个7是多少?,怎样列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一七得七”是什么意思?2个7呢?
2、看着这张表格,你会编口诀吗?和你的同桌编一编
3、学生汇报编写的乘法口诀。师出示口诀,追问,你是怎么编出这句口诀的?
4、数一数共有几句口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7的乘法口诀。(板书:7的乘法口诀)
5、看着自己编出的口诀,开心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的开心。
6、读得真精神啊!好,现在给你1分钟的时间,背一背这几句口诀,好吗?开始!
7、时间到!想一想,刚才背口诀的过程中,你觉得哪几句比较好记?
8、你觉得哪几句口诀不好记?谁能有好方法记住这句口诀?
9、每个同学都有自己记口诀的方法,其实按规律记口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仔细观察一下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引导生观察、小结: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
10、掌握了这么多的小窍门,现在口诀就好记了。我们合作一下,老师说前面一部分,你们说后面一部分,好吗?(师生对口诀)
11、比比看,男生说前面一部分,女生说后面一部分。谁说的好
12、现在根据老师拍的节奏,说出7的乘法口诀,行吗?(2拍说一句)
13、看看你自己还有哪几句口诀不熟悉,再记一记。
(三)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1、看算式,说口诀。
2、看指针说口诀和算式:
3、出示七言诗:仔细观察这首诗中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吗?这四句一共有多少个汉字?(生答:4×7=28)为什么这么列呢?师小结:象这样每句诗中有7个字的诗,叫七言诗.
4、抢答游戏:一星期有几天?你能很快说出3星期有几天吗?你是怎样想的?5星期呢?4星期呢?7星期呢?
5、小明的爸爸去北京出差,走了3星期过2天,爸爸去了多少天?
(四)评价小结,内化新知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7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2页例1。
2、教材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知道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具准备
写有算式的卡片、苹果;写有口诀的盒子;主题图、表格、苹果树。
五、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在这个环节中,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我们玩个开火车背口诀的游戏好吗?老师叫到哪个同学就从哪个同学往后背诵一至六的乘法口决,每行为一列火车,各列火车比胜负。”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
1、编写口诀。
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图画,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加以记忆。出示主题图,我逐一出示七星瓢虫。学生观察图画,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填表。
七星瓢虫(只)
1
2
3
4
5
6
7
黑点(个)
7
②根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④根据“口诀”还能想出另一道乘法算式吗?
前面已对“2—6的乘法口诀”有了理解和掌握,再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本课的难点就被一步步地突破了。
(三)分层练习,拓展运用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要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如:①记忆7的乘法口诀②73页第一题,一星期有几天,以口答“2星期呢?3星期……”巩固7的乘法口诀③怎样很快地算出在上课的学生的人数(每7人一组,共6组)?④解决实际问题(课件出示)
(三)课内小结,内化新知。
结束语(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答。板:7的乘法口诀]这不仅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概括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我们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理解其意义。
教具: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
3×24×53×65×2
2、(出示课件)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列式。
二、激趣导入
1.画手激趣。
谈话:(老师伸出自己的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能把自己的手画下来吗?请小组的每一个同学把自己的一只手画在一张卡纸上。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后(5人一组),在全班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数手指。
提问:请小朋友看自己小组画出的图,你能数出图上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吗?
谈话:你能把表格填完整吗?(出示课件)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表格填一填。
手的只数12345
手指的个数
学生看图边数边填表。
反馈:你是怎样填、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一边数一边填,也可能一边加一边填)
提问: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很好,除了这些方法外,你还能想出更好的算法吗?(用乘法算)
谈话: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乘法算一算。(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三、自主探索
1、尝试编口诀。
提问:(指图中的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几个5?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1个51×5=5
再问:你能根据1×5=5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五得五)
要求: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独立编出其他5的乘法口诀,并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下面的练习纸上。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商量。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谈话: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到黑板上编出口诀,并说一说编的过程。其他的小朋友可以进行评价。
3记忆口诀。
谈话: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口诀。
反馈: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你是怎样记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中可能出现:由其中一句口诀推出与它相邻的两句口诀;5乘几结果的个位上不是5就是0;用手指帮助记忆,一个五、两个五……)
4.游戏练习。
对口令。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学生齐背口诀。
四、巩固深化
1.补充口诀。(出示课件)
2.完成复习中的两道习题答案。并说明运用了哪句口诀?
3.游戏: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口答乘法算式的结果。
4.比较大小
5.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练习后,比较每组两道算式,说一说如果忘了某一句口诀,可以怎样想。
6.送信。
出示四个信箱,上面分别写着10、15、20、25等数,学生按照信件上的信息(如:“二五一十”“5乘4=”“2×5=”“5+5=”等),将信件投入对应的信箱。
五、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1页例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 具:5袋乒乓球图(每袋5个乒乓球),5根小棒,小黑板,5的乘法口诀磁带一盘,一面国旗,录音机、幻灯机等。
学 具:每个学生准备2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大家齐背1一4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教师说口诀的前半句,学生回答后半句。
二三( ) 二二( ) 一三( ) 四四( )
一四( ) 三四( ) 二四( ) 三三( )
3.口答:
(1)3×4表示( )个( )相加,相同的加数是( ),相同加数的个数是( )。
(2)被乘数是3,乘数是2,积是( )。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个( )相加。
二、导入新课
复习完1一4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要学习"5的乘法口诀。"
出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三、准备新课
出示画着5个格子的纸条,提问:"5个5个地加,每个格里应该分别填几个5的和?"(第一个格填1个5,第二个格里填2个5的和……)
学生回答,教师在方格图上方分别写出"1个5"、"2个5"、"3个5"……5个5",使方格图成为:
1个5 2个5 3个5 4个5 5个5
继续提问:"2个5的和是多少?"
"3个5的和是多少?"
"4个5的和是多少?"
"5个5的和是多少?"
(要让学生看到l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再带领学生齐说:"1个5是5,2个5的和是10,3个5的和是15,……"说完后提问:
"10是几个5的和?"
"20是几个5的和?"……
四、进行新课
1.教学例8。
(1)教师出示一袋乒乓球图,提问:
"图中的一袋乒乓球有几个?"
"是几个5?"
"怎样列乘法算式?"
"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板书:5×1=5 口诀:一五得五。
提问:"口诀中的'一'表示什么?前面'五'表示什么?后面'五'表示什么?"
("一"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是"1",前面的"五"表示相同加数是5,后面的"五"表示乘积是5。)
(2)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和(1)中的一袋合起来2袋,提问:"现在有几个5?"
"怎样列乘法算式?"
"怎样编口诀?"
板书:5×2=10 口诀:二五一十。
提问:"'二'表示什么?'五'表示什么?'一十'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后,揭示:"二五一十"不能读二五得十。
(3)再出示一袋乒乓球图。提问:"现在出示了一共3袋乒乓球图,谁能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谁能编一句乘法口诀?"
学生回答后,板书:5×3=15 口诀:三五十五。
(4)再出示2袋乒乓球图,让学生把第31页例8中的乘法口诀和乘法算式填完全,并指名学生读出来。同时,板书:
5×4=20口诀:四五二十
5×5=25口诀:五五二十五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一遍,然后把5的乘法口诀填写在教室里挂的乘法表中。
课间活动:聆听5的乘法口诀录音磁带2遍。
五、巩固练习
1.摆小棒:(1)先让学生看教师是如何摆的。(打开幻灯机,在幻灯机上摆出一个五边形。)
提问:"摆的这个五边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用了5根)
(2)让学生在课桌上用准备好的小棒摆出2个五边形,并提问:"摆2个五边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乘积是多少?"
(3)再让学生摆3个五边形,让学生列出一个乘法算式,求出一共3个五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说一说是用哪一句口诀计算的,乘积是多少。
(4)不用摆小棒,让学生动脑筋想,"如果要摆4个、5个五边形用多少根小棒?"
2.做游戏:"开火车"。
(一个同学说乘法算式,另一个同学说乘法口诀。)
3.出示小黑板,做第31页"做一做"第2题。
任指图中的一个数,让学生回答5乘以这个数等于多少。
4.听力练习。
(1)先让学生听教师每次拍几下手,拍了几次,口算出共拍了几下手。(练习2遍)
(2)再由教师说口诀,让学生拍手。
5.出示国旗。(实物)
(1)先向学生介绍国旗: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也叫五星红旗。上面一共有五颗金色的五角星。中间一颗最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旁边四颗小五角星代表我们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2)请学生数一数一颗五角星有几个角?2颗呢?3颗呢?……分别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的。
6.让学生做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在课本□里填数,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我们不仅要熟记5的乘法口诀,还要会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九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99一101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己推导出9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注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它进行汁算.
教学难点:能发现9的乘法各个积的各位数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制作计算机cai课件、录像以及游戏用的模拟的金锁、金钥匙等。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师:小朋友!想得到老师的奖励吗?这节课,我们的奖励有金杯和金星,比一比哪些能干的小朋友得到的多.请小朋友打开书第99页,我们一起来做准备战全体小朋友在书上填得数。
问:18是几个9相加的和?27、81呢?
师:我们一起像这样读一遍,边读边看自己加对没有?"一个是9,2个9是18……"〈生读时教师完成板书〉刚才,小朋友算出1个9是9、2个9是18,……..9个9是81,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呢?(生:加法)你能用一种比加法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吗?是什么方法呢?〈生z乘法〉对,今天,我与小朋友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板书=9的乘法口诀)
[评: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好表扬"来导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相同加数连加运算,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打下丁基础。]
二、学习新课
(一) 学习例1,自编口诀。
1.指导编一句口诀.
师:〈边说边出示一个长方体图贴于黑板上〉这是-个用小正方体拼成的妖方体,小朋友细心地数一数,这里面有几个小正方体?〈生29个〉
求一个长方体里面有几个小正方体,谁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来?〈学生纷纷举手〉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生:9×1=9,口诀是一九得九。师板书)
2.独立地编完口诀。
(一边说一边贴出另外的8个长方体图〉同样地,你能用乘法来计算2个9、3个9、一直到9个9吗?有信心自己编出口诀吗?(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可以得到金星)
师:请小朋友填在书上,先在书上填好的小朋友就到黑板上去填,只要黑板上还有没填的,你就可以去填。
3.反馈结果。
师:9×3表示什么意思?对照上面的加法表看3个9是多少。请小朋友按这种方法检查一下9×4。。。。。。9×9算对没有?
同桌的小朋友把书交换,轻声地把算式和口诀读一遍,检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填对了。
[评:让全体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编9的乘法口诀,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有利于理解和掌握9的乘法口诀,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理解并记忆口诀
1.师: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有什么关系?如果老师记住了四九三十六,忘记了五九是多少怎么办?谁敢来教教老师?如果忘记了三九是多少呢?
2.老师与小朋友对口令记口诀.〈师:一九,生:得九〉
3·任意两小组"开火车"记口诀。'
4.自由读口诀,比一比,谁能最先背出口诀就可以得到老师的金牌.
5·小游戏一"一把钥匙开一锁"
师: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小游戏一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小朋友,今天早晨老师来的时候遇见了知识老爷爷,他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八把知识大门的钥匙,看谁能最先打开自己的锁。〈每题都在一座模拟房子的锁上,答案在钥匙上〉
五九〈 〉 四九〈 〉 三九〈 〉 九九〈 〉
二九〈 〉 六九〈 〉 七九〈 〉 八九〈 〉
[评:采取五种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记住9的乘法口诀,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方法。]
〈三〉找规律记口诀.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是谁编出来的?〈生z我们自己〉是小朋友们自己,真棒,小朋友自己表扬一次自己,小朋友自己编的口诀中还有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规律,你们愿意把它们发现出来吗?
1. 介绍数表。:
(计算机cai课件演示,老师画外音)这是1到90这90个数组成的一个表.每一排有几个数?每一排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在这个表里就藏着9的积和一些规律,小朋友愿意去发现吗?
2.小朋友打开书第100页第2题,在数表里圈出9的倍数.
3·引导发现。
〈计算机cai课件演示,老师画外音,说到一个数,屏幕上的数自动闪烁〉我们把这9个数与每一排
整十数比一比,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加一加,前后的数联系起来想一想,你能够发现些什么。
4.讨论发现。
请你在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老师到组指导。
5.反馈发现情况。
分组汇报,汇报-种屏幕显示一种,举例说明怎样用规律来记口诀〈重点是"几个9即几十少几"、"9的积十位与个位的数和是9"〉..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的规律,有的对我们记忆口决很有帮助,有的反应了很有趣的数学现象。
[评:在学生理解和熟记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其规律?多媒体使用得当,突出了重难点,通过观察、讨论,加深了对9的乘法口诀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四〉巩固练习口诀
1. 第100页做一做第1题、第3题。第1题独立在书上填得数,第3题由同桌小朋友互相说后,老师引导规律说,
如9×3=30一3=27.
2. 课间游戏一一用双手表示9的乘法口诀。
① 录像示范。(画外音:我有一双巧巧手,共有十根手指头,我用它来记口诀,记住口诀不用愁.)
② 问:弯曲的手指表示什么?〈生:几个9的几〉弯曲手指左边的手指个数表示什么数位上的数?〈生:十位〉弯曲手指右边的手个数表示什么数位上的数呢?(生:个位)
③ 跟着录像做,④自由做...
[评:巩国练习加强丁趣味性,使学生在愉快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学习,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和认识规律。]
(五)学习例2,运用口诀。
1:出示6×9
问:能用哪句口诀?为什么能用六九五十四?
2.第101页做一做.先由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每道题用哪句口诀?再独立在书上写得数。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2、3题。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做数学游戏。
四、课堂总结
1.小朋友,你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能说给我们听一听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师:这节课我们学得非常轻松,小朋友也非常得意,老师祝贺你们,我们一起背一遍口诀。(下课)
[评:运用口诀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完成,使学生在成功中感到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等心理品质。]
乘法口诀(二)
教学要求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6-9的乘法口诀。
4、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教材在每一部分口诀的引入和解决问题时,设计了许多现实情景。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具体情景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估算数学应自然地渗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作用,培养估算意识。
2、教材在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了学生探索的空间。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编写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3、在记忆6-9的乘法口诀时,要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来记忆乘法口诀。教学时,要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都要注意复习已学过的口诀。
课时安排
共六课时
第1课时编制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2-5的乘法口诀编制6的乘法口诀。
2、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准6的乘法口诀。
3、能正确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编制6的乘法口诀。
2、正确运用口诀、记清口诀,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圆片,磁力板,口算卡片,画有方格的纸。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老师出示圆片(54个),让学生估算一下有多少个?
2、摆圆片,6个6个地摆。
3、数圆片,怎样数都可以。
4、口算卡片:66+6、12+6、18+6、24+6、30+6、36+6、42+6、48+6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方格纸,请学生估算一下,一共有多少格方格?(40、60、55、……)
2、说一说。
(1)一排有几个方格?(6个)
(2)2排有多少个?3排有多少个?4排呢?5排呢?
(3)6排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6排就是5排的30个再加上一排的6个,合起来就是6排的36个了)
(4)利用这种方法,互相说一说7排、8排、9排分别有多少个方格,并说出是怎样想的。(7排是36加6等于42个,8排是42加6等于48个,9排是48加6等于54个)
4、编制6的乘法口诀。
(1)填空。
1×6=一六得
2×6=二六
3×6=三六
4×6=四六
5×6=五六
6×6=六六
6×7=
6×8=
6×9=
(2)在小组内交流编制口诀的想法。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的第1、2、3、4题。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5题。
2、教材第72页“想一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了编写2-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很顺利地编制出了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熟记这些口诀,利用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6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巩固口诀。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知道根据一句口诀可以推出两句相邻的口诀。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记时,学生口算)
5×6=27+9=6×4=12-8=3×5=3×2=
2×6=18+4=5×4=81-17=34-5=6×3=
6×6=1×6=9×6=7×6=8×6=6+6=
2、我们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相同得数填上不同的运算符号,其结果就不相同。请同学们在О填上“+”、“-”、“×”或“÷”。
6О3=186О6=19О6=36О3=186О6=36
9О6=546О3=36О6=09О6=156О3=2
6О6=129О3=35О4=16О5=308О6=48
3、我们学习过大小的比较,是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来表示的。下边,请同学们在О里填上“>”、“<”或“=”。
2×6О136×4О256×5О306×3О18
4×5О91×6О74×4О83×4О10
8×6О149×6О37×6О146×6О1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请同学们看图列式。
(1)
(2)
5、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美丽的孔雀,请把它尾巴上的积填出来。
三、思维训练
出示图片
1、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你说说都有什么?
2、看图说出乘法算式,看谁说的又对又多。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关于6的乘法。同学们对乘法口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能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文章来源://m.jab88.com/j/6959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