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5.15钢铁长城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
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________________成立。
2、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舰队。
3、20世纪70年代,海军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空军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所面临的战争考验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造了各种型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改革开放后,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3、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导弹核武器,陆续装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弹核武器。

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达标检测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海军舰队有()
 ①华东军区海军②北海舰队③东海舰队④南海舰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 )
 A.1970年B.1972年C.1974年D.1976年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海军兵种的是( )
 A.潜艇部队B.海军航空兵C.海军陆战队D.野战部队
4、我国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仿制成功是在( )
 A.1954年B.1955年C.1956年D.1957年
5、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6、我国导弹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B.海上巡逻C.空中侦察D.两栖作战
7、最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兵种是()
A.潜艇部队B.海军陆战队C.空军D.导弹部队
8、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在飞机飞过去了。”这种飞机是()
A.歼5型运输机B.歼5型强击机
C.歼5型歼击机D.歼5型轰炸机
9、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方向是:()
A.增加人数 B.武器强军 C.数字强军 D.科技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1949年4月23日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务是独立地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主要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等兵种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编有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现已成为一支兵种齐全、常规和尖端武器兼备、具有立体攻防能力、能有效保卫国家领海的战斗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是人民解放军陆地作战的主力,也是各军兵种中历史最久、在历次作战中发挥最出色的一支部队。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人民解放军陆军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电子对抗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多兵种合成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军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组建于1966年7月1日,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其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第二炮兵部队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以及各种保障部队组成,在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选阅读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5课 钢铁长城

1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作战企图;当前我军的重大改革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影像资料等,说明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历史,培养学生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教学难点: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理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

1.图片展示:

某重装陆军部队

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军的?

提示:1927年8月1日。

3.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有关海军的内容。

(二)海军

1.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

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海军阅兵式为什么要选在4月23日进行?

提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4月23日,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3.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建立了哪几支海军?

提示: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4.史料展示:

1970年12月,中国自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服役后,加快了研制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步伐。1983年8月,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1988年9月27日,中国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海上核反击力量。

5.教师提问:读材料和教材,说说20世纪70年代,我国海军有了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陆续装备导弹驱逐舰和核潜艇。

6.教师继续提问: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

提示: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7.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提示: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8.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

提示:旧中国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9.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建设上也有重大突破。

(三)空军

1.史料展示:

“1956年国庆阅兵过程中,当飞机经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2.教师提问:毛泽东这句话说明我国的空军有什么新的发展?

提示:我国空军装备的飞机走上了国产化的道路。

3.图片展示:

中国新型战机歼20

4.教师讲述:上图是中国最新型的战斗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的飞机,空军现代化建设有了新飞跃。

5.引导学生回答: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情况。

提示: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教师提问:人民空军建立后经历了什么战争的考验?

提示:朝鲜战争。

7.教师继续提问:人民空军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提示: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目标导学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图片展示:

早期DF-21中程弹道导弹

2.教师提问: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是何时建立的?它主要承担什么任务?

提示: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于1966年,它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

3.教师讲述: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情况。

我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开始创建于1957年12月,时属炮兵建制。1959年6月决定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教导大队第一教导营扩编为地地导弹战斗营,这是我国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也是今天战略导弹部队的“种子部队”。1966年6月,中央决定组建第二炮兵,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原地地导弹部队划归第二炮兵建制。同年7月1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

目标导学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多媒体展示图片:

中国建军90周年阅兵现场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图片之后有何感想?

提示: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表达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日新月异的进步感到自豪和欣喜。这一方面与我们的军事装备的进步有关,还与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密切相关,那就是对军队的组织编制作出了特别的安排,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0页的内容,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哪些方面做了调整。

提示:(1)军种建设上,出现了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2)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3)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教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对,原来我们陆、海、空、二炮四个军种,现在变成了五个军种;原来我们是七个军区,现在是五大战区;而且对各自的职能作出了相应的安排,为的只是建设更加强大的人民军队。另外,我们人民军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特别注重政治工作,课本中强调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能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看来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是需要全面建设的。

三、课堂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我国安全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钢铁卫士。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问题要求重新归纳本课知识,并回忆所学相关知识,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还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需要加强的方面是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这需要加强在情感领域的引导。

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钢铁长城》学案

第14课钢铁长城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
掌握
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
讨论探索
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
国防观念
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66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1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4根据67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八年级历史钢铁长城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历史钢铁长城”,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钢铁长城

[课程标准]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思路]

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从百万大裁军(课后阅读卡)引入

(导入②)

书上两幅照片

(导入③)

录相《开国大典》阅兵式和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让学生进行对比)

请学生谈感受,引入到国防的钢铁长城。

一、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课前提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比一比]

你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吗?

1、人民海军的建立

[比一比]

请同学们看书P66~67,请说出人民海军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比一比哪一小组归纳得又准确又简洁。

[议一议]

为什么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疆土?你能举例说明吗?

[补充]

1840年之后的百余年,英法日俄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多媒体图片展示]

介绍海军的兵种、装备,说明海军的现代化程度。

[瞬间回眸]

学生针对中国海军的三次出访进行模拟现场报道。

2、空军的建立

[比一比]

学生看书归纳空军发展的历程。

[小故事]

学生讲述战斗英雄蒋道平的战斗故事。

[大显身手]

部分对军事感兴趣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搜集的中国军用飞机的图片(或声像)资料。

[补充材料]

我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1951年8月仿制的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毛泽东主席为此发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7月19日,我国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后命名为歼-5,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是少数几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1月,我国又成功地仿制出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飞机,命名为歼

19676年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强击机是在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军成立初期使用的是苏制伊尔-1型活塞式强击机。

1958年3月,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在航空工业局召开的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空军迫切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同年6月,沈阳飞机厂提出初步方案。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南昌飞机厂研制。这种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后命名为强-5型。

我国在国土防空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重点发展歼击机的前提下,也发展了轻型和中型轰炸机。

1958年10月,周恩来总理决定提前试制图-16型喷气式轰炸机。

1959年9月,我国用前苏联提供的组装件装配的图-16轰炸机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后改称为轰-6型。1964年,哈尔滨飞机厂对伊尔-28型飞机改进设计,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后命名为轰-5型轰炸机,并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大显身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书上P68或多媒体图片配文说明。

《水下发射导弹》《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

[补充材料]

我国建设战略核反志力量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1957年12月来自全军各部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地导弹训练大队。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议一议]

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呢?

[谈一谈](小记者采访)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中国建国以来国防建设的历史,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可以是学生来做)

围绕钢铁长城进行小结。

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军事图片集》各班进行交流。

参考网站:

1、海军之家

2、军事天地

观沧海军事网

文章来源://m.jab88.com/j/69160.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