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本文思路,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本文语言。
3.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志趣。
【重点难点】
理清本文思路,了解本文说明方法,赏析本文语言。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2.相关资料。
物候: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侯的反应。如:植物的开花结实,动物的繁育,始霜解冻等。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
物候学:也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积累运用。(标段序,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文中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疑难字词)
(1)摘录字词(读读写写及补充字词)
萌发次第翩(piān)然孕(yùn)育销声匿(nì)迹衰草连天风雪载(zài)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
补充:簌(sù)簌落下农谚(yàn)连翘(qiáo)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这里指生长。次第:依次,按照顺序或依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风雪载途:风雪遍地,形容气候恶劣。暗指人生路上的挫折很多,仿佛冬天一般。草木荣枯:草木的茂盛和干枯。年年如是:每年都是像这样。表示大自然气候有很强的规律性,有时含有抱怨,情绪低落的意思。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3)词语的运用。(自选不少于3个词语连词成段)
所选词语:
连词成段:
2.回答问题。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3.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说明文,(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合作探究。
1.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1—3):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3.品味语言。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
次第,一个接一个。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3)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更真实、更准确的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存在古今差异。
三、课内阅读。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B(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C(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这#者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4.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四、拓展延伸。
农谚知多少竞赛。
【教学后记】

精选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学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快速阅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说明语言。
【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资料链接】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
1、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快速筛选主要信息。争取4分钟内读完。
2、自学检测:
(1)字词个性积累: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5)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取文中的某个段落或者某个角度提出2-3个问题,考考其他小组;
指导说明:请各小组快速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小组互换问题,快速讨论找到最佳答案!然后各小组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后者不要重复问题,但可以补充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重点积累:
三、延伸感悟(教师寄语:知识能启迪人的心灵,改变人的思想!)
1、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四、达标检测(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填空。
1、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__、___、___、____。
2、物候学就是利用_____来研究_______。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大自然的
语言”为____、_____。
3、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根据____、____、____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来安排农事。
4、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_____,选择______。

(二)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答案:
(-)填空略
(二)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1、BAC
2、略3、A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以上只局限于“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种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资料人教版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资料人教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语言》复习资料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1)()(2)()(3)()

2.解释下列词语。

销声匿迹:

翩然:

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

6.作者为什么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7.(1)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

8.本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

9.揣摩本文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次第”是什么意思?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针对第二段回答问题

1、解释“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

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6、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

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

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

7本段说明的对象是()

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8、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

10、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回答问题。

①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吗?为什么?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会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二)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流程】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竺可桢()萌发()翩然()孕育()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簌簌()
草长莺飞()周而复始()衰草连天()
2、了解作者
3、思考下面问题,理清全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4、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
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5、相关知识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6、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
(2)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3)作者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语句说明。
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9、细读第l段立春过后周而复始,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10、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11.《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12.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
13.给加粗字注音。
(1)萌发(2)孕育(3)销声匿迹
(4)连翘(5)载途(6)草长莺飞
14..解释词语。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7371.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