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炼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辨认“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这一设计巧妙,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①引子
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
明确: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②由《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出示投影片一]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蠲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出示投影片二]
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要求:
①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及步骤:
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
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
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2.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①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
髫tiáo狅 诣yì 骥jì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②讨论: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
[出示投影片三]
第一部分(第1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3.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①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A.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B.推敲字词。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忽”说明是偶然的。
△“芳草鲜美”中的“鲜美”作什么解释?
明确:“鲜美”,鲜艳美丽。
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个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
△“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之”作什么解释?
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作什么解释?
明确:“穷”,穷尽,走到头。
②学习第二部分
A.提问朗读: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自云先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提问: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学生回答后明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D.推敲字词。
△“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作什么解释?
明确:“交通”,交错相通。
注意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符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一个词吗?“绝境”作什么解释?
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③学习第三部分
A.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B.推敲字词
△“处处志之”中的“志”和“寻向所志”中的“志”,意思是不是相同?作什么解释?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志”为动词,做了标记,后一个“志”为名词,做的标记。
③积累词语
鲜美 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不足 如此
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讨论: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试分析一下,曲折和悬念迭起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
[出示投影片四]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5.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①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以上的分析自始至终是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
我们已经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请看陶渊明写作本文的有关背景材料。
[出示投影片五]
教师提供有关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泽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有密切联系,请看《桃花源诗》。
[出示投影片六]
桃花源诗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②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6.朗读课文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①教师范读,指点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叹惋”。
②学生朗读
7.布置作业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故事。
作业提示:
本题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解题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使得故事更加丰腴。
参考答案:略。
文章不求统一,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不能变成翻译课文。
设计说明
课程标准重视感情层面,重视培养语感。这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语言的品味不能脱离作品的感情形象;二是语言片断不能脱离作品整体。如何培养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生加强阅读,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惟有对文章进行审美的体验和感悟,才能深入到达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
为此,这篇教案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围绕教学要求,设计三个步骤来阅读课文。第一步是学生对照注释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对作品解读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从阅读的对象看,学生面对的作品,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整体,作品是以整体形象呈现给读者的;从阅读的动力看,阅读作品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与作品融会交流,产生共鸣;从阅读基础看,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积累、人生经验,这是一种整体的主体参与,所以文学教育必须以整体把握为前提。第二步是提问朗读,重点分析。提问朗读是这篇教案的一个特点。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的片断,学生必须对课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找出这些片断,这比一般的朗读更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的思考。教案根据课文的意境设计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各有侧重点,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感悟、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提问朗读的同时,教案根据教文言文的特点,即要字字清楚,句句落实,而不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设计了“推敲字词”和“积累词语”这两个教学环节。通过对这些字词的分析,领略其精神,赏析其特色。这样教,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步是朗读训练。朗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从而感受作品。
教案还提供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桃花源记》写作背景和《桃花源诗》,让学生通过联系阅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教案较好地纠正了一些习惯教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它体现了课程标准这样一个理念,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因为语文材料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必须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方能实现。
(王松泉)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有哪些好的范文适合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桃花源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
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
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
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
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
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刘子骥(j)
诣太守(y)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1、课后练习
2、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第三课时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教学后记:
学生对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等认识得比较好。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60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