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精品教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精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

【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

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

明确:

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

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文章主要内容明确:

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

(三)深入研读

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

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

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

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

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

4.小组讨论环节:

(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

(四)巩固提高

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jAB88.Com

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约用纸的广告宣传词。

五、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纸的发明教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设计说明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用时:5分钟)1.教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
2.小结,揭题。
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3.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
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携、累的读音。
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
3.认读词语。
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读拼音写词语。
wěidjl
()()
bǎocnōuzhōu
()()
jīnɡynshhu
()()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
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
板书:竹片、木头笨重
帛价钱太贵
麻粗糙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
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
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2.按课文顺序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
龟甲和兽骨()
()()
四、总结巩固。(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
2.布置课堂作业。1.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艰难和纸的发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变过程。
2.书写生字、词语。3.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zhōu广()欧()
bǎo()护()贝
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20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
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
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
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
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
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学片段
◆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学重点)?
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
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
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
生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
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生齐读)
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
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创、携、蔡、伦”等10个生字,重点认识“携、蔡、”。会写“录、册、欧、社”等13个字,注意指导“录、存、阿、欧”的笔顺,尤其是“社”字左边是“礻”不是“衤”。能正确读写“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概括出自然段意思。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4.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概括出段落意思,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教学难点:
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造纸术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知道你们现在用的纸是谁发明创造的吗?(孩子们表达)
2.板书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对于纸,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4.在课件上出示蔡伦和造纸术等资料,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初读,处理生字。
对于纸的了解,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读课文读的怎么样呢?
2.检查生字和词语
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字)
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词语)
多种形式检查,单个读,齐读,男、女生等。
三、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形近字辨析
“洲”和“州”
“洲”有水字偏旁,是水中之地的意思。
“州”大体上同现在的“省”差不多。因此,现在我们自己称中国还有“神州”“九州”说法。
2.笔顺讲解
“录”的第七笔是撇;“欧”的第二笔是撇。。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生字,老师相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电脑屏幕出示术、创、录、册、保、存、约、验、阿、伯、欧、洲、社。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
1.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概括的表达能力。】
2.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
3.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在归纳时老师引导孩子用画重点词语的方法归纳。】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小组讨论,请将课后题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小组讨论后,选出本组发言人汇报。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研究重点知识,突破重点,这样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也可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思考和乐于表达的热情。】
3.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把描写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动词画出来
剪碎、切断、浸在、捣烂、铺在、揭下等动词
(2)从这些动词中你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设计意图:一是赞扬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二是学会了解一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四、总结全文:
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
五、作业布置:
课下在搜集一下中国古代另外三大发明。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自己专研→造纸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精品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精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漏》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自制生字卡片。(学生)
2.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教师讲《咕咚》的故事引入本课《漏》。
(一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小动物们都以为是可怕的东西,四处逃窜,最后野牛帮小动物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2.板书课题。
3.引导学生联想“漏”的含义。1.听教师讲故事,交流“咕咚”的意思。
2.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问题预设:“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1.“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3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脊背(jǐjí)
颠倒(diāndiàn)
旋风(xuánxuàn)
3.一字组多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1)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什么?
(2)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班交流思考题。4.老婆婆说的“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虎和贼认为“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导书写,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1.教师范写,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2.学生书写,老师检查书写情况。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读生字、新词。
2.注意易写错的字。
喂:不能多写一撇。贼:不能少写一撇。
3.学生自由书写,巩固生字词。5.看拼音,写词语。
lòuyǔmòfēi
()()
lìhɑipiānxīn
()()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由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读文,对“漏”有不同的理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3.借助课文插图和示意图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按顺序复述课文。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复习提示,自主探究。(用时:2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指导学生讲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学生边讲教师边出示对应的课件内容,增加故事的趣味)
3.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教师相机点拨。
3.学生分角色朗读。6.整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握内容,复述故事。(用时:15分钟)1.课件出示课文叙述顺序示意图(课后习题3),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2.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评出“故事大王”。1.学生读课件出示的故事示意图。
2.小组内复述故事,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7.按顺序复述故事。
三、小结,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作业。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读故事、讲故事,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学故事、讲故事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漏》教学片段
◆品味故事情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师:老婆婆的一句话,让老虎和贼吓得魂飞魄散,在逃命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好笑的事,让故事更加有趣。你觉得哪些情节最有意思呢?读文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默读课文,感受最有意思的情节)
生1:听了老婆婆说“就怕漏”,老虎和贼都没搞清楚“漏”为何物,就吓得浑身发抖,他们还自认为自己见多识广呢,真是既讽刺又好笑。
师:说得真好。那请你来读一读描写老虎和贼的内心想法的句子。
(生1朗读)
生2:我觉得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的这一情节最有意思,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漏”,都想互相摆脱。
师:这一情节设置确实很有意思。一系列的巧合让他们互相以为对方是漏,都疲于奔命。还有哪些情节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呢?
生3:我觉得老虎和贼清醒了以后的做法最可笑,他们都不甘心,还惦记着小胖驴,但当他们又一次相见时,又是相互被吓倒,刚清醒一会儿,又吓昏过去了。
生4:文章结尾对“漏”的明释,也极大地讽刺了老虎和贼的自以为是,让读者捧腹大笑。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同学们掌声响起)

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赵州桥》是三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它从美观和坚固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共分四段。第一段写赵州桥的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建造年代。第二段讲赵州桥的坚固、雄伟。这与它的独特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课文先写了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再写这样设计的好处。第三段重点词是“美观”。介绍赵州桥美观时用“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的句式,把栏板上龙的图案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第四段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育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3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出示生字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理解生词。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心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词卡让学生读。

5.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州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是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2)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3)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4)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1)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2)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3)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的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4)投影片中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5)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出示投影片:

(1)赵州桥在________省________县。赵州桥也叫________桥,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________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________,既________又________。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龙的几种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第3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它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象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2)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3)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图案是最精美。)

(4)作者只描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板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了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多么深远。

(1)朗读全文。

(2)背诵2、3自然段。

(3)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4)学习生字的字形。

布置作业

预习第4课《帐篷》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精品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精品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指导背诵5—7节的课文。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15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分别是_____和_______。(找出相应的小节;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三、再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1小节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小节。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句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
(二)学习第2-9小节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小结,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9节,用曲线划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4—7小节,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聪明机灵
说明:板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在这次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板书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可让学生学习思考板书的艺术。通过设计板书,让学生牢记刺猬偷枣的整个过程,为复述、背诵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第二件事(自学)
过渡: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它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1、师: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生交流。
【媒体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2、师:“鬼”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机灵、聪明)板书
哪个词能表现出刺猬的“鬼”?(缩成一团)
刺猬只是把自己的身子紧紧一缩,就击退了大黑狗,说明它非常(聪明、机灵)对!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鬼,它的聪明、机灵。
这句句子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缩成一团的刺猬)比作(仙人球)。有什么作用?(生动形象)
3、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媒体出示:展开合理想象: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图片展示),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嘿!你这只大黑狗想吃我,没门!)
4、怪不得文中的爸爸会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媒体出示:狗啃刺猬——没处下嘴】
这是一句什么句?(歇后语)
今天,老师给大家再积累两句和刺猬相关的歇后语。
【媒体出示:黑瞎子捧刺猬——碰到棘手事;蝎子碰到刺猬——怎么着(蛰)】
大家还知道别的歇后语么?
5、到这里,刺猬已经把大黑狗击退了,怪不得小作者这么开心。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6、同学们,如果这只聪明机灵的小刺猬就在你身边,你会怎样来夸夸它呢?
(你真是鬼啊!大黑狗在你旁边,竟然没有伤害到你,却把自己给伤害了!你真棒!真牛!以后再有动物伤害你,你要更加地保护好自己哦!)
说明:课文中写了大黑狗的过程,但细读之余,觉得有的情景没写出来,这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老师通过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展开合理的想象说故事,学生的想象从文本出发,但又不脱离文本,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还能用刺来击退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你注意观察,你也会发现你身边的动物都有自己独到的本领。相信大家一定也能找到自己可爱的朋友。
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份作业:【媒体出示】
1、阅读或搜集一些小动物的特殊本领,体会它们的可爱之处。
2、学习刺猬偷枣的写作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或者最熟悉的小动物来写一写。注意观察,用合适的动词,写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板书:
15、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2-9):高明
刺狗(10-15):鬼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精品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

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

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

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

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1.读拼音,写词语。

lǐfàdǎnxiǎo

()()

chóurénduóménértáo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

央求: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

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节。

(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4.听写词语。

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

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

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

(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

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

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

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

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

央求→()→()→()→大叫一声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互相交流。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拓展。

(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1.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

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

《剃头大师》教学片段

◆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乐。(教学重点)

师: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

生1: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

生2: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

师: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可是“我”不会理发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那么“我”是怎样给小沙理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

生1:“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生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

生3:“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

师: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

生: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

师: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1: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

生2: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天真。

生3: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

2.板书课题。

(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

(2)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①池塘;②浴池;③舞池;④寺庙中烧香的香池。

(3)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三年级《我想发明……》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我想发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十二个生字。;

能够按要求积累指定句子,写句子。

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件演示相互结合。

态度情感价值观: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和想要发明的愿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正确熟练的书写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查阅资料:

有关科技馆的资料以及科技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学会十一个生字,认读一个字。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起孩子们的学习欲望。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要去发明的世界去看一看,想去吗?

好,咱们就一起走进我想发明……

板书:我想发明……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的障碍。

1.衔接语:请你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节。

2.提示:请把你读的不准的字音向你的小伙伴请教。

3.引导:这些朋友谁能读准他们的名字?

出示:减少设计美观污染

景观摩托车垃圾箱所见所闻私家汽车尘土飞扬

4.提示学生读书达到流利正确。

5.提示:谁愿意和你的小伙伴给大家读读课文?

三、识字记字。

引导:下面请你用你最好的方法记住生字朋友。

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师随生展示,指导难字:摩、染。

四、作业。

抄写字词或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词语进行写句子、一段话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够结合课内外知识,说说自己想发明什么,并写下来。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科学幻想的兴趣和想要发明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课件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哪?(课件出示科技馆的图片)

引导:你去过科技馆吗?当时心情如何?

师:有一家人他们也去参观了科技馆,他们也和你们一样兴高采烈,而且它们之间还进行了一段奇妙的对话呢!想知道吗?就让我们走进我想发明……,到发明的世界去看一看。我想发明……

二、读书感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思考:谁想发明什么?

师:你知道了谁想发明什么?课件出示:----想发明-------。

师随生汇报板书:

表哥自动化人行道

表妹电动垃圾箱

我科学树

三、细读感知,体会语言文字。

(一)他们想发明这么多东西啊。你想了解他们吗?为了你更好地了解他们,我们先来看看自学提示:(可见出是自学提示。)

(二)汇报,向大家介绍一下。

1.自动化人行横道。

(1)生分段汇报:

生汇报

①人们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课件出示:

①人们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

师:噢!那你觉得这个人行横道怎么样?(方便快捷)

师:再读读这句(好像不太快吧)

生汇报

②那时候,自行车、摩托车和私家汽车都大大减少了,路上也就不会到处尘土飞扬了。

师:是啊!有了这样方便的人行横道,谁还会再开自己家车了呢?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2)生全段汇报:

只要踏上了人行横道,它就很快地把你送到想要去的地方。那时候,自行车、摩托车和私家汽车都大大减少了,路上也就不会到处尘土飞扬了。

生自读本句。

引导:你觉得这个人行道怎们样?(生自由谈体会。)

师:自动化的人行横道这么厉害,咱们都来读读。(学生自己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它有这么多优点,试着读出来……指名读。

(自由说一说。自己读读。后齐读。)

2.自动垃圾箱。

生汇报,全段。

师:你喜欢它什么?

(1)人们只要喊一声“开!”,它就会自动打开盖子。

师:为什么?那你能把你喜欢的读出来吗?

生说原因后……指名读。

师:还有吗?

(2)发出淡淡的香味。

师:为什么?嗯,有道理,真是细心的孩子……怎么读呢?大家都试试。

生说原因后……指名读。

师:还有吗?

(3)把垃圾丢进去,然后说“谢谢你”。

师:这么懂礼貌!该怎么读?

生练读再齐读。

3.科学树。

(1)句子比较:

在空气不清洁的时候,它的叶子会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当污染严重时,它还会出现白色的斑点,向人们发出警示。

当污染严重时,它的叶子会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在空气不清洁的时候,它还会出现白色的斑点,向人们发出警示。

师:行不行,为什么?再读读。

师:还有吗?

生:到了晚上,它还会发出柔美的光,给人们照亮道路。

(2)师:想象一下,那柔美的灯光什么样,再读读。

引导:因此,我们说课件出示:

科学树不但可以减少空气中,而且还会给市区增加了新的景观。

师:读读,观察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到他们吗?

(生找找,是减少和增加。)

师:减少的是空气中的污染,(师:那些坏的东西。)增加的是新景观,(师:那些好的东西。)。

好,下面这对反义词兄弟要来考考你了,看看你能胜利吗?

课件出示:

北京城低矮破旧的房屋减少了,_____增加了。

我们班的卫生成绩增加了,_____减少了。

我们班的_____减少了,_____增加了。

_____减少了,_____增加了。

(生思考后指名回答。)

四、创作。

1.提示:这么多的想法多棒啊!其实咱们也有很多的想法呢!看,这就是咱们同学的作品,咱们来听听我们身边的小发明家的创意!

2.你自己有什么好的发明和创意吗?用你的笔写一写!

3.读读你的大作好吗?

五、小结。

咱们的发明多好啊!其实发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你一定会成为生活中的小发明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我就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英子回信

3、老师赠言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荷花》精品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荷花》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2.学习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是根据《荷花》图而写的一篇短文,写的是“我”去看荷花时看到的荷花的样子及看荷花时“我”的想象,写出了荷花的美妙。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弄清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荷花,为什么看荷花;接着要搞清楚荷花开时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在学习第2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荷叶、荷花的颜色、形状,并通过“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形态各异的花姿。学习第3段时,应注意通过反复朗读,着重理解“我”把眼前的一池荷花当作一大幅活的巨画的表现手法,从中体会到一池荷花的美妙无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能运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说荷花盛开的样子。学习4、5自然段时应使学生了解“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是想象开始,“我才记起”是想象的终止。还应知道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想象,由此引伸出这是因为荷花静时美,动时更美。还可发散思维:如果你站在这样的荷花池边有什么样的想法?也可结合看图,文图对照,认识荷花美。学生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析题:谁见过荷花?它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哪些赞美荷花的诗句?(简介有关荷花的知识。)二、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荷花》图。

1.荷花开得怎样?长得怎样?形状和颜色怎样?2.白荷花刚开、全开和没开时各是什么样子?

3.满地的白荷花开得怎样?

4.图上除了荷花、荷叶还有什么?想想它们与荷花有什么关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小声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

2.通过拼音认识莲、胀、翩、蹈、梦等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挨挨挤挤:(一个接着一个)说明荷叶、枝叶多繁茂。(2)碧绿:青绿色,课文指荷叶的颜色。(3)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4)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5)饱胀:饱满,指花骨朵快要开了。(6)破裂:出现裂缝,课文里指荷花开时花骨朵的样子。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①我看荷花

讨论:看提纲;给课文分段。

2.总结:第一段(1,2)写“我”一进门就闻到花香。

第二段(3)写荷花美丽、我爱荷花。

第三段(4,5)写“我”看着满地漂亮的荷花

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荷花。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特别是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后评议。

五、总结学法。

1.回忆旧知:上一课我们学过《放风筝》,属于什么课文。(看图学文。)

2.提示方法:我们该怎样去学习?(①结合看图,初读课文,读通句子,了解词意。②结合看图,再读课文,理解脉络,了解大意。③结合看图,细读课文,深究文意,领会中心。)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之后又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第二课时

一、分组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导朗读。

二、细读课文,深究文意。

1.精读第1部分。

(1)教师读第1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为什么去看荷花?这里指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清香)

(2)自读第2自然段:荷叶、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找出书中有关语句,用“”画下来。

(3)再看图:图文对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荷叶、荷花的样子?(提示:①你看到荷叶怎么样?图上的荷花有几种姿势?②“我”到荷花池边,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再仔细看什么?)

(同座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说、再集体说)

(4)质疑:

①荷叶是什么样的?书上怎么写的?出示幻灯片,读读比比:

A.分析比较上述两个句子,体会课文句子的写法。(第2句描写荷叶的具体形象。“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突出了荷叶的“姿势美”,挨挨挤挤,写出荷叶的繁茂,把荷叶写活了。)

B.指导朗读:该怎样读才能把荷叶的美表现出来?(碧绿重读;挨挨挤挤读慢……)

C.课文题目是荷花,为什么这里要写荷叶呢?(为了更好地突出荷花的美。)

②池塘里的白荷花是什么样的?课文用了哪一种句式写出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A.这个句式说明了什么?(白荷花的样子多,花姿不同)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B.“才”“全”“还”表示什么?(花“刚开”“全开”“未开”。)

③还有哪些词表现了白荷花的颜色美?姿势美?(想想、画画、议议。)

(5)出示挂图:瞧,这就是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教师指图口述):一眼看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的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已开放,露出了嫩黄的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待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来游去,岸边丝丝垂柳轻拂着水面,像一位老爷爷,看着自己的爱女——满池荷花,不住点头称赞: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

(6)练习:①刚开的白荷花()。

②全开的白荷花()。

③将要开的花骨朵()。

小结:这段从颜色、姿势两方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美。

2.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2)“看作”是什么意思?(当作)

(3)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画下来。

(4)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这么多……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看看这很美……那也很美”——朵朵荷花都非常美丽;“如果……可真了不起”——难以做到更显其美。这样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强烈的喜爱之情。

3.自学第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想象:当作者陶醉在荷花盛开的美景中时,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象?

(2)(再次出示图)学生看图个别说,再集体说。(教师可出示幻灯进行点拨:①“我”变荷花的情景;②风起时,“我”和满池荷花舞蹈的情景;③风过后……④蜻蜓、小鱼告诉我……)

(3)思考:为什么“我”由看荷花却情不自禁地变成了荷花,而蜻蜓和小鱼还要和荷花说上一阵悄悄话,是什么原因让荷花对人、物产生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荷花清香四溢、洁白无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4)第5自然段主要说什么?它对第四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提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①抄写生字词;②背诵课文;③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话。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精品教案


《三衢道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

关键:

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打开书

自己读读《三衢道中》这首诗。

三、学《三衢道中》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能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字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

(设计意图:高年级写字教学不该忽视,更不该遗忘。)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那句诗?来汇报一下。

“泛”“添”分别解释成什么?

辩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那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语文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会叫的狗》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里,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三年级语文下册《纸的发明》精品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27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