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过程与方法: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鼹鼠钻洞
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
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
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
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
4、数线段
(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
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
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问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1、获取信息,理解题目。
5个车站可用字母什么代表?单程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想想你是按什么标准来数
的。
3、汇报交流(课件展示数法)
(板书:5个站,车票总数为:4+3+2+1=10(种)
问题二: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7个呢?8个呢?
方法一:画6个点,重新数
方法二:直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F点,即10+5=15(种)(课件在图下面展示需再加的5条)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条数刚好与原来的点数相同。
4、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5、知道了规律,让学生尝试写出10、100个车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四、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按一定的顺序数对于数线段来说很重要,其实它对于数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也同等重要,所以以后不管在数什么图形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才不会重复和遗漏,记住了吗?
板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
有序不重不漏
点的位置:3+2+1=6线段的长短:3+2+1=6
5个站,车票总数:4+3+2+1=10
6个站,车票总数:5+4+3+2+1=15
7个站,车票总数:6+5+4+3+2+1=21
8个站,车票总数:7+6+5+4+3+2+1=28
JAB88.COm

精选阅读

数学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说稿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 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说稿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听了林老师《数图形中的学问》这一课,我被林老师那扎实的基本功震撼了,本来我所任教的这个班级学生是很沉默的,这节课在教师精心的组织教学下,全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气氛很好,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能随时发现学生思维,语言上的点滴错误,并及时加以纠正。

2.新课程理念强调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概念,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从中感受数学的现实背景,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林老师通过与两名学生握手的活动来引入新课,既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水到渠成的进入新课学习。后面的数火车票活动,将线段图变成南三龙的火车站点,巧妙地将本节课所学知识情境化,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是老师的精心的设计。

3.教师注重把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课知识就很难那么清晰,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算法,掌握规律。

4.《课标》很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节课林老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动口说,动手比,体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学生与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5.在练一练数三角形的练习,放手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数学思想,运用有序数角的方法后,若能让学生吧数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方法和数角的方法进行比较,是不是更能帮助学生加强知识见的联系,深刻掌握有序数图形的方法。

6课堂上当学生经过两个例题的学习掌握规律后,教师是否有必要设计一环节来验证这一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新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鼹鼠钻洞

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

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

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

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

4、数线段

(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

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

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问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1、获取信息,理解题目。

5个车站可用字母什么代表?单程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想想你是按什么标准来数

的。

3、汇报交流(课件展示数法)

(板书:5个站,车票总数为:4+3+2+1=10(种)

问题二: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7个呢?8个呢?

方法一:画6个点,重新数

方法二:直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F点,即10+5=15(种)(课件在图下面展示需再加的5条)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条数刚好与原来的点数相同。

4、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5、知道了规律,让学生尝试写出10、100个车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四、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按一定的顺序数对于数线段来说很重要,其实它对于数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也同等重要,所以以后不管在数什么图形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才不会重复和遗漏,记住了吗?

板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

有序不重不漏

点的位置:3+2+1=6线段的长短:3+2+1=6

5个站,车票总数:4+3+2+1=10

6个站,车票总数:5+4+3+2+1=15

7个站,车票总数:6+5+4+3+2+1=21

8个站,车票总数:7+6+5+4+3+2+1=28

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紧抓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效结合起来。
2.重视合作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画有表格的纸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揭示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的游乐园玩一玩。(课件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游乐园里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也蕴涵很多规律,要想获得知识、发现规律,同学们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一幅生动形象的游乐园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探究体验,建构新知
1.探究除数不变时,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课件出示教材87页例8中的(1)题]
(1)课件出示导学要求。
①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②商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怎么变的?
③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2)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2.探究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我们再来观察教材87页例8中(2)题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了)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按照下列方式进行观察。
①从上到下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②从下到上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3)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
(4)师总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几。
3.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和讨论,总结出了商的变化规律。那么如果要保证商不变,被除数、除数应该怎样变化?(学生猜测)
(1)提出要求。
完成教材87页例8中的(3)题,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自主探究规律。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交流。
师: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可以是“0”吗?在这一条规律中要注意些什么?(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这个数不能为0)
(5)师生共同小结: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激趣导入

1、说说我们学习过的几种图形?

2、我们学生的上学和放学的路线是?

3、学习课本内容:

(1)实验小学》南门口》新华书店》城北广场。可是他们正在为设计几种价格的车票而为难。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出示图一)

(2)实验小学 》 南门口 》新华书店 》 城北广场

3、讨论:

方法一: 按站点数来分类有:

一个站的票( ) .二个站的票( )。三个站的票( )

方法二:按始发站来分类有:

实小( )。南门口( )。新华书店( )。城北广场

4、小结归纳:

如果把站点看成端点,路线看成直的线段可以得出:

线段条数等于端点个数减1加起一直加到1的连续自然数的和。

二、巩固练习

1、其实这个车票设计的问题就是数线段啊,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数图学问。

2、练习

(1)、数一数:在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2)、书P48 T8

3、大家数数看有几个锐角(小于90的角)(出示图二)

4、数角。

你能快速准确地数出上各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5、按多少个角组成来分类:3+2+1

也可以得出:角的个数等于射线的条数少1加起,一直加到1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

6、提问:选好方法数一数看看有几个角?直接用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出6+5+4+3+2+1=21

7、上面我们学了数线段和数角,那我们要是数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会不会了呢?

三、全课结束

1、总结:同学们,我们在做车票设计和数线段、数角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一个图形的组成有一定规律时,我们可以按规律(有序按分类数)来计数,如果没有明显的规律我们就按一定的顺序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2、课后挑战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的一节内容,为后边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3819000↑表示8个十万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由谈学生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

前收集的数观察图片,

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10个一万是十万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同桌互相数数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全班交流两个计数单位之每相邻间是十进关系。数级说出数位顺序表数位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理解位值的概念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说出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按要求数数,互相检查。学生举例说明

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励表扬学生,帮助中等生和后进生树立信心,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亿以内数的认识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3819000↑

表示8个十万

八、实践反思

1.备课时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2.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师生双边活动很有序3.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够积极4.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显得不够灵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四)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 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为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 :

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 :

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数的产生 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

1.数的产生。 【课件演示】(图片)

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4. 阿拉伯数字的出现。

5. 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

(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

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2.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提问:“九亿再加上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10个一亿是十亿。并让学生回答“十亿”应板书在什么位置。板书:“十亿”(写在刚才板书的亿位的左边。)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亿、千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亿、千亿。提问:“个、十、百、千、万”“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提出:十亿、百亿、千亿也是计数单位。

提问:“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教师把板书出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说明像这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说明写数时,要用尽可能少的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叫做数字。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字?” (1、2、3、4、5、6、7、8、9、0)说明这些数字叫阿拉伯数字。

(2)说明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再说明数位的作用:有了数位以后,由于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数的大小不同,

(3)让学生说说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是怎样的,教师板书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把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扩展到“千亿”位,并告诉学生还有比千亿大的数,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数位顺序表后面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数位。

(4)使学生明确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5)引导学生对数位分级。先让学生说出右起第一位至第四位是什么级,第五位到第八位是什么级,再进一步说明第九位到第十二位是亿级。同时说明数位分级的作用:数位多了,一位一位地读不方便,通过分级可以很方便地读数。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接着板书:个级、万级、亿级,制成表,并把它和计数单位表连接起来。

(6)让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看一看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都是四个数位;

每一级从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个级第一位是个位,万级第一位是万位,亿级第一位是亿位。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质疑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例题,“试一试”,第2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s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2、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例题图
主备教师的教学策略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
笔算:
48÷4=65÷6=93÷3=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教学新课1、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2、学习口算方法
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3、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完成。

4、学习笔算方法
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练习:80÷40

5、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96÷20150÷30

6、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回答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说说笔算过程
想想做做1、估算下面各题:
80÷40160÷80200÷50
210÷70270÷90

2、“想想做做”第2题右边两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

3、“想想做做”第6题
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问:73个一元就是多少元?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

说说计算方法

让学生说说怎想的
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题,“试一试”,第4页“想想做做”单元1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主备教师的教学策略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560÷70420÷60
240÷80320÷40对口令答题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

2、提问:420÷30得多少,能估计一下商是多
少吗?
学生列式

学生回答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估算出结果

2、笔算出结果
⑴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⑵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
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

3、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
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

4、新课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学生回答方法
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1题
比较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
但商不同?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全班交流,分析错误原因

3、“想想做做”第4题。
⑴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
⑵引导学生观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重点体会长方形面积一定,长发生变化那么
宽也发生变化)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版演。选择
其中两题说一说
计算过程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数图形的学问》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利用多样化的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

2、在数图形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有序思考的良好习惯,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进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图形的数学问题,并能有规律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按一定规律数的基础上发现数图形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鼹鼠钻洞

师:大家听说过鼹鼠吗?(课件出示鼹鼠图)。

它最擅长的是挖土、钻洞。看,它现在又想开始活动了,它可以怎么钻?

师:课件(任选一个洞口进入,向前走,再任选一个洞口钻出来,它可能会怎样钻呢?)生说,师指着图演示。

2、筛选提出问题:有多少条不同的路线?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表示路线,用什么表示洞口,画出小鼹鼠的行走路线图呢?(课件)(同桌交流)

2、生独立画示意图(指名画在黑板上)

3、交流并优化出示意图

4、数线段

(1)要求:(课件)请用画一画,写一写,记录你数的过程。

(2)学生动手数,数完后同桌交流说说是怎么数。

(3)、汇报交流

先指名学生上来说出数法,师逐步演示,再引导学生发现是按什么顺序数的,板书并写出算式。

5、小结:谁来说说怎样才能准确数出线段的条数?

(板书: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6、揭题:《数图形的学问》(板书)

三、巩固练习,掌握知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按一定的顺序来数线段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去过城关吗?今天老师早上就是从城关出发,经过达埔、玉斗、坑口,来到了下洋。如果我们做公共汽车你是售票员,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问题一:5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

1、获取信息,理解题目。

5个车站可用字母什么代表?单程是什么意思?

2、学生独立画出示意图,有顺序地数一数,想想你是按什么标准来数

的。

3、汇报交流(课件展示数法)

(板书:5个站,车票总数为:4+3+2+1=10(种)

问题二:如果有6个汽车站,单程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的车票呢?7个呢?8个呢?

方法一:画6个点,重新数

方法二:直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F点,即10+5=15(种)(课件在图下面展示需再加的5条)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条数刚好与原来的点数相同。

4、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5、知道了规律,让学生尝试写出10、100个车站需要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四、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按一定的顺序数对于数线段来说很重要,其实它对于数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也同等重要,所以以后不管在数什么图形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数,才不会重复和遗漏,记住了吗?

板书设计:数图形的学问

有序不重不漏

点的位置:3+2+1=6线段的长短:3+2+1=6

5个站,车票总数:4+3+2+1=10

6个站,车票总数:5+4+3+2+1=15

7个站,车票总数:6+5+4+3+2+1=21

8个站,车票总数:7+6+5+4+3+2+1=2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二)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二)

◆ 教材分析

数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限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中只举了少数简单的事例进行说明,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材展示了古代人们如何计数、如何逐步发明各种记数符号等,直观形象地介绍了数的产生、发展的历史。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 掌握十进 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数的产生

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一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二、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来源:学&科&网]

(打开课件)

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 “一样多”、“多”或“少”。

1、计数方法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

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来源:Z。xx。k.Com]

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2、符号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师:看来数的产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面介绍一些记数符号。

出示课件: 巴比伦数字:(略)中国数字 :(略) 罗马数字:(略)

3、自然数

问:你们知道阿拉伯数字是怎么产生的吗?

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m]

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 教学反思

略。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认识自然数。

2.在经历数的产生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和“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使学生了解古老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数的产生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白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听故事《记数方法》

师问:同学们第一次来到学校的录播室,你们的心情如何?今天还有一位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度过这堂课,他是谁呢?一起看看课件出示图片(聪聪)问:一起大声喊出他的名字!

课件播放小精灵录音:谢谢新昌三小四(3)班的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几个故事想讲给你们听,你们想听吗?

生:想

课件出示图片(远古时代的人们图片)聪聪录音问:你见过这样的人吗?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他们是怎样来记录数字的呢?请听我给你们带来的第一个故事:《记数方法》(播放课件)

师:故事中介绍古时候人们几种记数方法?(板书: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

二、讲解新授,增添新趣

(一)小小设计师

(1)师:同学们如果你生活在远古时代,你还没有学数

字,那么你会用如何记录你的数字呢?请拿出你手中的画笔来试一试吧?(学生动手操作)

(2)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介绍数字的产生

师: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符号就叫做(板书:数字)

(1)介绍巴比伦数字(课件播放)

师:巴比伦数字由一些好似小箭头来表示数字,一个小箭头代表数字1,两个小箭头代表数字2,三个小箭头代表数字3……这样记数方便吗?为什么?

(2)介绍中国数字(课件播放)

师:我们中国则是用好似小棒的小竖线来表示数字1、2、3、4、5,那么6是不是就写六根小竖线呢?(课件播放)当满了5时,就换1根横线代表5,横线下画一根竖线就代表6,画两根竖线就代表7……

(3)介绍罗马数字(课件播放)

师:这又是哪国数字呢?哦!原来是罗马数字。

(三)记忆大比拼

师:听!小精灵有话要说了!(课件录音:现在要考考大家

对三国数字的记忆力了,加油哦!)课件播放(游戏开始)

(四)听故事二《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的数字也不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数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统一的数字。这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小精灵又奖励一个故事给我们,一起看看哦!(播放视频《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师:你知道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吗?(印度人)

(五)分清概念,了解自然数。

师:是的,现在吴老师把这些阿拉伯字数字都带来了,一起大声读出来(课件出示数字和录音:数字可以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

(1)自然数(课件出示文字:自然数概念)

师:当我们认识了这些自然数时,森林里有个小伙伴在哭呢?(课件出示录音:呜--呜--呜呜,你们都有自己的衣服,自己的数字,可是我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小手小脚,没有漂亮的眼睛,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班上小朋友说我是个圆球,动一下就滚蛋。)

(2)认识自然数0

师:同学们认识这位小朋友吗?(认识)他能到我们自然数中间来吗?听森林女王在说些什么?(播放录音:这位小朋友别哭,你圆圆的身子真好看,汽车轮子离不开你,咱们的国球离不开你,你也是个重要的角色,一个物体也没有我们就需要你出场,你的名字叫做“零”,你也是自然数中的一员哦!而且是最小的自然数。)

师:零出现得比较晚,在记数的时候起着占位的作用,听了森林女王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练习巩固,趣味无穷

(1)牛刀小试

1、最小的自然数是 ( ), 自然数的个数是( )

2、最大的8位数是( ),最小的8位数是( )。

3、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差是( )。

(2)明辨是非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 )

2、最大的自然数是999999999999( )

3、所有的四位数都比三位数大.( )

4、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

5、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

四、总结提升,升华兴趣

师:我们学的知识在课本第16、17面,请大家翻开书本,画出本课的重点。今天我们和小精灵一起了解了数的产生,知道古时候认识的计数方法有: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和刻道记数,后来为了国际统一,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个数的1、2、3…….都是自然数,而0是最小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在今后我们将学习更多的数字知识是,探索更多的数字奥秘。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七)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的全过程,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三、教学难点

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数位顺序表 计数器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学了四年的数学,我们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其实我们跟数已经成为老朋友了。到现在为止,你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生简单举例)但是你们知道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单刀直入,通过谈话,导入新课,不拖泥带水,能够节省教学时间。

⊙自主学习,互相交流

1.学习数的产生。

(1)数的产生。

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

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的图片文字等。

(PPT课件展示主题图)

师小结:无论人们采取哪种方式记数,都要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是也表现出了古代人的智慧。

(2)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的记数符号也是不同的。

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国家数字的特点。(课件展示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流的增多,各个国家由于数字不同,交流起来很不方便,因此经过漫长的时间后,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师:对于阿拉伯数字,你有哪些了解呢?

(请学生阅读教材17页“你知道吗?”,了解阿拉伯数字)

(3)讲解自然数。

师:数字可以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最大的呢?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学生进行总结。

师小结:这些自然数都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数。因此,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设计意图:本节课内容属于文化性知识,通过介绍记数方法、数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学生会积极地去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学习十进制计数法。

(1)感知比亿大的数。

师:在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比亿大的数。(课件出示教材18页上面情境图)

(2)认识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

师:这样的数都比亿大,你能从亿位接着往下数吗?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师:九亿加上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么办?(向前一位进1)

师:九亿加上一亿是十亿。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亿、千亿的认识。

师:我们学过的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用来计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也是计数单位。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生汇报)

强调:还有比千亿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暂时不学,因此在千亿的左边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的计数单位。

(3)完善整数数位顺序表。

师:用阿拉伯数字写数时,要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些计数单位是怎样排列的呢?谁来说一说?(生汇报)

设计意图:借助计数器的直观演示,既分散了教学的重点,又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

(4)补充整数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观察整数数位顺序表,把表补充完整,再看看个级、万级、亿级上都有哪些数位以及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想一想从右边起第五位和第九位分别是什么数位。

(个级、万级、亿级的异同点:①每一级都有四个数位;②每一级从右边第二个数位起,都是十、百、千,但万级多了个“万”字,亿级多了个“亿”字;③个级右起第一位是个位,万级右起第一位是万位,亿级右起第一位是亿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整数数位顺序表理解计数单位及数位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回答)

说明: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22页1、2题。

2.画正字游戏。(见课堂活动卡)

⊙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数的产生,了解了数的发展史,同时还知道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些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多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大数,收集一些比亿大的数据,下节课汇报。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符号记数(数字)。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九)

课题: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数的产生,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并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认识含有三级数位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学习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一、自主学习

1、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记数方法有( )、( )、刻道记数。 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 )。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12、……都是( )。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 )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独立补充完整课本20页数位顺序表。

3、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 )

4、巩固练习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⑤4在十亿位,表示(  )个(  )。

三、过关检测:

1.10个一千万是( ),10个一亿是( ),10个一百亿是( )。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亿级的四个数位是( )。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

4.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5.有一个整数,它里面有100个一千万,这个数是( )。

6.一个数由7个十亿、5个百万、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7.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位和( )。

8.“千”和“万”的进率是( ),请你写出三组进率是十的计数单位。

( )与( )的进率是十;

( )与( )的进率是十;

( )与( )的进率是十;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六)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数的产生》教案(六)

2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教材第16~18页)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数的产生,理解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2.理解和掌握十进制计数法,认识含有三级的数位顺序表及计数单位。

3.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然数的概念和十进制计数法。

难点:掌握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知道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关于数的知识。(板书课题:数的产生)

二、学习新课

1.了解数的产生过程。

(1)引出问题。

师:如果没有了数字,怎样表示我手中的粉笔有多少根呢?(教师举起手中的3根粉笔,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会想到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讲述数的产生。

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各种方法来记录物体的个数。你知道古时人们是怎样计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P16主题图,教师介绍实物记数、刻道记数、结绳记数)

如第一幅图中,人们出去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归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若两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第二幅图说的是用在木板或石板上刻道的方法来记录所捕获的鱼或其他猎物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核对打猎前后武器的数量是否一致。第三幅图中结绳记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师:无论人们采取哪种方式记数,都要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记数的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记数方法与现代的记数方法比较起来不够简便,但是也表现出了古代人的智慧。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也不同。

(3)介绍各个国家的数字。

师: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的记数符号也是不同的。(课件出示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国家数字的特点)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数字就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对于阿拉伯数字,你有哪些了解呢?(请学生阅读教材17页“你知道吗?”,了解阿拉伯数字)

师: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它先由印度传入阿拉伯,而后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这样人们误认为这些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才叫阿拉伯数字。

2.讲解自然数。

师:数字可以用来记录物体的个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多少?最大的呢?(组织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这些自然数都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数。因此,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教学进制计数法。

(1)感知比亿大的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比亿大的数,比如这两个数据。(课件出示教材18页情境图)

(2)认识“十亿”“百亿”“千亿”。

师:这样的数都比亿大,你能从亿位接着往下数吗?(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亿,然后一亿一亿地数,一直数到九亿,再拨上一亿)

师:九亿加上一亿是多少?亿位满十要怎么办?(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说出九亿加上一亿是十亿,亿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用同样的拨珠方法,完成对百亿、千亿的认识。

师:我们学过的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用来计数的计数单位,十亿、百亿、千亿也是计数单位。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师:还有比千亿更大的计数单位,由于不常用,现在暂时不学,因此通常在千亿的左边用省略号表示还有其他的计数单位。(在“千亿”左边板书“……”)

教师强调: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完善整数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独立填一填教材第18页数位顺序表,再指名汇报,共同订正。

(4)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补充板书课题:十进制计数法)

(5)观察比较。

师:比较数位顺序表上个级、万级和亿级有什么异同?(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分别说一说各自的看法,教师根据回答情况指正、补充)

三、巩固反馈

完成下面的练习。(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其余同学指正)

(1)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

(2)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

(3)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

(4)425007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表示(),7在()位上,表示( )。

(5)十进制计数法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6)最小的自然数是(),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的。

答案:(1)10 10

(2)五 九

(3)千万位 十亿位

(4)九 亿 4个亿 千 7个千

(5)十

(6)0 最大 无限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通过学习,你对数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数的产生:实物记数、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符号记数(数字)。

2.自然数1,2,3,4,5,6,7,8,9,10,11……0

3.……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亿 亿 亿 万 万 万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

教学反思

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2.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的位值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如图所示的数字圈,从任意一个数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转一周,都会得到一个九位数,组成的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分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要使组成的九位数最大,应当遵循一条原则,即用较大的数占较高的数位,但是最高位上不能是0;反之,要使组成的九位数最小,那就是最小的数位占最高位。由此可知,组成最大的九位数是991979498,最小的九位数是197949899。

解答:991979498 197949899

解法归纳:理解并掌握数位顺序表及各位上的计数单位是解此题的关键。

相关知识阅读

数字的起源

早在原始人时代,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注意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整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产生了数的概念。数的概念的形成可能与火的使用一样古老,大约是在30万年以前,它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也绝不亚于火的使用。

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敷应用时,人们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数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前,才出现了书写记数以及相应的记数系统。早期记数系统有: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古埃及象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的巴比伦楔形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中国甲骨文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希腊阿提卡数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中国筹算数码;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印度婆罗门数字以及年代不详的玛雅数字。这些记数系统采用不同的进制,其中巴比伦楔形数字采用六十进制,玛雅数字采用二十进制外,其他均采用十进制。记数系统的出现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数字不断完善,数学就逐渐的发展起来。

点击查看更多: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的学问》教案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478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