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失街亭”,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失街亭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家作品: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大约生活于公元1330年至1400年之间,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与人寡合”,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二.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即:,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灵活运用4字、5字、7字句)
三分析小说如何写马谡失街亭的。
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
2.学生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3.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直接描写主要是语言情态描写:主要是马谡的三“笑”
“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一“笑”
“汝真女子之见!……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二“笑”
“汝莫乱道!……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耶?”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三“笑”
……此一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再就是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4.如何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讨论)
(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后悔,勇于承担责任,也可以看作是对马谡的嘲讽,或者还可以看作是马谡还想以此博得诸葛亮的怜悯,借以逃脱罪责等,只要学生讲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课时
分析其他人物,讨论评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感想
一.处理作业(略)
二.分析诸葛亮其人:
作者写诸葛亮采用了哪些手段?
1.衬托手法:
①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②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
“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今观此山,乃绝地也。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军士不战自乱矣。”
2.直接描写:
①知人善任,小心谨慎:马谡熟读兵法,派他守街亭;王平做事谨慎,派王平协助马谡
②知彼知己,机智多谋:料到司马懿必取街亭,早作防备;查看布兵图样,知马谡无知;
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③勇于自责:街亭失守后说:“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④有情有义,赏罚分明,不徇私情:自己喜欢马谡,尽管马谡自缚来见,还是挥泪斩马
谡,但答应替他抚养子女。
⑤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三.体会本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抓住人物语言,体会反复照应的效果(使作品脉络清楚,结构紧凑)。(学生寻找完成,教师只做点示)
四.讨论: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
《失街亭》是一篇自读课文,可用自读、图示、评点、讨论等方法实施本文的教学。这一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战争与人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领略(失街亭》渲染的历史情绪、战争情愫和英雄情结,使学生的视野不滞留于具体事件,而能全景鸟瞰战争风云。
一、自读:了解相关情节及节选部分内容。
1.课前泛读《三国演义》诸葛亮“一出祁山部分(第91回至第95回)。
2.课内精读“街亭争夺战、“挥泪斩马谡两部分,在课本上作勾画圈点。
二、图示:利用《蜀魏街亭之战示意图》(注)把握战争全局形势。
1.读图,弄清街亭在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战略地位。(注意子午道、褒斜道、天水郡至长安大路)
蜀魏以秦岭为界对峙,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攻取长安。取长安必过秦岭,过秦岭有三条通道:一是东路子午道,但其地险要,不易通过。故诸葛亮未纳魏延之计,东路偷袭。二是中路褒斜道,路途较近,蜀军可由此攻郡城,取长安,但中有栈道近500里,行军困难。此次北伐,孔明于此道设疑兵佯攻。三是西略由阳平关绕到渭水之西的一条大道,此道离长安较远,但蜀军兵力集结和粮草搬运十分方便。故蜀军主力自汉中兵出祁山,由此道进军。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北陇城镇)是此路战略要地,控制街亭,即掌握战争主动权。倘此地失守,蜀军粮道断绝,后援不继,三郡难保,便会不战自溃。用诸葛亮的话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
2.读图,叙述蜀魏街亭之战前后过程。(注意“蜀魏军事部署)
司马懿、张邰率二十万人马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立下军令状,愿领二万五千精兵前往防守。诸葛亮嘱马谡“当道下寨,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以为救援。遂令姜维为先锋拟攻陈仓,令赵云出箕谷佯攻郿城。
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道,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高翔、王平谋复夺街亭,反复冲杀。三将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汉中门户阳平关。
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姜维、赵云撤军,下令弃守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回汉中后,赞赏不失人马辎重的将军赵云,挥泪处死败军之将马谡。
三、评点:欣赏失街亭描写战争与人艺术。(示例。仅列三则)
1.马谡三“笑。(人物描写:神态语言)
一笑孔明“多心,二笑王平无能,三笑司马懿胆怯。(原文略)
马谡“笑三次,表露其性格:一意孤行,公然违令,目无“丞相;死守“兵法,刚愎自用,看轻同僚;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小觑劲敌。
2.街亭三“夺。(场面描写:街亭激战)(原文略)
作者以浓墨重I彩,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战斗气氛,敷演出I跌宕起伏的街亭争I夺战。先是马谡落I荒而逃,张邰佯作追I击,却转出魏延的及[时增援。情节一顿。张邰佯作败退,魏延复夺街亭,不意突遭魏方伏击,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情节又一顿。王、魏合兵,奔列柳城,与高翔夜袭街亭,陷身空寨,死命冲出,列柳城陷于敌手。情节再一顿。写双方环绕街亭反复争夺,一波三折,“有斗移星转,雨覆云翻之妙(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刀光剑影,令读者目不暇接。值得注意的是,傲慢轻狂的马谡,厮杀中不见踪影。
3.“挥泪。(动作描写:人物心理)(原文略)
诸葛亮涕泪纵横,一为北伐失败痛惜,一为马谡违令遗憾,一为识人不深悔恨。种种情感,积累良久。斩将之时,难以自抑,猛然喷发。想起马谡亦为人才,相处日久,“义同兄弟,为严明军纪,不能不杀,有情而不枉法,执法又不忘情,诸葛亮泪如泉涌,其情至真。不用“揩、“抹、“拭等常用字,著一“挥字,一见诸葛亮痛苦之深,一见诸葛亮决心之大。
四、讨论:探讨《失街亭》描写战争与人技法。
1.《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记载:“诸葛亮出祁山,加邰位特进,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史料可证,街亭之战,魏军主将是张邰,司马懿与此战无关。那么,小说为什么要将诸葛亮的对手改作司马懿?小说中的司马懿,既精通兵法又有实战经验。派子侦察、亲自巡哨、摸清守将,断绝水道、围而不攻、放火烧山,以及多次设伏等,表明其人非等闲之辈。历史上的司马懿,此时确未曾与诸葛亮交手。如果按照史实,将诸葛亮一出祁山兵败而返的对手写成魏国一员大将张邰(此人后被诸葛亮设计射杀),无疑会贬损诸葛亮的形象。作者“张冠李戴,以同样多谋善断的司马懿来映衬诸葛亮(司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更能表现诸葛亮的指挥若定、用兵如神。
2.诸葛亮一向谨慎,知人善任,为什么竟重用马谡这样的“言其过实之人?
马谡请战,立下军令状,以“乞斩全家的担保来表明决心与信心。而在诸葛亮心中,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谙战法。建“攻心计令孟获就范,建反间计令司马懿下野,可见其人亦非无能之辈。诸葛亮复令魏延、高翔襄助防守街亭。作了这样的布置,诸葛亮自然认为,街亭不致有失。诸葛亮的“失算在于,没有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受命时流露的骄狂情绪予以注意,终至酿成大错。(失街亭)中的诸葛亮不是“完人,反而感人。(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此种情形,节选部分是例外。)
3.“一出祁山是蜀汉一次失败的战争,可是蜀方主帅诸葛亮依然光彩照人,试结合课文作简要分析。
作者在诸葛亮身上,倾注了自己的“英雄情结。虽然是一次失败的战争,却以生花妙笔写出了一个失败的英雄,给读者一种历史真实感。街亭布防,见其精细谨慎;初见图本,见其料事如神;回军汉中,见其从容不迫;赏将斩将,见其赏罚分明。对手和麾下诸将如众星拱月,对诸葛亮起映衬烘托作用。失败的英雄、悲怆的英雄,更能引起读者的审美思考。
4.你个人认为,谁应对一出祁山的失败负主要责任?(观点不求统一)
第一种观点,街亭之败,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第二种观点,街亭之败,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第三种观点,关键并不在失街亭,而在诸葛亮此次北伐的战略错误。蜀汉势弱,曹魏势强,诸葛亮战略上处于劣势,非用奇谋不能取势。如从魏延之议,以奇兵经子午谷突袭长安,以主力由褒斜道猛攻都城,二地守将夏侯、曹真(二人此次皆为诸葛亮战败)绝非诸葛亮对手(时司马懿赋闲苑城),则长安指日可下。司马懿的评论可证这一观点: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二出祁山的失败也证明此路不通(后北伐即不再走此道)。诸葛一生惟谨慎,不使险招坐失良机,也只有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西江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
二、解题
1.介绍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2.介绍《三国演义》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3.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自读课文,要求:
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四、讨论交流
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示例:
(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
Ⅰ.理由
1.他人评介
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2.自我展示
①开端(马谡领命)【语言】
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
②高潮(街亭失守)【神态】
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
诸葛亮周密部署
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
魏兵怯弱麻痹轻敌
自视甚高
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
刚愎自用
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
Ⅱ.小结
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
(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
Ⅰ.理由
1.内外置评
司马懿感叹:如何不误事?
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
2.采取措施
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
Ⅱ.小结
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正确的决策,失去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探究性阅读
1.怎样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
明确:①马谡后悔,勇于承担责任;
②对马谡的嘲讽;
③博得同情,逃脱罪责。
2.马谡骄傲轻狂,失去街亭,理应当斩,可诸葛亮为什么还三哭呢?
明确: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马谡;(无奈)
大哭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悔恨)
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3.从马谡和诸葛亮身上,你能借鉴到什么?
明确:
①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
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
③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
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
⑤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
六、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街亭的失守究竟是谁的过错?
授课方法:讲授
授课过程
一、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扣人心弦的争战故事。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三气周瑜等,那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早已脍炙人口故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板书[失街亭]
二、整体感知复述情节
下面请几名同学复述一下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注意我的要求,先讲一讲街亭战役之前情节。如此,逐一补充明确:
孔明点将:司马懿、张邰挥师西进,诸葛亮料其必取街亭。参军马谡愿前往防守,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令王平协助防守绘制图本;又唤高翔屯兵街亭东北之列柳城,以作策应;再派魏延屯扎街亭之后。遂令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自统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取眉城。
马谡拒谏:马谡屯兵山上,王平规劝,马谡不听,二将分兵。
双方激战,蜀失街亭:司马懿围困街亭,断绝汲水道路,放火烧山,蜀兵不战自乱,马谡冲出重围,魏延来救,陷入包围之后,王平来救,魏王二人回寨不成,来投高翔。三将谋复夺街亭,连连中计,迫不得已,退守阳平关。
布置退兵,挥泪执法:诸葛亮闻街亭、列柳城俱失,跌足长叹,布置撤军。回汉中后,赞赏赵云,挥泪斩马谡。
小结:全文以街亭的攻守为线索展开情节,处处离不开街亭的攻守,那么如果按照小说情节的四个阶段来看,应当如何解释?哪里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它是以战前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战中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战后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我们看出情节错综复杂,波澜曲折。但是线索十分清晰,结构井然有序。
三、分析人物:
根据对以上情节的分析,我们判断一下,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两个关键人物是谁?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两个人物形象,先看马谡,我们仍然联系情节来看,街亭最终失守,从写马谡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由此我们评价一下马谡这个人物形象。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国演义》与数字三很有缘,比如说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分归晋,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等等,你能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细节吗?
次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含义性格
一诸葛亮笑他周密部署,分派重兵把守。(多心)笑他部署不当,过于小心,不如自己准确得当麻痹轻敌
二王平王平劝阻他在山上屯兵(见识短)觉得王平见识短浅,不如自己熟读兵书,部署得当.纸上谈兵
三司马懿笑他亲自察看自己的部署,准备攻打认为自己部署得当,司马懿来攻打完全是白白送死.狂妄自大
死守教条,勇担责任(还有如此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小结:由于他的狂妄自大,不听孔明的部署,和王平的劝阻,也由于他的麻痹轻敌,死守教条,只会纸上谈兵,最终使街亭失守,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优秀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看诸葛亮,仍然联系情节,街亭最终失守,从写诸葛亮的言行看,前文有哪些暗示?(强调街亭重要,安排具体环节,连续层层派兵,最后调派杨仪,这些都看出诸葛亮对街亭能否守住的担忧)从后文看,诸葛亮这些担忧是不是多余的?不是。这些担忧都暗示了街亭最终会失守,同时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三嘱:
一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把困难说在前面,叮嘱马谡要明确责任,做到心中有底。
二嘱马谡: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说对手的情况,提醒马谡不可骄狂自大,草率从事。
三嘱王平:下寨要道,戒之戒之叮嘱王平要商议行事。点将三嘱,足见孔明的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的军事才能。(虑事周密,用兵谨慎,审时度势)
生归纳:这些都显示出诸葛亮的知彼知己,机智多谋。
过渡: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是神算子,是智多星,已经超出人的能力。那么,诸葛亮是不是一个不吃人间烟火的神呢?他有没有人的感情?在故事的哪一个情节体现出来?
[三哭]三次写了孔明的哭,但哭的方式看样?每次反映出孔明什么思想活动?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
次数哭的
方式孔明的思想活动性格
一挥泪
被马谡临逝之言所感动,对马谡即将被处死,从个人感情上深表同情、悲痛,但军法无情。表现孔明极富人情。极富人情
二流涕斩马谡是为了正军法,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自己内心是极不愿意的。忠于蜀汉
三大哭
不已为自己用人不当,深感有负先帝,深深自责。勇于自责
(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的解读中一一贮存在我们的头脑中,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塑造他们的呢?
(*马谡曾为诸葛亮出谋献计两次,都大获成功:一次是七擒孟获,他建议以攻心为上;另一次是利用反间计,挑泼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结果司马懿被贬回乡。)
小结:《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批评: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近妖之诸葛有了很浓的人情味,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这个人物就显得更有魅力。
总结: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分析,我们容易看出,课文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表情直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另外还通过什么手法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对比和衬托,另外比如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反衬马谡的无能。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人的方法。
4.专题辩论:
小说中的街亭失去了,给蜀汉的统一大业留下了遗憾,已无可挽回,我们在为蜀国扼腕悲伤的同时,也不得不让人深思:街亭的失守究竟是谁的过错?(辩论)
通过刚才的人物形象分析,很明确,马谡和诸葛亮就是决定街亭能否守住的关键人物,两人对街亭的失守,都负有责任,马谡勇于承担责任,诸葛亮也勇于自责,那么,如果问:两人的过错,谁更严重?大家说,是谁?大家一起回答,我要听到每位同学的声音。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这个历来就有争论的问题。我们可以分成正反两个命题,针锋相对地互相辩论:正方:失街亭过在马谡;反方:失街亭过在诸葛亮。请大家选择其中一种命题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好,大家先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可以局部先讨论一下。
首先,找同学正面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注意,正面阐述,先不必批驳别人的观点,其他同学听好之后,可以补充或者反驳。无须全面,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下面,可以自由辩论。
总结:课堂的辩论到此结束,我再问一遍,失街亭,过在马谡还是过在孔明?还是意见不一。也许还会有人这样问,到底哪一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其实,这个问题历来就没有定论,所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次讨论提高了表达能力、辩论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同学们如果还有兴趣,可以找来《三国演义》原著研究一下,课后找时间继续辩论。
从诸葛亮和马谡身上,我们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吗?
(讨论)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出了问题要分析原因,勇于自责;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认识事物、选用人才都应尽可能的全面而准确。
直面现实,反思历史,我们能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就是我们的目的。
一、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明白如话的语言里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三国时代是一个战祸纷乱的年代,而乱世正是英雄们展示自己才华的最好舞台。我们知道,诸葛亮为报先帝之恩,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作为自己的目标。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却失败了,只因街亭失守,同时也直接影响了蜀魏乃至整个三国的战略格局。试问,小小街亭,何以如此重要呢?(提问)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诸葛亮北伐路径是由汉中直奔斜谷进而攻取郿城从而直逼长安;而司马懿则由长安南下,攻取街亭,进而攻打阳平关,绕道蜀军背后断其粮草,蜀军自然不战而溃。街亭在此战役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自读课文《失街亭》,一起走进那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走进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古战场,欣赏古代英雄们的智谋胆略。
二、整体感知
1、点名学生朗读每段话的开头一句,分析课文的关内容。
明确:我们对这九句话做点数字统计。以却说开头的有七句,街亭一词,出现六次,以蜀汉一方为主语的有七句,其中四句以孔明为主语。
却说,古小说发语词,其后往往重提上文说过的事。本文使用七个却说,就表明其一方面不断转换叙事角度,一方面,又不断地呼应前文。街亭反复出现,前面几段是双方对街亭之战的部署安排,中间是街亭之战,之后是街亭之战后的情况。
2、归纳小结
本文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便是以街亭攻守为线索,采用全知全能的叙事角度,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孔明为中心人物,反复照应并适当穿插对曹魏一方的介绍,从而把复杂的故事、交织的矛盾叙述得清楚条理。
三、自学探讨
1、在得到新城探细人消息后,诸葛亮大惊为什么?
明确:司马懿老谋深算、精明干练,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为使北伐顺利进行,诸葛亮用反间计使魏主曹睿将其前职谴归,如今东山再起,无疑增加了北伐难度。
预测到司马懿必然夺取街亭。作为由蜀入魏三条道路之一的街亭,虽然离长安较远,主力不宜由此进兵,但如被魏军占领,就会由此绕道包抄蜀军后路,使其进退两难,不战自败。(询问学生答案来源)
2、预测到司马懿必将夺取街亭后,诸葛亮作了怎样的部署安排?
明确:以马谡为主将,王平为副将,率领二万五千精兵把守街亭,以魏延高翔为援军,分别屯兵于街亭东北和后方,与街亭遥相呼应。
总结:(幻灯片)诸葛亮审时度势,对防守街亭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力图做到万无一失,体现了他一惯用兵谨慎,知己知彼的特点。
3、马谡到街亭后,对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做了怎样改动。
明确:没有当道下寨,把主力部队带到离街亭十里的山上;街亭只留五千人把守。
4、司马懿真可以称得上精明练达,老谋深算,到街亭后并没有忙着排兵布阵,而是反复打探对方虚实。这与主观武断的马谡形成鲜明对比。请问司马懿是如何打探蜀军虚实?他前后说了些什么?
明确:司马懿前后三次打探蜀军虚实。第一次,派次子司马昭去探街亭是否有兵守把,司马昭回报有兵守把,司马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这说明诸葛亮判断正确、部署正确,赢得先机;紧接着司马昭说蜀军在山上扎营,司马懿喜曰若兵果在山上,乃天使吾成功也,司马懿的惊喜说明马谡战术失误(而且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低级失误);为验证消息,司马懿月夜亲自巡视;第三次,司马懿派人打叹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周围是否还有别的蜀军。得知主将是马谡时,他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司马懿轻松的笑,说明他此时已是成竹在胸。这也说明诸葛亮用人失察。这种手法称为反衬。
5、司马懿判断是否正确,请看双方争锋?
学生复述作战过程:
司马懿先集中兵力歼灭蜀军主力。他让张郃挡住王平去路,申耽申仪截断蜀军汲水之路。令其不战自乱。然后率领大军围山,让士兵沿山放火,又饿又渴的蜀军,多次冲击无法突围,纷纷投降。马谡只得率领残军下山逃命,被击退王平占领街亭的张郃紧紧追赶。这时魏延杀出,挡住张郃,放过马谡。(此时司马懿已完成围山,回防街亭。)魏延穷追不舍,意图夺回街亭,被司马懿、司马昭包围,张郃也回军加入包围。幸亏王平赶来,二人兵合一处,杀出包围,与前来营救的高翔相遇,三人商量好兵分三路,半夜劫营,复夺街亭。当天晚上,魏延高翔来到街亭,却中了埋伏,幸亏王平赶来救了二人。(下文交代,王平见无伏路兵,怀疑对方有诈,没有贸然进兵,登高远望,见二人中计,才杀了进去。)三人奔列柳城时,已被郭淮占领。一阵厮杀后,死伤惨重,只得撤兵回阳平关。
占领列柳城的是曹真手下郭淮。这看似节外生枝的一笔,一方面反映了在诸葛与司马的较量中,诸葛亮略胜一筹,统率十五万大军的司马懿,没有想到占领列柳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魏内部矛盾,司马懿受到曹氏家族的打击、排挤,拓宽了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
这一战,双方你冲我突,互不相让。情节忽起忽落,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描写复杂战争的高超技巧,在犬牙交错的战争过程中,作者始终把蜀汉一方作为叙述的主要方面。我们看到,除马谡外,诸葛亮所安排的各个将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王平,冲锋陷阵、多方解围、骁勇善战而又谨慎细心。马谡如能听其规劝,街亭岂能失守?由此可见,街亭失守的直接原因,就在于马谡失策,把咽喉之地变成了薄弱之处。
6、马谡为何会失策?我们分析他到街亭后的一系列表现,尤其是三笑。
明确:一笑:丞相多心,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说明他麻痹轻敌;
二笑:王平真女子之见,什么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孙子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足见其刚愎自用、纸上谈兵;
三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足见其狂妄自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才不顾诸葛亮再三叮嘱,一意孤行,乃致败军折将失地陷城。(真是信誓旦旦,不思尔反)
7、有的同学认为,丢失街亭,根本原因是诸葛亮用人失策;而有的同学则认为,诸葛亮事前再三叮嘱马谡,是马谡执意不听,丢失街亭,诸葛亮不应承担任何责任,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学,你如何解释。
明确:马谡的狂妄自大、麻痹轻敌,在他请命时便有所表现,诸葛亮的再三叮嘱,并没能消除他的这种思想。
诸葛亮第一次叮嘱,是说明街亭的重要性,倘街亭丢失,我大军皆休矣,但马谡的回答是: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极为自负。并没有意识到守街亭的重大责任。第二次叮嘱他对手非比常人,切勿等闲视之,而他的回答是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更是狂妄至极。在这种情况下,马谡主动请立军令状,以全家性命担保,并非为约束自己。而是认为此事易如反掌,要抓住这个立功机会,而诸葛亮军中无戏言的叮嘱,也就毫无意义。(这就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另一方面,对于马谡的纸上谈兵,诸葛亮并无认识,反而认为他深通兵法。对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同样没有认识,这一点从他吩咐王平安营下寨之法而不直接叮嘱马谡,以及兵败后首先唤王平入帐责问他为何不劝谏马谡可以看出。
诸葛亮轻信马谡,是因为马谡此前曾有耀眼表现,南征孟获,建议攻心为上,被诸葛亮称为肺腑:准备北伐,献上反间计,使诸葛亮认为他很有才能,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以致忽视了他缺乏实战经验等缺点。
8、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如何认识?
明确:得到街亭失守消息,诸葛亮意识到北伐已经失败,迅速做好撤军准备。让张苞、关兴作为疑兵牵制敌军,阻止敌军快速前进;张翼先行准备退路;大军收拾行装,提前作好撤退准备;马岱、姜维断后,掩护军民撤退;迁移南安、安定、天水百姓;派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
明确:事无巨细,诸葛亮都作了周密安排,体现了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变的军事家风度。正因此,蜀军才迅速完成了由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御的转换,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9、孔明撤回汉中后,嘉奖身陷敌后、却不折一人一骑、斩将立功的赵云。严惩麻痹大意、狂妄自大、丢失街亭的马谡,说明他赏罚严明。
播放电视剧片段:
马谡失策给蜀军带来惨痛损失,使诸葛亮北伐雄图化为泡影,斩之犹嫌不足,诸葛亮为何痛哭流涕?
明确:课文中,诸葛亮三次流泪,三次心理并不一样。
第一次:马谡临终将子女托付与诸葛亮,这使诸葛亮想起二人间的深厚情谊,不禁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但此时正在叱左右推出斩之的紧张气氛之中,便急忙抹去眼泪,挥泪二字极为准确。
第二次,蒋琬劝阻诸葛亮不要杀戮智谋之臣。引起他内心深处对马谡的爱惜,但为严明法令,只得忍痛斩之,所以流涕,悲哀程度更进一层。
第三次斩杀马谡后大哭不已,这时更多的是对自己没听先主的悔恨、自责,有负先主重托的内疚、不安。(读到此才能对《蜀相》一诗中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老臣心有更深体会)
总结:诸葛亮掉泪斩马谡是本文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它细腻地刻画了诸葛亮内心深处感情与理智、爱惜人才与严以法令、个人友谊与国家利益间的矛盾冲突,揭示诸葛亮体恤下属、执法严明、忠心耿耿、严于自责等优秀品质。
四、鉴赏要点
1、文章塑造人物的特点。
A.利用语言行动细节刻画人物(以言传神以行绘人)
B.利用对比烘托手法塑造人物(多方映衬对比鲜明)
2、《三国演义》是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但是白璧微瑕,他的缺点便是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往往失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批评它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如果说《三国演义》将诸葛亮神化,那么,《失街亭》一文则将神人化,它在揭示诸葛亮用兵谨慎、沉着应变、执法严明等优点同时,也揭示了他被感情蒙蔽双眼,用人失策的过失,但这并不影响诸葛亮千古第一贤相的形象,反而让我们觉得更可信,可亲、可敬,这也正是本文成为全书最优秀篇章之一的原因。
五、延伸拓展:课内讨论:街亭之失,谁之过?
(作为领导者的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战前忽视马谡的骄傲情绪;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本身就有疑虑,先讲街亭的重要性,后讲守之极难,又说对手之强大,意欲使马谡自退。最后马谡写下军令状,诸葛亮仍不放心,又派处事谨慎的王平相助,先后又派出高翔等人马去接应街亭,可见诸葛亮对马谡守街亭是有疑虑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说法,而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如此重要的地点,诸葛亮却将全军的命运系于一疑惑之人身上。)
结语:街亭一战,虽有胜负,但又难辨高下。问谁是英雄,非成败所能定论。是非成败转头皆空,只有青山依旧。《离骚》教案(第二课时)
《离骚》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2.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理想的高尚情操。
教学要点
1.检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学习课文中托物陈辞,比兴达意的写法,了解课文中运用移情而形成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2.鉴赏文中的精彩诗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
全诗分为两部分。1~~5节诗人略述自己的身世、品质和自修。
6~~12节写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引导学生具体研习诗歌的1~~5节
1、学生集体朗读
2、学生朗读1、2节。教师提问:这两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1、2节,诗人自述身世和名字的来历。追述身世,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叙写名字,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
3、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朗读3、4节
提问1: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明确: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提问2: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明确: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提问3:如何概括3、4节的内容?
明确:3、4两节自述早年就怀有远大的理想与美好的志趣,积极努力,勤奋不懈。
4、学生集体朗读第5节。
提问l:本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7
明确:本节四句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提问2:“惟草术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明确:起过渡作用,诗歌“至此方人题”。它引出了楚王不举贤能则将灭亡的道理.并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6学生自由朗读前5节。
四、具体研习诗歌的6~12节
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
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如何才能实现此理想?诗中是怎样阐发的?
(3)屈原在楚国振兴中担当了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
(4)诗人面对着的是一个怎样的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后,明确: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他希望国君能像尧、舜一样“耿介”,即光明正大,“即遵道而得路”,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最终使国君能“及前王之踵武”,即赶上先王们的足迹。
(2)要想实现此理想,国君必须得“弃秽”“改乎此度”,即抛弃秽政,改变不合理的治国法度,也即应实行“美政”。他从“美政”的要求出发,托古喻今,在诗中一再称道尧舜等圣王(“众芳之所在”“遵道而得路”),否定桀纣等暴君(“昌被”而“窘步”)。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屈原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圣王,才能君临人间,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体现。t
(3)屈原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楚怀王时期,他担任过左徒和三闾大夫两项官职。三闾大夫掌管五族三姓(昭、屈、景)之事,屈原在这个职位上曾努力栽培王族子弟,希望他们成为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当他任职左徒时,更受到楚怀王的重用,“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所以屈原很想利用这些条件来实现他的远大政治理想,即首先使楚国富强壮大起来。于是,他“导夫先路”又“忽奔走以先后”,勇于担当振兴楚国的重任。
(4)诗人面对着的楚国现实是:楚王的昏庸,“党人”的“偷乐”.“民生之多艰”,使楚国陷于“路幽昧以险隘”的危境。而楚王却“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齎怒’’‘‘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在腐朽的贵族统治集团的打击排挤下,诗人遭谗见废。正由于此,导致了诗人“美政”理想的幻灭。这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楚国,不能顺应历史洪流前进以致必然崩溃的命运。
(解说: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层次地理解诗歌内容,便于抓关键句条理背诵)
3.学生试背6~12节。
五、品析诗歌艺术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屈原的高尚品质,那么,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生思考后明确:诗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光辉俊洁的人格。用“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来装饰自己,比喻自己,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2.教师补充
我们把《离骚》中作者以“香草”“美人”喻指自己美德的这种表现方法称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经常见到。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田园,过清淡朴素的闲居生活而不感寂寞的思想感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朱·文天样《过零].洋》)
(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概括追忆)
3.要求学生从自己知道的诗歌中举几例运用了“移情法”的句子。
明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两句写对社会人生客观规律的参悟,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生活是复杂的,就像春天的繁花芳草,到处开放,到处生长,逐渐使人眼花缭乱,使人策马奋蹄,不断地前奔探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其五)
(表达作者希望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唐·戴叙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解说:联系旧知识.意在加深学生对移情法的理解)
4.要求学生将《离骚》和前边学过的《诗经》作个比较,看看二者有何异同?
明确:不同点:(1)形式不同,《诗经》为整齐的四言诗,《离骚》的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
(2)表现的手法不同:《诗经》为现实主义的手法。《离骚》为浪漫主义的手法。
相同点:二者都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5教师可补充本文的赋、比、兴的运用特点。
明确:本文的赋既用于叙事,如追述身世和名字的由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名余日正则兮,字余日灵均。”也用于抒情,如:“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本文的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以香木比喻群贤,以婚姻好和比喻需臣亲密合作等。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让学生自己动脑,明确两大创作手法的特色,加深其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
六、课文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神山仙界。柳宗元曾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同时,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词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记
药(第二课时)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药(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3140.html
更多